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數不清) 作者:羅青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賀媽媽和竹葉麵麵相覷,不敢吱聲。
金薔薇擺擺手:“再驕縱也驕縱不過楊家那個大小姐,既然賀媽媽說她相貌生得好,那沒什麽可挑挑揀揀的,就她吧。“
賀媽媽不敢反駁,答應一聲,迴房發愁怎麽說動李乙許下這門親事。
竹葉給金薔薇斟了杯濃茶,“小姐,大少爺才幾歲,訂親是不是早了點?“
金薔薇徐徐吹去縈繞在杯口的熱氣,濃茶入口,苦澀從舌尖一直滑入腸胃:“不早了,他成天不著家,得找個厲害點的治治他。“
“李家三娘就能治得住大少爺?“
金薔薇冷笑道:“總比楊天嬌要好,再不給大郎訂親,田氏就要把楊天嬌娶進家門了。“
上輩子楊天嬌是個十足的惹禍精,害死自己的爹娘兄弟不說,還連帶著把夫家全家給坑害了。大郎上一世被田氏害死,這輩子她盡心竭力,處處小心,在田氏的眼皮子底下戰戰兢兢過了七八年,才漸漸站穩腳跟,把唯一的弟弟拉扯到這麽大,怎麽舍得讓楊天嬌那個女人再害了大郎?
而且她記得分明,李家三娘上一世很早就夭折了,可這輩子的李三娘竟然安然無恙地活到十二歲,她和大郎一樣,都是改命之人,把他們倆綁在一處,對他們二人說不定都是好事。
上輩子兩人都是四五歲就夭折,這輩子機緣巧合,兩人都渡過了生死劫難,說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雙也不為過。
金薔薇下定主意,不再猶豫,換了身鮮亮衣裳,到正院求見祖母韓氏。
韓氏愛熱鬧,院子裏養了一堆留著辮子的小丫頭,見到她,眾人不敢怠慢,爭著打簾子,篩清茶,“二小姐來了!“
一個模樣清秀的大丫頭擋在屏風前,含笑道:“二小姐先在外邊吃杯茶,老太太在歇晌呢。“
韓氏倚在羅漢床上打瞌睡,聽見外孫女來了,立即道:“讓二娘進來。“
坐在腳踏上剝栗子的丫頭連忙丟下鉗子,轉過屏風,“老太太請二小姐進來說話。“
金薔薇看也不看大丫頭一眼,徑自走進東邊廂房。
大丫頭臉色白了白,冷哼一聲,甩手跟進廂房。
韓氏一把將金薔薇摟入懷裏:“我怎麽記得今天楊家嫁閨女?“
金薔薇倚著韓氏,心裏略覺好受了些,上輩子,隻有祖母韓氏和表哥是真心對她好的,她重活一世,除了救下弟弟以外,唯一的奢望,就是想好好孝順祖母,讓她老人家頤養天年,“我不愛熱鬧。“
韓氏哈哈笑道:“你這脾氣,也不曉得隨了誰,嫁閨女多好玩,我年輕的時候,聽說誰家嫁閨女,跋山涉水走上兩個時辰的山路,也要過去瞧瞧世麵,有時候運氣好,能看到坐轎子的新娘,恨不能跳上去跟新娘子一塊兒嫁人。“
滿屋子的丫頭都笑了起來,金薔薇微微扯起嘴角,湊到韓氏耳邊,低聲道:“阿婆,說到親事,我最近給大郎相看了一戶人家。“
韓氏喔了一聲,示意丫頭們出去:“隻留下二娘陪我睡一會兒,你們都到外頭守著,誰都不許進來。“
等丫頭們都出去了,韓氏歎口氣,“二丫頭,你繼母給大郎找的,可是楊家的閨女,官家小娘子,嫁妝不比咱們家差什麽,你怎麽就是看不上他家的大姑娘?“
金薔薇冷聲道:“阿婆,田氏沒安好心,上一次她找人攛掇大郎去大江遊水,想把大郎淹死在大江裏,要不是有人偷偷給我遞信兒,隻差一點點,大郎就真的著了田氏的毒手。田氏心思歹毒,怎麽可能真心實意為大郎張羅婚事?那個楊天嬌,就是陪嫁一座金山,我們大郎也不會娶她的!“
