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裏的年輕人除了就隻能認個字的,其餘的人都還想去博一把,都投入到學習中去了。趙嬸子也體諒大家,把大部分的任務都分給了其他人,給年輕人減輕了許多負擔,讓大家學習得更加投入。
本來柳安和沈愛華之前就是在偷偷地學習,等高考的消息出來之後,兩人才正大光明的用了起來。
“柳安你可真是太機智了,早就猜到有這麽一天。要不然就我那水平,拿什麽和人家比啊。”沈愛華一聽到高考的消息,就專門買了柳安愛吃的醬肘子來感謝柳安。
這些也是沈愛華有感而發,自從高考的消息宣布之後,大部分的人學習都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沈愛華想起自己之前的學習狀態就感到慚愧,要不是柳安一隻勸著她,她現在還不知道什麽水平呢。
第38章
重開高考的通知過了兩天不到, 全國各地的文件也下來了, 讓組織各地的人進行報名,而且報名的時間隻有四天。
幾乎是同一時間市裏就冒出了各個報名點, 每個報名點都貼著有招生簡章。招生簡章上規定:“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迴鄉知青、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 年齡二十歲左右, 不超過二十五周歲。對時間經驗比較豐富並鑽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年齡可以放寬到三十歲, 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兩屆高中畢業生)。”
雖然這個通知還沒下來的時候,大家都還是在複習, 不過看到上麵的報名要求之後大家都更加定心了。
畢竟有許多的下放的知青家庭成分都不好, 就怕又出什麽問題, 看到這些規定自然就放下心來。而且上麵還專門強調過, 政治審查主要看本人表現, 破除唯“成分論”。不管這句話是不是說真的,但是有那個態度在那裏就是好的。
不過也有一些不符合上麵硬性規定的人,特別是那些年齡已經超過限製的人。這個招生簡章的後麵幾句在現在看來, 就是在放寬考生的年齡限製。但是當時的領導們卻不敢自作主張,老三屆的畢業生隻有66、67年的才能報名, 其他的都不行。
不過大家都還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都去報了名, 因為早年下放的知青年齡現在都比較大了, 但是要他們放棄也不可能,隻有憑著後麵的一條規定來博一博。
報名的站點簡直就是人滿為患,四天的時間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前去報名,誰都想試一試, 萬一成了就是一步登天的事,所以很多明明隻有小學水平,但是去報了名。
婦聯的裏的人都屬於工人的範疇,而且高考屬於自願報名,所以婦聯的年輕人基本都符合要求,所以得知消息的時候大家就都組隊去報名了。
柳安拿到的那個報名表上的項目有家庭成分、文化程度、有何專長、個人誌願、還有直係親屬和社會關係。這些東西都挺好填的,大家都商量好了文化程度都是填的高中,家庭成分柳安填的就是工人,因為柳安沒有親人直係親屬那兒就直接填的孤兒,柳安的那件案子在公安局是有檔案的,要是真的細查了起來也不怕什麽。
專長柳安就隨便亂填了一個,個人誌願就比較慎重了,三個誌願柳安都細細的考慮了再填的,第一個填的是北京的,第二個是上海的,第三個就是本省的。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最難填的就是直係親屬及社會關係這一欄,誰都不知道,家裏麵的人成分不好會不會有什麽影響。但是大家都不敢隨便填,家裏成分不好的也都是戰戰兢兢的填完了。
這次高考主要看考試結果,對於之前的什麽文憑都不大介意,很多小學畢業的人都填的是高中。畢竟已經十年沒有高考過,而且現在的資料都是紙質的,損毀也比較嚴重,隻要能考上大學就行。
