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慈庵的禪房裏其樂融融, 遠在京城的孝宜大長公主府上卻氣氛森然。
孝宜大長公主才剛吃過了一遍藥, 眼見著外頭的簾子輕輕掀了掀了, 金媽媽從簾子的縫隙中往裏頭看了一眼,隻聽那人擰著眉心淡淡道:“有事就說,不必這樣遮遮掩掩的。”
金媽媽聽了這話才有些遲疑的從簾外走了進來, 臉上的表情卻也帶著幾分凝重。孝宜大長公主睜開眸子看了她一眼, 冷冷道:“怎麽,靜慈庵那邊來消息了嗎?”
“消息是來了。”金媽媽擰眉迴了一句,頓了頓又道:“隻是……似乎是沒鬧出什麽動靜來。”
“什麽叫沒鬧出什麽動靜來?”孝宜大長公主強撐著身子從床榻上坐起來,一臉驚愕的問道:“她是前朝餘孽!武安侯府怎敢還留著她?他們瘋了不成?”
“這個老奴也不知道。”金媽媽蹙著眉,見孝宜大長公主這般激動, 隻急忙扶著她的身子道:“大長公主還是先消消氣, 容老奴再去打探打探。”
孝宜大長公主隻一把拉住了金媽媽, 抬起頭看著她道:“還打探什麽打探,若是武安侯府執意留她,我也無計可施。”
她這廂話才說完, 隻聽得門外傳來一陣茶盞碎裂的聲音來,金媽媽驚得連忙轉身,卻瞧見盧馨月手中捧著已經空了的茶盤,一步步的走到房裏道:“母親為什麽不把這事情直接告訴皇上, 她是前朝的餘孽,皇上又這樣信任她,萬一……”
不等孝宜大長公主叫住了她,盧馨月陡然退後了幾步, 轉身往門外而去!
“快……快去把她攔住!”孝宜大長公主捂著劇痛處伸出手去,重重的跌靠在了床榻上。
※※※※※※
一直在珠淚夫人的小院坐到了用午膳的時刻,徐老太太才笑嘻嘻的迴了自己的住處。庵中的山道並不好走,一路上趙菁都扶著徐老太太。
老太太轉過頭來,看著秀美溫婉的趙菁,隻歎了一口氣,拍了拍她的手背道:“隻可惜你不能大大方方的認了她,要不然把她接到侯府上住一陣子,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趙菁心裏倒是沒有什麽遺憾了,她從小在趙家的時候,趙家父母對她也是千嬌萬寵的。如今知道了自己另有生母,雖不能名正言順的相認,可那人終究也有了自己的安身之處,超然世外、自得其樂,也是最好不過的。
“老太太若是歡喜,以後我們多往這靜慈庵來住住,也是一樣的。”
趙菁笑著迴道,徐老太太隻點頭道:“你說的對,了塵居士不能出去,那我們多過來走動走動也是一樣的。”
用過了午膳,老太太終是沒忘了這次來靜慈庵的正事兒,隻讓張媽媽請了衛竹筠過來。
衛竹筠昨日也聽說了徐老太太過來的事情,原本是想上門拜訪的,但聽聞這邊請了了塵居士過來,她便沒有動身了。
她是聰明人,早先徐思安請她打聽了塵居士的身份時,她就猜到了一些,後來又見到了趙菁,心裏更是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這樣容貌相似的兩人,如何會沒有一些淵源呢?
昨兒了塵居士已進了這禪院的門,今兒徐老太太又親自拜訪了了塵居士,隻怕是這裏頭的關係,她們也已經弄清楚了。
衛竹筠一想到別人家母女相認,而自己和徐嫻終究是沒法相認,心裏多少還有幾分傷感。徐老太太倒是心情不錯,任何不快的事情絕對不會在她心裏存上一夜,隻笑著對衛竹筠道:“這一迴來庵裏住,原就是想好好的過來謝謝衛居士的,替我們家二丫頭保的一門好親事。”
老太太一壁說著,一壁隻讓徐嫻過來向衛竹筠請安。徐嫻今兒穿了一件米黃色的對襟褙子,頭發難得梳成了一個獨花苞頭,額前垂直細細的劉海,低眉斂目之中,竟然越發和衛竹筠相像了幾分。
趙菁心裏微微有些歎息,老太太竟是還沒瞧出來,她還當真是有些沉不住氣了呢!這廂趙菁正擰眉鬱悶,誰知一直安安靜靜的站在一旁的張媽媽卻是已經憋不住了,隻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徐老太太的跟前。
老太太昨兒才被孫媽媽那一通跪弄的神魂顛倒的,今兒張媽媽又跪,她頓時就有幾分後怕起來,正想著問個究竟呢,那邊張媽媽已經先開口道:“老太太您是當真沒瞧出來,還是又裝作不知道呢?您老倒是發個話呀!”
