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屋內隻剩下祖孫兩個之後,老太君方拉住趙玉笙的手,問她這兩日在郡王府過得如何,元倓可還體貼。雖然祖母說得含蓄,可趙玉笙如何不知道老人家的意思,然而夫妻床笫之間的事情,她又不好意思說,隻能低頭含糊地說還好。
她就顧著難為情,卻不知道自己這麽一低頭,將脖頸上的吻痕給露了出來,老太君掃了一眼那痕跡,又見孫女羞答答的模樣,心裏一下就明白了。
老人立馬跳過這話題,拉著孫女的手道:“笙姐兒,有件事祖母要告訴你。常氏嚷嚷著要跟著彥哥兒去任上,我本來是不答應的。可你爹爹卻說由她去,省得看著她心煩。我想了想,常氏在府裏,你爹爹和她也是相看兩相厭,她要走就走吧。隻是你爹爹身邊總得有個人伺候。珍珠這丫頭這些年伺候我很是盡心,我一心給她指個不錯的小子,誰知挑來挑去一直沒有看上眼的,一來二去地倒耽擱了。如今她已然二十四五了,府裏越加沒有合適的小子配她了。我想了又想,決定抬了她給你爹爹做姨娘。”
讓珍珠給爹爹做妾,年歲相差太大了吧。而且人家一個姑娘家,祖母張口就讓人家做妾,這未免也太……趙玉笙吃一大驚,怔怔地半天迴不了神。
崔老太君見她這副模樣,以為她不高興,便道:“笙姐兒,你爹爹才四十出頭,你總不能叫他就此過光棍日子吧。你爹爹那般疼愛你,為人子女的,可不能沒有孝心啊。”
見祖母板著臉神色不虞,趙玉笙忙道:“不是,孫女覺得祖母的安排很好,我不過是想稍後要怎麽麵對珍珠姐姐才自然而已。珍珠姐姐人很好,我嫁了人,哥哥又外放不在京裏,爹爹身邊有她伺候著,大家都放心。”
崔老太君見她神色不似作偽,方神情轉霽道:“好孩子,祖母就知道你是個明事理的。”趙玉笙笑了笑,心道我明不明事理又如何,這事情全憑您老人家說了算,我可沒有置喙的餘地。
第133章 大結局(終章)
橫豎大家都住在京裏,迴家晚一些也不怕,元倓作為新姑爺,被熱情的趙家人灌醉了,崔老太君便留一對新人在伯府久呆一些,等元倓酒醒了一些再迴去。
元倓被扶進牡丹院歇息,趙玉笙卻被趙彥叫去一邊說話。想著胞兄跟著就要外放,兄妹又要分開,彼此少不得要叮囑一番。關於常氏,兄妹兩個終究是繞不開的。趙彥請妹子原諒,說常氏主動提出要跟著自己去,身為人子不好拒絕,而且常氏因為趙玉琴的死這幾年老得很快。雖然她早年做了許多錯事,但畢竟是生母,自己見她如此落魄,心裏也不好受。
趙玉笙忙說自己不介意,常氏對不住自己,但對趙彥來說卻始終是一位慈母,他孝敬常氏天經地義。然後趙玉笙又說到老太太想讓趙清溪納珍珠為妾的事情,問趙彥可曾知道。
趙彥點頭:“祖母已然和我說了這事,子不幹父,身為晚輩咱們兄妹無權置喙。你嫂子卻嘀咕著說爹爹四十出頭,珍珠更年輕,兩人肯定會生下孩兒來,到時候做叔父的不是侄兒還小。”趙玉笙捂嘴直笑,說京都這樣的人家可不少,也沒什麽尷尬的。
