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菁聽了這話卻是一陣失落,便也沒再繼續追問下去,想了想卻又有些不死心,隻繼續問道:“那……居士可是認識一位劉掌櫃,她是醒月樓的掌櫃。”
珠淚夫人聞言卻是愣了片刻,嘴角的笑都僵了幾分,過了片刻才悠悠道:“好像有些印象,卻是記不清了,這庵裏香客眾多,哪裏個個都能記得。”
趙菁便也沒有再問下去,隻還在她對麵的石墩上坐著,那山風一陣陣的大了起來,轉眼就下起了雨來。約莫又過了片刻,便聽見山道上傳來了丫鬟們的聲音,竟是綠蕪帶著小丫鬟們找了過來。
趙菁瞧見丫鬟們往亭子這邊走,正想起身和對坐在自己麵前的人數一句告辭,卻見那人早已經背過了身子,竟是不再看她一眼了。趙菁便朝著她福了福身子道:“晚輩告辭了,居士也早些迴去吧。”
趙菁命丫鬟留了一把傘在亭中,跟著丫鬟們往山下去了。迴眸煙雨中,那人卻依舊背著身子,手中的佛珠沉穩輕快的撥動著,隻等著那些人腳步聲漸遠,才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睜開雙眼,早已滿臉淚痕,卻仍舊慈悲念道:“阿彌陀佛。”
老太太在靜慈庵住了一宿,第二日便要走了。趙菁邀請了衛竹筠去府上小住幾日,那人舍不得徐嫻,終究還是跟著去了。
趙菁同她一起坐在了馬車裏頭,便說起了昨日的事情來。
“昨兒我在後山遇上一個居士,約莫四五十的年紀,瞧著好生溫婉,卻不知道是哪位,衛居士可否熟識?”趙菁雖然問出了口,心裏卻也隱隱有些害怕,她和那人長的太像了些,若是兩人站在一起被人瞧見,不認作母女卻也難了。
好在住在這裏修行的人都是深居簡出的,衛竹筠雖知道一些,卻也不曾與她深交,便淡淡道:“這靜慈庵也確實住了幾個有些名聲的人,一個是前朝靜慈長公主,這庵堂便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還有一個便是前朝赫赫有名的珠淚夫人,按你方才說的年紀,你遇見的,大約是這位夫人。”
趙菁擰著眉想了半日,這名頭確是有些熟悉的,還不等她弄明白過來,隻聽衛竹筠繼續道:“這珠淚夫人聽說是當朝國舅的生母,前一陣子國舅爺幾乎是日日都會往靜慈庵來,隻因珠淚夫人不肯認他,這一陣子倒是不見人影了。”
趙菁迷迷糊糊的聽她說完,原本半倚靠在車廂上的身子陡然就僵了幾分,愣了好片刻,才訥訥的哦了一聲,竟是有幾分疲憊不堪的樣子。
※※※※※※
下過了雨的禪院異常幽靜,茅屋上順著茅草落下的水珠子滴滴答答的落在階前。廳中卻生了一盆小火,珠淚夫人半蹲在火盆前,看著那木刻的牌位在火盆裏熊熊的燒了起來,火焰將上頭刻著的字跡卷入其中,漸漸的隻瞧見一片火紅。
小丫鬟端著茶盞從廳裏頭出去,臉上淡淡有幾分好奇,卻也沒什麽言語,隻等抬起頭的時候,才驚訝道:“王爺……”說著便轉過了頭去,往廳中喚道:“居士……王爺來了。”
珠淚夫人卻依舊半蹲在地上,看著盆中的火焰漸漸熄滅了,這才抬起頭來,清澈的眸光落在周熠的身上,遲疑了片刻,這才站起了身來,緩緩道:“聽說這幾日你不在京城,怎麽今兒迴來了?”
這間小小的廳堂裏曾供著觀音法像,法像的下麵還有一塊黑漆牌位,如今卻已然不見了。珠淚夫人喊了小丫鬟將火盆移出去,淡然落座,指尖端起茶盞,略略的抿了一口。
“今兒一早才迴的京,想著正巧路過這裏,便過來看看你。”周熠在珠淚夫人的麵前落座,小丫鬟送了熱茶上來,他端著茶盞,正打算低頭喝上一口,卻見那佛下的牌位不見了。原本放牌位的地方放著一隻粗陋的陶瓶,裏麵供著一支含苞待放的荷花。
他的視線便直勾勾的盯著那個地方,片刻之後,才看見珠淚夫人站了起來,走到那供桌之前,將那供著的蓮花悠悠的擺弄了一下方向,緩緩道:“以前你老勸著我要放下,如今我是真的放下了,這麽些年過去了,隻怕她早已經轉世成人,興許過上了好日子,也未可知。”
她說著往周熠的身上看了一眼,眸底透出幾分笑來,繼續道:“我聽說你定下了七月十八納妾的日子,也該迴去準備準備了,也沒多少時日了。”
周熠便冷笑道:“這有什麽好準備的,不過就是一頂花轎接進府裏罷了。”
珠淚夫人便定定的看著他,過來良久才道:“同樣是宮女,你怎麽沒娶她呢?是怕王妃認出她來?還是怕我將來瞧見了她?”
“你……你怎麽知……”周熠臉上的神色一淩,頓時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問道:“是誰在你跟前說起這些的?”
“沒有人說起,隻是……我親眼所見罷了。”珠淚夫人垂首坐下,忽然抬起頭來,一雙眸子盯著他道:“你一早便知道了對嗎?也難為你瞞著我這麽多年……”
周熠見她那副神情,隻當她會生氣,正想辯解幾句,卻見她繼續道:“罷了,如今看著她那模樣,想是過的不錯的,這樣便足夠了。”
“你不怪我?”周熠眉峰一擰,倒是有幾分愧疚。
“怪你做什麽?有我這樣的母親,與她也是無益的,我倒是忘了問你了,如今明箴如何了?”
