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六才抱了一會子,壯小子忽然就哇哇起來,薑采青忙揚聲叫奶娘進來——反正不是餓了就是尿了,她自問前世沒有半點照顧嬰兒的經驗,這孩子偏又早產體弱,還是交給兩位奶娘更穩當些。隻是奶娘服侍嬰兒的時候,薑采青總是看著的,她將孩子養在她屋裏,也是為了時刻在她監護之下。
裴六住進書院後,幾乎每隔一兩日都會來別院轉悠一圈,大抵就是看看壯小子。起先倒是在書院閑散了幾日,沒多久便又故態複萌了,騎馬打獵,交朋會友。薑采青隻以為裴六不願迴府,是嫌迴去麵對前未婚妻別扭,卻不知裴六住在書院,更多原因是就近守護嬰兒。這孩子畢竟身世特殊,如今風波未平,裴六便不敢也大意了。
******************
這一個“月子”做的好不辛苦,天越發的熱,生產時是在初夏,等到壯小子滿月,薑采青才好容易鬆了一口氣,她自己總算是恢複自由了。再看看懷裏的娃兒,紅嘟嘟的像是比初來是硬棒了一些,小臉兒似乎也長肉了。
這一個月裏為了稱職的當好一個“產婦”,薑采青好多事情都不能做,比如沐浴洗漱吧,雖說每日裏魏媽媽也拿熱水洗了布巾給她擦臉擦身,給她漱口,可這大夏天竟不能好生沐浴。因此薑采青頭一件事,便是去痛痛快快泡了個澡,直泡得渾身舒暢,收拾整齊出來,又趕緊叫人端了一盤紅豔豔的蜜桃來吃——月子裏一堆婆子圍著她伺候,竟不讓她吃生冷東西,敢問那桃子要怎麽煮熟了吃?
按當地風俗,嬰兒滿月要“挪窩兒”,嬰兒滿月前屋門都不出,滿月這一天挪挪窩兒,換個地方走動一番,坐月子的產房則徹底打掃清洗,也不知這風俗到底有什麽講究。普通人家多是抱著娃娃迴娘家一趟,薑采青自然沒有娘家可迴,提前好幾天便頗為自得的琢磨,當天就把壯哥兒抱去別的屋子睡一天就好,橫豎這別院屋子很多。
張氏卻專門打發了人來,叫去裴府“挪窩兒”,主要也是她病體尚未康複,因為偏枯之症,不好出來走動,因此侄孫都要滿月了,她竟還沒見過麵,也是想借著“挪窩兒”看看娃娃吧。
薑采青當然不想走這一趟,雖然進城路不遠,火紅大太陽的天氣,可總有些不願意來迴折騰。萬一孩子再不適應呢?然而滿月當日一早,張氏便打發了一堆人抬著軟轎來接,薑采青思量一番,隻好小心給孩子穿了小衫子,包好繈褓,小心坐上抬到院門口的軟轎,帶著奶娘、丫鬟、婆子等一大堆人,連同張氏叫來的人,浩浩蕩蕩一隊人馬,出了別院往城內去了。
她起先還擔心孩子小路上照顧不周,誰知壯小子竟是個大氣的,上軟轎前吃飽了奶,上了軟轎,叫薑采青小心抱在懷裏,隨著轎子晃晃悠悠往前走,很快便舒舒服服地睡著了,一覺睡到轎子進了裴府,在張氏院子門口下了轎,小家夥仍舊睡得香。
這小睡蟲!
