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跟陸副廠長一路的時候,聽他說廠裏幹了許多年的五級工的工資,都比不上柳安這個新來的大學生。
柳安的工資現在是56塊錢一個月,而廠裏跟柳安一樣大的基本都是臨時工,工資三十來塊錢。
作為這個廠裏的第一位大學生,柳安知名度已經夠高了,然後她的工資又引起了一陣熱烈的討論。所以柳安在這個廠裏一個人都不認識的時候,她的名字整個廠裏都知道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也知道有這麽個人,但是見到過柳安得卻很少。
柳安最近幾天就什麽都沒做,每天早上一來就往直接辦自己辦公室鑽,查看廠裏的賬務和各種資料。
看到這個廠裏記錄的賬務,柳安才算是明白大學生究竟有什麽不一樣。
雖然柳安已經知道這個時候的人知識水平不高,但是看到幾大本記的亂七八糟的賬本,柳安還是絕望了。
所以第一批大學生,是為後麵的大學生鋪路的嗎?
雖然這樣想,柳安還是重新的把廠裏所有的東西都理了一遍。
其實這賬本,記賬的人肯定也能看懂,畢竟是自己記的。而且廠裏的收益和支出都有記錄,到最後年底的時候算個總賬就行了。
但是柳安要的是廠裏的各種收支明細。所以還是得自己慢慢來。
所以柳安剛來的一個多月時間,都花在了廠裏的賬務上麵。
周廠長本來還覺得,一個新來的年輕人就給這麽高的職務,怕年齡人擔不起事兒。但是一看柳安就這麽踏踏實實的幹了一個月,他也對柳安開始改觀了。
不過柳安理了一個月的賬,也對這個廠開始改觀了。
柳安覺得,要是這個廠子繼續這樣,估計過不了兩年她都得換工作了,她對劉教授說的豪言壯語基本也要作廢了。
作者有話要說: 如果不是晉江不讓涉政,我覺得自己可以寫出一個女主|席,然後帶她稱霸全球ㄟ( ▔, ▔ )ㄏ
第63章
柳安班上的同學, 一個個分的工作都不錯, 到後麵肯定特別的出息。柳安作為曾經班級的領頭羊,混的要是太差,自己也不好意思。
要是等兩年都不到,自己待的廠子就垮了,柳安自己的麵子往哪擱。
就為了自己的麵子問題, 柳安也得幹出個人樣來。
等柳安把這個廠裏的各種情況都摸清了之後,就直接拿著自己的結果, 還有一些建議, 去找周廠長去了。
柳安把廠裏的各種財政問題,說給周廠長聽的時候,周廠長也是一臉的讚同,不過周廠長也是很無奈。
“年輕人充滿幹勁還是好的。這種情況你也別擔心, 到時候再向上麵反應就是了,上麵會幫我們解決的。”
能當上廠長副廠長的都是老革命,就連現在成了將軍肚的陸副廠長,曾經也是軍隊裏的得力幹將。
工廠的經營和管理, 他這些人都是一竅不通。
他們轉業的時候, 直接被分到廠裏當廠長了。沒辦法啊, 隻有硬著頭皮上。上麵能讓你當廠長, 就算你能力不夠, 也必須要去當。
什麽都不懂。沒事兒,現學就好。
周廠長也是四十來歲的時候,被派來當廠長的, 現在他都已經當了將近二十年的廠長了。
他當初來的時候,也是什麽都不懂,慢慢的管得多了,也摸清了門道。但終究還是野路子,時機好的時候,就能賺錢,時勢一旦不好,廠裏就得虧。不說這周廠長,廠裏的領導人也都是半斤八兩。
柳安所在的這家廠子名字叫大星鍛造廠,以前生產各種模具的。收益也好過一陣子,但是好景不長,後來要不是靠政府的支持,估計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