韓氏默然不語,兒子精明了一輩子,卻在內宅上犯了糊塗,發妻死後,他為了和藩王府的金長史攀關係,娶了金長史的外甥女田氏進門。自那以後,金家借著藩王府的名頭,確實平步青雲、愈加興旺,可田氏也把金家後宅攪和得烏煙瘴氣。她的大孫子金雪止小小年紀,泥團一樣招人疼的小娃娃,田氏竟然狠得下心,三番五次想置他於死地。那時候她因為兒媳死得冤枉的緣故,和兒子鬧得很僵,整日不出門,一心隻顧著兒子置氣,根本無心顧及其他。可憐大孫女一個女娃娃,不知吃了多少苦頭,才把弟弟拉扯長大。
她覺得愧對大孫女和大孫子,平時對他們很縱容,隻要姐弟倆不鬧出什麽作奸犯科的大醜事,哪怕他們把整座金府翻過來,她也不過輕輕笑罵幾句而已。
結果把大孫子養成了一個無法無天的混世霸王,而大孫女呢,偏執古怪,滿身戾氣,一點不像個十幾歲的小娘子,倒像個怨氣衝天的怨婦。
韓氏活了大半輩子,知道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趁著自己的身體還硬朗,修複金薔薇姐弟倆和他們父親的關係,可惜始終沒有什麽進展。
大孫女不僅恨田氏,也恨她的生身父親,無論韓氏怎麽試圖勸解,她都聽不進去。
如今田氏給大孫子挑了一門親事,是楊縣令家的千金,說句心裏話,韓氏對這門親事,是一萬分滿意的。大孫子到處惹禍,也隻有找個手握權柄的好嶽家,以後才能保一生平安。而且楊天嬌那閨女韓氏見過,雖然生得黑了些,倒也不難看,而且說話幹脆,看起來手腳利落,比田氏那樣嬌滴滴的要強多了。
更重要的是,楊天嬌的母親金氏,是藩王府金長史家的遠親。
雖然知道田氏一直想對大孫子不利,但楊家這門親,卻真的是門好親,韓氏一時有些猶豫,不想因為對田氏的成見,而耽誤大孫子的將來。
可金薔薇卻一口咬定楊天嬌娶不得,問她原因呢,她又說不出,隻是一個勁兒地把田氏拿出來說事。
這讓韓氏心中隱隱有些擔憂:大孫女的執念太深了,長此以往,怕是要釀成大禍。家宅不寧,往往會引發宗族敗落,金家發家才幾十年,孫輩中的大郎和田氏所出的二郎兄弟不和,他們金家,注定隻能風光幾十年嗎?
金薔薇見祖母一直不說話,也歎了口氣,態度放和軟了些,輕聲道:“阿婆,李家三娘不止模樣生得出挑,八字也好,我托人找大師算過了,和大郎的正好相配,是旺夫之相呢!“
韓氏眉頭輕輕一皺:“李三娘?那個鬧得沸沸揚揚的大腳李三娘?“
“不錯,就是她。上迴大郎被人攛掇去大江遊水,就是在江上遇見她,才耽擱了行程,不然我的人也來不及把他叫迴岸上。阿婆,我覺得李三娘就是大郎的保命符,有她在大郎身邊,我夜裏也能睡得踏實些。“
韓氏滿臉慈愛,長滿斑點的雙手摩挲著金薔薇的臉頰,這個大孫女,鮮花一樣的年紀,本應該無憂無慮,每天和丫頭們一起踢毽子、捏泥巴,可她為了保護弟弟,硬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死氣沉沉的老太太,而這一切,都是兒子造的孽。
韓氏渾濁的雙眼裏閃過一絲憐惜,沒有再提楊天嬌,順著金薔薇的話道:“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李三娘確實和大郎有緣,可她是楊家退過親的,身份上是不是不大合適?“
見韓氏終於鬆口,金薔薇微笑道:“退過親又怎麽了?咱們家大郎就得配個大腳的娘子,不然怎麽逮得住大郎?“
韓氏擰擰金薔薇的鼻尖:“哪有你這麽挑人的!罷了罷了,既然你中意李三娘,哪天把她請到我房裏來,讓我好好看看,是不是真有你說的那麽好。“
金薔薇皺眉道:“先訂親再說吧,免得夜長夢多。田氏今天去楊家赴宴,保不定她會和金氏說什麽。“
韓氏輕笑一聲:“你放心,我雖然老眼昏花,不中用了,大孫子的婚事,還是得由我來做主,不管你繼母做多少文章,我說一個不字,誰也別想給大郎訂親!就是你爹也得聽我的!“
☆、第50章
楊家內院,田裹兒確實在和金氏商量楊天嬌和金雪鬆的婚事。
