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呢, 目前的局麵, 就是趙茵貌似真被米家坑了啊。


    米素馨這個小姑不省心,那茵姐兒的婆母也不省心。連米隆安這個茵姐兒的枕邊人, 好像還跟她離心了。


    這等情況,杜明月問了繼女的身邊陪嫁丫鬟後,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可偏偏她偷偷尋問茵姐兒時,茵姐兒一口否決了。


    當時,茵姐兒那堅決咬定了, 她很幸福的樣子。真是亮瞎了杜明月的眼睛。


    弄得杜明月這個繼母,想幫忙都是好生尷尬。


    實在是不想良心後悔,杜明月才是本著把事情真相告訴了夫君趙子殷。至少,杜明月不想將來, 也是發生了什麽後悔莫急的事情時, 倒是讓枕邊人這個當姑娘親爹的是傷心難過啊。


    “茵姐一口否定了。”


    “這不,我才是左右為難了。”


    “要茵姐兒吐了苦水,我就直接跟姑爺好好掰鬧掰鬧。然後, 再由夫君你給說合說合。咱們夫妻軟硬皆失……”


    杜明月也挺無奈的道:“隻是,茵姐兒這般一不承認了,我就是想出頭,也怕真傷著了茵姐兒和姑爺之間的感情。”


    繼母難當啊。


    特別是她懷了好心,就怕被理解為惡意。


    所以,左右都為難的杜明月,要求助於繼女的親爹了。


    “這事你別管了,我會跟大姐去信,親自鬧清楚手尾。”趙子殷從妻子的嘴裏,也差不多明白了,妻子的真正礙難處在哪裏了。所以,他決定自己動手。


    “那這事情,你可得擱心上,趕緊的辦妥了。”


    “女子青春短暫,咱們茵姐兒可不能老讓米家這般給磋磨啊。”


    杜明月提醒了話道。


    “我心中有數。”趙子殷肯定的迴道。


    天成五年,過了夏,入了秋時。


    天成帝駕崩了。


    這一位病了那般久,總之,就是一直沒理朝政的帝王,這般不算突然的駕崩了。好像也沒有出乎了天下人的意料。


    而在這位帝王的梓宮葬於帝陵後,名聞天下的攝政護國公劉元德被百官推舉,加封為了攝政王。


    可以說,這時候的大唐朝,占據的天下半壁江山嘛,是在這位攝政王的手掌之中。


    許是為了掩人耳目,許是真沒有所謂的謀逆之心。攝政王扶持了太子繼位。這一年,沒有改元,而是次年的元月,定新的年號為長興。


    這一人得道嘛,雞犬自然跟著升天了。


    米家是攝政王世子劉平安的舅家,那可謂是得天獨存的沾了外戚光彩。在金陵城裏,真是一門之中,多得官位。


    就是趙茵的夫婿米隆安,都是謀上了一個六品的官位。


    對此,趙子殷在封縣城知道後,是於書房裏砸碎了他最愛的一套茶具。


    那些日子裏,因為趙子殷的心情低落,整個趙宅都可謂是氣氛凝重。


    直到進了六月,杜明月收到了金陵城裏大姑姐的書信,也是這一封信,讓杜明月看過後。於一日晚間,遞給了夫君趙子殷。


    那是一封家書,信中的內容,也無外乎就是一些家常瑣碎事。


    倒是末尾時,趙婉儀告訴了杜明月,她近日裏常帶著趙茵結交金陵城的官員家眷。趙茵是她親侄女,她自然會多加照顧一二。


    有這個大姑姐的話,趙子殷的低氣壓,才算是解除了。


    趙子殷似乎有大姑姐的安慰,是真正鬆口氣了。杜明月卻是心頭對趙茵這個繼女的未來,更加不看好了。


    一個二房的媳婦,不得婆母和夫君的喜愛,一心跟在了大房的主婦身後抱大腿。說實話,這真不是一個好選擇啊。


    特別是這個媳婦子還是膝下無兒女,沒有子嗣啊,在這個時代真是硬傷的。


    隻是,眼見著夫君趙子殷難得心情好心些了,杜明月不準備把這些明晃晃的傷疤抓開。還是準備過些日子,多跟大姑姐寫些家書,求大姑姐多照顧一些茵姐兒吧。


    金陵城,離著封縣城太遠了。


    特別是米家發達後,趙家在米家眼裏,怕都不放在了心上吧。


    想那米隆安這個姑爺啊,都比嶽父大人的官職高了。嗬嗬,更不要提大姐夫那是青雲直上啊。


    哪怕是為了趙家的安全,杜明月都清楚的,趙家在米氏的眼中,鐵杆的高攀了。所以,現實就是趙家得罪不起米家。


    所以,杜明月也就理解了,為何她的枕邊人,要摔碎了一套的茶具。


    那是心頭悶火,沒地方灑嘛。


    長興元年,秋。


    在大唐朝的七州之地外,天下也是好不熱鬧的。


    至少,杜明月從兒子們的口中,都是聽到了一二的天下事。


    比如,蜀地又換主子了,然後,又是雍州跟荊州打了起來。反正翻開了輿圖,天下除了大唐境內外,似乎哪兒哪兒都在打仗。便是無盡山脈更北的地方,聽說,也是亂了起來。


    總之,天下似乎又是烽煙亂起的樣子。


    長興二年,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福孕連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卿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卿晴並收藏福孕連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