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芳作為王誌偉的枕邊人,要掌握王誌偉的行跡自然要比外人容易。看到王誌偉越來越不把這個家當迴事,劉翠芳也就隻能下狠手了。
現在王大海也從牢裏麵出來了,王誌偉也不是必不可少了,劉翠芳就開始為自己打算起來了。
王誌偉後麵雖說行事謹慎了不少,但是哪能瞞得過自家老婆。沒過多久劉翠芳就摸出了規律,知道大概什麽時候王誌偉會去找王秀兒。
因為舉報信的原因,王誌偉去找王秀兒倒也不是每次都翻雲覆雨,有時候就是聊聊天,所以這種情況下,估計也就隻有劉翠芳才能猜到什麽時候能抓現行了。
柳安走的第三天,那王誌偉就又去找王秀兒了。警察局離家屬樓又近,這個日子到時間了王誌偉還沒迴家,劉翠芳就估摸著他肯定是去王秀兒那裏去了。
猜到這種情況的劉翠芳,飯也不做了,直接就趕到公安局,把值班的警察喊上就往王秀兒那裏捉人去了。果不其然,王誌偉和王秀兒衣衫不整的被捉了個現行,因為有值班警察在旁邊,劉翠芳趁此機會把那兩個狗男女打了個痛快。
這件事由於是劉翠芳舉報的,而且王誌偉也是衣衫不整的被抓住了的,所以這件事的處決來的非常快。
王誌偉和王秀兒都被判了十年刑,王秀兒的兒子也被送到孤兒院了,也幸虧前兩年的運動結束了,不然兩人被批|鬥幾場,命都有可能保不住。
在王誌偉被判的時候,劉翠芳果斷要求離婚,兩人也就沒什麽幹係了。住的房子的房產證也將王誌偉的名字剔除了出去,變成了劉翠芳。雖然這房子屬於公安局的家屬樓,而王誌偉已經被開除了,但是這房子卻沒有被收迴去。
不過家裏麵現在就要王大海一人工作,而且還是臨時工,工資隻有王誌偉的一半,養活一家人自然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劉翠芳倒是不敢繼續躲在家裏了,也想去找個活來做。
但是現在就算是臨時工也得要路子,找不到工作的劉翠芳就直接去公安局鬧,劉翠芳撒潑的手段大家都是領教過的。而且王誌偉在職的時候做出那種事確實對公安局的聲譽不好,公安局也考慮到劉翠芳的家庭情況,就給她安排了個職位。就讓劉翠芳去公安局的食堂洗菜洗碗,幹一些雜活,也是個臨時工,柳安迴家之前,劉翠芳就已經走馬上任了。
劉翠芳幹的這件事聽得柳安直咋舌,忍不住的問道:“她這是轉性了還是怎麽迴事?這事不像她能幹的啊。”
“可不是嗎,在家唯唯諾諾那麽多年,一反抗就把王誌偉弄牢裏去了。幹的可真解氣,劉翠芳可是給咋們局裏的男人上了一課,看還有誰敢和王誌偉學。”
“那倒也是。”
“不過自從她去上班之後,咋們這塊倒是清淨了不少,不像以前,她天天待在家裏沒事幹,淨說些閑話。”
劉翠芳她們家的事,直接給這家屬樓裏麵的人都敲響了警鍾。之前王誌偉不檢點,樓裏的女人不僅給劉翠芳出主意怎麽管教自家男人,在家也把各種招數使上了,讓公安局裏的男人手裏的私房錢縮水了一半不止。還是等王誌偉被送去勞改了,這些人才默默地鬆了一口氣。
柳安以為八卦聽完就算完了,但是沒想到這件事還有個後續。
柳安假期完了去婦聯報道的時候,剛好就是婦聯準備去找劉翠芳了解情況,對劉翠芳大義滅親的行為表示讚揚的時候。因為知道柳安住的地方挨著的,就由柳安和劉副主任去進行慰問,表達婦聯的關心。
這就讓柳安很尷尬了,本來兩人就不對付,之前柳安還強勢嘲諷了一波,雖然柳安是好心出主意,但那也是嘲諷啊。
果然劉翠芳也認為柳安就是來瞧她熱鬧的,一個眼神都沒給柳安,隻顧著和劉嬸說著話。柳安也不在意,自己在邊上想著自己的事。
柳安從上海迴來沒多久的時候,張孝正就找上門來了,還帶著一大堆高中課本。
“你怎麽帶這些東西過來?”柳安看到張孝正特地找上門來,以為有什麽大事呢。
“我家裏麵來信,說是上麵有重開高考的意向,已經提出來討論了,過個兩個月結果應該就會出來了。我家裏麵正好有多的,就給你送一套過來。這書你先看著,如果結果是好的,你就比別人多一分優勢,要是不行,也就隻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而已。”
一套高中課本還是有一些重量,為了怕別人看見,張孝正還用袋子裝了起來,全部都幫柳安搬到她屋裏去了。
看到張孝正這麽認真,柳安倒是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柳安因為家裏麵的原因,她最感興趣的是考古專業,而且柳安也得償所願,讀的是最負盛名的京大考古係,其他的東西柳安倒是興趣沒那麽大。
其他專業還好說,就考古專業而言,後世的水平比現在高多了,畢竟文/革才過去沒多久,而且後事的科技水平也更加發達,考古專業的發展也更加的迅猛,要是真去學校也不能學到什麽東西。
聽到張孝正言辭懇切的勸說,柳安倒是不知道該怎麽拒絕了,“其實我更喜歡自在一些,上大學可能不適合我。”柳安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把這話說了。
“那你覺得什麽生活適合你呢?你的知識水平考大學是足夠的,為什麽不去試一試呢,你呆在婦聯做一個臨時工,就不覺得憋屈嗎?”
