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趙玉笙似乎識破了他的想法,最後婆子來收拾碗筷的時候,她竟然揚聲對外麵的秋桂道:“秋桂,這裏還有個多的包子,你大清早地陪我忙乎這個賞你吃了。”
笙妹竟然寧願將包子給丫頭吃都不肯讓自己嚐一口,真是狠心。元倓心裏難受,但也隻是瞬間的事,跟著他就調整好了心態,沒事人一般笑著問趙玉笙,昨日究竟有何發現。
趙玉笙卻不習慣他這麽笑眯眯地和自己說話,不耐煩地道:“昨日不是跟你說過了嘛,又問。其實關於這事你跟信郡王說說就行了,何必非要我來說。”
元倓滿臉歉意:“這不是我昨日忽然身體不適,沒聽清楚嘛,玉笙姑娘,勞煩你再說一次好嗎?”
這貨又開始畫風突變了,趙玉笙怔了片刻,抬眼反複打量了元倓一陣,最後道:“元二,恕我直言,這種溫潤謙和的做派實在是不適合你,拜托你還是恢複自己你一貫的蠻橫霸道嘴臉吧,不然我這渾身的雞皮疙瘩突突直冒。”元倓大受打擊,張著嘴巴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一旁的丁家祖孫四目對視,兩人又是無奈又忍不住想笑。趙玉笙跟著又語帶譏諷地道:“哦,忘記恭喜你了,明明昨日心絞痛一副快死的模樣,一夜過後便能這般生龍活虎,真是難得啊。不過我就奇怪了,你說你年輕輕地怎麽會得心絞痛的毛病呢,之前都沒聽說過啊。”
元倓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歎息道:“大概是老天爺覺得我做了太多錯事,特地降罪於我吧。”趙玉笙哂笑:“郡王爺說笑呢,您怎麽會做錯事,錯的都是別人。”
元倓苦笑:“我知道玉笙姑娘對我滿腹怨恨,我確實對不住玉笙姑娘良多,之前是我做錯了,還請你大人有大量,寬恕我一二。”他說完起身走到趙玉笙跟前,恭恭敬敬地向她彎了彎腰。
趙玉笙驚嚇過度,騰地站了起來,飛快竄出去幾步拽住田老太太的胳臂,驚悚地指著元倓,顫聲道:“祖,祖母,這人是不是病還沒好啊,突然這番樣子,怪嚇人地……”
丁蔚滿懷同情地看了一眼元倓,忍不住開口替他說話:“笙妹,元倓是真的認識到自己錯了。你已然知道他不過是在扮紈絝而已,他跟著那幫不肖的東西在一起,難免要隨波逐流行些混賬事,其實他骨子裏還是個心地良善的好人的。”
第71章 誘餌
這廝都算心地良善的好人,那這世上還能有多少壞人?趙玉笙心裏頭不讚同,臉上便帶著明顯的不以為然。
元倓卻神情嚴肅地道:“不,丁大哥你說錯了。我在玉笙姑娘跟前,永遠都不能稱為好人。我當初不該不問青紅皂白打了玉笙姑娘一耳光,更不應該將她送進大牢。”
趙玉笙哂笑:“我還當郡王爺貴人多忘事呢,合著您對自己的光輝業績都記得。不過您似乎忘記自己還曾一腳將我的丫頭秋桂踢得半死這事了。”
趙玉笙這般不給元倓留麵子,丁蔚擔心元倓忍不住脾氣發火,將事情搞砸。他是發自內心希望自己的兩位結拜“兄弟”能喜結良緣的,是以很不安地望向元倓。
田老太太卻安閑地喝著自己的茶,看都不看這邊,仿佛沒聽到兩人說話一般,老人心裏卻巴不得趙玉笙擠兌得再狠一些。元倓當初對趙玉笙的傷害實在是太大,趙玉笙此刻這般待他不過是討些利息罷了,元倓如果連這點難堪都承受不住,那還是趕緊打消娶趙玉笙的念頭吧。
這邊丁家祖孫心態不一樣默默看戲,那邊趙玉笙繼續嘲諷道:“當然,在咱們大齊尊貴的誠安郡王心目中,秋桂那種下賤奴婢的命根本不值一提,踢死就踢死吧。然而小女子卻以為,奴婢的命那也是命。郡王爺自己當初沒被信郡王尋迴之前,落魄潦倒之時,肯定沒少被人欺淩過輕賤過吧,難不成郡王爺就都忘了?怎麽自己富貴發跡之後,卻跟那些惡人一般無二呢?”
