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知縣大人的動作還未開始,風聲卻早已傳遍了整個臨江縣。原本隻有去醉風樓才能吃得到的豆腐原來是百裏村一名姓秦的婦人發明的,這個消息大跌了許多人的眼睛,令人羨慕嫉妒不已。
後來又傳出百裏村正在建豆腐作坊,打算將豆腐作為村裏的一個進項,其他村子的人更是羨慕得緊,紛紛在想是否能夠跟風。不過他們也知道,豆腐是百裏村的秦氏發明的,名氣已經在無意中打響,就算能跟風,也形不成氣候,於是又紛紛歎息:怎麽我們村裏就沒有人能夠發明豆腐呢?!
消息像風兒一樣,傳到柳溪村的時候,柳溪村的人就不淡定了。
為什麽?因為秦氏書敏正是柳溪村的人。
秦姓在柳溪村不算一個大姓,不過族長秦永煥卻是書敏的親大伯。他聽說了此事之後,臉色一直陰沉沉的。
“這豆腐明明是咱們家的,偏偏便宜了百裏村的那些人。”想到這裏他便有一股鬱氣“早知道書敏那丫頭能搗鼓出這東西,她剛和離那會兒就應該把她接迴村裏,白白讓張家鑽了空子。”
“現在去接她也不晚啊,她怎麽都是個女人,女人和離了迴到娘家不是天經地義的麽。”秦永煥的大兒子秦書言是位童生,在秦家地位很高,此時見父親鬱鬱,便提議說“三叔一家已經沒人了,咱們作為她唯一的親人理應接她迴來。”
“言兒說得對,可是那張家能善罷甘休嗎,他們家可是跟縣太爺關係不錯。”秦永煥有些憂慮。
“清官難斷家務事,況且天啟的律法中本就有明‘和離後的婦人發配迴原籍’。我們占盡道理和律法,縣太爺也不能置律法不顧吧,父親盡管去做,無妨.”書言作為童生,對天啟國的律法還是有所了解的,因此他胸有成足的對父親建議。
“好,不過此時關係重大,我們也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才好,過會兒我去趟裏正家裏,倘若得到裏正的支持,我們的把握就更大一些。”
書敏一家相繼遭遇不測,作為大伯他不但沒有從旁照顧,反而落井下石剝奪了書敏家裏的財產,將弟弟兒子家的孤兒寡母趕了出去。若是以前倒還好,現在的書敏又縣令大人撐腰,他可不敢隨意上門,最好拉上裏正和族裏的長輩一起才行。
這就是做了虧心事的後果麽?
秦永煥甩了甩腦袋,去村裏打了二壺酒,拎著去了裏正家裏。
柳溪村的裏正姓李,李姓也是村裏的大姓。他一聽秦永煥的建議,立刻表示非常的讚同。
如今百裏村正在建豆腐作坊,這可是讓其他的村子眼紅不已。若是將書敏留在本村,柳溪村便能代替百裏村,成為臨江鎮的豆腐基地。
得到裏正的支持和肯定的答複,秦永煥像是吃了顆定心丸,懸著的心也定了下來。
之後他又去了族裏的老人那裏,希望他們能夠一起出麵,將書敏勸迴柳溪村裏來,族裏的那些老人無不點頭讚成。如今族裏的族長是秦永煥,不管他為人如何,族裏麵的聲望總是有的,況且他小氣記仇,就算族人有想法也不敢當麵說出來。
得到了裏正與族裏人的讚同,秦永煥信心滿滿的,他相信隻要書敏迴來,那豆腐方子還不變成秦家的,一個合離的女人而已,到時候再給她隨便許個人家嫁了,也合情合理,沒有人會說什麽,反而會說他這個做大伯的厚道。
想著想著他便得意起來。哼著小曲兒迴家去了。
書敏此時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娘家大伯給惦記了,她正跟正興嫂子炫耀自己新搗鼓出來的肥皂呢。
“呀...我的手才碰過肉呢,油膩膩的,居然一下子就洗得這麽幹淨!”正興媳婦欣喜地說道:“我可不管,這一塊你得送給我。”
“放心,有你的份兒。”書敏一邊迴答一遍將昨日換洗的衣服泡了水,拿了肥皂就往上麵抹。
“呀.....你怎的這麽浪費,這麽好的東西怎麽能用來洗衣服呢。”正興媳婦心疼的搶過她手裏的肥皂,雖然才抹了一下下,肥皂還是那麽大塊,可是她仍覺得它小了許多,心疼不已。
肥皂被搶,書敏有些哭笑不得。說“嫂子,你放心好了,這東西你要多少我都能給你做,保管到時候你用來擦石頭都不稀罕!”
