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老爺子答應了自己的請求,李明錦很高興“謝謝爺,嘿嘿。。。我扶您去睡吧。。”邊說邊扶著老爺子進了房門。
將院子門檢查了一翻之後,李明錦迴到自己房間,看到兩個弟妹都已經睡著了,躺上床,想著明天自己能做些什麽,吆喝?和三嬸去成衣鋪子?想著想著睡了過去。
第二天一大早,李家一大家子除了幾個小的,都起來了,要趕著時間去村口坐徐老爹的牛車,怕孫子睡過點,李明錦也早早的的自家爺爺喊了起來。王氏早早的做好了早飯,等著兒子媳婦起來吃。
眾人洗漱一番之後,匆匆吃了一些早飯。包袱昨晚已經整理好,李繼旺抗起一個大包袱,小王氏妯娌三人,手裏一人提了一個小一點的包袱,李明錦手上提了一個籃子,裏麵裝了一壺水和十來個饅頭,因著今天的衣服多,不知道啥時候能迴來,就帶了一些幹糧。眾人提好東西,確認了一番之後,告別老爺子和王氏,匆匆的往村口趕去。
可真夠早的啊,古代人怎麽就這麽勤快,覺得自己起很早的李明錦,一到村口,就發現,車上的人就等著他們了。
“來了,來了。快把包袱抬到車上。。。”
車上下來兩個嬸子催促著,快點將東西放好,早點兒去趕集。今天人很多,不去早點,真找不著點。在現代過慣有需要就去街上,超市,隨時隨地能購物生活節奏的李明錦,每次趕集,看著那熱鬧,擁擠的場麵,趕集人臉上的急促的的神情,手腳急促麻利的動作,都有點反應不過來。趕集,真是趕集啊。
“好了,好了,都放好了,走吧”王三嬸喊道。
“都坐好了啊,好嘞,走了啊”徐老爹喊了一聲,看眾人都做好,趕著牛車,向南山鎮進發。
☆、第11章 (修)
到達鎮上的時候,已經卯時,眾人下了車之後,付了車資,急匆匆的拿起自個的東西,找街道兩邊的空地去了,李明錦看到村裏幾個嬸子,手裏拿的最多的是一些野菜,雞蛋之類的東西,也有編製的草鞋啊,籃子之類的農家常見的東西,趕集的時候人多,賣點錢,可以去買些油鹽醬醋之類的生活用品。
趕集來的的人,大部分都是南山鎮周圍的村民,也有的是從深山老林裏來的,半夜就要趕路,為了趕上集市去賣山貨,有各種動物的皮子,野參之類的。
李繼旺讓媳婦和兩個弟妹在原地等著看著包袱,帶著兒子,去集市周圍轉了一圈。父子兩人邊走邊瞅有沒有好點兒的空位,終於在一個賣梳妝飾品的小攤子旁邊占了一個空位,李明錦被留了下來,拎著一個籃子占在空地上以示此位置有人。來來往往的人看著空位上一個一個拎著籃子麵無表情,站著的小男娃,都好奇的迴頭多看了兩眼。沒辦法,比起傻笑,李明錦覺得繃著個臉更有威懾力。
在路人好奇的目光中,終於等到了老爹帶著娘親嬸嬸幾個人,大包小包的趕來了,李明錦鬆了一口氣。
李繼旺,手腳靈活的迅速支起了一個攤點,將家裏帶了一大塊防水油布,攤開在地上,攤開包袱,將裏麵的幾大疊衣服,分類放置在油布上。等待著客人到來。李明錦將籃子下,跟著站在老爹身後。
隨著太陽漸漸升起,集市的人也越來越多,周圍的小販吆喝聲在人群的噪雜中很有周期性的在重複,李明錦考慮了一下自己吆喝一下的必要性之後,對母親小王氏說道:
“娘,我也來吆喝一下吧,這些衣裳也帶著價喊吧,不然別人看著衣料,估摸著不便宜,也不會來詢問了。。。。”李明錦想到的是在現代小時候上街,街邊小店裏麵的小喇叭聲音“羊毛衫,大削價,十八。。十八啦。。。”簡單明了,深入人心,自己老媽在街上聽到,就抬腳進了店,一口氣兒給家裏一人買了一件。
小王氏妯娌幾人,相互看了一眼,想了想,真是很有道理,當下商量起來。
“大嫂,我看這些品相好的錦緞衣服,先放放,等下我去帶著去成衣鋪裏,問問去。這些粗布的,和有花斑的衣服,咱們先定個價吧。”孫氏建議到。
“那這衣服定多少合適呢?”林氏有點犯愁到,粗布的價格,大家都了解,隻是這上好的棉布,不太好定價,畢竟是有瑕疵。
小王氏聽了,也覺著犯愁,真是不好定價,想了想道:“要不這樣吧,這棉布的成衣,現下的價格都是70文,粗布的大概45文左右,我們就定60文吧,你們看。。。怎麽樣?”
