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和離書一式三份,寫完後裏正讓正遠和書敏按手印,書敏略微掃了一眼和離書,發現那字體就是中國古代的繁體字,心想“還好還好,大部分都認得。”
按了手印,乖乖的站到了一邊。
正遠就沒有那麽輕鬆了,他覺得自己的步子每一步都那麽沉重,當最後一個手印嗯完,他仿佛用盡了所有的力氣,頹廢的坐到凳子上,看著地麵,不知道再想什麽。
“好了,和離書秦氏一份,正遠一份,還有一份將保存在村裏。今天天色已晚,秦氏再住一晚吧”裏正將和離書分別給了正遠和書敏,自己懷裏也踹了一份。大功已成他便不多留了。其他的長老們也紛紛告辭。叔公也說天晚了要走了,張老爹和張李氏趕緊起身相送。叔公經過書敏身邊的時候,停頓了一下
“莫要對張家存有怨氣,走了就安心了吧。”叔公說完就走了,他已經快要九十歲了,拄著拐杖的手顫顫巍巍,正明不用張老爹吩咐,立馬上前摻扶,送他迴去。
叔公的話讓書敏身子一僵,難道叔公知道些什麽?在農村的時候,聽老人家說將死之人能夠看到一些不幹淨的東西,難道叔公他...
的確如書敏所想的那樣,就在秋花進門後的第三天,叔公在躺自己的院子裏曬太陽,就那麽睡過去,再也沒有醒過來。
高峰嶺是百裏村最高的一座山,山腳下隻有數戶人家。叔公年輕的時候就住在這裏,現在幾乎已經荒蕪了。
叔公說的那處院子並不大,院子有些年頭,泥巴砌成的院牆有好幾處倒塌了,院門也破裂了好幾個洞,上麵還掛著一把生了鏽的銅鎖。村長掏出一把泛黃的鑰匙,開了半天,結果因為銅鎖生鏽的關係,怎麽也打不開,最後還是借了一把斧子砸開的。
院子裏長滿了半人高的雜草,因為是秋天了,雜草有些枯黃,顯得非常蕭索。院子的盡頭是主房,主房的昨旁邊有個半露天的雜物房,裏麵堆著一些雜物,還有一些快要爛掉的柴火,令人驚訝的是,還有一個石磨,雖然看著髒兮兮的,不過應該還能用。院子的右手邊是一個廚房,廚房裏現在是空蕩蕩的,除了灶台,還有一個木製的灶廚,可以洗出來還可以用來放油鹽醬醋和鍋碗瓢盆,另外牆角邊還有幾個水缸,有些能用,有些應經不能用了。院子裏靠近大門的地方,左右兩邊各栽著兩顆桃樹。
主房堂前有一張八仙桌,不過是瘸腳的,修一下還能用,凳子什麽的也需要修一下。堂後有兩扇房門,應該有兩個房間。左邊房間還留著一張板床,右邊房間就遺留著幾個破箱子。堂屋後邊有個暗門,過了暗門就是後院。
後院很大,靠著山腳了。後院以後可以用來養點雞鴨種些蔬菜,書敏一邊看一邊在心裏盤算著。
“這是叔公年輕的時候住過的,那時候叔公剛剛分家,就住在這裏。怎麽樣,還可以吧。”裏正靠著手,笑眯眯的說道。
“真是太好了,比我想的還要好。隻要稍微收拾一下就能住人了。”書敏開心的說。
“這是這裏的房契還有旁邊一畝地的地契,你收下。”裏正將房契和地契遞了過來
“這怎麽好意思?”書敏以為叔公是借給自己住的,沒有想到他居然連契書都轉給她了。
“拿著吧,你已經無可去,這是張家補償給你的。除了地契和房契,你還能得到一百斤的糧食。不過糧食是你原先的公公給的。”
書敏謝過裏正,接過契書。
”好了,我也該走了,等會兒我叫你伯娘過來跟你一起收拾收拾。”裏正說完,就走了。書敏送他到門口,迴頭看看這處院落:這裏以後就是我的家了,書敏開心的想著。
