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臣這絕不是在長他人誌氣,滅咱們自己威風,而是掏心窩子的真心話。”


    “皇爺,您想來還記得前麵臣所說的奉集堡之戰的事情。不瞞您說,當初在奉集堡的時候,臣便已經有了以死報國的決心,著實是無法麵對莽古爾泰那般龐大的主力……”


    “後來,卻是因為鐵嶺礦徒和遼南義民,不斷牽扯韃子的精力,莽古爾泰和韃子內部,似是也有些紛爭,臣這才是有了僥幸得以脫身的機會……”


    已經到了這個份上,李春來也不再遮掩什麽,更加詳細又仔細的對天啟小皇帝和魏忠賢匯報起來。


    當然,這肯定還是從純軍事層麵上,政治上的東西,李春來是半個字也不會多說的。


    說實話,巍巍大明,走到此時,末日景象已經開始逐步顯露,遮都遮不住了。


    這種東西,並不是物質或是什麽物資的問題,而是一種風氣!


    若是用後世的話說,便是由上到下,都‘卷’的著實有點太過了,很多人已經失去了對外的能力。


    在大明的朝廷中,倒也不是沒有人提出過能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後來的王在晉,便是提出,放棄關外所有土地,而隻守山海關、長城沿線。


    這個辦法雖然有點丟人,但未嚐不是一個解決的方法。


    後金之所以雄起,一步步做大,一方麵,是老奴抓住了時代的機遇,站在了風口上,飛了起來。


    另一個更核心的原因,則是因為‘時代之子’皇太極,徹底摒除了老奴時代的諸多陋習,改用了一種頗為先進的擴張、同化方式,徹底拿住了大明的脈門。


    其他的,像是什麽孫承宗,熊廷弼,包括後來圓嘟嘟之類,全特麽都是垃圾!


    乃至可以說是垃圾中的垃圾!


    奈何,政治.鬥爭遠比記錄在案的文字要深邃許多,並不是一時一地便能解釋清楚的。


    便是皇太極那等‘時代之子’,要與後金內部的利益集團爭鋒,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和耐性,況乎是此時的天啟小皇帝呢?


    ……


    “李卿,那,以你之見,你和你的青州左營,大概還需要多久,才能,才能真正跟韃子正麵交鋒?”


    良久,明顯受到了不少打擊的天啟小皇帝,終於緩過來一些,再次燃起了希望,灼灼的看向了李春來。


    李春來麵上一片鄭重的赤誠,心底裏卻止不住苦笑。


    這他娘的,‘平台奏’要提前了嗎?


    不過,很快李春來便給出了答案:“皇爺,若是正常狀態,恐,臣和臣麾下的兒郎們,還需個五六年時間。不過,這等事情,臣也不好說死。若是,若是再有戰事,臣和臣的兒郎們,還能取勝,建立起對韃子的信心,或許,這個時間,要縮短不少……”


    天啟小皇帝聞言不由大振:“會的,會的,李卿,一定會的!吾等著這一天,吾一定會等著這一天!”


    ……


    天啟小皇帝走了。


    李春來將自己整個人都泡在大桶的熱水裏,打發掉了那些嬌俏的侍女,隻留參花在身邊服侍。


    讓自己保持足夠的清醒!


    目前的狀態,對於整個大明的全局來說,雖然有著諸多不利。


    畢竟,老奴連老寨都丟了,老婆都被搶了,必定要進行大規模的報複!


    甚至,都不能說是報複了,廣寧怕本就是他們的作戰計劃。


    大明因為種種原因的積弊,卻又沒有什麽改善能力,挨上這一刀,怕是已經不可避免。


    但對李春來而言,此時卻有諸多向好!


    天子這邊的信任便不消說了,因為因緣際會,在很大程度上,李春來跟魏忠賢都是平輩的。


    包括在遼地此時的軍中,李春來儼然也是‘老字號’了。


    除了根據地青州和沂源兩地,一些地理位置和瑣事,讓李春來不太滿意,卻並非不能改變,其他的很多東西,都已經逐漸走上了軌道!


    既如此,他李三爺又擔憂個毛線呢?


    須知,若按照正常的軌道來走,等到山海關被攻破,還有二十幾年呢!


    想通了這一切,李春來的心情不由豁然開朗!


    把握好自己的能把握的,盡心盡力的去做,等待機會到來便可了!


    ……


    次日,天啟小皇帝並沒有召見李春來,但卻派魏忠賢親自過來給李春來傳了話。


    也是為了積蓄一下力量,等李春來麾下的報功隊伍過來,再出手。


    李春來自是欣然應下。


    這般狀態,還有什麽,是能跟天子站在統一戰線,更有性價比的?


    隨著李春來這邊的催促,報功隊伍在當晚便是抵達了京師。


    晚間,天啟小皇帝又親自過來了一趟,查看了報功的戰果,並且,親自見了額亦都,精神不由大振。


    次日正好大朝。


    李春來因為正站在了風口上,得以來到了巍峨的皇極殿中。


    本來,一眾大佬們,還想用他們的各種手段,互相扯皮,推斷責任,去撈其中的好處呢。


    可隨著天啟小皇帝直接祭出了李春來這個殺手鐧,這一眾朝堂諸公,登時懵逼了。


    顯然,誰都沒有想到,李春來已經到了京城,並且,已經與天啟小皇帝達成了默契……


    不自禁的,這個看似弱不禁風的少年天子,在朝堂諸公的眼中,形象依然開始高大起來。


    這種東西,他都能瞞的這麽嚴實,誰還能說他沒有手段呢?