說著看向兩個妯娌,林氏沒什麽意見,點點頭,又看向孫氏,孫氏想了想道:
“價格應該差不多,不過這些花色不好的,估計隻能35文錢了,你們覺得怎麽樣。”
“好,就這麽定了。”小王氏最後拍板。
看著娘和嬸嬸們已經定好價格,李明錦對小王氏說道:“娘,要不我來喊吧。。。”
“你行嗎,要不我們來吧。。。”小王氏看著自家兒子,有點懷疑。
“行不行的,先試試吧。。。”說完,一張口一陣清脆的童音傳來“上好的棉布成衣,大爺,大嬸過來看看哎。。。價格便宜咧。。。”
走過的路人看向賣力吆喝的男娃,看著幾個婦人整理的衣服,漸漸有人走過來問價了。
“哎,大嫂這件男式的長袍怎麽賣的啊?”幾個婦人停在攤前將衣服拿在手上一邊比量著,一邊相互小聲的商量著。
小王氏正想說60文錢一件,還沒開口,孫氏就插過話來:
“這位嫂子,是給家裏的當家買的吧,您啊,是來對了,這料子是咱家二叔子在常懷縣帶迴來的呢,原本呐,是要賣到京城去的,這不他在碼頭上管事,看著料子不錯,就帶迴了好些家來,家裏是穿不完的,就做了好些成衣,拿來賣。。。你看著這料子,能摸出來吧。”
說著就拉起婦人的胳膊,笑著親昵的攀談起來:
“這些都是我們妯娌幾個做的,針工你也可以看看,都是照著家裏做的仔細活,原本啊,要是70文錢的。。。。您要真是想要,我給您便宜點。。。你看怎麽樣。”
幾個夫人相互看了看,一個清瘦一點兒的婦人問道:
“大姐,您要是給的價便宜,我們就一人買一件,您看怎麽樣。。。”
“哎喲,大妹子真是的,都是鄉下人,實在,我也不說虛的,您們要是都買一件,我一件給便宜5文錢,都是實心價。”孫氏立馬接過話,笑著說。
幾個婦人商量之後,笑著還價道:“我們都是誠心買咧,嫂子要是便宜10文的話,我們就一人來一件吧。您看怎麽樣”達到了預期的心裏價位,孫氏哪裏能不願意呢。
“好咧,我這就幫你們疊起來。。”孫氏立馬笑著將幾人挑選好的衣裳,疊好遞了過去,幾位婦人接過衣裳,一人60文,挨個拿給孫氏。孫氏數了數沒錯,連忙將錢遞給小王氏
“大嫂,錢拿好。。。二嫂,再拿一些衣服出來。。”說著又對著邊上聽到價格有點猶豫的客人,笑著說道:
“我們這,還有一些做活的衣服,料子都是好的,顏色有點不均勻,但是價格絕對實惠,咱們家也留了好些穿呢。”
李明錦看著三嬸遊刃有餘的應付著客人,不一會就成交了一單,真是打心眼裏麵佩服啊,真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啊。
“走過路過的哎,都看看啊,上好的成衣,便宜賣咧,料子從南邊來的。款式多啊,都來看看啊。”孫氏學者侄子明錦,也跟著吆喝到。
自古人們都是喜歡跟風的,眼看著攤前人越來越多,有人買,有人問價,有些人則是好奇。很快攤前被擠滿了。一開始隻是孫氏招唿著問價,小王氏和林氏則是整理著翻亂的衣服,收收錢。眼看著人太多,實在忙乎不過來,小王氏和林氏也隻能硬著頭皮跟著孫氏一起和問價的客人,一邊吹著衣服,一邊討價還價。李繼旺,在後麵看著衣服,拿衣服。李明錦暫時做了一會收銀的。一會兒就接過一大把銅錢數來數去,真的挺沉的。
一個多時辰之後,攤子上的衣服賣了一大半,最便宜的花斑衣服賣的最快,全部都賣掉了,因著質量好,價錢最便宜,問的人最多,鄉下人做活,衣服可不是最看重質量麽。算了一下,各種款式大概賣掉了三十件左右,小王氏和孫氏幾人,真是越賣越激動,口邊的話也是越吹越順溜。
李明錦估算了一下籃子裏的銅錢和碎銀子,總共大概有一兩多銀子。心裏也挺激動。看著攤前的人漸漸少了,幾個妯娌也送了一口氣兒。拿起水壺,一人倒了一碗水,大口的喝下肚子,真是嗓子都冒煙了啊。
“大嫂,沒想到,能賣的這麽好啊。。娘知道了,一定很高興。。。”林氏很激動,沒想到生意這麽好,這要是能做長久,真是個好進項啊。也不是風吹日曬的體力活,針線活可是看家本領啊。
“是啊,真沒想到呢。。”小王氏顯然也很高興,想起後麵還有一包衣服沒有拆開,是三弟妹要帶去成衣鋪去的,看了看時間也不早了,對孫氏說道:
“三弟妹,不早了,現在人不多,攤子不太忙,你不是說要去成衣鋪麽。要不,你現在去瞅瞅。。?”
