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在雲海中猶如精靈穩穩的前行,仿佛一顆流星向著目標飛馳而去。


    宋老有些疑惑道:“一般練武之人,要麽氣血兩旺,顴骨高聳,要麽神光內斂,行走如風。可我觀李若凡你怎麽也不像是練武之人,可是將軍山遇險,你卻能身負十三和小七,還把宋甜她們拋在腦後。難道真有一種武功可以隱匿修為?”


    關老笑道:“你這可就有些不地道了,中華武學,源遠流長,你這樣問人家的師承過了啊。”


    李若凡撓頭道:“師承我倒是想有,可是,這個真沒有,至於將軍山那次,我可能是人在危險的情況下潛能被突然激發出來了吧?畢竟我黃精粉這些吃的多了,對身體的調理肯定是有的。”


    宋老無奈道:“不實誠,要是這樣就能在速度上勝過宋甜她們,你讓那些辛苦練功十幾年的情何以堪!”


    李若凡隻能嗬嗬幹笑幾聲了,關鍵這沒有可比性啊,我這是偶然性,屬於特例的那種。就是再厲害的高手,我拿出太上老君的符紙也是碾壓啊。


    “練武不也是有頓悟和漸悟的嗎?”李若凡問道,“好吧,我或許是靈丹妙藥吃的多了,再廢柴的身體也脫胎換骨了,不過真要打起來,估計我還不是楚嫣然的對手呢。”


    關老笑道:“她那條虎子啊,現在可是個寶貝。現在在京城比大熊貓還要金貴。就差供起來了,好喝好吃侍候著,都等著研究出成果呢。”


    宋老道:“你就別埋汰人了,要是他們把實驗室搬過來,你敢當麵說看不找你理論個三天三夜的。他們這次把虎子也帶過來了,準備還給楚嫣然呢。有些東西,不是抽抽血,化化驗就能研究出來的。虎子怎麽研究也就還是個沒有受傷的軍犬,除了更勝往昔,看不出任何東西。”


    李若凡笑道:“現在的人總喜歡迷信科學儀器。以為有顯微鏡,分析儀,什麽都逃不脫儀器的火眼金睛。就像黃精粉,你拿去分析成分還不是和超市藥店隨便買的是一樣。但是效果卻是千差萬別。這個其實很像是金剛石和石墨。雖然都是碳的同素異形體,其實是兩種東西。就像普通人和內勁高手,你去分析血液啊,肌膚啊,肯定沒啥區別。不會是內勁高手血液就變成未知血型了。未來或許會有一種儀器可以分析出來吧?”


    關老道:“你的意思是說。一開始方向就錯了,所以南轅北轍,根本不會有正確的結論?”


    李若凡笑道:“這個很像是中醫和西醫,西醫是實證,中醫是可意會而不可言傳。西醫非要把什麽都弄的清清楚楚的,解剖,五髒啊,循環係統啊,非要看到這個東西,才去對症下藥。可是要我說呢。西醫就像是實數,而中醫就像是虛數,你西醫隻能解決實數範圍裏麵的病症。遇到虛數範圍的就無計可施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所有感冒藥其實都不治感冒,隻是治標,因為弄不清感冒的發病機理。”


    宋老笑道:“你的這個實數虛數的比喻倒是有些道理,其實現在出台了限製抗生素的使用也是害怕未來沒有抗生素可用啊。一開始用抗生素覺得是靈丹妙藥,幾乎是藥到病除,這也是西醫熱火朝天的一個原因,隻要你會打針就行。西醫呢,要靠天賦。那些本科研究生未必比孫老藥鋪一個抓藥的好使。現在細菌有了抗藥性,對這些耐藥細菌怎麽對付西醫是一籌莫展。最後很可怕的一幕就是一種新細菌出來像曆史上的那些災難一樣,不得不防。”


    李若凡笑道:“其實西醫最厲害的是開刀,以前靠一盒盤尼西林高枕無憂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過什麽都怕過度。過猶不及。無論什麽病,不開藥不打針先掛抗生素。孕婦進了醫院,沒有熟人的直接都是破腹產。現在成了常態反而是最頭疼的。本來,需要開刀的才開刀,需要吃藥的絕不打針,這才是正途。可掛水一瓶就是幾十幾百啊。吃藥才幾塊幾十塊。破腹產就要住院,醫生的工資都是和績效掛鉤的,不是出台個規定就能解決的。”


    關老笑道:“你說的振振有詞,那你說說看,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


    李若凡苦笑道:“關鍵是醫療保障體製改革的市場化走的太快了啊,現在看病難,醫患矛盾為什麽越來越多?我估計又是像股市那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最後治標不治本。市場化本身不是原罪,但關鍵是配-套-改-革嚴重滯後,最後讓公益化路徑形同虛設,隻剩下市場化一條腿走路,肯定會出問題。讓醫療服務作為商品在市場中優勝劣汰,這本身就是要慎之又慎的舉措。公費醫療弊端明顯,但你突然的就像國-企-改-製那樣全部推向市場,又對可能出現的新問題預估不足,卻夢想依靠人的道德層麵來約束,最後的結果就是讓外資趁虛而入。而利益鏈蛋糕形成之後,想要改變千難萬難。”


    關老道:“按照你說的,不是就沒辦法了嗎?”


    李若凡想了想道:“我們有一個一直被吐槽的戶-口製度,其實倒是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現在特別是村級醫療其實根本是越來越成為擺設。生病了沒錢的窮-人就是借錢也要去至少縣級醫院看病。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窮-人和富-人都往富-人醫院擠,那些鄉鎮醫院門口羅雀,最後是惡性循環,沒有收入來源關鍵的留不住好醫生,最後虧損,誰來買單?要我說還是要走分層分級醫療改革之路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方向。這需要政-府公益這一塊向村鄉鎮傾斜,形成政-府專心做公益化窮-人醫院,富-人醫院就交給股份製,私-人去搞市場化。讓老-百-姓,窮-人花最少的錢得到基本的醫療保障,把甲級乙級醫院搬到村鄉鎮。其實我相信,關老和宋老你們肯定是享受最好的醫療待遇的。但我想,體現醫療改革製度是否成功不是隻看有多少人住進了別墅病房五星級病房,而是要看近80%沒有被醫療保障製度覆蓋的普通人生病了能看得起病,能信任家門口的村鄉鎮醫院。那樣的成功才是成功。”(未完待續。)


    ps:可能讀者書友都有過發現,所有縣級以上的醫院對麵都是一排排的藥店,這些藥店的老板都是買房買車的新富裕一族。怎麽富裕的啊?當然就是醫院和藥店成了食物鏈,換言之,都是醫療改革的受益人。假如我是醫生,我也會這樣做的,不然,那點工資生活都發愁。這不是醫生和藥店的罪過,而是不完善的醫療保障體係本身有漏洞可鑽。而且太多人附在上麵生存的有滋有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個微信去地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逗逗是豆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逗逗是豆豆並收藏發個微信去地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