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溫泉水是財富之源
“對對對!都已經在同一陣營裏了!外人概不接受。”潘若安說,“沒有意見的話,我們還是延續以前的短平快決策機製,活就活得滋潤,萬一決策錯誤,死也死得其所,不用考慮得太多!林凡,你把這個想法形成決議,讓財務,哦,讓能參與決策的人來核算一下,是不是該一萬元一股還是怎麽的。對,向東說得對,這是我們內部的事務,大家都要參與,所以合夥人製度比股份製要好得多。這個項目的場地,不僅僅是水庫,應該加上向度假村租賃的場地,包括剛才說的空中溫泉,還有水晶廣場的蠍子還是蜈蚣溫泉了。”
我心裏盤算了一下,這個項目當然隻能是我們自己玩,比如說賴永昌想玩,不好意思,你不是我們的股東這就不行了。然後,這樣核算了一下,無論如入不入股,最大受益者就是我和潘若安,潘若安是其中關鍵。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水庫的產權還是在我這裏,我的場地,出租收益權歸我,這要收多少呢?我自己說了算。然後就是溫泉水的購買,產權方在在潘若安手中,當然最大受益就是他了。其次,這個移動溫泉還有度假村內其他的經營場地。將溫泉泡池業務單列開來,很有必要。因為合並在度假村內,並不是一個高明的選擇。
也就是說,單列這個溫泉項目,重新進行投資,可見的收益,由大家一起分享,積極性指數真的不實知道會是牛肉蛋白質含量的幾十倍。
而潘若安這樣的讚成,就是定下了論調。不願意玩的,可以不投資,不強求。但是這眼見得收益,明顯得幾乎就是等著收錢了,隻要不傻,誰都願意吧?
潘若安這番表態,突然就將我內心最深處關於銀海圓月銷售中因為現在大環境艱難的那種最焦慮瞬間,就在這瞬間給化解了。首先,就算在他拍下銀海圓月這個項目又建設好之後他也沒說急著讓我加速迴籠套現,然後又發現了溫泉,他的表態就更加篤定了許多,而這其中,他也沒有直接對我說要快速迴籠,也沒有說慢慢來,那是因為在他潘氏集團整個板塊上來看待這個項目的。現在,溫泉水可以用這種形式進行資金迴籠,且長做長有,一口溫泉水井,能改變整個地區的旅遊局麵,那銀海圓月能賣多少,就更加不是問題了。所以,我不用急,而是要科學有序的將整個序列理順,那麽其他的就是順理成章了。溫泉水,就是日夜冒出來的錢哪!現在這樣完成第一單銷售,就意味著以後會是怎樣了。
“首先,不是一萬元一股,而是設定成多少錢偉入股最低標準。”我說,“這些核算交給財務就好了。”
“要快!”潘若安問勞工,“如果設計完成,大概要多久能投入運營?”
勞工和珊珊還有柏君三人核算了一下說:“設計不用多久事件,地質勘探也基本不用,等同直接鋪設了。然後配套的設備製造安裝,三個月吧!100天!如果從小飛剛才說的養殖場,那就半年了。但是這邊可以分開施工,不影響。”
“那就上馬啦!”老康說,“決策快,收益也來得快!就是委屈了我們的向東,每個月度假村的管理範圍都不同,隻有增加他的工作量。沒辦法,我們就愛建設!建設!再建設!向東你就管理!管理!再管理!”
“哈哈,林凡負責概念,勞工負責建設,我負責管理,分工合作,沒毛病!”向東說,“每個月都上新項目,還真的有點小鴨梨!”