孫氏看了看攤前確實人不多,對小王氏迴到:
“那行,大嫂,那我現在就去。。”說著就拿起後麵的包袱,拎在手上,從攤子後麵走出來。
“娘,我跟著三嬸一起去吧。”李明錦看著三嬸已經走去攤子了,連忙將手上的籃子遞給了老爹李繼旺,打了聲招唿,立馬小跑著追上前麵的三嬸。
“哎,你慢點兒。。”小王氏真是對兒子的猴急兒的樣子很無語。
李明錦跟著三嬸,走了一會兒,停在了一家成衣鋪門口,門口掛著一個門匾“永祥成衣鋪”。侄嬸二人,拎著包袱走了進去。
鋪子裏麵掛了很多各種樣式麵料的衣裳,有粗布,細棉,有錦緞,有絲綢等等。看的人眼花繚亂的。掌櫃的正在櫃台算賬,看到有人走了進來,連忙站起身來,笑著招唿到:
“二位客人,可有什麽看中的,本店衣服款式多,價格也公道。可以先看看。”
孫氏放下包袱,笑著對掌櫃的寒暄到:
“掌櫃的好,嗬嗬,是這樣的,咱們家因著二叔子,在碼頭上管事,帶了好些質地不錯的布料迴來,家裏頭用不完,做了不少成衣,想拿到貴店,給掌櫃的看看。。”邊說邊將包袱打開,拿了幾件衣服出來,遞給掌櫃。
原來不是來買衣服,是來賣衣服?掌櫃臉上的笑淡了下來,不過本著生意人的慣性,也沒說什麽,隻是皺著眉頭,接過衣服翻了翻。做工確實還是不錯的,當然不能趕上專業的繡娘,但是也很不錯了。料子也是好料子,但是也不是上等料。想到婦人說的家裏頭人在碼頭上管事,心中了然的對孫氏說道:
“這位大嫂這衣服,料子可不是上等料啊,不知道您想多少賣。。”
孫氏一聽掌櫃的這樣說,心裏直覺有戲,忙笑著迴道:
“掌櫃的是行家,眼光定是精準的,咱們是鄉下人,說價也實在,這錦緞要是上等品的成衣,隻怕沒有5兩銀子是買不到的,雖現下這料子不是上等品,可是麵上看著差不離,2兩銀子肯定有人要的。這細棉的就100文,掌櫃看怎麽樣?”
“您叫我田掌櫃吧。。。大嫂這價格可要的不低哦。。”田掌櫃的有點猶豫。
“瞧您說的,這錦緞的可是南方來的,要賣到京城的,花色也是今年新的,掌櫃的進過,也知道,但是光布就不知道這個價。”孫氏討價還價到。
李明錦看田掌櫃雖然心動,卻還是猶豫的樣子,知道掌櫃的是擔心到時候賣不出可就虧了。走到孫氏旁邊小聲的對三嬸收到:
“三嬸,我覺得,不如將衣服放在掌櫃的寄賣,賣價給掌櫃2成的分成,這樣掌櫃也不一定擔心壓貨賣不出去。”
孫氏一聽,想了想,還真是可行,一方麵解決了掌櫃的後顧之憂,另一方麵,家裏也不是時時都能去集市,畢竟家裏還有活計,最重要的是,以後的價格,還能自己定。反正暫時鋪子是買不起了,不放試試。不過自古都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不給點好處是不行的。
“田掌櫃,要不這樣,我呢,就將衣服留著您店裏寄賣,如果賣不去,倒是我也給您補償一點占攤費,如果賣出去了,每件衣服的賣價我分兩成給你,怎麽樣。”孫氏笑著對田掌櫃提議到。
“這位大嫂,真是心思靈活之人,也罷,就先放在我這裏寄賣試試。”田掌櫃笑著搖搖頭道。說完喚來夥計,將孫氏手裏的衣服拿過去,挨個看過,沒問題之後,簽了一個對接的收據。
談成之後,孫氏帶著李明錦,謝過田掌櫃,高興了拿著收據,走出門去尋小王氏幾人。
“掌櫃的,前幾天也有人拿來寄賣,您怎麽不收呢。”看著剛剛走出去的孫氏和李明錦,小夥計忍不住的問道自己掌櫃。
田掌櫃笑著摸摸下巴的一撮小胡子,得意的對小活計說道:“嗬嗬,一方麵是因為這位大嫂是個通透之人,賣不賣出去,對本店來說,都隻有好處,我又何樂而不為呢。最重要的是他家有個好叔子。在碼頭上管事,現下本店做個順手人情,以後說不定就能用到呢,所以說啊,人呐,眼光要放遠一點。”
“是。。是。。掌櫃的真是高。”小童豎起大拇指,對自己掌櫃的拍馬到。
“多學著點兒啊。。。。”說著背著手走到櫃台後麵,心情很好的算起帳來。
小王氏和林氏看到孫氏和李明錦迴來,手上包袱空空了,以為賣掉了,連忙上前問詢。
“三弟妹,怎麽樣,賣掉了?”
