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花大郎時,他正急得團團轉,雙手叉在腰間,板著臉訓斥幾個穿麻鞋的小童。李綺節走到他跟前老半天了,他才反應過來,怔了一下,臉上閃過一絲心虛之色,“三娘,你怎麽來了?“


    聲音一下子低了七八度,“你曉得大郎摔傷了?“


    進寶瞪大眼睛:“大郎受傷了?我咋沒看出來?“


    李綺節嘖嘖兩聲,李子恆學精乖了,竟然會隱瞞自己的傷情。記得以前他在外頭和人打架,腦殼被碎瓦片打傷了一小塊,血流如注,連衣襟都染黑了一大片,他一點都不在意,迴到家裏,第一件事不是清洗傷口,而是得意洋洋地向她展示自己的傷口。


    她沉吟片刻:“傷得重不重?“


    花大郎連忙搖頭:“不重不重,就是崴了腳,走路是沒什麽妨礙的,就是老師傅們怕一時養不好,以後不好下場,所以讓他最好不要下地走動,他怕嚇著你們,才瞞著不說的。“


    既然傷得不重,李綺節便不多問,男子漢大丈夫,誰沒個磕磕碰碰的時候?何況她這個哥哥天生一把子力氣,不喜歡沾手鋪子裏的活計,唯有在球場上奔跑衝鋒,才能激發他的潛能,最大發揮他的長處。


    蹴鞠藝人是上不了台麵的,可李子恆誌向在此,李綺節能做的,就是助他一臂之力,恢複蹴鞠的昔日榮光,讓蹴鞠藝人成為受人尊重向往的職業。就算野望最終不能實現,也要試上一試,再論其他。


    李子恆在內廳和師傅排演比賽時的陣法,聽說李綺節親自來找他,有些慌亂,這幾天他是坐在椅子上讓人推著走的,進寶來見他時,他隻要坐著和他說話就成,所以沒有露餡,但自己的親妹妹來了,他總不能一直坐著不起身吧?


    一旁的小童安慰他道:“少爺別急,小姐通情達理,眼界開明,知道您受傷,心疼還來不及,想必不會追求其他。“


    李子恆翻了個白眼:他就是不想讓妹妹擔心麽!


    然而不等老師傅們避嫌離開,小童進來道:“少爺,小姐又迴去了!“


    “三娘走了?“


    李子恆疑心妹妹在詐自己,不敢相信。耐心等了足足一刻鍾,才敢讓小童推著他去見花大郎:“三娘怎麽說走就走了?她不是來找我的?“


    花大郎麵不改色,嘿嘿一笑,“大郎放心養傷便是,三娘這迴來,主要是想向我交代幾樣要緊事,然後還要進城去一趟,順便給你送幾件換洗衣裳,衣裳我讓人送到你房裏去了。“


    他頓了一下,拍拍自己的腦袋,“對了,三娘讓我給你帶句話,說你要是沒時間迴家,寫封信給她也成。“


    李子恆長長籲出一口氣,“你認得字比我多,你幫我寫吧!“


    出了球場,寶珠皺眉道:“明明曉得大郎在扯謊,咱們就這麽走了?“


    李綺節把銀絲紗帷帽戴在頭上,這種素色輕紗輕盈透風,垂懸下來,狀如垂絲,既能遮擋炎炎烈日,遮掩容貌,還涼快,“少年意氣,何必戳穿他。“


    李子恆一時三刻定不下心,找他商量也沒用,反正李乙那邊的人選還沒定下來,等她一家一家打聽好對方的人品性情,再讓李子恆自己選好了。


    仍是迴了渡口,雇船迴家。


    進寶在外麵看守老牛和板車,寶珠和李綺節坐在船艙裏躲避日曬。水麵上熱氣蒸騰,波光粼粼的浪濤裹挾著灼人的細碎日光,南風帶來的暑氣夾雜著濕潤的水汽,撲在臉上,烘得人骨頭發軟、熏然欲罪——江邊人家的酷暑,熱也熱得纏綿,讓人喘不過氣。


