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哥兒這時候正靠著趙菁站著,一雙小手摟著趙菁的大腿,仰著小腦袋看著嚴先生。趙菁便低頭摸了摸他的腦袋,對嚴先生道:“咱們寶哥兒有不懂的地方,想要請教嚴先生,所以就過來了。”
嚴先生一聽這話,也料想出了一二分來,便蹲下身子,看著寶哥兒道:“表少爺有什麽不懂的地方要問老夫,說來聽聽?”
他雖然一把年紀,卻身如浮萍,膝下並沒有子嗣,隻是這些年桃李滿天下,因此對孩童別有一番為人師表的寬愛之心。寶哥兒雖然認生,但看著他此時露出的慈祥笑容,倒是比方才站在堂上的嚴厲表情讓人親近了不少,頓時便少了一份怕就,小聲道:“舅母說我大了就要住到外院來,不能再跟著老祖宗住了,我……我……我不知道為什麽。”
嚴先生瞧見他這衣服怯生生的模樣,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臉頰,卻並沒有迴答他的問題,而是問他道:“你知道你父親是誰嗎?”
提起自己的父親,任寶哥兒已經沒有多少記憶了,卻也一個勁點頭道:“我知道,他是個大將軍!”
“那你將來想不想當大將軍?”嚴先生站起來,拉著他的手問他,趙菁聽得心中倒是一緊,從她素日裏對老太太的觀察,老太太勢必是不肯讓齊嘉寶行武的。徐思安又請了嚴先生這樣的名儒,想來也是不想讓自己的子侄們再出入疆場的。畢竟這是刀口添血的營生,齊家有隻剩下這一根獨苗,是萬萬不能涉險的。
嚴先生瞧見趙菁眉心微微一擰,嘴角含笑悄悄的朝她擺了擺手,示意她繼續聽下去,趙菁便耐著性子聽齊嘉寶在那邊道:“我也想當大將軍,可是老祖宗不讓。”
嚴先生聽了隻是微笑,又問:“那你知道老祖宗為什麽不讓嗎?”
齊嘉寶聽了這話就擰起了眉頭來,想了半日,小聲道:“老祖宗說打仗太危險了,每次舅舅出征,老祖宗晚上都睡不著覺。”
趙菁聞言卻是紅了眼圈,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寶哥兒的小腦袋,孩子其實的懂得一點兒也不少呢!
“那就是了,自古以來,想要功成名就,無非兩個辦法,要麽跟你祖輩一樣,馬革裹屍、血染疆場;要麽就科舉取士、為官做宰,可無論這兩個辦法其中隨便一個,我們都要從小立誌,你還記的方才我教的那首詩嗎?最後兩句是什麽?”
嚴先生眼神淩厲的看著寶哥兒,眸中似乎還帶著幾分鼓勵,小娃兒便壯這膽子道:“少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寶哥兒的記性很好,聽了一遍就記得了。”嚴先生笑了起來,摸摸他的頭,又對他道:“至於你方才問的那個問題,過幾日我正要和你的哥哥們講,你要不要一起來聽一聽?”
齊嘉寶被嚴先生一誇獎,小臉都紅撲撲的,孩子都是有求知欲的,被這麽一吊胃口,他便一個勁的點起了頭來。嚴先生卻又比方才威嚴了幾分,頗嚴厲的看著他道:“想來我這邊聽課是無妨的,隻是要答應我一個要求,不能半道就跑了,不然可是要吃戒尺的!”
齊嘉寶聽見這個又害怕了起來,縮著脖子躲到了趙菁的身後,小聲道:“那……那我迴去再想想成嗎?”
“行,你迴去想,想好了再過來。”
※※※※※※
齊嘉寶一路上都沒有說話,還當真是一副認真想的模樣,趙菁看他臉上的表情一本正經的,也不知道他的小腦瓜在想些什麽,正想開口問他一句,沒想小家夥卻搶先開了口來:“舅母,我在先生這邊上學,萬一餓了怎麽辦?兩個哥哥平常都吃什麽,為什麽他們那麽瘦呢?”
趙菁冷不丁被問起這個,一時也有些失笑,又見小娃兒一臉愁容的模樣,顯然是很在意這件事情,便笑著道:“先生這邊上半個時辰便可以休息一盞茶的時間,你要是餓了,我讓小丫鬟給你送糕點來,順帶也給兩個哥哥也送一些,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是要多吃一點才好的,等寶哥兒長到兩個哥哥這樣高的時候,也會瘦下來的。”
“真的嗎?”齊嘉寶似信非信的看著趙菁,趙菁隻繼續道:“當然是真的,舅母從來都不騙人的!”
齊嘉寶對趙菁其實是有些依賴的,奶娘們對他再好,可終究是下人,不過就是白寵而已。趙菁卻不一樣,有著母親的溫柔,也有長輩的嚴厲,齊嘉寶對她很是信賴。他擰著細小的眉峰,抬起頭想了半日,開口道:“要是舅母給我送點心的話,那我明天可以去聽嚴先生講課嗎?舅舅經常考哥哥們功課,會不會也考我的?”
小家夥對徐思安還心有餘悸,作為這個家裏唯一的男性長輩,徐思安擁有絕對的威嚴。趙菁想了想才安慰他道:“寶哥兒還小呢,先去聽一聽,不考功課,這個主,舅母還做的得。”
中午在鬆鶴堂用晚膳的時候,齊嘉寶自己就把想起錦輝閣念書的事情同徐老太太說了。徐老太太百思不得其解,怎麽好好的娃兒才跟著趙菁出去了不過一個時辰,就想起了讀書來了呢?