徐老太太聽了這話隻更奇怪了幾分,這迴她可當真是不知道的呢!當年徐嫻是孫媽媽帶著人領迴來的,她除了知道她的生母是個妓*女,其餘就都不得而知了。
這些年她也沒想過替徐嫻找迴生母來,有那樣一個身世的生母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老太太隻當她死了呢!
“母親您再瞧瞧,咱嫻姐兒長得像誰呢?”趙菁這時候也看不過去了,瞧著徐老太太那表情當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雖然衛竹筠臉上有幾分為難,但事已至此,也隻能隨著她們說去了。
徐老太太瞧著趙菁的視線從徐嫻的身上再移動到衛竹筠的臉上,忽然間一拍大腿,恍然大霧道:“不是……嫻姐兒怎麽瞧著和衛居士有幾分像呢!”
趙菁聞言隻忍不住笑了起來,張媽媽更是哭笑不得道:“老太太,你老這說的什麽話,這……”
瞧著張媽媽都語無倫次起來,趙菁忍不住笑道:“母親,衛居士是嫻姐兒的生母。”趙菁說著,隻上前拉著徐嫻的手道:“嫻姐兒,這是你母親,你快叫一聲娘。”
衛竹筠此時眸中已經蓄滿了淚水,聽趙菁這樣說,卻隻急忙撥了撥掌中的佛珠道:“我已是個出家人了,這些塵緣俗世早已經放在腦後了。”
徐老太太這時才算是迴過了神來,隻恍然大悟道:“怪到我每次瞧見衛居士都覺得眼熟,卻又說不出哪裏眼熟,原來是嫻姐兒長的和她有幾分相似,可恨我這一雙老眼珠子,到底是不中用了。”老太太一壁說一壁笑著道:“嫻姐兒,快喊一生娘!”
徐嫻離開衛竹筠的時候不過才四五歲光景,如今過去十年,她也早已經忘了生母的模樣,如今聽趙菁和張媽媽說了出來,才瞪大了一雙眼珠子,一眨不眨的看著衛竹筠,心裏也細細迴想起來,好像確實和自己腦海中依稀記著的母親有幾分相似。
“娘親!”徐嫻跪在地上,紅著眼眶看著衛竹筠,臉頰上落下淚來。
“你快起來吧。”衛竹筠終究是不忍心拒絕這一聲“娘親”,親手扶著徐嫻起身。
老太太隻高興道:“這一趟靜慈庵之行,終究是沒有白跑呢!”
張媽媽也笑著站了起來道:“是老太太福氣好,才能有這樣的好事情,二姑娘也能認到了生母,以後也不會覺得自己孤苦伶仃的了。”
徐老太太聽了這話,隻裝作佯怒瞥了張媽媽一眼道:“你這老貨,既一早知道了,怎麽也不早點告訴我?”
張媽媽聽了這話卻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起來,便淡淡笑道:“我怕老太太不高興呢,老太太原先隻信孫媽媽的話,對二姑娘的生母一向是諱莫如深的。”
徐老太太這時候也明白了幾分眾人的苦心,隻歎息道:“原來我在你們心裏竟是個不知好歹的。”
趙菁瞧著徐老太太又自責起來,也是不忍心了,便笑著道:“老太太哪裏不知好歹了,是孫媽媽不知好歹,專拿了話來搪塞老太太,老太太又困在深宅內院的,如何知道這些。”
徐老太太知道趙菁故意說這些是為了讓她寬心的,隻歎了一口氣,又往衛竹筠那邊迴看了去,想了片刻才道:“我倒是記起來了,當年你們家沒出事之前,我也是瞧見過你的名帖的。”
當年若不是孫媽媽另尋了一戶人家的閨女介紹給了徐老太太,老太太看上的還當真就是衛竹筠,誰知道這世上竟有這樣陰差陽錯的事情。
“老太太,這些事情都過去了,如今嫻姐兒有老太太疼著,我已是心滿意足了。”衛竹筠抬眸看了徐嫻一眼,眸中已沒了什麽遺憾之色,隻淡淡道:“我能看著她及笄出閣,便是我的福氣了。”
※※※※※※
盧馨月上了馬車,讓車夫快馬加鞭的一路趕到了神武門的門口,卻有些遲疑了。小皇帝已經許久沒見她了,自從那日在禦書房門外遇上了周熠之後,她也不敢再靠近禦書房半步。
她是小皇帝欽封的郡主,身上有自由出入宮廷的腰牌,可這也不代表她可以隨意去禦書房,她之前得罪了小皇帝,那些奴才哪裏肯放她進去。
盧馨月在宮門口來迴徘徊了幾次,正當她鼓足了勇氣想要進去的時候,卻聽見身後傳來一陣焦急的馬蹄聲,那人手裏一路握著卷軸飛奔而來,口中高唿道:“八百裏加急!八百裏加急!攝政王在江南反了!”
