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太君默然,神色晦暗不明。田老太太趁機道:“雖然元倓至今尚不知道當年的小於笙是個姑娘,而且就是笙姐兒,但他們兩個畢竟一道生活了幾年,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萬一將來事情傳開了,笙姐兒將怎麽辦,老姐姐可曾想過?”
崔老太君歎了口氣:“我知道田家妹子的意思,可那元倓小兒當初那般狠心拋下笙姐兒,到了京裏又對她百般羞辱,你讓我們家如何甘心將笙姐兒嫁給他。”
田老太太點頭:“我明白。可如今老姐姐也知曉了,事情鬧成這樣大多是誤會,隻能說是造化弄人,元倓至始至終都沒有忘記笙姐兒呀。”
崔老太君搖頭:“笙姐兒受了那麽多苦,一句簡簡單單的誤會就抹去了,這對她何其不公!”
田老太太道:“是啊,這孩子早先受的苦真是太多了。然而正因為她早先受了那麽多苦,往後才更應該找個好夫婿好生疼愛以作補償。元倓早先確實傷害笙姐兒良多,可放眼這世上,除了你們這些至親,再沒有人能像元倓那般將她看得這般重了。老姐姐,我希望你們拋開那些過往,好生考慮考慮這件事。”
田老太太的肺腑之言,總算觸動了崔老太君,老太太沉吟良久後道:“田家妹子說得對,我迴去和兩個兒子商量商量。”
這邊趙玉笙和佩婉郡主已然在郡主府婆子的引領下,來到了水榭邊欣賞起了西府海棠。趙玉笙有心多了解這位未來大嫂,自然是挖空心思挑起話題。一會兒問人家平日裏在家裏都做些什麽,一會兒問人家可喜歡逛書鋪。
聽到佩婉郡主說自己素日出門不多,偶爾出門也是跟著長輩,書鋪極少有機會去逛,她便借機提議道:“若是我派人上門去請郡主逛書鋪,不知道王府的長輩允許不允許。”
佩婉郡主搖頭道:“可能有些難,我們家的姑娘出門都是長輩跟著,很少有和旁人一道逛街的。即便太後賜了婚,咱們兩家成了姻親,可大人也有可能不允許,笙姐兒真是對不住了。”
難怪福王府能曆經三朝不倒,單看人家對後輩教育的謹慎就可以看出了。趙玉笙暗自感歎,大度地擺手道:“沒什麽,郡主不必致歉。我也是因為哥哥昨日說他從南方書院迴來後,一直忙於科考,還沒逛過一次書鋪,說是過兩日要帶我去好生逛逛。方想起邀請你。”
趙家人想多了解佩婉郡主,佩婉郡主何嚐不想多了解趙彥。她至今還沒見過趙彥,對未婚夫究竟長什麽樣子當然也好奇。聽到趙玉笙這樣一說,她心裏不禁嘀咕起來,小姑子邀請自己逛書鋪什麽的,不會是未婚夫慫恿的吧。那人,那人八成是想見見自己。
這樣想來,自己方才拒絕的表麵看來是小姑子,其實卻是未來夫婿,趙彥會不會因此生自己的氣啊。佩婉郡主越想越不安,正想著是不是要好生解釋一番,元佳婉卻陪著崔老太君田老太太過來了,她再也尋不到機會和趙玉笙單獨說話了。
因為郡主府隻請了崔老太君和趙玉笙,崔氏也好常氏也好都隻能候在家裏。“怎麽樣,老太君可還滿意?”趙玉笙和崔老太君祖孫兩個迴到萱瑞堂才剛坐下,崔氏和常氏就聯袂而來,崔氏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問。
崔老太君含笑點頭,說佩婉郡主瞧著是個好姑娘,端莊穩重,沒有什麽王府千金宗室郡主的驕矜之氣。
崔氏笑道:“那就好,咱們就擔心她過於嬌氣,到時候即便願意跟著彥哥兒去偏僻的小縣城,也會因為過不慣苦日子而中途迴京。”
崔老太君點頭讚同。然後說自己本想探探口風,看佩婉郡主有沒有心理準備婚後跟著夫婿出京外放,但又想著自家與她說了什麽話,她迴去王府長輩們肯定要問起。王府那些夫人們都是人精,自己這點子盤算人家焉能瞧不出,便又打消了念頭。
崔氏說還是老太君想得周到,今日是首次見麵,老太君確實不適宜和佩婉郡主說這些。要說也是等三書六聘過程中,與人家的長輩見了麵光明正大地說。當然小孩子們自己私下裏瞞著大人商談,那是另外一迴事。
“佩婉郡主模樣如何?”常氏最關心的一點偏偏老太君一直沒提,她終於忍不住開口詢問起來。
崔老太君原本心情不錯,對常氏也不像之前那般不假辭色,這會子卻因為她這句話,心頭火氣一下被挑起。老太太瞪了一眼過去,哂笑道:“放心,人家那長相配得上你那兒子,虧不了他!可惜做妻子的,能不能叫夫婿滿意,叫婆家滿意,可不能光靠長相。你倒是模樣出挑,然而老三滿意你沒有,我滿意你沒有?”
