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陳元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觀看這種場麵,哪怕是在後世,他也沒見過。
“陳大哥,你覺得如何?”柴紹臉上滿是興奮之色,大聲說道。
陳元看的也是有些熱血沸騰,道:“柴公子,這就是傳說中地沙場演兵吧?果然威武雄壯,氣勢磅礴。”
柴紹點頭道:“正是沙場點兵,如此大規模的演兵實在罕見,這些都是我大隋的精銳之師。”
陳元微微皺眉,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按照柴紹所言,這麽大規模演練很少見。
可是今天,元宵節剛剛過去,便開始如此大規模演練,這透露著一個什麽樣的信號?
他腦海中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東征。
根據朝廷旨意,年後便集結大軍準備東征,按照時間來推測的話,正是這個時候。
看來此次演練,是為了針對東征之戰了。
嶺南大軍,因為位置原因,所以要等年後開春,冰雪融化之後,才能出嶺南。
根據時間,這會宋家估計也準備要出征了——
想到這,陳元心中就是一陣沉重,也不知道神武大炮打造多少了。
根據史籍記載,三征高句麗,隋煬帝均禦駕親征,第一次東征,就損失慘重。
並且——
大隋開始爆發了起義。
這個時間節點,很微妙。
假如,第一次東征勝利的話,那麽還會有後來的各地起義嗎,這一點陳元也不敢保證。
他不知道群雄爭霸,到底是不是因為大隋第一次東征損失慘重之後開始的。
陳元腦海中仔細的分析著,他雖然沒打過仗,但前世看過的小說和電視裏,這種戰爭哪是這麽好打的?
不管是高句麗,還是突厥,曆史上哪一次不是打的很艱辛?
演習不是實戰,現在氣勢再大,花樣再多,也隻是花拳繡腿,雖然好看,未必實用。
戰場上形式萬變,瞬息之間便足以決定一場戰事的輸贏。
若是這樣一場大規模的演兵,就能預判戰事的成敗,那還打個什麽仗啊。
秦叔寶畢竟是跟隨過來護兒與張須陀的將領,顯然是見慣了這種場麵。
見了眼前這壯觀的場麵,臉上也滿是微笑,卻沒柴紹那般激動。
他是參加過實戰的,又是名將,對於這種軍事上的事情,最有發言權了。
陳元笑著望他一眼道:“叔寶,你對這演兵怎麽看?”
秦叔寶點點頭道:“兵強馬壯,不愧是我大隋的精銳,應該能得勝而歸吧……”
陳元微微一笑,這秦叔寶說的夠婉轉,估計是礙於柴紹的麵子吧,不好說的太直接。
畢竟演練跟實戰是不一樣的,演習的目的,是盡可能的全方位的預估一下戰場上雙方交戰的模式。
可是——
戰場畢竟是瞬息萬變的,你現在預估的再好,到了戰場上,稍微出點變化,恐怕就是天差地別。
而且,到了這會,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糧食補給、水土不服等因素。
跨區域作戰,跟本土作戰的區別太大了啊。
羅士信畢竟年輕,才二十歲不到的年紀,聽了便有些喪氣,不服道:“秦大哥,區區一個彈丸之地,眼前這些都是我大隋精銳之師,怎麽你說的如此勉強?”
秦叔寶心知自己方才的話,不僅讓羅士信有些不服,就連柴紹也是很不服氣,但礙於陳元的麵子,柴紹才沒有發聲。
隻見秦叔寶歎了口氣,解釋道:“要知道咱們畢竟是長途跋涉過去征討,而高句麗卻屬於以逸待勞。”
陳元有些驚詫的看了一眼秦叔寶,心道可以啊,沒想到這位‘門神’居然也能想到這一點。
他微微一笑道:“叔寶說的不錯,一邊是長途行軍勞累不堪,一邊是以逸待勞,占據天時地利,所以切莫大意。”
柴紹有些佩服的眼神看著陳元:“陳大哥文采出眾,沒想到對這行軍打仗一事看的也能如此透徹,在下實在是佩服。”
透徹個屁啊,理論誰不會說啊,問題是哥們可不會打仗啊。
陳元嘿嘿一笑,岔開話題道:“柴公子,你們今日來找我,就是為了看這兵演的嗎?”