“你是遊刃有餘的。”潘若安說,“還有強度準備上呢!創意村、大酒店,就夠你喝上一壺了。”
這些問題就這麽定了下來了。而在完成這些事情之後,人就放鬆了許多。尤其是我,當潘若安這樣來肯定了我之後,一直壓在我心裏的銀海圓月銷售問題,瞬間壓力全無。而且剛才銷售們報上來的數,已經有十幾二十套了,這個成績在以前房地產高峰的時候真的不算什麽,就一天的事兒,還算是低的,而現在能算是高峰了,等網簽數據出來的話,分分鍾就是這個月我們這個地區的銷售第一。
“對了,現在溫泉水能賣多少錢一噸?”潘若安問我。
“一般都15元上下了。”我說,“比如從化溫泉有溫泉井口的單位或者企業,將溫泉水賣給一些賓館或者民宿,起步價就是這個價了,溫泉水一抽動,無論冷熱的都算了。從化溫泉那裏好像還有配額限製,一天才1500噸。”
“那才2萬多元啊!”吳昊天算了一下數說,“沒有大錢。一年下來800萬。”
“別啊!別才800萬啊!”潘若安說,“如果我們這裏也這樣算,一年就800萬,何況應該不止吧?就算1000萬吧!然後我們一個池子用多少立方溫泉水?一個人收多少錢?粗略算算看?”
我說:“常規來說吧!50公分高的池水,2米寬,4米長,大概就是4個立方的溫泉水,加上損耗我算5個立方,按照15元一立方計算,75元溫泉水,就算按照一個人50元計算,而用水也按照一個人一立方計算,這樣的池子起碼4個人計算,200元,水成本75元,毛利率100%以上了。如果在水庫上的移動溫泉,收費就不同了,然後還有周邊的有附加值的服務呢?比如飲食之類的,毛利率更加高了。而且,我想用水上移動飲食來做泡溫泉的切入點,宣傳點,為什麽呢?飲食的稅費和單獨泡溫泉的這個行業的稅費對比起來,飲食的稅費低很多了。這個做法是適合與否,我這裏再和同夥們商討一下。”
“單單泡溫泉和飲食稅率不同嗎?”老智問我。
“差很多啦!就不知道這樣做,會不會擦邊球打得太厲害了。”我說,“核算一下再確定吧!對了,待會兒你們又準備去麵朝大海?”
(本章完)
“對對對!都已經在同一陣營裏了!外人概不接受。”潘若安說,“沒有意見的話,我們還是延續以前的短平快決策機製,活就活得滋潤,萬一決策錯誤,死也死得其所,不用考慮得太多!林凡,你把這個想法形成決議,讓財務,哦,讓能參與決策的人來核算一下,是不是該一萬元一股還是怎麽的。對,向東說得對,這是我們內部的事務,大家都要參與,所以合夥人製度比股份製要好得多。這個項目的場地,不僅僅是水庫,應該加上向度假村租賃的場地,包括剛才說的空中溫泉,還有水晶廣場的蠍子還是蜈蚣溫泉了。”
我心裏盤算了一下,這個項目當然隻能是我們自己玩,比如說賴永昌想玩,不好意思,你不是我們的股東這就不行了。然後,這樣核算了一下,無論如入不入股,最大受益者就是我和潘若安,潘若安是其中關鍵。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水庫的產權還是在我這裏,我的場地,出租收益權歸我,這要收多少呢?我自己說了算。然後就是溫泉水的購買,產權方在在潘若安手中,當然最大受益就是他了。其次,這個移動溫泉還有度假村內其他的經營場地。將溫泉泡池業務單列開來,很有必要。因為合並在度假村內,並不是一個高明的選擇。
也就是說,單列這個溫泉項目,重新進行投資,可見的收益,由大家一起分享,積極性指數真的不實知道會是牛肉蛋白質含量的幾十倍。
而潘若安這樣的讚成,就是定下了論調。不願意玩的,可以不投資,不強求。但是這眼見得收益,明顯得幾乎就是等著收錢了,隻要不傻,誰都願意吧?