“許久不曾見他了,聽說魏老夫人不讓他進門,除非他不認你這個母親,兩下隻是僵持而已。”周熠站起身來在廳中轉了一圈,迴過身來道:“你放心,我過幾日便把他找出來,讓他好好清醒一番!”
☆、第172章
下了兩場冷雨,暑氣便淡了下來。小皇帝答應過的和離的聖旨也已經送去了賀家, 因此趙菁這幾日便沒有閑著。
齊家的宅子就在離武安侯府不遠的富康路上, 趙菁忙著讓人去洗掃張羅, 雖說看房子的人還在, 但畢竟這些年沒人住過了,真要住迴去,還是要好好收拾幾日的, 就算不重新粉刷,必定各處的門簾紗窗都要換上新的, 這樣才顯得不那麽簡陋。
趙菁這廂忙碌, 身子卻也未見好幾分, 如今正是頭三個月,最是難熬的時候,一早上便已經吐了三五迴了。徐老太太瞧著實在心疼,請了好幾迴太醫過來看診, 隻是那苦澀的藥汁一熬出來,趙菁才聞到那個味道, 這眉頭就皺得不成了, 哪裏還能喝得下去。
好在衛竹筠如今住在侯府,她會幾樣小點心,將酸梅汁熬得酸酸甜甜的, 揉了麵團,做出來的酸棗糕卻是開胃可口。趙菁餓的時候吃上一塊,反倒覺得舒暢的很。
這日趙菁交待完了庶務, 正巧老太太那邊喊了趙菁往鬆鶴堂去,卻是請了張媽媽過來相請,瞧見趙菁正吃著酸棗糕,便忍不住道:“老太太也實在太寬心了,明兒衛居士就要走了,她如何還瞧不出個端倪來呢?”
趙菁便想起了那日衛竹筠的話來,瞧著張媽媽這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模樣,便笑著道:“媽媽不要著急,這事情還要等個水到渠成才是,要等老太太自己想明白了才好,你我若是多了話,反倒不好。”
張媽媽聽了便有些沮喪,隻歎息道:“老奴也知道這一層,隻是想著太太你如今有了身孕,這樣辛苦,倘若上頭有個嫂子,這會子也就能安心歇著了。”
趙菁心裏雖然也有這個念想,無奈就算讓衛竹筠還俗,隻怕侯府也是沒有辦法給她一個身份的。這世道禮教嚴苛,她既是外室,斷然沒有進門的道理。趙菁隻悠悠歎了一口氣,隨口道:“罷了,忙過這幾日橫豎也沒有什麽事情,媽媽你不必擔心。”
趙菁同張媽媽去了鬆鶴堂,才瞧見衛竹筠正在那裏跟老太太告辭。徐嫻也是一臉不舍的樣子,因原空著的紫薇苑如今讓齊芯蕊住著,她雖然這幾日不在府上,卻也不好占了她的地方,所以趙菁便特意安排了衛竹筠住在徐嫻的明華院。
兩人本就是至親,如今又住在一個院子裏,感情自然又深厚了幾分。衛竹筠對徐嫻的態度也拿捏得當,並不像慈母一般麵麵俱到,卻如師長一樣,盡心指點,暗中教導。不過隻住了這七八天光景,徐嫻的言行已不像是原先那樣的小心翼翼,倒是透出了幾分自然磊落。
“衛居士不能在府上再多住幾日嗎?”徐老太太有心留他,隻是話到嘴邊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人家畢竟是出家人,在侯府住了這幾日,要迴自己的庵堂去,那也再正常不過了。
趙菁瞧見衛竹筠臉上有些為難,便笑著道:“母親就別強留了,等下個月大伯生忌的時候,再請了衛居士來也是一樣的。”
徐思勝是七月底的生辰,趙菁曾聽張媽媽提起過,隻是這位故去的前世子實在是鮮少被人提起,便是徐老太太,心中雖時常念起,但一想到徐家如今的現狀莫不是他一手造成的,那一些怨念便也多過了念想。
“虧你還記的這事情,我自己卻是記不得了……”提起這個老太太自是不開心的,便對著徐嫻淡淡道:“我有些年頭,沒給你爹過生忌了。”
徐嫻對於那個素未蒙麵的父親,也是知之甚少,除了他年少輕狂與妓*女生下了自己之外,徐嫻對他並無半分的好感,有時候她甚至覺得,自己活著本就是多餘的,也省得受人白眼。隻不過,如今有趙菁疼著,她也慢慢就淡去了這樣的想法。
可她在老太太跟前還是畏懼的,即便如今孫玉娥被關了起來,她還是沒有辦法讓老太太像喜歡別人一樣喜歡自己。隻是在方才徐老太太看她的那一瞬時,徐嫻卻覺得,自己是被徐老太太看進了眼裏的。
“老祖宗,那我們今年給父親過生忌吧?”徐嫻說完,拉著衛竹筠的手,抬起頭看著她道:“衛居士,您能過來為我父親念《往生咒》嗎?”