元倓腦子裏瞬間閃過當年和於笙一道被人家追打欺辱的種種畫麵,麵對趙玉笙的質問,又是悔恨又是羞窘,訕訕道:“不是,我那時候不是誤以為你們欺負了奶娘……”
“誤以為我欺負了你那奶娘就可以對女流之輩下這般的狠手,郡王爺您其實就是自認為自己身份尊貴,我們這些人在您眼裏賤若螻蟻,所以才會抬手就打抬腳就踢,眼皮子都不眨一下。郡王爺那時候的風采,我可是記憶猶新哪。午夜夢迴,還會被您那一刻猙獰的麵目嚇出一身冷汗。”趙玉笙太過氣憤,忍不住打斷元倓的話。
自己時常夢到於笙和自己一道在破廟的山頂看煙火,夢裏的他笑意盈盈。笙妹也夢到自己,然而自己在她的夢裏卻是猙獰可怖形同魔鬼,這是何等悲哀的事情。元倓胸口又開始悶痛起來,深吸一口氣道:“玉笙姑娘罵得對,我當日確實不該那樣兇暴,幸好秋桂姑娘沒有喪命,不然我的罪過真是大了。迴頭我向秋桂姑娘致歉。”
如果是以前,自己這般指責,這貨早暴跳如雷了。今日他不但不生氣,竟然還說要向秋桂致歉,趙玉笙嘴巴大張,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天,這是元倓嗎,怎麽今日像是變了個人?明明他昨日病的是心髒不是腦袋啊?
好端端地這貨在自己跟前怎麽就這般謙恭了,這究竟是為什麽?趙玉笙皺眉沉思片刻後,尋了個借口將丁蔚拉到一邊,盤問他是不是告訴了元倓自己就是於笙。
丁蔚大叫冤枉,指天發誓自己沒有告訴元倓。又說如果元倓果真知道她就是於笙,哪裏還會這般從容,別忘記誠安郡王府至今還有兩夥人在江南尋找於笙呢?
趙玉笙點頭,覺得丁蔚說得有道理,不解道:“那這廝怎麽突然就變成這幅樣子了。”
丁蔚道:“笙妹,大哥這不是替元倓說話。咱們三人好歹是結拜過的,你們兩個更是相依為命了那麽久,元倓的為人還有品性你是了解的。他不是心地惡毒之輩,你們當初的各種不和,委實是諸多誤會造成的。應氏對他有活命之恩,他本就對你印象不佳,當時認定你仗著伯府嫡女的身份欺負了她母女,情急之下出手才沒有輕重。”
趙玉笙噘嘴,不高興地道:“大哥,咱們了解的隻是過去落魄時候的阮小二,可不是於今的誠安郡王元倓,他變了,早就不是當初和咱們結拜的那個人了。”
丁蔚搖頭:“我覺著元倓並沒有變,笙妹你放下對他的成見吧,我還是希望你們兩個能和好。”
趙玉笙搖頭:“不管他是不是沒變,我都不想與他和好了。如今他是宗室郡王,而我是伯府姑娘,一個姑娘家跟他能有什麽牽扯。他果真能如他方才所說,覺得自己當初做事太過,誠心致歉往後不再尋我的晦氣,我也就放下過去不再跟他計較。就這樣大家各過各的日子,何必將過去的事情扯出來。所以我懇請大哥,千萬不要告訴他我就是於笙,咱們一道讓這事爛在心底好了。”
丁蔚不好再勸,隻能在心底為元倓默哀。
趙清溪如今對元家兄弟都很反感,得知元修叫自家閨女今日午時去丁家迴稟昨日的發現,哪裏放得下心,趁著午膳時間跑出衙門,也去了丁府。
元修和元倓一樣心存內疚,在趙家父女跟前姿態不自覺地也放低了,謙恭中隱約帶著些討好。趙清溪自然是一下就察覺出來了。不過他認定這兩兄弟是因為如今需要趙玉笙幫大忙才會態度變樣,麵上一副受寵若驚當不起的模樣,心底卻狠狠地鄙視起來。
但大家都是官場老手,說到正事還是毫不含糊。“陶季信,竟然是陶季信與那六指人在一道,玉笙姑娘你瞧仔細了?”“是啊,笙姐兒你確定那六指大漢就是當年你在景臨縣看到的那個人?”
