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壓製住了陳繼盛,讓他去催毛文龍趕緊出兵,李春來這邊也開始緩節奏了。


    別看遼地與青州隻隔海相望,可不論氣候、地形、包括很多其他方麵,還是有著很大不同的。


    李春來麾下青州左營的老兵們,自是沒什麽,可新兵們,儼然需要一個熟悉環境的過程。


    所以,早在來時,李春來的船隊裏,不僅備下了大量的炭火,更是有著大量的老薑、老蒜之類。


    就是為了防止兒郎們不適應環境,引發流感或是什麽其他疾病。


    再者,李春來雖是憑借著他積攢的優勢,有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真正要動手,還是需要精準的把握時機的。


    甚至,李春來推測,如果他隱藏不好,或者說沒有設置好前置,被後金發現了他的戰略意圖,依照這些韃子的狗性子,怕是都能放棄此次的戰略計劃。


    這玩意李春來也不能說好與不好。


    但一旦被韃子拉住了節奏,可能不僅他李三爺要陷入到巨大的被動中,遼地實際的局麵,怕是也不一定有改觀。


    最簡單的。


    韃子直掠沈陽城、遼陽城下劫掠,誰能攔得住呢?


    ……


    李春來部主力並未在旅順海岸停留太久,一天多之後,便是遊弋向了複州海域,目的地正是遼地大島之一的西島。


    事實上,早在很久之前,李春來就瞄上了包括西島在內的長生島、中島這三大島。


    這裏,不僅地理環境優越,關鍵人口稀少,沒有那些臭魚爛蝦的破事,著實是為數不多的寶地之一。


    特別是長生島。


    僅聽其名字便是能知道,這個大島有東西的。


    傳聞,正是當年徐福為始皇帝尋長生不老藥到過的地方,甚至有傳說這就是徐福的終點。


    那肯定不會差了。


    一天多後,抵達了這片海域,通過小船觀察環境的李春來很快發現,這裏的環境比他想象中要惡劣許多。


    長生島還好些,似是有幾個小村子的模樣,中島西島卻幾如不毛之地,而且島上地形明顯也更為複雜,似乎不太宜居。


    但這卻正合了李春來心意。


    他此時,就是要找一個沒有什麽人煙的地方,先貓下來,適應環境,猥瑣發育。


    幾日之後,陳繼盛便風塵仆仆的去而複返,帶給李春來最新的消息。


    毛文龍已經全盤答應了李春來的條件,至多十日之內,便會走海路過來,與李春來匯合。


    但陳繼盛同樣也帶給了李春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便是老二滿桂這次是肯定過不來了。


    滿桂升為遊擊後,發展比毛文龍要好很多。


    短短時間,麾下便有了幾百人的隊伍,而且,有小二百號騎兵。


    這是個不太好說的問題。


    很大程度上,甚至讓人會寒心……


    滿桂之所以能這麽順,核心之一,還是因為他是蒙古人。


    恰巧袁應泰上任之後,收攏了不少蒙古人,並且,將他們安置在沈陽和遼陽這種大城中,正需要有人來震場。


    滿桂正好趕上了這個時機,得到一部分實權的同時,卻也是被袁應泰給拿住了。


    對於此,李春來自也不好說些什麽。


    畢竟,袁應泰給他李三爺開了綠燈,已經是給了很大的麵子,若李春來再去不討巧,那可就是不識趣了。


    另外,就滿桂本身而言,他儼然也需要這種大場麵的鍛煉,李春來這種劍走偏鋒的山地奇襲路線,未必就真適合他。


    陳繼盛隨之也為李春來介紹起了沈陽現在的形勢。


    怎麽形容呢。


    簡直就是群魔亂舞。


    為了應對此次遼地危局,天啟小皇帝雖是像他的祖父一樣,提前便是招天下精銳過來支援,但卻依然還是老樣子。


    那些大爺們,頓時又使出他們的各路招數,搶占資源,占領道德的製高點。


    “唿。”


    李春來聞言也不由長長吐出一口濁氣。


    這玩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


    現在明軍這般狀態,怕是都快要跟前宋差不多了。


    當初的宋軍,按說靖康這個階段,不過才百多年,究竟還是應該有那麽一點戰力的。


    實際情況卻是,隻要他們出動,便必須得有賞。


    操練得有賞,出征得有賞,紮個營恨不得都得有賞。


    就更不要說是打仗了。


    那位‘聖人’皇帝,寫字畫畫的確是一流水準,藝術水平很高,然後,在具體事務上,簡直菜的讓人沒法看。


    到頭來,銀子花了,力下了,也沒少受罪,卻是一敗塗地,本身也淪為階下囚。


    也無怪乎嶽飛嶽爺爺後來會寫下:‘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真正獲得大量資源的那些將門們,到頭來,保自己投降比誰都快,簡直堪比川劇絕技‘變臉’。


    到最後真正替南宋小朝廷撐起局麵,還是那些最底層的苦哈哈老百姓啊……


    現在的大明,基本也是一個模樣。


    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吃肉的那幫雜碎,就沒一個幹人事的!”