潘若安這番表態,突然就將我內心最深處關於銀海圓月銷售中因為現在大環境艱難的那種最焦慮瞬間,就在這瞬間給化解了。首先,就算在他拍下銀海圓月這個項目又建設好之後他也沒說急著讓我加速迴籠套現,然後又發現了溫泉,他的表態就更加篤定了許多,而這其中,他也沒有直接對我說要快速迴籠,也沒有說慢慢來,那是因為在他潘氏集團整個板塊上來看待這個項目的。現在,溫泉水可以用這種形式進行資金迴籠,且長做長有,一口溫泉水井,能改變整個地區的旅遊局麵,那銀海圓月能賣多少,就更加不是問題了。所以,我不用急,而是要科學有序的將整個序列理順,那麽其他的就是順理成章了。溫泉水,就是日夜冒出來的錢哪!現在這樣完成第一單銷售,就意味著以後會是怎樣了。
“首先,不是一萬元一股,而是設定成多少錢偉入股最低標準。”我說,“這些核算交給財務就好了。”
“要快!”潘若安問勞工,“如果設計完成,大概要多久能投入運營?”
勞工和珊珊還有柏君三人核算了一下說:“設計不用多久事件,地質勘探也基本不用,等同直接鋪設了。然後配套的設備製造安裝,三個月吧!100天!如果從小飛剛才說的養殖場,那就半年了。但是這邊可以分開施工,不影響。”
“那就上馬啦!”老康說,“決策快,收益也來得快!就是委屈了我們的向東,每個月度假村的管理範圍都不同,隻有增加他的工作量。沒辦法,我們就愛建設!建設!再建設!向東你就管理!管理!再管理!”
“哈哈,林凡負責概念,勞工負責建設,我負責管理,分工合作,沒毛病!”向東說,“每個月都上新項目,還真的有點小鴨梨!”
“你是遊刃有餘的。”潘若安說,“還有強度準備上呢!創意村、大酒店,就夠你喝上一壺了。”
這些問題就這麽定了下來了。而在完成這些事情之後,人就放鬆了許多。尤其是我,當潘若安這樣來肯定了我之後,一直壓在我心裏的銀海圓月銷售問題,瞬間壓力全無。而且剛才銷售們報上來的數,已經有十幾二十套了,這個成績在以前房地產高峰的時候真的不算什麽,就一天的事兒,還算是低的,而現在能算是高峰了,等網簽數據出來的話,分分鍾就是這個月我們這個地區的銷售第一。
“對了,現在溫泉水能賣多少錢一噸?”潘若安問我。
“一般都15元上下了。”我說,“比如從化溫泉有溫泉井口的單位或者企業,將溫泉水賣給一些賓館或者民宿,起步價就是這個價了,溫泉水一抽動,無論冷熱的都算了。從化溫泉那裏好像還有配額限製,一天才1500噸。”
“那才2萬多元啊!”吳昊天算了一下數說,“沒有大錢。一年下來800萬。”
“別啊!別才800萬啊!”潘若安說,“如果我們這裏也這樣算,一年就800萬,何況應該不止吧?就算1000萬吧!然後我們一個池子用多少立方溫泉水?一個人收多少錢?粗略算算看?”
我說:“常規來說吧!50公分高的池水,2米寬,4米長,大概就是4個立方的溫泉水,加上損耗我算5個立方,按照15元一立方計算,75元溫泉水,就算按照一個人50元計算,而用水也按照一個人一立方計算,這樣的池子起碼4個人計算,200元,水成本75元,毛利率100%以上了。如果在水庫上的移動溫泉,收費就不同了,然後還有周邊的有附加值的服務呢?比如飲食之類的,毛利率更加高了。而且,我想用水上移動飲食來做泡溫泉的切入點,宣傳點,為什麽呢?飲食的稅費和單獨泡溫泉的這個行業的稅費對比起來,飲食的稅費低很多了。這個做法是適合與否,我這裏再和同夥們商討一下。”
“單單泡溫泉和飲食稅率不同嗎?”老智問我。
“差很多啦!就不知道這樣做,會不會擦邊球打得太厲害了。”我說,“核算一下再確定吧!對了,待會兒你們又準備去麵朝大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