“真的?”正興媳婦將信將疑,嘟嘟嘴還是將肥皂還給了書敏。蹲下來幫書敏一起洗起了衣服。
“呀....好幹淨啊!”正興媳婦洗著洗著突然驚喜地叫道。
肥皂洗過的衣服自然比草木灰洗得幹淨,而且還帶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本來是苦澀味,不過經過水漂洗過後,留在衣服上麵的味道已經很淡很淡了,那一點點淡淡的味道不僅不苦澀,反而像是清清的香味。
“嗯...味道也好聞!”
“咦...這布軟軟的,摸起來跟新的一樣...”
書敏一邊洗衣服一邊聽正新媳婦像發現新大陸一般的驚歎聲,虛榮心得到極大地滿足。
“惠兒娘?你這肥皂也能賣麽?”末了,正興媳婦突然問。她有種預感,這恐怕比豆腐還要賺錢。
“呃...賣錢麽?”書敏還真沒有想過。自從豆腐賺到錢以後,她的生活已經不需要為錢而發愁了。她生性平淡,不管前世今生都沒有對錢有過執念。
不過看到眼中已經開始冒星星的正興嫂子,書敏突然覺得有些慚愧。
“改天問問劉掌櫃吧。”書敏笑笑說,心裏卻想:要是用來賣的話,這賣相可不行,還得麻煩春全雕幾個模子出來。另外配方也得改改...
正興媳婦不知道自己的話讓書敏陷入了沉思當中,隻當她在一心一意的洗衣服,也跟著不說話,在一旁幫忙。
“惠兒娘,在家麽?”正明此時挑著一擔子豆漿上門了。“我送豆漿過來。”
“是正明啊,不好意思我忘了跟你媳婦交待,這豆漿是送去裏正那裏的。”自從伯娘加入進來,大規模的製作都放在她那裏,書敏的院子太小了,擺不了那麽多的架子。
“哦,沒事,那我再送去裏正那裏。”正明什麽也沒說,挑起擔子就往裏正家走去。
“正明倒是個好的,挺實在的漢子。”正興媳婦突然說道:“你可知道,老張家最近準備分家了,聽說老二一家不要家裏的銀子,隻要了幾畝地呢!”
“哦?難怪喬氏昨日上門要活計,原來說的是真的啊?”書敏想起昨日喬氏有說過的,當時她還以為她又在作了,就沒有放在心上。不過以喬氏的性子,居然沒有去爭家裏的銀子,倒是讓書敏有些意外。
“可不是,張李氏不願意分家,說是喬氏竄梭的,喬氏這幾日日子可不好過。”
“老頭子倒是同意了分家,不過眼下沒幾個月就要過年了,老爺子打算先過完這個年再說,開春以後就分家。”
老爺子的想法就是遲早要分家的,既然要分家大家都過個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好年吧,分了家以後,再想看到闔家團圓的日子就不多了。
張家的事情書敏並不怎麽關心,不過正興嫂子說著她便聽著,就當是飯後娛樂。
“小虎怎麽樣了?什麽時候接迴來?”書敏聽她講完張家的事情,就開始轉移話題。
“我打算年前接迴來,等忙完這陣子,我娘和我嫂子親自送他過來。”提起那個一年也見不上幾次麵的兒子,正興媳婦的臉上泛起了母性的光芒。天知道她有多想那個兒子,可是以前家裏太窮了,孩子他爸是個殘疾,婆婆身體有不好,家裏裏裏外外的活計都是她在操心,那裏還能帶孩子?!
