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門第整理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
侯門繼室養兒經
作者:蘇芷
文案
作為能從宮裏順利退休的大齡宮女,趙菁頭上頂著福星高照四個大字,可自從去武安侯家當了女先生,這四個字就消失了。
麵對一群有人養沒人教的熊孩子,趙箐隻想說:我擦擦擦擦擦……
好不容易把熊孩子們搞定了,老侯夫人居然還想讓她當兒媳婦?
趙菁:趕緊收拾東西跑路……
武安侯兩眼放光:打仗迴家有老婆了!!!
本文又名:《姑姑人見人愛》《古代剩女不愁嫁》~
閱讀指南:
本文蘇文,女主貌美,所有男配都對她有些想法
內容標簽: 穿越時空 種田文 宅鬥 甜文
主角:趙菁 ┃ 配角: ┃ 其它:宅鬥、種田
===============
☆、第001章
武安侯府徐家這幾日正辦喪事。
月初的時候,武安侯老夫人親自進宮,向太後娘娘請了杜太醫替武安侯夫人診病,先說的是血虛之症,多加調養也不至於是要命的,可誰知道不過熬了半個多月,武安侯夫人就去了。
武安侯夫人原是太後娘娘的姨侄女,景國公府顧家的三姑娘,因素年幼時候身子骨不好,所以養到二十歲上頭,還沒有婚配。正值武安侯這些年為了大雍東征西戰,所以也耽誤了娶親的年歲,舊年邊關稍定的時候,武安侯迴京述職,太後娘娘便做主,將那侄女許配給了武安侯。
誰知大婚當夜韃子就從邊關偷襲來了,武安侯隻享了半夜的洞房花燭,還不及天亮,就穿上了戰甲,連夜往邊關去了,隻留下那麽一個嬌嬌弱弱的侯夫人,獨守空閨。
那侯夫人卻也是一個有福的,不過隻那半夜的功夫,便有了身孕,真真是讓老侯夫人高興的無可無不可的。一應的規矩禮數全然都不顧了,隻巴望著她能平平安安的,為武安侯府開枝散葉。
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侯夫人自幼體弱,雖說這些年已養好了些,於生養上卻還是一大難關,孩子到四五個月成型的時候,也不知怎麽就摔了一跤,好好的男娃胎死腹中,侯夫人便從此染上了病根,一直沒能好過。
趙菁站在抱廈門外的青灰色廊簷下,看著外頭紛紛揚揚的又下起了雪來。今年的冬天特別冷,她前幾日在熬夜做針線的時候,小拇指上就起了丁點大的紅點子,怪癢癢的,撓一下又怕破了,不撓心裏頭又難受的緊。
廊下掛著舊年宮裏賞賜的新花樣蘆葦簾子,把整個抄手遊廊都蓋得密不透風的,幾個老媽媽從月洞門口進來,見著風雪大了,便折往一旁的抄手遊廊,寧走一段遠路,來到趙菁的跟前。
“菁姑娘,客人的午膳都預備好了,老太太說外頭天冷,姑娘一個人吃飯也沒個意思,請了姑娘往鬆鶴堂用午膳去。”來人是武安侯老夫人身邊的兩個管事媽媽,一個姓張,一個姓韓,在這府上也算體麵人,老太太怕遣個丫頭過來顯得不尊重,因此特特要讓她們兩人過來。
說起來趙菁在她們眼中那可是了不得的人呐!聽說以前是太後娘娘身邊的宮女,後來專服侍小皇帝,連小皇帝也要喊她一聲姑姑呢!而且這菁姑娘為人公道,心思又靈敏,口角又厲害,說是在十年前那場宮亂中立過大功的,因此連太後娘娘都倚重她幾分。原本太後是想留了她在宮中再服侍幾年的,可她也不知道為什麽偏是不肯,隻說是到了年紀,也要出來。因此大家都猜測著,也不知道這菁姑娘有個什麽造化,是給某個大臣直接當了貴妾呢?還是找個京中的小吏,堂堂正正的做個正頭夫妻。