柳安以前也開玩笑的說過不太想讀書,但是那時候的世道確實不大好,張孝正就以為柳安是在說笑的。但是現在大好機會就擺在眼前,柳安還是那樣說,張孝正就不得不多問幾句了。
柳安也不知道自己想要過什麽樣的生活,自從到這裏之後柳安想的就是怎麽在這個地方生存下去,白撿的日子,能這樣就已經不錯了。得過且過了這麽久的柳安,被張孝正的問題問住了,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那你為什麽又想考大學呢?是為了迴城嗎?”
“說出來可能有點可笑,我想建設自己,也想建設國家。人活一輩子總得留下點什麽東西,才能不枉走這一遭。”張孝正聽到自己說的大話,倒是忍不住自己先笑了。
“書我給你留在這兒了,想看的時候就看看,也不虧。”張孝正看柳安滿臉迷茫,也不再多勸,把書留下就走了。高考這件事上麵還沒有下結論,萬一這事不成,就白費了功夫。
在婦聯的日子過得確實悠閑,但是卻少了點什麽東西。
自從柳安來到這個時代就一直小心翼翼,從來不敢做什麽出格的事,本來以為自己吃好喝好,過的挺滋潤的,但是經張孝正這麽一說,柳安也覺得自己過得挺憋屈的。
第36章
張孝正的理由柳安聽著覺得有點不切實際, 但是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抱著這種理想。
柳安自己也就是個普通人, 一直都什麽大報複。但是想到穿越這種事都被自己給遇上了, 要是一直過這樣混吃等死的生活也有點說不過去。
但是柳安待在學校那麽多年, 早就厭倦了學校的生活, 出來工作後也一直順風順水,沒遇到什麽挫折, 對於大學也就隻是懷念, 卻不想再去一次。
雖然柳安心裏這樣想著,看到放在桌子上的書, 還是忍不住伸手去拿。
“我就看看這時候的課本有什麽不一樣。”柳安默默地給自己找了個借口,認真的看了起來。
這時候的高中課本一套十幾本,解放後沒過多久就有了文理分科的這一做法。文科考試科目為:政治、語文、數學、曆史、地理、外語;理科考試科目為: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
因為張孝正不知道柳安喜歡文科還是理科, 也不知道後麵的政策會不會變,所以都拿來了。
這些書對柳安這個研究生水平的人來說都不是個事, 隻是柳安已經有一段日子沒碰過這些高中的題了, 學起來也不是那麽順暢了。特別是數學題,有些難一點的柳安也得考慮很久才能做出來。
趕巧的是婦聯最近又在改製,吸取隔壁市的婦聯的經驗, 把任務分配到每一個人的身上, 做不好的雖然不會有什麽懲罰,但是福利就會減少。
婦聯裏的人其實挺多的,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辦事的。剛進婦聯的還好說,等又有新人進來之後,那些稍微有點資曆的都上班閑聊去了。現在把各種任務分配下來之後, 柳安倒是閑了不少,做完了自己該做的事就把這些高中課本拿出來看。
最近兩年的政策一直變來變去的,也沒個定性,本來那些人今天做的事情不犯法,第二天一個新規定出來,他們就會被抓。柳安也隻知道這個政策的大概走向,具體的細節也不清楚。柳安也不敢去涉險,她知道的後世的一些政策也沒經過時間的驗證,大家都不知道對錯,一看不對勁又有可能反複。
之前柳安還拿不定主意,但是等自己靜下心來想一想之後,也知道考大學可能是她最好的路了。在校園裏度過這不怎麽明朗的幾年,等自己畢業之後也會有更寬的路可以走。
想通了的柳安也不矯情了,不僅自己看書,也勸沈愛華也跟著一起看。沈愛華也就初中水平,高中的課本對她也有些難度,本來她也是不想看的,高考都中斷了那麽多年了,看這些也沒意思。但是沈愛華卻經不住柳安的竭力勸說,也跟著柳安一起看了起來。
現在王大海也從牢裏麵出來了,王誌偉也不是必不可少了,劉翠芳就開始為自己打算起來了。
王誌偉後麵雖說行事謹慎了不少,但是哪能瞞得過自家老婆。沒過多久劉翠芳就摸出了規律,知道大概什麽時候王誌偉會去找王秀兒。
因為舉報信的原因,王誌偉去找王秀兒倒也不是每次都翻雲覆雨,有時候就是聊聊天,所以這種情況下,估計也就隻有劉翠芳才能猜到什麽時候能抓現行了。
柳安走的第三天,那王誌偉就又去找王秀兒了。警察局離家屬樓又近,這個日子到時間了王誌偉還沒迴家,劉翠芳就估摸著他肯定是去王秀兒那裏去了。