花羅打起轎簾,便有一個婆子趕緊張開一把大傘,遮去火熱的驕陽,一路小心護著薑采青進到屋裏。張氏已經半靠在床上等的急切,一見薑采青進來,忙招手叫她近前來,歡歡喜喜地看著繈褓裏的小嬌兒。
“這孩子當真生的好相貌,看這眉眼,看這小鼻子小嘴兒,隨的你,鼻梁高。”
薑采青頓時略窘。這孩子要真隨了她可就好了。
“那是夫人偏愛。”薑采青笑著接道,“現在滿月還好看些,剛生下來的時候,皺巴巴小老頭兒似的,看得我直傷心。”
“胡說八道。”張氏不禁也笑道,“小嬰孩就是這個樣,你可沒聽說過嗎,一個月紅孩兒,兩個月毛孩兒,三個月才真真是看孩兒。再等兩三個月,小娃兒長開了些,小臉蛋放了白,那才是漂漂亮亮的看孩兒呢。”
張氏高興,可惜她偏枯之症沒好利索,無法親手抱孩子,便叫人給薑采青坐到床沿來,眼睛一直盯著孩子,笑得滿麵舒暢。又忙的叫人找出一塊玉佩來,那羊脂白玉的玉佩雕工精致,雕的是一隻老虎,張氏親手把玉佩掛在孩子脖子上。
“這孩子屬虎的,我尋了一塊上好的溫玉,原是宮裏賞下來的東西,我前些日子叫人雕了的。溫玉最是養人,這孩子帶著最好。”
“我代壯小子多謝夫人了。”薑采青便也不推拒,又怕那玉佩擱在孩子胸口,壓著小胸脯,雖說一塊玉佩沒多大分量,可無奈咱孩子小啊,柔軟嬌嫩的小身體,便是一塊玉佩也怕沉了。便將那玉佩收在繈褓旁邊,用絲帶係在繈褓上頭。
這邊說著話,丫鬟來報說薛小娘子來給夫人請安了。薑采青不由得覷了一眼張氏,卻見張氏神色平淡地說道:“跟她說我這裏有客,我知道她有孝心,也不用一天好幾迴的來請安,先叫她迴去吧。”
張氏見了孩子十分歡喜,病體卻一直不見起色,魏媽媽卻又來辭行,打算隔日動身迴楚州老家去,張氏便有些感傷,硬留了薑采青和魏媽媽她們小住幾日,竟要張羅著給壯小子擺滿月酒。
“滿月酒必定是要擺的,隻是我如今暫居沂州,孩子才滿月走原路不方放心,打算再等些時日,孩子大一大能帶著趕路了,迴去張家祖宅,好生擺一場酒。”薑采青忙婉拒道,“夫人疼他的心意我知道,可夫人本就在病中,再說到底這是裴府,叫夫人操辦也不太好。”
“有什麽不好的,我娘家隻得這一個根苗了,我這祖姑母給他擺酒,還不是應該的。以後迴去擺歸以後,正好今日他滿月,這滿月酒可不能少。”張氏堅持道,“我也不請旁的賓朋,左右天氣熱,隻在後園的春頤軒自家人擺上兩桌,熱鬧熱鬧,好歹算是滿月酒,不能叫咱們壯哥兒委屈著。”
薑采青見她這樣說,也不好太過推拒,想想張氏這陣子為著那件事鬧得鬱鬱不歡,這機會熱鬧一下也好,便隻好答應了。
張氏當下就叫福蓮去傳話,叫兒媳陳氏和宋氏一起張羅這事。
******************
陳氏對操辦滿月酒的事並不上心,做做樣子來看看也就算了。她雖是嫡長媳,守著她那個病秧子丈夫,說不準哪天就沒了,便也無心爭什麽掌家之權。
宋氏卻不同了,十分用心,一心要辦好這事,顯顯她的能力。倒不是為的討誰的好,裴家如今這情勢不難明白,張氏夫人臥病,長媳陳氏因著丈夫的病,整日愁眉不展,凡事漠不關心的樣子,裴三卻還沒娶妻成親,宋氏便覺著,該是她掌家理事的時候了。