現在好了,家裏的條件漸漸富裕了,她就把地租出去,專心致誌的跟著書敏做豆腐就成了,而且孩子也大了,帶在身邊也不麻煩。
“孩子還是得自己帶在身邊才好。”書敏想起前世農村的那些孩子,父母去城裏麵打工,自己就跟著爺爺奶奶在鄉下上學。一年僅僅能與自己的父母見上一兩次麵而已。這樣的孩子長期缺乏父母的愛,這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對孩子不利的。
“嗯,我明年就將他留在身邊了。”正興媳婦也不反駁,反而十分讚同的說。若非生活所迫,誰願意骨肉分離呢。
“第一批的黴豆腐應該可以出貨了,劉掌櫃啥時候來拉貨啊?”正興媳婦抖抖剛剛絞了水的衣服,問道。
“上次進城的時候跟他說了,應該就是這兩天吧。密封得嚴實嗎?可不能進了空氣,不然會長毛的。”書敏將最後一件衣服塞進盆裏,又在盆裏加了些熱水。冬天洗衣服沒有熱水可不行!
“嗯,都嚴實著呢,全部都是用黃泥封的口子。這批貨是運往外地的,加上路上的日子,到了店裏就可以出售了呢!”正興媳婦見衣服已經洗得差不多了,就站起身將洗好的衣服拿去曬。
“這一批兩千斤吧?剩下的八千斤年底前能做完麽?”正興媳婦是個能拿主意會做生意的,書敏現在把黴豆腐那一塊全權交給她了。
“放心,咱們現在可不缺人手,我估摸著在臘月底就能做完。”現在已經十月中了,離臘月底也就隻剩一個半月的時間,還是有些趕的。
說話間,書敏也洗完了最後一件衣服。她學著正興媳婦的樣子,在擰幹後將衣服甩一甩再拿去曬
“惠兒娘啊,這豆腐除了黴豆腐,還有其他的,比如油豆腐,豆腐幹,腐竹,豆漿還有豆花。都可以賣錢的,我想著咱們是不是該把它規劃一下?”正興媳婦一邊曬衣服一邊跟書敏說
“要開作坊,光是豆腐一樣定是不夠的,這些等到作坊正式開始運作的時候,都會做的。”
“嗬嗬,那感情好。不過那肥皂你可不能再像豆腐一樣隨便獻出去了,你呀,也長點心眼兒。”獻出豆腐方子的做法,正興媳婦雖然沒有說什麽,可是心裏麵認定書敏是缺心眼,虧大發了。
“知道了。”書敏嘻嘻一笑。她知道正興媳婦是真正為自己著想,因此也不反駁,心裏麵越發將她當作親人了。
知縣大人的動作還未開始,風聲卻早已傳遍了整個臨江縣。原本隻有去醉風樓才能吃得到的豆腐原來是百裏村一名姓秦的婦人發明的,這個消息大跌了許多人的眼睛,令人羨慕嫉妒不已。
後來又傳出百裏村正在建豆腐作坊,打算將豆腐作為村裏的一個進項,其他村子的人更是羨慕得緊,紛紛在想是否能夠跟風。不過他們也知道,豆腐是百裏村的秦氏發明的,名氣已經在無意中打響,就算能跟風,也形不成氣候,於是又紛紛歎息:怎麽我們村裏就沒有人能夠發明豆腐呢?!
消息像風兒一樣,傳到柳溪村的時候,柳溪村的人就不淡定了。
為什麽?因為秦氏書敏正是柳溪村的人。
秦姓在柳溪村不算一個大姓,不過族長秦永煥卻是書敏的親大伯。他聽說了此事之後,臉色一直陰沉沉的。
“這豆腐明明是咱們家的,偏偏便宜了百裏村的那些人。”想到這裏他便有一股鬱氣“早知道書敏那丫頭能搗鼓出這東西,她剛和離那會兒就應該把她接迴村裏,白白讓張家鑽了空子。”
“現在去接她也不晚啊,她怎麽都是個女人,女人和離了迴到娘家不是天經地義的麽。”秦永煥的大兒子秦書言是位童生,在秦家地位很高,此時見父親鬱鬱,便提議說“三叔一家已經沒人了,咱們作為她唯一的親人理應接她迴來。”
“言兒說得對,可是那張家能善罷甘休嗎,他們家可是跟縣太爺關係不錯。”秦永煥有些憂慮。
“清官難斷家務事,況且天啟的律法中本就有明‘和離後的婦人發配迴原籍’。我們占盡道理和律法,縣太爺也不能置律法不顧吧,父親盡管去做,無妨.”書言作為童生,對天啟國的律法還是有所了解的,因此他胸有成足的對父親建議。
“好,不過此時關係重大,我們也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才好,過會兒我去趟裏正家裏,倘若得到裏正的支持,我們的把握就更大一些。”
書敏一家相繼遭遇不測,作為大伯他不但沒有從旁照顧,反而落井下石剝奪了書敏家裏的財產,將弟弟兒子家的孤兒寡母趕了出去。若是以前倒還好,現在的書敏又縣令大人撐腰,他可不敢隨意上門,最好拉上裏正和族裏的長輩一起才行。
這就是做了虧心事的後果麽?