不過看著小家夥一本正經的表情,老太太也不敢再說什麽勸著的話,省得到時候徐思安迴來知道了,越發生氣幾分。
用過了午膳,趙菁在次間哄了兩個娃兒午睡,徐老太太也靠在軟榻上昏昏欲睡的,見孩子們都睡了,老太太才問趙菁道:“你倒是使了什麽法子,讓娃兒自己想著去念書了?”
其實這迴當真不是趙菁的功勞,全賴嚴先生的厲害,趙菁隻笑著道:“是哥兒聽見外頭先生講課講的有趣,所以自己想學了,他年紀還小,先讓他去聽一聽,不拘念什麽書,多認識幾個字也是好的,老太太您說是不是?”
徐老太太這時候也認同的點了點頭,又想著寶哥兒這一走,可不是要住到外院去,卻還有幾分舍不得,趙菁看出了她的心思來,便又道:“母親別擔心,寶哥兒隻是去聽一聽,還讓他住在這鬆鶴堂,等他自己想著出去了,再讓他住外院去也是一樣的。”
徐老太太聽了這話卻是沒寬心,擰著眉道:“就被你往外院帶了一迴他就想上學了,沒準上了兩天學他就想住出去了呢!”
作者有話要說: 雖然我有個閨女,可其實養兒子我真的不太懂啊= =
☆、第132章
誰知這話卻是被徐老太太給說中了,齊嘉寶在外頭上了兩天學, 果真就想住到外院去了。當然這其中也是有些別的原因, 那就是趙菁的侄兒趙二虎來了。
兩個娃都是沒怎麽上過學的, 所以嚴先生對他們采取了另外的開蒙模式, 在學堂中間架了個屏風,他給兩個大的講課的時候,便隨他們玩去。等兩個大的講完了再來教小的, 也不講一些晦澀難懂的,單挑一些通俗易懂的成語故事、孝經典故來說, 聽得兩個娃兒都興致勃勃的。
齊嘉寶一下子有個伴兒, 頓時就跟能上天入地一樣的活了起來, 雖依舊淘氣,卻越發有些男孩子的樣子了。趙二虎又是市井裏淘氣慣了的娃兒,來了侯府先是小心翼翼,沒等兩三天就和齊嘉寶混熟了, 兩個人擠在一處玩去,外院的知了都要被他們兩個掏空了。
徐老太太聽齊嘉寶要去外院住, 還老大不樂意的, 放下了手邊喝了一半的綠豆湯,擰著眉道:“寶哥兒,你這可是說真的?才去外院上幾日學, 就想著要住出去了?你出去了,再想迴來,老祖宗這鬆鶴堂可不留你了。”
齊嘉寶聽了這話卻沒被嚇唬住, 也不似往日一般還黏在老太太的身上,自己小腿一蹬坐上了靠背椅,擺著腿肚子道:“老祖宗就別嚇唬我了,先生說,男女七歲不可同席,我如今虛歲也有六歲了,短則半載,長則一年,總要從老祖宗這裏搬出去的。”
連趙菁聽了他的話都覺得有些了不得了,嚴先生洗腦的功力可見一斑。要讓一個學子十幾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讀,除了功名上的誘惑是不夠,還要跟深沉次的熏陶,顯然嚴先生作為一代名師,做到了這一點。
趙菁便笑著道:“寶哥兒既然這樣說,那就住出去吧,外頭房子也多,就跟鴻哥兒住一起好了。”大少爺馮緯並不時常住在府上,他母親方氏就住在侯府後街的一處小院子裏,尋常他三日總有五日要迴去住的。
幾個孩子年紀相差不大,正好兩歲一個台階,就是寶哥兒如今卻是小了一些,趙菁其實也是有些不放心的,便繼續道:“我讓你奶娘跟著你去,另每人給你們備著兩個小廝,兩個小丫鬟。”
徐思安那會子可是沒丫鬟服侍的,但趙菁覺得有丫鬟也沒什麽,端茶遞水的事情,還是丫鬟比小廝做的順手些,打雜的婆子雖然做事利索,卻也不會噓寒問暖的,要當真讓他們往外頭去了,沒個丫鬟看著,趙菁也不安心。
徐老太太聽了這話頓時就來勁了,隻忙一個勁道:“那……那就把我的迎春給寶哥兒,那丫鬟大了,還心細,平常就屬她帶寶哥兒帶的最多。”
這兩日趙菁已經命人從外頭買了不少丫鬟和小廝進來,又有家生子家年長一些的丫鬟服侍著,如今各院裏頭的人手倒也是齊備的。雙胞胎一直都住在老太太的鬆鶴堂,因此並沒有單獨安置過丫鬟,不過一人一個奶娘並給奶娘打下手的兩個小丫鬟而已。隻是如今齊嘉寶要出去住,奶娘自然是跟去的,小丫鬟卻是跟著奶娘的,老太太必定是放心不下的。
趙菁低眉想了想,便點頭應了下來。隻是給小娃兒的丫鬟好選,但是給大少爺馮緯的丫鬟,趙菁自己卻不好拿主意了。
這兩日徐思安也忙碌了起來,越發的早出晚歸,趙菁服侍完徐老太太用過晚膳,外頭的暑氣還沒降下來。丫鬟來迴話說徐思安已經迴了侯府,正在外院書房裏頭。趙菁命人送了晚膳過去,自己也往外頭書房裏來了。
徐思安這些年一直帶兵打仗,京城的軍備倒是了解甚少,如今十萬大軍還在江南剿匪,整個京城幾乎是空巢而出。邊境與韃子交界處尚還有五萬將士,韃子經了一場大敗,尚且沒有餘力還擊,朝廷地方各處的兵力集中一下,還有十萬餘人。若不是南邊尚有餘孽,大雍便暫處一個安定的局麵。
趙菁對這些國家大事並不熱衷,她雖去了一遭現代,知道了那些不知道的事情,可如今還身在這樣的時代,成了深閨中的一個小婦人,那些改天換地的事情,便也和自己無關了。
次間的束腰圓桌上已經備好了晚膳,徐思安抬頭看見趙菁正在布晚膳,她以前在宮裏也是做慣了這樣的事情,竟然顯得這樣嫻熟優雅。
徐思安從書案前站了起來,問她道:“有酒嗎?”