而且準考證都得單位蓋章再發,單位也得核實情況,所以教育部也不會多加調查。全國有五百多萬的人參加這一屆的高考,除了硬性要求不過關的,都不會追究,不然這資料哪裏查的過來。
真正的審查是從高考分數下來之後,對那些考試分數過了的人進行嚴格的審查。雖然說得好聽,但是家庭成分好的隻要上了最低錄取線,招生辦和招生院校都會商量著把人錄取了,家庭成分不好的這一次高考就有些懸了。大部分家庭成分不好的人,還是等後麵兩屆高考規範之後才被錄取的。
柳安的家庭成分雖然不是什麽祖上三代都是工人、貧農,但是好在也沒什麽硬傷,隻要實力夠了就行。
農村大隊裏的知青、還有符合要求的年輕人,也都去公社報名了,不過農村結婚都比較早,所以符合的倒是不多,不過張孝正的條件是基本符合的,也有參考的資格。
四天的報名時間一晃而過,大部分的人都符合要求,報名的申請都通過了。然而一部分年齡超過二十五,又不是66、67屆的高中畢業生的請求卻被駁迴了,隻是暫時保留了他們的報名資格,必須要提交證明本人“時間經驗比較豐富並鑽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材料,要材料審核之後才能認定。
自從大家報名成功之後,全部都開始複習,柳安手裏的複習資料就成了搶手貨。而柳安又不可能像之前一樣和沈愛華悄悄地複習,隻有拿出來一起看。大家都是一個地方上班的,要真是拉下臉來借,柳安也不好意思說不。
也幸好柳安和沈愛華都是提前兩個月都開始複習的,不然到這後麵都來不及了。高考之後,高中的題很多都忘了,柳安複習了兩個月,大部分的東西倒是撿起來了,但是也不像以前高中的時候那麽精通了。而且在大家都這麽緊張的氛圍之下,柳安得情緒也被帶動起來了。
大部分的人都還好,知道這些資料很缺,能借來用一會就不錯了,到時間了就還迴去了。但是有些人卻是借了就借了,自己拿著書就不還了。
不過對於這種人,柳安也不想客氣了
“周迎春,你這書都用了一個多星期了,也該還了吧。”
之前柳安就是稍微提醒提醒了一下,周迎春就裝作沒聽懂,但是柳安一攤開了說,她就沒辦法推脫了。
“我再用一下,下午再還你。”周迎春水平也不怎麽樣,純粹就是想臨陣磨槍。
“你都用了一個星期了,該看的早就看完了吧,我這兒還有別人等著用呢。”柳安也沒再多給麵子了,直接就嗆聲道。
周圍的人一看這情況也開始幫柳安說話,“大家都等著看呢,你怎麽一個人霸占啊。”
“人家了柳安找這麽一套書也不容易,人家都還沒怎麽看呢,你就給霸占了。”
婦聯的人都借過柳安的資料來看,但是都準時還了,一看周迎春這樣做,自然就開始聲討,生怕柳安以後就不借了。
周迎春一看大家都那麽說,情勢所迫也就不情不願的將書給還了。
“這書我也廢了大心思才拿到的,我也還沒怎麽看呢,以後誰要借,就隻能在婦聯看,當天就得還了。”柳安接過書轉頭就對大家說道,讓後麵的周迎春臉色十分的不好看。
但是這話不說不行,有周迎春開了先河,就怕有人跟著學,那樣柳安自己都會找不到書,隻有這樣把醜話說道前頭。
就算發生這樣的事,柳安也沒說不借的話。大家都挺不容易,在條件這麽簡陋的情況下,大家都還是一直擠出時間來學習,對著學習一直抱著柳安無法想象的熱忱。
就連沈愛華也是一樣,雖然之前學得勉勉強強,但是一聽高考的消息之後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也開始和大家一樣拚命的學習。
在大家複習的前期,大家都是力求能整個書看一遍,都沒有深入。等到了後期,大家都開始深入的學習了,大部分的問題都不是太懂。但是在這個時候大家互幫互助的精神就體現出來了,全部都是你幫我我幫你。
“這道題用的這個公式,隻是形式變了一下,你代進去試一下。”
自從有兩個人來問過柳安的題之後,大家都知道柳安的水平比較高,大家都不會的就會跑來問柳安。
對於這種情況柳安也挺樂意幫忙的,自己看書總有一些疏漏的地方,幫大家解決各種問題就是在查漏補缺。而且大家都知道時間的寶貴,一些題自己能夠解決的都是自己解決,實在是不會的才會拿出來問柳安。