秦永煥甩了甩腦袋,去村裏打了二壺酒,拎著去了裏正家裏。
柳溪村的裏正姓李,李姓也是村裏的大姓。他一聽秦永煥的建議,立刻表示非常的讚同。
如今百裏村正在建豆腐作坊,這可是讓其他的村子眼紅不已。若是將書敏留在本村,柳溪村便能代替百裏村,成為臨江鎮的豆腐基地。
得到裏正的支持和肯定的答複,秦永煥像是吃了顆定心丸,懸著的心也定了下來。
之後他又去了族裏的老人那裏,希望他們能夠一起出麵,將書敏勸迴柳溪村裏來,族裏的那些老人無不點頭讚成。如今族裏的族長是秦永煥,不管他為人如何,族裏麵的聲望總是有的,況且他小氣記仇,就算族人有想法也不敢當麵說出來。
得到了裏正與族裏人的讚同,秦永煥信心滿滿的,他相信隻要書敏迴來,那豆腐方子還不變成秦家的,一個合離的女人而已,到時候再給她隨便許個人家嫁了,也合情合理,沒有人會說什麽,反而會說他這個做大伯的厚道。
想著想著他便得意起來。哼著小曲兒迴家去了。
書敏此時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娘家大伯給惦記了,她正跟正興嫂子炫耀自己新搗鼓出來的肥皂呢。
“呀...我的手才碰過肉呢,油膩膩的,居然一下子就洗得這麽幹淨!”正興媳婦欣喜地說道:“我可不管,這一塊你得送給我。”
“放心,有你的份兒。”書敏一邊迴答一遍將昨日換洗的衣服泡了水,拿了肥皂就往上麵抹。
“呀.....你怎的這麽浪費,這麽好的東西怎麽能用來洗衣服呢。”正興媳婦心疼的搶過她手裏的肥皂,雖然才抹了一下下,肥皂還是那麽大塊,可是她仍覺得它小了許多,心疼不已。
肥皂被搶,書敏有些哭笑不得。說“嫂子,你放心好了,這東西你要多少我都能給你做,保管到時候你用來擦石頭都不稀罕!”
“真的?”正興媳婦將信將疑,嘟嘟嘴還是將肥皂還給了書敏。蹲下來幫書敏一起洗起了衣服。
“呀....好幹淨啊!”正興媳婦洗著洗著突然驚喜地叫道。
肥皂洗過的衣服自然比草木灰洗得幹淨,而且還帶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本來是苦澀味,不過經過水漂洗過後,留在衣服上麵的味道已經很淡很淡了,那一點點淡淡的味道不僅不苦澀,反而像是清清的香味。
“嗯...味道也好聞!”
“咦...這布軟軟的,摸起來跟新的一樣...”
書敏一邊洗衣服一邊聽正新媳婦像發現新大陸一般的驚歎聲,虛榮心得到極大地滿足。
“惠兒娘?你這肥皂也能賣麽?”末了,正興媳婦突然問。她有種預感,這恐怕比豆腐還要賺錢。
“呃...賣錢麽?”書敏還真沒有想過。自從豆腐賺到錢以後,她的生活已經不需要為錢而發愁了。她生性平淡,不管前世今生都沒有對錢有過執念。
不過看到眼中已經開始冒星星的正興嫂子,書敏突然覺得有些慚愧。
“改天問問劉掌櫃吧。”書敏笑笑說,心裏卻想:要是用來賣的話,這賣相可不行,還得麻煩春全雕幾個模子出來。另外配方也得改改...
正興媳婦不知道自己的話讓書敏陷入了沉思當中,隻當她在一心一意的洗衣服,也跟著不說話,在一旁幫忙。
“惠兒娘,在家麽?”正明此時挑著一擔子豆漿上門了。“我送豆漿過來。”
“是正明啊,不好意思我忘了跟你媳婦交待,這豆漿是送去裏正那裏的。”自從伯娘加入進來,大規模的製作都放在她那裏,書敏的院子太小了,擺不了那麽多的架子。
“哦,沒事,那我再送去裏正那裏。”正明什麽也沒說,挑起擔子就往裏正家走去。
“正明倒是個好的,挺實在的漢子。”正興媳婦突然說道:“你可知道,老張家最近準備分家了,聽說老二一家不要家裏的銀子,隻要了幾畝地呢!”