於是酒宴辦的格外豐盛熱鬧,春熙軒裏擺了兩桌,自家和大房各屋的女眷都請了來,前邊聽說也擺了兩桌,各位公子爺用的,就連府中得臉的仆役管事也賞了幾桌。
因為裴家在孝期,自家人樂嗬樂嗬沒大礙,舞樂唱戲卻是不行的,宋氏便又特意弄了幾個嘴巧會說的婆子來伺候,有心把酒宴氣氛弄得歡快些。
薑采青稍事打扮,穿一件櫻色繡花褙子,梳了端莊的元寶髻,懷抱著包在紅色錦緞繈褓裏的壯小子出來。行走不便的張氏也靠坐在寶□□軟塌上,由四個婆子抬了來。座上女眷們見了,便都圍過來道賀,紛紛跨說小娃娃長得漂亮可愛。
酒宴開始,一道道珍饈美味便端了上來,眾人吃著說著笑著,宋氏為了湊熱鬧,更是將她六個月大的女兒芸兒也抱了出來,抱到薑采青跟前,說笑道:“來來,認認親戚,這個是你的小表弟。”
“壯小子,趕緊見過表姐。”薑采青也笑著說道。一時間在場的人,不拘主子還是丫鬟婆子,便都笑了起來。
張氏卻忽然動了旁的心思,想想娘家勢弱,若是哪天她不在了,這親戚便也淡了,竟不知孤兒寡母會不會收人欺淩,若是叫壯小子跟孫女芸兒訂了親,將來親戚不斷,也能多照應一下。
她想了想,便開口說道:“這兩個娃娃一般大,不如我做主,就來個親上加親,給他們定個娃娃親好了。”
薑采青聽得一愣,宋氏那邊卻已經變了臉色。
第64章 廉恥
定娃娃親?薑采青看看懷裏眯著眼、嘟著嘴的小奶娃,這小子,吃奶的力氣都還不多呢,就要說媳婦了?
她心中好笑,卻也知道張氏說這話怕是認真的,心中便思量著要怎樣不傷麵子的推了這事,一抬頭,卻正好瞧見宋氏隱晦的臉色。薑采青心念轉動,得,壯小子哎,人家怕沒瞧上你這個小女婿。
果然,宋氏訕笑兩聲,忙說道:“母親說的玩笑話,兩個娃娃也太小了,不當真的。”
“怎的不當真?”張氏淡淡掛下臉色說道:“薈兒既是我孫女,我便做不得主了麽?”
“兒媳哪裏敢!”宋氏忙福身賠禮,卻仍舊堅持地說道:“隻是兩個娃兒太小,長大了也不知什麽心性,就算母親要親上做親,也不急著這麽早,前日兒媳帶薈兒迴娘家去,我那娘家嫂子也說要和我親上做親呢,我隻說薈兒太小拒了的,嫂子為此還跟我生了氣呢,要是一轉身這頭定下了娃娃親,娘家必定責怪我的,萬望母親體諒著些,早早地定親可真不好,還請母親三思啊。”
張氏瞥了宋氏一眼,哪能不知道她的心思?一個世家庶子的女兒,說來身份不高不低,宋氏怕還指望著女兒攀龍附鳳呢。
張氏當下心中有氣,人在病中本來就容易煩躁,看著宋氏便格外不順眼了,臉色不由得沉下來,一時間氣氛便有些冷了。
“夫人,可否聽我說一句?”薑采青悠然開口道,“夫人自然是好意,為的親上加親,可壯小子這樣小,長大了還不定喜歡什麽樣的女孩家呢,我看以後再說吧。”
這話不軟不硬,綿裏藏針,張氏卻聽得進去。
薑采青看著宋氏,心說有這樣一身毛病的娘,估計也教不出什麽好女兒來,她的壯小子橫豎不缺媳婦兒,宋氏那個女兒,咱們壯哥兒長大怕還看不上呢!