話雖如此,可當趙玉笙自己的長子寶哥兒因為比珍珠的兒子大半歲,做外甥的時常打哭舅舅,每當她這個母親暴揍兒子,趙清溪這個外祖父就會一手一個抱著眼淚汪汪的兒子和外孫,然後橫眉豎目地喝罵女兒的時候,趙玉笙就會忍不住腹誹這叫什麽事兒。
寶哥兒這孩子不知道隨了誰,和小夥伴們玩最喜歡動手。偏偏這孩子繼承了元倓的壯碩趙玉笙的手腳麻利,差不多大的孩子,經常是他打得別人哇哇大哭,這自己卻鮮少有戰敗吃虧的時候。珍珠的孩子被他打哭,丁蔚的閨女被他欺負,徐蓉的二兒子也不是他的對手。
這不算什麽,更要命的是這孩子還打進了宮裏,將麗妃所生的六皇子給結結實實地揍了一頓,六皇子哭唧唧地跑去太後跟前告狀,太後卻說你比寶哥兒大五個月,還打不過人家,哭什麽哭。麗妃一張俏臉漲得通紅,滿腹委屈跑去皇上跟前訴苦。
皇上說元倓當年就是個混不吝,趙玉笙更是出了名的彪悍潑辣,這兩人生出的兒子能不兇嘛。咱家小六兒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往後寶哥兒進宮,你帶著孩子避開些就是。麗妃說皇宮是六皇子的家,怎麽還要他避著外人,這不合規矩呀。
皇上攤了攤手說有什麽辦法,小孩子之間玩鬧,難不成自己這個伯父兼表伯要出麵懲罰寶哥兒?你要是氣不過,你可以去和趙玉笙理論。和趙家那個悍婦理論,想起趙玉笙當年街頭砸得元倓頭破血流的“英勇事跡”,自己與她理論,萬一惹惱了她,她一磚頭砸過來怎麽辦。麗妃生生打了個寒噤,老老實實拉著兒子走了。
可了不得了,自己這分明是生了個闖禍精啊,趙玉笙自此再不叫兒子進宮了。元倓也認識到了危機,即便兒子還不滿六歲,也狠心將他丟給秦師傅磋磨。寶哥兒根骨極佳,是個習武的好苗子,秦師傅如獲至寶,教得格外上心。寶哥兒沉迷習武,倒是慢慢收了性子。
趙玉笙總算鬆了口氣,隨著第四個孩子的降生,她越加沒有多餘的精力來管長子了。誠安郡王夫婦是京都有名的恩愛夫妻,琴瑟和鳴的結果是七年時間生了兩男兩女四個孩子。
元倓如今已然是京衛指揮使司的指揮使,次女百日宴的時候他出京公幹不在府裏,等他趕迴來的時候,百日宴已然過了七八日。因為心存內疚,元倓一迴府就問郡王妃在哪裏。
元倓本就熱心床笫之事,更何況小別勝新婚,當晚夫妻兩個少不得鬧騰了大半夜。趙玉笙小死過幾迴後無力再戰,元倓猶自興致高昂,但心疼妻子平日裏除了打理整個郡王府,還要親自教導幾個孩子,遂強忍著抱著妻子睡了。
“今日不去營裏,等我迴來用午膳。”元倓囑咐道。因為辦的是皇差,元倓次日一早需要進宮去向皇帝表哥複命。趙玉笙笑著揮了揮手:“去吧,二哥去京外還不到兩個月,瞧著人就瘦了。等下我親自下廚炒幾個你愛吃的菜,給你好生補補。”
元倓歎息道:“沒法子,那地方的菜色就沒有合我口味的,吃來吃去還是家裏頭的菜好吃。”一旁的麥婆子忍不住笑著插嘴:“那是因為郡王爺吃慣了郡王妃弄的那些菜,胃口養刁了。”
“那是,滿天下像笙妹這麽有烹調天賦的有幾個。走了!”元倓驕傲地點頭,然後摸了摸熟睡中的小閨女那嫩嘟嘟的小臉,又親了親趙玉笙的額頭,轉身出門而去。