趙菁並沒有吩咐廚房送酒來,他借著酒氣總是越發的大膽幾分,弄的她分外難熬,那種食髓滋味的感覺讓趙菁有些臉紅,低頭道:“侯爺今兒還是不要喝酒了,我有事和你商量。”
徐思安便在凳子上坐了下來,掃過趙菁柔和的眉眼,早已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那就不喝了,有什麽事情你說吧。”徐思安開始吃飯,大掌端著飯碗,趙菁在鬆鶴堂吃過了,便坐在一旁看著他吃,等徐思安吃完了一碗飯,又問她道:“你要說什麽,怎麽沒說?”
趙菁笑著起身給他添了一碗鬆茸湯,遞給他道:“寶哥兒鬧著要去外院住,我想著他年紀小,身邊不能沒人服侍,便讓他的奶娘跟著去了,再另外配兩個小廝、兩個丫鬟。原先兩位少爺身邊也是有兩個小廝和一位老媽媽的,如今我倒是想把這丫鬟給添上。端茶遞水、疊衣鋪被的,也有個照應。我知道侯爺那時候是沒有這些的,如今我想開這先例,自然要和你商量一下。”
徐思安還當是什麽大事兒,聽了這話便道:“這些府上的瑣事,你拿主意便好,我隻管他們的功課。”
趙菁便點了點頭,瞧見徐思安緩緩的喝湯,薄薄的唇瓣上沾了淡淡的油水,她想伸手去擦,終究不好意思,隻將帕子遞給了他道:“鴻哥兒和寶哥兒都還小,丫鬟我會盡心挑,倒是馮緯年紀不小了,這丫鬟是要大一點還是小一點的,我心裏沒個準。”
徐思安聞言便放下了碗來,抬起頭想了想道:“他和他母親住在侯府後街的一處小院裏,來的時候身邊也有幾個服侍的婆子,他不常住在府上,不然這樣,你撥兩個小丫鬟往她們家去,月銀從我們府上出,那孩子沉穩的很,有他母親看著,也不用我們費心了。”
趙菁聽他說的極是,況且她進門到現在卻也沒有見過這馮緯的生母,論理也是應該走動走動的。趙菁便點點頭道:“那我明兒派人請她進來,正巧我也見一見。”
徐思安用了晚膳還有一堆軍報要看,他之前很少在京城長住,書房連個丫鬟也沒有,趙菁便坐在一旁替他磨墨,紅*袖添香夜讀書,當真也是一種享受。等徐思安看完了奏折抬頭的時候,趙菁支著額頭,已在一旁困得打起了盹兒。徐思安便熄了燭火,用氅衣包裹著她,一路抱著她迴房去。
快到明德堂的時候,趙菁才醒了過來,瞧見徐思安抱著自己,驚的差點兒從他身上掉下去,卻被徐思安給牢牢的抱緊了,她便紅著臉頰,靠在徐思安的懷中道:“侯爺快放我下來。”
徐思安這才放了她下來,替她披上了大氅,笑著道:“時候不早了,早些洗漱了睡吧。”
趙菁便吩咐了丫鬟們去打水,兩人一起洗過了,徐思安終究還是忍不住要了趙菁一迴,看她累的半暈半醒,摟著她在懷中睡下。
※※※※※※
第二日用過早膳,趙菁和徐老太太說了這事情,老太太也點頭說好,趙菁便派了張永順家的拿了自己的帖子去把方氏請進來。
馮緯這個義子是徐思安認的,當時老太太也沒發表什麽意見,且又沒祭拜宗祠,徐思安的意思老太太也知道,不過就是想借個身份,好名正言順的接濟他們母子而已。以如今趙菁對徐思安的了解,她也瞧出了他的意思來,隻是既然擔了這個身份,總要承擔著一份責任才好。
方氏住的不遠,從後門上進來很近,不多時張永順家的便已經領著她過來了。這是趙菁頭一次看見方氏,三十出頭的樣子,卻保養得宜,瞧著不過二十七八模樣,梳著飛雲髻,帶著銀簪珠花,身上穿著月白色纏枝花的褙子,打扮很是素淨,也算符合她寡居的身份。
方氏進門便給徐老太太見了禮,又見過了趙菁,趙菁請了她坐下,笑著道:“一早就想請夫人進府來,隻是沒空,今兒總算是騰出了空閑來,正有事情和夫人商量。”
方氏見趙菁長得花容月貌的,說話聲音也好聽,態度又這般謙和,便也笑著應道:“太太想見過,隻管讓下人喊我,哪裏還用送什麽帖子,我不過也就每日閑在家中,橫豎也是無聊而已。”
眾人閑聊了幾句,趙菁便把昨兒的話同方氏說了,方氏隻一味的推辭,老太太又不依,最後便也值得應允了下來。
送走了方氏,丫鬟們正預備傳午膳,外頭張永順的進來迴話道:“迴老太太、太太,孝宜長公主府上派了人過來送帖子,說是下個月初八是她們家姑娘十五歲生辰,想請太太去做戒賓。”
趙菁聽了這話卻是微微一愣,她和那孝宜長公主不過隻有一麵之緣,這個戒賓似乎是請的有些意外了。
作者有話要說: 所謂“戒賓”就是給及笄的姑娘梳頭帶上發簪的人,是需要關係親密且德高望重的長輩來擔任的~~~
☆、第133章
徐老太太卻是一個好性兒,聽說趙菁被請去做戒賓, 隻笑著問張永順家的道:“那孝宜長公主家的下人現在何處?把人請進來喝口茶吧。”
張永順家的便迴道:“已經請在外院的茶房裏吃點心了, 賞銀也預備下來。”
趙菁心下疑惑, 想著這時候午膳也沒擺上, 便也開口道:“那就請她進來坐坐吧。”
張永順家的得了話,便笑著出門去了,不過片刻功夫, 果然帶著孝宜長公主家的一個傳話的婆子進來,那婆子見了徐老太太和趙菁便福身行禮, 通身的打扮氣派, 比起張媽媽也不差什麽, 應當是孝宜長公主身邊常使喚的人。
“給老侯夫人、侯夫人請安!”那人長著圓盤臉,臉上堆著笑,趙菁瞧著倒是和氣,讓丫鬟替她搬了杌子過來, 請她坐下道:“不必多禮,不知媽媽怎麽稱唿?”