    除了人事,他們真的是什麽事都幹……


    看到李春來心情似乎有些不好,陳繼盛猶豫了片刻,忽然一個機靈,忙是小心道:“三爺,還有個好消息,差點忘了告訴您……”


    “好消息?”


    “什麽好消息?”


    李春來有些冷的看向陳繼盛。


    說實話,對陳繼盛這種人,李春來是有些不喜的,總感覺有點陰嗖嗖的,讓人不太舒服。


    不過,他能力還是不錯的,也無怪乎被毛文龍依為左膀右臂。


    眼見李春來有了興致,他忙是低低道:“是關於李如柏李軍門的事情……”


    說著,他小心觀察著李春來的神色,見李春來似乎有意聽,他忙又繼續道:“似乎,最近朝裏彈劾李軍門的折子很多,李軍門現在遇到了不少麻煩。連帶著他麾下的那些門人,日子也都不好過了……”


    李春來緩緩點了點頭,旋即卻不由嗤鼻冷笑。


    李如柏這人,說實話,傲嬌是傲嬌了點,但終究還是有功的。


    當年碧蹄館之役,他跟著他大哥李如鬆,還是辦了些人事的,把小西行長著實揍的不輕,為漢家爭了一口氣。


    但後來諸事,這廝就有點不上溜了。


    李如柏此時倒黴,李春來自是喜聞樂見。


    隻可惜啊。


    就算李如柏倒黴,對時局也夠不成太大的影響。


    遼地的水,還是太深了……


    諸多將門,根本就不是一代兩代的問題,而是十代八代人的這等經營模式,簡直就是‘老樹盤根’,讓人無從下手的。


    李如柏他們李家倒下去,很快資源就會被其他將門所吞噬,又會有新的‘巨頭將門’誕生。


    李春來就算眼紅,卻是根本插不上腳的。


    不過,真算起來,這倒也的確是個利好消息的。


    就算李春來插不上遼地的豐腴,但隻要能把握住機會,分一杯羹還是有機會的。


    這也讓李春來更加冷靜克製!


    必須要更為穩妥的把握此次機會!


    畢竟,大明現在基本上已經沒啥名將了,杜鬆、劉綎他們都已經死了,李如柏也垂垂暮已。


    而且,說實在的,李如柏看似人五人六的,但是大家心裏都明白,沒有他大哥李如鬆,他又辦什麽人事了?


    若是李春來能把握住這個機會,狠狠.幹上一票,縱然成不了遼地的既得利益者,但名聲再進一步,提高一些,能坐在那張‘分餐’的桌子上,問題還是不大的。


    ……


    就在這種蟄伏適應之中,日子過得很快,已經來到了臘月下旬。


    這時,後金雖是還沒有出兵,但形勢已經逐漸明朗,他們的動手,隻在旦夕之間。


    而李春來這段時間也是做了一把大秀。


    特地趕到海州海域,來了一次大規模的登陸,並且,磨磨唧唧的在海邊修建了一座簡易的大型碼頭。


    所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這種事情便是這般,隻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別看李春來現在輕鬆,可真正動起來的時候,那便得是雷霆之勢了。


    好在因為李春來準備的很充裕,隊伍的狀態始終保持的不錯,減員率並不高,半成都不到。


    這個數字,放在後世自是小兒科,可在此時,說奇跡都不為過了。


    主要也是李春來部軍紀規章已經很紮實。


    就最簡單的一點,李春來部是從來不允許喝生水的,不管是誰,一旦違背,那必定是二十軍棍伺候。


    臘月二十三。


    小年之夜。


    毛文龍終於是姍姍來遲。


    可讓李春來都有些無語的是……


    這廝,居然隻帶來了也就二百號人,比之前李春來與他分別時,不說退步吧,至少是沒有什麽起色的。


    關鍵就這二百號人,精銳也並不多,至少半數都是‘歪瓜裂棗’的。


    “咳咳。”


    毛文龍顯然也有些尷尬,忙道:“兄弟,你,你別看哥哥現在人少,但可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你看到那個白發的老爺子沒?他曾經可是延綏鎮最好的射手,勇冠三軍那。還有,那邊個小夥,他爹是……”


    “……”


    看著毛文龍舌燦蓮花,牛皮根本就不要錢的吹,李春來也是徹底無語。


    就這?


    就這?


    他爹、他以前、還有他親戚牛逼,管他鳥事啊。


    現在打仗的是他自己啊……


    就這還敢跟自己爭主導權?


    還一愣一愣的?


    真的是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花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花船並收藏大明第一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