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節
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數不清) 作者:羅青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捆柴禾胡亂堆在牆角,木盆裏一汪渾水,泡著看不出原本顏色的衣物。房簷下晾著幾件半濕的布袍,外邊在落雨,衣服晾不幹,隻能掛在門前風口處,讓過堂風吹幹它。
這幾件寶藍色布袍朱盼睇沒見過,顯見是最近新做的。
她和妹妹們天天擔驚受怕,每天隻能喝一碗水,吃半個燒餅,人牙子還說要把生得最漂亮的三妹賣到花樓去。
阿奶和娘卻把她們的賣身錢拿來給弟弟裁新衣裳。
朱盼睇咧嘴一笑,眼光森然,摸出藏在袖子裏的剪刀,走到屋簷下,把那幾件新袍子剪得支離破碎。
袍子是濕的,不好剪,她很有耐心,拿剪刀的手始終平穩。
“賤丫頭,你活得不耐煩了!”
老阿姑揮舞著拐棍衝上來攔她:“我打死你這個隻曉得糟蹋東西的賤貨!”
朱盼睇迴頭,冷笑一聲。
她的目光太過狠厲,老阿姑竟然被她嚇得發怵。
朱娘子聽到叫罵聲,抱著朱小郎走出來,頭發披散,神情麻木,尖下巴,容長臉,透出幾絲刻薄尖酸相,衣袍黑乎乎的,沾了不少汙漬。
朱盼睇已經記不清朱娘子年輕的時候是什麽模樣了,以至於她覺得以前那個溫柔賢惠的娘親可能隻是自己的幻想,她隻記得朱娘子罵罵咧咧,把在灶膛裏燒得滾燙的鐵鉗貼在她的小腿上,刺啦一片響,她的皮肉都被燙熟了。
痛楚可以淡去,但留下的疤痕永遠不會消失。
李綺節說得對,阿奶和阿娘都不配為人母。
朱盼睇挺起胸膛,握緊手中的剪刀。
從今天開始,她要剪斷和阿奶、阿娘的情分,妹妹們今後的命運,掌握在她手上。
朱家沒有丫頭、仆從使喚,宅院長年沒人收拾,到處都破破爛爛的,蜘蛛網隨處都是,進寶在房門前逡巡一圈,嫌棄地撇撇嘴,沒找到一個能坐的地方。
裏頭的爭執聲傳出來時,他趕緊趴到門縫上往裏看。
三娘交代過他,不用插手,但也不能坐視不管,萬一朱盼睇控製不好力道,傷著老阿姑或是朱娘子,他得衝進去攔著。
不一會兒,朱盼睇打開院門,半邊臉頰腫得老高,頭發也被抓散了,脖子上幾道淋漓血痕,杏紅裙上幾個濕乎乎的黑手印。
進寶問她:“你得手了?”
朱盼睇點點頭,眼神平靜,“走吧。”
進寶臉上難掩訝異,他沒想到朱盼睇能如此果斷地對自己的祖母和母親揮刀子。
迴到瑤江縣孫府,朱盼睇從袖中掏出一束花白的長發和一束油膩膩的黑發。
寶珠把兩束頭發呈給李綺節看。
李綺節當然不是讓朱盼睇迴家報仇,教唆他人打殺自己的祖母、母親,可是要坐牢的。
她要求朱盼睇親手割下老阿姑和朱娘子的一束頭發。
朱盼睇緊張地仰望著李綺節。
李綺節漫不經心掃一眼兩束頭發,把朱盼睇叫到跟前,“盼睇,你曉得我為什麽讓你迴去剪這兩束頭發嗎?”
朱盼睇躬著腰,想了想,老老實實道:“不曉得。”
李綺節淡淡一笑,“你把頭發收著吧,將來碰到困擾時,好好迴想一下今天,想起你拿出剪刀那一刻的勇氣。”
怎麽提高女伢子們的地位?
