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笙冷冷地道:“怎麽,郡王爺覺得很可笑?也對,京都的貴女們衣食無憂,素來覺著做買賣謀求黃白之物是粗俗之舉,郡王爺自然也跟眾人的看法一樣了。”
這孩子,麵對自己的時候簡直就是個炸了毛的刺蝟,總疑心自己靠近她就是要尋她的晦氣,怪隻怪自己在她心中印象太差。
元倓心頭又是懊悔又是難受,臉上卻笑道:“玉笙姑娘想多了,元某從來不覺得高門貴女喜歡做買賣賺錢,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我隻是覺著自己和丁大哥在西北的那幾間鋪子賺錢太少,疑心是不是咱們做錯了買賣,想請玉笙姑娘看在丁大哥的麵子上指點一二。”
這貨在自己跟前姿態竟然擺得這麽低,趙玉笙幾乎又要疑心元倓吃錯藥了。但左看右看他都是一副誠懇模樣,不像是演戲。於是也放下自己的戒備心理,說出自己一直就想說的話:“鋪子進項太少,郡王爺為什麽隻想到可能做錯了買賣,卻不想興許是你的人沒將買賣做好的緣故?”
“怎麽玉笙姑娘覺著這裏頭有問題?”元倓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然而此地實在不是說話的好地方,不如咱們等旬休之日丁大哥得空,一道去丁家細說?”事關丁家祖孫的收入,趙玉笙就算不想和元倓多打交道,也一口答應了。
元倓大喜,正想借著機會與趙玉笙多說幾句,順便多撈著些見麵機會,關婆子和秋桂卻討嫌,偏偏在這時候走了過來。秋桂差點死在元倓腳下,但凡他在的場合曆來是站得較遠。關婆子卻不怕元倓,見他靠近趙玉笙便如臨大敵,大步走近,直直站在趙玉笙身後,一雙眼珠子看過來,神色極不友善。
然後丁蔚和湯秀雯,方子敬和徐蓉也先後走了過來。大家的書都挑選好了,自然是下樓付賬走人。自己和笙妹還沒說上幾句話就散了,元倓哪裏甘心,說自己做東,非要拉著大家去茶樓。丁蔚倒是肯配合,奈何方子敬不願意,說起先已然灌了一肚子茶水,不想再去。
元倓眼珠子轉了轉,又說自家的皮毛鋪子新進了些好東西,同時那鋪子隔壁又新開了一家綢緞鋪子,嚷嚷著讓丁蔚帶湯秀雯去瞧瞧。湯秀雯知道未婚夫家底薄,哪裏肯叫他破費,緋紅著臉細聲細氣地說不必了,自己起先都買好了。
“是啊,咱們起先已然在城中那一帶逛了許久了。我和湯家妹子都買好了,笙妹妹她家裏頭有現成的尺頭,更是用不著。咱們幾個出來那麽久了,也該迴府了。”徐蓉也笑著推辭。
元倓黔驢技窮,隻能眼睜睜看著趙玉笙上了馬車離去,然後自己悶悶地衝丁蔚點點頭,也打道迴府了。小廝見他興衝衝來,氣喪喪迴,以為他八成是在書鋪又和趙家那位四姑娘鬧了不愉快,嚇得戰戰兢兢生恐他不高興自己遭了池魚之殃。
“改道,咱們不迴府,先去郡主府一趟。”馬車行至半道,元倓忽然大聲吩咐。車夫不敢多問,依言調轉馬頭。
“倓哥兒怎麽今日想起來看姐姐了?”元佳婉聽說弟弟來了,疑心他是想叫自己在花會那日多多照顧他那心尖子趙玉笙,嘴上卻故意打趣。誰知元倓卻直接,一口便說出自己的來意,絲毫也不拐彎抹角。
元倓道:“姐姐府裏可有好的尺頭,沒有的話多準備些,不然你明日親自去城裏最好的綢緞鋪挑選一些。嗯,外頭賣的還是比不上內務府專門采買給宮中貴人用的,你還是去宮裏找姨媽討些來吧。”
元佳婉笑道:“倓哥兒,好好地你要我準備女人家用的尺頭做什麽,莫非是想叫我送給你那笙妹?”