外麵四處歡聲笑語,犄角旮旯裏也能聽見外院的鬥酒聲,加上鞭炮鑼鼓齊鳴,麵對麵說話,也得用喊的,兩人自詡是有教養的貴夫人,說話細聲細氣,一句話說上四五遍才能聽清大概意思,斷斷續續說了半天,還是圍著幾句客套話打轉。
田裹兒幹脆直接點明來意:“表姐,我和官人都很喜歡天嬌那丫頭,大郎和她正是一對金童玉女,以後天嬌進了金家門,我們會把她當成自己的閨女一樣疼愛,連晚香丫頭都得靠邊站。“
金氏微微一笑,態度有些矜持,岔開話道:“說起來,今天怎麽不見晚香?“
金家大郎金雪鬆是金家的原配夫人所生,而田裹兒隻是個填房罷了。金氏從小和田裹兒一道兒長大,表妹的性子到底如何,她比外人看得更清楚。雖然不知道田裹兒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但金氏可以確定,田裹兒絕對沒安好心。天嬌是她的心肝肉,她才舍不得讓女兒嫁去金家受苦。
田裹兒沒有因為金氏的冷臉而退卻,挽起金氏的胳膊,笑道:“天嬌去了一趟武昌府,好幾天沒見著她,我和晚香都怪想她的。晚香成日提不起勁兒,總念叨著她的天嬌妹妹呢!今天沒等我出門,就自己來了,這會子估計正和天嬌那幫手帕交在一塊兒聯詩作對。“
丫頭在一旁道:“大小姐嫌外邊鬧得慌,和金小姐她們在院子裏擺了一桌茶果,在玩擊鼓傳花。“
金氏笑道:“今天大侄女出閣,我忙得腳不沾地,她們小娘子倒是清閑,知道躲在後院裏逍遙,咱們看看去。“
田裹兒未出嫁前也是個喜歡風雅的人物,聞言立刻附和:“我也跟著表姐偷偷懶,看看天嬌和晚香做的詩如何。“
丫頭簇擁著二人一路穿花拂柳,過了穿廊,忽然走來一個藍衣婆子,在金氏耳邊說了幾句話。
金氏眼角眉梢的笑意頓時褪得一幹二淨,臉色鐵青,聲音陡然拔高,從齒縫裏冷冷吐出幾個字眼:“他也配!“
下人們噤若寒蟬,不敢說話。
田裹兒看金氏隱隱像是要發怒,生怕殃及魚池,搭訕著道:“今早多喝了兩碗梅粥,有些不消化,表姐先去和天嬌她們一塊玩聯句,我去解個手。“
轉身就溜了。
金氏哪裏還顧得上田裹兒,裹挾著一腔怒火,找到內院書房,一把推開門:“官人竟然讓那個賤種去盛家送親?“
哐當一聲巨響,書房裏的人都嚇了一跳。
金氏冷笑一聲,大踏步走到桌案前,指尖差點戳到楊縣令的眼睛裏去:“你竟然敢讓楊天佑那個賤種以楊家子弟的身份去盛家送親?“
楊縣令麵皮紫漲,強撐著道:“侄女兒和天佑從小玩得好,她提出要天佑去送親,新嫁娘的要求,我不好迴絕嘛!“
金氏隨手抄起桌案上的一把戒尺,劈頭蓋臉往楊縣令身上砸去:“一個青樓女子生的野種,也好意思到處招搖?還不都是你慣的,你還想瞞我,沒有你替他撐腰,誰敢讓他上馬?“
楊縣令連連求饒:“夫人息怒,此事真的和我沒有關係啊!“
一旁的婆子丫頭們也一疊聲勸阻:“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夫人莫要動怒,有什麽話慢慢問就是,今天家裏人多眼雜的,老爺好歹也是個縣令,夫人怎麽也得給他留幾分臉麵。“
幾個門客看到堂堂縣令竟然被老妻指著鼻子臭罵,然後又一頓暴打,個個都是一臉不可置信,接著是窘迫難堪,再就是恐懼害怕。想悄悄退出房門吧,金氏帶來的奴仆把門口堵得嚴嚴實實的,繼續站著吧,旁觀縣令老爺被內人教訓,他們以後還能在瑤江縣找著好差事嗎?
好不容易等金氏打累了,正大口喘氣的工夫,楊縣令端起一盞茶,躡手躡腳走到金氏身邊:“夫人先喝杯茶緩緩。“
他臉上已經印了好幾條血痕,說話時有些齜牙咧嘴——扯動傷口時疼的。
金氏一把將茶杯揮落在地,上好的官窯瓷器,頓時摔得粉碎,茶水濺得到處都是。
門客們終於反應過來,紛紛擋到楊縣令身前,家務事他們不敢多嘴,隻能替楊縣令挨打了,隻希望楊縣令看在他們的忠心上,不要因為惱羞成怒而把他們趕出縣衙啊!