祖母也太不給三太太麵子吧,簡直跟前世普通百姓家的婆婆嗬斥兒媳婦沒什麽兩樣,如不是親耳聽到,趙玉笙絕對不會相信這是堂堂伯府婆媳之間的對話。
祖母,我這個三太太的親閨女還在場啊,您好歹也叫我迴避一二啊。您這麽當麵羞辱她,她羞憤之下,八成會疑心是我因為前幾日挨了罵,在您跟前告狀,然後您就給我出氣了。趙玉笙一邊腹誹一邊悄悄挪去一邊,努力削弱自己的存在感。
常氏臉上陣紅陣白,顫抖著嘴唇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屋中頓時安靜下來,氣氛格外尷尬。好一陣崔氏方岔開話題道:“弟妹,如今彥哥兒的親事已然定下,琴姐兒年紀也不小了,咱們得趕緊給她物色夫婿。這杜悠之相貌堂堂,身為新科進士,行事穩重,瞧著是個做官的料,夫君和三弟都覺著他不錯,婆婆也很喜歡這孩子。杜家祖上又是做官的,家境豐厚,你看將琴姐兒許配與他如何?”
將琴姐兒許給杜悠之這個鄉野地方來的人,這,婆婆和丈夫是瘋了嗎?崔氏的話無異於晴天霹靂,幾乎沒將常氏給擊暈。常氏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方將那聲憤怒的尖叫和一口老血咽了迴去,然後幹巴巴地道:“我,我有些頭暈,婆婆,我先迴蒼鬆院了。”
“弟妹,你要不要緊,不然我讓她們去請郎中?”常氏麵色蒼白,神色極其難看,崔氏嚇了一跳,忙關切地道。常氏擺手說自己不要緊,迴去躺躺就好。
常氏在丫頭婆子的攙扶下,深一腳淺一腳地一迴到蒼鬆院就揮退其他人,單留了隋嬤嬤。常氏興衝衝地去萱瑞堂,迴來卻仿佛失了魂一般,隋嬤嬤嚇得不輕,等屋內隻剩自己兩人後,立馬湊攏去小心翼翼地道:“太太這是怎麽了,總不會是……是那佩婉郡主有何……缺陷?”
常氏搖頭:“郡主很不錯,沒有任何缺陷。”隋嬤嬤皺眉,隨即大膽地道:“那,那是老太君又責罵了太太?”常氏還是搖頭。隋嬤嬤糊塗了:“那究竟是為了何事,害得太太這般失魂落魄地。”
常氏紅了眼圈,哽咽道:“是琴姐兒,老太君還有夫君,他們竟然打算將我的琴姐兒許給杜悠之那個鄉野粗蠻之人。”
隋嬤嬤呆了:“這,這怎麽可能?二姑娘才貌雙全,名滿京都,老太君和三老爺怎麽會想到將她許配給這樣一個人?”
