鹹陽:


    帝國缺銀子,讓一些項目、戰役無法開展。


    焦急啊!


    手上缺乏一名商業運作高手。


    商業來錢是最快的。


    無奈之下。


    胡亥把武媚娘、上官婉兒、黃月英、蕭何、賈詡等人叫進禦書房,一起研究。


    “眾卿都來了,咱們研究一下,要從那一方麵搞銀子。國家太窮了,財政緊張,


    一些項目不能上馬,士兵軍貼需要發放,叛軍要平定,外夷蠻族要打擊。”


    胡亥道。


    心中也清楚,麵前的幾人,對於如何賺錢真的不內行,隻能死馬當活馬醫。


    “陛下,糧食問題我們可以解決,有了土豆、紅薯、玉米這幾種農作物,


    帝國不缺乏糧食。而官吏薪水、士兵軍貼等還是恢複用糧食來發放,


    那樣可以緩解帝國缺錢的問題。”


    武媚娘道。


    胡亥搖搖頭。


    好不容易把貨幣啟用,再恢複原來那一套,不是走迴頭路嗎?


    “陛下,我們新印刷出來的紙幣,不受百姓歡迎,使用的極少。百姓都喜歡用銀子、銅幣,


    讓我們的紙幣無人問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讓朝中官吏帶頭使用。


    另外,再組建一家錢莊,可以讓百姓用紙幣兌換銀子、銅幣,那樣一來,


    紙幣的信用度會增加,百姓才會相信。可是,那樣的話,我們需要貯存大量銀子、黃金、銅幣。


    可是,我們最缺乏的是貴金屬。”


    上官婉兒道。


    唉!


    胡亥長長歎了口氣。


    看來,紙幣推出的時間不對,百姓對紙幣持懷疑態度。


    關鍵是國家信用度不高,延續了數千年的以物換物,大家習慣了銀子、黃金等貴金屬。


    一下子,突然使用紙幣,不現實啊!


    必須過渡一下,先使用金幣、銀幣,再慢慢發展紙幣,隻有帝國貯藏足夠的銀子、黃金,才能啟用紙幣。


    “紙幣已經推出來,隻好繼續使用下去。官吏薪水、士兵軍貼全用紙幣。


    在我們實際管轄區內,我們承擔責任,但是,要嚴防物價上漲,打擊那些投機商人。


    對於借機抬高物價、烘台物價的商家給以嚴厲懲罰,確保紙幣的價值。


    另外,我們壓製一些金幣、銀幣出來,提供給市場使用。”


    胡亥道。


    “陛下,暫時壓製不了。原來秦帝國的鑄幣太粗糙,各地都可以仿造。


    要想避免假幣,得用上先進的壓製設備,目前帝國還未有壓製金屬幣的設備。”


    賈詡道。


    頭大啊!


    胡亥察看一下係統商城,看能否找到相關設備。


    媽蛋!


    一套手工鑄幣設備,日鑄造錢幣一萬枚,外加一套金屬幣的合成技術資料。


    不過呢?


    20萬點國運值,太高了。


    搶人啊!


    國運值馬上要達到百萬大關,係統麵臨升級,若是兌換設備,係統升級得延期。


    唉!


    胡亥實在沒有辦法,隻好係統延期升級了。


    “文和,鑄造錢幣的設備朕來解決,到時候交到錦衣衛手中,這個事可抓緊。”


    胡亥道。


    “遵旨!”


    “金幣、銀幣、銅幣鑄造好,咱們再來商量兌換紙幣的比值問題。這個不急,


    鑄造金屬幣需要一個過程,還要屯集大量金屬幣,不是馬上就能見效。


    咱們還是先研究下,如何賺錢,怎樣從有錢人、大家族、土豪劣紳手中賺錢。


    隻有把那些人手裏的黃金、白銀賺迴來,帝國才能開展其他大項目。”


    胡亥道。


    “陛下,可以加大印刷書籍,把藏書閣中的書籍多印刷一些出來,換取大量黃金、白銀。”


    蕭何建議道。


    賈詡、武媚娘、上官婉兒等人搖搖頭。


    誰不想大量印刷,問題是各種典籍需要大量的人手校對、整理,那裏有人啊!


    特別是胡亥講的簡化字,對於讀書人來說是好事,卻一直缺乏人才來操辦。


    “蕭大人,這個事不是那麽簡單的,一方麵印刷廠印刷能力有限,設備還在研發中。


    二是書籍需要大量人來校對、整理,特別是、簡化字的使用,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


    上官婉兒道。


    “印刷設備的研究還需要時間,不論是鋼材質量,還是工藝上,目前還不具備生產能力。”


    黃月英道。


    “印刷設備的事,讓工部慢慢研究,這事急不了。研究這東西,不是想出成果就出來的,


    需要大量的實驗。咱們還是商量下,現有成熟技術,怎樣變現問題?”


    胡亥道。


    “陛下,工坊不是生產出那個四輪馬車了嗎?可以考慮大量生產四輪馬車,


    一部分作為軍用,一部分對外銷售,換迴大量黃金、白銀。四輪馬車這東西,


    也隻有大家族、土豪劣紳、有錢人家才會購買,對百姓不會有影響。”


    賈詡道。


    哦!


    這到是個好辦法!


    “賈老板,你這個建議是好,可是咱們工坊也無法一下子生產太多的四輪馬車。


    到目前為止,四輪馬車的關鍵技術還未徹底掌握。那個轉向器,一直靠陛下提供。”


    黃月英道。


    丫的!


    轉向器可是花費大量國運值兌換出來的。


    10個國運點一個,比一石糧食還貴。


    胡亥思考下。


    “月英,要不這樣,把對外銷售的四輪馬車搞得豪華、奢侈點,不僅可以雕刻上各個家族的徽記,


    還能根據客戶要求生產。但是,價格要絕對的高,讓那些有錢人感覺坐四輪馬車,


    是一種身份象征,可以在外麵裝逼,炫富、顯擺。這個數量不太大,轉向器有保障。”


    胡亥道。


    “這個沒任何問題,隻要陛下保證提供足夠多的轉向器,工坊要多少能生產出來。”


    黃月英道。


    “陛下,咱們工坊生產出來的那個曲轅犁、水車、砍刀、菜刀、鐮刀、斧頭等產品,


    是否可以加大生產量,帝國實際控製區以外,有好多商人通過關係找上來,想要大量采購。”


    蕭何道。


    胡亥眉頭微皺。


    這些東西,帝國基本不賺錢,純粹是補貼百姓。一旦放開,量是大了,可是問題出來了。


    那些個反叛的諸侯,采購迴去重新鑄造成刀劍,對帝國傷害極大。


    再說了,不是帝國的子民,為什麽帝國要負擔他們的費用,這不劃算。


    “老蕭,這個暫時沒辦法執行。那些產品,帝國基本沒賺錢,是按成本價對外銷售,


    目的是解決百姓的日常用工具。其他叛亂地區的百姓,暫時享受不了這個政策。


    等帝國收複舊地,再提供不遲。再說了,叛軍一旦拿到那些個工具,會重新鑄造成刀劍,


    對帝軍的傷害極大,隻能往後順延。”


    胡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版大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泠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泠雨並收藏神話版大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