第一步,就是讓她們能夠掙錢。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隻有錢才是實打實的底氣。
有豐厚陪嫁的女伢可以找個好婆家,能為娘家掙錢的女伢可以自主挑選自己的婚事,哥哥嫂嫂都把她當成平等的一份子,大小事要過問她的意見,或者直接把女兒留在家中,為她招婿,免得肥水外流,便宜別人家的田畝。
這樣就夠了嗎?
遠遠不夠,自己立不起來,縱有再多銀錢傍身,也不過是任人磋磨罷了。
那怎麽幫助女伢子們自己剛強起來呢?
鼓勵她們自強自立,為她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用各種勵誌故事給她們洗腦?
還是祭出偉人的那句名言:婦女能頂半邊天?
這些法子李綺節都用過,她把那些被丟棄的女童養大,派人教授她們謀生手段,讓她們讀書識字,給她們安排強度事宜的工作,按月發放月錢。
結果呢?
隻是替那些不負責任的父母培養出一些任勞任怨的提款機罷了。
李綺節的善心,可不能隨便任人糟蹋。
她要換個法子,而朱盼睇和她的幾個妹妹將成為頭一批實驗對象。
進寶帶著朱盼睇迴到人牙子家,把朱盼睇的妹妹和同房的十幾個小丫頭全部買下。
簽訂契書,保人畫押,朱盼睇姐妹從此成為李綺節的雇工。
深夜亥時,更深人靜,燭火搖曳。
門外車馬鼓噪,孫天佑從唐家迴來,一身酒氣,臉頰微紅,先進屋和李綺節打個照麵,知道她已經吃過晚飯,滿意地點點頭,摘下紗帽,去淨房洗漱。
不一會兒,他換了身寬鬆的鷹脖色交領大袖道袍出來,腳下趿拉著一雙枹木屐,長發披散在肩頭,水珠滴滴答答,散開的衣襟露出半截蜜色胸膛,在燈光下閃爍著溫潤玉澤。
李綺節把他按在黑漆鏤雕石榴花果紋月牙桌前,拿幹燥的布巾為他擦拭濕發。
桌上的飯菜已經熱過兩次,湯碗上倒扣著瓷盤保溫。
孫天佑叮囑過李綺節,他外出應酬時,如果過了酉時還未歸家,就不必等他迴來一道吃飯。
當時他的口氣很欠揍,“我可舍不得讓娘子在家挨餓,而且把娘子餓壞了,咱們怎麽在床上盡興?來個一兩迴,娘子就得哭著怨我欺負你。”
說完這句話,他目光向下,直勾勾盯著李綺節豐滿的胸脯看,雙手很不老實地鑽進小襖裏,左手試圖攀登高峰,右手悄悄探向最敏感的雙腿間,雙管齊下,上下摸索。
光天化日之下,穿著衣裳胡作非為一番後,他還不知饜足,把滿麵赤紅、幾乎要化成一泓春水的李綺節抱到南窗下的軟榻上,俯下身,解開方才雲/雨時沒有徹底脫下的小襖。
這會兒才是裸/呈相對。
一簇鮮濃花枝從窗口斜挑進廂房,粉色花朵緊緊挨在透雕仙桃葫蘆窗欞上,明亮的日光無聲無息漫過柔和如煙的柳芳綠花羅窗紗,灑在赤、裸的脊背上,滾落的汗珠像一顆顆晶瑩玉潤的璀璨琉璃。
寶珠抱著一捧蓮蓬從廊簷前經過時,李綺節簡直羞憤欲死。
孫天佑卻格外興奮。
最後,興奮的孫天佑被李綺節用一把棕葉蒲扇劈頭蓋臉抽了一頓。
孫天佑外出赴約的時候,李綺節夜裏會等他迴來一塊用晚飯,當然她不會可憐巴巴一直等到深更半夜,餓壞了腸胃,誰替她受罪?