常氏捂臉大哭:“是啊,他們怎麽能這樣作踐我的琴姐兒。早知如此,當初隨便在那些求娶的小郎君當中挑一個,都比嫁給這樣一個鄉下小地方來的貨色強。嫁了這姓杜的,琴姐兒就得遠離京都,遠離我,一想到往後要許多年才能和她見一次麵,我就心如刀割。”
“太太別盡顧著哭,得想法子阻止此事才行。”隋嬤嬤搓著手不斷地歎氣,“而且此事還要瞞著二姑娘才好,省得她知道了尋死覓活地。”
常氏卻不同意:“這樣的大事怎麽能瞞著琴姐兒,得趕緊告訴她。那孩子機敏,看看她自己能不能想到好法子攪黃了這事。”
不錯,趙玉琴是個沉得住氣地,那就即刻請她來商量吧。隋嬤嬤立馬使人去芝蘭院叫來趙玉琴,然後將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了她。
趙玉琴直接被這噩耗震懵了,愣了好一陣才尖聲道:“不可能,爹爹怎麽會將我許給那姓杜的村夫,一定是大伯母和母親說笑而已!”
常氏抱住趙玉琴哭道:“千真萬確,你大伯母當時的神色語氣再正經不過,不是說笑,是真的,他們是真的這般打算的!”
“是真的,怎麽會這樣呢?我可是錦陽城裏數一數二出挑的千金小姐,家裏頭怎麽會想著將我許給那樣一個人……到底是哪裏出了岔子呢……是趙玉笙,一定是那孽障,是她在背後搗鬼,一定是!”趙玉琴先是低喃,繼而咬牙切齒瘋狂大叫。
第90章 密謀
二姑娘魔怔了,將她許給誰不許給誰那是長輩的意思,四姑娘就算再得寵,也不至於能左右得了這事吧。
見隋嬤嬤神色間帶著些不以為然,趙玉琴越加氣憤難當:“這孽障睚眥必報,那日母親不喜哥哥和她在一起,帶著我去牡丹院訓斥了她一通。她心懷不忿,知道母親疼愛我,便在祖母跟前慫恿,目的不過是叫母親難過而已!”
對,肯定是這樣,婆婆那般偏疼那孽障!難怪先前羞辱自己的時候,都是當著那孽障的麵的,老家夥這是在給那孽障出氣呢。那孽障是自己腸子裏爬出來的,可是自己遭受屈辱,她卻在一旁無動於衷,不對,是快意地在一旁瞧熱鬧。試想換成彥哥兒或者琴姐兒,他們能不立馬替自己說話?
常氏越想越認同大女兒的話,鐵青著臉狠聲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我就該早點除掉這個禍害,就不該拖到這時候!”“太太,你,你輕點!仔細叫她們聽了去……”隋嬤嬤嚇得聲音都變了。
果然娘對那孽障已然動了殺機,趙玉琴心頭暗喜,麵上卻擺出一副懵懂模樣道:“什麽禍害,娘您說什麽呀,女兒怎麽聽不懂。”
常氏歎了口氣:“事到如今,娘也不想瞞你了。這孽障八字惡,克父母克手足,不除掉她咱們一家子都會倒黴。你別怪娘狠心,娘也是沒法子。娘就隻有你們三個孩子,總不能留著她而坐看你和彥哥兒厄運連連吧。”
趙玉琴眨巴著眼珠子:“娘,畢竟是一母同胞的親妹子,她可以不仁我卻不能無義。而且除掉她,難度太大,萬一東窗事發,祖母和爹爹絕饒不了您的。仔細想想,當初她沒被爹爹找迴的時候,咱們一家子什麽事都沒有,那就是說隻要將她趕出伯府就可以了。”
常氏搖頭:“你祖母和爹爹那般偏疼她,當初她和誠安郡王鬧出那麽大的事來,你祖母都沒責罰她,想趕走她又怎麽可能。”
趙玉琴道:“那是因為當初那事是發生在大街上,若是不保她的話,咱們伯府臉麵無存。而且那次她也確實占了些理。這次咱們好生謀劃,設個絕妙的套子叫她鑽進來,吃了虧卻有苦說不出。”
崔老太君歎了口氣:“我知道田家妹子的意思,可那元倓小兒當初那般狠心拋下笙姐兒,到了京裏又對她百般羞辱,你讓我們家如何甘心將笙姐兒嫁給他。”
田老太太點頭:“我明白。可如今老姐姐也知曉了,事情鬧成這樣大多是誤會,隻能說是造化弄人,元倓至始至終都沒有忘記笙姐兒呀。”
崔老太君搖頭:“笙姐兒受了那麽多苦,一句簡簡單單的誤會就抹去了,這對她何其不公!”