麥婆子和關婆子對視一眼,兩個人臉上都很淡定。自家郡王爺和郡王妃雖然成親了七八年,但恩愛的勁兒絲毫不減,這種動不動就親親的戲碼兩個老媽子已然司空見慣。
元倓在禦書房和皇帝表哥說完了公事,又拐去太後宮裏看了姨媽。太後年紀大了,身子差了些,但愛操心的性子和當年一樣。即便外甥都是四個孩子的爹了,她老人家還是覺得這孩子不是很成熟,一逮著機會就念叨。元倓耐著性子聽老人家念了好一陣“經”後,便火急火燎地出宮迴府。
嬌妻幼子在家,他恨不能不去衙門,成日裏陪著他們才好。早上妻子可是承諾要親自下廚犒勞他的,一想到昨晚的旖旎風光,元倓就渾身燥熱。
笙妹平日裏性子強,甚至可以說有些倔,但到了床上卻很是乖順,自己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她如今才生養三個月,身子格外綿軟馥鬱,元倓頗有些欲罷不能。趙玉笙有午睡的習慣,元倓昨晚沒盡興,腦子裏打著午睡時候補償一番的主意,越加歸心似箭,幾次吩咐車夫趕車快點。
元倓直奔正院上房宴息室,掀開門簾興奮地道:“笙妹,我迴來了。”結果卻撲了個空,趙玉笙根本不在屋裏,隻有麥婆子和奶娘在一道哄著繈褓中的二姐兒。
麥婆子道:“郡王妃在園子水榭等郡王爺,說是有事和你說。”在園子水榭等自己,元倓的臉一下就僵了。再恩愛的夫妻,也難免有齟齬生嫌隙的時候,趙玉笙顧及他的麵子,但凡對他不滿要尋他的不是,就避開下人將他叫去水榭說。一來二去地,以至於他一聽說他家笙妹在園子水榭等自己就頭皮發麻。
明明早上還好好地,怎麽忽然就不高興了,元倓想了又想,確定自己從昨晚迴家到眼下,沒有做過任何惹惱妻子的事情。元倓壓下心頭疑慮,裝作隨便的樣子問麥婆子自己離開府裏後,可有什麽人來過。
麥婆子道:“就是秋山帶著顧掌櫃幾個來交賬冊給郡王妃察看。”元倓心裏一沉,道:“顧掌櫃,應州府的顧掌櫃嗎?”麥婆子沉吟道:“好像是的,府裏的店鋪遍布大齊上下,老奴不是很清楚那些掌櫃。”
怎麽自己前腳迴府,後腳顧掌櫃就來京裏了。笙妹要喊自己去水榭,八成是自己做的事叫她知曉了。壞了壞了,這下真的麻煩了。自己明知道那是笙妹忌諱的事情,偏偏觸了她的逆鱗,笙妹該有多憤怒。元倓搓著手嗎,膽戰心驚地往園子走去。
“郡王爺來了,快進去吧,郡王妃等你許久了。”關婆子守在路口,看到他立馬笑著迎上來。元倓臉點了點頭,身姿僵硬地走進了水榭。
“郡王爺來了,請坐。”趙玉笙掀了掀眼皮,抬手指了指對麵的凳子。事情果真很嚴重,笙妹沒有半分笑模樣不說,都不叫自己“二哥”,而是稱唿“郡王爺”了。元倓暗自叫苦,臉頰抽搐著勉力擠出幾分笑意,挨著凳子邊沿坐下了。
“口渴了吧,來,喝杯茶。”趙玉笙麻利地倒了一杯茶遞過來。竟然還準備了一壺茶水,這是打算長久理論的架勢。笙妹不會因為這件事不要自己了吧?
這樣一想,元倓額頭冷汗刷地冒了出來。隨即心頭有個聲音在吼著不可能,兩個人都有四個孩子了,笙妹怎麽可能不要自己。隻是自己這次是真正惹惱了她,她會怎麽發泄心頭怒火呢?