那老媽媽便笑著道:“我是長公主身邊的人, 夫人隻管喊我金媽媽便是。”
趙菁點了點頭算是應下, 讓丫鬟送了一盞涼涼的綠豆湯請她喝下。外頭天氣正熱,這麽跑一趟已經熱出了一身汗來。金媽媽喝了兩口綠豆湯,未及見底便放下了, 規規矩矩的坐在一旁,等著趙菁發話。
趙菁便開口問道:“長公主怎麽請了我做戒賓,這原是要年長又體麵的長輩做的, 我隻怕擔當不起。”
金媽媽聽了這話隻笑了起來,掩嘴道:“我們家長公主一早就猜到了侯夫人會這樣說,隻是現如今除了侯夫人,卻再也尋不出一個比夫人您更事宜的人選了。”
趙菁一時沒弄明白她是什麽意思,隻聽她繼續笑著道:“夫人您除了是這武安侯府的太太,卻也是大雍的長公主啊,王爺既然認了您做義妹,那您和我們家長公主,不就是姐妹嗎?姨母當侄女的戒賓,又有什麽當不得的?”
趙菁一開始並沒有想到這一層,如今想一想卻也是這個道理,雖然周熠認她這個義妹的事情並非人盡皆知,可當日大婚的時候,她自己卻是周熠背著出的趙家的門。況且孝宜長公主已經迴了京城,這各中關係網必定也要開始重新鋪墊起來。
除了她,若要身份更高又更親近的親戚,仿佛隻剩下當朝太後了。但當年駙馬卻是因為卷入了攝政王的謀逆案子,最後被貶嫡海疆的,從這一條上來看,孝宜長公主想要請了太後娘娘為女兒及笄,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趙菁還沒迴話,坐在一旁的徐老太太卻是開口道:“原是這個道理,被你一說倒也通了,我還想我們府上和長公主府上並沒有什麽交往,如今這麽說來,豈不還是親戚了?”
金媽媽便笑著點頭稱是,眉眼中都恭敬和氣。趙菁這時候也什麽好迴絕的,便開口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答應了,等那一日必定一早就過去。”
金媽媽聽了這話安下了心來,又陪著老太太閑聊了幾句,便也告退了。趙菁讓張永順家的領了她去下處吃過了便飯再走。這時候偏廳的午膳已經擺好了,徐老太太命丫鬟們將姑娘們都叫了過來,一家人一齊用膳。
姑娘家到了待嫁的年紀,學習禮數紅女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卻也要開始多跟著出門應酬,好讓京中的婦人們瞧一瞧,等到談婚論嫁的時候,也好心中有數。如今徐嫻已是十三歲了,正是這樣的年紀,她平日裏又是這樣謹小慎微的性子,趙菁倒是有心想帶她出去走走的。
至於齊芯蕊,老太太私下也囑咐了趙菁替她相看幾戶人家。趙菁自己才出宮不久,人脈尚且不足,隻能請了朱姑姑代為打探。不過以齊芯蕊的容貌品行,配一個一般官宦人家的庶子,卻也是綽綽有餘的了。嫡子要支撐門戶,在娶妻上頭,卻大多會選一些門當戶對娘家有些根基的姑娘,以助益將來的仕途。
趙菁想到這裏,便開口道:“母親,我想下個月去孝宜長公主家的時候,把嫻二姐和齊姑娘帶上。”慧姐兒太小,她還沒辦法帶著她,況且她也是頭一次出席這種場合,帶著兩個姑娘,已是非常吃力的。至於孫玉娥,她那種性子帶了出去,隻能丟人,趙菁也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徐老太太對這種場合向來是沒有好感的,聽趙菁這樣說還覺得有些不以為然,那邊張媽媽卻已經看穿了趙菁的心思,又怕姑娘們不好意思,便湊到了老太太的耳邊耳語了一句,徐老太太頓時就明白了過來,隻點頭道:“這樣甚好,你帶她們去吧,一會兒讓針線上的人過來,給她們一人做一套新衣服,到時候可以穿著去。”
趙菁聽了這話,抬頭朝著張媽媽笑了笑,兩個姑娘心下卻都有些惴惴不安了起來,徐嫻的眉眼都已經皺到了一起去,她長這麽大從來沒有去過別人家,聽了這話一下子覺得食不知味了起來。
趙菁瞧著她那樣子也是擔憂,隻是想著將來她少不得要邁出這一步,便笑著喊了她一聲道:“嫻姐兒。”
徐嫻正在胡思亂想,聞言便抬起頭有些茫然的看了趙菁一眼,小聲應道:“嬸娘。”
趙菁衝她笑了笑道:“好好吃飯,吃完了別著急走,我還有話要對你說。”
徐嫻這時候卻已經緊張的吃不下飯了,便又匆匆的用了幾口。一時間老太太已經吃過了午飯,命丫鬟們來收拾,趙菁便領著徐嫻和齊芯蕊在廳中坐了下來。
齊芯蕊倒是淡然的很,想必以前賀夫人養著她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應酬。倒是徐嫻仍舊緊張兮兮,人還沒出門呢,就已經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了。
嚴先生一聽這話,也料想出了一二分來,便蹲下身子,看著寶哥兒道:“表少爺有什麽不懂的地方要問老夫,說來聽聽?”