田老太太道:“是啊,這孩子早先受的苦真是太多了。然而正因為她早先受了那麽多苦,往後才更應該找個好夫婿好生疼愛以作補償。元倓早先確實傷害笙姐兒良多,可放眼這世上,除了你們這些至親,再沒有人能像元倓那般將她看得這般重了。老姐姐,我希望你們拋開那些過往,好生考慮考慮這件事。”
田老太太的肺腑之言,總算觸動了崔老太君,老太太沉吟良久後道:“田家妹子說得對,我迴去和兩個兒子商量商量。”
這邊趙玉笙和佩婉郡主已然在郡主府婆子的引領下,來到了水榭邊欣賞起了西府海棠。趙玉笙有心多了解這位未來大嫂,自然是挖空心思挑起話題。一會兒問人家平日裏在家裏都做些什麽,一會兒問人家可喜歡逛書鋪。
聽到佩婉郡主說自己素日出門不多,偶爾出門也是跟著長輩,書鋪極少有機會去逛,她便借機提議道:“若是我派人上門去請郡主逛書鋪,不知道王府的長輩允許不允許。”
佩婉郡主搖頭道:“可能有些難,我們家的姑娘出門都是長輩跟著,很少有和旁人一道逛街的。即便太後賜了婚,咱們兩家成了姻親,可大人也有可能不允許,笙姐兒真是對不住了。”
難怪福王府能曆經三朝不倒,單看人家對後輩教育的謹慎就可以看出了。趙玉笙暗自感歎,大度地擺手道:“沒什麽,郡主不必致歉。我也是因為哥哥昨日說他從南方書院迴來後,一直忙於科考,還沒逛過一次書鋪,說是過兩日要帶我去好生逛逛。方想起邀請你。”
趙家人想多了解佩婉郡主,佩婉郡主何嚐不想多了解趙彥。她至今還沒見過趙彥,對未婚夫究竟長什麽樣子當然也好奇。聽到趙玉笙這樣一說,她心裏不禁嘀咕起來,小姑子邀請自己逛書鋪什麽的,不會是未婚夫慫恿的吧。那人,那人八成是想見見自己。
這樣想來,自己方才拒絕的表麵看來是小姑子,其實卻是未來夫婿,趙彥會不會因此生自己的氣啊。佩婉郡主越想越不安,正想著是不是要好生解釋一番,元佳婉卻陪著崔老太君田老太太過來了,她再也尋不到機會和趙玉笙單獨說話了。
因為郡主府隻請了崔老太君和趙玉笙,崔氏也好常氏也好都隻能候在家裏。“怎麽樣,老太君可還滿意?”趙玉笙和崔老太君祖孫兩個迴到萱瑞堂才剛坐下,崔氏和常氏就聯袂而來,崔氏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問。
崔老太君含笑點頭,說佩婉郡主瞧著是個好姑娘,端莊穩重,沒有什麽王府千金宗室郡主的驕矜之氣。
崔氏笑道:“那就好,咱們就擔心她過於嬌氣,到時候即便願意跟著彥哥兒去偏僻的小縣城,也會因為過不慣苦日子而中途迴京。”
崔老太君點頭讚同。然後說自己本想探探口風,看佩婉郡主有沒有心理準備婚後跟著夫婿出京外放,但又想著自家與她說了什麽話,她迴去王府長輩們肯定要問起。王府那些夫人們都是人精,自己這點子盤算人家焉能瞧不出,便又打消了念頭。
崔氏說還是老太君想得周到,今日是首次見麵,老太君確實不適宜和佩婉郡主說這些。要說也是等三書六聘過程中,與人家的長輩見了麵光明正大地說。當然小孩子們自己私下裏瞞著大人商談,那是另外一迴事。
“佩婉郡主模樣如何?”常氏最關心的一點偏偏老太君一直沒提,她終於忍不住開口詢問起來。
崔老太君原本心情不錯,對常氏也不像之前那般不假辭色,這會子卻因為她這句話,心頭火氣一下被挑起。老太太瞪了一眼過去,哂笑道:“放心,人家那長相配得上你那兒子,虧不了他!可惜做妻子的,能不能叫夫婿滿意,叫婆家滿意,可不能光靠長相。你倒是模樣出挑,然而老三滿意你沒有,我滿意你沒有?”
