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皇太極打跑了林丹汗,清除了他一個敵人,但卻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崇禎得意的一笑:“投靠他的蒙古人,雖然有一兩千萬,看著是實力壯大,但在我們內清漢奸,大力封鎖的情況下,這一兩千萬人的嘴,卻成了他的巨大的負擔。”


    “對,不管是誰,投靠一個老大,最終的目的是跟著老大吃香的喝辣的,結果現在連口涼水都喝不上,那還跟他幹什麽?”


    情況的確這樣,蒙古草原隻產牛羊,卻不產其他任何的東西。


    而那些牧民整天吃牛羊肉,是絕對不是現代人想象的那種享受,而是要命。


    常年吃牛羊肉,身體的營養單一,最終會腹脹而死。


    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原的茶葉和食鹽,乃至鹹菜菜幹,在幾個得力的邊疆幹將的控製下,這一次是真的實行了對他們的封鎖。


    而正是從這次封鎖中,才體現了經濟戰的巨大威力。


    現在從朝鮮,一直延伸到後世的新疆,不管是陸路和沿海,真正做到了沒有一粒糧食,一片茶葉,哪怕是一個綠色的樹葉,也傳不到北方去。


    趙興對嚴守這條防線的將士們下令:“我給你們充足的糧餉,你們就要履行你們的責任。隻要有一個人放一個走失的商人出邊關,我砍你人頭;隻要有一個人敢放一個商隊出關,我砍你全家。”


    在一手胡蘿卜,一手屠刀的震懾下,沒有任何一個人再敢放那些走私的人出關。經濟封鎖是要靠國力的,是要靠對方對這個國家的經濟依賴。


    而恰恰是他們不幸的,大明的朝廷不但占據著這個世界,70%的工業產值,尤其對於苦寒的周邊地區,正是占據著他們絕對的命脈,這就是天然的經濟製裁的底蘊和優勢。


    這樣的經濟封鎖,就讓那些草原人感覺到了痛苦不堪。本著有困難找老大的原則,他們原先可以向明朝求饒,但是現在他們必須隻能,也僅僅能向皇太極求救了。


    “而皇太極能夠解決這些急缺物資的地區在哪裏呢?隻有遼南和遼中。如果我們打掉這兩塊,就不用我們去收拾皇太極了,那些皈依他們的蒙古人,就會吃了他。”


    崇禎就一拍手:“對,我們打掉他的補給基地,徹底的讓他在財政上崩潰,那真的就是事半功倍了。”


    財政上的崩潰,那巨大的危害,崇禎是感同身受的。


    “你一定有了新的想法,說說看?”


    “微臣準備在明年開春,趕到東江鎮,展開收複遼東的計劃。不一定收複遼東,但隻要收複遼南,就可以掐斷他們的物資生產基地。”


    崇禎一拍手:“太好了,這不但收複我們的領土,掐斷他們的物資生產基地,更讓他們不可能抽出實力,再入寇京畿。這真是一舉多得呀。”


    然後鄭重的詢問:“你到那裏行風行雨,我該怎麽做?”


    趙興也鄭重的提議:“麵對國內的形勢,皇上,您最該做的就是什麽也不要做。進入河南的流寇,就放權給陳奇瑜,絕對不能越權指揮,更不能偏信那些彈劾他的小人言辭。人不會不失敗,一定要允許陳奇瑜失敗。”


    他在給崇禎打預防針。


    “我聽你的建議,我隻負責協調,而不去親自指揮,這總成了吧。”


    趙興給崇禎施禮:“皇上的責任是什麽?就是用人,用對的人,剩下的就是放權,讓他們自由發揮。就好比明年開春我去東江鎮,發動對皇太極的進攻。如果皇上您坐在京城裏,連我的一個小旗,您都要指揮過問,這個仗我是無論如何也打不贏的。”


    崇禎哈哈大笑:“宋朝的曆次戰爭失敗,就在於皇帝遠在天邊,根本不知道前方什麽地形什麽狀況,卻要嚴格地拿出一個陣圖,讓前方將士執行,這就好比你說過的那個微超高手蔣光頭,最終輸了個精光。”


    趙興鬆了一口氣:“隻要皇上明白這個道理,不在紙上談兵,真正的相信那些封疆大吏的能力,相信武將的忠誠,就會無往而不利。”


    “那麽你到遼東之後,將如何運作?”


    趙興鄭重迴答:“臨機決斷罷了,但是微臣可能要做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到時候還請皇上體諒。”


    崇禎就拿著筷子,敲著桌子:“對對對,朕剛剛說了,不要紙上談兵,我這又犯了毛病,罰酒三杯。”


    然後鄭重的承諾,我不再幹涉細節,我隻等待你的勝利消息。


    這一頓飯,君臣盡歡。


    也正是從這一頓飯之後,一場波瀾壯闊的遼東戰役,正式打響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親軍錦衣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奔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奔叔並收藏明末親軍錦衣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