院子外麵有一條不到兩米寬的小溪,小溪由高峰嶺流出彎彎斜斜的,嘩啦啦的從院子後門經過,高峰嶺山上的樹鬱鬱蔥蔥,水流也很充沛,取水非常方便。
真是個好地方啊,傍山依水,夠清淨。
改天等房子都收拾好了,就把惠兒接過來跟自己住。惠兒一定會很開心的。
原本書敏的打算是把惠兒從張家直接要過來的,可是秋花說女人是不可能帶著孩子離開的。為了不節外生枝,惠兒的事情隻能壓後了。
惠兒乖,娘一定會想辦法把你接過來的。這麽些天,書敏早已經吧自己當成了惠兒的親娘了。
沒多久,大伯娘就領著兩個婦女過來了。她們一個姓張,是本村人,另一者姓李,是大伯娘的鄰居。她們今天去大伯娘家裏納鞋底,聽裏正讓伯娘來幫手,她們也跟著過來了。
人多力量大,半天的功夫,終於將主屋還有廚房都打掃了一遍,該扔的扔該留的留,該修的...呃,留著以後請人來修。
最後就隻剩下院子裏的雜草了,院子裏的雜草長的密密的,根枝很深,書敏試著拔了一下,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也沒有拔出多少。伯娘說這草長了太多年了,得用鋤頭挖才行。
正在這時候,正明挑著一擔子糧食過來了。糧食遠遠不止一百斤,那扁擔都壓彎了。
“大嫂,這是家裏送來的糧食。”正明小心翼翼的吧糧食放下。拿袖子使勁的擦了擦汗。
“別再叫我嫂子了,以後還是叫我的名字吧,或者叫我惠兒娘。”書敏說
“嘿嘿,一下子不習慣,以後不會了。”這個漢子長的很像他哥哥,可是比他哥哥會做人。
“哎喲,這麽些個糧食,怎麽一大半都是黃豆啊,那可不能當飯吃!”伯娘幾個見正遠送糧食過來,好奇的掀開了蓋在擔子上麵的布。
正明的臉紅了一下。今天早上裏正帶來叔公的話,讓他們準備一百斤糧食給書敏送過去。當時,張李氏的臉就黑了下來。
雖然張家的地多,糧食年年都有剩,但是莊稼人哪裏會嫌糧食多?再說剩下的糧食都是用來賣錢的,一百斤糧食,就算是糙米都能賣一百五十紋錢呢!
好在叔公沒有說一定要送什麽,在兒媳婦喬氏的建義下,他們就把平日裏沒有什麽用處的黃豆摻了進來。正真能吃的米糧和麵粉五十斤都不到。
“家裏麵的糧食不多了”正明紅著臉:“等新收的糧食磨出來,還會在送的。”
“沒關係,這些也夠吃了。”書敏倒是不介意,已經和離了,現在又得了這處房子,她已經心滿意足了。
“哪能夠呢,眼看著就要冬天了,這些個糧食哪裏能吃到來年,再說了,來年開了春,還要等好幾個月才有新糧收呢。”李姓婦人心直口快”我看定是你原先的婆婆搞的鬼。“
“哎呀,人家秦妹子都不介意了,你少說兩句吧,”張姓婦人拉了拉她的衣袖,小聲說道。
正明被兩個婦人一人一句搞得更臉紅了,他也覺得娘跟媳婦做得太過了,可是家和萬事興,隻要她們不吵架,他怎麽樣都覺得無所謂,沒想到這裏還有三個外人。
“那..沒什麽事我就先走了。”正明把布蓋迴去,擔子也不要,拿了扁擔就往迴走。
剩下的也沒有什麽事了,院裏的雜草還得借鋤頭挖才行,那也是大力氣的貨,幾個婦人是幹不了的。伯娘她們幫書敏收拾完就走了。現在家裏也沒有東西可以好好招唿人家,書敏也沒有挽留,隻是將人送出門口。
一忙就忙了一上午,書敏將院門虛掩著,返去張家。現在還開不了火,還要迴張家吃飯,另外張家還有自己的一些陪嫁,也要打包了拿迴來。