☆、第206章
趙菁卻是迴府後才知道周熠反了的消息的。那時候她正在房中做針線, 聽了這個消息, 連繡花針紮在了指尖也忘了喊疼, 隻站起來問徐思安道:“是不是弄錯了消息?王爺怎麽會謀反呢!”
趙菁依稀還能記得當日在禦書房看見周熠的樣子,那人雖然沒和自己多說什麽話,但字裏行間透露出來的對小皇帝的疼愛, 哪裏有半點像是假的。他後來非要往江南去, 說是再也不迴來了,趙菁雖然不肯去送他一程,可心裏到底還是有些難過的。尤其是如今,她已知道周熠正是他同父異母的親兄長,又如何能放得下心來?
“目前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 但送去江南的密令已經被人攔截, 江南的五萬將士, 如今已不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徐思安擰著眉心開口,見趙菁一副六神無主的表情,隻勸慰道:“你先別擔心, 也可能是謠傳,攝政王並沒有謀反的理由。”
趙菁卻如何不知,這謀反的帽子豈是可以胡亂扣的,八百裏加急已經進了京城, 周熠就是不反,也要反了。她有些愣怔怔的將手上染了血跡的針線活放下,抬起頭來對徐思安道:“侯爺這是要進宮嗎?我同你一起去一趟。”
攝政王謀反,她心裏最擔心的便是小皇帝周旭。十多年前王妃策劃那場宮變時, 周旭畢竟還是幼童,什麽都不懂,可如今他已是即將親政的大雍皇帝,如何能麵對最信賴之人的叛變。
“我迴來就是接你進宮去的,我去兵部和眾位大臣商議對策,你先入宮,打探一下皇上和太後娘娘的近況。”徐思安擰著眉心,略略頓了片刻,這才繼續道:“也許太後娘娘能知道王爺謀反的原因也未可知。”
趙菁此刻心中卻慌亂無比,攝政王如何會謀反?再怎樣,他怎麽可能反了自己的兒子呢?
“王爺不會謀反的!”趙菁轉過頭來,有些無助的拉著徐思安的手道:“王爺不會謀反,若是換了你,你會反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嗎?”
這樣石破天驚的事情,趙菁原本是想連徐思安也瞞著的,可事到如今卻也不得不說了出來。
徐思安神色微冷,伸手扶住趙菁,見她小腹微微凸起,已是身懷六甲的模樣。
他依稀記得當年老侯爺去世之前,周熠前來探病,周熠走後不久,老侯爺便已是迴光返照,隻等見了自己,才讓自己在他的跟前發誓:這一生和攝政王恩怨盡消,重新跟隨他鞍前馬後。
老侯爺大約就是知道了這個真相,才明白當初的宮變是多麽的可笑,白白葬送了自己的一個兒子,鬧得多少人家妻離子散。
“若當真這樣,那王爺為什麽會反,就隻能問他自己了。”徐思安抬起頭來,神色肅然的擰著眉心,一時也想不明白。
******
趙菁進宮的時候已近戌時,天色都暗了下來,這次沒有人來接她,宮門口派去通報的人許久也沒見迴來,趙菁也隻好自己硬闖過去了。
已經過了掌燈的時辰,禦書房外的大殿裏燈火通明。趙菁遠遠的看見門口烏壓壓的一片,走近了才發現是禦書房的宮女和太監們,正齊刷刷的跪在門外。眾人都低著頭,大氣不敢喘一聲,聽見裏麵傳出來的金石碎裂的聲音,越發將脖子縮得更短了。
趙菁緩緩的走上台階,透過沉重的紅漆宮門,她看見滿地碎裂的瓷片無奈的落在地上,就像她此刻的心情一般。
“皇上。”趙菁提著裙子跪在了周旭的跟前,抬起頭看著眼前這個幾近瘋狂的小皇帝,他忽然轉過身去,將一直掛在了牆頭的那一把弓箭取了下來,大步往門口走來。
“朕要親自殺了他!”周旭咬牙,少年青澀的眉宇中透出的狠絕來,讓趙菁也覺得心顫了幾分,她跪著抱住了周旭的大腿,拉住他道:“皇上!一定是誤會,王爺不會謀反的,王爺怎麽可能會反了皇上呢!”
趙菁抬起頭來,淚眼婆娑的看著他,心中萬般絞痛。她如何能看著他們父子自相殘殺呢?
“姑姑!”周旭的腳步終是沒有再往前去,徒然跪倒在了地上,撲在趙菁的懷中大哭起來。
“他若是想當皇帝,朕讓他當就是了……朕……朕不想沒有皇叔……”周旭哭得眉心都紅了起來,趙菁扶著他起身,替他擦去了臉上的淚痕,勸慰道:“皇上,事情還沒弄清楚,也許……也許這一切都是假的!王爺他並沒有謀反,那封八百裏加急也是假的!”