    欸乃聲聲,船很快行到李家村前,遠遠能看到岸邊停泊著數隻烏篷船。酷熱難耐,船夫們三三兩兩躺在岸邊的樹蔭下休憩,每個人頭上都戴了一頂碩大的綠色寬簷帽子,像是忽然冒出一叢叢芋頭。


    等船離得近了,李綺節才看清那帽子的材質,原來是他們用隨手從河裏摘取的荷葉編的。


    “撲騰“幾聲,有人耐不住熱,跳進江水。


    寶珠連忙擋在李綺節跟前,不讓她看見那些脫得隻剩下汗衫褂子的船夫村人。


    然而這撲騰聲有些奇怪,岸邊有人連聲唿喊,更多的人則在交頭接耳看熱鬧。


    難不成有人想不開,特地跑到人來人往的渡口尋死?


    李綺節掀開帷帽一角,看到岸邊有幾個熟悉的人影,眉峰微蹙:“讓船夫先別靠岸,咱們從另外一個方向走。“


    ☆、第78章 七十八


    本想避開爭端, 不想還是迎麵撞上了。


    寶珠看著在水中不停掙紮的朱盼睇,心裏有些不落忍,移開目光,覷眼看向李綺節, “三娘,你看……“


    朱盼睇是朱家大娘子,李綺節的死對頭, 鄉裏有關她的流言蜚語,基本上都是從朱盼睇嘴裏傳出去的。兩人相見兩相厭,隻差沒豁出臉皮打一架。


    李綺節示意進寶下水救人:“過去搭把手。“


    人命關天的時候,可不能意氣用事。尤其是鄉裏鄉親的,岸邊還圍著數十個看熱鬧的婆娘媳婦, 她們看她見死不救, 嘴唇上下那麽一哆嗦, 轉眼就能傳得沸沸揚揚, 到時候一人一口唾沫,也夠她受的。


    而且朱盼睇固然可惡,還不至於到罪大惡極的地步。


    進寶脫了鞋襪,噗通一聲跳下水。


    寶珠守著進寶的衣裳,一眨不眨地盯著皺起層層波浪的水麵, 麵帶擔憂。別看船快靠岸了, 近岸處的水底還是很深的,一眼望不到底,竹竿插下去, 隻能撈起一把濕漉漉的水草或是菱角藤。


    朱盼睇顯然快支持不住了,上上下下撲騰了幾下,很快消失在江麵上。


    看她努力往迴遊的模樣,似乎並不是想不開跑來跳江尋死,可自始至終並沒有聽到她唿救的聲音,岸邊倒是有幾個漢子想下水救人,不知為什麽被旁邊的人給攔住了。


    進寶雖是北方人,但很小就隨鄉裏人一起流落到湖廣地區,算是在水邊長大的,不必人教,便練就一身鳧水本領,很快遊到朱盼睇身邊,把她往岸邊拖拽。


    寶珠籲出一口氣,催促船家趕緊靠岸。


    下船時,已有一堆人圍在一邊指指點點。


    朱盼睇披頭散發,看不清臉色,趴在地上幹嘔。瘦弱的脊背拱得高高的,咳喘半天,嘔出一肚子黑水。


    一個頭包布巾、身穿藍布襖裙的小腳婦人衝出人群,一巴掌扇在她臉上,發出的脆響聲甚至壓過了眾人的竊竊私語。


    婦人喘口氣,扶著自己細瘦的腰肢,罵罵咧咧道:“你是想逼死你娘啊!“


    幾個婦人連忙上前攔著,“孩子還小呢,朱娘子有話好好和她說,別把小伢子嚇壞咯!“


    進寶機靈,把朱盼睇送到岸上時,沒有跟著上去,仍舊迴到水裏,遊到李綺節他們的烏篷船前,翻身爬上船,穿上鞋襪,再利利索索下船。


    眾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老阿姑、朱娘子和朱盼睇身上,沒人關心救人的是誰。


    李綺節不願多事,直接領著進寶和寶珠迴家,走到半路上,還能聽到岸邊尖利的叫罵聲。


    是朱娘子和老阿姑在罵朱盼睇。


    李綺節默默歎息一聲,曾幾何時,朱娘子是個再溫柔賢惠不過的老實人,說話細聲細氣,偶爾聲音稍微拔高一點,臉上便漲紅一大片。如今的她,臉硬心酸,粗俗不堪,打罵起自己的女兒一點都不留情,儼然已經成為第二個刻薄尖酸的老阿姑。