他雖然一把年紀,卻身如浮萍,膝下並沒有子嗣,隻是這些年桃李滿天下,因此對孩童別有一番為人師表的寬愛之心。寶哥兒雖然認生,但看著他此時露出的慈祥笑容,倒是比方才站在堂上的嚴厲表情讓人親近了不少,頓時便少了一份怕就,小聲道:“舅母說我大了就要住到外院來,不能再跟著老祖宗住了,我……我……我不知道為什麽。”
嚴先生瞧見他這衣服怯生生的模樣,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臉頰,卻並沒有迴答他的問題,而是問他道:“你知道你父親是誰嗎?”
提起自己的父親,任寶哥兒已經沒有多少記憶了,卻也一個勁點頭道:“我知道,他是個大將軍!”
“那你將來想不想當大將軍?”嚴先生站起來,拉著他的手問他,趙菁聽得心中倒是一緊,從她素日裏對老太太的觀察,老太太勢必是不肯讓齊嘉寶行武的。徐思安又請了嚴先生這樣的名儒,想來也是不想讓自己的子侄們再出入疆場的。畢竟這是刀口添血的營生,齊家有隻剩下這一根獨苗,是萬萬不能涉險的。
嚴先生瞧見趙菁眉心微微一擰,嘴角含笑悄悄的朝她擺了擺手,示意她繼續聽下去,趙菁便耐著性子聽齊嘉寶在那邊道:“我也想當大將軍,可是老祖宗不讓。”
嚴先生聽了隻是微笑,又問:“那你知道老祖宗為什麽不讓嗎?”
齊嘉寶聽了這話就擰起了眉頭來,想了半日,小聲道:“老祖宗說打仗太危險了,每次舅舅出征,老祖宗晚上都睡不著覺。”
趙菁聞言卻是紅了眼圈,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寶哥兒的小腦袋,孩子其實的懂得一點兒也不少呢!
“那就是了,自古以來,想要功成名就,無非兩個辦法,要麽跟你祖輩一樣,馬革裹屍、血染疆場;要麽就科舉取士、為官做宰,可無論這兩個辦法其中隨便一個,我們都要從小立誌,你還記的方才我教的那首詩嗎?最後兩句是什麽?”
嚴先生眼神淩厲的看著寶哥兒,眸中似乎還帶著幾分鼓勵,小娃兒便壯這膽子道:“少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寶哥兒的記性很好,聽了一遍就記得了。”嚴先生笑了起來,摸摸他的頭,又對他道:“至於你方才問的那個問題,過幾日我正要和你的哥哥們講,你要不要一起來聽一聽?”
齊嘉寶被嚴先生一誇獎,小臉都紅撲撲的,孩子都是有求知欲的,被這麽一吊胃口,他便一個勁的點起了頭來。嚴先生卻又比方才威嚴了幾分,頗嚴厲的看著他道:“想來我這邊聽課是無妨的,隻是要答應我一個要求,不能半道就跑了,不然可是要吃戒尺的!”
齊嘉寶聽見這個又害怕了起來,縮著脖子躲到了趙菁的身後,小聲道:“那……那我迴去再想想成嗎?”
“行,你迴去想,想好了再過來。”
※※※※※※
齊嘉寶一路上都沒有說話,還當真是一副認真想的模樣,趙菁看他臉上的表情一本正經的,也不知道他的小腦瓜在想些什麽,正想開口問他一句,沒想小家夥卻搶先開了口來:“舅母,我在先生這邊上學,萬一餓了怎麽辦?兩個哥哥平常都吃什麽,為什麽他們那麽瘦呢?”
趙菁冷不丁被問起這個,一時也有些失笑,又見小娃兒一臉愁容的模樣,顯然是很在意這件事情,便笑著道:“先生這邊上半個時辰便可以休息一盞茶的時間,你要是餓了,我讓小丫鬟給你送糕點來,順帶也給兩個哥哥也送一些,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是要多吃一點才好的,等寶哥兒長到兩個哥哥這樣高的時候,也會瘦下來的。”
“真的嗎?”齊嘉寶似信非信的看著趙菁,趙菁隻繼續道:“當然是真的,舅母從來都不騙人的!”
齊嘉寶對趙菁其實是有些依賴的,奶娘們對他再好,可終究是下人,不過就是白寵而已。趙菁卻不一樣,有著母親的溫柔,也有長輩的嚴厲,齊嘉寶對她很是信賴。他擰著細小的眉峰,抬起頭想了半日,開口道:“要是舅母給我送點心的話,那我明天可以去聽嚴先生講課嗎?舅舅經常考哥哥們功課,會不會也考我的?”
小家夥對徐思安還心有餘悸,作為這個家裏唯一的男性長輩,徐思安擁有絕對的威嚴。趙菁想了想才安慰他道:“寶哥兒還小呢,先去聽一聽,不考功課,這個主,舅母還做的得。”
中午在鬆鶴堂用晚膳的時候,齊嘉寶自己就把想起錦輝閣念書的事情同徐老太太說了。徐老太太百思不得其解,怎麽好好的娃兒才跟著趙菁出去了不過一個時辰,就想起了讀書來了呢?
不過看著小家夥一本正經的表情,老太太也不敢再說什麽勸著的話,省得到時候徐思安迴來知道了,越發生氣幾分。
用過了午膳,趙菁在次間哄了兩個娃兒午睡,徐老太太也靠在軟榻上昏昏欲睡的,見孩子們都睡了,老太太才問趙菁道:“你倒是使了什麽法子,讓娃兒自己想著去念書了?”