一般她最晚隻等到戌時一刻,沒等到人,她就自己吃飯洗漱,等孫天佑迴來時,再陪他坐著說說話。
有時候看孫天佑實在吃得香甜,她也忍不住跟著吃一小碗。天天加餐的效果是很明顯的——最近她的臉蛋是越來越圓潤了,脫下衣裳,一雙雪白光澤的胳膊,如一對肥嫩鮮藕。胸前鼓脹也一天比一天飽滿,衣服底下像揣著兩隻胖乎乎的兔子,孫天佑眼饞得不行,每次有機會都要上下其手,摸摸啃啃。
前幾天李綺節攬鏡自照,發現自己好像有雙下巴了。
她告誡自己:必須杜絕夜宵。
但是孫天佑卻專愛和她作對——他的吃相實在誘人了,旁觀的人光是看著他吃,就覺得胃口大開,恨不能和他一起大嚼。
在外應酬,酒水是管夠的,但不一定能吃飽,孫天佑今天顯然餓極,把半盅砂鍋魚頭豆腐湯淋在熱騰騰的米飯裏,就著一盤醬醃嫩薑、一碟高郵醃蛋、一碗桂花腐乳、一盤蝦仁拌幹絲,稀裏嘩啦,連吃三碗湯泡飯,才停下筷子。
等他吃飯的速度慢下來,李綺節移開流連在菜碗間的眼神,輕聲道:“唐長史為人如何?”
孫天佑露出一個誌在必得的笑容,“比金長史好應付。”
李綺節輕輕舒口氣。
孫天佑讓丫頭進來撤去桌上的殘羹冷炙。
兩人移到裏間,李綺節脫下繡鞋,盤腿坐在架子床沿,孫天佑歪在腳踏上,把頭靠在她懷裏,讓她接著為他梳發。
帳幔密密匝匝低垂,彼此的唿吸交疊纏繞,繾綣而安逸。
說了些今天在唐家的見聞,孫天佑忽然挑眉,“今天在唐家門口碰到金家大娘子,她問起你,還讓我把一樣東西轉交給你。”
李綺節聞言,眼瞳閃閃發亮:“這次是什麽寶貝?”
金薔薇不愧是瑤江縣首富之女,每次給李綺節送的禮物都價值不菲,以前李綺節還會小心翼翼準備一份迴禮,但猜到金薔薇為什麽對她如此看重之後,她懶得再費那個心思去揣度金薔薇的用意,金薔薇堅持要送,她就大大方方收下。
丫頭打起藍布軟簾,把一架紅木框寶瓶形漆地百寶鑲嵌雄雞報曉圖座屏抬到拔步床前。
裏間隻點一支蠟燭,朦朧的燈光下,座屏中鑲嵌的雄雞報曉圖看起來猶如雕琢縷刻,筆觸淡雅,生動活潑,寥寥幾筆勾繪的籬笆架前,一隻絢麗雄壯的雄雞站在黑漆虯曲的樹枝上,引吭啼鳴,朱冠火紅,羽毛蓬鬆,神駿威武。
李綺節一臉錯愕,“這座屏……”
孫天佑轉過身,把散亂的長發隨意挽成個團髻:“我認得這上麵的繡像,是從你名下的繡莊賣出去的?”
李綺節點點頭。
酒坊、球場裏的雇工大部分幹的是體力活,把女童們送到那邊做工不合適,正好鎮上有家繡莊急需脫手,她便以低價買下。幾個簽過契書的繡娘是當地農婦,勤勞本分,不需要另外搜尋繡娘,她托人從南方購置一批新的織機,轉眼就把繡莊重新經營起來。
女童們無依無靠,知道隻有學會本事才能不餓肚子,跟著繡娘們學手藝時一個比一個刻苦,如今已經有好幾個能獨當一麵。
這幅雄雞報曉圖就是她們的成果,模仿的是時下最為名貴的緙絲織造。
和雲錦一樣,緙絲成品也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一幅精美的緙絲繡屏,往往可以賣出幾千兩銀子的天價。
好的緙絲織物都是貢品,隻有達官貴人家舍得穿戴或是當擺件。
李綺節連朵桃花都繡得歪歪扭扭的,緙絲那種頂尖手藝,她當然不會。
可她知道技術要點啊!
