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京劇多是子承父業,代代相傳,所謂梨園世家。但偏偏就是餘叔岩最得譚派精髓,反而是譚鑫培的兒子譚福英隻得其形,唱是一般大路腔兒,未經過加工琢磨,名師指點,隻能使人聽著痛快,而韻味卻薄了,豈止不如餘叔岩,較楊寶森都有遜色。
唱戲講究“唱、念、做、打”。譚福英隻是嗓音好、武功好;念白、做戲方麵,都不成比例。一半是他未曾用功學好,大而化之;一半是他偷工減料,會念會做也不肯賣。他以為觀眾隻是聽他嗓子來了,我讓你聽得痛快就算啦,不必在念、做上再賣力氣啦,所以也有點“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其實譚福英不但父親教,還讓餘叔岩教,但真正說起來,餘叔岩的弟子,男有李少春,女有孟小冬,都是真正的科班考究細膩,反而譚福英成了科班的大路貨。
當然後世京劇是真正式微了,每年的春晚京劇就像大雜燴,仿佛喊一嗓子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就是國粹了,早已經離唱、念、做、打四合一差的太遠。
李若凡給孫老元斟了碗茶,笑道:“孫師傅的胡琴今晚也聽不到了。”
孫老元笑道:“離開北平太久,隻怕都忘記我這把老骨頭了。”
李若凡微笑不語,孟小冬卻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阮玲玉不解道:“要是一直不來,不會節目就取消了吧?”
宋韻婷笑道:“怎麽可能,不說馮家事先說定了的章程,王琴儂也不能這樣做啊,何況梅蘭方的妝隻怕都畫好了,這麽多梅先生的粉絲坐在下麵,這倒彩可喝不得!”
旁邊的馮耿光笑道:“要是讓梅先生唱獨角戲,明天我就上《北洋畫報》頭版頭條。不過這個粉絲是什麽意思?”
李若凡笑著解釋了幾句,倒是讓旁邊的梅黨很是受用,結果就是粉絲一詞很快流傳開來,當然也是因為幾家主要報紙的推波助瀾。不過粉絲的始作俑者李若凡卻是沒被提起,這讓李若凡悄悄鬱悶了小一陣子。
這時候王琴儂也走了過來,不得已,他也是沒想到餘叔岩會來這麽一出,可餘叔岩可以生病,他卻不能不麵對馮恕的質問。
當時的人大多講究,雖然沒像古人那樣千金一諾,尾生抱柱,但說定的大洋,理虧的無疑是自己。何況,作為梨園工會會長,其實這個職位是個鬆散的位置,但要是遇到問題不能長袖善舞的解決掉,對自己的聲望肯定是有影響的。
王琴儂走到齊如山這邊,馮耿光讓出一個位置請王琴儂坐下,笑道:“餘叔岩這是唱的哪一出啊?”
王琴儂苦笑道:“這事情突然的,要是早點說,言高譚馬,我怎麽也得拽一個來!”
王琴儂說的言高譚馬就是北平另外的言菊朋、高慶奎、譚富英、馬連良等四位須生名伶。救場是誰都會遇到的事情,隻是現在真的時間吃緊,看看這節目都要到了,都是因為又去請了幾遍餘叔岩耽擱了時間。
馮耿光笑道:“要不,讓梅先生換一出戲?”
王琴儂道:“這節目單早放出去了,都知道是《四郎探母》。剛才在後台,梅蘭方連妝都懶得理會了,連西服都穿著呢,說餘叔岩實在不來,也不需要開大衣箱了。”
梅蘭方現在正處於上升期,基本是填補了譚鑫培空下的伶界大王no1,但紅花還須綠葉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要說心裏沒有感覺也是不可能的,隻是梅先生性格溫雅,不會往心裏去,但不開衣箱還是委婉表達了心裏的不滿。
孫老元笑道:“餘叔岩也確實是身體一直不好,真真假假,誰知道呢。要不,我推薦一位試試?”
王琴儂眼睛一亮:“哦,孫老元你還藏著掖著的,莫非老生又出什麽新秀了?”
孫老元笑道:“要說是在北平,確實是新人;要說在上海,那可是舊人了!”
王琴儂道:“難道是麒麟童?不可能啊,真要是這位來了,我怎會不知?”
齊如山哈哈大笑:“你啊,你啊,有眼不識金鑲玉,該罰該罰!”
王琴儂很是納悶,但也清楚這個時候孫老元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拿自己開刷。他在孫老元這桌掃了一圈,就李若凡一個男生。難道是孫老元的弟子?