柳安講題也不會太詳細,把大概方法說了之後,就讓她們自己解決問題。不過大家有時候問的問題會重複,有時候同一種題,一天就有幾個人來問柳安,弄得柳安也有些無奈。
柳安再有自信,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過,隻不過是比別人多了一些把握而已,所以柳安最近也被大家的緊張氣氛感染到,一直在深入學習,大家都來問題的話,把柳安的學習時間就大大的縮減了。
大家經常拿同樣的題來問柳安,也是大大的拖累了柳安的進度。弄得柳安沒辦法,隻有把大家召集起來商量到:“最近大家都在問我的題,但是有大部分的人問的類型都差不多。我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但是我也是要複習的。”
大家一聽這話就有些不好意思了,最近大家確實都有些麻煩柳安了,幾道題還好,但是大家發現柳安的水平高之後,不管關係好不好,都一窩蜂地跑去問柳安,讓柳安自己的時間大大的縮短。
看到大家麵色各異,柳安又接著說道:“既然大家對某些題都不會,我就想著專門抽個時間,把大家都不會的題講一講,其他的就可以相互解決了。這樣也比較節約大家的時間,不知道大家怎麽看。”
本來大家都以為柳安說這件事,是為了讓大家別去打擾她,但是沒想到柳安居然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來幫大家,自然是百分百同意。然後大家就趁著這個時間把各個流程都商量了個遍,最後決定每天早上柳安抽一個小時來給大家講題。
“有些課程我也不精通,我們就數學、語文、理化,一科一天的輪著來,講的題呢就按照章節的順序來,每天一章,講的題由大家投票決定。大家把不會的都寫上來,然後把最多的那幾道題講一遍,剩下的時間就大家來相互學習,算是成立了個學習小組,大家有什麽學習的經驗也可以教給大家。”
因為這件事事關大家的利益,大家的行動能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強。等柳安第二天來婦聯的時候,黑板粉筆都已經準備好了,講桌上已經擺好了大家要求講的題。
本來柳安和沈愛華之前就是在偷偷地學習,等高考的消息出來之後,兩人才正大光明的用了起來。
“柳安你可真是太機智了,早就猜到有這麽一天。要不然就我那水平,拿什麽和人家比啊。”沈愛華一聽到高考的消息,就專門買了柳安愛吃的醬肘子來感謝柳安。
這些也是沈愛華有感而發,自從高考的消息宣布之後,大部分的人學習都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沈愛華想起自己之前的學習狀態就感到慚愧,要不是柳安一隻勸著她,她現在還不知道什麽水平呢。
第38章
重開高考的通知過了兩天不到, 全國各地的文件也下來了, 讓組織各地的人進行報名,而且報名的時間隻有四天。
幾乎是同一時間市裏就冒出了各個報名點, 每個報名點都貼著有招生簡章。招生簡章上規定:“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迴鄉知青、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 年齡二十歲左右, 不超過二十五周歲。對時間經驗比較豐富並鑽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年齡可以放寬到三十歲, 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兩屆高中畢業生)。”
雖然這個通知還沒下來的時候,大家都還是在複習, 不過看到上麵的報名要求之後大家都更加定心了。
畢竟有許多的下放的知青家庭成分都不好, 就怕又出什麽問題, 看到這些規定自然就放下心來。而且上麵還專門強調過, 政治審查主要看本人表現, 破除唯“成分論”。不管這句話是不是說真的,但是有那個態度在那裏就是好的。