柴紹點點頭,這才解釋道:“來護兒將軍命我特意將陳大哥帶來一同觀看。”
陳元聽到解釋道,頓時愣住了,心道原來是這樣。
難怪李世民跟柴紹不僅知道自己下榻驛館,還要帶著自己前來觀看。
可問題是——
來護兒是怎麽知道自己在的?
雖說自己來之前,宋仁傑囑咐過自己,到了京城,可拜訪一下來護兒。
問題是自己還沒去呢,他又是如何得知的?
難道說,是宋仁傑提前通知的?
陳元指了指城牆上麵的那幾道身影,問道:“這麽說來,來護兒將軍便在那上麵了?”
“正是,世民已經去通報了,估計很快就會迴來了。”
陳元有些無語,即便是宋仁傑通知的來護兒自己來京城了,可問題是,這個來護兒讓自己來看這演練幹啥啊?
自己壓根就不懂什麽行軍打仗,畢竟這玩意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可是打仗啊。
“如此看來,此次東征,柴公子與李公子,也是會一直隨大軍出征了?”
柴紹狠狠地點頭:“不錯,得聖上恩典,京畿大軍,我與世民也會隨軍出征。”
說到這,他的臉上帶著一絲興奮,作為武將,上陣殺敵如何能不興奮?
這可是建功立業,也是見證自己能力的時候。
俗話說,沒打過仗的將軍算什麽將軍,武將,崇尚的就是強者。
陳元的心裏開始有些思量起來,李世民跟柴紹也要參與此次東征,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不是說李淵即將趕赴山西任職嗎,難道說李世民不去?
陳元也不說話,眼神凝視遠方,默默思量著什麽。
遠遠行來一匹小白馬,原來是李世民去而複返,他這一趟走得甚遠,已穿過了整個演練場。
頭上、身上滿是塵土黃沙,臉上神情卻是眉飛色舞,興奮不已。
“李公子,什麽事這麽高興?”陳元迴過神來,笑著問道。
李世民扶住了鞍座,小身板一躍而下,嘻嘻笑著說道:“陳大哥,來護兒將軍有請——”
“陳大哥,你覺得如何?”柴紹臉上滿是興奮之色,大聲說道。
陳元看的也是有些熱血沸騰,道:“柴公子,這就是傳說中地沙場演兵吧?果然威武雄壯,氣勢磅礴。”
柴紹點頭道:“正是沙場點兵,如此大規模的演兵實在罕見,這些都是我大隋的精銳之師。”
陳元微微皺眉,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按照柴紹所言,這麽大規模演練很少見。
可是今天,元宵節剛剛過去,便開始如此大規模演練,這透露著一個什麽樣的信號?
他腦海中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東征。
根據朝廷旨意,年後便集結大軍準備東征,按照時間來推測的話,正是這個時候。
看來此次演練,是為了針對東征之戰了。
嶺南大軍,因為位置原因,所以要等年後開春,冰雪融化之後,才能出嶺南。
根據時間,這會宋家估計也準備要出征了——
想到這,陳元心中就是一陣沉重,也不知道神武大炮打造多少了。
根據史籍記載,三征高句麗,隋煬帝均禦駕親征,第一次東征,就損失慘重。
並且——
大隋開始爆發了起義。
這個時間節點,很微妙。
假如,第一次東征勝利的話,那麽還會有後來的各地起義嗎,這一點陳元也不敢保證。
他不知道群雄爭霸,到底是不是因為大隋第一次東征損失慘重之後開始的。
陳元腦海中仔細的分析著,他雖然沒打過仗,但前世看過的小說和電視裏,這種戰爭哪是這麽好打的?
不管是高句麗,還是突厥,曆史上哪一次不是打的很艱辛?
演習不是實戰,現在氣勢再大,花樣再多,也隻是花拳繡腿,雖然好看,未必實用。
戰場上形式萬變,瞬息之間便足以決定一場戰事的輸贏。
若是這樣一場大規模的演兵,就能預判戰事的成敗,那還打個什麽仗啊。
秦叔寶畢竟是跟隨過來護兒與張須陀的將領,顯然是見慣了這種場麵。
見了眼前這壯觀的場麵,臉上也滿是微笑,卻沒柴紹那般激動。
他是參加過實戰的,又是名將,對於這種軍事上的事情,最有發言權了。
陳元笑著望他一眼道:“叔寶,你對這演兵怎麽看?”