王琴儂指著李若凡眼睛卻是看向孫老元:“難道是他?”
孫老元笑道:“合著旦角梅蘭方能唱,老生就女子不成?”
王琴儂看看轉眼就快下午三點了,這大軸的後台都快準備胡琴鑼鼓了,這人還是望眼欲穿啊!
“孫老元你就別耍我了,我這心都快急死了。救場如救命,等散了場子我請你吃滿漢全席都行!恕我眼拙,你就別賣圈子了!”
孟小冬起身道:“其實孫師傅說的是我,不過我這心裏也忐忑呢。”
王琴儂哭笑不得:“她?”
雖然王琴儂自己就是青衣,可老生還真沒聽說有女娃唱的好的。主要還是怕中氣不足,唱不上去。孟小冬或許是天生為老生而降生的,巔峰的時候唱到了六分半,碾壓言高譚馬,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須生冬皇!
雖然孟小冬剛才說的兩句話也是字正腔圓,但王琴儂還是以為孫老元是胡鬧。就是病急亂投醫也不能這樣吧。如果僅僅是個老生,後麵又不是沒有!
馮耿光走南闖北的,這時笑道:“不如就讓孟小冬試試,人家好歹也是上海大舞台的紅角!而且,女孩子唱老生,就是有什麽,大夥也會擔待一二的。”
王琴儂心裏一動,再看孫老元時,卻見他的眼神十分篤定。想想馮耿光的話也有道理,會唱老生的多了去了,但女生唱老生的還真沒聽說過!這萬一真是雛鳳清於老鳳聲,無論對馮恕還是對梅蘭方也都能交代過去。
退一步說,這人是孫老元推薦,馮耿光首肯的,就是唱砸了,也是有這兩位在前麵頂著,何樂而不為?
這時見後麵過來一人,走到王琴儂旁邊附耳說了幾句,王琴儂深深看了孟小冬一眼,笑道:“這鑼鼓已經催場了,也不用換裝了,我看旗袍就很好。那,就看你的了,小東姑娘!”
這時候舞台上已經是鑼鼓震天響,台下的有不知道內情的已經在噓了,有知道是怎麽迴事的,卻大多在看熱鬧,反正,又不用他們急!
孟小冬這個時候反而冷靜下來,穿一件短袖藍士林布旗袍,頭上仍留著劉海,淡妝素裹,未施脂粉,腳下一雙圓頭中跟皮鞋,動如脫兔,等等等早已快步走到台上。
唱戲講究“唱、念、做、打”。譚福英隻是嗓音好、武功好;念白、做戲方麵,都不成比例。一半是他未曾用功學好,大而化之;一半是他偷工減料,會念會做也不肯賣。他以為觀眾隻是聽他嗓子來了,我讓你聽得痛快就算啦,不必在念、做上再賣力氣啦,所以也有點“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其實譚福英不但父親教,還讓餘叔岩教,但真正說起來,餘叔岩的弟子,男有李少春,女有孟小冬,都是真正的科班考究細膩,反而譚福英成了科班的大路貨。
當然後世京劇是真正式微了,每年的春晚京劇就像大雜燴,仿佛喊一嗓子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就是國粹了,早已經離唱、念、做、打四合一差的太遠。
李若凡給孫老元斟了碗茶,笑道:“孫師傅的胡琴今晚也聽不到了。”
孫老元笑道:“離開北平太久,隻怕都忘記我這把老骨頭了。”
李若凡微笑不語,孟小冬卻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阮玲玉不解道:“要是一直不來,不會節目就取消了吧?”
宋韻婷笑道:“怎麽可能,不說馮家事先說定了的章程,王琴儂也不能這樣做啊,何況梅蘭方的妝隻怕都畫好了,這麽多梅先生的粉絲坐在下麵,這倒彩可喝不得!”
旁邊的馮耿光笑道:“要是讓梅先生唱獨角戲,明天我就上《北洋畫報》頭版頭條。不過這個粉絲是什麽意思?”
李若凡笑著解釋了幾句,倒是讓旁邊的梅黨很是受用,結果就是粉絲一詞很快流傳開來,當然也是因為幾家主要報紙的推波助瀾。不過粉絲的始作俑者李若凡卻是沒被提起,這讓李若凡悄悄鬱悶了小一陣子。
這時候王琴儂也走了過來,不得已,他也是沒想到餘叔岩會來這麽一出,可餘叔岩可以生病,他卻不能不麵對馮恕的質問。
當時的人大多講究,雖然沒像古人那樣千金一諾,尾生抱柱,但說定的大洋,理虧的無疑是自己。何況,作為梨園工會會長,其實這個職位是個鬆散的位置,但要是遇到問題不能長袖善舞的解決掉,對自己的聲望肯定是有影響的。
王琴儂走到齊如山這邊,馮耿光讓出一個位置請王琴儂坐下,笑道:“餘叔岩這是唱的哪一出啊?”
