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殷的話中,已經隱隱的透露出了,他不看好大梁朝的意思啊。
“是啊,東宮不定,一旦聖上駕崩,怕是五王之亂,不遠矣。”
伍恆卿嘴裏的五王,自然是封王的五位皇子了。這不,他這話說的,比趙子殷更露骨了。
兩個心知肚明對方意思的人,自然是聊著聊著,聊了一塊兒。還是頗有些笑談春秋,指點江山的味道。
“梁朝的德,衰了。”
天下,有德者居之。大梁朝的皇家,沒有了守護天下的德望,自然就應該退位讓閑,給有本事的人,騰出位置來了嘛。
“八柱國之間,要有龍爭虎鬥了。”伍恆卿那是默契十足的迴道。
事實上,真正掌著天下的,是當年與大梁高(gao)祖皇帝一起打江山的上柱國公們。而今,高(gao)祖皇帝時封下的上柱國公們,在大梁朝的曆朝鬥爭中,已經由十六柱國,變成了八柱國。
那當然了,剩者為王,這剩下來的就是精華嘛。
於是,對於大梁朝的皇帝而言,八柱國不再是擎天之柱,而是掣肘。隻不過,八位國公們的實力雄厚,皇家奈何不得罷了。
“五位皇子的皇位之爭,是堡壘塌陷的開始啊。”
趙子殷如此感慨萬端。
“是啊,五位皇子之間,怕是不亂,也由不得他們了。”
伍恆卿望著京城長安的方向,笑得有些神秘味兒。
由此,趙子殷不得不聯想啊,大皇子弑君事件,究竟參與的人,有多少啊?莫不成,八柱國都是推手之一?
想到這些,眺望著遠處地平線上,消失了終蹤的禁衛大軍,趙子殷不由的覺得,這個冬天更冷了。
而那些遠去的禁衛軍,又能迴來多少呢?
歸來之時,那還是皇家的禁衛軍嗎?
臘月,龍體恢複些的景泰帝在得了八百裏加急,龍顏大悅。
這是衛國公與禁衛軍都指揮使錢廖共同發來的喜報。兗、豫二州的流民之亂,已經剿滅。
看到這份捷報時,景泰帝是開懷大笑。所以,關於那份捷報同來的傷亡,以及對於兗、豫二州的流民處置,還有衛國公與錢廖的某些逾越行為,景泰帝並沒有深究。
倒是潼關裏,給劉元德當幫閑的趙子殷,從伍恆卿那裏的簡報上,看到了詳情。
從那一個一個的數字中,趙子殷看到的是死亡與血腥。
無數無家可歸的流民,又或是被招安的流民,都被衛國公的廂軍和錢廖指揮的禁軍,當了請賞的功勞,全部梟首了。
婦儒、小兒、老弱,這些殺紅眼,隻為了功勞的軍兵,沒有任何的人性。
很多的惡事,不過是啟齒難書罷了。
“兗州、豫州,都完了。”在這個靠丁口耕種,靠農賦為主稅的時代,丁口和土地意味著一切啊。而空有光禿禿的土地,沒了人口,兗州和豫州可不是注定了,會成為白骨露於野,釀成瘟疫的禍源地嘛。
“衛國公招撫不了,錢廖都指揮使同樣招撫不了。國朝,沒有那麽多的糧食。”伍恆卿很直接說出了關鍵點。
招撫後,是要給這些被招撫的流民活路的。要不然,這些沒飯吃的人,還是一樣會造反。
因為,怎麽都是死,總是要拚一把的。
“其實,有的。士族……”趙子殷說了這話後,又是搖搖頭,道:“是我糊塗了。”
“士族動不得,那是天下根基。”伍恆卿提醒了趙子殷一句後,又道:“這話,我當沒聽見。子殷,以後,且莫再提了。”
“諾。”
“在下先謝過恆卿兄的好意了。”
趙子殷自然知道,他那話說出去,怕是會得罪了天下最不能得罪的一批人啊。
天下的財富與糧食,不是在皇家與國庫,而是士族們的手中啊。而這個天下,與皇家共治的仍是士族。
士族,他們做官。
士族,他們的仆人管理田莊塢堡。
士族,他們的子弟讀書習武,天下間的知識,也是他們壟斷的。
哪怕是寒門子弟想做官,也需得士族的提協與舉薦。所以,趙子殷自然知道,伍恆卿的提醒,是真正的好意。
趙子殷想,天下百姓可憐,那又如何?