祖母也太不給三太太麵子吧,簡直跟前世普通百姓家的婆婆嗬斥兒媳婦沒什麽兩樣,如不是親耳聽到,趙玉笙絕對不會相信這是堂堂伯府婆媳之間的對話。
祖母,我這個三太太的親閨女還在場啊,您好歹也叫我迴避一二啊。您這麽當麵羞辱她,她羞憤之下,八成會疑心是我因為前幾日挨了罵,在您跟前告狀,然後您就給我出氣了。趙玉笙一邊腹誹一邊悄悄挪去一邊,努力削弱自己的存在感。
常氏臉上陣紅陣白,顫抖著嘴唇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屋中頓時安靜下來,氣氛格外尷尬。好一陣崔氏方岔開話題道:“弟妹,如今彥哥兒的親事已然定下,琴姐兒年紀也不小了,咱們得趕緊給她物色夫婿。這杜悠之相貌堂堂,身為新科進士,行事穩重,瞧著是個做官的料,夫君和三弟都覺著他不錯,婆婆也很喜歡這孩子。杜家祖上又是做官的,家境豐厚,你看將琴姐兒許配與他如何?”
將琴姐兒許給杜悠之這個鄉野地方來的人,這,婆婆和丈夫是瘋了嗎?崔氏的話無異於晴天霹靂,幾乎沒將常氏給擊暈。常氏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方將那聲憤怒的尖叫和一口老血咽了迴去,然後幹巴巴地道:“我,我有些頭暈,婆婆,我先迴蒼鬆院了。”
“弟妹,你要不要緊,不然我讓她們去請郎中?”常氏麵色蒼白,神色極其難看,崔氏嚇了一跳,忙關切地道。常氏擺手說自己不要緊,迴去躺躺就好。
常氏在丫頭婆子的攙扶下,深一腳淺一腳地一迴到蒼鬆院就揮退其他人,單留了隋嬤嬤。常氏興衝衝地去萱瑞堂,迴來卻仿佛失了魂一般,隋嬤嬤嚇得不輕,等屋內隻剩自己兩人後,立馬湊攏去小心翼翼地道:“太太這是怎麽了,總不會是……是那佩婉郡主有何……缺陷?”
常氏搖頭:“郡主很不錯,沒有任何缺陷。”隋嬤嬤皺眉,隨即大膽地道:“那,那是老太君又責罵了太太?”常氏還是搖頭。隋嬤嬤糊塗了:“那究竟是為了何事,害得太太這般失魂落魄地。”
常氏紅了眼圈,哽咽道:“是琴姐兒,老太君還有夫君,他們竟然打算將我的琴姐兒許給杜悠之那個鄉野粗蠻之人。”
隋嬤嬤呆了:“這,這怎麽可能?二姑娘才貌雙全,名滿京都,老太君和三老爺怎麽會想到將她許配給這樣一個人?”