金氏掃了眾人一眼,哼了一聲,“楊天佑那個賤種呢?是不是已經去盛家了?“
下人在一旁迴道:“盛家人還沒來迎親呢,九少爺在東邊跨院裏招待賓客。“
楊縣令顫顫巍巍道:“夫人,今天是侄女兒出閣的喜宴,別把事情鬧大了,免得外人笑話。“
“你把賤種接迴府裏的時候,怎麽不怕別人笑話?“金氏麵容扭曲,一字一句道,“有我在一天,賤種休想好過!這是你楊書堂欠我的!“
楊縣令看著金氏血紅的雙眼,心裏泛起一絲揮之不去的蒼涼之意,神色從討好轉向頹然,半天說不出話來。曾幾何時,那個溫柔賢惠、說不了幾句話就臉紅的靦腆發妻,竟然變得如此兇惡猙獰,比無理取鬧的市井潑婦還麵目可憎,讓他覺得無比陌生,然而說到底,這一切的源頭確實是他這個丈夫造成的,他怎麽忍心去責怪金氏?
金氏丟下無言以對的楊縣令:“去東跨院,攔下那個賤種!把他的一雙腿打斷了,看他怎麽去盛家送親!“
奴仆們不敢攔著,跟著金氏直衝向東跨院。
也是湊巧,楊天佑帶著阿滿把一個醉酒的族叔帶到廂房裏休息,順道去房裏換下被酒水髒汙的衣裳,正好從穿堂經過。
兩廂迎麵撞上,就如狹路相逢,彼此都是殺氣騰騰。
金氏見楊天佑頭梳正髻,穿著一身鴨蛋青錦襖棉袍,愈發顯得相貌堂堂,猶如一竿翠竹,不僅氣勢凜然,還氣象瀟灑,心頭火氣燒得愈旺,口中爆出一聲怒喝:“還站著做什麽,給我打斷他的腿!“
下人們一擁而上,把楊天佑和阿滿圍在中間。
阿滿急得團團轉:“夫人,今天可是咱們楊家舉辦喜宴的正日子,金長史家的大少爺還等著少爺去敬酒呢!“
金氏冷笑連連:“金雪止得管我叫聲表姨,他要為你家那個賤種少爺出頭,隻管來找我好了。“
阿滿冷汗直冒,悄悄後退兩步,對楊天佑道:“少爺,你先跑,我拖住他們。跑到前堂就沒事了。“
楊天佑挑起嘴角,淡笑一聲,輕輕揮動著一把灑金折扇,環顧一圈,眼神裏像帶了寒光利刃,生生能剜下別人臉上的血肉:“想打斷我的腿?先想想你們的身家性命都在誰手裏。“
眾人不敢和他對視,猶豫片刻,紛紛低下頭,退開了兩步。
金氏暴怒道:“你們竟然怕一個賤種?楊家以後就算分給堂支的子弟繼承,也不會給賤種一分一毫,你們怕他做什麽?打斷他得腿,我重重有賞!“
楊天佑張開雙臂,滿不在乎道:“誰敢上前一步,就去和老袁作伴吧。“
眾人嚇得一顫,老袁從前是柴房裏的仆役,楊天佑直到七八歲前,一直在他跟前當差。老袁按著金氏的吩咐,對楊天佑非打即罵,還總克扣他的夥食,不讓他吃飽飯。楊天佑每次反抗,都會被打得頭破血流。眾人冷眼旁觀了好幾年,早就見怪不怪。
等楊天佑一天天長大,老袁再不能對他頤指氣使,甚至還常常會被楊天佑反過來欺辱。
一年前,楊天佑不知怎麽拿到了老袁一家的賣身契,把他們全家上上下下十幾口,全都賣到北邊的苦窯裏去挖煤,才不過半個月,老冤家就死了八口人,據說現在可能一個都不剩下了。
奴仆們過慣了苦日子,但日子再苦,總能穿飽吃暖,而且還有個以後說不定能發達的盼頭。和被賣到苦窯比起來,給人當奴才簡直是享福了。老人們都說,沒人曉得地獄是什麽模樣的,但他們寧願下地獄,也不想去苦窯受罪。
九少爺不像文弱心軟的五少爺,他說得出,就做得到。
眾人想明白這一點,再不敢繼續圍著楊天佑,而是漸漸退到金氏身後:“夫人,還是等官人來拿個主意吧。“
“混賬!“金氏一巴掌把勸自己的婆子打倒在地,“沒用的東西!“
楊天佑微微一笑,頰邊隱隱一個甜甜的笑渦:“太太仔細手疼。“
金氏怒視著楊天佑:“你以為翅膀硬了,以後就真能和我對著幹了?“
金薔薇擺擺手:“再驕縱也驕縱不過楊家那個大小姐,既然賀媽媽說她相貌生得好,那沒什麽可挑挑揀揀的,就她吧。“
賀媽媽不敢反駁,答應一聲,迴房發愁怎麽說動李乙許下這門親事。
竹葉給金薔薇斟了杯濃茶,“小姐,大少爺才幾歲,訂親是不是早了點?“
金薔薇徐徐吹去縈繞在杯口的熱氣,濃茶入口,苦澀從舌尖一直滑入腸胃:“不早了,他成天不著家,得找個厲害點的治治他。“
“李家三娘就能治得住大少爺?“
金薔薇冷笑道:“總比楊天嬌要好,再不給大郎訂親,田氏就要把楊天嬌娶進家門了。“
上輩子楊天嬌是個十足的惹禍精,害死自己的爹娘兄弟不說,還連帶著把夫家全家給坑害了。大郎上一世被田氏害死,這輩子她盡心竭力,處處小心,在田氏的眼皮子底下戰戰兢兢過了七八年,才漸漸站穩腳跟,把唯一的弟弟拉扯到這麽大,怎麽舍得讓楊天嬌那個女人再害了大郎?