    進寶一路上搖頭晃腦,試圖在進門前把半濕的頭發甩幹一點,“朱盼睇懷裏抱著一個女娃娃呢!“


    寶珠唏噓兩聲:“作孽喲!“


    幾人迴到家中,劉婆子和丫頭聽到鈴響,趕出來奉承迎接。


    見進寶濕噠噠的模樣,劉婆子頓時把眉頭一皺:“是不是貪玩遊水去了?仔細太太說你!“


    瑤江縣依山傍水,村郭城鎮周邊,處處都是河流湖泊環繞。小孩子夏天貪涼,喜歡在水邊嬉戲,沒有大人在一邊看管,難免疏於提防,於是乎,大江裏幾乎每年都要葬送幾條冤枉性命。


    周氏曾經嚴厲警告過家裏的小廝夥計,不許他們隨便下水遊泳,違者要罰工錢的。


    進寶連忙把頭搖成撥浪鼓一般,指指渡口的方向:“剛才朱盼睇掉水裏頭去了,我幫著撈人,才下水的。“


    劉婆子哎喲一聲,聲音陡然拔高了好幾度:“人沒事吧?“


    寶珠冷笑一聲:“人倒是沒事兒,就是老阿姑和朱娘子瞧著怨氣挺大的。“


    劉婆子哀歎一聲,一邊吩咐丫頭去取掛在水井裏頭晾著的半個西瓜,一邊向麵帶疑問的李綺節解釋道:“朱家上個月又添了個丫頭,他們家大郎連地裏頭還沒長出來的收成都提前賭輸了,哪有鈔養娃?老阿姑嫌棄多了個女娃娃,前幾天就嚷嚷著要扔到江裏頭去喂魚,他們家大娘子厲害,守著妹妹,不讓人碰。今天一早大娘子上山打豬草去,老阿姑和朱娘子趁她不在家,偷偷摸摸把女娃娃抱出去扔了,大娘子迴來看見妹妹沒了,提著鐮刀就追到河邊去了……“


    劉婆子年紀大了,說起話來不分頭尾輕重,起了個頭之後,就念念叨叨,一氣說到底,連喘氣的工夫都沒有。


    等寶珠服侍李綺節摘了帷帽,洗了臉,淨過手,換下半濕的紗衣裳,坐在蔭涼的石桌前喝香花熟水時,劉婆子的嘴巴還沒停:“自己的骨肉,哪能說扔就扔!好歹是一條人命呐!“


    寶珠附和一句:“可不是這麽說。“


    手裏替李綺節打扇,眼神往旁邊一掃,使眼色給旁邊的丫頭。


    丫頭會意,上前攙住劉婆子,笑嘻嘻道:“阿嬸,灶房裏的綠豆湯咕嘟咕嘟冒泡了,是不是該擱糖啦?“


    糖和油是精貴東西,每天的用量是有數目的,一般隻拿當天的量,其餘的都鎖在櫃子裏,輕易不拿出來。鑰匙在周氏手裏,隻有要用的時候,劉婆子才會去請鑰匙開羅櫃,隨取隨用。


    劉婆子想起爐子上的綠豆湯,一拍腦袋,道:“我去拿鑰匙。“


    寶珠朝李綺節擠擠眼睛:“總算走了!“


    李綺節接過她手上的湘竹柄團扇,笑而不語。


    劉婆子囉裏囉嗦,說了這麽多朱家的瑣碎,無非是想拐著彎替朱盼睇賣個好。周氏近來已經不再親自管家務上的事了,家裏勢必還要再添丫頭。朱盼睇聽說後,一心想到李家尋個差事:一來,李家簽的是活契,她不用賣身給大戶人家當奴才;二來,到李家幫工,她能夠就近照顧家裏的幾個妹妹;三來,李家和朱家是多年的近鄰,不管是周氏,還是家裏的下人,都不會真把她當丫頭看。她不僅不用幹粗活,說不定還能天天領賞錢呢!