衛竹筠愣了片刻,忽地就想起徐思勝十幾年前的樣子,若不是因為家中聚變,或許兩人當真能走到一起,那如今徐嫻便也是另外的光景,想來想去,終究還是兩人的錯處,連累了這個孩子。
“你既要我過來,那我便過來罷了。”衛竹筠笑著答應了,那邊徐老太太已是忙不急道:“那感情好,等到了日子,我便讓下人接你去。”
趙菁端著茶盞喝了一口,也跟著道:“我還念著衛居士做的酸棗糕呢,這下走了可就沒得吃了。”
徐老太太瞧著趙菁這尖尖的下頜,也是著急,隻擰眉道:“你急什麽,我一早讓廚房的婆子問衛居士學了這一手,就預備著怕你想吃。”
趙菁聽了這話自是心中暖暖的,老太太能想到這份上已是不容易了,便是隻為了這腹中的孩子,如今享受的也是她自己。
這廂房裏頭正說著,外頭便有小丫鬟進來迴話,說是徐思安迴來了。
前幾日徐思安雖也迴來過一次,卻不及過夜便匆匆忙忙的走了,今兒這時候已是不早了,想來是會在府上睡一夜再走的。趙菁想起他們兩人尚是新婚卻不得不兩地分別,心裏隱隱還有些怨言,因此徐思安進來的時候,她便沒著急著站起來,隻等他走進了,趙菁才起身上前,將他身上仍舊穿戴著的石青色錦緞披風解了下來,讓丫鬟送到一旁掛著。
徐思安一雙眸子在趙菁的身上盯了半日,轉過頭來朝著徐老太太點了點頭道:“母親,齊家城外的兩個莊子都去瞧過了,這兩年收成都是周管家管著,等賀夫人迴去,便一並交給她。”
趙菁原不知道徐思安這幾日在忙這個事情,不過她之前確實也聽說過,齊家留給兩個雙胞胎的東西,都由武安侯府掌管,如今賀夫人既然要迴去住,那就算不得齊家無人,這些東西自然是都要還迴去的。
徐老太太聽了隻點點頭道:“如今還稱什麽賀夫人,隻管喊她一聲齊家大姑奶奶吧。”
趙菁坐在椅子上靜靜不語,徐思安看了她兩眼,隻開口道:“母親這裏若是無事,我便先迴房先洗漱一番,在外頭跑了一日,身上髒亂的很。”
趙菁聽了這話倒是急急忙忙就抬起了頭,說什麽失禮,平常穿著甲胄在府上行走的時候也不是沒有。她才想著要開口說他一句,誰知徐老太太已笑著道:“那你就跟著阿菁迴房去吧,等用晚膳的時候,我派人去喊你們。”
徐思安聞言卻開口道:“不用了,今兒我們在房裏用晚膳。”
老太太想著明兒一早衛竹筠便要走,今日晚宴必是要為她踐行的,便也點頭道:“隨你們了,正好我這裏今日茹素,你們吃你們的去。”
趙菁便隨著徐思安出了鬆鶴堂,徐思安在前頭走了兩步,停下來等著她上前,卻誰知她才走過去,那人長臂一舒,竟將她抱了起來,低下頭在她的耳根處輕蹭著。
趙菁躲了躲,臉上又熱又癢的,小聲道:“侯爺放我下來。”
徐思安卻哪裏肯,隻越發摟得牢靠了幾分,將她一路抱迴了明德堂。
小丫鬟們看著這光景都躲得遠遠的,趙菁是進了門才被放下來的,紅著臉喊了婆子去崔水,自己在軟榻上坐了下來。
她這幾日心中煩亂,又恰逢有了身子,更是難受了幾分,擰著眉宇便又是要吐的光景。徐思安隻連忙將一旁的痰盂遞了過來,看著她難受的臉都皺了起來,擰著眉峰道:“這樣太過辛苦了,還是隻生一個的好。”
趙菁那帕子擦了擦嘴角,抬起頭正好迎上了徐思安的眸子,心裏卻是一陣熨帖,也不知怎麽就冒出一句話道:“她們說就頭一個艱難些,沒準第二胎就好了。”
誰知徐思安竟是有些小心眼的,聽了這話便從善如流道:“那就說定了,不計是男是女,就生兩個。”
趙菁迴過神來才知道自己著了道了,徐思安的套路,她也不是頭一次遭遇了,每每卻還是被他牽著鼻子走。
“我不要,我就生一個。”她蹙著眉宇小聲撒嬌,軟綿綿的聲音讓徐思安的身子都軟了幾分,隻忍不住就將她圈在了懷中,咬著她的耳垂,上下其手的摟著她胸口的豐盈揉捏了兩下,憋得嗓子都沙啞了幾分,這才不甘心道:“一個就一個吧,聽你的。”
☆、第173章
趙菁心裏其實也知道徐思安這幾日的難處,就比如說現在吧, 她坐在梳妝台前慢悠悠的梳理著自己的長發, 而徐思安就在不遠處的床榻上翻著手邊的書, 看著老老實實的樣子, 其實心思就未必在他手裏的那本書上。
這時候趙菁已經沐浴更衣完畢,長發隨意的垂在胸口腰間,步履嫋娜的往床邊上走去, 隻等她到了床邊,徐思安便放下了手中的書, 一雙眼眸直勾勾的看著她爬上床來。趙菁故意不理他, 整了整身上的錦被便背對著徐思安睡下了, 她才閉上了眼睛,便覺得腰間略略重了幾分,徐思安的大掌隻順著她的腰線不緊不慢的撫摸著,隨即停留在了自己尚且平坦的小腹上。
他從身後緊緊擁著趙菁, 那一處照例是熱力勃發的,就這樣不安分的擠在兩人中間。趙菁隻覺得自己都有些酥酥麻麻了起來, 心口上突突的跳著。但那人抱著她老半天也沒個動作, 她便也鬆懈了下來,闔著眸子,不多時就睡著了。
徐思安聽著身邊人唿吸漸漸均勻了起來, 終是歎了一口氣,在趙菁的臉頰上輕啄了一口,翻了個身子平躺在一旁, 手臂枕著後腦勺,任由身上的某處肆無忌怛的一柱擎天。他空出一隻手來輕撫著趙菁的腰線,柔軟又細滑,這是他的娘子,即將為他生兒育女。
有了這樣的念想,心裏就似平靜了幾分,那種欲念漸漸淡去,徐思安也閉上眼睡著了。
第二日一早卻是有事情要忙的,派人送走了衛竹筠,徐老太太這邊還要出門。原是因齊家好些年沒有人住了,老太太怕房子放久了不好,命人收拾之後,還要親自去瞧瞧。
齊嘉寶齊嘉慧兩個雙胞胎自從出了娘胎,便沒在齊家住過幾日,更是想著要往自己家裏去看看。徐思安特意準了齊嘉寶一日的假,讓他跟著老太太一起去一趟齊家。
老太太原不讓趙菁也過去,可想著要是有哪裏不妥當的,少不得還是得讓她安排,便也答應了讓她一起去,隻是提醒了雙胞胎務必要仔細些,如今可不能再往他們舅母身上猴了。
齊嘉寶如今在外頭上了月餘的課,越發的老成了起來,隻點著頭道:“老祖宗放心,我如今又不是小孩子了,怎麽可能還要舅母抱呢!”