元倓卻霎時紅了眼圈:“笙妹真是可憐,趙家八成是嫌棄她長於鄉野,又因為我當初的欺辱壞了名聲,竟然連新衣裳都不肯給她置辦。”
平白無故地弟弟怎麽會這麽認為,元佳婉不解地看著元倓,元倓搬出了原先徐蓉說的話,難過地道:“三個姑娘一道去逛鋪子,人家兩個都買了,就笙妹沒買。不用說,肯定是她出門的時候趙家長輩沒給她銀子。”
元佳婉不以為然地道:“那可不一定,興許是她自己瞧不上不買,而且蓉姐兒不是說了,趙府本來有好尺頭,趙玉笙根本不需要買。”
元倓恨聲道:“姐姐還真就信了。趙家那樣的人家,長輩手裏好尺頭肯定是有的,但有笙妹的份嗎?那麽久了我似乎就沒怎麽見那孩子穿新衣裳。就說那次在哥哥府上吧,她那姐姐倒是打扮得彩繡輝煌地,她卻衣著寒酸連五品官員家的姑娘都比不上。”
元佳婉道:“那趙玉琴早已及笄該許婆家了,而你那笙妹那時候尚未及笄吧,用得著那麽費盡心力地打扮嗎?”
元倓不滿道:“姐姐這叫什麽話,京中的官家小姐,無論年紀大小,誰參加宴會不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趙家長輩分明是不喜歡她,不然哪裏會那般輕慢她。我和姐姐說過丁家買宅子那事吧,你想她堂堂伯府嫡女,竟然所有的積蓄都隻有區區四百兩銀子。”
元佳婉不想再糾纏這事,就說郡主府尚有好些宮裏賞賜的上等尺頭,到時候自己和杜氏商量好,看如何尋借口送趙玉笙幾段兒。元倓這才滿意地走了。
元佳婉橫豎無事,索性跑去信郡王府尋杜氏商量這事。正好元修迴府,聽到元倓僅僅因為尺頭的事情跑去郡主府,立馬哭笑不得地罵:“混賬東西,你說咱們將他接迴京這麽多年了,幾時見過他心疼過咱們。如今為了個趙玉笙,竟然變得這般心細如發了!”
元佳婉也有些悵然:“可不就是,想當初咱們多疼他,如今他眼裏卻隻有一個趙玉笙。”
杜氏暗自腹誹:你們就知足吧。二弟知道疼人,這是天大的好事。難不成你們喜歡他還像之前那般,想起於笙就衝大家發一通脾氣。二弟疼趙四姑娘理所應當,你們有什麽妒恨地。
況且我的郡王爺,別以為我猜不出你當年的心思,你當初狠心不帶於笙進京,固然是擔心二叔與他斷袖,但你何嚐不是見不得二叔對她比對你這個親哥哥更親。
元倓自從和趙玉笙約定了去丁府商談鋪子的事情之後,便開始了抓耳撓腮度日如年的日子,掰著手指頭熬煎了幾日,總算等到了旬休之日。
元倓早膳都不吃就去了丁府,期望著趙玉笙也能像上次那般早早地過來。但這次元倓失望了,祖孫三人用完早膳後過了一個多時辰,趙玉笙方姍姍來遲。聽她說起原因,眾人方想起今日是會試之日,趙家人要送趙彥去貢院考試的。
趙玉笙說爹爹還有大伯親自去送的哥哥,為了祈求菩薩保佑哥哥高中,自己陪著祖母在小佛堂念了一陣經後才過來的。
元倓懊惱極了,未來大舅子今日下場考試,自己居然將這樣的大事給忘記了。於是態度極其誠懇地向趙玉笙道歉,說自己忘記今日恰逢會試,不然也不會約她過來了。
趙玉笙如今對這貨的謙恭嘴臉已然能適應幾分了,淡笑著說又不是自己考試,郡王爺不必介懷,咱們還是言歸正傳吧。
趙玉笙決心揪出應氏兒子這個蛀蟲,不能叫他白白昧了丁蔚的銀子,這幾日通過崔老太君找來幾個熟悉西北買賣行情的老掌櫃,詳細詢問,做了極其充足的準備。
而元倓一來是想纏住趙玉笙多說一陣話,二來也擔心她因為自己態度不端正而生出疑心,也是做了充分準備的。於是四個人在丁家正院上房的宴息室裏,極其認真地計算起了各鋪子的收入支出。