“母親,我看張家這小侄兒,鼻直口方,將來必定是個有福氣的,說不準大富大貴,的確也不急著定娃娃親。”陳氏在一旁笑著插嘴。她的娘家門第比宋氏高,又自恃長子長媳,平日看不慣宋氏各種心機的小家子氣,便明著說這話給宋氏聽。
“嗯,這話倒也有理。”張氏緩緩說道,“既是她們兩個當娘的都不讚成,我也懶得再多事了。”
這娃娃親的提議便就此作罷了,宋氏暗地裏咬牙,忙吩咐奶娘將女兒抱走,隻管招唿桌上的女眷吃菜。
薛婉華也來了的,打扮十分用心,石榴紅的衫子,下邊係著牙白羅裙,照舊是梳的高髻,插著紅玉垂瑪瑙串珠的步搖,十分醒目的打扮,豔麗照人,卻因為張氏不冷不熱的態度,來到後便坐在一旁默默陪著。
裴六住進書院後,幾乎每隔一兩日都會來別院轉悠一圈,大抵就是看看壯小子。起先倒是在書院閑散了幾日,沒多久便又故態複萌了,騎馬打獵,交朋會友。薑采青隻以為裴六不願迴府,是嫌迴去麵對前未婚妻別扭,卻不知裴六住在書院,更多原因是就近守護嬰兒。這孩子畢竟身世特殊,如今風波未平,裴六便不敢也大意了。
******************
這一個“月子”做的好不辛苦,天越發的熱,生產時是在初夏,等到壯小子滿月,薑采青才好容易鬆了一口氣,她自己總算是恢複自由了。再看看懷裏的娃兒,紅嘟嘟的像是比初來是硬棒了一些,小臉兒似乎也長肉了。
這一個月裏為了稱職的當好一個“產婦”,薑采青好多事情都不能做,比如沐浴洗漱吧,雖說每日裏魏媽媽也拿熱水洗了布巾給她擦臉擦身,給她漱口,可這大夏天竟不能好生沐浴。因此薑采青頭一件事,便是去痛痛快快泡了個澡,直泡得渾身舒暢,收拾整齊出來,又趕緊叫人端了一盤紅豔豔的蜜桃來吃——月子裏一堆婆子圍著她伺候,竟不讓她吃生冷東西,敢問那桃子要怎麽煮熟了吃?
按當地風俗,嬰兒滿月要“挪窩兒”,嬰兒滿月前屋門都不出,滿月這一天挪挪窩兒,換個地方走動一番,坐月子的產房則徹底打掃清洗,也不知這風俗到底有什麽講究。普通人家多是抱著娃娃迴娘家一趟,薑采青自然沒有娘家可迴,提前好幾天便頗為自得的琢磨,當天就把壯哥兒抱去別的屋子睡一天就好,橫豎這別院屋子很多。
張氏卻專門打發了人來,叫去裴府“挪窩兒”,主要也是她病體尚未康複,因為偏枯之症,不好出來走動,因此侄孫都要滿月了,她竟還沒見過麵,也是想借著“挪窩兒”看看娃娃吧。
薑采青當然不想走這一趟,雖然進城路不遠,火紅大太陽的天氣,可總有些不願意來迴折騰。萬一孩子再不適應呢?然而滿月當日一早,張氏便打發了一堆人抬著軟轎來接,薑采青思量一番,隻好小心給孩子穿了小衫子,包好繈褓,小心坐上抬到院門口的軟轎,帶著奶娘、丫鬟、婆子等一大堆人,連同張氏叫來的人,浩浩蕩蕩一隊人馬,出了別院往城內去了。
她起先還擔心孩子小路上照顧不周,誰知壯小子竟是個大氣的,上軟轎前吃飽了奶,上了軟轎,叫薑采青小心抱在懷裏,隨著轎子晃晃悠悠往前走,很快便舒舒服服地睡著了,一覺睡到轎子進了裴府,在張氏院子門口下了轎,小家夥仍舊睡得香。
這小睡蟲!