老太太倒是有日子沒瞧見齊嘉寶了,雖說徐思安定下了規矩,但凡他休沐的日子便讓幾個孩子進來請安,可這幾日徐思安多半在外頭忙,幾個孩子便也沒過來內院請安。老太太怕耽誤了他們的功課,因此除了吃喝穿戴方麵命人格外小心以外,卻也沒喊了他們進來。如今再一瞧齊嘉寶,原本圓滾滾的臉竟然已是瘦了些,頓時就心疼了幾分,隻問他的奶娘道:“寶哥兒怎得瘦了?可是外院的夥食不好?”
“老太太說哪裏的話,外院的夥食如今可是一等一的好,雖然侯爺說了,男孩子不可吃得太精致了,可廚房的人哪裏敢怠慢了,比起從前可是沒得說了。”她在外院帶著哥兒,更比在內院時候上心幾分,若是吃食上不好,隻怕一早就迴了老太太了。
齊嘉寶聽了這話,尚且還圓潤的小臉倒是皺了起來,一本正經道:“老祖宗,先生說了,人不能逞口腹之欲,儉以養德,靜以修身,況且如今舅舅給我們請了武先生,每日除了功課,還要操練一個時辰,我這不是瘦了,是結實了!不信你摸摸?”
小家夥說著,竟伸出了自己原本肉滾滾的小膀子,屏著肌肉湊上去讓老太太捏一把。徐老太太隻象征性的摸了摸,便笑得合不攏嘴道:“果真是這樣,我家寶哥兒如今也是小男子漢了。”
說話間眾人已經到了門口,徐思安早已經翻身上了馬,這時候見她們出來,便又下馬來扶著眾人上車。
齊家原並不是什麽大富大貴之家,在前朝的時候,也就是個末等武將人家,後來跟著□□起事的時候,才算上來了。等著江山平定的時候,又在邊關打了幾場硬仗,這才賺下了正三品的官銜來。雖說離封侯拜相還遠著,到底也是不錯的了。
齊家老夫人也不是個高門出生的人,那時候和徐老太太倒是投緣,因此才會把徐思平嫁了過去,誰知道短短幾年功夫,齊家便人丁凋零,隻剩下兩個孤女了。
好在這一路上並不遠,趙菁昨兒又派人去賀家同齊芯蕊說起了這事情,她心裏也念著自己的家,便也早早的跟人過來了,如今已是在門口等著徐老太太了。
老太太下了馬車,瞧見齊芯蕊在那邊站著,才剛十五歲出頭的姑娘,又經曆了這些事情,如今看著竟比當時她初進侯府的時候沉穩了不少,連眉宇中的那一抹青澀,也不見了。
“給老太太、太太、侯爺請安。”齊芯蕊大大方方的上前行禮,徐老太太隻一把就拉住了她道:“好孩子,快起來,跟我不需要講究這些虛禮,你姐姐如今身子怎麽樣了?”
齊芯蕊聽了這話眼圈微紅,又往趙菁那邊看了一眼,隻迴道:“長姐這幾日身子已經好些了,能吃下一些湯水,藥也一直吃著,杜太醫說,餘毒進了肌骨,調理起來尚需時日,怕是這一年半載都離不開藥罐子了。”
“能搶下一條命來已是不易了,讓她放寬心,好生養著吧,年紀輕輕的,以後還有的是好日子呢,又不是我這樣七老八十的。”老太太一邊說,一邊已經跟著眾人進了齊家大門,三進的院子,進門便是一處福字影壁,繞過了影壁後頭是三間正房,看著雖然有些老舊,卻也打掃的幹幹淨淨。
張永順家的這幾日便被趙菁喊了過來打掃房子,兩口子都在這裏住著,這時候便迎了出來道:“老太太別看這正房還沒粉刷到,後麵幾進住人的地方已經刷上了新漆了,等過幾日就可以搬進來住著了。”
徐老太太在廳裏坐了下來,一時間丫鬟送了茶過來,趙菁便笑著對張永順家的道:“你領著齊姑娘,還有哥兒姐兒到處瞧瞧,齊姑娘怕是還記得這裏,哥兒姐兒興許都沒瞧見過。”
齊芯蕊聽了這話,便轉頭對齊嘉慧道:“我帶你們去看看你們爹娘以前住著的地方,好不好?”
兩個孩子自從進了門就四下的打量這裏,這兒雖然比不過武安侯府雕梁畫棟般氣勢,但這種陳舊古樸的氣息中卻透出幾分親切來,讓兩個孩子忍不住想要多看一會兒,多留一會兒。
“姑母,等過一陣子,你和大姑母就要搬迴來住了嗎?”齊嘉慧眨著眼珠子問道:“那我能不能也住迴來呢?”