因為十三屆三中全會之後,就開始了對內的改革,首先就是改革土地,然後就是對這些單位進行改革。
改革的目標就是實習單位的政企分離,但是飯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所以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政府先不要對單位管太多,要把權力下放給每個單位,讓他們擁有自主的經營權。
所以這一放也就放出事兒來了
自從前年的天津第一家的彩電生產流水線建成了,其它單位一看他們開始賺錢,自己也眼紅了。
後麵一大堆的電視生產廠家就出來了
柳安所在的這個廠以前就是一家鍛造廠,後來看到生產電視賺錢,就向市政府申請改成了生產電視機。
本來這個廠之前就是要靠政府養著,現在能有一條活路,政府自然也同意,所以廠裏申請的電視機生產流水線,政府也很快的批準下來了。
因為廠裏之前的收益確實不好,所以看到有賺錢的東西行動的就比較快。
其他的工廠動作雖然慢了一步,但一看大家都賺錢了,又怎麽能耐得住,所以慢慢的電視機廠就多了起來。
本來這兩年彩電都是屬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但是這生產的廠家一多,大家的購買能力又有限,市場隻有這麽大,那麽肯定就會有被淘汰下來的單位。
很不幸的就是,柳安所在的這家單位,就是那些被擠下來了的。
估計現在政府也在後悔,把什麽自主經營權交給底下的各個單位。這些廠子一看什麽賺錢,全部都瘋狂的湧進的那個市場,自己以前的那些都不要了。
大星鍛造廠以前雖說也在虧損,但在業內的名氣還是有的,如果一直做下去的話,在後來的經濟形勢越來越好的情況下,是肯定會賺錢的,不過在他們決定生產電視機的時候,就把以前的那些鍛造工具都給賣了。
一心一意做電視機的時候,倒也能賺點錢,不過現在生產的電視機都在庫房裏堆著,已經堆了許多了。
廠裏前兩年倒是賺了不少錢,不過賺的這些錢都用來修那兩棟新的宿舍樓,還有發一些員工福利去了。
以前柳安沒去過這種工廠裏工作,還不了解這些工廠的情況。但是柳安現在知道,為什麽以前婦聯去工廠爭取各種福利的時候,那些廠長副廠長們都是一臉頭疼的樣子。
柳安還想著不就是那麽一點點東西嗎,而且每人也發不了多少,那麽大個廠子,怎麽就那麽摳呢。
不過現在柳安倒是明白這些廠長們的難處了,幾百個職工都靠著廠裏的收益吃飯,花錢倒是容易,掙錢就不是一般的難了。
廠裏現在雖然還能賺點錢,但是負擔實在是太大,一大群吸血的在後麵扒著,這個廠怎麽能活的起來。
柳安的工資現在是56塊錢一個月,而廠裏跟柳安一樣大的基本都是臨時工,工資三十來塊錢。
作為這個廠裏的第一位大學生,柳安知名度已經夠高了,然後她的工資又引起了一陣熱烈的討論。所以柳安在這個廠裏一個人都不認識的時候,她的名字整個廠裏都知道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也知道有這麽個人,但是見到過柳安得卻很少。
柳安最近幾天就什麽都沒做,每天早上一來就往直接辦自己辦公室鑽,查看廠裏的賬務和各種資料。
看到這個廠裏記錄的賬務,柳安才算是明白大學生究竟有什麽不一樣。
雖然柳安已經知道這個時候的人知識水平不高,但是看到幾大本記的亂七八糟的賬本,柳安還是絕望了。
所以第一批大學生,是為後麵的大學生鋪路的嗎?