元倓木呆呆地接過茶杯子,機械地往嘴裏送。眼睛卻瞟向趙玉笙,看到她的左手似乎在摩挲著什麽,低頭一看才發現,那是一塊爛磚頭。
爛磚頭,時隔多年,又惹得笙妹要砸自己磚頭了。元倓背心發涼,撲通一聲溜下了凳子,撲到趙玉笙身邊,握住她的左手嚷道:“笙妹,是二哥不好,二哥不該瞞著你做那事,你砸吧,往頭上砸,砸多狠都沒關係,隻要你肯原諒我就好。”
趙玉笙被元倓連手帶磚頭地拉住,磚頭眼看著就要砸到他頭上,嚇得右手趕緊將磚頭拿走,氣道:“二哥你瘋了,誰說我要炸你了!”
元倓一怔:“笙妹你,你不是要砸我。我做了那事,本以為你會生氣的。”趙玉笙似笑非笑地道:“敢問郡王爺做了哪事,我又為何要生氣?”
妻子這樣的神態,顯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不過是看自己肯不肯坦白了。事到如今元倓哪敢隱瞞半分,立馬竹筒倒豆子開始交代。最後做了深刻的檢討,並保證不會有下一次。
趙玉笙氣道:“二哥將我看成什麽了,我就那麽鐵石心腸愛記仇?你那奶娘母女當年委實可惡,可事情過去那麽多年,且應氏畢竟救過你,你幫龐翠兒我還不至於生氣。”
元倓訕訕地道:“那,笙妹你是生氣我瞞著你嗎?”趙玉笙搖頭:“這個不是最叫我生氣的地方。二哥知道那納了龐翠兒的是何人嗎?”
元倓道:“那人不是先皇時期大理寺少卿的第五個兒子嗎?”趙玉笙哼了一聲:“那二哥可知道我當初為何會逃離養父母的家,最後被丁家祖孫收留嗎?”
這個元倓當然知道了,是因為有個有權勢好褻玩年幼小姑娘的變態瞧出了趙玉笙是女兒身,叫於家將於笙送給自己,於家祖母貪財一口就答應了。幸好養母楊氏不忍,偷偷放養女逃走。
她就顧著難為情,卻不知道自己這麽一低頭,將脖頸上的吻痕給露了出來,老太君掃了一眼那痕跡,又見孫女羞答答的模樣,心裏一下就明白了。
老人立馬跳過這話題,拉著孫女的手道:“笙姐兒,有件事祖母要告訴你。常氏嚷嚷著要跟著彥哥兒去任上,我本來是不答應的。可你爹爹卻說由她去,省得看著她心煩。我想了想,常氏在府裏,你爹爹和她也是相看兩相厭,她要走就走吧。隻是你爹爹身邊總得有個人伺候。珍珠這丫頭這些年伺候我很是盡心,我一心給她指個不錯的小子,誰知挑來挑去一直沒有看上眼的,一來二去地倒耽擱了。如今她已然二十四五了,府裏越加沒有合適的小子配她了。我想了又想,決定抬了她給你爹爹做姨娘。”
讓珍珠給爹爹做妾,年歲相差太大了吧。而且人家一個姑娘家,祖母張口就讓人家做妾,這未免也太……趙玉笙吃一大驚,怔怔地半天迴不了神。
崔老太君見她這副模樣,以為她不高興,便道:“笙姐兒,你爹爹才四十出頭,你總不能叫他就此過光棍日子吧。你爹爹那般疼愛你,為人子女的,可不能沒有孝心啊。”
見祖母板著臉神色不虞,趙玉笙忙道:“不是,孫女覺得祖母的安排很好,我不過是想稍後要怎麽麵對珍珠姐姐才自然而已。珍珠姐姐人很好,我嫁了人,哥哥又外放不在京裏,爹爹身邊有她伺候著,大家都放心。”