珠淚夫人聞言卻是愣了片刻,嘴角的笑都僵了幾分,過了片刻才悠悠道:“好像有些印象,卻是記不清了,這庵裏香客眾多,哪裏個個都能記得。”
趙菁便也沒有再問下去,隻還在她對麵的石墩上坐著,那山風一陣陣的大了起來,轉眼就下起了雨來。約莫又過了片刻,便聽見山道上傳來了丫鬟們的聲音,竟是綠蕪帶著小丫鬟們找了過來。
趙菁瞧見丫鬟們往亭子這邊走,正想起身和對坐在自己麵前的人數一句告辭,卻見那人早已經背過了身子,竟是不再看她一眼了。趙菁便朝著她福了福身子道:“晚輩告辭了,居士也早些迴去吧。”
趙菁命丫鬟留了一把傘在亭中,跟著丫鬟們往山下去了。迴眸煙雨中,那人卻依舊背著身子,手中的佛珠沉穩輕快的撥動著,隻等著那些人腳步聲漸遠,才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睜開雙眼,早已滿臉淚痕,卻仍舊慈悲念道:“阿彌陀佛。”
老太太在靜慈庵住了一宿,第二日便要走了。趙菁邀請了衛竹筠去府上小住幾日,那人舍不得徐嫻,終究還是跟著去了。
趙菁同她一起坐在了馬車裏頭,便說起了昨日的事情來。
“昨兒我在後山遇上一個居士,約莫四五十的年紀,瞧著好生溫婉,卻不知道是哪位,衛居士可否熟識?”趙菁雖然問出了口,心裏卻也隱隱有些害怕,她和那人長的太像了些,若是兩人站在一起被人瞧見,不認作母女卻也難了。
好在住在這裏修行的人都是深居簡出的,衛竹筠雖知道一些,卻也不曾與她深交,便淡淡道:“這靜慈庵也確實住了幾個有些名聲的人,一個是前朝靜慈長公主,這庵堂便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還有一個便是前朝赫赫有名的珠淚夫人,按你方才說的年紀,你遇見的,大約是這位夫人。”
趙菁擰著眉想了半日,這名頭確是有些熟悉的,還不等她弄明白過來,隻聽衛竹筠繼續道:“這珠淚夫人聽說是當朝國舅的生母,前一陣子國舅爺幾乎是日日都會往靜慈庵來,隻因珠淚夫人不肯認他,這一陣子倒是不見人影了。”
趙菁迷迷糊糊的聽她說完,原本半倚靠在車廂上的身子陡然就僵了幾分,愣了好片刻,才訥訥的哦了一聲,竟是有幾分疲憊不堪的樣子。
※※※※※※
下過了雨的禪院異常幽靜,茅屋上順著茅草落下的水珠子滴滴答答的落在階前。廳中卻生了一盆小火,珠淚夫人半蹲在火盆前,看著那木刻的牌位在火盆裏熊熊的燒了起來,火焰將上頭刻著的字跡卷入其中,漸漸的隻瞧見一片火紅。
小丫鬟端著茶盞從廳裏頭出去,臉上淡淡有幾分好奇,卻也沒什麽言語,隻等抬起頭的時候,才驚訝道:“王爺……”說著便轉過了頭去,往廳中喚道:“居士……王爺來了。”
珠淚夫人卻依舊半蹲在地上,看著盆中的火焰漸漸熄滅了,這才抬起頭來,清澈的眸光落在周熠的身上,遲疑了片刻,這才站起了身來,緩緩道:“聽說這幾日你不在京城,怎麽今兒迴來了?”
這間小小的廳堂裏曾供著觀音法像,法像的下麵還有一塊黑漆牌位,如今卻已然不見了。珠淚夫人喊了小丫鬟將火盆移出去,淡然落座,指尖端起茶盞,略略的抿了一口。
“今兒一早才迴的京,想著正巧路過這裏,便過來看看你。”周熠在珠淚夫人的麵前落座,小丫鬟送了熱茶上來,他端著茶盞,正打算低頭喝上一口,卻見那佛下的牌位不見了。原本放牌位的地方放著一隻粗陋的陶瓶,裏麵供著一支含苞待放的荷花。
他的視線便直勾勾的盯著那個地方,片刻之後,才看見珠淚夫人站了起來,走到那供桌之前,將那供著的蓮花悠悠的擺弄了一下方向,緩緩道:“以前你老勸著我要放下,如今我是真的放下了,這麽些年過去了,隻怕她早已經轉世成人,興許過上了好日子,也未可知。”
她說著往周熠的身上看了一眼,眸底透出幾分笑來,繼續道:“我聽說你定下了七月十八納妾的日子,也該迴去準備準備了,也沒多少時日了。”
周熠便冷笑道:“這有什麽好準備的,不過就是一頂花轎接進府裏罷了。”
珠淚夫人便定定的看著他,過來良久才道:“同樣是宮女,你怎麽沒娶她呢?是怕王妃認出她來?還是怕我將來瞧見了她?”
“你……你怎麽知……”周熠臉上的神色一淩,頓時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問道:“是誰在你跟前說起這些的?”
“沒有人說起,隻是……我親眼所見罷了。”珠淚夫人垂首坐下,忽然抬起頭來,一雙眸子盯著他道:“你一早便知道了對嗎?也難為你瞞著我這麽多年……”
周熠見她那副神情,隻當她會生氣,正想辯解幾句,卻見她繼續道:“罷了,如今看著她那模樣,想是過的不錯的,這樣便足夠了。”
“你不怪我?”周熠眉峰一擰,倒是有幾分愧疚。
“怪你做什麽?有我這樣的母親,與她也是無益的,我倒是忘了問你了,如今明箴如何了?”