******
遠在江南的周熠,此時卻坐在棲霞山上的一處禪房裏頭品茶。請他過來的人是應天府府尹何大江,他原先就是周熠的部下,因十年前的宮變所累,一直外放至今。
棲霞山乃是金陵古刹,當年□□皇帝未起事之前,也曾來此地拜謁過。周熠心中對這種神佛之事卻是半點不信的,他低頭看著茶盞中清碧的茶葉,緩緩抬起頭來問道:“怎麽,何大人今日請本王前來,就是為了閑坐飲茶的嗎?”
何大江聞言卻是笑了笑,稍稍捋了捋下頜的山羊胡子,稍顯老邁的臉上露出幾分淺笑來,耐著性子對周熠道:“王爺日理萬機,能有這樣閑坐飲茶的機會也是難能可貴,不過下官今日請王爺前來,卻是想讓王爺見一位故人的。”
周熠擰了擰眉峰,再抬起頭的時候,便瞧見一個穿著土黃色僧袍的老和尚從門外進來。
那人精神矍鑠,目光雖有些渾濁卻透出銳利的光芒,隻是半邊的臉頰上卻有一塊手掌大小的疤痕,讓人看不出他本來的容貌。
周熠的視線從他臉上一掃而過,他記憶中並不認識什麽和尚,況且還是容貌如此特殊的和尚。那人看著周熠的神色卻透出了幾分淡然,念了一句佛號之後,笑著問他道:“十多年未見,王爺可曾還記得下官?”
他自稱下官,必定是周熠舊時的部下。因當年的宮變周熠遣散了不少自己的舊部,可他並不記得自己的手下有這樣的一個人。
“你是……”周熠擰眉,雖從那人沙啞的聲線中似乎聽出了幾分熟稔,但他一時還是沒想起來。
那老和尚卻是笑了,帶著半邊疤痕的臉也跟著皺了一下,看上去有幾分猙獰,他淡淡道:“王爺還記得當年太後娘娘臨產,為她接生的那位範太醫嗎?”
周熠聞言卻是一愣,那位範太醫他自然知道,當年太後娘娘難產,險些一屍兩命,若不是那位範太醫,隻怕也沒有如今的小皇帝。可那位範太醫在太後娘娘生產之後,卻辭官隱退了,當真也算的上太醫院一大損失。
“你是範太醫?”周熠蹙眉問道,當年範太醫約莫四十開外模樣,容貌儒雅俊逸,如何會是如今這幅猙獰的麵孔?
“正是下官。”那老和尚抬起頭來,正色看著周熠,緩緩道:“王爺一定在想,當年風華正茂的範太醫,如何會是如今這一副駭人的模樣。”
周熠被人猜出了心中所想,微微抬了抬眉宇,隻聽那人繼續開口道:“這就不得不提起先帝來,為了這大雍江山,當真是機關算盡。”
周熠聽他這麽說,隻越發就疑惑了起來,深邃的眉眼微微凹陷,目不轉睛的盯著眼前人。
“王爺這些年對朝廷鞠躬盡瘁,甘願屈居攝政王之位,對小皇帝俯首稱臣,難道不是因為有什麽苦衷嗎?”老和尚淡然開口,表情中卻透出幾分無奈悲憫,微笑著看著周熠,繼續道:“當年王爺在鳳儀宮醉倒,那一杯酒正是微臣所調製的。”
周熠聞言大驚,原本還保持肅容的臉色頓時難看了幾分,身子從椅子上微微前傾,似是要拍案而起一般。那老和尚卻笑著道:“王爺別急,老衲要說的,還不止這些。”
禪房裏燭火微微顫動,周熠緊了緊虛握的拳頭,強忍怒意繼續聽那老和尚說下去。
“先帝自登基後便龍體欠安,卻苦於膝下尚無子嗣,終於,在老夫的調養之下,先帝讓太後娘娘懷有龍嗣。”老和尚說到這裏,眼底仿佛放出了無數精光,整個人都陷入記憶的深處,“先帝生怕他死後王爺會欺壓孤兒寡嫂,所以不惜讓王爺夜宿鳳儀宮,再讓太後娘娘起誓,如果王爺日後圖謀不軌,他寧帶綠帽,也要保住大雍正統江山。而下官也受命為太後娘娘調理胎脈,讓她生產的日子足足推遲了半個多月。”
老和尚說完這些話,才轉過頭來看著周熠,唇邊由帶著一絲冷笑:“王爺如今應該明白,為何下官在太後娘娘生產之後,會陡然消失,先帝手腕,無人能及,王爺也不過就是他掌中的玩物罷了!”
☆、第207章
外麵忽然起了風, 將禪房的木門刮得喀拉拉作響。周熠攏在袖中的拳頭緊了又緊, 最後卻陡然鬆開, 指節分明的大掌輕按在竹製的茶幾上,沉聲道:“你們深夜請本王過來,就是想讓本王聽這些嗎?”