其實這迴當真不是趙菁的功勞,全賴嚴先生的厲害,趙菁隻笑著道:“是哥兒聽見外頭先生講課講的有趣,所以自己想學了,他年紀還小,先讓他去聽一聽,不拘念什麽書,多認識幾個字也是好的,老太太您說是不是?”
徐老太太這時候也認同的點了點頭,又想著寶哥兒這一走,可不是要住到外院去,卻還有幾分舍不得,趙菁看出了她的心思來,便又道:“母親別擔心,寶哥兒隻是去聽一聽,還讓他住在這鬆鶴堂,等他自己想著出去了,再讓他住外院去也是一樣的。”
徐老太太聽了這話卻是沒寬心,擰著眉道:“就被你往外院帶了一迴他就想上學了,沒準上了兩天學他就想住出去了呢!”
作者有話要說: 雖然我有個閨女,可其實養兒子我真的不太懂啊= =
☆、第132章
誰知這話卻是被徐老太太給說中了,齊嘉寶在外頭上了兩天學, 果真就想住到外院去了。當然這其中也是有些別的原因, 那就是趙菁的侄兒趙二虎來了。
兩個娃都是沒怎麽上過學的, 所以嚴先生對他們采取了另外的開蒙模式, 在學堂中間架了個屏風,他給兩個大的講課的時候,便隨他們玩去。等兩個大的講完了再來教小的, 也不講一些晦澀難懂的,單挑一些通俗易懂的成語故事、孝經典故來說, 聽得兩個娃兒都興致勃勃的。
齊嘉寶一下子有個伴兒, 頓時就跟能上天入地一樣的活了起來, 雖依舊淘氣,卻越發有些男孩子的樣子了。趙二虎又是市井裏淘氣慣了的娃兒,來了侯府先是小心翼翼,沒等兩三天就和齊嘉寶混熟了, 兩個人擠在一處玩去,外院的知了都要被他們兩個掏空了。
徐老太太聽齊嘉寶要去外院住, 還老大不樂意的, 放下了手邊喝了一半的綠豆湯,擰著眉道:“寶哥兒,你這可是說真的?才去外院上幾日學, 就想著要住出去了?你出去了,再想迴來,老祖宗這鬆鶴堂可不留你了。”
齊嘉寶聽了這話卻沒被嚇唬住, 也不似往日一般還黏在老太太的身上,自己小腿一蹬坐上了靠背椅,擺著腿肚子道:“老祖宗就別嚇唬我了,先生說,男女七歲不可同席,我如今虛歲也有六歲了,短則半載,長則一年,總要從老祖宗這裏搬出去的。”
連趙菁聽了他的話都覺得有些了不得了,嚴先生洗腦的功力可見一斑。要讓一個學子十幾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讀,除了功名上的誘惑是不夠,還要跟深沉次的熏陶,顯然嚴先生作為一代名師,做到了這一點。
趙菁便笑著道:“寶哥兒既然這樣說,那就住出去吧,外頭房子也多,就跟鴻哥兒住一起好了。”大少爺馮緯並不時常住在府上,他母親方氏就住在侯府後街的一處小院子裏,尋常他三日總有五日要迴去住的。
幾個孩子年紀相差不大,正好兩歲一個台階,就是寶哥兒如今卻是小了一些,趙菁其實也是有些不放心的,便繼續道:“我讓你奶娘跟著你去,另每人給你們備著兩個小廝,兩個小丫鬟。”
徐思安那會子可是沒丫鬟服侍的,但趙菁覺得有丫鬟也沒什麽,端茶遞水的事情,還是丫鬟比小廝做的順手些,打雜的婆子雖然做事利索,卻也不會噓寒問暖的,要當真讓他們往外頭去了,沒個丫鬟看著,趙菁也不安心。
徐老太太聽了這話頓時就來勁了,隻忙一個勁道:“那……那就把我的迎春給寶哥兒,那丫鬟大了,還心細,平常就屬她帶寶哥兒帶的最多。”
這兩日趙菁已經命人從外頭買了不少丫鬟和小廝進來,又有家生子家年長一些的丫鬟服侍著,如今各院裏頭的人手倒也是齊備的。雙胞胎一直都住在老太太的鬆鶴堂,因此並沒有單獨安置過丫鬟,不過一人一個奶娘並給奶娘打下手的兩個小丫鬟而已。隻是如今齊嘉寶要出去住,奶娘自然是跟去的,小丫鬟卻是跟著奶娘的,老太太必定是放心不下的。
趙菁低眉想了想,便點頭應了下來。隻是給小娃兒的丫鬟好選,但是給大少爺馮緯的丫鬟,趙菁自己卻不好拿主意了。
這兩日徐思安也忙碌了起來,越發的早出晚歸,趙菁服侍完徐老太太用過晚膳,外頭的暑氣還沒降下來。丫鬟來迴話說徐思安已經迴了侯府,正在外院書房裏頭。趙菁命人送了晚膳過去,自己也往外頭書房裏來了。
徐思安這些年一直帶兵打仗,京城的軍備倒是了解甚少,如今十萬大軍還在江南剿匪,整個京城幾乎是空巢而出。邊境與韃子交界處尚還有五萬將士,韃子經了一場大敗,尚且沒有餘力還擊,朝廷地方各處的兵力集中一下,還有十萬餘人。若不是南邊尚有餘孽,大雍便暫處一個安定的局麵。
趙菁對這些國家大事並不熱衷,她雖去了一遭現代,知道了那些不知道的事情,可如今還身在這樣的時代,成了深閨中的一個小婦人,那些改天換地的事情,便也和自己無關了。
次間的束腰圓桌上已經備好了晚膳,徐思安抬頭看見趙菁正在布晚膳,她以前在宮裏也是做慣了這樣的事情,竟然顯得這樣嫻熟優雅。
徐思安從書案前站了起來,問她道:“有酒嗎?”