    這也讓天啟小皇帝一吐多日而來的積鬱,隻覺身體四萬八千個毛孔,沒有一個不舒坦的。


    而隨著額亦都被帶到了朝堂上,也登時將這個氣氛達到了高潮。


    誰能想到,後金五大臣之一的費英東,剛剛登臨這皇極殿不久,不到一年,第二個五大臣額亦都,還是老寨留守,竟然也被帶到了這邊……


    饒是很多人心裏都有著自己的小九九,但,整個大明朝堂的士氣,不自禁便是被帶起來很多。


    ……


    隨著大朝結束,李春來的封賞雖暫時還沒有定論,但,李春來今天在朝堂露麵,並且一展雄風的消息,風一般便是傳遍了整個京師城。


    一時間,大街上,小巷裏,茶館中,酒樓裏,包括賭場裏,都是在流傳著李春來的神話。


    整個京師,簡直比過年還要更熱鬧一般。


    而李春來此時,卻是被天啟小皇帝請吃飯,來到了乾清宮這邊。


    之前,李春來雖是被萬曆皇爺請吃過飯,體驗過一把禦廚的手藝。


    後來,泰昌皇帝的時候,也是被請過飯,雖然種種原因,最後沒有能夠成行。


    但此時的李春來,儼然與前兩次完全不一樣了!之前,不論是麵對萬曆皇爺,還是麵對泰昌皇帝,李春來縱然也有著不弱的底氣,卻是根本沒有跟他們正麵的資格。


    但此時!


    各方麵原因總匯,李春來已經是有了跟天啟小皇帝麵對麵而坐,一起吃飯的資格!


    “哈哈!”


    “暢快,暢快啊!李卿,說真的,這絕對是吾登基以來,最暢快的一天了!來來來,陪吾喝一杯!”


    天啟小皇帝的心情儼然保持到了現在,甚至,比在大朝時還要更好。


    畢竟,在大朝的時候,各種規矩限製,他也要有所保留的。


    而此時,盡是他的地盤,是他的私密場所,也不怕被人說些什麽了。


    李春來心情也是極好,與天啟小皇帝推杯換盞,好不暢快。


    然而正當兩人說到盡興之時,遠處,忽然有一陣小喧嘩。


    緊接著,便是傳來了一個端莊但卻又絕不讓人討厭,反而是十分悅耳的聲音:“皇爺,聽說,大名鼎鼎的李春來李將軍過來了,臣妾特地過來看看。”


    “哦?”


    “嗬嗬,是皇後啊。你來的正巧,來來來,咱們一起好好喝一杯!今日,真是暢快啊!”


    天啟小皇帝忙是笑著招唿著張皇後過來。


    李春來這時也終於看清了這位大名鼎鼎的天之驕女的尊榮。


    可惜。


    此時究竟不是地方,饒是李春來的眼力,也隻能是驚鴻一瞥,隻看到她一身鳳披霞冠、端莊雍容、卻又帶著一種說出華貴妖嬈的大致輪廓。


    忙是恭敬對她行禮。


    “嗬嗬,李將軍免禮。說起來,本宮也得好好敬李將軍你一杯酒才是。謝謝你為我大明爭的這口氣!”


    張皇後此時笑吟吟來到了李春來身邊,自顧自的倒了一杯酒,與李春來碰了下酒杯,便是瀟灑的一飲而盡。


    天啟小皇帝麵色登時微微有點不悅,不過,很快便是消散無蹤。


    “……”


    李春來此時自也感覺到了情況有點不太對勁,忙是恭敬喝掉了杯中酒,說這些恭維話,而不敢去看張皇後的俏臉。


    但此時顯然比驚鴻一瞥要清晰了許多。


    便是李春來的腦子,一時也有些無法形容的感覺。


    這女人,真的是有點趨向於完美了……


    “嗬嗬。”


    “皇爺,那臣妾便告退了。”


    張皇後跟李春來喝完酒,卻並不拖遝,施施然便跟天啟小皇帝行禮,又對李春來道:“李將軍,希望你能再接再厲,為我大明,再立新功呀!”


    說完,便是帶著她的儀仗,嫋嫋離去。


    天啟小皇帝的不悅已經有些遮不住了,啐了口道:“李卿,別理她。她這幾天,神神叨叨的。咱們剛才說到哪兒了?”


    李春來心中也有了些數。


    別看天啟小皇帝登基還沒多久,但,他後宮中的那些矛盾,怕早已經是積壓良久了啊……


    忙笑道:“皇爺,咱們剛才說到……”


    “嗬嗬。”


    “皇爺,聽聞聞名天下的李將軍過來了,本宮也想過來敬李將軍一杯酒呢!”


    李春來這邊話還沒說完,不遠處,又是一陣騷動。


    一個同樣鳳披霞冠,且明顯比剛才張皇後排場更大的女人,徐徐朝著這邊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花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花船並收藏大明第一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