周熠神色陰冷, 輪廓分明的臉上透出幾分怒意, 鷹隼般的眸子忽然閃出一道寒光,冷漠森然的盯著那和尚。
孝宜大長公主才剛吃過了一遍藥, 眼見著外頭的簾子輕輕掀了掀了, 金媽媽從簾子的縫隙中往裏頭看了一眼,隻聽那人擰著眉心淡淡道:“有事就說,不必這樣遮遮掩掩的。”
金媽媽聽了這話才有些遲疑的從簾外走了進來, 臉上的表情卻也帶著幾分凝重。孝宜大長公主睜開眸子看了她一眼, 冷冷道:“怎麽,靜慈庵那邊來消息了嗎?”
“消息是來了。”金媽媽擰眉迴了一句,頓了頓又道:“隻是……似乎是沒鬧出什麽動靜來。”
“什麽叫沒鬧出什麽動靜來?”孝宜大長公主強撐著身子從床榻上坐起來,一臉驚愕的問道:“她是前朝餘孽!武安侯府怎敢還留著她?他們瘋了不成?”
“這個老奴也不知道。”金媽媽蹙著眉,見孝宜大長公主這般激動, 隻急忙扶著她的身子道:“大長公主還是先消消氣, 容老奴再去打探打探。”
孝宜大長公主隻一把拉住了金媽媽, 抬起頭看著她道:“還打探什麽打探,若是武安侯府執意留她,我也無計可施。”
她這廂話才說完, 隻聽得門外傳來一陣茶盞碎裂的聲音來,金媽媽驚得連忙轉身,卻瞧見盧馨月手中捧著已經空了的茶盤,一步步的走到房裏道:“母親為什麽不把這事情直接告訴皇上, 她是前朝的餘孽,皇上又這樣信任她,萬一……”
不等孝宜大長公主叫住了她,盧馨月陡然退後了幾步, 轉身往門外而去!
“快……快去把她攔住!”孝宜大長公主捂著劇痛處伸出手去,重重的跌靠在了床榻上。
※※※※※※
一直在珠淚夫人的小院坐到了用午膳的時刻,徐老太太才笑嘻嘻的迴了自己的住處。庵中的山道並不好走,一路上趙菁都扶著徐老太太。
老太太轉過頭來,看著秀美溫婉的趙菁,隻歎了一口氣,拍了拍她的手背道:“隻可惜你不能大大方方的認了她,要不然把她接到侯府上住一陣子,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趙菁心裏倒是沒有什麽遺憾了,她從小在趙家的時候,趙家父母對她也是千嬌萬寵的。如今知道了自己另有生母,雖不能名正言順的相認,可那人終究也有了自己的安身之處,超然世外、自得其樂,也是最好不過的。
“老太太若是歡喜,以後我們多往這靜慈庵來住住,也是一樣的。”
趙菁笑著迴道,徐老太太隻點頭道:“你說的對,了塵居士不能出去,那我們多過來走動走動也是一樣的。”
用過了午膳,老太太終是沒忘了這次來靜慈庵的正事兒,隻讓張媽媽請了衛竹筠過來。
衛竹筠昨日也聽說了徐老太太過來的事情,原本是想上門拜訪的,但聽聞這邊請了了塵居士過來,她便沒有動身了。
她是聰明人,早先徐思安請她打聽了塵居士的身份時,她就猜到了一些,後來又見到了趙菁,心裏更是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這樣容貌相似的兩人,如何會沒有一些淵源呢?
昨兒了塵居士已進了這禪院的門,今兒徐老太太又親自拜訪了了塵居士,隻怕是這裏頭的關係,她們也已經弄清楚了。
衛竹筠一想到別人家母女相認,而自己和徐嫻終究是沒法相認,心裏多少還有幾分傷感。徐老太太倒是心情不錯,任何不快的事情絕對不會在她心裏存上一夜,隻笑著對衛竹筠道:“這一迴來庵裏住,原就是想好好的過來謝謝衛居士的,替我們家二丫頭保的一門好親事。”
老太太一壁說著,一壁隻讓徐嫻過來向衛竹筠請安。徐嫻今兒穿了一件米黃色的對襟褙子,頭發難得梳成了一個獨花苞頭,額前垂直細細的劉海,低眉斂目之中,竟然越發和衛竹筠相像了幾分。
趙菁心裏微微有些歎息,老太太竟是還沒瞧出來,她還當真是有些沉不住氣了呢!這廂趙菁正擰眉鬱悶,誰知一直安安靜靜的站在一旁的張媽媽卻是已經憋不住了,隻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徐老太太的跟前。
老太太昨兒才被孫媽媽那一通跪弄的神魂顛倒的,今兒張媽媽又跪,她頓時就有幾分後怕起來,正想著問個究竟呢,那邊張媽媽已經先開口道:“老太太您是當真沒瞧出來,還是又裝作不知道呢?您老倒是發個話呀!”