“三弟妹,賣了多少錢啊。。”林氏與王氏齊聲問道。
看著兩位嫂嫂著急的想問出結果的模樣,孫氏笑調侃著的說道:
“兩位嫂嫂哎,別急啊,能讓弟妹我喘口氣兒嗎?嗬嗬。。。衣服還沒賣呢。”
“啊,那衣服哪裏去了。。。這。。。這。。”林氏有點著急。
“三弟妹,別賣官子了,說吧,到底怎麽迴事兒。”小王氏對孫氏嗔到。
“好,好,今天啊,還多虧了錦兒呢,那掌櫃的有點擔心,說咱們料子不是上等品,怕到時候賣不出去,就折了。不肯收呢。後來咱家錦兒就和我說,把衣服留在店裏寄賣,倒時候,賣出去給2成分成給店裏。那掌櫃就同意了。。”
小王氏和林氏聽完真是對李明錦刮目相看,心裏高興的很。
李繼旺,是一直很看好自己兒子的,饒是如此,看兒子腦袋瓜子這麽靈活,還是感到很驕傲,笑著摸摸兒子的腦子,說道:
“先賣著看看吧,這次迴家,給老二去封信,給他說說這事兒。”
看了看日頭,快到晌午了,衣服賣的差不多,不剩下幾件了,李繼旺,對眾人說道:
“攤子收收吧,時候不早了,先家去吧。”
小王氏等人點點頭,開始收拾東西,眾人將衣服疊起來,放在包袱裏,籃子裏麵的銅錢碎銀子被用一個包裹裝起來,交給李繼旺拿著。
確認沒有遺漏什麽之後,幾人拿好東西,穿過街道,走到鎮口的大樹下,徐老爹的牛車早早的等著了,村裏的人已經有好幾個置好東西坐在車上,看到小王氏等人迴來,車上的王三嬸忙好奇的問道:
“李老大家的,今天你們好幾個大包袱啊,是衣服吧,是去賣的麽?”
“對啊,我剛看孫氏吆喝呢。。怎麽樣,生意不錯吧,賣了不少錢吧。。”一個嬸子附和道。
小王氏和林氏,有點尷尬,說生意不好吧,有點虛偽,可是說到錢,真不好說,畢竟錢財會惹眼眼紅。孫氏趕忙笑著迴到:
“嬸子說的,哪裏有多少錢啊,都是一些花斑的布,家裏二叔在碼頭拿迴來的,可不就想著做點成衣賣給鄉下人做活穿,補貼補貼家用麽。。”說著坐上車。
幾個婦人聽到孫氏如是說,想想也是,又不是什麽好品相料子,能掙幾個錢。說著說著,又說起來了各自這次集市買了啥,花了多少錢啊。說說笑笑的等著其餘幾個人。
等了一會兒,剩下的幾個人終於都帶著各自的戰果,大包小包的迴來了,樹了數人數,確認沒落下誰,徐老爹甩起鞭子,趕起了牛車,往河西村走。
坐在車上的李明錦在心裏猜想,爺爺奶奶看到包裹裏麵的銅錢,會是什麽樣的表情。。農家人沒有其他進項的話,一年也掙不了幾年銀子,今天一天可就賣了有兩三兩銀子呢。想來,肯定會高興的吧。
☆、第13章
牛車晃晃悠悠的走了近一個時辰,終於停在了村口,眾人陸陸續續的下車,拿好自己的東西,相互招唿了一聲之後,趕迴各自的家去。
李繼旺拎著包袱,帶著小王氏幾人,心情激動的快步的往村西頭走去。
王氏早就將午飯做好,等個兒子媳婦幾人迴來,心裏躊躇不定,也不知道今天衣服賣的怎麽樣了。早知道也跟著去看看了。老爺子坐在堂屋門口看著老伴一上午不知道去院子門口瞧了多少迴的心躁樣子,忍不住的說了句:
將院子門檢查了一翻之後,李明錦迴到自己房間,看到兩個弟妹都已經睡著了,躺上床,想著明天自己能做些什麽,吆喝?和三嬸去成衣鋪子?想著想著睡了過去。
第二天一大早,李家一大家子除了幾個小的,都起來了,要趕著時間去村口坐徐老爹的牛車,怕孫子睡過點,李明錦也早早的的自家爺爺喊了起來。王氏早早的做好了早飯,等著兒子媳婦起來吃。