不過也有一些不符合上麵硬性規定的人,特別是那些年齡已經超過限製的人。這個招生簡章的後麵幾句在現在看來, 就是在放寬考生的年齡限製。但是當時的領導們卻不敢自作主張,老三屆的畢業生隻有66、67年的才能報名, 其他的都不行。
不過大家都還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都去報了名, 因為早年下放的知青年齡現在都比較大了, 但是要他們放棄也不可能,隻有憑著後麵的一條規定來博一博。
報名的站點簡直就是人滿為患,四天的時間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前去報名,誰都想試一試, 萬一成了就是一步登天的事,所以很多明明隻有小學水平,但是去報了名。
婦聯的裏的人都屬於工人的範疇,而且高考屬於自願報名,所以婦聯的年輕人基本都符合要求,所以得知消息的時候大家就都組隊去報名了。
柳安拿到的那個報名表上的項目有家庭成分、文化程度、有何專長、個人誌願、還有直係親屬和社會關係。這些東西都挺好填的,大家都商量好了文化程度都是填的高中,家庭成分柳安填的就是工人,因為柳安沒有親人直係親屬那兒就直接填的孤兒,柳安的那件案子在公安局是有檔案的,要是真的細查了起來也不怕什麽。
專長柳安就隨便亂填了一個,個人誌願就比較慎重了,三個誌願柳安都細細的考慮了再填的,第一個填的是北京的,第二個是上海的,第三個就是本省的。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最難填的就是直係親屬及社會關係這一欄,誰都不知道,家裏麵的人成分不好會不會有什麽影響。但是大家都不敢隨便填,家裏成分不好的也都是戰戰兢兢的填完了。
這次高考主要看考試結果,對於之前的什麽文憑都不大介意,很多小學畢業的人都填的是高中。畢竟已經十年沒有高考過,而且現在的資料都是紙質的,損毀也比較嚴重,隻要能考上大學就行。
而且準考證都得單位蓋章再發,單位也得核實情況,所以教育部也不會多加調查。全國有五百多萬的人參加這一屆的高考,除了硬性要求不過關的,都不會追究,不然這資料哪裏查的過來。
真正的審查是從高考分數下來之後,對那些考試分數過了的人進行嚴格的審查。雖然說得好聽,但是家庭成分好的隻要上了最低錄取線,招生辦和招生院校都會商量著把人錄取了,家庭成分不好的這一次高考就有些懸了。大部分家庭成分不好的人,還是等後麵兩屆高考規範之後才被錄取的。
柳安的家庭成分雖然不是什麽祖上三代都是工人、貧農,但是好在也沒什麽硬傷,隻要實力夠了就行。
農村大隊裏的知青、還有符合要求的年輕人,也都去公社報名了,不過農村結婚都比較早,所以符合的倒是不多,不過張孝正的條件是基本符合的,也有參考的資格。
四天的報名時間一晃而過,大部分的人都符合要求,報名的申請都通過了。然而一部分年齡超過二十五,又不是66、67屆的高中畢業生的請求卻被駁迴了,隻是暫時保留了他們的報名資格,必須要提交證明本人“時間經驗比較豐富並鑽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材料,要材料審核之後才能認定。
自從大家報名成功之後,全部都開始複習,柳安手裏的複習資料就成了搶手貨。而柳安又不可能像之前一樣和沈愛華悄悄地複習,隻有拿出來一起看。大家都是一個地方上班的,要真是拉下臉來借,柳安也不好意思說不。
也幸好柳安和沈愛華都是提前兩個月都開始複習的,不然到這後麵都來不及了。高考之後,高中的題很多都忘了,柳安複習了兩個月,大部分的東西倒是撿起來了,但是也不像以前高中的時候那麽精通了。而且在大家都這麽緊張的氛圍之下,柳安得情緒也被帶動起來了。
大部分的人都還好,知道這些資料很缺,能借來用一會就不錯了,到時間了就還迴去了。但是有些人卻是借了就借了,自己拿著書就不還了。
不過對於這種人,柳安也不想客氣了
“周迎春,你這書都用了一個多星期了,也該還了吧。”
之前柳安就是稍微提醒提醒了一下,周迎春就裝作沒聽懂,但是柳安一攤開了說,她就沒辦法推脫了。
“我再用一下,下午再還你。”周迎春水平也不怎麽樣,純粹就是想臨陣磨槍。