但是不管如何,趙菁的將來必定是富貴的。
即便是有幾個性子孤僻的,出宮較晚,因為年紀大了,所以幹脆不嫁人的,也都有各家侯門公府的禮遇,教授一些宮裏的規矩,不管是什麽樣的金枝玉葉,都要規規矩矩的喊她們一聲先生。
但趙菁卻全然還沒有想到這些,她自一穿越就在宮裏頭待著,對外頭的事情可謂是一無所知,若不是這次太後娘娘體恤武安侯老夫人年紀大了,所以才遣了她出料理一下喪事,隻怕她也隻能等到出宮的那一日,才能唿吸到宮外的空氣了。
可不管如何,這也是她第一次走出了皇宮,走到了宮牆的外頭來。
“有勞兩位媽媽親自來請,這雪天路滑的,找個小丫鬟來說一聲也是一樣的。”趙菁清清淡淡的應了一聲,她是鵝蛋臉型,皮膚又雪白幹淨,一雙眼睛生的尤其大,黑亮晶瑩的,說話的時候嘴角微微上揚,看上去既溫和又招人喜歡。
兩位媽媽也是頭一次看見從宮裏出來的貴人,並不敢亂說什麽,隻心裏一個勁的讚歎:怪道人人都說宮裏的都是仙女兒,這菁姑娘聽說都有二十五了,怎麽就還能生得這樣好,看著和十五六七的小姑娘也沒什麽兩樣的?
趙菁這些日子早就習慣了這些人好奇的眼神了,便也見怪不怪,一旁的小宮女將一件鴉青色銀緄邊的夾棉氅衣替她披上了,趙菁迴頭看了一眼房裏幾個候著的小宮女太監,低聲吩咐道:“你們也各自吃飯去吧,留一個人在這裏守著就好。”
兩個媽媽聽了這話,忙笑道:“老太太吩咐了,叫跟著姑娘的人就在這邊吃,一會兒廚房就有人送來。”
趙菁稍稍點了點頭,輕道了一聲“有勞了”,便跟著兩個婆子,一起往鬆鶴堂去了。
大雍立國至今,不過二十來年,這武安侯府也並非根基深厚,乃是前朝一處權臣在京城的府邸。□□進京的時候,封賞有功之臣,武安侯便得了這一處。聽說那權臣原是江南人士,因此園林布景、亭台安置,都仿了江南一帶的模樣,所以這院子雖小,景致卻很不錯。
不過此時的趙菁,卻也沒有什麽心情賞這雪後的美景。
再過兩個月,她就可以出宮了,一想起這些年來她在宮裏的如履薄冰,趙菁知道,她的心必定是沒有外表看上去這般年輕的。
皇帝年少、太後仁慈,對於這兩個人來說,趙菁應付起來也算是遊刃有餘的,可唯獨有一人,如今大雍朝權傾天下的攝政王,趙菁看見他就覺得心裏發怵。
雖然對於這個原身子的記憶支離破碎,但趙菁也依稀從宮裏一些老人的傳言中得知,自己這個原身子,似乎和攝政王有過一些什麽過節。以至於別的姐妹們但凡要出宮,這太後娘娘的恩典還沒下呢,早有求親的人先來了。可唯獨自己,到如今也沒個什麽人,敢來求娶的。
不過這倒是合了趙菁自己的心意,她並不想嫁人,更不想在古代,以二十五的高齡嫁人。
過了前後院的夾道,轉過一處角門,正前方一個三進的大院落,便是武安侯了老夫人徐老太太住的鬆鶴堂了。趙菁還沒進垂花門,就聽見裏頭隱隱約約傳來了女孩子清脆的笑聲。趙菁的眉頭幾不可見的皺了皺,雖然喪事已經辦了十多天了,這傷心勁兒也過去的差不多了,但這樣關著門哈哈大笑,實在不應該是這種人家的做派。
正門口守著兩個小丫鬟,見趙菁來了,忙不急就上前打了簾子,一麵往裏頭迴話道:“老太太,菁姑姑來了。”