崔老太君見她神色不似作偽,方神情轉霽道:“好孩子,祖母就知道你是個明事理的。”趙玉笙笑了笑,心道我明不明事理又如何,這事情全憑您老人家說了算,我可沒有置喙的餘地。
第133章 大結局(終章)
橫豎大家都住在京裏,迴家晚一些也不怕,元倓作為新姑爺,被熱情的趙家人灌醉了,崔老太君便留一對新人在伯府久呆一些,等元倓酒醒了一些再迴去。
元倓被扶進牡丹院歇息,趙玉笙卻被趙彥叫去一邊說話。想著胞兄跟著就要外放,兄妹又要分開,彼此少不得要叮囑一番。關於常氏,兄妹兩個終究是繞不開的。趙彥請妹子原諒,說常氏主動提出要跟著自己去,身為人子不好拒絕,而且常氏因為趙玉琴的死這幾年老得很快。雖然她早年做了許多錯事,但畢竟是生母,自己見她如此落魄,心裏也不好受。
趙玉笙忙說自己不介意,常氏對不住自己,但對趙彥來說卻始終是一位慈母,他孝敬常氏天經地義。然後趙玉笙又說到老太太想讓趙清溪納珍珠為妾的事情,問趙彥可曾知道。
趙彥點頭:“祖母已然和我說了這事,子不幹父,身為晚輩咱們兄妹無權置喙。你嫂子卻嘀咕著說爹爹四十出頭,珍珠更年輕,兩人肯定會生下孩兒來,到時候做叔父的不是侄兒還小。”趙玉笙捂嘴直笑,說京都這樣的人家可不少,也沒什麽尷尬的。
話雖如此,可當趙玉笙自己的長子寶哥兒因為比珍珠的兒子大半歲,做外甥的時常打哭舅舅,每當她這個母親暴揍兒子,趙清溪這個外祖父就會一手一個抱著眼淚汪汪的兒子和外孫,然後橫眉豎目地喝罵女兒的時候,趙玉笙就會忍不住腹誹這叫什麽事兒。
寶哥兒這孩子不知道隨了誰,和小夥伴們玩最喜歡動手。偏偏這孩子繼承了元倓的壯碩趙玉笙的手腳麻利,差不多大的孩子,經常是他打得別人哇哇大哭,這自己卻鮮少有戰敗吃虧的時候。珍珠的孩子被他打哭,丁蔚的閨女被他欺負,徐蓉的二兒子也不是他的對手。
這不算什麽,更要命的是這孩子還打進了宮裏,將麗妃所生的六皇子給結結實實地揍了一頓,六皇子哭唧唧地跑去太後跟前告狀,太後卻說你比寶哥兒大五個月,還打不過人家,哭什麽哭。麗妃一張俏臉漲得通紅,滿腹委屈跑去皇上跟前訴苦。
皇上說元倓當年就是個混不吝,趙玉笙更是出了名的彪悍潑辣,這兩人生出的兒子能不兇嘛。咱家小六兒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往後寶哥兒進宮,你帶著孩子避開些就是。麗妃說皇宮是六皇子的家,怎麽還要他避著外人,這不合規矩呀。
皇上攤了攤手說有什麽辦法,小孩子之間玩鬧,難不成自己這個伯父兼表伯要出麵懲罰寶哥兒?你要是氣不過,你可以去和趙玉笙理論。和趙家那個悍婦理論,想起趙玉笙當年街頭砸得元倓頭破血流的“英勇事跡”,自己與她理論,萬一惹惱了她,她一磚頭砸過來怎麽辦。麗妃生生打了個寒噤,老老實實拉著兒子走了。
可了不得了,自己這分明是生了個闖禍精啊,趙玉笙自此再不叫兒子進宮了。元倓也認識到了危機,即便兒子還不滿六歲,也狠心將他丟給秦師傅磋磨。寶哥兒根骨極佳,是個習武的好苗子,秦師傅如獲至寶,教得格外上心。寶哥兒沉迷習武,倒是慢慢收了性子。