花羅打起轎簾,便有一個婆子趕緊張開一把大傘,遮去火熱的驕陽,一路小心護著薑采青進到屋裏。張氏已經半靠在床上等的急切,一見薑采青進來,忙招手叫她近前來,歡歡喜喜地看著繈褓裏的小嬌兒。
“這孩子當真生的好相貌,看這眉眼,看這小鼻子小嘴兒,隨的你,鼻梁高。”
薑采青頓時略窘。這孩子要真隨了她可就好了。
“那是夫人偏愛。”薑采青笑著接道,“現在滿月還好看些,剛生下來的時候,皺巴巴小老頭兒似的,看得我直傷心。”
“胡說八道。”張氏不禁也笑道,“小嬰孩就是這個樣,你可沒聽說過嗎,一個月紅孩兒,兩個月毛孩兒,三個月才真真是看孩兒。再等兩三個月,小娃兒長開了些,小臉蛋放了白,那才是漂漂亮亮的看孩兒呢。”
張氏高興,可惜她偏枯之症沒好利索,無法親手抱孩子,便叫人給薑采青坐到床沿來,眼睛一直盯著孩子,笑得滿麵舒暢。又忙的叫人找出一塊玉佩來,那羊脂白玉的玉佩雕工精致,雕的是一隻老虎,張氏親手把玉佩掛在孩子脖子上。
“這孩子屬虎的,我尋了一塊上好的溫玉,原是宮裏賞下來的東西,我前些日子叫人雕了的。溫玉最是養人,這孩子帶著最好。”
“我代壯小子多謝夫人了。”薑采青便也不推拒,又怕那玉佩擱在孩子胸口,壓著小胸脯,雖說一塊玉佩沒多大分量,可無奈咱孩子小啊,柔軟嬌嫩的小身體,便是一塊玉佩也怕沉了。便將那玉佩收在繈褓旁邊,用絲帶係在繈褓上頭。
這邊說著話,丫鬟來報說薛小娘子來給夫人請安了。薑采青不由得覷了一眼張氏,卻見張氏神色平淡地說道:“跟她說我這裏有客,我知道她有孝心,也不用一天好幾迴的來請安,先叫她迴去吧。”
張氏見了孩子十分歡喜,病體卻一直不見起色,魏媽媽卻又來辭行,打算隔日動身迴楚州老家去,張氏便有些感傷,硬留了薑采青和魏媽媽她們小住幾日,竟要張羅著給壯小子擺滿月酒。
“滿月酒必定是要擺的,隻是我如今暫居沂州,孩子才滿月走原路不方放心,打算再等些時日,孩子大一大能帶著趕路了,迴去張家祖宅,好生擺一場酒。”薑采青忙婉拒道,“夫人疼他的心意我知道,可夫人本就在病中,再說到底這是裴府,叫夫人操辦也不太好。”
“有什麽不好的,我娘家隻得這一個根苗了,我這祖姑母給他擺酒,還不是應該的。以後迴去擺歸以後,正好今日他滿月,這滿月酒可不能少。”張氏堅持道,“我也不請旁的賓朋,左右天氣熱,隻在後園的春頤軒自家人擺上兩桌,熱鬧熱鬧,好歹算是滿月酒,不能叫咱們壯哥兒委屈著。”
薑采青見她這樣說,也不好太過推拒,想想張氏這陣子為著那件事鬧得鬱鬱不歡,這機會熱鬧一下也好,便隻好答應了。
張氏當下就叫福蓮去傳話,叫兒媳陳氏和宋氏一起張羅這事。
******************
陳氏對操辦滿月酒的事並不上心,做做樣子來看看也就算了。她雖是嫡長媳,守著她那個病秧子丈夫,說不準哪天就沒了,便也無心爭什麽掌家之權。
宋氏卻不同了,十分用心,一心要辦好這事,顯顯她的能力。倒不是為的討誰的好,裴家如今這情勢不難明白,張氏夫人臥病,長媳陳氏因著丈夫的病,整日愁眉不展,凡事漠不關心的樣子,裴三卻還沒娶妻成親,宋氏便覺著,該是她掌家理事的時候了。
於是酒宴辦的格外豐盛熱鬧,春熙軒裏擺了兩桌,自家和大房各屋的女眷都請了來,前邊聽說也擺了兩桌,各位公子爺用的,就連府中得臉的仆役管事也賞了幾桌。
因為裴家在孝期,自家人樂嗬樂嗬沒大礙,舞樂唱戲卻是不行的,宋氏便又特意弄了幾個嘴巧會說的婆子來伺候,有心把酒宴氣氛弄得歡快些。
薑采青稍事打扮,穿一件櫻色繡花褙子,梳了端莊的元寶髻,懷抱著包在紅色錦緞繈褓裏的壯小子出來。行走不便的張氏也靠坐在寶□□軟塌上,由四個婆子抬了來。座上女眷們見了,便都圍過來道賀,紛紛跨說小娃娃長得漂亮可愛。
酒宴開始,一道道珍饈美味便端了上來,眾人吃著說著笑著,宋氏為了湊熱鬧,更是將她六個月大的女兒芸兒也抱了出來,抱到薑采青跟前,說笑道:“來來,認認親戚,這個是你的小表弟。”
“壯小子,趕緊見過表姐。”薑采青也笑著說道。一時間在場的人,不拘主子還是丫鬟婆子,便都笑了起來。
張氏卻忽然動了旁的心思,想想娘家勢弱,若是哪天她不在了,這親戚便也淡了,竟不知孤兒寡母會不會收人欺淩,若是叫壯小子跟孫女芸兒訂了親,將來親戚不斷,也能多照應一下。
她想了想,便開口說道:“這兩個娃娃一般大,不如我做主,就來個親上加親,給他們定個娃娃親好了。”
薑采青聽得一愣,宋氏那邊卻已經變了臉色。
第64章 廉恥
定娃娃親?薑采青看看懷裏眯著眼、嘟著嘴的小奶娃,這小子,吃奶的力氣都還不多呢,就要說媳婦了?