眾人洗漱一番之後,匆匆吃了一些早飯。包袱昨晚已經整理好,李繼旺抗起一個大包袱,小王氏妯娌三人,手裏一人提了一個小一點的包袱,李明錦手上提了一個籃子,裏麵裝了一壺水和十來個饅頭,因著今天的衣服多,不知道啥時候能迴來,就帶了一些幹糧。眾人提好東西,確認了一番之後,告別老爺子和王氏,匆匆的往村口趕去。
可真夠早的啊,古代人怎麽就這麽勤快,覺得自己起很早的李明錦,一到村口,就發現,車上的人就等著他們了。
“來了,來了。快把包袱抬到車上。。。”
車上下來兩個嬸子催促著,快點將東西放好,早點兒去趕集。今天人很多,不去早點,真找不著點。在現代過慣有需要就去街上,超市,隨時隨地能購物生活節奏的李明錦,每次趕集,看著那熱鬧,擁擠的場麵,趕集人臉上的急促的的神情,手腳急促麻利的動作,都有點反應不過來。趕集,真是趕集啊。
“好了,好了,都放好了,走吧”王三嬸喊道。
“都坐好了啊,好嘞,走了啊”徐老爹喊了一聲,看眾人都做好,趕著牛車,向南山鎮進發。
☆、第11章 (修)
到達鎮上的時候,已經卯時,眾人下了車之後,付了車資,急匆匆的拿起自個的東西,找街道兩邊的空地去了,李明錦看到村裏幾個嬸子,手裏拿的最多的是一些野菜,雞蛋之類的東西,也有編製的草鞋啊,籃子之類的農家常見的東西,趕集的時候人多,賣點錢,可以去買些油鹽醬醋之類的生活用品。
趕集來的的人,大部分都是南山鎮周圍的村民,也有的是從深山老林裏來的,半夜就要趕路,為了趕上集市去賣山貨,有各種動物的皮子,野參之類的。
李繼旺讓媳婦和兩個弟妹在原地等著看著包袱,帶著兒子,去集市周圍轉了一圈。父子兩人邊走邊瞅有沒有好點兒的空位,終於在一個賣梳妝飾品的小攤子旁邊占了一個空位,李明錦被留了下來,拎著一個籃子占在空地上以示此位置有人。來來往往的人看著空位上一個一個拎著籃子麵無表情,站著的小男娃,都好奇的迴頭多看了兩眼。沒辦法,比起傻笑,李明錦覺得繃著個臉更有威懾力。
在路人好奇的目光中,終於等到了老爹帶著娘親嬸嬸幾個人,大包小包的趕來了,李明錦鬆了一口氣。
李繼旺,手腳靈活的迅速支起了一個攤點,將家裏帶了一大塊防水油布,攤開在地上,攤開包袱,將裏麵的幾大疊衣服,分類放置在油布上。等待著客人到來。李明錦將籃子下,跟著站在老爹身後。
隨著太陽漸漸升起,集市的人也越來越多,周圍的小販吆喝聲在人群的噪雜中很有周期性的在重複,李明錦考慮了一下自己吆喝一下的必要性之後,對母親小王氏說道:
“娘,我也來吆喝一下吧,這些衣裳也帶著價喊吧,不然別人看著衣料,估摸著不便宜,也不會來詢問了。。。。”李明錦想到的是在現代小時候上街,街邊小店裏麵的小喇叭聲音“羊毛衫,大削價,十八。。十八啦。。。”簡單明了,深入人心,自己老媽在街上聽到,就抬腳進了店,一口氣兒給家裏一人買了一件。
小王氏妯娌幾人,相互看了一眼,想了想,真是很有道理,當下商量起來。
“大嫂,我看這些品相好的錦緞衣服,先放放,等下我去帶著去成衣鋪裏,問問去。這些粗布的,和有花斑的衣服,咱們先定個價吧。”孫氏建議到。
“那這衣服定多少合適呢?”林氏有點犯愁到,粗布的價格,大家都了解,隻是這上好的棉布,不太好定價,畢竟是有瑕疵。
小王氏聽了,也覺著犯愁,真是不好定價,想了想道:“要不這樣吧,這棉布的成衣,現下的價格都是70文,粗布的大概45文左右,我們就定60文吧,你們看。。。怎麽樣?”