陶季信的老子是工部尚書,在朝中曆來名聲不錯,屬能臣之列。而且此人不好結黨,沒聽說他和哪個官員走得近。趙玉笙的發現太過意外,元修頗有些懷疑,趙清溪也忍不住再次求證。
趙玉笙重重點頭:“我確定,因為這人扛著牡丹姑娘就從我藏身的馬車跟前走過,麵相兇惡,我當時嚇得胸口撲通撲通跳得厲害。晚上還做了惡夢,夢到他惡狠狠地瞪著我,我愣是被他那張兇惡的臉生生給嚇醒。後來的好些年,我還時不時地會想起這事,猜測牡丹姑娘究竟被弄到哪裏去了,所以對那人的模樣記得很清楚。”
“好,勞煩玉笙姑娘了。”元修神情凝重,示意趙玉笙和丁蔚元倓幾個可以下去了,自己和趙清溪卻低聲商討起來。
田老太太讓廚房準備午膳,因為來了兩位貴客,老人不敢馬虎,親自跑去廚房操持。
趙玉笙不忍累著她老人家,少不得跑去幫忙。大家同心協力,很快就做好了飯。都算是自己人,沒那麽多講究,便擺了一桌一起吃。元修對那些桌上野菜情有獨鍾,尤其是那道涼拌椿芽,更是吃得他胃口大開,讚不絕口。
田老太太笑嗬嗬地說那是趙玉笙做的,元修便笑著讚揚趙玉笙賢惠能幹。丁蔚又說起早上那薺菜包子如何好吃,元修又說可惜自己沒口福,再次讚揚趙玉笙聰明能幹心靈手巧,說不知道往後京都誰家的小郎君有福能娶到她做妻子。
愛女得到他人的讚美,做父親的自然是臉有得色,但讚揚愛女的是元修,趙清溪的自得程度不免大打折扣。尤其是想到這對兄弟對愛女的冷酷無情,他的臉色不由一沉,閑閑地道:“郡王爺說笑了,我們笙姐兒可是去刑部坐過牢的人,又落了個兇悍的名聲,京都的郎君還是別想了。”
元修臉一僵,強笑道:“那個,早先我不是和趙大人說了,都是我們倓哥兒無理,害得玉笙姑娘名聲受損。京中明事理的人家還是很多的,趙大人何須擔心。”
元倓更是起身走到趙清溪跟前,躬身致歉道:“趙大人,晚輩行事無狀傷害了令愛,然而大錯已然鑄成,縱然痛悔萬分也於事無補。趙大人若是氣不過,煩請您替令愛打我幾耳光出氣,或者將我送去刑部坐一通牢也行。”
這下輪到趙清溪驚悚了,目瞪口呆地半日沒反應。元修假裝誤會了他,歎息道:“趙大人可是以為倓哥兒隻是嘴上說說而已,其實絕不會這麽做。實話跟你說,我們倓哥兒是真的有這決心的。”
趙清溪總算迴了神,道:“啊,不是不是。誠安郡王請迴座。信郡王你誤會了……哎,事情已然過去,就不必再提,往後隻要……”
“我明白,趙大人是想說,往後隻要我們能想法子挽迴玉笙姑娘的名聲就好。趙大人放心,我已和內子說好,日後會想盡各種辦法抬舉玉笙姑娘,實在不行,可以請太後出麵。”元修一副明了趙清溪的心願,拋下了一個極大的誘餌。
果然趙清溪一聽這話眼睛霎時亮了,若是果真有太後娘娘出麵抬舉笙姐兒,那京都的悠悠眾口還真不算一迴事了。他好不容易找迴小女兒,自然不想她再離開自己嫁到京外遙遠的地方去。然而不遠嫁,閨女頂著個壞名聲,在京都不但不能嫁一個好夫婿,還要一直承受輿論的指責。
元修一看趙清溪的神色,就知道他動了心,於是再接再厲道:“那就這樣,玉笙姑娘先和內子還有舍妹多走動,好叫她們在太後跟前提起你,然後順理成章地帶你進宮見太後。”
趙清溪點頭,笑著說勞煩兩位貴人了。趙玉笙一直沒有插話的機會,心裏卻很不高興,腹誹道:誰要跟元二家的人多多走動了!