“許久不曾見他了,聽說魏老夫人不讓他進門,除非他不認你這個母親,兩下隻是僵持而已。”周熠站起身來在廳中轉了一圈,迴過身來道:“你放心,我過幾日便把他找出來,讓他好好清醒一番!”
☆、第172章
下了兩場冷雨,暑氣便淡了下來。小皇帝答應過的和離的聖旨也已經送去了賀家, 因此趙菁這幾日便沒有閑著。
齊家的宅子就在離武安侯府不遠的富康路上, 趙菁忙著讓人去洗掃張羅, 雖說看房子的人還在, 但畢竟這些年沒人住過了,真要住迴去,還是要好好收拾幾日的, 就算不重新粉刷,必定各處的門簾紗窗都要換上新的, 這樣才顯得不那麽簡陋。
趙菁這廂忙碌, 身子卻也未見好幾分, 如今正是頭三個月,最是難熬的時候,一早上便已經吐了三五迴了。徐老太太瞧著實在心疼,請了好幾迴太醫過來看診, 隻是那苦澀的藥汁一熬出來,趙菁才聞到那個味道, 這眉頭就皺得不成了, 哪裏還能喝得下去。
好在衛竹筠如今住在侯府,她會幾樣小點心,將酸梅汁熬得酸酸甜甜的, 揉了麵團,做出來的酸棗糕卻是開胃可口。趙菁餓的時候吃上一塊,反倒覺得舒暢的很。
這日趙菁交待完了庶務, 正巧老太太那邊喊了趙菁往鬆鶴堂去,卻是請了張媽媽過來相請,瞧見趙菁正吃著酸棗糕,便忍不住道:“老太太也實在太寬心了,明兒衛居士就要走了,她如何還瞧不出個端倪來呢?”
趙菁便想起了那日衛竹筠的話來,瞧著張媽媽這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模樣,便笑著道:“媽媽不要著急,這事情還要等個水到渠成才是,要等老太太自己想明白了才好,你我若是多了話,反倒不好。”
張媽媽聽了便有些沮喪,隻歎息道:“老奴也知道這一層,隻是想著太太你如今有了身孕,這樣辛苦,倘若上頭有個嫂子,這會子也就能安心歇著了。”
趙菁心裏雖然也有這個念想,無奈就算讓衛竹筠還俗,隻怕侯府也是沒有辦法給她一個身份的。這世道禮教嚴苛,她既是外室,斷然沒有進門的道理。趙菁隻悠悠歎了一口氣,隨口道:“罷了,忙過這幾日橫豎也沒有什麽事情,媽媽你不必擔心。”
趙菁同張媽媽去了鬆鶴堂,才瞧見衛竹筠正在那裏跟老太太告辭。徐嫻也是一臉不舍的樣子,因原空著的紫薇苑如今讓齊芯蕊住著,她雖然這幾日不在府上,卻也不好占了她的地方,所以趙菁便特意安排了衛竹筠住在徐嫻的明華院。
兩人本就是至親,如今又住在一個院子裏,感情自然又深厚了幾分。衛竹筠對徐嫻的態度也拿捏得當,並不像慈母一般麵麵俱到,卻如師長一樣,盡心指點,暗中教導。不過隻住了這七八天光景,徐嫻的言行已不像是原先那樣的小心翼翼,倒是透出了幾分自然磊落。
“衛居士不能在府上再多住幾日嗎?”徐老太太有心留他,隻是話到嘴邊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人家畢竟是出家人,在侯府住了這幾日,要迴自己的庵堂去,那也再正常不過了。
趙菁瞧見衛竹筠臉上有些為難,便笑著道:“母親就別強留了,等下個月大伯生忌的時候,再請了衛居士來也是一樣的。”
徐思勝是七月底的生辰,趙菁曾聽張媽媽提起過,隻是這位故去的前世子實在是鮮少被人提起,便是徐老太太,心中雖時常念起,但一想到徐家如今的現狀莫不是他一手造成的,那一些怨念便也多過了念想。
“虧你還記的這事情,我自己卻是記不得了……”提起這個老太太自是不開心的,便對著徐嫻淡淡道:“我有些年頭,沒給你爹過生忌了。”
徐嫻對於那個素未蒙麵的父親,也是知之甚少,除了他年少輕狂與妓*女生下了自己之外,徐嫻對他並無半分的好感,有時候她甚至覺得,自己活著本就是多餘的,也省得受人白眼。隻不過,如今有趙菁疼著,她也慢慢就淡去了這樣的想法。
可她在老太太跟前還是畏懼的,即便如今孫玉娥被關了起來,她還是沒有辦法讓老太太像喜歡別人一樣喜歡自己。隻是在方才徐老太太看她的那一瞬時,徐嫻卻覺得,自己是被徐老太太看進了眼裏的。
“老祖宗,那我們今年給父親過生忌吧?”徐嫻說完,拉著衛竹筠的手,抬起頭看著她道:“衛居士,您能過來為我父親念《往生咒》嗎?”