王琴儂苦笑道:“這事情突然的,要是早點說,言高譚馬,我怎麽也得拽一個來!”
王琴儂說的言高譚馬就是北平另外的言菊朋、高慶奎、譚富英、馬連良等四位須生名伶。救場是誰都會遇到的事情,隻是現在真的時間吃緊,看看這節目都要到了,都是因為又去請了幾遍餘叔岩耽擱了時間。
馮耿光笑道:“要不,讓梅先生換一出戲?”
王琴儂道:“這節目單早放出去了,都知道是《四郎探母》。剛才在後台,梅蘭方連妝都懶得理會了,連西服都穿著呢,說餘叔岩實在不來,也不需要開大衣箱了。”
梅蘭方現在正處於上升期,基本是填補了譚鑫培空下的伶界大王no1,但紅花還須綠葉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要說心裏沒有感覺也是不可能的,隻是梅先生性格溫雅,不會往心裏去,但不開衣箱還是委婉表達了心裏的不滿。
孫老元笑道:“餘叔岩也確實是身體一直不好,真真假假,誰知道呢。要不,我推薦一位試試?”
王琴儂眼睛一亮:“哦,孫老元你還藏著掖著的,莫非老生又出什麽新秀了?”
孫老元笑道:“要說是在北平,確實是新人;要說在上海,那可是舊人了!”
王琴儂道:“難道是麒麟童?不可能啊,真要是這位來了,我怎會不知?”
齊如山哈哈大笑:“你啊,你啊,有眼不識金鑲玉,該罰該罰!”
王琴儂很是納悶,但也清楚這個時候孫老元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拿自己開刷。他在孫老元這桌掃了一圈,就李若凡一個男生。難道是孫老元的弟子?
王琴儂指著李若凡眼睛卻是看向孫老元:“難道是他?”
孫老元笑道:“合著旦角梅蘭方能唱,老生就女子不成?”
王琴儂看看轉眼就快下午三點了,這大軸的後台都快準備胡琴鑼鼓了,這人還是望眼欲穿啊!
“孫老元你就別耍我了,我這心都快急死了。救場如救命,等散了場子我請你吃滿漢全席都行!恕我眼拙,你就別賣圈子了!”
孟小冬起身道:“其實孫師傅說的是我,不過我這心裏也忐忑呢。”
王琴儂哭笑不得:“她?”
雖然王琴儂自己就是青衣,可老生還真沒聽說有女娃唱的好的。主要還是怕中氣不足,唱不上去。孟小冬或許是天生為老生而降生的,巔峰的時候唱到了六分半,碾壓言高譚馬,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須生冬皇!
雖然孟小冬剛才說的兩句話也是字正腔圓,但王琴儂還是以為孫老元是胡鬧。就是病急亂投醫也不能這樣吧。如果僅僅是個老生,後麵又不是沒有!
馮耿光走南闖北的,這時笑道:“不如就讓孟小冬試試,人家好歹也是上海大舞台的紅角!而且,女孩子唱老生,就是有什麽,大夥也會擔待一二的。”
王琴儂心裏一動,再看孫老元時,卻見他的眼神十分篤定。想想馮耿光的話也有道理,會唱老生的多了去了,但女生唱老生的還真沒聽說過!這萬一真是雛鳳清於老鳳聲,無論對馮恕還是對梅蘭方也都能交代過去。
退一步說,這人是孫老元推薦,馮耿光首肯的,就是唱砸了,也是有這兩位在前麵頂著,何樂而不為?
這時見後麵過來一人,走到王琴儂旁邊附耳說了幾句,王琴儂深深看了孟小冬一眼,笑道:“這鑼鼓已經催場了,也不用換裝了,我看旗袍就很好。那,就看你的了,小東姑娘!”
這時候舞台上已經是鑼鼓震天響,台下的有不知道內情的已經在噓了,有知道是怎麽迴事的,卻大多在看熱鬧,反正,又不用他們急!
孟小冬這個時候反而冷靜下來,穿一件短袖藍士林布旗袍,頭上仍留著劉海,淡妝素裹,未施脂粉,腳下一雙圓頭中跟皮鞋,動如脫兔,等等等早已快步走到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