第75章 想嫁什麽人
趙玉笙心算能力超群,加減乘除切換自如,進貨數目所花銀子多少,每月賣出去多少刨去夥計掌櫃工錢,一年下來該盈利多少,一筆筆清清楚楚算出來,然後一一寫在紙上。
等徹底算完,她指著紙上數目,似笑非笑地對元倓道:“依照常理,便是郡王爺請的那些掌櫃再不會做買賣,也不至於四個鋪子加起來才賺取那麽點銀子。郡王爺素來英明,總不至於請幾個蠢豬一般的人物來管理您的鋪子吧。”
元倓默然,龐大郎來信的內容,總脫不開西北買賣這不順手那不順手的,可趙玉笙將最壞的情況都包含進去之後,算出來的收益都遠遠不止他送過來的銀子數目,這不能不引起他的警醒。
聯想到丁蔚告訴他的萬五姑娘身患羊癲風,故而丁家祖母才不答應親事這件事,他終於開始懷疑起龐氏兄妹的人品了。奶娘是好的,但她那一雙兒女就不見得了。
自己已經將賬算得這般清清楚楚了,元二這貨還沒說出查龐大郎賬的話,趙玉笙忍不住譏誚道:“關於這事郡王爺有何打算?我鬥膽多嘴一句,您家大業大地,根本不稀罕這鋪子的收益,那些人占多少便宜您都不放在心上。然而丁大哥卻不同,他年歲到了,若不是怕湯家不答應,祖母都恨不能下半年就讓他成親。不過再怎麽往後推,明麵開年是肯定要辦喜酒的,而成親得要一大筆銀子啊。”
元倓聽她話裏話外都為丁蔚打算,卻將自己撇在一邊,心裏頭頓時直泛酸。想到龐家兄妹所為,又一陣難過,忙道:“我明白玉笙姑娘的意思,我明日就讓王大福去西北好生查查賬,看看這銀子究竟去了哪裏。”
趙玉笙目的達到,頓時大鬆了一口氣。轉頭對田老太太嬌嗔道:“祖母,我算了這半日的賬,不想動了,今日就在這邊用晚膳了。”
田老太太點頭笑道:“笙丫頭你就是不說,祖母也會留你的。倓哥兒家的莊頭今日進城,給他家帶來了新鮮的魚,活雞活鴨,還有好些野菜。他記掛著我和你大哥,帶了好些過來。”
竟然有這樣的好事,趙玉笙不由看了元倓一眼,元倓極力笑得自然,道:“玉笙姑娘不是很會包薺菜包子嗎?今日雞也有,薺菜也有,就勞煩你再包一次給祖母吃唄。”
趙玉笙心情大好,很爽快地點頭答應了,揚聲吩咐關婆子秋桂去幫著丁家的婆子丫頭殺雞宰鴨,說自己等下要大顯身手,好生做幾道菜給祖母嚐嚐。
元倓唇角立時上揚。丁家祖孫見狀不由相視而笑,暗道元倓的心願此番總算沒有落空。什麽他家的莊頭碰巧進城,其實他幾日前就派人去莊子吩咐了,要挖最鮮嫩的薺菜,要捉最肥美的雞。很明顯,上迴沒吃到趙玉笙做的包子,這小子一直耿耿於懷呢。
“祖母,您年紀大了眼睛不好,就不要再做這些了。您要做鞋子裁衣裳,都交給我就是。”見田老太太又摸出鞋麵來做,趙玉笙忍不住嗔怪地將東西拿走。
這孩子,麵對自己的時候簡直就是個炸了毛的刺蝟,總疑心自己靠近她就是要尋她的晦氣,怪隻怪自己在她心中印象太差。
元倓心頭又是懊悔又是難受,臉上卻笑道:“玉笙姑娘想多了,元某從來不覺得高門貴女喜歡做買賣賺錢,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我隻是覺著自己和丁大哥在西北的那幾間鋪子賺錢太少,疑心是不是咱們做錯了買賣,想請玉笙姑娘看在丁大哥的麵子上指點一二。”
這貨在自己跟前姿態竟然擺得這麽低,趙玉笙幾乎又要疑心元倓吃錯藥了。但左看右看他都是一副誠懇模樣,不像是演戲。於是也放下自己的戒備心理,說出自己一直就想說的話:“鋪子進項太少,郡王爺為什麽隻想到可能做錯了買賣,卻不想興許是你的人沒將買賣做好的緣故?”