而且她記得分明,李家三娘上一世很早就夭折了,可這輩子的李三娘竟然安然無恙地活到十二歲,她和大郎一樣,都是改命之人,把他們倆綁在一處,對他們二人說不定都是好事。
上輩子兩人都是四五歲就夭折,這輩子機緣巧合,兩人都渡過了生死劫難,說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雙也不為過。
金薔薇下定主意,不再猶豫,換了身鮮亮衣裳,到正院求見祖母韓氏。
韓氏愛熱鬧,院子裏養了一堆留著辮子的小丫頭,見到她,眾人不敢怠慢,爭著打簾子,篩清茶,“二小姐來了!“
一個模樣清秀的大丫頭擋在屏風前,含笑道:“二小姐先在外邊吃杯茶,老太太在歇晌呢。“
韓氏倚在羅漢床上打瞌睡,聽見外孫女來了,立即道:“讓二娘進來。“
坐在腳踏上剝栗子的丫頭連忙丟下鉗子,轉過屏風,“老太太請二小姐進來說話。“
金薔薇看也不看大丫頭一眼,徑自走進東邊廂房。
大丫頭臉色白了白,冷哼一聲,甩手跟進廂房。
韓氏一把將金薔薇摟入懷裏:“我怎麽記得今天楊家嫁閨女?“
金薔薇倚著韓氏,心裏略覺好受了些,上輩子,隻有祖母韓氏和表哥是真心對她好的,她重活一世,除了救下弟弟以外,唯一的奢望,就是想好好孝順祖母,讓她老人家頤養天年,“我不愛熱鬧。“
韓氏哈哈笑道:“你這脾氣,也不曉得隨了誰,嫁閨女多好玩,我年輕的時候,聽說誰家嫁閨女,跋山涉水走上兩個時辰的山路,也要過去瞧瞧世麵,有時候運氣好,能看到坐轎子的新娘,恨不能跳上去跟新娘子一塊兒嫁人。“
滿屋子的丫頭都笑了起來,金薔薇微微扯起嘴角,湊到韓氏耳邊,低聲道:“阿婆,說到親事,我最近給大郎相看了一戶人家。“
韓氏喔了一聲,示意丫頭們出去:“隻留下二娘陪我睡一會兒,你們都到外頭守著,誰都不許進來。“
等丫頭們都出去了,韓氏歎口氣,“二丫頭,你繼母給大郎找的,可是楊家的閨女,官家小娘子,嫁妝不比咱們家差什麽,你怎麽就是看不上他家的大姑娘?“
金薔薇冷聲道:“阿婆,田氏沒安好心,上一次她找人攛掇大郎去大江遊水,想把大郎淹死在大江裏,要不是有人偷偷給我遞信兒,隻差一點點,大郎就真的著了田氏的毒手。田氏心思歹毒,怎麽可能真心實意為大郎張羅婚事?那個楊天嬌,就是陪嫁一座金山,我們大郎也不會娶她的!“
韓氏默然不語,兒子精明了一輩子,卻在內宅上犯了糊塗,發妻死後,他為了和藩王府的金長史攀關係,娶了金長史的外甥女田氏進門。自那以後,金家借著藩王府的名頭,確實平步青雲、愈加興旺,可田氏也把金家後宅攪和得烏煙瘴氣。她的大孫子金雪止小小年紀,泥團一樣招人疼的小娃娃,田氏竟然狠得下心,三番五次想置他於死地。那時候她因為兒媳死得冤枉的緣故,和兒子鬧得很僵,整日不出門,一心隻顧著兒子置氣,根本無心顧及其他。可憐大孫女一個女娃娃,不知吃了多少苦頭,才把弟弟拉扯長大。
她覺得愧對大孫女和大孫子,平時對他們很縱容,隻要姐弟倆不鬧出什麽作奸犯科的大醜事,哪怕他們把整座金府翻過來,她也不過輕輕笑罵幾句而已。
結果把大孫子養成了一個無法無天的混世霸王,而大孫女呢,偏執古怪,滿身戾氣,一點不像個十幾歲的小娘子,倒像個怨氣衝天的怨婦。
韓氏活了大半輩子,知道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趁著自己的身體還硬朗,修複金薔薇姐弟倆和他們父親的關係,可惜始終沒有什麽進展。