她並不奢望繡娘們看過她下發的冊子後,馬上能學會緙絲技藝——學會了她才要頭疼呢!天底下手藝最精妙的匠人全在南直隸的各大織染局裏,南京的神帛堂、供應機房直接受京師管轄,供應宮廷每年所需的絲織用品,小老百姓敢把堪比貢品的織物拿出去販賣,純粹是找死,當然不是說律法不許,而是那樣做會招來織染局官員的嫉恨,以致於惹禍上身。
隻要繡娘們能模仿出兩三分,賽過市麵上的其他民用織物,就夠李綺節歡喜了,賺錢不分貴賤,和那些一寸一金、供不應求的昂貴織物比起來,中等貨色也是盈利大頭!
她們家的繡件算得上是物美價廉——既能滿足裝逼誇耀的需要,又不用把家底掏空就能買得起,所以那些中等人家很鍾愛繡莊出品的繡像。
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過慣了安穩日子,老百姓們漸漸開始摒棄開國初期的淳樸作風,彼時,南方江浙一帶已經興盛起炫富風潮,上到家財萬貫的富商,下至窮苦村人,都爭相購置華貴新衣,官員們攀比各自的衣著風度,男人們的衣袍花樣繁多,紋飾鮮豔,比女人們還講究。
有些人家寧願傾家蕩產,也要買上幾件體麵新衣,穿出去顯擺。
李綺節的繡莊恰逢其時,今年又添置了一批新織機。
為了避開風頭,她已經把繡莊遷移到鄉間的茶山上,外人無從窺探。
金薔薇的消息真靈通,說來也是真巧,白天她才讓進寶把朱盼睇和朱家幾個小娘子送到繡莊去,夜裏金薔薇就給她送來這架繡莊賣出去的雄雞報曉圖。
座屏應該是買走繡件的人自己配的。
李綺節低頭想了一陣,“金薔薇是不是想打聽繡娘們的技法?”
這幾件寶藍色布袍朱盼睇沒見過,顯見是最近新做的。
她和妹妹們天天擔驚受怕,每天隻能喝一碗水,吃半個燒餅,人牙子還說要把生得最漂亮的三妹賣到花樓去。
阿奶和娘卻把她們的賣身錢拿來給弟弟裁新衣裳。
朱盼睇咧嘴一笑,眼光森然,摸出藏在袖子裏的剪刀,走到屋簷下,把那幾件新袍子剪得支離破碎。
袍子是濕的,不好剪,她很有耐心,拿剪刀的手始終平穩。
“賤丫頭,你活得不耐煩了!”
老阿姑揮舞著拐棍衝上來攔她:“我打死你這個隻曉得糟蹋東西的賤貨!”
朱盼睇迴頭,冷笑一聲。
她的目光太過狠厲,老阿姑竟然被她嚇得發怵。
朱娘子聽到叫罵聲,抱著朱小郎走出來,頭發披散,神情麻木,尖下巴,容長臉,透出幾絲刻薄尖酸相,衣袍黑乎乎的,沾了不少汙漬。
朱盼睇已經記不清朱娘子年輕的時候是什麽模樣了,以至於她覺得以前那個溫柔賢惠的娘親可能隻是自己的幻想,她隻記得朱娘子罵罵咧咧,把在灶膛裏燒得滾燙的鐵鉗貼在她的小腿上,刺啦一片響,她的皮肉都被燙熟了。
痛楚可以淡去,但留下的疤痕永遠不會消失。
李綺節說得對,阿奶和阿娘都不配為人母。
朱盼睇挺起胸膛,握緊手中的剪刀。
從今天開始,她要剪斷和阿奶、阿娘的情分,妹妹們今後的命運,掌握在她手上。
朱家沒有丫頭、仆從使喚,宅院長年沒人收拾,到處都破破爛爛的,蜘蛛網隨處都是,進寶在房門前逡巡一圈,嫌棄地撇撇嘴,沒找到一個能坐的地方。
裏頭的爭執聲傳出來時,他趕緊趴到門縫上往裏看。
三娘交代過他,不用插手,但也不能坐視不管,萬一朱盼睇控製不好力道,傷著老阿姑或是朱娘子,他得衝進去攔著。
不一會兒,朱盼睇打開院門,半邊臉頰腫得老高,頭發也被抓散了,脖子上幾道淋漓血痕,杏紅裙上幾個濕乎乎的黑手印。
進寶問她:“你得手了?”