說著看向兩個妯娌,林氏沒什麽意見,點點頭,又看向孫氏,孫氏想了想道:
“價格應該差不多,不過這些花色不好的,估計隻能35文錢了,你們覺得怎麽樣。”
“好,就這麽定了。”小王氏最後拍板。
看著娘和嬸嬸們已經定好價格,李明錦對小王氏說道:“娘,要不我來喊吧。。。”
“你行嗎,要不我們來吧。。。”小王氏看著自家兒子,有點懷疑。
“行不行的,先試試吧。。。”說完,一張口一陣清脆的童音傳來“上好的棉布成衣,大爺,大嬸過來看看哎。。。價格便宜咧。。。”
走過的路人看向賣力吆喝的男娃,看著幾個婦人整理的衣服,漸漸有人走過來問價了。
“哎,大嫂這件男式的長袍怎麽賣的啊?”幾個婦人停在攤前將衣服拿在手上一邊比量著,一邊相互小聲的商量著。
小王氏正想說60文錢一件,還沒開口,孫氏就插過話來:
“這位嫂子,是給家裏的當家買的吧,您啊,是來對了,這料子是咱家二叔子在常懷縣帶迴來的呢,原本呐,是要賣到京城去的,這不他在碼頭上管事,看著料子不錯,就帶迴了好些家來,家裏是穿不完的,就做了好些成衣,拿來賣。。。你看著這料子,能摸出來吧。”
說著就拉起婦人的胳膊,笑著親昵的攀談起來:
“這些都是我們妯娌幾個做的,針工你也可以看看,都是照著家裏做的仔細活,原本啊,要是70文錢的。。。。您要真是想要,我給您便宜點。。。你看怎麽樣。”
幾個夫人相互看了看,一個清瘦一點兒的婦人問道:
“大姐,您要是給的價便宜,我們就一人買一件,您看怎麽樣。。。”
“哎喲,大妹子真是的,都是鄉下人,實在,我也不說虛的,您們要是都買一件,我一件給便宜5文錢,都是實心價。”孫氏立馬接過話,笑著說。
幾個婦人商量之後,笑著還價道:“我們都是誠心買咧,嫂子要是便宜10文的話,我們就一人來一件吧。您看怎麽樣”達到了預期的心裏價位,孫氏哪裏能不願意呢。
“好咧,我這就幫你們疊起來。。”孫氏立馬笑著將幾人挑選好的衣裳,疊好遞了過去,幾位婦人接過衣裳,一人60文,挨個拿給孫氏。孫氏數了數沒錯,連忙將錢遞給小王氏
“大嫂,錢拿好。。。二嫂,再拿一些衣服出來。。”說著又對著邊上聽到價格有點猶豫的客人,笑著說道:
“我們這,還有一些做活的衣服,料子都是好的,顏色有點不均勻,但是價格絕對實惠,咱們家也留了好些穿呢。”
李明錦看著三嬸遊刃有餘的應付著客人,不一會就成交了一單,真是打心眼裏麵佩服啊,真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啊。
“走過路過的哎,都看看啊,上好的成衣,便宜賣咧,料子從南邊來的。款式多啊,都來看看啊。”孫氏學者侄子明錦,也跟著吆喝到。
自古人們都是喜歡跟風的,眼看著攤前人越來越多,有人買,有人問價,有些人則是好奇。很快攤前被擠滿了。一開始隻是孫氏招唿著問價,小王氏和林氏則是整理著翻亂的衣服,收收錢。眼看著人太多,實在忙乎不過來,小王氏和林氏也隻能硬著頭皮跟著孫氏一起和問價的客人,一邊吹著衣服,一邊討價還價。李繼旺,在後麵看著衣服,拿衣服。李明錦暫時做了一會收銀的。一會兒就接過一大把銅錢數來數去,真的挺沉的。
一個多時辰之後,攤子上的衣服賣了一大半,最便宜的花斑衣服賣的最快,全部都賣掉了,因著質量好,價錢最便宜,問的人最多,鄉下人做活,衣服可不是最看重質量麽。算了一下,各種款式大概賣掉了三十件左右,小王氏和孫氏幾人,真是越賣越激動,口邊的話也是越吹越順溜。
李明錦估算了一下籃子裏的銅錢和碎銀子,總共大概有一兩多銀子。心裏也挺激動。看著攤前的人漸漸少了,幾個妯娌也送了一口氣兒。拿起水壺,一人倒了一碗水,大口的喝下肚子,真是嗓子都冒煙了啊。
“大嫂,沒想到,能賣的這麽好啊。。娘知道了,一定很高興。。。”林氏很激動,沒想到生意這麽好,這要是能做長久,真是個好進項啊。也不是風吹日曬的體力活,針線活可是看家本領啊。
“是啊,真沒想到呢。。”小王氏顯然也很高興,想起後麵還有一包衣服沒有拆開,是三弟妹要帶去成衣鋪去的,看了看時間也不早了,對孫氏說道:
“三弟妹,不早了,現在人不多,攤子不太忙,你不是說要去成衣鋪麽。要不,你現在去瞅瞅。。?”
