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在一邊聽得清楚,什麽千年人參,你高句麗加起來有一千年曆史嗎?


    尼瑪的,比老子還會忽悠。


    高句麗不甘居於人下的這種心理本來可以理解。


    隻是他們在有難的時候,便求庇護於大隋。


    可是一旦穩定了,便開始向周邊擴張,不斷的騷擾大隋的邊界。


    這種過河拆橋的事情幹了不是一迴兩迴了,叫陳元對他們有好感,那是不可能的。


    皇帝掃了李平原一眼,淡淡道:“你們國王有心了,朕身體康健,無病無疾,正待他親自前來朝拜呢。”


    “你迴去稟告你國王,等他親自來大隋謁見天子,朕便賞他東珠百顆,綢緞千匹,保他個一世安寧。”


    這話中的深意,場中任何一個人都聽得明白。


    高句麗與大隋一直處於摩擦階段,但是還未爆發戰爭。


    但是——


    大家都知道,照這個情況下去,隋朝與高句麗,勢必有一戰!


    李平原鞠躬道:“在下必將陛下的旨意傳達於我王,此來大隋,除了拜謁大隋皇帝之外,在下尚有兩事相求,還望陛下應允。”


    陳元心裏一動,聽來護兒說,這扶桑和高句麗的使臣都要向公主求親啊。


    眼下那扶桑的繼宮武樹肯定已被淘汰,這高句麗的李平原莫非要趁著這個大好機會搶先下手?


    心裏正思考著,皇帝卻已開金口道:“哦,是哪兩件事,說來聽聽。”


    李平原恭聲應了聲是,想了想,這才緩緩地說道:“大隋皇帝陛下,我想向您求些宮中的醫書、農書、冶煉技巧等雜科書目。”


    “我高麗地處偏遠,民眾淒苦,想向皇帝陛下借這些書目迴去仔細研究一番,還望陛下成全。”


    原來是這麽迴事,眾人心裏一輕,連來護兒都搖頭。


    這簡直就是芝麻綠豆的一件小事,哪裏值得親自向皇上開口問詢?


    別人都不明白這事裏有什麽玄機,唯有陳元望著李平原,眉頭輕皺。


    這事大意不得啊,這麽多好東西給了高句麗,一個不慎,就會給後世子孫帶來莫大的麻煩。


    皇帝微笑道:“哦,你要這些做什麽?”


    李平原微微一笑,道:“稟告陛下,我們高句麗對大隋的醫術農業等方麵的成就深感敬佩,想借這些書本來研習一番。”


    “為我高句麗子民祛除災病,並助他們豐衣足食,為我高句麗繁盛,做一些貢獻。”


    皇帝微笑道:“我大隋百科博大精深,你需要那些書本呢?”


    李平原顯然早有準備,對著身後的隨從招了招手,隻見隨從遞給他一張筆記,他翻開一個個念道:“《四書五經》,《風寒賦》,《傷寒論》、《針灸集錄》、《鬼穀子醫術》、《水經注》、《天工開物》等等。”


    一個個數下來,竟有百十種之多。


    剛開始還是通俗易懂的科目,到了後來,卻是大量的陳元都沒有聽過的奇書。


    不過看來護兒臉上驚愕的神色,便知這個李平原說出來的書名,定然極為偏僻生遐。


    待到李平原說完,來護兒問道:“李大人,這些書名你都是從哪裏得知的?據我所知,你要的這些,有很多是宮裏的孤本。”


    “醫術、農術、建築、冶煉諸方麵都有,且都是我朝積累的精華,看閣下娓娓道來,便知你定然有所涉獵。”


    李平原笑道:“這些都是來時我王吩咐的。”


    皇帝龍顏大悅道:“我大隋百科能夠傳於高句麗,那是天大的好事一件。”


    “醫書、農書、冶煉之書,都是利於國計民生的大計,難得高句麗國王有此念想,朕準——”


    “皇上!”久未說話的陳元突然出聲大叫道。


    殿中眾人正沉浸在對這高句麗研究大隋如此之深的驚歎之中。


    陳元這一出聲,卻似平地裏響起的一陣春雷,讓眾人耳膜一震。


    皇帝眉頭一皺,輕道:“陳元,你有何事啟奏?”


    啟奏,啟奏個屁啊,我都要被你氣死了。


    我華夏民族數千年流傳下來的瑰寶,人家一句話,就這樣大大方方的給了人家。


    你知不知道你的“好客”會給後世子孫帶來多大麻煩?


    眾人眼神不善的望著陳元,你毆打繼宮武樹,我們是支持你的。


    可是將我大隋文化流傳到高句麗,這樣有利於兩國交流的好事,為何要出聲阻攔?


    就連一旁的來護兒跟李世民,也百思不得其解的看著陳元,搞不明白他要說什麽。


    陳元此刻是孤立的,但有些事情他若不做,那就沒人能做了。


    見眾人目光如炬,他硬著頭皮道:“皇上,既然高句麗有如此懇求,又是有利兩國文化交好,實屬好事,不過——”


    “不過什麽?”李平原謹慎的看了一眼陳元,眼中透著一絲警惕。


    對於陳元今天的表現,他可不敢小看這個家夥。


    連扶桑王子說揍就揍了,自己還是不要招惹這個煞星的好。


    陳元笑眯眯道:“不過你一下子要走了這麽多東西,且都是我大隋文化的精銳,實在過於匪夷所思。”


    “即便你們準備的再充分,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將這些都研習透徹。”


    李平原點頭微笑道:“我一個人當然研習不完,但是我王會號召所有有才之士共同研究。”


    “我們這代人若是研究不完,還會有後世子孫繼續,這位大人,你有什麽擔心的嗎?”


    老子擔心的就是你們後世子孫!


    陳元抱拳道:“皇上,我有一個請求,我大隋的文明精華給了他們,福澤於大眾,這個自然可以。”


    “但是,希望這位李平原使臣大人能夠立下字據,上麵清楚寫明,於某年某月某日,在我大隋借走何書,有何用途。”


    “以後,因此而衍生下來的學科,必須說明其出處,例如韓醫是發源於華醫,並非高句麗獨創。”


    “同時請這位使臣一並注明,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節日、二十四節氣,都是起源於大隋。”


    “他國都是照搬照用,不可用作申請文化遺產,並請將大隋與高句麗版圖按照比例畫上,請二位簽名畫押——大家不要看著我,我暫時想起來的,就這麽多了。”


    語音一落,上自皇帝、下至護衛皆都輕笑了起來,連來護兒跟李世民也搖頭不止。


    陳元這一番話,甚是可笑,簡直就是杞人憂天。


    我把文化傳於高句麗,難道還被他搶了不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逍遙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了一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了一生並收藏大隋逍遙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