猜到這種情況的劉翠芳,飯也不做了,直接就趕到公安局,把值班的警察喊上就往王秀兒那裏捉人去了。果不其然,王誌偉和王秀兒衣衫不整的被捉了個現行,因為有值班警察在旁邊,劉翠芳趁此機會把那兩個狗男女打了個痛快。
這件事由於是劉翠芳舉報的,而且王誌偉也是衣衫不整的被抓住了的,所以這件事的處決來的非常快。
王誌偉和王秀兒都被判了十年刑,王秀兒的兒子也被送到孤兒院了,也幸虧前兩年的運動結束了,不然兩人被批|鬥幾場,命都有可能保不住。
在王誌偉被判的時候,劉翠芳果斷要求離婚,兩人也就沒什麽幹係了。住的房子的房產證也將王誌偉的名字剔除了出去,變成了劉翠芳。雖然這房子屬於公安局的家屬樓,而王誌偉已經被開除了,但是這房子卻沒有被收迴去。
不過家裏麵現在就要王大海一人工作,而且還是臨時工,工資隻有王誌偉的一半,養活一家人自然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劉翠芳倒是不敢繼續躲在家裏了,也想去找個活來做。
但是現在就算是臨時工也得要路子,找不到工作的劉翠芳就直接去公安局鬧,劉翠芳撒潑的手段大家都是領教過的。而且王誌偉在職的時候做出那種事確實對公安局的聲譽不好,公安局也考慮到劉翠芳的家庭情況,就給她安排了個職位。就讓劉翠芳去公安局的食堂洗菜洗碗,幹一些雜活,也是個臨時工,柳安迴家之前,劉翠芳就已經走馬上任了。
劉翠芳幹的這件事聽得柳安直咋舌,忍不住的問道:“她這是轉性了還是怎麽迴事?這事不像她能幹的啊。”
“可不是嗎,在家唯唯諾諾那麽多年,一反抗就把王誌偉弄牢裏去了。幹的可真解氣,劉翠芳可是給咋們局裏的男人上了一課,看還有誰敢和王誌偉學。”
“那倒也是。”
“不過自從她去上班之後,咋們這塊倒是清淨了不少,不像以前,她天天待在家裏沒事幹,淨說些閑話。”
劉翠芳她們家的事,直接給這家屬樓裏麵的人都敲響了警鍾。之前王誌偉不檢點,樓裏的女人不僅給劉翠芳出主意怎麽管教自家男人,在家也把各種招數使上了,讓公安局裏的男人手裏的私房錢縮水了一半不止。還是等王誌偉被送去勞改了,這些人才默默地鬆了一口氣。
柳安以為八卦聽完就算完了,但是沒想到這件事還有個後續。
柳安假期完了去婦聯報道的時候,剛好就是婦聯準備去找劉翠芳了解情況,對劉翠芳大義滅親的行為表示讚揚的時候。因為知道柳安住的地方挨著的,就由柳安和劉副主任去進行慰問,表達婦聯的關心。
這就讓柳安很尷尬了,本來兩人就不對付,之前柳安還強勢嘲諷了一波,雖然柳安是好心出主意,但那也是嘲諷啊。
果然劉翠芳也認為柳安就是來瞧她熱鬧的,一個眼神都沒給柳安,隻顧著和劉嬸說著話。柳安也不在意,自己在邊上想著自己的事。
柳安從上海迴來沒多久的時候,張孝正就找上門來了,還帶著一大堆高中課本。
“你怎麽帶這些東西過來?”柳安看到張孝正特地找上門來,以為有什麽大事呢。
“我家裏麵來信,說是上麵有重開高考的意向,已經提出來討論了,過個兩個月結果應該就會出來了。我家裏麵正好有多的,就給你送一套過來。這書你先看著,如果結果是好的,你就比別人多一分優勢,要是不行,也就隻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而已。”
一套高中課本還是有一些重量,為了怕別人看見,張孝正還用袋子裝了起來,全部都幫柳安搬到她屋裏去了。
看到張孝正這麽認真,柳安倒是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柳安因為家裏麵的原因,她最感興趣的是考古專業,而且柳安也得償所願,讀的是最負盛名的京大考古係,其他的東西柳安倒是興趣沒那麽大。
其他專業還好說,就考古專業而言,後世的水平比現在高多了,畢竟文/革才過去沒多久,而且後事的科技水平也更加發達,考古專業的發展也更加的迅猛,要是真去學校也不能學到什麽東西。
聽到張孝正言辭懇切的勸說,柳安倒是不知道該怎麽拒絕了,“其實我更喜歡自在一些,上大學可能不適合我。”柳安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把這話說了。
“那你覺得什麽生活適合你呢?你的知識水平考大學是足夠的,為什麽不去試一試呢,你呆在婦聯做一個臨時工,就不覺得憋屈嗎?”