趙菁並沒有吩咐廚房送酒來,他借著酒氣總是越發的大膽幾分,弄的她分外難熬,那種食髓滋味的感覺讓趙菁有些臉紅,低頭道:“侯爺今兒還是不要喝酒了,我有事和你商量。”
徐思安便在凳子上坐了下來,掃過趙菁柔和的眉眼,早已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那就不喝了,有什麽事情你說吧。”徐思安開始吃飯,大掌端著飯碗,趙菁在鬆鶴堂吃過了,便坐在一旁看著他吃,等徐思安吃完了一碗飯,又問她道:“你要說什麽,怎麽沒說?”
趙菁笑著起身給他添了一碗鬆茸湯,遞給他道:“寶哥兒鬧著要去外院住,我想著他年紀小,身邊不能沒人服侍,便讓他的奶娘跟著去了,再另外配兩個小廝、兩個丫鬟。原先兩位少爺身邊也是有兩個小廝和一位老媽媽的,如今我倒是想把這丫鬟給添上。端茶遞水、疊衣鋪被的,也有個照應。我知道侯爺那時候是沒有這些的,如今我想開這先例,自然要和你商量一下。”
徐思安還當是什麽大事兒,聽了這話便道:“這些府上的瑣事,你拿主意便好,我隻管他們的功課。”
趙菁便點了點頭,瞧見徐思安緩緩的喝湯,薄薄的唇瓣上沾了淡淡的油水,她想伸手去擦,終究不好意思,隻將帕子遞給了他道:“鴻哥兒和寶哥兒都還小,丫鬟我會盡心挑,倒是馮緯年紀不小了,這丫鬟是要大一點還是小一點的,我心裏沒個準。”
徐思安聞言便放下了碗來,抬起頭想了想道:“他和他母親住在侯府後街的一處小院裏,來的時候身邊也有幾個服侍的婆子,他不常住在府上,不然這樣,你撥兩個小丫鬟往她們家去,月銀從我們府上出,那孩子沉穩的很,有他母親看著,也不用我們費心了。”
趙菁聽他說的極是,況且她進門到現在卻也沒有見過這馮緯的生母,論理也是應該走動走動的。趙菁便點點頭道:“那我明兒派人請她進來,正巧我也見一見。”
徐思安用了晚膳還有一堆軍報要看,他之前很少在京城長住,書房連個丫鬟也沒有,趙菁便坐在一旁替他磨墨,紅*袖添香夜讀書,當真也是一種享受。等徐思安看完了奏折抬頭的時候,趙菁支著額頭,已在一旁困得打起了盹兒。徐思安便熄了燭火,用氅衣包裹著她,一路抱著她迴房去。
快到明德堂的時候,趙菁才醒了過來,瞧見徐思安抱著自己,驚的差點兒從他身上掉下去,卻被徐思安給牢牢的抱緊了,她便紅著臉頰,靠在徐思安的懷中道:“侯爺快放我下來。”
徐思安這才放了她下來,替她披上了大氅,笑著道:“時候不早了,早些洗漱了睡吧。”
趙菁便吩咐了丫鬟們去打水,兩人一起洗過了,徐思安終究還是忍不住要了趙菁一迴,看她累的半暈半醒,摟著她在懷中睡下。
※※※※※※
第二日用過早膳,趙菁和徐老太太說了這事情,老太太也點頭說好,趙菁便派了張永順家的拿了自己的帖子去把方氏請進來。
馮緯這個義子是徐思安認的,當時老太太也沒發表什麽意見,且又沒祭拜宗祠,徐思安的意思老太太也知道,不過就是想借個身份,好名正言順的接濟他們母子而已。以如今趙菁對徐思安的了解,她也瞧出了他的意思來,隻是既然擔了這個身份,總要承擔著一份責任才好。
方氏住的不遠,從後門上進來很近,不多時張永順家的便已經領著她過來了。這是趙菁頭一次看見方氏,三十出頭的樣子,卻保養得宜,瞧著不過二十七八模樣,梳著飛雲髻,帶著銀簪珠花,身上穿著月白色纏枝花的褙子,打扮很是素淨,也算符合她寡居的身份。
方氏進門便給徐老太太見了禮,又見過了趙菁,趙菁請了她坐下,笑著道:“一早就想請夫人進府來,隻是沒空,今兒總算是騰出了空閑來,正有事情和夫人商量。”
方氏見趙菁長得花容月貌的,說話聲音也好聽,態度又這般謙和,便也笑著應道:“太太想見過,隻管讓下人喊我,哪裏還用送什麽帖子,我不過也就每日閑在家中,橫豎也是無聊而已。”
眾人閑聊了幾句,趙菁便把昨兒的話同方氏說了,方氏隻一味的推辭,老太太又不依,最後便也值得應允了下來。
送走了方氏,丫鬟們正預備傳午膳,外頭張永順的進來迴話道:“迴老太太、太太,孝宜長公主府上派了人過來送帖子,說是下個月初八是她們家姑娘十五歲生辰,想請太太去做戒賓。”
趙菁聽了這話卻是微微一愣,她和那孝宜長公主不過隻有一麵之緣,這個戒賓似乎是請的有些意外了。
作者有話要說: 所謂“戒賓”就是給及笄的姑娘梳頭帶上發簪的人,是需要關係親密且德高望重的長輩來擔任的~~~
☆、第133章
徐老太太卻是一個好性兒,聽說趙菁被請去做戒賓, 隻笑著問張永順家的道:“那孝宜長公主家的下人現在何處?把人請進來喝口茶吧。”
張永順家的便迴道:“已經請在外院的茶房裏吃點心了, 賞銀也預備下來。”
趙菁心下疑惑, 想著這時候午膳也沒擺上, 便也開口道:“那就請她進來坐坐吧。”
張永順家的得了話,便笑著出門去了,不過片刻功夫, 果然帶著孝宜長公主家的一個傳話的婆子進來,那婆子見了徐老太太和趙菁便福身行禮, 通身的打扮氣派, 比起張媽媽也不差什麽, 應當是孝宜長公主身邊常使喚的人。
“給老侯夫人、侯夫人請安!”那人長著圓盤臉,臉上堆著笑,趙菁瞧著倒是和氣,讓丫鬟替她搬了杌子過來, 請她坐下道:“不必多禮,不知媽媽怎麽稱唿?”