“怎麽玉笙姑娘覺著這裏頭有問題?”元倓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然而此地實在不是說話的好地方,不如咱們等旬休之日丁大哥得空,一道去丁家細說?”事關丁家祖孫的收入,趙玉笙就算不想和元倓多打交道,也一口答應了。
元倓大喜,正想借著機會與趙玉笙多說幾句,順便多撈著些見麵機會,關婆子和秋桂卻討嫌,偏偏在這時候走了過來。秋桂差點死在元倓腳下,但凡他在的場合曆來是站得較遠。關婆子卻不怕元倓,見他靠近趙玉笙便如臨大敵,大步走近,直直站在趙玉笙身後,一雙眼珠子看過來,神色極不友善。
然後丁蔚和湯秀雯,方子敬和徐蓉也先後走了過來。大家的書都挑選好了,自然是下樓付賬走人。自己和笙妹還沒說上幾句話就散了,元倓哪裏甘心,說自己做東,非要拉著大家去茶樓。丁蔚倒是肯配合,奈何方子敬不願意,說起先已然灌了一肚子茶水,不想再去。
元倓眼珠子轉了轉,又說自家的皮毛鋪子新進了些好東西,同時那鋪子隔壁又新開了一家綢緞鋪子,嚷嚷著讓丁蔚帶湯秀雯去瞧瞧。湯秀雯知道未婚夫家底薄,哪裏肯叫他破費,緋紅著臉細聲細氣地說不必了,自己起先都買好了。
“是啊,咱們起先已然在城中那一帶逛了許久了。我和湯家妹子都買好了,笙妹妹她家裏頭有現成的尺頭,更是用不著。咱們幾個出來那麽久了,也該迴府了。”徐蓉也笑著推辭。
元倓黔驢技窮,隻能眼睜睜看著趙玉笙上了馬車離去,然後自己悶悶地衝丁蔚點點頭,也打道迴府了。小廝見他興衝衝來,氣喪喪迴,以為他八成是在書鋪又和趙家那位四姑娘鬧了不愉快,嚇得戰戰兢兢生恐他不高興自己遭了池魚之殃。
“改道,咱們不迴府,先去郡主府一趟。”馬車行至半道,元倓忽然大聲吩咐。車夫不敢多問,依言調轉馬頭。
“倓哥兒怎麽今日想起來看姐姐了?”元佳婉聽說弟弟來了,疑心他是想叫自己在花會那日多多照顧他那心尖子趙玉笙,嘴上卻故意打趣。誰知元倓卻直接,一口便說出自己的來意,絲毫也不拐彎抹角。
元倓道:“姐姐府裏可有好的尺頭,沒有的話多準備些,不然你明日親自去城裏最好的綢緞鋪挑選一些。嗯,外頭賣的還是比不上內務府專門采買給宮中貴人用的,你還是去宮裏找姨媽討些來吧。”
元佳婉笑道:“倓哥兒,好好地你要我準備女人家用的尺頭做什麽,莫非是想叫我送給你那笙妹?”