大孫女不僅恨田氏,也恨她的生身父親,無論韓氏怎麽試圖勸解,她都聽不進去。
如今田氏給大孫子挑了一門親事,是楊縣令家的千金,說句心裏話,韓氏對這門親事,是一萬分滿意的。大孫子到處惹禍,也隻有找個手握權柄的好嶽家,以後才能保一生平安。而且楊天嬌那閨女韓氏見過,雖然生得黑了些,倒也不難看,而且說話幹脆,看起來手腳利落,比田氏那樣嬌滴滴的要強多了。
更重要的是,楊天嬌的母親金氏,是藩王府金長史家的遠親。
雖然知道田氏一直想對大孫子不利,但楊家這門親,卻真的是門好親,韓氏一時有些猶豫,不想因為對田氏的成見,而耽誤大孫子的將來。
可金薔薇卻一口咬定楊天嬌娶不得,問她原因呢,她又說不出,隻是一個勁兒地把田氏拿出來說事。
這讓韓氏心中隱隱有些擔憂:大孫女的執念太深了,長此以往,怕是要釀成大禍。家宅不寧,往往會引發宗族敗落,金家發家才幾十年,孫輩中的大郎和田氏所出的二郎兄弟不和,他們金家,注定隻能風光幾十年嗎?
金薔薇見祖母一直不說話,也歎了口氣,態度放和軟了些,輕聲道:“阿婆,李家三娘不止模樣生得出挑,八字也好,我托人找大師算過了,和大郎的正好相配,是旺夫之相呢!“
韓氏眉頭輕輕一皺:“李三娘?那個鬧得沸沸揚揚的大腳李三娘?“
“不錯,就是她。上迴大郎被人攛掇去大江遊水,就是在江上遇見她,才耽擱了行程,不然我的人也來不及把他叫迴岸上。阿婆,我覺得李三娘就是大郎的保命符,有她在大郎身邊,我夜裏也能睡得踏實些。“
韓氏滿臉慈愛,長滿斑點的雙手摩挲著金薔薇的臉頰,這個大孫女,鮮花一樣的年紀,本應該無憂無慮,每天和丫頭們一起踢毽子、捏泥巴,可她為了保護弟弟,硬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死氣沉沉的老太太,而這一切,都是兒子造的孽。
韓氏渾濁的雙眼裏閃過一絲憐惜,沒有再提楊天嬌,順著金薔薇的話道:“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李三娘確實和大郎有緣,可她是楊家退過親的,身份上是不是不大合適?“
見韓氏終於鬆口,金薔薇微笑道:“退過親又怎麽了?咱們家大郎就得配個大腳的娘子,不然怎麽逮得住大郎?“
韓氏擰擰金薔薇的鼻尖:“哪有你這麽挑人的!罷了罷了,既然你中意李三娘,哪天把她請到我房裏來,讓我好好看看,是不是真有你說的那麽好。“
金薔薇皺眉道:“先訂親再說吧,免得夜長夢多。田氏今天去楊家赴宴,保不定她會和金氏說什麽。“
韓氏輕笑一聲:“你放心,我雖然老眼昏花,不中用了,大孫子的婚事,還是得由我來做主,不管你繼母做多少文章,我說一個不字,誰也別想給大郎訂親!就是你爹也得聽我的!“
☆、第50章
楊家內院,田裹兒確實在和金氏商量楊天嬌和金雪鬆的婚事。
外麵四處歡聲笑語,犄角旮旯裏也能聽見外院的鬥酒聲,加上鞭炮鑼鼓齊鳴,麵對麵說話,也得用喊的,兩人自詡是有教養的貴夫人,說話細聲細氣,一句話說上四五遍才能聽清大概意思,斷斷續續說了半天,還是圍著幾句客套話打轉。
田裹兒幹脆直接點明來意:“表姐,我和官人都很喜歡天嬌那丫頭,大郎和她正是一對金童玉女,以後天嬌進了金家門,我們會把她當成自己的閨女一樣疼愛,連晚香丫頭都得靠邊站。“