柳安以前也開玩笑的說過不太想讀書,但是那時候的世道確實不大好,張孝正就以為柳安是在說笑的。但是現在大好機會就擺在眼前,柳安還是那樣說,張孝正就不得不多問幾句了。
柳安也不知道自己想要過什麽樣的生活,自從到這裏之後柳安想的就是怎麽在這個地方生存下去,白撿的日子,能這樣就已經不錯了。得過且過了這麽久的柳安,被張孝正的問題問住了,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那你為什麽又想考大學呢?是為了迴城嗎?”
“說出來可能有點可笑,我想建設自己,也想建設國家。人活一輩子總得留下點什麽東西,才能不枉走這一遭。”張孝正聽到自己說的大話,倒是忍不住自己先笑了。
“書我給你留在這兒了,想看的時候就看看,也不虧。”張孝正看柳安滿臉迷茫,也不再多勸,把書留下就走了。高考這件事上麵還沒有下結論,萬一這事不成,就白費了功夫。
在婦聯的日子過得確實悠閑,但是卻少了點什麽東西。
自從柳安來到這個時代就一直小心翼翼,從來不敢做什麽出格的事,本來以為自己吃好喝好,過的挺滋潤的,但是經張孝正這麽一說,柳安也覺得自己過得挺憋屈的。
第36章
張孝正的理由柳安聽著覺得有點不切實際, 但是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抱著這種理想。
柳安自己也就是個普通人, 一直都什麽大報複。但是想到穿越這種事都被自己給遇上了, 要是一直過這樣混吃等死的生活也有點說不過去。
但是柳安待在學校那麽多年, 早就厭倦了學校的生活, 出來工作後也一直順風順水,沒遇到什麽挫折, 對於大學也就隻是懷念, 卻不想再去一次。
雖然柳安心裏這樣想著,看到放在桌子上的書, 還是忍不住伸手去拿。
“我就看看這時候的課本有什麽不一樣。”柳安默默地給自己找了個借口,認真的看了起來。
這時候的高中課本一套十幾本,解放後沒過多久就有了文理分科的這一做法。文科考試科目為:政治、語文、數學、曆史、地理、外語;理科考試科目為: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
因為張孝正不知道柳安喜歡文科還是理科, 也不知道後麵的政策會不會變,所以都拿來了。
這些書對柳安這個研究生水平的人來說都不是個事, 隻是柳安已經有一段日子沒碰過這些高中的題了, 學起來也不是那麽順暢了。特別是數學題,有些難一點的柳安也得考慮很久才能做出來。
趕巧的是婦聯最近又在改製,吸取隔壁市的婦聯的經驗, 把任務分配到每一個人的身上, 做不好的雖然不會有什麽懲罰,但是福利就會減少。
婦聯裏的人其實挺多的,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辦事的。剛進婦聯的還好說,等又有新人進來之後,那些稍微有點資曆的都上班閑聊去了。現在把各種任務分配下來之後, 柳安倒是閑了不少,做完了自己該做的事就把這些高中課本拿出來看。
最近兩年的政策一直變來變去的,也沒個定性,本來那些人今天做的事情不犯法,第二天一個新規定出來,他們就會被抓。柳安也隻知道這個政策的大概走向,具體的細節也不清楚。柳安也不敢去涉險,她知道的後世的一些政策也沒經過時間的驗證,大家都不知道對錯,一看不對勁又有可能反複。
之前柳安還拿不定主意,但是等自己靜下心來想一想之後,也知道考大學可能是她最好的路了。在校園裏度過這不怎麽明朗的幾年,等自己畢業之後也會有更寬的路可以走。
想通了的柳安也不矯情了,不僅自己看書,也勸沈愛華也跟著一起看。沈愛華也就初中水平,高中的課本對她也有些難度,本來她也是不想看的,高考都中斷了那麽多年了,看這些也沒意思。但是沈愛華卻經不住柳安的竭力勸說,也跟著柳安一起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