雖然這樣想,柳安還是重新的把廠裏所有的東西都理了一遍。
其實這賬本,記賬的人肯定也能看懂,畢竟是自己記的。而且廠裏的收益和支出都有記錄,到最後年底的時候算個總賬就行了。
但是柳安要的是廠裏的各種收支明細。所以還是得自己慢慢來。
所以柳安剛來的一個多月時間,都花在了廠裏的賬務上麵。
周廠長本來還覺得,一個新來的年輕人就給這麽高的職務,怕年齡人擔不起事兒。但是一看柳安就這麽踏踏實實的幹了一個月,他也對柳安開始改觀了。
不過柳安理了一個月的賬,也對這個廠開始改觀了。
柳安覺得,要是這個廠子繼續這樣,估計過不了兩年她都得換工作了,她對劉教授說的豪言壯語基本也要作廢了。
作者有話要說: 如果不是晉江不讓涉政,我覺得自己可以寫出一個女主|席,然後帶她稱霸全球ㄟ( ▔, ▔ )ㄏ
第63章
柳安班上的同學, 一個個分的工作都不錯, 到後麵肯定特別的出息。柳安作為曾經班級的領頭羊,混的要是太差,自己也不好意思。
要是等兩年都不到,自己待的廠子就垮了,柳安自己的麵子往哪擱。
就為了自己的麵子問題, 柳安也得幹出個人樣來。
等柳安把這個廠裏的各種情況都摸清了之後,就直接拿著自己的結果, 還有一些建議, 去找周廠長去了。
柳安把廠裏的各種財政問題,說給周廠長聽的時候,周廠長也是一臉的讚同,不過周廠長也是很無奈。
“年輕人充滿幹勁還是好的。這種情況你也別擔心, 到時候再向上麵反應就是了,上麵會幫我們解決的。”
能當上廠長副廠長的都是老革命,就連現在成了將軍肚的陸副廠長,曾經也是軍隊裏的得力幹將。
工廠的經營和管理, 他這些人都是一竅不通。
他們轉業的時候, 直接被分到廠裏當廠長了。沒辦法啊, 隻有硬著頭皮上。上麵能讓你當廠長, 就算你能力不夠, 也必須要去當。
什麽都不懂。沒事兒,現學就好。
周廠長也是四十來歲的時候,被派來當廠長的, 現在他都已經當了將近二十年的廠長了。
他當初來的時候,也是什麽都不懂,慢慢的管得多了,也摸清了門道。但終究還是野路子,時機好的時候,就能賺錢,時勢一旦不好,廠裏就得虧。不說這周廠長,廠裏的領導人也都是半斤八兩。
柳安所在的這家廠子名字叫大星鍛造廠,以前生產各種模具的。收益也好過一陣子,但是好景不長,後來要不是靠政府的支持,估計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
因為十三屆三中全會之後,就開始了對內的改革,首先就是改革土地,然後就是對這些單位進行改革。
改革的目標就是實習單位的政企分離,但是飯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所以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政府先不要對單位管太多,要把權力下放給每個單位,讓他們擁有自主的經營權。
所以這一放也就放出事兒來了
自從前年的天津第一家的彩電生產流水線建成了,其它單位一看他們開始賺錢,自己也眼紅了。
後麵一大堆的電視生產廠家就出來了
柳安所在的這個廠以前就是一家鍛造廠,後來看到生產電視賺錢,就向市政府申請改成了生產電視機。
本來這個廠之前就是要靠政府養著,現在能有一條活路,政府自然也同意,所以廠裏申請的電視機生產流水線,政府也很快的批準下來了。
因為廠裏之前的收益確實不好,所以看到有賺錢的東西行動的就比較快。
其他的工廠動作雖然慢了一步,但一看大家都賺錢了,又怎麽能耐得住,所以慢慢的電視機廠就多了起來。
本來這兩年彩電都是屬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但是這生產的廠家一多,大家的購買能力又有限,市場隻有這麽大,那麽肯定就會有被淘汰下來的單位。
很不幸的就是,柳安所在的這家單位,就是那些被擠下來了的。
估計現在政府也在後悔,把什麽自主經營權交給底下的各個單位。這些廠子一看什麽賺錢,全部都瘋狂的湧進的那個市場,自己以前的那些都不要了。
大星鍛造廠以前雖說也在虧損,但在業內的名氣還是有的,如果一直做下去的話,在後來的經濟形勢越來越好的情況下,是肯定會賺錢的,不過在他們決定生產電視機的時候,就把以前的那些鍛造工具都給賣了。
一心一意做電視機的時候,倒也能賺點錢,不過現在生產的電視機都在庫房裏堆著,已經堆了許多了。
廠裏前兩年倒是賺了不少錢,不過賺的這些錢都用來修那兩棟新的宿舍樓,還有發一些員工福利去了。
以前柳安沒去過這種工廠裏工作,還不了解這些工廠的情況。但是柳安現在知道,為什麽以前婦聯去工廠爭取各種福利的時候,那些廠長副廠長們都是一臉頭疼的樣子。
柳安還想著不就是那麽一點點東西嗎,而且每人也發不了多少,那麽大個廠子,怎麽就那麽摳呢。
不過現在柳安倒是明白這些廠長們的難處了,幾百個職工都靠著廠裏的收益吃飯,花錢倒是容易,掙錢就不是一般的難了。
廠裏現在雖然還能賺點錢,但是負擔實在是太大,一大群吸血的在後麵扒著,這個廠怎麽能活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