徐老太太聽了這話隻更奇怪了幾分,這迴她可當真是不知道的呢!當年徐嫻是孫媽媽帶著人領迴來的,她除了知道她的生母是個妓*女,其餘就都不得而知了。
這些年她也沒想過替徐嫻找迴生母來,有那樣一個身世的生母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老太太隻當她死了呢!
“母親您再瞧瞧,咱嫻姐兒長得像誰呢?”趙菁這時候也看不過去了,瞧著徐老太太那表情當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雖然衛竹筠臉上有幾分為難,但事已至此,也隻能隨著她們說去了。
徐老太太瞧著趙菁的視線從徐嫻的身上再移動到衛竹筠的臉上,忽然間一拍大腿,恍然大霧道:“不是……嫻姐兒怎麽瞧著和衛居士有幾分像呢!”
趙菁聞言隻忍不住笑了起來,張媽媽更是哭笑不得道:“老太太,你老這說的什麽話,這……”
瞧著張媽媽都語無倫次起來,趙菁忍不住笑道:“母親,衛居士是嫻姐兒的生母。”趙菁說著,隻上前拉著徐嫻的手道:“嫻姐兒,這是你母親,你快叫一聲娘。”
衛竹筠此時眸中已經蓄滿了淚水,聽趙菁這樣說,卻隻急忙撥了撥掌中的佛珠道:“我已是個出家人了,這些塵緣俗世早已經放在腦後了。”
徐老太太這時才算是迴過了神來,隻恍然大悟道:“怪到我每次瞧見衛居士都覺得眼熟,卻又說不出哪裏眼熟,原來是嫻姐兒長的和她有幾分相似,可恨我這一雙老眼珠子,到底是不中用了。”老太太一壁說一壁笑著道:“嫻姐兒,快喊一生娘!”
徐嫻離開衛竹筠的時候不過才四五歲光景,如今過去十年,她也早已經忘了生母的模樣,如今聽趙菁和張媽媽說了出來,才瞪大了一雙眼珠子,一眨不眨的看著衛竹筠,心裏也細細迴想起來,好像確實和自己腦海中依稀記著的母親有幾分相似。
“娘親!”徐嫻跪在地上,紅著眼眶看著衛竹筠,臉頰上落下淚來。
“你快起來吧。”衛竹筠終究是不忍心拒絕這一聲“娘親”,親手扶著徐嫻起身。
老太太隻高興道:“這一趟靜慈庵之行,終究是沒有白跑呢!”
張媽媽也笑著站了起來道:“是老太太福氣好,才能有這樣的好事情,二姑娘也能認到了生母,以後也不會覺得自己孤苦伶仃的了。”
徐老太太聽了這話,隻裝作佯怒瞥了張媽媽一眼道:“你這老貨,既一早知道了,怎麽也不早點告訴我?”
張媽媽聽了這話卻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起來,便淡淡笑道:“我怕老太太不高興呢,老太太原先隻信孫媽媽的話,對二姑娘的生母一向是諱莫如深的。”
徐老太太這時候也明白了幾分眾人的苦心,隻歎息道:“原來我在你們心裏竟是個不知好歹的。”
趙菁瞧著徐老太太又自責起來,也是不忍心了,便笑著道:“老太太哪裏不知好歹了,是孫媽媽不知好歹,專拿了話來搪塞老太太,老太太又困在深宅內院的,如何知道這些。”
徐老太太知道趙菁故意說這些是為了讓她寬心的,隻歎了一口氣,又往衛竹筠那邊迴看了去,想了片刻才道:“我倒是記起來了,當年你們家沒出事之前,我也是瞧見過你的名帖的。”
當年若不是孫媽媽另尋了一戶人家的閨女介紹給了徐老太太,老太太看上的還當真就是衛竹筠,誰知道這世上竟有這樣陰差陽錯的事情。
“老太太,這些事情都過去了,如今嫻姐兒有老太太疼著,我已是心滿意足了。”衛竹筠抬眸看了徐嫻一眼,眸中已沒了什麽遺憾之色,隻淡淡道:“我能看著她及笄出閣,便是我的福氣了。”
※※※※※※
盧馨月上了馬車,讓車夫快馬加鞭的一路趕到了神武門的門口,卻有些遲疑了。小皇帝已經許久沒見她了,自從那日在禦書房門外遇上了周熠之後,她也不敢再靠近禦書房半步。
她是小皇帝欽封的郡主,身上有自由出入宮廷的腰牌,可這也不代表她可以隨意去禦書房,她之前得罪了小皇帝,那些奴才哪裏肯放她進去。
盧馨月在宮門口來迴徘徊了幾次,正當她鼓足了勇氣想要進去的時候,卻聽見身後傳來一陣焦急的馬蹄聲,那人手裏一路握著卷軸飛奔而來,口中高唿道:“八百裏加急!八百裏加急!攝政王在江南反了!”