朱盼睇點點頭,眼神平靜,“走吧。”
進寶臉上難掩訝異,他沒想到朱盼睇能如此果斷地對自己的祖母和母親揮刀子。
迴到瑤江縣孫府,朱盼睇從袖中掏出一束花白的長發和一束油膩膩的黑發。
寶珠把兩束頭發呈給李綺節看。
李綺節當然不是讓朱盼睇迴家報仇,教唆他人打殺自己的祖母、母親,可是要坐牢的。
她要求朱盼睇親手割下老阿姑和朱娘子的一束頭發。
朱盼睇緊張地仰望著李綺節。
李綺節漫不經心掃一眼兩束頭發,把朱盼睇叫到跟前,“盼睇,你曉得我為什麽讓你迴去剪這兩束頭發嗎?”
朱盼睇躬著腰,想了想,老老實實道:“不曉得。”
李綺節淡淡一笑,“你把頭發收著吧,將來碰到困擾時,好好迴想一下今天,想起你拿出剪刀那一刻的勇氣。”
怎麽提高女伢子們的地位?
第一步,就是讓她們能夠掙錢。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隻有錢才是實打實的底氣。
有豐厚陪嫁的女伢可以找個好婆家,能為娘家掙錢的女伢可以自主挑選自己的婚事,哥哥嫂嫂都把她當成平等的一份子,大小事要過問她的意見,或者直接把女兒留在家中,為她招婿,免得肥水外流,便宜別人家的田畝。
這樣就夠了嗎?
遠遠不夠,自己立不起來,縱有再多銀錢傍身,也不過是任人磋磨罷了。
那怎麽幫助女伢子們自己剛強起來呢?
鼓勵她們自強自立,為她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用各種勵誌故事給她們洗腦?
還是祭出偉人的那句名言:婦女能頂半邊天?
這些法子李綺節都用過,她把那些被丟棄的女童養大,派人教授她們謀生手段,讓她們讀書識字,給她們安排強度事宜的工作,按月發放月錢。
結果呢?
隻是替那些不負責任的父母培養出一些任勞任怨的提款機罷了。
李綺節的善心,可不能隨便任人糟蹋。
她要換個法子,而朱盼睇和她的幾個妹妹將成為頭一批實驗對象。
進寶帶著朱盼睇迴到人牙子家,把朱盼睇的妹妹和同房的十幾個小丫頭全部買下。
簽訂契書,保人畫押,朱盼睇姐妹從此成為李綺節的雇工。
深夜亥時,更深人靜,燭火搖曳。
門外車馬鼓噪,孫天佑從唐家迴來,一身酒氣,臉頰微紅,先進屋和李綺節打個照麵,知道她已經吃過晚飯,滿意地點點頭,摘下紗帽,去淨房洗漱。
不一會兒,他換了身寬鬆的鷹脖色交領大袖道袍出來,腳下趿拉著一雙枹木屐,長發披散在肩頭,水珠滴滴答答,散開的衣襟露出半截蜜色胸膛,在燈光下閃爍著溫潤玉澤。
李綺節把他按在黑漆鏤雕石榴花果紋月牙桌前,拿幹燥的布巾為他擦拭濕發。
桌上的飯菜已經熱過兩次,湯碗上倒扣著瓷盤保溫。