常氏捂臉大哭:“是啊,他們怎麽能這樣作踐我的琴姐兒。早知如此,當初隨便在那些求娶的小郎君當中挑一個,都比嫁給這樣一個鄉下小地方來的貨色強。嫁了這姓杜的,琴姐兒就得遠離京都,遠離我,一想到往後要許多年才能和她見一次麵,我就心如刀割。”
“太太別盡顧著哭,得想法子阻止此事才行。”隋嬤嬤搓著手不斷地歎氣,“而且此事還要瞞著二姑娘才好,省得她知道了尋死覓活地。”
常氏卻不同意:“這樣的大事怎麽能瞞著琴姐兒,得趕緊告訴她。那孩子機敏,看看她自己能不能想到好法子攪黃了這事。”
不錯,趙玉琴是個沉得住氣地,那就即刻請她來商量吧。隋嬤嬤立馬使人去芝蘭院叫來趙玉琴,然後將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了她。
趙玉琴直接被這噩耗震懵了,愣了好一陣才尖聲道:“不可能,爹爹怎麽會將我許給那姓杜的村夫,一定是大伯母和母親說笑而已!”
常氏抱住趙玉琴哭道:“千真萬確,你大伯母當時的神色語氣再正經不過,不是說笑,是真的,他們是真的這般打算的!”
“是真的,怎麽會這樣呢?我可是錦陽城裏數一數二出挑的千金小姐,家裏頭怎麽會想著將我許給那樣一個人……到底是哪裏出了岔子呢……是趙玉笙,一定是那孽障,是她在背後搗鬼,一定是!”趙玉琴先是低喃,繼而咬牙切齒瘋狂大叫。
第90章 密謀
二姑娘魔怔了,將她許給誰不許給誰那是長輩的意思,四姑娘就算再得寵,也不至於能左右得了這事吧。
見隋嬤嬤神色間帶著些不以為然,趙玉琴越加氣憤難當:“這孽障睚眥必報,那日母親不喜哥哥和她在一起,帶著我去牡丹院訓斥了她一通。她心懷不忿,知道母親疼愛我,便在祖母跟前慫恿,目的不過是叫母親難過而已!”
對,肯定是這樣,婆婆那般偏疼那孽障!難怪先前羞辱自己的時候,都是當著那孽障的麵的,老家夥這是在給那孽障出氣呢。那孽障是自己腸子裏爬出來的,可是自己遭受屈辱,她卻在一旁無動於衷,不對,是快意地在一旁瞧熱鬧。試想換成彥哥兒或者琴姐兒,他們能不立馬替自己說話?
常氏越想越認同大女兒的話,鐵青著臉狠聲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我就該早點除掉這個禍害,就不該拖到這時候!”“太太,你,你輕點!仔細叫她們聽了去……”隋嬤嬤嚇得聲音都變了。
果然娘對那孽障已然動了殺機,趙玉琴心頭暗喜,麵上卻擺出一副懵懂模樣道:“什麽禍害,娘您說什麽呀,女兒怎麽聽不懂。”
常氏歎了口氣:“事到如今,娘也不想瞞你了。這孽障八字惡,克父母克手足,不除掉她咱們一家子都會倒黴。你別怪娘狠心,娘也是沒法子。娘就隻有你們三個孩子,總不能留著她而坐看你和彥哥兒厄運連連吧。”
趙玉琴眨巴著眼珠子:“娘,畢竟是一母同胞的親妹子,她可以不仁我卻不能無義。而且除掉她,難度太大,萬一東窗事發,祖母和爹爹絕饒不了您的。仔細想想,當初她沒被爹爹找迴的時候,咱們一家子什麽事都沒有,那就是說隻要將她趕出伯府就可以了。”
常氏搖頭:“你祖母和爹爹那般偏疼她,當初她和誠安郡王鬧出那麽大的事來,你祖母都沒責罰她,想趕走她又怎麽可能。”
趙玉琴道:“那是因為當初那事是發生在大街上,若是不保她的話,咱們伯府臉麵無存。而且那次她也確實占了些理。這次咱們好生謀劃,設個絕妙的套子叫她鑽進來,吃了虧卻有苦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