裏頭的笑聲這才停了下來,趙菁低頭矮身子進去,才進屋差點兒就被這裏頭薰得暖暖的熱氣給嗆著了。用的雖是銀霜炭,可多了一樣會有一股子煙火氣。她剛從外頭進來,更是嗆的鼻子裏癢癢的。
趙菁抬起頭的時候,便瞧見武安侯府的幾個孩子都在呢。
如今的武安侯雖然已經有了二十五六,奈何膝下並無所出。這大廳裏頭的這幾位哥兒姐兒,卻也各有各的來頭。趙菁來了也有十來日了,因此也都弄清楚了。
穿著月白色孝衣,頭上梳著雙垂髻,身量瘦小約莫十二三歲的姑娘是武安侯先去的兄長留下來的。
那位死去的準武安侯世子聽說是因為十年前皇權更迭的時候站錯了隊,因此被老侯爺親手所戮。連帶著他那苦命的世子夫人,也因為這個消息嚇得難產了,一屍兩命,連一個根都沒留下。而此時站在跟前看上去一副謹小慎微、有些縮肩駝背的這個姑娘,便是當時世子爺跟一個外室所生的,據說老侯夫人原先是不肯認她的,但後來世子爺去了,想著連一個親骨肉也沒有,因此才派人將她抱了迴來。
可想而知,這姑娘在武安侯府的處境,隻怕也是怎一個慘字了得。
同她對比之下,另外一個身量高挑、眉眼精致、已長出幾分女子美豔的姑娘,便是剛才趙菁還沒進門,就已先聽聞她笑聲的那個。
這一位說起來身世還不如方才那一個硬正,乃是老侯夫人年輕時候,一同逃難的老姐妹的孫女,她老姐妹年輕守寡,膝下有三個兒子,一個跟隨著大爺,十年前死了;一個又跟隨著如今的侯爺,三年前也戰死了。這姑娘便是跟隨著侯爺戰死的那一位留下的獨生女。徐老太太念在她們一家為侯府做出的貢獻,所以讓武安侯收了她當義女,如此便成了這侯府的大小姐。
另外兩個看上去不過四五歲模樣,長得肉嘟嘟團子一樣,雪白可愛,又一模一樣的小孩子,則是姑奶奶家的一對龍鳳胎。姑奶奶嫁得也是武將,年輕輕就殉國了。在古代這種都是要守節的,姑奶奶守了沒兩年,就生病死了,隻留了這兩個孩子下來,那邊的長輩也死絕了,便接到了侯府來養了。
除了這四人,武安侯府還有兩個少爺,一個是族裏過繼給死去的大爺的。還有一個則是武安侯一個戰死的下屬家的,武安侯收了他當義子的,雖說如此,卻不像方才那個義女一樣,記入宗譜,隻說等他成家立室之後,還讓他認祖歸宗,如今隻是養著他而已。
☆、第002章
“菁姑娘來了,讓偏廳的丫鬟們擺飯吧!”徐老太太瞧見趙菁進來,正低垂的眉宇抬了一下,趕緊吩咐了站在一旁的丫鬟。
早有懂眼色的小丫鬟上前為趙菁解下了大氅,抖幹淨了上頭的雪珠子,掛到裏間的衣帽架上頭。趙菁臉頰被凍得通紅的,遇到了這裏頭的熱氣,臉就更紅了。
“老太太以後不用客氣,我在前頭吃也是一樣的,白的讓哥兒姐兒等著我來,倒是不好意思了。”趙菁一壁說一壁恭恭敬敬的朝著老徐太太見禮。
這時候幾個坐著的姑娘們也都站了起來,朝著趙菁福了福身子。
大姑娘因是義女,還隨了原來姓孫,名喚玉娥;二姑娘倒是正兒八經姓徐的,單名一個嫻字,一對龍鳳胎一個叫齊嘉寶,一個叫齊慧寶。武安侯常年在外頭征戰,若不是有這些人陪著徐老太太,老太太一個人在家的日子確實冷清。
“我隻怕你不肯來,嫌這裏路遠,外頭過來少不得要走一盞茶的時辰,這會子又下了雪,路又滑,明兒若雪更大了,我就讓丫鬟們給你送過去,你是我們府上的貴客,哪能讓你隻在外頭隨便吃呢!”