“哦?難怪喬氏昨日上門要活計,原來說的是真的啊?”書敏想起昨日喬氏有說過的,當時她還以為她又在作了,就沒有放在心上。不過以喬氏的性子,居然沒有去爭家裏的銀子,倒是讓書敏有些意外。
“可不是,張李氏不願意分家,說是喬氏竄梭的,喬氏這幾日日子可不好過。”
“老頭子倒是同意了分家,不過眼下沒幾個月就要過年了,老爺子打算先過完這個年再說,開春以後就分家。”
老爺子的想法就是遲早要分家的,既然要分家大家都過個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好年吧,分了家以後,再想看到闔家團圓的日子就不多了。
張家的事情書敏並不怎麽關心,不過正興嫂子說著她便聽著,就當是飯後娛樂。
“小虎怎麽樣了?什麽時候接迴來?”書敏聽她講完張家的事情,就開始轉移話題。
“我打算年前接迴來,等忙完這陣子,我娘和我嫂子親自送他過來。”提起那個一年也見不上幾次麵的兒子,正興媳婦的臉上泛起了母性的光芒。天知道她有多想那個兒子,可是以前家裏太窮了,孩子他爸是個殘疾,婆婆身體有不好,家裏裏裏外外的活計都是她在操心,那裏還能帶孩子?!
現在好了,家裏的條件漸漸富裕了,她就把地租出去,專心致誌的跟著書敏做豆腐就成了,而且孩子也大了,帶在身邊也不麻煩。
“孩子還是得自己帶在身邊才好。”書敏想起前世農村的那些孩子,父母去城裏麵打工,自己就跟著爺爺奶奶在鄉下上學。一年僅僅能與自己的父母見上一兩次麵而已。這樣的孩子長期缺乏父母的愛,這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對孩子不利的。
“嗯,我明年就將他留在身邊了。”正興媳婦也不反駁,反而十分讚同的說。若非生活所迫,誰願意骨肉分離呢。
“第一批的黴豆腐應該可以出貨了,劉掌櫃啥時候來拉貨啊?”正興媳婦抖抖剛剛絞了水的衣服,問道。
“上次進城的時候跟他說了,應該就是這兩天吧。密封得嚴實嗎?可不能進了空氣,不然會長毛的。”書敏將最後一件衣服塞進盆裏,又在盆裏加了些熱水。冬天洗衣服沒有熱水可不行!
“嗯,都嚴實著呢,全部都是用黃泥封的口子。這批貨是運往外地的,加上路上的日子,到了店裏就可以出售了呢!”正興媳婦見衣服已經洗得差不多了,就站起身將洗好的衣服拿去曬。
“這一批兩千斤吧?剩下的八千斤年底前能做完麽?”正興媳婦是個能拿主意會做生意的,書敏現在把黴豆腐那一塊全權交給她了。
“放心,咱們現在可不缺人手,我估摸著在臘月底就能做完。”現在已經十月中了,離臘月底也就隻剩一個半月的時間,還是有些趕的。
說話間,書敏也洗完了最後一件衣服。她學著正興媳婦的樣子,在擰幹後將衣服甩一甩再拿去曬
“惠兒娘啊,這豆腐除了黴豆腐,還有其他的,比如油豆腐,豆腐幹,腐竹,豆漿還有豆花。都可以賣錢的,我想著咱們是不是該把它規劃一下?”正興媳婦一邊曬衣服一邊跟書敏說
“要開作坊,光是豆腐一樣定是不夠的,這些等到作坊正式開始運作的時候,都會做的。”
“嗬嗬,那感情好。不過那肥皂你可不能再像豆腐一樣隨便獻出去了,你呀,也長點心眼兒。”獻出豆腐方子的做法,正興媳婦雖然沒有說什麽,可是心裏麵認定書敏是缺心眼,虧大發了。
“知道了。”書敏嘻嘻一笑。她知道正興媳婦是真正為自己著想,因此也不反駁,心裏麵越發將她當作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