和離書一式三份,寫完後裏正讓正遠和書敏按手印,書敏略微掃了一眼和離書,發現那字體就是中國古代的繁體字,心想“還好還好,大部分都認得。”
按了手印,乖乖的站到了一邊。
正遠就沒有那麽輕鬆了,他覺得自己的步子每一步都那麽沉重,當最後一個手印嗯完,他仿佛用盡了所有的力氣,頹廢的坐到凳子上,看著地麵,不知道再想什麽。
“好了,和離書秦氏一份,正遠一份,還有一份將保存在村裏。今天天色已晚,秦氏再住一晚吧”裏正將和離書分別給了正遠和書敏,自己懷裏也踹了一份。大功已成他便不多留了。其他的長老們也紛紛告辭。叔公也說天晚了要走了,張老爹和張李氏趕緊起身相送。叔公經過書敏身邊的時候,停頓了一下
“莫要對張家存有怨氣,走了就安心了吧。”叔公說完就走了,他已經快要九十歲了,拄著拐杖的手顫顫巍巍,正明不用張老爹吩咐,立馬上前摻扶,送他迴去。
叔公的話讓書敏身子一僵,難道叔公知道些什麽?在農村的時候,聽老人家說將死之人能夠看到一些不幹淨的東西,難道叔公他...
的確如書敏所想的那樣,就在秋花進門後的第三天,叔公在躺自己的院子裏曬太陽,就那麽睡過去,再也沒有醒過來。
高峰嶺是百裏村最高的一座山,山腳下隻有數戶人家。叔公年輕的時候就住在這裏,現在幾乎已經荒蕪了。
叔公說的那處院子並不大,院子有些年頭,泥巴砌成的院牆有好幾處倒塌了,院門也破裂了好幾個洞,上麵還掛著一把生了鏽的銅鎖。村長掏出一把泛黃的鑰匙,開了半天,結果因為銅鎖生鏽的關係,怎麽也打不開,最後還是借了一把斧子砸開的。
院子裏長滿了半人高的雜草,因為是秋天了,雜草有些枯黃,顯得非常蕭索。院子的盡頭是主房,主房的昨旁邊有個半露天的雜物房,裏麵堆著一些雜物,還有一些快要爛掉的柴火,令人驚訝的是,還有一個石磨,雖然看著髒兮兮的,不過應該還能用。院子的右手邊是一個廚房,廚房裏現在是空蕩蕩的,除了灶台,還有一個木製的灶廚,可以洗出來還可以用來放油鹽醬醋和鍋碗瓢盆,另外牆角邊還有幾個水缸,有些能用,有些應經不能用了。院子裏靠近大門的地方,左右兩邊各栽著兩顆桃樹。
主房堂前有一張八仙桌,不過是瘸腳的,修一下還能用,凳子什麽的也需要修一下。堂後有兩扇房門,應該有兩個房間。左邊房間還留著一張板床,右邊房間就遺留著幾個破箱子。堂屋後邊有個暗門,過了暗門就是後院。
後院很大,靠著山腳了。後院以後可以用來養點雞鴨種些蔬菜,書敏一邊看一邊在心裏盤算著。
“這是叔公年輕的時候住過的,那時候叔公剛剛分家,就住在這裏。怎麽樣,還可以吧。”裏正靠著手,笑眯眯的說道。
“真是太好了,比我想的還要好。隻要稍微收拾一下就能住人了。”書敏開心的說。
“這是這裏的房契還有旁邊一畝地的地契,你收下。”裏正將房契和地契遞了過來
“這怎麽好意思?”書敏以為叔公是借給自己住的,沒有想到他居然連契書都轉給她了。
“拿著吧,你已經無可去,這是張家補償給你的。除了地契和房契,你還能得到一百斤的糧食。不過糧食是你原先的公公給的。”
書敏謝過裏正,接過契書。
”好了,我也該走了,等會兒我叫你伯娘過來跟你一起收拾收拾。”裏正說完,就走了。書敏送他到門口,迴頭看看這處院落:這裏以後就是我的家了,書敏開心的想著。
院子外麵有一條不到兩米寬的小溪,小溪由高峰嶺流出彎彎斜斜的,嘩啦啦的從院子後門經過,高峰嶺山上的樹鬱鬱蔥蔥,水流也很充沛,取水非常方便。