趙玉笙總算鬆了口氣,隨著第四個孩子的降生,她越加沒有多餘的精力來管長子了。誠安郡王夫婦是京都有名的恩愛夫妻,琴瑟和鳴的結果是七年時間生了兩男兩女四個孩子。
元倓如今已然是京衛指揮使司的指揮使,次女百日宴的時候他出京公幹不在府裏,等他趕迴來的時候,百日宴已然過了七八日。因為心存內疚,元倓一迴府就問郡王妃在哪裏。
元倓本就熱心床笫之事,更何況小別勝新婚,當晚夫妻兩個少不得鬧騰了大半夜。趙玉笙小死過幾迴後無力再戰,元倓猶自興致高昂,但心疼妻子平日裏除了打理整個郡王府,還要親自教導幾個孩子,遂強忍著抱著妻子睡了。
“今日不去營裏,等我迴來用午膳。”元倓囑咐道。因為辦的是皇差,元倓次日一早需要進宮去向皇帝表哥複命。趙玉笙笑著揮了揮手:“去吧,二哥去京外還不到兩個月,瞧著人就瘦了。等下我親自下廚炒幾個你愛吃的菜,給你好生補補。”
元倓歎息道:“沒法子,那地方的菜色就沒有合我口味的,吃來吃去還是家裏頭的菜好吃。”一旁的麥婆子忍不住笑著插嘴:“那是因為郡王爺吃慣了郡王妃弄的那些菜,胃口養刁了。”
“那是,滿天下像笙妹這麽有烹調天賦的有幾個。走了!”元倓驕傲地點頭,然後摸了摸熟睡中的小閨女那嫩嘟嘟的小臉,又親了親趙玉笙的額頭,轉身出門而去。
麥婆子和關婆子對視一眼,兩個人臉上都很淡定。自家郡王爺和郡王妃雖然成親了七八年,但恩愛的勁兒絲毫不減,這種動不動就親親的戲碼兩個老媽子已然司空見慣。
元倓在禦書房和皇帝表哥說完了公事,又拐去太後宮裏看了姨媽。太後年紀大了,身子差了些,但愛操心的性子和當年一樣。即便外甥都是四個孩子的爹了,她老人家還是覺得這孩子不是很成熟,一逮著機會就念叨。元倓耐著性子聽老人家念了好一陣“經”後,便火急火燎地出宮迴府。
嬌妻幼子在家,他恨不能不去衙門,成日裏陪著他們才好。早上妻子可是承諾要親自下廚犒勞他的,一想到昨晚的旖旎風光,元倓就渾身燥熱。
笙妹平日裏性子強,甚至可以說有些倔,但到了床上卻很是乖順,自己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她如今才生養三個月,身子格外綿軟馥鬱,元倓頗有些欲罷不能。趙玉笙有午睡的習慣,元倓昨晚沒盡興,腦子裏打著午睡時候補償一番的主意,越加歸心似箭,幾次吩咐車夫趕車快點。
元倓直奔正院上房宴息室,掀開門簾興奮地道:“笙妹,我迴來了。”結果卻撲了個空,趙玉笙根本不在屋裏,隻有麥婆子和奶娘在一道哄著繈褓中的二姐兒。
麥婆子道:“郡王妃在園子水榭等郡王爺,說是有事和你說。”在園子水榭等自己,元倓的臉一下就僵了。再恩愛的夫妻,也難免有齟齬生嫌隙的時候,趙玉笙顧及他的麵子,但凡對他不滿要尋他的不是,就避開下人將他叫去水榭說。一來二去地,以至於他一聽說他家笙妹在園子水榭等自己就頭皮發麻。
明明早上還好好地,怎麽忽然就不高興了,元倓想了又想,確定自己從昨晚迴家到眼下,沒有做過任何惹惱妻子的事情。元倓壓下心頭疑慮,裝作隨便的樣子問麥婆子自己離開府裏後,可有什麽人來過。