元倓卻霎時紅了眼圈:“笙妹真是可憐,趙家八成是嫌棄她長於鄉野,又因為我當初的欺辱壞了名聲,竟然連新衣裳都不肯給她置辦。”
平白無故地弟弟怎麽會這麽認為,元佳婉不解地看著元倓,元倓搬出了原先徐蓉說的話,難過地道:“三個姑娘一道去逛鋪子,人家兩個都買了,就笙妹沒買。不用說,肯定是她出門的時候趙家長輩沒給她銀子。”
元佳婉不以為然地道:“那可不一定,興許是她自己瞧不上不買,而且蓉姐兒不是說了,趙府本來有好尺頭,趙玉笙根本不需要買。”
元倓恨聲道:“姐姐還真就信了。趙家那樣的人家,長輩手裏好尺頭肯定是有的,但有笙妹的份嗎?那麽久了我似乎就沒怎麽見那孩子穿新衣裳。就說那次在哥哥府上吧,她那姐姐倒是打扮得彩繡輝煌地,她卻衣著寒酸連五品官員家的姑娘都比不上。”
元佳婉道:“那趙玉琴早已及笄該許婆家了,而你那笙妹那時候尚未及笄吧,用得著那麽費盡心力地打扮嗎?”
元倓不滿道:“姐姐這叫什麽話,京中的官家小姐,無論年紀大小,誰參加宴會不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趙家長輩分明是不喜歡她,不然哪裏會那般輕慢她。我和姐姐說過丁家買宅子那事吧,你想她堂堂伯府嫡女,竟然所有的積蓄都隻有區區四百兩銀子。”
元佳婉不想再糾纏這事,就說郡主府尚有好些宮裏賞賜的上等尺頭,到時候自己和杜氏商量好,看如何尋借口送趙玉笙幾段兒。元倓這才滿意地走了。
元佳婉橫豎無事,索性跑去信郡王府尋杜氏商量這事。正好元修迴府,聽到元倓僅僅因為尺頭的事情跑去郡主府,立馬哭笑不得地罵:“混賬東西,你說咱們將他接迴京這麽多年了,幾時見過他心疼過咱們。如今為了個趙玉笙,竟然變得這般心細如發了!”
元佳婉也有些悵然:“可不就是,想當初咱們多疼他,如今他眼裏卻隻有一個趙玉笙。”
杜氏暗自腹誹:你們就知足吧。二弟知道疼人,這是天大的好事。難不成你們喜歡他還像之前那般,想起於笙就衝大家發一通脾氣。二弟疼趙四姑娘理所應當,你們有什麽妒恨地。
況且我的郡王爺,別以為我猜不出你當年的心思,你當初狠心不帶於笙進京,固然是擔心二叔與他斷袖,但你何嚐不是見不得二叔對她比對你這個親哥哥更親。
元倓自從和趙玉笙約定了去丁府商談鋪子的事情之後,便開始了抓耳撓腮度日如年的日子,掰著手指頭熬煎了幾日,總算等到了旬休之日。
元倓早膳都不吃就去了丁府,期望著趙玉笙也能像上次那般早早地過來。但這次元倓失望了,祖孫三人用完早膳後過了一個多時辰,趙玉笙方姍姍來遲。聽她說起原因,眾人方想起今日是會試之日,趙家人要送趙彥去貢院考試的。
趙玉笙說爹爹還有大伯親自去送的哥哥,為了祈求菩薩保佑哥哥高中,自己陪著祖母在小佛堂念了一陣經後才過來的。
元倓懊惱極了,未來大舅子今日下場考試,自己居然將這樣的大事給忘記了。於是態度極其誠懇地向趙玉笙道歉,說自己忘記今日恰逢會試,不然也不會約她過來了。
趙玉笙如今對這貨的謙恭嘴臉已然能適應幾分了,淡笑著說又不是自己考試,郡王爺不必介懷,咱們還是言歸正傳吧。