笙妹竟然寧願將包子給丫頭吃都不肯讓自己嚐一口,真是狠心。元倓心裏難受,但也隻是瞬間的事,跟著他就調整好了心態,沒事人一般笑著問趙玉笙,昨日究竟有何發現。
趙玉笙卻不習慣他這麽笑眯眯地和自己說話,不耐煩地道:“昨日不是跟你說過了嘛,又問。其實關於這事你跟信郡王說說就行了,何必非要我來說。”
元倓滿臉歉意:“這不是我昨日忽然身體不適,沒聽清楚嘛,玉笙姑娘,勞煩你再說一次好嗎?”
這貨又開始畫風突變了,趙玉笙怔了片刻,抬眼反複打量了元倓一陣,最後道:“元二,恕我直言,這種溫潤謙和的做派實在是不適合你,拜托你還是恢複自己你一貫的蠻橫霸道嘴臉吧,不然我這渾身的雞皮疙瘩突突直冒。”元倓大受打擊,張著嘴巴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一旁的丁家祖孫四目對視,兩人又是無奈又忍不住想笑。趙玉笙跟著又語帶譏諷地道:“哦,忘記恭喜你了,明明昨日心絞痛一副快死的模樣,一夜過後便能這般生龍活虎,真是難得啊。不過我就奇怪了,你說你年輕輕地怎麽會得心絞痛的毛病呢,之前都沒聽說過啊。”
元倓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歎息道:“大概是老天爺覺得我做了太多錯事,特地降罪於我吧。”趙玉笙哂笑:“郡王爺說笑呢,您怎麽會做錯事,錯的都是別人。”
元倓苦笑:“我知道玉笙姑娘對我滿腹怨恨,我確實對不住玉笙姑娘良多,之前是我做錯了,還請你大人有大量,寬恕我一二。”他說完起身走到趙玉笙跟前,恭恭敬敬地向她彎了彎腰。
趙玉笙驚嚇過度,騰地站了起來,飛快竄出去幾步拽住田老太太的胳臂,驚悚地指著元倓,顫聲道:“祖,祖母,這人是不是病還沒好啊,突然這番樣子,怪嚇人地……”
丁蔚滿懷同情地看了一眼元倓,忍不住開口替他說話:“笙妹,元倓是真的認識到自己錯了。你已然知道他不過是在扮紈絝而已,他跟著那幫不肖的東西在一起,難免要隨波逐流行些混賬事,其實他骨子裏還是個心地良善的好人的。”
第71章 誘餌
這廝都算心地良善的好人,那這世上還能有多少壞人?趙玉笙心裏頭不讚同,臉上便帶著明顯的不以為然。
元倓卻神情嚴肅地道:“不,丁大哥你說錯了。我在玉笙姑娘跟前,永遠都不能稱為好人。我當初不該不問青紅皂白打了玉笙姑娘一耳光,更不應該將她送進大牢。”
趙玉笙哂笑:“我還當郡王爺貴人多忘事呢,合著您對自己的光輝業績都記得。不過您似乎忘記自己還曾一腳將我的丫頭秋桂踢得半死這事了。”
趙玉笙這般不給元倓留麵子,丁蔚擔心元倓忍不住脾氣發火,將事情搞砸。他是發自內心希望自己的兩位結拜“兄弟”能喜結良緣的,是以很不安地望向元倓。
田老太太卻安閑地喝著自己的茶,看都不看這邊,仿佛沒聽到兩人說話一般,老人心裏卻巴不得趙玉笙擠兌得再狠一些。元倓當初對趙玉笙的傷害實在是太大,趙玉笙此刻這般待他不過是討些利息罷了,元倓如果連這點難堪都承受不住,那還是趕緊打消娶趙玉笙的念頭吧。
這邊丁家祖孫心態不一樣默默看戲,那邊趙玉笙繼續嘲諷道:“當然,在咱們大齊尊貴的誠安郡王心目中,秋桂那種下賤奴婢的命根本不值一提,踢死就踢死吧。然而小女子卻以為,奴婢的命那也是命。郡王爺自己當初沒被信郡王尋迴之前,落魄潦倒之時,肯定沒少被人欺淩過輕賤過吧,難不成郡王爺就都忘了?怎麽自己富貴發跡之後,卻跟那些惡人一般無二呢?”