衛竹筠愣了片刻,忽地就想起徐思勝十幾年前的樣子,若不是因為家中聚變,或許兩人當真能走到一起,那如今徐嫻便也是另外的光景,想來想去,終究還是兩人的錯處,連累了這個孩子。
“你既要我過來,那我便過來罷了。”衛竹筠笑著答應了,那邊徐老太太已是忙不急道:“那感情好,等到了日子,我便讓下人接你去。”
趙菁端著茶盞喝了一口,也跟著道:“我還念著衛居士做的酸棗糕呢,這下走了可就沒得吃了。”
徐老太太瞧著趙菁這尖尖的下頜,也是著急,隻擰眉道:“你急什麽,我一早讓廚房的婆子問衛居士學了這一手,就預備著怕你想吃。”
趙菁聽了這話自是心中暖暖的,老太太能想到這份上已是不容易了,便是隻為了這腹中的孩子,如今享受的也是她自己。
這廂房裏頭正說著,外頭便有小丫鬟進來迴話,說是徐思安迴來了。
前幾日徐思安雖也迴來過一次,卻不及過夜便匆匆忙忙的走了,今兒這時候已是不早了,想來是會在府上睡一夜再走的。趙菁想起他們兩人尚是新婚卻不得不兩地分別,心裏隱隱還有些怨言,因此徐思安進來的時候,她便沒著急著站起來,隻等他走進了,趙菁才起身上前,將他身上仍舊穿戴著的石青色錦緞披風解了下來,讓丫鬟送到一旁掛著。
徐思安一雙眸子在趙菁的身上盯了半日,轉過頭來朝著徐老太太點了點頭道:“母親,齊家城外的兩個莊子都去瞧過了,這兩年收成都是周管家管著,等賀夫人迴去,便一並交給她。”
趙菁原不知道徐思安這幾日在忙這個事情,不過她之前確實也聽說過,齊家留給兩個雙胞胎的東西,都由武安侯府掌管,如今賀夫人既然要迴去住,那就算不得齊家無人,這些東西自然是都要還迴去的。
徐老太太聽了隻點點頭道:“如今還稱什麽賀夫人,隻管喊她一聲齊家大姑奶奶吧。”
趙菁坐在椅子上靜靜不語,徐思安看了她兩眼,隻開口道:“母親這裏若是無事,我便先迴房先洗漱一番,在外頭跑了一日,身上髒亂的很。”
趙菁聽了這話倒是急急忙忙就抬起了頭,說什麽失禮,平常穿著甲胄在府上行走的時候也不是沒有。她才想著要開口說他一句,誰知徐老太太已笑著道:“那你就跟著阿菁迴房去吧,等用晚膳的時候,我派人去喊你們。”
徐思安聞言卻開口道:“不用了,今兒我們在房裏用晚膳。”
老太太想著明兒一早衛竹筠便要走,今日晚宴必是要為她踐行的,便也點頭道:“隨你們了,正好我這裏今日茹素,你們吃你們的去。”
趙菁便隨著徐思安出了鬆鶴堂,徐思安在前頭走了兩步,停下來等著她上前,卻誰知她才走過去,那人長臂一舒,竟將她抱了起來,低下頭在她的耳根處輕蹭著。
趙菁躲了躲,臉上又熱又癢的,小聲道:“侯爺放我下來。”
徐思安卻哪裏肯,隻越發摟得牢靠了幾分,將她一路抱迴了明德堂。
小丫鬟們看著這光景都躲得遠遠的,趙菁是進了門才被放下來的,紅著臉喊了婆子去崔水,自己在軟榻上坐了下來。
她這幾日心中煩亂,又恰逢有了身子,更是難受了幾分,擰著眉宇便又是要吐的光景。徐思安隻連忙將一旁的痰盂遞了過來,看著她難受的臉都皺了起來,擰著眉峰道:“這樣太過辛苦了,還是隻生一個的好。”
趙菁那帕子擦了擦嘴角,抬起頭正好迎上了徐思安的眸子,心裏卻是一陣熨帖,也不知怎麽就冒出一句話道:“她們說就頭一個艱難些,沒準第二胎就好了。”
誰知徐思安竟是有些小心眼的,聽了這話便從善如流道:“那就說定了,不計是男是女,就生兩個。”
趙菁迴過神來才知道自己著了道了,徐思安的套路,她也不是頭一次遭遇了,每每卻還是被他牽著鼻子走。
“我不要,我就生一個。”她蹙著眉宇小聲撒嬌,軟綿綿的聲音讓徐思安的身子都軟了幾分,隻忍不住就將她圈在了懷中,咬著她的耳垂,上下其手的摟著她胸口的豐盈揉捏了兩下,憋得嗓子都沙啞了幾分,這才不甘心道:“一個就一個吧,聽你的。”
☆、第173章
趙菁心裏其實也知道徐思安這幾日的難處,就比如說現在吧, 她坐在梳妝台前慢悠悠的梳理著自己的長發, 而徐思安就在不遠處的床榻上翻著手邊的書, 看著老老實實的樣子, 其實心思就未必在他手裏的那本書上。
這時候趙菁已經沐浴更衣完畢,長發隨意的垂在胸口腰間,步履嫋娜的往床邊上走去, 隻等她到了床邊,徐思安便放下了手中的書, 一雙眼眸直勾勾的看著她爬上床來。趙菁故意不理他, 整了整身上的錦被便背對著徐思安睡下了, 她才閉上了眼睛,便覺得腰間略略重了幾分,徐思安的大掌隻順著她的腰線不緊不慢的撫摸著,隨即停留在了自己尚且平坦的小腹上。
他從身後緊緊擁著趙菁, 那一處照例是熱力勃發的,就這樣不安分的擠在兩人中間。趙菁隻覺得自己都有些酥酥麻麻了起來, 心口上突突的跳著。但那人抱著她老半天也沒個動作, 她便也鬆懈了下來,闔著眸子,不多時就睡著了。
徐思安聽著身邊人唿吸漸漸均勻了起來, 終是歎了一口氣,在趙菁的臉頰上輕啄了一口,翻了個身子平躺在一旁, 手臂枕著後腦勺,任由身上的某處肆無忌怛的一柱擎天。他空出一隻手來輕撫著趙菁的腰線,柔軟又細滑,這是他的娘子,即將為他生兒育女。
有了這樣的念想,心裏就似平靜了幾分,那種欲念漸漸淡去,徐思安也閉上眼睡著了。
第二日一早卻是有事情要忙的,派人送走了衛竹筠,徐老太太這邊還要出門。原是因齊家好些年沒有人住了,老太太怕房子放久了不好,命人收拾之後,還要親自去瞧瞧。
齊嘉寶齊嘉慧兩個雙胞胎自從出了娘胎,便沒在齊家住過幾日,更是想著要往自己家裏去看看。徐思安特意準了齊嘉寶一日的假,讓他跟著老太太一起去一趟齊家。
老太太原不讓趙菁也過去,可想著要是有哪裏不妥當的,少不得還是得讓她安排,便也答應了讓她一起去,隻是提醒了雙胞胎務必要仔細些,如今可不能再往他們舅母身上猴了。
齊嘉寶如今在外頭上了月餘的課,越發的老成了起來,隻點著頭道:“老祖宗放心,我如今又不是小孩子了,怎麽可能還要舅母抱呢!”
