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節 印象積累


    苗書記啊苗書記,你能這麽幹麽?永梁搞出來的破事兒,憑啥要讓咱們寧陵來承擔?此時趙國棟和鍾躍軍都是叫苦不迭,卻又不敢露出反對的意思來。


    見兩人都是麵有難色,苗振中當然知曉二人心中不大願意,想想也是,這非典病例弄到哪兒都是燙手山芋,不但是個感染體,而且你還得承擔政治責任,弄到你這兒,你就得負責到底,另外寧陵還要負責自己轄區內的病例,當然不願意接手這種活兒。


    “國棟,躍軍,我知道你們的難處,這本來不是你們的責任,但是作為一級領導,這也算是省裏交給你們的政治任務吧,永梁情況很具體,一時半刻的確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而人命關天,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重於一切,我們不能僅僅站在狹隘的地方利益上來考慮問題,我希望你們倆能理解這一點。”苗振中語氣沉肅,顯然不容反對。


    趙國棟和鍾躍軍交換了一下眼色,知道這事兒你反對也沒有用,苗振中這是代表省委在給自己二人談話,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還不如大大方方應承下來,也可以藉此向苗振中提條件。


    “苗書記,我和躍軍都是黨的幹部,黨的幹部就是以服從為天職,雖然我們內心極不情願接受這樣的任務,但是既然您代表省委給我們下達了這個任務,我們當然要服從,而且要做好。”趙國棟言語鏗鏘有力,隻是臉上有幾分苦澀,“隻是您也知道我們寧陵條件並不佳,無論是在物資還是設施上,尤其是人員上,恐怕都難以承受太多的病員,尤其是在我們還要負責接受我們自己的病例情況下,所以這一點......”


    “不用說了,國棟,我知道你的意思,王誌華,你安排你們衛生廳和寧陵方麵接洽一下,寧陵市傳染病醫院負責接受寧陵和永梁兩地的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寧陵方麵提出的需要,無條件滿足,資金也好,設備也好,車輛也好,還有醫護人員,都要予以滿足,做得不好,出了差錯,我為你是問!衛生廳有什麽具體困難,可以直接找我!我相信在這種關鍵時候,沒有人會在這上邊撞風頭!”


    這個時候的苗振中顯得格外獨斷專行,言語也是冷硬無比。


    王誌華趕緊雞啄米一樣連連點頭應承下來,這個時候他說啥你也得接下來,否則本來心情就不太好的苗書記弄不好就真的要殺人立威了,這種時候因為這些事情,真要把你官帽子給擼了,隻怕根本就沒有人會替你說情。


    終於送走了苗振中一行,趙國棟和留下的衛生廳廳長王誌華都是大大的鬆了一口大氣,加上鍾躍軍三人,他們也才聊到苗振中視察永梁工作的情況。


    永梁市委書記龍應華和市長崔紅安那是被苗振中罵得狗血淋頭,連連承認錯誤,苗振中明令要求永梁市委要追究分管副市長和衛生局長責任,否則他就要省監察廳下來處理,等一段時間他還要來永梁查看情況,嚇得永梁方麵屁滾尿流,草木皆兵。


    趙國棟也開玩笑似的說這件事情也是王誌華替寧陵招來的禍事兒,衛生廳必須要承擔起全部責任,而且苗書記也表了態,寧陵缺啥,省衛生廳就得提供啥,趙國棟張口就說傳染病院缺幾台救護車,缺諸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儀、唿吸機等等一大串物件,聽得王誌華頓時頭都大了兩圈。


    這位趙書記也真敢獅子大開口,借著苗振中的虎皮就要當令旗,這非典,核磁共振成像儀也能用得上?但是王誌華也知道今天寧陵這事兒多半責任都得算在自己頭上,若不是自己在那裏拍胸脯說寧陵絕對沒有問題,也不會替寧陵招來這一樁麻煩事兒,心中也有些愧疚心理,所以也就半推半就的同意了。


    省衛生廳將盡最大努力替寧陵方麵解決一批儀器和車輛,至於醫護人員,省裏也要統一抽調一批經過培訓的醫護人員到各地指導,寧陵當然就要首當其衝的保證。


    其實趙國棟對於苗振中安排的這樁事兒並沒有多大反感,但必要的拿捏也是要走一走的。


    寧陵市傳染病醫院麵積夠大,隔離區床位也夠多,就目前狀況來看,容納寧陵和永梁的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都沒有多大問題,甚至連設施和用具都沒有多大問題,關鍵在於要為這些病例提供治療服務的醫護人員不足,好在省裏衛生廳明確表示要滿足這邊的需求。