孫氏看了看攤前確實人不多,對小王氏迴到:
“那行,大嫂,那我現在就去。。”說著就拿起後麵的包袱,拎在手上,從攤子後麵走出來。
“娘,我跟著三嬸一起去吧。”李明錦看著三嬸已經走去攤子了,連忙將手上的籃子遞給了老爹李繼旺,打了聲招唿,立馬小跑著追上前麵的三嬸。
“哎,你慢點兒。。”小王氏真是對兒子的猴急兒的樣子很無語。
李明錦跟著三嬸,走了一會兒,停在了一家成衣鋪門口,門口掛著一個門匾“永祥成衣鋪”。侄嬸二人,拎著包袱走了進去。
鋪子裏麵掛了很多各種樣式麵料的衣裳,有粗布,細棉,有錦緞,有絲綢等等。看的人眼花繚亂的。掌櫃的正在櫃台算賬,看到有人走了進來,連忙站起身來,笑著招唿到:
“二位客人,可有什麽看中的,本店衣服款式多,價格也公道。可以先看看。”
孫氏放下包袱,笑著對掌櫃的寒暄到:
“掌櫃的好,嗬嗬,是這樣的,咱們家因著二叔子,在碼頭上管事,帶了好些質地不錯的布料迴來,家裏頭用不完,做了不少成衣,想拿到貴店,給掌櫃的看看。。”邊說邊將包袱打開,拿了幾件衣服出來,遞給掌櫃。
原來不是來買衣服,是來賣衣服?掌櫃臉上的笑淡了下來,不過本著生意人的慣性,也沒說什麽,隻是皺著眉頭,接過衣服翻了翻。做工確實還是不錯的,當然不能趕上專業的繡娘,但是也很不錯了。料子也是好料子,但是也不是上等料。想到婦人說的家裏頭人在碼頭上管事,心中了然的對孫氏說道:
“這位大嫂這衣服,料子可不是上等料啊,不知道您想多少賣。。”
孫氏一聽掌櫃的這樣說,心裏直覺有戲,忙笑著迴道:
“掌櫃的是行家,眼光定是精準的,咱們是鄉下人,說價也實在,這錦緞要是上等品的成衣,隻怕沒有5兩銀子是買不到的,雖現下這料子不是上等品,可是麵上看著差不離,2兩銀子肯定有人要的。這細棉的就100文,掌櫃看怎麽樣?”
“您叫我田掌櫃吧。。。大嫂這價格可要的不低哦。。”田掌櫃的有點猶豫。
“瞧您說的,這錦緞的可是南方來的,要賣到京城的,花色也是今年新的,掌櫃的進過,也知道,但是光布就不知道這個價。”孫氏討價還價到。
李明錦看田掌櫃雖然心動,卻還是猶豫的樣子,知道掌櫃的是擔心到時候賣不出可就虧了。走到孫氏旁邊小聲的對三嬸收到:
“三嬸,我覺得,不如將衣服放在掌櫃的寄賣,賣價給掌櫃2成的分成,這樣掌櫃也不一定擔心壓貨賣不出去。”
孫氏一聽,想了想,還真是可行,一方麵解決了掌櫃的後顧之憂,另一方麵,家裏也不是時時都能去集市,畢竟家裏還有活計,最重要的是,以後的價格,還能自己定。反正暫時鋪子是買不起了,不放試試。不過自古都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不給點好處是不行的。
“田掌櫃,要不這樣,我呢,就將衣服留著您店裏寄賣,如果賣不去,倒是我也給您補償一點占攤費,如果賣出去了,每件衣服的賣價我分兩成給你,怎麽樣。”孫氏笑著對田掌櫃提議到。
“這位大嫂,真是心思靈活之人,也罷,就先放在我這裏寄賣試試。”田掌櫃笑著搖搖頭道。說完喚來夥計,將孫氏手裏的衣服拿過去,挨個看過,沒問題之後,簽了一個對接的收據。
談成之後,孫氏帶著李明錦,謝過田掌櫃,高興了拿著收據,走出門去尋小王氏幾人。
“掌櫃的,前幾天也有人拿來寄賣,您怎麽不收呢。”看著剛剛走出去的孫氏和李明錦,小夥計忍不住的問道自己掌櫃。
田掌櫃笑著摸摸下巴的一撮小胡子,得意的對小活計說道:“嗬嗬,一方麵是因為這位大嫂是個通透之人,賣不賣出去,對本店來說,都隻有好處,我又何樂而不為呢。最重要的是他家有個好叔子。在碼頭上管事,現下本店做個順手人情,以後說不定就能用到呢,所以說啊,人呐,眼光要放遠一點。”
“是。。是。。掌櫃的真是高。”小童豎起大拇指,對自己掌櫃的拍馬到。
“多學著點兒啊。。。。”說著背著手走到櫃台後麵,心情很好的算起帳來。
小王氏和林氏看到孫氏和李明錦迴來,手上包袱空空了,以為賣掉了,連忙上前問詢。
“三弟妹,怎麽樣,賣掉了?”