元倓腦子裏瞬間閃過當年和於笙一道被人家追打欺辱的種種畫麵,麵對趙玉笙的質問,又是悔恨又是羞窘,訕訕道:“不是,我那時候不是誤以為你們欺負了奶娘……”
“誤以為我欺負了你那奶娘就可以對女流之輩下這般的狠手,郡王爺您其實就是自認為自己身份尊貴,我們這些人在您眼裏賤若螻蟻,所以才會抬手就打抬腳就踢,眼皮子都不眨一下。郡王爺那時候的風采,我可是記憶猶新哪。午夜夢迴,還會被您那一刻猙獰的麵目嚇出一身冷汗。”趙玉笙太過氣憤,忍不住打斷元倓的話。
自己時常夢到於笙和自己一道在破廟的山頂看煙火,夢裏的他笑意盈盈。笙妹也夢到自己,然而自己在她的夢裏卻是猙獰可怖形同魔鬼,這是何等悲哀的事情。元倓胸口又開始悶痛起來,深吸一口氣道:“玉笙姑娘罵得對,我當日確實不該那樣兇暴,幸好秋桂姑娘沒有喪命,不然我的罪過真是大了。迴頭我向秋桂姑娘致歉。”
如果是以前,自己這般指責,這貨早暴跳如雷了。今日他不但不生氣,竟然還說要向秋桂致歉,趙玉笙嘴巴大張,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天,這是元倓嗎,怎麽今日像是變了個人?明明他昨日病的是心髒不是腦袋啊?
好端端地這貨在自己跟前怎麽就這般謙恭了,這究竟是為什麽?趙玉笙皺眉沉思片刻後,尋了個借口將丁蔚拉到一邊,盤問他是不是告訴了元倓自己就是於笙。
丁蔚大叫冤枉,指天發誓自己沒有告訴元倓。又說如果元倓果真知道她就是於笙,哪裏還會這般從容,別忘記誠安郡王府至今還有兩夥人在江南尋找於笙呢?
趙玉笙點頭,覺得丁蔚說得有道理,不解道:“那這廝怎麽突然就變成這幅樣子了。”
丁蔚道:“笙妹,大哥這不是替元倓說話。咱們三人好歹是結拜過的,你們兩個更是相依為命了那麽久,元倓的為人還有品性你是了解的。他不是心地惡毒之輩,你們當初的各種不和,委實是諸多誤會造成的。應氏對他有活命之恩,他本就對你印象不佳,當時認定你仗著伯府嫡女的身份欺負了她母女,情急之下出手才沒有輕重。”
趙玉笙噘嘴,不高興地道:“大哥,咱們了解的隻是過去落魄時候的阮小二,可不是於今的誠安郡王元倓,他變了,早就不是當初和咱們結拜的那個人了。”
丁蔚搖頭:“我覺著元倓並沒有變,笙妹你放下對他的成見吧,我還是希望你們兩個能和好。”
趙玉笙搖頭:“不管他是不是沒變,我都不想與他和好了。如今他是宗室郡王,而我是伯府姑娘,一個姑娘家跟他能有什麽牽扯。他果真能如他方才所說,覺得自己當初做事太過,誠心致歉往後不再尋我的晦氣,我也就放下過去不再跟他計較。就這樣大家各過各的日子,何必將過去的事情扯出來。所以我懇請大哥,千萬不要告訴他我就是於笙,咱們一道讓這事爛在心底好了。”
丁蔚不好再勸,隻能在心底為元倓默哀。
趙清溪如今對元家兄弟都很反感,得知元修叫自家閨女今日午時去丁家迴稟昨日的發現,哪裏放得下心,趁著午膳時間跑出衙門,也去了丁府。
元修和元倓一樣心存內疚,在趙家父女跟前姿態不自覺地也放低了,謙恭中隱約帶著些討好。趙清溪自然是一下就察覺出來了。不過他認定這兩兄弟是因為如今需要趙玉笙幫大忙才會態度變樣,麵上一副受寵若驚當不起的模樣,心底卻狠狠地鄙視起來。
但大家都是官場老手,說到正事還是毫不含糊。“陶季信,竟然是陶季信與那六指人在一道,玉笙姑娘你瞧仔細了?”“是啊,笙姐兒你確定那六指大漢就是當年你在景臨縣看到的那個人?”