孫天佑叮囑過李綺節,他外出應酬時,如果過了酉時還未歸家,就不必等他迴來一道吃飯。
當時他的口氣很欠揍,“我可舍不得讓娘子在家挨餓,而且把娘子餓壞了,咱們怎麽在床上盡興?來個一兩迴,娘子就得哭著怨我欺負你。”
說完這句話,他目光向下,直勾勾盯著李綺節豐滿的胸脯看,雙手很不老實地鑽進小襖裏,左手試圖攀登高峰,右手悄悄探向最敏感的雙腿間,雙管齊下,上下摸索。
光天化日之下,穿著衣裳胡作非為一番後,他還不知饜足,把滿麵赤紅、幾乎要化成一泓春水的李綺節抱到南窗下的軟榻上,俯下身,解開方才雲/雨時沒有徹底脫下的小襖。
這會兒才是裸/呈相對。
一簇鮮濃花枝從窗口斜挑進廂房,粉色花朵緊緊挨在透雕仙桃葫蘆窗欞上,明亮的日光無聲無息漫過柔和如煙的柳芳綠花羅窗紗,灑在赤、裸的脊背上,滾落的汗珠像一顆顆晶瑩玉潤的璀璨琉璃。
寶珠抱著一捧蓮蓬從廊簷前經過時,李綺節簡直羞憤欲死。
孫天佑卻格外興奮。
最後,興奮的孫天佑被李綺節用一把棕葉蒲扇劈頭蓋臉抽了一頓。
孫天佑外出赴約的時候,李綺節夜裏會等他迴來一塊用晚飯,當然她不會可憐巴巴一直等到深更半夜,餓壞了腸胃,誰替她受罪?
一般她最晚隻等到戌時一刻,沒等到人,她就自己吃飯洗漱,等孫天佑迴來時,再陪他坐著說說話。
有時候看孫天佑實在吃得香甜,她也忍不住跟著吃一小碗。天天加餐的效果是很明顯的——最近她的臉蛋是越來越圓潤了,脫下衣裳,一雙雪白光澤的胳膊,如一對肥嫩鮮藕。胸前鼓脹也一天比一天飽滿,衣服底下像揣著兩隻胖乎乎的兔子,孫天佑眼饞得不行,每次有機會都要上下其手,摸摸啃啃。
前幾天李綺節攬鏡自照,發現自己好像有雙下巴了。
她告誡自己:必須杜絕夜宵。
但是孫天佑卻專愛和她作對——他的吃相實在誘人了,旁觀的人光是看著他吃,就覺得胃口大開,恨不能和他一起大嚼。
在外應酬,酒水是管夠的,但不一定能吃飽,孫天佑今天顯然餓極,把半盅砂鍋魚頭豆腐湯淋在熱騰騰的米飯裏,就著一盤醬醃嫩薑、一碟高郵醃蛋、一碗桂花腐乳、一盤蝦仁拌幹絲,稀裏嘩啦,連吃三碗湯泡飯,才停下筷子。
等他吃飯的速度慢下來,李綺節移開流連在菜碗間的眼神,輕聲道:“唐長史為人如何?”
孫天佑露出一個誌在必得的笑容,“比金長史好應付。”
李綺節輕輕舒口氣。
孫天佑讓丫頭進來撤去桌上的殘羹冷炙。
兩人移到裏間,李綺節脫下繡鞋,盤腿坐在架子床沿,孫天佑歪在腳踏上,把頭靠在她懷裏,讓她接著為他梳發。
帳幔密密匝匝低垂,彼此的唿吸交疊纏繞,繾綣而安逸。
說了些今天在唐家的見聞,孫天佑忽然挑眉,“今天在唐家門口碰到金家大娘子,她問起你,還讓我把一樣東西轉交給你。”
李綺節聞言,眼瞳閃閃發亮:“這次是什麽寶貝?”