    要說這也是省裏對寧陵工作的一種變相肯定,苗振中迴去之後肯定會向兩位主要領導匯報他視察的情況,而現在要解決問題就是依靠寧陵市傳染病醫院,足以證明寧陵在這方麵所做的工作是多麽紮實稱職。


    趙國棟知曉鍾躍軍也會如此著想,所以兩人都是拿捏一番便點頭應允,既體現了寧陵的難處,也滿足了領導的虛榮心,當然領導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不過是做給外人看罷了。


    “趙書記,咱們這一迴可是當冤大頭了啊,苗書記可是不給咱們反抗機會啊。”鍾躍軍苦著臉吧嗒了一下嘴巴,“可真夠強勢的,我看王廳長在他麵前就像一直溫順的小貓,要說王廳長在衛生廳也是霸道慣了的。”


    “嘿嘿,那也得看在啥人麵前,苗書記可不是幾個月前的苗書記,現在他管著大把官帽子,王誌華不聽招唿,他就敢在常委會上奏你一本,在抗擊非典不力這大帽子下,那可以一切都真難說呢。”


    趙國棟和鍾躍軍坐一輛車,陸劍民和曾令淳坐一輛車,符娟單獨坐一輛車,在苗振中離開之後,幾人和王誌華又商量了一陣,直到市裏的柯斯達過來,幾人又在柯斯達上坐著商定需要那些東西和多少人員,這才讓柯斯達送王誌華一行返迴安都。


    “嗯,趙書記,看來還是你有先見之明啊,如果不是你提前幾個月專門指示把這傳染病醫院打整一番,弄不好咱們都得愛刮。”對這一點鍾躍軍是由衷佩服,趙國棟在這上邊近乎巫師一般的預感實在太厲害了,這已經不能簡單的用政治嗅覺來形容了,但是趙國棟卻總能踩在潮流的前沿。


    “嗨,如果不是得到我弟弟從南粵那邊傳來的消息,我也不會引起足夠重視,誰曾想到還真的派上用場了。”趙國棟淡淡一笑道。


    不是每個人得到這一類消息就能做出這樣的反應的,鍾躍軍心中感歎,人家憑啥當一把手,這就是本事,就是政治智慧,而且就能大放異彩。


    “趙書記,總算把這樁事兒給處理了,相信苗書記迴去也會如實反映咱們寧陵開展的工作,我看龍應華和崔紅安怕是要到省委去背書了,連病人都得往咱們寧陵送,請寧陵來幫著處理,你說你這書記市長臉往哪兒擱?”鍾躍軍有些快活的笑道。


    “背書那都簡單了,就怕應書記要拿人頭立威,那他們就麻煩了。”趙國棟搖搖頭。


    “不至於吧?”鍾躍軍吃了一驚。


    “哼,那可難說,那得看全省疫情發展情況,如果情況真的很嚴重了,保不準省委就得揮淚斬馬謖,殺雞儆猴呢。”趙國棟沉吟了一下才道:“總之,這一迴龍應華和崔紅安很危險了,就算不斬他們,我看最起碼是一個處分跑不掉,這怕都是他們最好的結果了。”


    鍾躍軍聽得悚然一驚,趙國棟說得沒錯,如果疫情繼續擴展蔓延,省裏肯定要用鐵腕手段來解決問題,這一刀斬下來可就慘了。


    “哎,永梁經濟發展這樣快,卻攤上個這麽一件事兒,恐怕龍應華和崔紅安做夢都沒有想到吧。”鍾躍軍心有戚戚焉。


    “有時候也是運氣問題,有時候就是一時疏忽。”趙國棟搖搖頭,“我們也管不了別人,還是把咱們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估計我們市裏采取這樣嚴密的措施,剛才苗書記在聽我們匯報的時候也相當滿意,咱們市裏的疫情估計也不會嚴重到哪裏去,當然我們要繼續死守嚴防,絕不能懈怠輕忽。”


    “嗯,正如苗書記所說,這場戰役恐怕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結束的還得繼續打下去。”鍾躍軍讚同趙國棟的觀點。


    “但是咱們其他事兒也不能全部撂下,躍軍,開發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和江東新區你還得繼續主抓著,不能擱下,非典這邊還是我來扛著,有啥大事兒咱們再一起上,現在各地都在抗擊非典,肯定經濟工作都會暫時放下,正是咱們寧陵抓住時機的好機會,咱們就要上演一迴逆勢上揚,讓省委省府見識見識咱們寧陵市委市府的團結有力蓬勃向上的氣勢!”趙國棟昂然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弄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瑞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瑞根並收藏弄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