老太太倒是有日子沒瞧見齊嘉寶了,雖說徐思安定下了規矩,但凡他休沐的日子便讓幾個孩子進來請安,可這幾日徐思安多半在外頭忙,幾個孩子便也沒過來內院請安。老太太怕耽誤了他們的功課,因此除了吃喝穿戴方麵命人格外小心以外,卻也沒喊了他們進來。如今再一瞧齊嘉寶,原本圓滾滾的臉竟然已是瘦了些,頓時就心疼了幾分,隻問他的奶娘道:“寶哥兒怎得瘦了?可是外院的夥食不好?”
“老太太說哪裏的話,外院的夥食如今可是一等一的好,雖然侯爺說了,男孩子不可吃得太精致了,可廚房的人哪裏敢怠慢了,比起從前可是沒得說了。”她在外院帶著哥兒,更比在內院時候上心幾分,若是吃食上不好,隻怕一早就迴了老太太了。
齊嘉寶聽了這話,尚且還圓潤的小臉倒是皺了起來,一本正經道:“老祖宗,先生說了,人不能逞口腹之欲,儉以養德,靜以修身,況且如今舅舅給我們請了武先生,每日除了功課,還要操練一個時辰,我這不是瘦了,是結實了!不信你摸摸?”
小家夥說著,竟伸出了自己原本肉滾滾的小膀子,屏著肌肉湊上去讓老太太捏一把。徐老太太隻象征性的摸了摸,便笑得合不攏嘴道:“果真是這樣,我家寶哥兒如今也是小男子漢了。”
說話間眾人已經到了門口,徐思安早已經翻身上了馬,這時候見她們出來,便又下馬來扶著眾人上車。
齊家原並不是什麽大富大貴之家,在前朝的時候,也就是個末等武將人家,後來跟著□□起事的時候,才算上來了。等著江山平定的時候,又在邊關打了幾場硬仗,這才賺下了正三品的官銜來。雖說離封侯拜相還遠著,到底也是不錯的了。
齊家老夫人也不是個高門出生的人,那時候和徐老太太倒是投緣,因此才會把徐思平嫁了過去,誰知道短短幾年功夫,齊家便人丁凋零,隻剩下兩個孤女了。
好在這一路上並不遠,趙菁昨兒又派人去賀家同齊芯蕊說起了這事情,她心裏也念著自己的家,便也早早的跟人過來了,如今已是在門口等著徐老太太了。
老太太下了馬車,瞧見齊芯蕊在那邊站著,才剛十五歲出頭的姑娘,又經曆了這些事情,如今看著竟比當時她初進侯府的時候沉穩了不少,連眉宇中的那一抹青澀,也不見了。
“給老太太、太太、侯爺請安。”齊芯蕊大大方方的上前行禮,徐老太太隻一把就拉住了她道:“好孩子,快起來,跟我不需要講究這些虛禮,你姐姐如今身子怎麽樣了?”
齊芯蕊聽了這話眼圈微紅,又往趙菁那邊看了一眼,隻迴道:“長姐這幾日身子已經好些了,能吃下一些湯水,藥也一直吃著,杜太醫說,餘毒進了肌骨,調理起來尚需時日,怕是這一年半載都離不開藥罐子了。”
“能搶下一條命來已是不易了,讓她放寬心,好生養著吧,年紀輕輕的,以後還有的是好日子呢,又不是我這樣七老八十的。”老太太一邊說,一邊已經跟著眾人進了齊家大門,三進的院子,進門便是一處福字影壁,繞過了影壁後頭是三間正房,看著雖然有些老舊,卻也打掃的幹幹淨淨。
張永順家的這幾日便被趙菁喊了過來打掃房子,兩口子都在這裏住著,這時候便迎了出來道:“老太太別看這正房還沒粉刷到,後麵幾進住人的地方已經刷上了新漆了,等過幾日就可以搬進來住著了。”
徐老太太在廳裏坐了下來,一時間丫鬟送了茶過來,趙菁便笑著對張永順家的道:“你領著齊姑娘,還有哥兒姐兒到處瞧瞧,齊姑娘怕是還記得這裏,哥兒姐兒興許都沒瞧見過。”
齊芯蕊聽了這話,便轉頭對齊嘉慧道:“我帶你們去看看你們爹娘以前住著的地方,好不好?”
兩個孩子自從進了門就四下的打量這裏,這兒雖然比不過武安侯府雕梁畫棟般氣勢,但這種陳舊古樸的氣息中卻透出幾分親切來,讓兩個孩子忍不住想要多看一會兒,多留一會兒。
“姑母,等過一陣子,你和大姑母就要搬迴來住了嗎?”齊嘉慧眨著眼珠子問道:“那我能不能也住迴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