“你都用了一個星期了,該看的早就看完了吧,我這兒還有別人等著用呢。”柳安也沒再多給麵子了,直接就嗆聲道。
周圍的人一看這情況也開始幫柳安說話,“大家都等著看呢,你怎麽一個人霸占啊。”
“人家了柳安找這麽一套書也不容易,人家都還沒怎麽看呢,你就給霸占了。”
婦聯的人都借過柳安的資料來看,但是都準時還了,一看周迎春這樣做,自然就開始聲討,生怕柳安以後就不借了。
周迎春一看大家都那麽說,情勢所迫也就不情不願的將書給還了。
“這書我也廢了大心思才拿到的,我也還沒怎麽看呢,以後誰要借,就隻能在婦聯看,當天就得還了。”柳安接過書轉頭就對大家說道,讓後麵的周迎春臉色十分的不好看。
但是這話不說不行,有周迎春開了先河,就怕有人跟著學,那樣柳安自己都會找不到書,隻有這樣把醜話說道前頭。
就算發生這樣的事,柳安也沒說不借的話。大家都挺不容易,在條件這麽簡陋的情況下,大家都還是一直擠出時間來學習,對著學習一直抱著柳安無法想象的熱忱。
就連沈愛華也是一樣,雖然之前學得勉勉強強,但是一聽高考的消息之後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也開始和大家一樣拚命的學習。
在大家複習的前期,大家都是力求能整個書看一遍,都沒有深入。等到了後期,大家都開始深入的學習了,大部分的問題都不是太懂。但是在這個時候大家互幫互助的精神就體現出來了,全部都是你幫我我幫你。
“這道題用的這個公式,隻是形式變了一下,你代進去試一下。”
自從有兩個人來問過柳安的題之後,大家都知道柳安的水平比較高,大家都不會的就會跑來問柳安。
對於這種情況柳安也挺樂意幫忙的,自己看書總有一些疏漏的地方,幫大家解決各種問題就是在查漏補缺。而且大家都知道時間的寶貴,一些題自己能夠解決的都是自己解決,實在是不會的才會拿出來問柳安。
柳安講題也不會太詳細,把大概方法說了之後,就讓她們自己解決問題。不過大家有時候問的問題會重複,有時候同一種題,一天就有幾個人來問柳安,弄得柳安也有些無奈。
柳安再有自信,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過,隻不過是比別人多了一些把握而已,所以柳安最近也被大家的緊張氣氛感染到,一直在深入學習,大家都來問題的話,把柳安的學習時間就大大的縮減了。
大家經常拿同樣的題來問柳安,也是大大的拖累了柳安的進度。弄得柳安沒辦法,隻有把大家召集起來商量到:“最近大家都在問我的題,但是有大部分的人問的類型都差不多。我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但是我也是要複習的。”
大家一聽這話就有些不好意思了,最近大家確實都有些麻煩柳安了,幾道題還好,但是大家發現柳安的水平高之後,不管關係好不好,都一窩蜂地跑去問柳安,讓柳安自己的時間大大的縮短。
看到大家麵色各異,柳安又接著說道:“既然大家對某些題都不會,我就想著專門抽個時間,把大家都不會的題講一講,其他的就可以相互解決了。這樣也比較節約大家的時間,不知道大家怎麽看。”
本來大家都以為柳安說這件事,是為了讓大家別去打擾她,但是沒想到柳安居然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來幫大家,自然是百分百同意。然後大家就趁著這個時間把各個流程都商量了個遍,最後決定每天早上柳安抽一個小時來給大家講題。
“有些課程我也不精通,我們就數學、語文、理化,一科一天的輪著來,講的題呢就按照章節的順序來,每天一章,講的題由大家投票決定。大家把不會的都寫上來,然後把最多的那幾道題講一遍,剩下的時間就大家來相互學習,算是成立了個學習小組,大家有什麽學習的經驗也可以教給大家。”
因為這件事事關大家的利益,大家的行動能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強。等柳安第二天來婦聯的時候,黑板粉筆都已經準備好了,講桌上已經擺好了大家要求講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