趙玉笙決心揪出應氏兒子這個蛀蟲,不能叫他白白昧了丁蔚的銀子,這幾日通過崔老太君找來幾個熟悉西北買賣行情的老掌櫃,詳細詢問,做了極其充足的準備。
而元倓一來是想纏住趙玉笙多說一陣話,二來也擔心她因為自己態度不端正而生出疑心,也是做了充分準備的。於是四個人在丁家正院上房的宴息室裏,極其認真地計算起了各鋪子的收入支出。
第75章 想嫁什麽人
趙玉笙心算能力超群,加減乘除切換自如,進貨數目所花銀子多少,每月賣出去多少刨去夥計掌櫃工錢,一年下來該盈利多少,一筆筆清清楚楚算出來,然後一一寫在紙上。
等徹底算完,她指著紙上數目,似笑非笑地對元倓道:“依照常理,便是郡王爺請的那些掌櫃再不會做買賣,也不至於四個鋪子加起來才賺取那麽點銀子。郡王爺素來英明,總不至於請幾個蠢豬一般的人物來管理您的鋪子吧。”
元倓默然,龐大郎來信的內容,總脫不開西北買賣這不順手那不順手的,可趙玉笙將最壞的情況都包含進去之後,算出來的收益都遠遠不止他送過來的銀子數目,這不能不引起他的警醒。
聯想到丁蔚告訴他的萬五姑娘身患羊癲風,故而丁家祖母才不答應親事這件事,他終於開始懷疑起龐氏兄妹的人品了。奶娘是好的,但她那一雙兒女就不見得了。
自己已經將賬算得這般清清楚楚了,元二這貨還沒說出查龐大郎賬的話,趙玉笙忍不住譏誚道:“關於這事郡王爺有何打算?我鬥膽多嘴一句,您家大業大地,根本不稀罕這鋪子的收益,那些人占多少便宜您都不放在心上。然而丁大哥卻不同,他年歲到了,若不是怕湯家不答應,祖母都恨不能下半年就讓他成親。不過再怎麽往後推,明麵開年是肯定要辦喜酒的,而成親得要一大筆銀子啊。”
元倓聽她話裏話外都為丁蔚打算,卻將自己撇在一邊,心裏頭頓時直泛酸。想到龐家兄妹所為,又一陣難過,忙道:“我明白玉笙姑娘的意思,我明日就讓王大福去西北好生查查賬,看看這銀子究竟去了哪裏。”
趙玉笙目的達到,頓時大鬆了一口氣。轉頭對田老太太嬌嗔道:“祖母,我算了這半日的賬,不想動了,今日就在這邊用晚膳了。”
田老太太點頭笑道:“笙丫頭你就是不說,祖母也會留你的。倓哥兒家的莊頭今日進城,給他家帶來了新鮮的魚,活雞活鴨,還有好些野菜。他記掛著我和你大哥,帶了好些過來。”
竟然有這樣的好事,趙玉笙不由看了元倓一眼,元倓極力笑得自然,道:“玉笙姑娘不是很會包薺菜包子嗎?今日雞也有,薺菜也有,就勞煩你再包一次給祖母吃唄。”
趙玉笙心情大好,很爽快地點頭答應了,揚聲吩咐關婆子秋桂去幫著丁家的婆子丫頭殺雞宰鴨,說自己等下要大顯身手,好生做幾道菜給祖母嚐嚐。
元倓唇角立時上揚。丁家祖孫見狀不由相視而笑,暗道元倓的心願此番總算沒有落空。什麽他家的莊頭碰巧進城,其實他幾日前就派人去莊子吩咐了,要挖最鮮嫩的薺菜,要捉最肥美的雞。很明顯,上迴沒吃到趙玉笙做的包子,這小子一直耿耿於懷呢。
“祖母,您年紀大了眼睛不好,就不要再做這些了。您要做鞋子裁衣裳,都交給我就是。”見田老太太又摸出鞋麵來做,趙玉笙忍不住嗔怪地將東西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