☆、第206章
趙菁卻是迴府後才知道周熠反了的消息的。那時候她正在房中做針線, 聽了這個消息, 連繡花針紮在了指尖也忘了喊疼, 隻站起來問徐思安道:“是不是弄錯了消息?王爺怎麽會謀反呢!”
趙菁依稀還能記得當日在禦書房看見周熠的樣子,那人雖然沒和自己多說什麽話,但字裏行間透露出來的對小皇帝的疼愛, 哪裏有半點像是假的。他後來非要往江南去, 說是再也不迴來了,趙菁雖然不肯去送他一程,可心裏到底還是有些難過的。尤其是如今,她已知道周熠正是他同父異母的親兄長,又如何能放得下心來?
“目前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 但送去江南的密令已經被人攔截, 江南的五萬將士, 如今已不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徐思安擰著眉心開口,見趙菁一副六神無主的表情,隻勸慰道:“你先別擔心, 也可能是謠傳,攝政王並沒有謀反的理由。”
趙菁卻如何不知,這謀反的帽子豈是可以胡亂扣的,八百裏加急已經進了京城, 周熠就是不反,也要反了。她有些愣怔怔的將手上染了血跡的針線活放下,抬起頭來對徐思安道:“侯爺這是要進宮嗎?我同你一起去一趟。”
攝政王謀反,她心裏最擔心的便是小皇帝周旭。十多年前王妃策劃那場宮變時, 周旭畢竟還是幼童,什麽都不懂,可如今他已是即將親政的大雍皇帝,如何能麵對最信賴之人的叛變。
“我迴來就是接你進宮去的,我去兵部和眾位大臣商議對策,你先入宮,打探一下皇上和太後娘娘的近況。”徐思安擰著眉心,略略頓了片刻,這才繼續道:“也許太後娘娘能知道王爺謀反的原因也未可知。”
趙菁此刻心中卻慌亂無比,攝政王如何會謀反?再怎樣,他怎麽可能反了自己的兒子呢?
“王爺不會謀反的!”趙菁轉過頭來,有些無助的拉著徐思安的手道:“王爺不會謀反,若是換了你,你會反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嗎?”
這樣石破天驚的事情,趙菁原本是想連徐思安也瞞著的,可事到如今卻也不得不說了出來。
徐思安神色微冷,伸手扶住趙菁,見她小腹微微凸起,已是身懷六甲的模樣。
他依稀記得當年老侯爺去世之前,周熠前來探病,周熠走後不久,老侯爺便已是迴光返照,隻等見了自己,才讓自己在他的跟前發誓:這一生和攝政王恩怨盡消,重新跟隨他鞍前馬後。
老侯爺大約就是知道了這個真相,才明白當初的宮變是多麽的可笑,白白葬送了自己的一個兒子,鬧得多少人家妻離子散。
“若當真這樣,那王爺為什麽會反,就隻能問他自己了。”徐思安抬起頭來,神色肅然的擰著眉心,一時也想不明白。
******
趙菁進宮的時候已近戌時,天色都暗了下來,這次沒有人來接她,宮門口派去通報的人許久也沒見迴來,趙菁也隻好自己硬闖過去了。
已經過了掌燈的時辰,禦書房外的大殿裏燈火通明。趙菁遠遠的看見門口烏壓壓的一片,走近了才發現是禦書房的宮女和太監們,正齊刷刷的跪在門外。眾人都低著頭,大氣不敢喘一聲,聽見裏麵傳出來的金石碎裂的聲音,越發將脖子縮得更短了。
趙菁緩緩的走上台階,透過沉重的紅漆宮門,她看見滿地碎裂的瓷片無奈的落在地上,就像她此刻的心情一般。
“皇上。”趙菁提著裙子跪在了周旭的跟前,抬起頭看著眼前這個幾近瘋狂的小皇帝,他忽然轉過身去,將一直掛在了牆頭的那一把弓箭取了下來,大步往門口走來。
“朕要親自殺了他!”周旭咬牙,少年青澀的眉宇中透出的狠絕來,讓趙菁也覺得心顫了幾分,她跪著抱住了周旭的大腿,拉住他道:“皇上!一定是誤會,王爺不會謀反的,王爺怎麽可能會反了皇上呢!”
趙菁抬起頭來,淚眼婆娑的看著他,心中萬般絞痛。她如何能看著他們父子自相殘殺呢?
“姑姑!”周旭的腳步終是沒有再往前去,徒然跪倒在了地上,撲在趙菁的懷中大哭起來。
“他若是想當皇帝,朕讓他當就是了……朕……朕不想沒有皇叔……”周旭哭得眉心都紅了起來,趙菁扶著他起身,替他擦去了臉上的淚痕,勸慰道:“皇上,事情還沒弄清楚,也許……也許這一切都是假的!王爺他並沒有謀反,那封八百裏加急也是假的!”