秦叔寶點點頭道:“兵強馬壯,不愧是我大隋的精銳,應該能得勝而歸吧……”
陳元微微一笑,這秦叔寶說的夠婉轉,估計是礙於柴紹的麵子吧,不好說的太直接。
畢竟演練跟實戰是不一樣的,演習的目的,是盡可能的全方位的預估一下戰場上雙方交戰的模式。
可是——
戰場畢竟是瞬息萬變的,你現在預估的再好,到了戰場上,稍微出點變化,恐怕就是天差地別。
而且,到了這會,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糧食補給、水土不服等因素。
跨區域作戰,跟本土作戰的區別太大了啊。
羅士信畢竟年輕,才二十歲不到的年紀,聽了便有些喪氣,不服道:“秦大哥,區區一個彈丸之地,眼前這些都是我大隋精銳之師,怎麽你說的如此勉強?”
秦叔寶心知自己方才的話,不僅讓羅士信有些不服,就連柴紹也是很不服氣,但礙於陳元的麵子,柴紹才沒有發聲。
隻見秦叔寶歎了口氣,解釋道:“要知道咱們畢竟是長途跋涉過去征討,而高句麗卻屬於以逸待勞。”
陳元有些驚詫的看了一眼秦叔寶,心道可以啊,沒想到這位‘門神’居然也能想到這一點。
他微微一笑道:“叔寶說的不錯,一邊是長途行軍勞累不堪,一邊是以逸待勞,占據天時地利,所以切莫大意。”
柴紹有些佩服的眼神看著陳元:“陳大哥文采出眾,沒想到對這行軍打仗一事看的也能如此透徹,在下實在是佩服。”
透徹個屁啊,理論誰不會說啊,問題是哥們可不會打仗啊。
陳元嘿嘿一笑,岔開話題道:“柴公子,你們今日來找我,就是為了看這兵演的嗎?”
柴紹點點頭,這才解釋道:“來護兒將軍命我特意將陳大哥帶來一同觀看。”
陳元聽到解釋道,頓時愣住了,心道原來是這樣。
難怪李世民跟柴紹不僅知道自己下榻驛館,還要帶著自己前來觀看。
可問題是——
來護兒是怎麽知道自己在的?
雖說自己來之前,宋仁傑囑咐過自己,到了京城,可拜訪一下來護兒。
問題是自己還沒去呢,他又是如何得知的?
難道說,是宋仁傑提前通知的?
陳元指了指城牆上麵的那幾道身影,問道:“這麽說來,來護兒將軍便在那上麵了?”
“正是,世民已經去通報了,估計很快就會迴來了。”
陳元有些無語,即便是宋仁傑通知的來護兒自己來京城了,可問題是,這個來護兒讓自己來看這演練幹啥啊?
自己壓根就不懂什麽行軍打仗,畢竟這玩意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可是打仗啊。
“如此看來,此次東征,柴公子與李公子,也是會一直隨大軍出征了?”
柴紹狠狠地點頭:“不錯,得聖上恩典,京畿大軍,我與世民也會隨軍出征。”
說到這,他的臉上帶著一絲興奮,作為武將,上陣殺敵如何能不興奮?
這可是建功立業,也是見證自己能力的時候。
俗話說,沒打過仗的將軍算什麽將軍,武將,崇尚的就是強者。
陳元的心裏開始有些思量起來,李世民跟柴紹也要參與此次東征,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不是說李淵即將趕赴山西任職嗎,難道說李世民不去?
陳元也不說話,眼神凝視遠方,默默思量著什麽。
遠遠行來一匹小白馬,原來是李世民去而複返,他這一趟走得甚遠,已穿過了整個演練場。
頭上、身上滿是塵土黃沙,臉上神情卻是眉飛色舞,興奮不已。
“李公子,什麽事這麽高興?”陳元迴過神來,笑著問道。
李世民扶住了鞍座,小身板一躍而下,嘻嘻笑著說道:“陳大哥,來護兒將軍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