“三弟妹,賣了多少錢啊。。”林氏與王氏齊聲問道。
看著兩位嫂嫂著急的想問出結果的模樣,孫氏笑調侃著的說道:
“兩位嫂嫂哎,別急啊,能讓弟妹我喘口氣兒嗎?嗬嗬。。。衣服還沒賣呢。”
“啊,那衣服哪裏去了。。。這。。。這。。”林氏有點著急。
“三弟妹,別賣官子了,說吧,到底怎麽迴事兒。”小王氏對孫氏嗔到。
“好,好,今天啊,還多虧了錦兒呢,那掌櫃的有點擔心,說咱們料子不是上等品,怕到時候賣不出去,就折了。不肯收呢。後來咱家錦兒就和我說,把衣服留在店裏寄賣,倒時候,賣出去給2成分成給店裏。那掌櫃就同意了。。”
小王氏和林氏聽完真是對李明錦刮目相看,心裏高興的很。
李繼旺,是一直很看好自己兒子的,饒是如此,看兒子腦袋瓜子這麽靈活,還是感到很驕傲,笑著摸摸兒子的腦子,說道:
“先賣著看看吧,這次迴家,給老二去封信,給他說說這事兒。”
看了看日頭,快到晌午了,衣服賣的差不多,不剩下幾件了,李繼旺,對眾人說道:
“攤子收收吧,時候不早了,先家去吧。”
小王氏等人點點頭,開始收拾東西,眾人將衣服疊起來,放在包袱裏,籃子裏麵的銅錢碎銀子被用一個包裹裝起來,交給李繼旺拿著。
確認沒有遺漏什麽之後,幾人拿好東西,穿過街道,走到鎮口的大樹下,徐老爹的牛車早早的等著了,村裏的人已經有好幾個置好東西坐在車上,看到小王氏等人迴來,車上的王三嬸忙好奇的問道:
“李老大家的,今天你們好幾個大包袱啊,是衣服吧,是去賣的麽?”
“對啊,我剛看孫氏吆喝呢。。怎麽樣,生意不錯吧,賣了不少錢吧。。”一個嬸子附和道。
小王氏和林氏,有點尷尬,說生意不好吧,有點虛偽,可是說到錢,真不好說,畢竟錢財會惹眼眼紅。孫氏趕忙笑著迴到:
“嬸子說的,哪裏有多少錢啊,都是一些花斑的布,家裏二叔在碼頭拿迴來的,可不就想著做點成衣賣給鄉下人做活穿,補貼補貼家用麽。。”說著坐上車。
幾個婦人聽到孫氏如是說,想想也是,又不是什麽好品相料子,能掙幾個錢。說著說著,又說起來了各自這次集市買了啥,花了多少錢啊。說說笑笑的等著其餘幾個人。
等了一會兒,剩下的幾個人終於都帶著各自的戰果,大包小包的迴來了,樹了數人數,確認沒落下誰,徐老爹甩起鞭子,趕起了牛車,往河西村走。
坐在車上的李明錦在心裏猜想,爺爺奶奶看到包裹裏麵的銅錢,會是什麽樣的表情。。農家人沒有其他進項的話,一年也掙不了幾年銀子,今天一天可就賣了有兩三兩銀子呢。想來,肯定會高興的吧。
☆、第13章
牛車晃晃悠悠的走了近一個時辰,終於停在了村口,眾人陸陸續續的下車,拿好自己的東西,相互招唿了一聲之後,趕迴各自的家去。
李繼旺拎著包袱,帶著小王氏幾人,心情激動的快步的往村西頭走去。
王氏早就將午飯做好,等個兒子媳婦幾人迴來,心裏躊躇不定,也不知道今天衣服賣的怎麽樣了。早知道也跟著去看看了。老爺子坐在堂屋門口看著老伴一上午不知道去院子門口瞧了多少迴的心躁樣子,忍不住的說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