那老媽媽便笑著道:“我是長公主身邊的人, 夫人隻管喊我金媽媽便是。”
趙菁點了點頭算是應下, 讓丫鬟送了一盞涼涼的綠豆湯請她喝下。外頭天氣正熱,這麽跑一趟已經熱出了一身汗來。金媽媽喝了兩口綠豆湯,未及見底便放下了, 規規矩矩的坐在一旁,等著趙菁發話。
趙菁便開口問道:“長公主怎麽請了我做戒賓,這原是要年長又體麵的長輩做的, 我隻怕擔當不起。”
金媽媽聽了這話隻笑了起來,掩嘴道:“我們家長公主一早就猜到了侯夫人會這樣說,隻是現如今除了侯夫人,卻再也尋不出一個比夫人您更事宜的人選了。”
趙菁一時沒弄明白她是什麽意思,隻聽她繼續笑著道:“夫人您除了是這武安侯府的太太,卻也是大雍的長公主啊,王爺既然認了您做義妹,那您和我們家長公主,不就是姐妹嗎?姨母當侄女的戒賓,又有什麽當不得的?”
趙菁一開始並沒有想到這一層,如今想一想卻也是這個道理,雖然周熠認她這個義妹的事情並非人盡皆知,可當日大婚的時候,她自己卻是周熠背著出的趙家的門。況且孝宜長公主已經迴了京城,這各中關係網必定也要開始重新鋪墊起來。
除了她,若要身份更高又更親近的親戚,仿佛隻剩下當朝太後了。但當年駙馬卻是因為卷入了攝政王的謀逆案子,最後被貶嫡海疆的,從這一條上來看,孝宜長公主想要請了太後娘娘為女兒及笄,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趙菁還沒迴話,坐在一旁的徐老太太卻是開口道:“原是這個道理,被你一說倒也通了,我還想我們府上和長公主府上並沒有什麽交往,如今這麽說來,豈不還是親戚了?”
金媽媽便笑著點頭稱是,眉眼中都恭敬和氣。趙菁這時候也什麽好迴絕的,便開口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答應了,等那一日必定一早就過去。”
金媽媽聽了這話安下了心來,又陪著老太太閑聊了幾句,便也告退了。趙菁讓張永順家的領了她去下處吃過了便飯再走。這時候偏廳的午膳已經擺好了,徐老太太命丫鬟們將姑娘們都叫了過來,一家人一齊用膳。
姑娘家到了待嫁的年紀,學習禮數紅女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卻也要開始多跟著出門應酬,好讓京中的婦人們瞧一瞧,等到談婚論嫁的時候,也好心中有數。如今徐嫻已是十三歲了,正是這樣的年紀,她平日裏又是這樣謹小慎微的性子,趙菁倒是有心想帶她出去走走的。
至於齊芯蕊,老太太私下也囑咐了趙菁替她相看幾戶人家。趙菁自己才出宮不久,人脈尚且不足,隻能請了朱姑姑代為打探。不過以齊芯蕊的容貌品行,配一個一般官宦人家的庶子,卻也是綽綽有餘的了。嫡子要支撐門戶,在娶妻上頭,卻大多會選一些門當戶對娘家有些根基的姑娘,以助益將來的仕途。
趙菁想到這裏,便開口道:“母親,我想下個月去孝宜長公主家的時候,把嫻二姐和齊姑娘帶上。”慧姐兒太小,她還沒辦法帶著她,況且她也是頭一次出席這種場合,帶著兩個姑娘,已是非常吃力的。至於孫玉娥,她那種性子帶了出去,隻能丟人,趙菁也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徐老太太對這種場合向來是沒有好感的,聽趙菁這樣說還覺得有些不以為然,那邊張媽媽卻已經看穿了趙菁的心思,又怕姑娘們不好意思,便湊到了老太太的耳邊耳語了一句,徐老太太頓時就明白了過來,隻點頭道:“這樣甚好,你帶她們去吧,一會兒讓針線上的人過來,給她們一人做一套新衣服,到時候可以穿著去。”
趙菁聽了這話,抬頭朝著張媽媽笑了笑,兩個姑娘心下卻都有些惴惴不安了起來,徐嫻的眉眼都已經皺到了一起去,她長這麽大從來沒有去過別人家,聽了這話一下子覺得食不知味了起來。
趙菁瞧著她那樣子也是擔憂,隻是想著將來她少不得要邁出這一步,便笑著喊了她一聲道:“嫻姐兒。”
徐嫻正在胡思亂想,聞言便抬起頭有些茫然的看了趙菁一眼,小聲應道:“嬸娘。”
趙菁衝她笑了笑道:“好好吃飯,吃完了別著急走,我還有話要對你說。”
徐嫻這時候卻已經緊張的吃不下飯了,便又匆匆的用了幾口。一時間老太太已經吃過了午飯,命丫鬟們來收拾,趙菁便領著徐嫻和齊芯蕊在廳中坐了下來。
齊芯蕊倒是淡然的很,想必以前賀夫人養著她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應酬。倒是徐嫻仍舊緊張兮兮,人還沒出門呢,就已經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