陶季信的老子是工部尚書,在朝中曆來名聲不錯,屬能臣之列。而且此人不好結黨,沒聽說他和哪個官員走得近。趙玉笙的發現太過意外,元修頗有些懷疑,趙清溪也忍不住再次求證。
趙玉笙重重點頭:“我確定,因為這人扛著牡丹姑娘就從我藏身的馬車跟前走過,麵相兇惡,我當時嚇得胸口撲通撲通跳得厲害。晚上還做了惡夢,夢到他惡狠狠地瞪著我,我愣是被他那張兇惡的臉生生給嚇醒。後來的好些年,我還時不時地會想起這事,猜測牡丹姑娘究竟被弄到哪裏去了,所以對那人的模樣記得很清楚。”
“好,勞煩玉笙姑娘了。”元修神情凝重,示意趙玉笙和丁蔚元倓幾個可以下去了,自己和趙清溪卻低聲商討起來。
田老太太讓廚房準備午膳,因為來了兩位貴客,老人不敢馬虎,親自跑去廚房操持。
趙玉笙不忍累著她老人家,少不得跑去幫忙。大家同心協力,很快就做好了飯。都算是自己人,沒那麽多講究,便擺了一桌一起吃。元修對那些桌上野菜情有獨鍾,尤其是那道涼拌椿芽,更是吃得他胃口大開,讚不絕口。
田老太太笑嗬嗬地說那是趙玉笙做的,元修便笑著讚揚趙玉笙賢惠能幹。丁蔚又說起早上那薺菜包子如何好吃,元修又說可惜自己沒口福,再次讚揚趙玉笙聰明能幹心靈手巧,說不知道往後京都誰家的小郎君有福能娶到她做妻子。
愛女得到他人的讚美,做父親的自然是臉有得色,但讚揚愛女的是元修,趙清溪的自得程度不免大打折扣。尤其是想到這對兄弟對愛女的冷酷無情,他的臉色不由一沉,閑閑地道:“郡王爺說笑了,我們笙姐兒可是去刑部坐過牢的人,又落了個兇悍的名聲,京都的郎君還是別想了。”
元修臉一僵,強笑道:“那個,早先我不是和趙大人說了,都是我們倓哥兒無理,害得玉笙姑娘名聲受損。京中明事理的人家還是很多的,趙大人何須擔心。”
元倓更是起身走到趙清溪跟前,躬身致歉道:“趙大人,晚輩行事無狀傷害了令愛,然而大錯已然鑄成,縱然痛悔萬分也於事無補。趙大人若是氣不過,煩請您替令愛打我幾耳光出氣,或者將我送去刑部坐一通牢也行。”
這下輪到趙清溪驚悚了,目瞪口呆地半日沒反應。元修假裝誤會了他,歎息道:“趙大人可是以為倓哥兒隻是嘴上說說而已,其實絕不會這麽做。實話跟你說,我們倓哥兒是真的有這決心的。”
趙清溪總算迴了神,道:“啊,不是不是。誠安郡王請迴座。信郡王你誤會了……哎,事情已然過去,就不必再提,往後隻要……”
“我明白,趙大人是想說,往後隻要我們能想法子挽迴玉笙姑娘的名聲就好。趙大人放心,我已和內子說好,日後會想盡各種辦法抬舉玉笙姑娘,實在不行,可以請太後出麵。”元修一副明了趙清溪的心願,拋下了一個極大的誘餌。
果然趙清溪一聽這話眼睛霎時亮了,若是果真有太後娘娘出麵抬舉笙姐兒,那京都的悠悠眾口還真不算一迴事了。他好不容易找迴小女兒,自然不想她再離開自己嫁到京外遙遠的地方去。然而不遠嫁,閨女頂著個壞名聲,在京都不但不能嫁一個好夫婿,還要一直承受輿論的指責。
元修一看趙清溪的神色,就知道他動了心,於是再接再厲道:“那就這樣,玉笙姑娘先和內子還有舍妹多走動,好叫她們在太後跟前提起你,然後順理成章地帶你進宮見太後。”
趙清溪點頭,笑著說勞煩兩位貴人了。趙玉笙一直沒有插話的機會,心裏卻很不高興,腹誹道:誰要跟元二家的人多多走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