真是個好地方啊,傍山依水,夠清淨。
改天等房子都收拾好了,就把惠兒接過來跟自己住。惠兒一定會很開心的。
原本書敏的打算是把惠兒從張家直接要過來的,可是秋花說女人是不可能帶著孩子離開的。為了不節外生枝,惠兒的事情隻能壓後了。
惠兒乖,娘一定會想辦法把你接過來的。這麽些天,書敏早已經吧自己當成了惠兒的親娘了。
沒多久,大伯娘就領著兩個婦女過來了。她們一個姓張,是本村人,另一者姓李,是大伯娘的鄰居。她們今天去大伯娘家裏納鞋底,聽裏正讓伯娘來幫手,她們也跟著過來了。
人多力量大,半天的功夫,終於將主屋還有廚房都打掃了一遍,該扔的扔該留的留,該修的...呃,留著以後請人來修。
最後就隻剩下院子裏的雜草了,院子裏的雜草長的密密的,根枝很深,書敏試著拔了一下,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也沒有拔出多少。伯娘說這草長了太多年了,得用鋤頭挖才行。
正在這時候,正明挑著一擔子糧食過來了。糧食遠遠不止一百斤,那扁擔都壓彎了。
“大嫂,這是家裏送來的糧食。”正明小心翼翼的吧糧食放下。拿袖子使勁的擦了擦汗。
“別再叫我嫂子了,以後還是叫我的名字吧,或者叫我惠兒娘。”書敏說
“嘿嘿,一下子不習慣,以後不會了。”這個漢子長的很像他哥哥,可是比他哥哥會做人。
“哎喲,這麽些個糧食,怎麽一大半都是黃豆啊,那可不能當飯吃!”伯娘幾個見正遠送糧食過來,好奇的掀開了蓋在擔子上麵的布。
正明的臉紅了一下。今天早上裏正帶來叔公的話,讓他們準備一百斤糧食給書敏送過去。當時,張李氏的臉就黑了下來。
雖然張家的地多,糧食年年都有剩,但是莊稼人哪裏會嫌糧食多?再說剩下的糧食都是用來賣錢的,一百斤糧食,就算是糙米都能賣一百五十紋錢呢!
好在叔公沒有說一定要送什麽,在兒媳婦喬氏的建義下,他們就把平日裏沒有什麽用處的黃豆摻了進來。正真能吃的米糧和麵粉五十斤都不到。
“家裏麵的糧食不多了”正明紅著臉:“等新收的糧食磨出來,還會在送的。”
“沒關係,這些也夠吃了。”書敏倒是不介意,已經和離了,現在又得了這處房子,她已經心滿意足了。
“哪能夠呢,眼看著就要冬天了,這些個糧食哪裏能吃到來年,再說了,來年開了春,還要等好幾個月才有新糧收呢。”李姓婦人心直口快”我看定是你原先的婆婆搞的鬼。“
“哎呀,人家秦妹子都不介意了,你少說兩句吧,”張姓婦人拉了拉她的衣袖,小聲說道。
正明被兩個婦人一人一句搞得更臉紅了,他也覺得娘跟媳婦做得太過了,可是家和萬事興,隻要她們不吵架,他怎麽樣都覺得無所謂,沒想到這裏還有三個外人。
“那..沒什麽事我就先走了。”正明把布蓋迴去,擔子也不要,拿了扁擔就往迴走。
剩下的也沒有什麽事了,院裏的雜草還得借鋤頭挖才行,那也是大力氣的貨,幾個婦人是幹不了的。伯娘她們幫書敏收拾完就走了。現在家裏也沒有東西可以好好招唿人家,書敏也沒有挽留,隻是將人送出門口。
一忙就忙了一上午,書敏將院門虛掩著,返去張家。現在還開不了火,還要迴張家吃飯,另外張家還有自己的一些陪嫁,也要打包了拿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