她心中好笑,卻也知道張氏說這話怕是認真的,心中便思量著要怎樣不傷麵子的推了這事,一抬頭,卻正好瞧見宋氏隱晦的臉色。薑采青心念轉動,得,壯小子哎,人家怕沒瞧上你這個小女婿。
果然,宋氏訕笑兩聲,忙說道:“母親說的玩笑話,兩個娃娃也太小了,不當真的。”
“怎的不當真?”張氏淡淡掛下臉色說道:“薈兒既是我孫女,我便做不得主了麽?”
“兒媳哪裏敢!”宋氏忙福身賠禮,卻仍舊堅持地說道:“隻是兩個娃兒太小,長大了也不知什麽心性,就算母親要親上做親,也不急著這麽早,前日兒媳帶薈兒迴娘家去,我那娘家嫂子也說要和我親上做親呢,我隻說薈兒太小拒了的,嫂子為此還跟我生了氣呢,要是一轉身這頭定下了娃娃親,娘家必定責怪我的,萬望母親體諒著些,早早地定親可真不好,還請母親三思啊。”
張氏瞥了宋氏一眼,哪能不知道她的心思?一個世家庶子的女兒,說來身份不高不低,宋氏怕還指望著女兒攀龍附鳳呢。
張氏當下心中有氣,人在病中本來就容易煩躁,看著宋氏便格外不順眼了,臉色不由得沉下來,一時間氣氛便有些冷了。
“夫人,可否聽我說一句?”薑采青悠然開口道,“夫人自然是好意,為的親上加親,可壯小子這樣小,長大了還不定喜歡什麽樣的女孩家呢,我看以後再說吧。”
這話不軟不硬,綿裏藏針,張氏卻聽得進去。
薑采青看著宋氏,心說有這樣一身毛病的娘,估計也教不出什麽好女兒來,她的壯小子橫豎不缺媳婦兒,宋氏那個女兒,咱們壯哥兒長大怕還看不上呢!
“母親,我看張家這小侄兒,鼻直口方,將來必定是個有福氣的,說不準大富大貴,的確也不急著定娃娃親。”陳氏在一旁笑著插嘴。她的娘家門第比宋氏高,又自恃長子長媳,平日看不慣宋氏各種心機的小家子氣,便明著說這話給宋氏聽。
“嗯,這話倒也有理。”張氏緩緩說道,“既是她們兩個當娘的都不讚成,我也懶得再多事了。”
這娃娃親的提議便就此作罷了,宋氏暗地裏咬牙,忙吩咐奶娘將女兒抱走,隻管招唿桌上的女眷吃菜。
薛婉華也來了的,打扮十分用心,石榴紅的衫子,下邊係著牙白羅裙,照舊是梳的高髻,插著紅玉垂瑪瑙串珠的步搖,十分醒目的打扮,豔麗照人,卻因為張氏不冷不熱的態度,來到後便坐在一旁默默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