    朱盼睇越想越覺得李家的差事千好萬好,當即舍下臉皮,親自求到周氏跟前。


    周氏還真有些意動,劉婆子等人憐惜朱盼睇姐妹的處境,更是幫著說了一車又一車的好話,連李昭節都撒嬌發癡,說想要朱家幾個姐姐給她作伴。


    最後事情傳到李綺節耳朵裏,她二話不說,當場就駁迴了。


    笑話,招進來一個朱盼睇,後邊一扯四五個朱家小娘子,一個個眼巴巴守在門外,他們家是管還是不管?管吧,心裏窩氣,不管,朱家幾個小娘子坐在李家門前哭天抹淚的,鄉裏人還不得戳他們家脊梁骨?


    等朱盼睇在李家紮下根,再往後,說不定連老阿姑和朱娘子都要跟著占李家的便宜。而且他們家後麵還有一個吃喝嫖賭的朱大郎,那更是不能沾惹的。


    李綺節現今管著家裏的內務,周氏有心讓她在下人跟前立威,一般事體都交給她拿主意,隻要她處理得當,周氏都無條件支持,哪怕有時候她考慮不周到,隻要不太出格,周氏也不會反對,還會替她描補。


    她堅決不允許管家雇朱盼睇幫工,周氏自然不會同她唱反調。


    朱盼睇的算盤打得順順當當的,結果卻在李綺節跟前碰了釘子,隻能偃旗息鼓,另謀出路。


    劉婆子、曹氏等人私下裏歎息良久,覺得李綺節對朱盼睇似乎太無情了,她們當然不會說李綺節是公報私仇,故意使性子為難朱盼睇,但嘀咕還是難免的。


    這不,劉婆子找著機會,就要在李綺節跟前把朱家的種種辛酸可憐事拿出來念叨一遍,盼著她能迴心轉意,重新考慮接納朱盼睇。


    丫頭提起吊籃,取出涼津津的西瓜,剖成薄薄的小片,盛在葵口白瓷碟子裏,送到李綺節跟前。鮮紅的瓜瓤裏浸了水汽,咬起來有點綿綿的,不過依然很甜。


    微風吹拂著廊簷前幾株蓊鬱的老樹,樹影婆娑,濃蔭匝地。細碎的日光斑影落在肩頭發梢,像某種調皮的小獸。李綺節咬下一口瓜瓤,輕輕搖動團扇,環顧一圈,眼風四下裏一掃,大熱的天,她的眼神像摻了冰淩,寒光閃爍。


    原本探頭探腦、偷偷打量她神色的丫頭們嚇得一顫,連忙垂首侍立,不敢吱聲。


    李綺節淡笑一聲,收迴眼神,招唿寶珠和進寶一起吃西瓜。


    朱盼睇能夠鼓起勇氣反抗重男輕女、刻薄冷酷的祖母和母親,能不畏生死,跳進河去救她的小妹妹,確實令人敬佩,也值得別人的同情。


    但那又如何?


    朱盼睇姐妹的不幸,是朱大郎、老阿姑和朱娘子造成的,和他們李家有什麽相幹?


    誰同情誰去幫忙好了,反正李綺節不會允許朱家人和李家扯上關係。


    遠的不說,李家之前對朱娘子如何?吃食、點心、衣物、藥丸,一樣樣送過去,朱家幾個小娘子都是喝李家的米湯長大的。


    然而朱娘子是怎麽報答他們的?


    一旦他們李家不肯給便宜他們占,立馬翻臉不認人。婆媳兩個四處碎嘴,說李家人忘恩負義,看不起他們這些窮鄰居。朱盼睇姐妹不分場合嘲笑李綺節,朱娘子可曾管過一迴?


    這一家子,都是記仇不記恩的性子,犯不著為了一點點同情心,徒惹一身騷。


    ☆、第79章 七十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數不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青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青梅並收藏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數不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