金氏微微一笑,態度有些矜持,岔開話道:“說起來,今天怎麽不見晚香?“
金家大郎金雪鬆是金家的原配夫人所生,而田裹兒隻是個填房罷了。金氏從小和田裹兒一道兒長大,表妹的性子到底如何,她比外人看得更清楚。雖然不知道田裹兒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但金氏可以確定,田裹兒絕對沒安好心。天嬌是她的心肝肉,她才舍不得讓女兒嫁去金家受苦。
田裹兒沒有因為金氏的冷臉而退卻,挽起金氏的胳膊,笑道:“天嬌去了一趟武昌府,好幾天沒見著她,我和晚香都怪想她的。晚香成日提不起勁兒,總念叨著她的天嬌妹妹呢!今天沒等我出門,就自己來了,這會子估計正和天嬌那幫手帕交在一塊兒聯詩作對。“
丫頭在一旁道:“大小姐嫌外邊鬧得慌,和金小姐她們在院子裏擺了一桌茶果,在玩擊鼓傳花。“
金氏笑道:“今天大侄女出閣,我忙得腳不沾地,她們小娘子倒是清閑,知道躲在後院裏逍遙,咱們看看去。“
田裹兒未出嫁前也是個喜歡風雅的人物,聞言立刻附和:“我也跟著表姐偷偷懶,看看天嬌和晚香做的詩如何。“
丫頭簇擁著二人一路穿花拂柳,過了穿廊,忽然走來一個藍衣婆子,在金氏耳邊說了幾句話。
金氏眼角眉梢的笑意頓時褪得一幹二淨,臉色鐵青,聲音陡然拔高,從齒縫裏冷冷吐出幾個字眼:“他也配!“
下人們噤若寒蟬,不敢說話。
田裹兒看金氏隱隱像是要發怒,生怕殃及魚池,搭訕著道:“今早多喝了兩碗梅粥,有些不消化,表姐先去和天嬌她們一塊玩聯句,我去解個手。“
轉身就溜了。
金氏哪裏還顧得上田裹兒,裹挾著一腔怒火,找到內院書房,一把推開門:“官人竟然讓那個賤種去盛家送親?“
哐當一聲巨響,書房裏的人都嚇了一跳。
金氏冷笑一聲,大踏步走到桌案前,指尖差點戳到楊縣令的眼睛裏去:“你竟然敢讓楊天佑那個賤種以楊家子弟的身份去盛家送親?“
楊縣令麵皮紫漲,強撐著道:“侄女兒和天佑從小玩得好,她提出要天佑去送親,新嫁娘的要求,我不好迴絕嘛!“
金氏隨手抄起桌案上的一把戒尺,劈頭蓋臉往楊縣令身上砸去:“一個青樓女子生的野種,也好意思到處招搖?還不都是你慣的,你還想瞞我,沒有你替他撐腰,誰敢讓他上馬?“
楊縣令連連求饒:“夫人息怒,此事真的和我沒有關係啊!“
一旁的婆子丫頭們也一疊聲勸阻:“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夫人莫要動怒,有什麽話慢慢問就是,今天家裏人多眼雜的,老爺好歹也是個縣令,夫人怎麽也得給他留幾分臉麵。“
幾個門客看到堂堂縣令竟然被老妻指著鼻子臭罵,然後又一頓暴打,個個都是一臉不可置信,接著是窘迫難堪,再就是恐懼害怕。想悄悄退出房門吧,金氏帶來的奴仆把門口堵得嚴嚴實實的,繼續站著吧,旁觀縣令老爺被內人教訓,他們以後還能在瑤江縣找著好差事嗎?
好不容易等金氏打累了,正大口喘氣的工夫,楊縣令端起一盞茶,躡手躡腳走到金氏身邊:“夫人先喝杯茶緩緩。“
他臉上已經印了好幾條血痕,說話時有些齜牙咧嘴——扯動傷口時疼的。
金氏一把將茶杯揮落在地,上好的官窯瓷器,頓時摔得粉碎,茶水濺得到處都是。
門客們終於反應過來,紛紛擋到楊縣令身前,家務事他們不敢多嘴,隻能替楊縣令挨打了,隻希望楊縣令看在他們的忠心上,不要因為惱羞成怒而把他們趕出縣衙啊!