******
遠在江南的周熠,此時卻坐在棲霞山上的一處禪房裏頭品茶。請他過來的人是應天府府尹何大江,他原先就是周熠的部下,因十年前的宮變所累,一直外放至今。
棲霞山乃是金陵古刹,當年□□皇帝未起事之前,也曾來此地拜謁過。周熠心中對這種神佛之事卻是半點不信的,他低頭看著茶盞中清碧的茶葉,緩緩抬起頭來問道:“怎麽,何大人今日請本王前來,就是為了閑坐飲茶的嗎?”
何大江聞言卻是笑了笑,稍稍捋了捋下頜的山羊胡子,稍顯老邁的臉上露出幾分淺笑來,耐著性子對周熠道:“王爺日理萬機,能有這樣閑坐飲茶的機會也是難能可貴,不過下官今日請王爺前來,卻是想讓王爺見一位故人的。”
周熠擰了擰眉峰,再抬起頭的時候,便瞧見一個穿著土黃色僧袍的老和尚從門外進來。
那人精神矍鑠,目光雖有些渾濁卻透出銳利的光芒,隻是半邊的臉頰上卻有一塊手掌大小的疤痕,讓人看不出他本來的容貌。
周熠的視線從他臉上一掃而過,他記憶中並不認識什麽和尚,況且還是容貌如此特殊的和尚。那人看著周熠的神色卻透出了幾分淡然,念了一句佛號之後,笑著問他道:“十多年未見,王爺可曾還記得下官?”
他自稱下官,必定是周熠舊時的部下。因當年的宮變周熠遣散了不少自己的舊部,可他並不記得自己的手下有這樣的一個人。
“你是……”周熠擰眉,雖從那人沙啞的聲線中似乎聽出了幾分熟稔,但他一時還是沒想起來。
那老和尚卻是笑了,帶著半邊疤痕的臉也跟著皺了一下,看上去有幾分猙獰,他淡淡道:“王爺還記得當年太後娘娘臨產,為她接生的那位範太醫嗎?”
周熠聞言卻是一愣,那位範太醫他自然知道,當年太後娘娘難產,險些一屍兩命,若不是那位範太醫,隻怕也沒有如今的小皇帝。可那位範太醫在太後娘娘生產之後,卻辭官隱退了,當真也算的上太醫院一大損失。
“你是範太醫?”周熠蹙眉問道,當年範太醫約莫四十開外模樣,容貌儒雅俊逸,如何會是如今這幅猙獰的麵孔?
“正是下官。”那老和尚抬起頭來,正色看著周熠,緩緩道:“王爺一定在想,當年風華正茂的範太醫,如何會是如今這一副駭人的模樣。”
周熠被人猜出了心中所想,微微抬了抬眉宇,隻聽那人繼續開口道:“這就不得不提起先帝來,為了這大雍江山,當真是機關算盡。”
周熠聽他這麽說,隻越發就疑惑了起來,深邃的眉眼微微凹陷,目不轉睛的盯著眼前人。
“王爺這些年對朝廷鞠躬盡瘁,甘願屈居攝政王之位,對小皇帝俯首稱臣,難道不是因為有什麽苦衷嗎?”老和尚淡然開口,表情中卻透出幾分無奈悲憫,微笑著看著周熠,繼續道:“當年王爺在鳳儀宮醉倒,那一杯酒正是微臣所調製的。”
周熠聞言大驚,原本還保持肅容的臉色頓時難看了幾分,身子從椅子上微微前傾,似是要拍案而起一般。那老和尚卻笑著道:“王爺別急,老衲要說的,還不止這些。”
禪房裏燭火微微顫動,周熠緊了緊虛握的拳頭,強忍怒意繼續聽那老和尚說下去。
“先帝自登基後便龍體欠安,卻苦於膝下尚無子嗣,終於,在老夫的調養之下,先帝讓太後娘娘懷有龍嗣。”老和尚說到這裏,眼底仿佛放出了無數精光,整個人都陷入記憶的深處,“先帝生怕他死後王爺會欺壓孤兒寡嫂,所以不惜讓王爺夜宿鳳儀宮,再讓太後娘娘起誓,如果王爺日後圖謀不軌,他寧帶綠帽,也要保住大雍正統江山。而下官也受命為太後娘娘調理胎脈,讓她生產的日子足足推遲了半個多月。”
老和尚說完這些話,才轉過頭來看著周熠,唇邊由帶著一絲冷笑:“王爺如今應該明白,為何下官在太後娘娘生產之後,會陡然消失,先帝手腕,無人能及,王爺也不過就是他掌中的玩物罷了!”
☆、第207章
外麵忽然起了風, 將禪房的木門刮得喀拉拉作響。周熠攏在袖中的拳頭緊了又緊, 最後卻陡然鬆開, 指節分明的大掌輕按在竹製的茶幾上,沉聲道:“你們深夜請本王過來,就是想讓本王聽這些嗎?”
周熠神色陰冷, 輪廓分明的臉上透出幾分怒意, 鷹隼般的眸子忽然閃出一道寒光,冷漠森然的盯著那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