麥婆子道:“就是秋山帶著顧掌櫃幾個來交賬冊給郡王妃察看。”元倓心裏一沉,道:“顧掌櫃,應州府的顧掌櫃嗎?”麥婆子沉吟道:“好像是的,府裏的店鋪遍布大齊上下,老奴不是很清楚那些掌櫃。”
怎麽自己前腳迴府,後腳顧掌櫃就來京裏了。笙妹要喊自己去水榭,八成是自己做的事叫她知曉了。壞了壞了,這下真的麻煩了。自己明知道那是笙妹忌諱的事情,偏偏觸了她的逆鱗,笙妹該有多憤怒。元倓搓著手嗎,膽戰心驚地往園子走去。
“郡王爺來了,快進去吧,郡王妃等你許久了。”關婆子守在路口,看到他立馬笑著迎上來。元倓臉點了點頭,身姿僵硬地走進了水榭。
“郡王爺來了,請坐。”趙玉笙掀了掀眼皮,抬手指了指對麵的凳子。事情果真很嚴重,笙妹沒有半分笑模樣不說,都不叫自己“二哥”,而是稱唿“郡王爺”了。元倓暗自叫苦,臉頰抽搐著勉力擠出幾分笑意,挨著凳子邊沿坐下了。
“口渴了吧,來,喝杯茶。”趙玉笙麻利地倒了一杯茶遞過來。竟然還準備了一壺茶水,這是打算長久理論的架勢。笙妹不會因為這件事不要自己了吧?
這樣一想,元倓額頭冷汗刷地冒了出來。隨即心頭有個聲音在吼著不可能,兩個人都有四個孩子了,笙妹怎麽可能不要自己。隻是自己這次是真正惹惱了她,她會怎麽發泄心頭怒火呢?
元倓木呆呆地接過茶杯子,機械地往嘴裏送。眼睛卻瞟向趙玉笙,看到她的左手似乎在摩挲著什麽,低頭一看才發現,那是一塊爛磚頭。
爛磚頭,時隔多年,又惹得笙妹要砸自己磚頭了。元倓背心發涼,撲通一聲溜下了凳子,撲到趙玉笙身邊,握住她的左手嚷道:“笙妹,是二哥不好,二哥不該瞞著你做那事,你砸吧,往頭上砸,砸多狠都沒關係,隻要你肯原諒我就好。”
趙玉笙被元倓連手帶磚頭地拉住,磚頭眼看著就要砸到他頭上,嚇得右手趕緊將磚頭拿走,氣道:“二哥你瘋了,誰說我要炸你了!”
元倓一怔:“笙妹你,你不是要砸我。我做了那事,本以為你會生氣的。”趙玉笙似笑非笑地道:“敢問郡王爺做了哪事,我又為何要生氣?”
妻子這樣的神態,顯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不過是看自己肯不肯坦白了。事到如今元倓哪敢隱瞞半分,立馬竹筒倒豆子開始交代。最後做了深刻的檢討,並保證不會有下一次。
趙玉笙氣道:“二哥將我看成什麽了,我就那麽鐵石心腸愛記仇?你那奶娘母女當年委實可惡,可事情過去那麽多年,且應氏畢竟救過你,你幫龐翠兒我還不至於生氣。”
元倓訕訕地道:“那,笙妹你是生氣我瞞著你嗎?”趙玉笙搖頭:“這個不是最叫我生氣的地方。二哥知道那納了龐翠兒的是何人嗎?”
元倓道:“那人不是先皇時期大理寺少卿的第五個兒子嗎?”趙玉笙哼了一聲:“那二哥可知道我當初為何會逃離養父母的家,最後被丁家祖孫收留嗎?”
這個元倓當然知道了,是因為有個有權勢好褻玩年幼小姑娘的變態瞧出了趙玉笙是女兒身,叫於家將於笙送給自己,於家祖母貪財一口就答應了。幸好養母楊氏不忍,偷偷放養女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