他非是聖人,就是聖人也沒說著,真出來用實際行動,可憐一二天下百姓啊。
《荀子》天論中,有是講過嘛: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
在趙子殷的一生中,所經曆的事情來看,善惡到頭,未必有報應。
不過,成王敗寇,才是實情。
臘月,小年夜。
潼關下了一場大雪。
遠在千裏之外,徐州的封縣城,同樣是一場大雪淹沒了天地間,把整個封縣城的四野,是染成了銀白色。
次日,天明時分。
“瑞雪兆豐年,希望來年是個好收成的年份。”
“是啊,東宮不定,一旦聖上駕崩,怕是五王之亂,不遠矣。”
伍恆卿嘴裏的五王,自然是封王的五位皇子了。這不,他這話說的,比趙子殷更露骨了。
兩個心知肚明對方意思的人,自然是聊著聊著,聊了一塊兒。還是頗有些笑談春秋,指點江山的味道。
“梁朝的德,衰了。”
天下,有德者居之。大梁朝的皇家,沒有了守護天下的德望,自然就應該退位讓閑,給有本事的人,騰出位置來了嘛。
“八柱國之間,要有龍爭虎鬥了。”伍恆卿那是默契十足的迴道。
事實上,真正掌著天下的,是當年與大梁高(gao)祖皇帝一起打江山的上柱國公們。而今,高(gao)祖皇帝時封下的上柱國公們,在大梁朝的曆朝鬥爭中,已經由十六柱國,變成了八柱國。
那當然了,剩者為王,這剩下來的就是精華嘛。
於是,對於大梁朝的皇帝而言,八柱國不再是擎天之柱,而是掣肘。隻不過,八位國公們的實力雄厚,皇家奈何不得罷了。
“五位皇子的皇位之爭,是堡壘塌陷的開始啊。”
趙子殷如此感慨萬端。
“是啊,五位皇子之間,怕是不亂,也由不得他們了。”
伍恆卿望著京城長安的方向,笑得有些神秘味兒。
由此,趙子殷不得不聯想啊,大皇子弑君事件,究竟參與的人,有多少啊?莫不成,八柱國都是推手之一?
想到這些,眺望著遠處地平線上,消失了終蹤的禁衛大軍,趙子殷不由的覺得,這個冬天更冷了。
而那些遠去的禁衛軍,又能迴來多少呢?
歸來之時,那還是皇家的禁衛軍嗎?
臘月,龍體恢複些的景泰帝在得了八百裏加急,龍顏大悅。
這是衛國公與禁衛軍都指揮使錢廖共同發來的喜報。兗、豫二州的流民之亂,已經剿滅。
看到這份捷報時,景泰帝是開懷大笑。所以,關於那份捷報同來的傷亡,以及對於兗、豫二州的流民處置,還有衛國公與錢廖的某些逾越行為,景泰帝並沒有深究。
倒是潼關裏,給劉元德當幫閑的趙子殷,從伍恆卿那裏的簡報上,看到了詳情。
從那一個一個的數字中,趙子殷看到的是死亡與血腥。
無數無家可歸的流民,又或是被招安的流民,都被衛國公的廂軍和錢廖指揮的禁軍,當了請賞的功勞,全部梟首了。
婦儒、小兒、老弱,這些殺紅眼,隻為了功勞的軍兵,沒有任何的人性。
很多的惡事,不過是啟齒難書罷了。
“兗州、豫州,都完了。”在這個靠丁口耕種,靠農賦為主稅的時代,丁口和土地意味著一切啊。而空有光禿禿的土地,沒了人口,兗州和豫州可不是注定了,會成為白骨露於野,釀成瘟疫的禍源地嘛。
“衛國公招撫不了,錢廖都指揮使同樣招撫不了。國朝,沒有那麽多的糧食。”伍恆卿很直接說出了關鍵點。
招撫後,是要給這些被招撫的流民活路的。要不然,這些沒飯吃的人,還是一樣會造反。
因為,怎麽都是死,總是要拚一把的。
“其實,有的。士族……”趙子殷說了這話後,又是搖搖頭,道:“是我糊塗了。”
“士族動不得,那是天下根基。”伍恆卿提醒了趙子殷一句後,又道:“這話,我當沒聽見。子殷,以後,且莫再提了。”
“諾。”
“在下先謝過恆卿兄的好意了。”
趙子殷自然知道,他那話說出去,怕是會得罪了天下最不能得罪的一批人啊。
天下的財富與糧食,不是在皇家與國庫,而是士族們的手中啊。而這個天下,與皇家共治的仍是士族。
士族,他們做官。
士族,他們的仆人管理田莊塢堡。
士族,他們的子弟讀書習武,天下間的知識,也是他們壟斷的。
哪怕是寒門子弟想做官,也需得士族的提協與舉薦。所以,趙子殷自然知道,伍恆卿的提醒,是真正的好意。
趙子殷想,天下百姓可憐,那又如何?
他非是聖人,就是聖人也沒說著,真出來用實際行動,可憐一二天下百姓啊。
《荀子》天論中,有是講過嘛: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
在趙子殷的一生中,所經曆的事情來看,善惡到頭,未必有報應。
不過,成王敗寇,才是實情。
臘月,小年夜。
潼關下了一場大雪。
遠在千裏之外,徐州的封縣城,同樣是一場大雪淹沒了天地間,把整個封縣城的四野,是染成了銀白色。
次日,天明時分。
“瑞雪兆豐年,希望來年是個好收成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