金氏掃了眾人一眼,哼了一聲,“楊天佑那個賤種呢?是不是已經去盛家了?“
下人在一旁迴道:“盛家人還沒來迎親呢,九少爺在東邊跨院裏招待賓客。“
楊縣令顫顫巍巍道:“夫人,今天是侄女兒出閣的喜宴,別把事情鬧大了,免得外人笑話。“
“你把賤種接迴府裏的時候,怎麽不怕別人笑話?“金氏麵容扭曲,一字一句道,“有我在一天,賤種休想好過!這是你楊書堂欠我的!“
楊縣令看著金氏血紅的雙眼,心裏泛起一絲揮之不去的蒼涼之意,神色從討好轉向頹然,半天說不出話來。曾幾何時,那個溫柔賢惠、說不了幾句話就臉紅的靦腆發妻,竟然變得如此兇惡猙獰,比無理取鬧的市井潑婦還麵目可憎,讓他覺得無比陌生,然而說到底,這一切的源頭確實是他這個丈夫造成的,他怎麽忍心去責怪金氏?
金氏丟下無言以對的楊縣令:“去東跨院,攔下那個賤種!把他的一雙腿打斷了,看他怎麽去盛家送親!“
奴仆們不敢攔著,跟著金氏直衝向東跨院。
也是湊巧,楊天佑帶著阿滿把一個醉酒的族叔帶到廂房裏休息,順道去房裏換下被酒水髒汙的衣裳,正好從穿堂經過。
兩廂迎麵撞上,就如狹路相逢,彼此都是殺氣騰騰。
金氏見楊天佑頭梳正髻,穿著一身鴨蛋青錦襖棉袍,愈發顯得相貌堂堂,猶如一竿翠竹,不僅氣勢凜然,還氣象瀟灑,心頭火氣燒得愈旺,口中爆出一聲怒喝:“還站著做什麽,給我打斷他的腿!“
下人們一擁而上,把楊天佑和阿滿圍在中間。
阿滿急得團團轉:“夫人,今天可是咱們楊家舉辦喜宴的正日子,金長史家的大少爺還等著少爺去敬酒呢!“
金氏冷笑連連:“金雪止得管我叫聲表姨,他要為你家那個賤種少爺出頭,隻管來找我好了。“
阿滿冷汗直冒,悄悄後退兩步,對楊天佑道:“少爺,你先跑,我拖住他們。跑到前堂就沒事了。“
楊天佑挑起嘴角,淡笑一聲,輕輕揮動著一把灑金折扇,環顧一圈,眼神裏像帶了寒光利刃,生生能剜下別人臉上的血肉:“想打斷我的腿?先想想你們的身家性命都在誰手裏。“
眾人不敢和他對視,猶豫片刻,紛紛低下頭,退開了兩步。
金氏暴怒道:“你們竟然怕一個賤種?楊家以後就算分給堂支的子弟繼承,也不會給賤種一分一毫,你們怕他做什麽?打斷他得腿,我重重有賞!“
楊天佑張開雙臂,滿不在乎道:“誰敢上前一步,就去和老袁作伴吧。“
眾人嚇得一顫,老袁從前是柴房裏的仆役,楊天佑直到七八歲前,一直在他跟前當差。老袁按著金氏的吩咐,對楊天佑非打即罵,還總克扣他的夥食,不讓他吃飽飯。楊天佑每次反抗,都會被打得頭破血流。眾人冷眼旁觀了好幾年,早就見怪不怪。
等楊天佑一天天長大,老袁再不能對他頤指氣使,甚至還常常會被楊天佑反過來欺辱。
一年前,楊天佑不知怎麽拿到了老袁一家的賣身契,把他們全家上上下下十幾口,全都賣到北邊的苦窯裏去挖煤,才不過半個月,老冤家就死了八口人,據說現在可能一個都不剩下了。
奴仆們過慣了苦日子,但日子再苦,總能穿飽吃暖,而且還有個以後說不定能發達的盼頭。和被賣到苦窯比起來,給人當奴才簡直是享福了。老人們都說,沒人曉得地獄是什麽模樣的,但他們寧願下地獄,也不想去苦窯受罪。
九少爺不像文弱心軟的五少爺,他說得出,就做得到。
眾人想明白這一點,再不敢繼續圍著楊天佑,而是漸漸退到金氏身後:“夫人,還是等官人來拿個主意吧。“
“混賬!“金氏一巴掌把勸自己的婆子打倒在地,“沒用的東西!“
楊天佑微微一笑,頰邊隱隱一個甜甜的笑渦:“太太仔細手疼。“
金氏怒視著楊天佑:“你以為翅膀硬了,以後就真能和我對著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