金薔薇不愧是瑤江縣首富之女,每次給李綺節送的禮物都價值不菲,以前李綺節還會小心翼翼準備一份迴禮,但猜到金薔薇為什麽對她如此看重之後,她懶得再費那個心思去揣度金薔薇的用意,金薔薇堅持要送,她就大大方方收下。
丫頭打起藍布軟簾,把一架紅木框寶瓶形漆地百寶鑲嵌雄雞報曉圖座屏抬到拔步床前。
裏間隻點一支蠟燭,朦朧的燈光下,座屏中鑲嵌的雄雞報曉圖看起來猶如雕琢縷刻,筆觸淡雅,生動活潑,寥寥幾筆勾繪的籬笆架前,一隻絢麗雄壯的雄雞站在黑漆虯曲的樹枝上,引吭啼鳴,朱冠火紅,羽毛蓬鬆,神駿威武。
李綺節一臉錯愕,“這座屏……”
孫天佑轉過身,把散亂的長發隨意挽成個團髻:“我認得這上麵的繡像,是從你名下的繡莊賣出去的?”
李綺節點點頭。
酒坊、球場裏的雇工大部分幹的是體力活,把女童們送到那邊做工不合適,正好鎮上有家繡莊急需脫手,她便以低價買下。幾個簽過契書的繡娘是當地農婦,勤勞本分,不需要另外搜尋繡娘,她托人從南方購置一批新的織機,轉眼就把繡莊重新經營起來。
女童們無依無靠,知道隻有學會本事才能不餓肚子,跟著繡娘們學手藝時一個比一個刻苦,如今已經有好幾個能獨當一麵。
這幅雄雞報曉圖就是她們的成果,模仿的是時下最為名貴的緙絲織造。
和雲錦一樣,緙絲成品也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一幅精美的緙絲繡屏,往往可以賣出幾千兩銀子的天價。
好的緙絲織物都是貢品,隻有達官貴人家舍得穿戴或是當擺件。
李綺節連朵桃花都繡得歪歪扭扭的,緙絲那種頂尖手藝,她當然不會。
可她知道技術要點啊!
她並不奢望繡娘們看過她下發的冊子後,馬上能學會緙絲技藝——學會了她才要頭疼呢!天底下手藝最精妙的匠人全在南直隸的各大織染局裏,南京的神帛堂、供應機房直接受京師管轄,供應宮廷每年所需的絲織用品,小老百姓敢把堪比貢品的織物拿出去販賣,純粹是找死,當然不是說律法不許,而是那樣做會招來織染局官員的嫉恨,以致於惹禍上身。
隻要繡娘們能模仿出兩三分,賽過市麵上的其他民用織物,就夠李綺節歡喜了,賺錢不分貴賤,和那些一寸一金、供不應求的昂貴織物比起來,中等貨色也是盈利大頭!
她們家的繡件算得上是物美價廉——既能滿足裝逼誇耀的需要,又不用把家底掏空就能買得起,所以那些中等人家很鍾愛繡莊出品的繡像。
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過慣了安穩日子,老百姓們漸漸開始摒棄開國初期的淳樸作風,彼時,南方江浙一帶已經興盛起炫富風潮,上到家財萬貫的富商,下至窮苦村人,都爭相購置華貴新衣,官員們攀比各自的衣著風度,男人們的衣袍花樣繁多,紋飾鮮豔,比女人們還講究。
有些人家寧願傾家蕩產,也要買上幾件體麵新衣,穿出去顯擺。
李綺節的繡莊恰逢其時,今年又添置了一批新織機。
為了避開風頭,她已經把繡莊遷移到鄉間的茶山上,外人無從窺探。
金薔薇的消息真靈通,說來也是真巧,白天她才讓進寶把朱盼睇和朱家幾個小娘子送到繡莊去,夜裏金薔薇就給她送來這架繡莊賣出去的雄雞報曉圖。
座屏應該是買走繡件的人自己配的。
李綺節低頭想了一陣,“金薔薇是不是想打聽繡娘們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