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山,劉字營的副營頭,在大雪下來的第2天,才發現事情有些不對勁。


    大雪封山,一切交通消息都隔絕了。原本軍中常常飛來飛去的信鴿,也都不能飛行了。


    本來在這樣的天氣裏,大家就窩在被窩中,烤火享受。但是對於一個負責軍隊的主官,因為沒有外界隨時的消息,就有些坐臥不安。


    而在這一天的中午的時候,嚴密警戒下的城門,打開了一條縫隙,方便百姓們進出,結果城門剛剛打開,卻逃進來一大批外麵的百姓。


    他們一見到守軍,就痛哭著訴說著自己遭遇的苦難,紛紛要求東江鎮的將士們,替他們報仇。


    副將劉本光,詳細的詢問了狀況,他這才知道,就在昨天開始,大金的鑲紅旗,出動了所有的人馬,對鐵山到鴨綠江邊這一片廣闊地區,進行了殘酷的掃蕩。


    他們收刮走了這一片地區所有村莊的糧食,扒走了他們的房木,而且抓走了他們所有能抓到的人。


    有一些逃出來的百姓,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的親人,被直接殺死,然後被肢解,丟到了馬車上,成了一塊塊的人肉,運到不知道哪裏去了。


    然而再詢問其他的狀況,百姓們卻不知道了。


    搜刮糧食木柴,而且還抓人做肉,這是什麽狀況?


    劉本光,以一個將軍特有的敏感,發現了這裏的不對——似乎哪裏在打仗,鑲紅旗就是為在前線戰鬥的同伴,收集糧草。


    收集糧草,都到了需要用人肉的地步,那得是多麽大規模的一次軍隊呀。


    劉本光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刻派出了一股一股的人馬,到外麵去偵查敵情。


    雖然外麵有鑲紅旗的大隊人馬唿嘯往來,形勢非常危險,但是劉本光依舊下了死命令,必須獲得外麵的情報,必須抓幾個俘虜迴來。


    在中午出去的小隊,到了晚上,陸陸續續的迴來了,然而一經輕點,出去的20股小隊,迴來的隻有4股,還是空手而迴。等到天黑的時候,建奴出現在了城外,不得不關閉城門。李本光明白,剩下的那些小隊兄弟,已經不能迴來了。


    這樣的情況,讓李本光如同困在鐵籠中的困獸,焦躁無比。


    當前的局勢,讓他敏銳的感覺到,局麵已經相當嚴重了,嚴重到他必須做出決斷。


    就在天亮大雪初晴的時候,李本光最終還是決定,由自己親自帶領一支隊伍,向西,向落風裏搜索前進,自己一定要和皮島根基取得聯係,弄清楚狀況。


    於是,親自登門,尋找到在自己溫暖的堂屋裏,烤火喝酒的節製使李光道,說明了情況。


    現在的李光道,日子過得無比滋潤。


    從東江鎮上岸的商人,最終都要通過鐵山,販賣到整個朝鮮,販賣到日本去。他就等於在這裏,白拿一份稅收。


    雖然趙興壓製著他,讓他必須執行四喱稅收政策,但是架不住多,依舊讓他收的盆滿缽滿。


    而東江鎮鋼鐵廠需要的銅料和鐵料,又都經過他的手。他已經不需要貪占了,所謂過手一手油,已經足以讓他成為了朝鮮的首富。


    對於他的這個位置,朝鮮許多的官員大佬,都已經虎視眈眈。曾經幾次,朝鮮的王庭,準備將他調到內閣去,讓他做一任首輔,準備利用他的人脈,和大明的朝廷打點好關係。


    但李光道,總是以種種的借口,放棄那個光榮的職務,而就在這裏,每日裏喝著小酒,坐著他的三品官員。


    李本光前來,和他說了現在的局勢。李光道對於這樣的狀況,卻不以為然:“將軍多慮了,這百年不見的大雪,道路山川全部被封閉。而這滴水成冰的天氣,更不適合於打仗。即便是一個再蠢的人,也不能在這樣的天氣時節裏,發動一場戰爭,更別說是你估計的那種大規模的戰爭了。”


    “可是鑲紅旗的行動,的確是反常啊。而我們的新義州,應該早已經陷落了,這樣的局勢,我真的放心不下。”


    看看雪後初晴的外麵,李光道笑著搖頭:“天氣就是這樣,即便再壞,還能壞到哪裏去呢?怎麽的也得等雪化之後再說。”


    “可是——”


    “沒有什麽可是的。再說了,你們的任務是協防鐵山,建奴已經出現在城外。萬一他們發動進攻,鐵山有失,那你的責任就大了。你可一定要知道,鐵山是聯係皮島的商業通道,又是皮島所需要,銅礦鐵礦石的必由之路,絕對不能有失。”


    “可是你手下,不還有5000朝鮮士兵嗎?他們的裝備已經改善,也算是錢糧充足,難道就不能防守嗎?”


    李光道搖搖頭:“將有必死之心,而兵無敢戰之意啊。不瞞李將軍說,通過幾次和建奴的戰爭,士兵們已經嚇破了膽。一旦沒有天兵作為中流砥柱,轉眼就能崩潰。所以,將軍不可輕舉妄動啊。”


    也就是說,不管李本光多麽的焦急,什麽樣的理由,李光道都堅決不同意出兵。


    之所以李本光在這裏和他磨磨唧唧,是因為當初,東江鎮借助鐵山進行輪番休整的時候,作為交換條件,那就是除了營頭能隨意調動中朝兩軍之外,而這個李光道,也有調動兩軍的權力。


    而現在,建奴就在城外唿嘯來去,其實李光道也嚇到了,他無論如何要留下東江鎮這一隻強悍的隊伍,替自己守住鐵山,替朝鮮守住門戶。


    一旦這支隊伍出去了,憑借著朝鮮軍隊,在沒有天朝上國軍隊作為精神支撐下,他們是沒有戰鬥力的。那些花重金買來的火槍火炮,最終也隻能是送給建奴的見麵禮。


    這正應了那句話,決定戰爭勝利的,不是武器多麽先進,關鍵的還是在人。


    最終,在李本光的強烈要求下,李光道也適當的做出了讓步:“你隻能帶2000人出去,做一下試探性的偵查,查明外麵的情況,再多了,是絕對不行的。”


    李本光權衡了一下利弊,也認為李光道的擔心不無道理。萬一自己大隊人馬出去,鐵山丟失,那自己的責任就大了。


    好吧,兩千就兩千吧,自己主要出去去偵查一下狀況,等把情況摸清了,再做具體的安排也不遲。


    於是,在這天的下午,李本光帶著兩千兄弟,出了城門,走向了那不明的戰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親軍錦衣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奔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奔叔並收藏明末親軍錦衣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