徐老太太說起話來的時候一團和氣,看上去身子骨倒是還算硬朗,隻是年輕時候窮苦慣了,並不懂如何操持家務,趙菁這幾日閑著的時候隨便翻了翻書房的賬目,竟是亂七八糟,毫無頭緒。幸好太後娘娘有吩咐,此次武安侯夫人喪葬上的一切用度,由戶部支銀子,並不用這府上一分一厘,要不然的話,光是給她整理賬務,隻怕趙菁也要忙破頭了。
趙菁淡淡的笑了笑,坐到了一旁的靠背椅上,丫鬟捧了熱茶上來,她就著喝了一口,身上的涼氣算是散了些。
“我不過就是一個奴才,老太太真是太客氣了,太後娘娘讓奴婢過來,也是幫著老太太理事兒的,並不是給老太太添亂的。如今老太太這麽說,我越發當不起了。”
雖然知道自己的身份在別人眼中自是不一般,但她出宮的時候,太後娘娘就已經囑咐過了,武安侯如今正在北疆和韃子對陣,家中出了這樣的事情,作為朝廷一定要體恤臣下,讓他無絲毫後顧之憂。也要竭力讓武安侯府的上下人等,感受到皇恩浩蕩。
這些話在趙菁的耳中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可她私以為再怎樣皇恩浩蕩,隻怕也難以彌補武安侯心中的創傷。新婚半日就上了戰場,好好的兒子沒了,還沒能凱旋迴歸,隻睡了半宿的老婆也沒了。而身為朝廷武將,武安侯卻連迴來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一夜夫妻還百日恩呢!趙菁心裏還真有些為這個武安侯夫人不值呢。
更不值的是,她才死了沒多久,身為武安侯義女的孫玉娥姑娘,便已經又開始在老太太麵前討好撒嬌了。趙菁掃了一眼孫玉娥,又垂下了眼皮,她方才雖然也曾給自己行禮,可那種態度,趙菁不說也罷。若是在宮裏,讓她瞧見有這樣行禮的,早就扒了褲子,動了刑了。隻是她是來辦喪事的,別的家的家事,還是少管為好。
正這時候,丫鬟們從偏廳過來,迴了武安侯老夫人道:“老太太,午膳已經擺好了。”
徐老太太便笑著起身要過去,趙菁跟著站起來,就瞧見孫玉娥端著笑已經迎了上去,相反的,身為徐家正經閨女的徐嫻,反倒呆呆的站在一旁,看著孫玉娥扶著徐老太太走了,隻低著腦袋,無精打采的跟在後麵。
兩個雙胞胎還小,由奶娘牽著過去,趙菁便跟在她們後麵,忽然間齊慧寶轉過頭來,黑葡萄一樣的大眼睛眨了兩下,笑著對趙菁道:“菁姑姑,我今兒讓奶娘告訴廚房,又做了南乳肉吃了。”
趙菁聞言,倒是愣了一下,她這才記得,前兩日有一道南乳肉放在自己的跟前,她在宮裏守足了規矩,吃飯都隻夾跟前盤子裏的菜,因此什麽菜放在跟前,她便吃什麽而已,沒想到卻被這小丫頭給注意到了。
想著她也是一片好意,趙菁自然不會說自己並不喜歡吃肉,隻衝著她笑了笑道:“那就多謝慧姐兒了。”
慧姐兒看見趙菁微微一笑,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臉上的小酒窩都陷了進去,剛留了頭的小辮兒一甩一甩的,甩開奶娘的手,跑到趙菁的跟前牽起了她的手來。
趙菁的手指上有一處凍瘡,被慧姐兒暖融融的手握著,心裏癢癢得難受。
好在一會兒就到了偏廳,眾人都落座了下來,徐老太太自然是坐在主位上的,孫姑娘坐在她的右手邊,徐嫻則坐在孫玉娥的下手,兩個雙胞胎坐在老太太右手邊,接著便是趙菁的座位,正好在老太太的對麵頭。
飯菜早已經都布置好了,雖然比起宮裏的算不得精美,卻也是請了上好的廚子做的。兩個雙胞胎因為年紀尚小,身後都有奶娘服侍著,一人一個,便是有什麽喜歡吃的菜色,也不自己伸筷子,隻告訴了奶娘們,奶娘便繞過一頭,用公筷夾到盤子裏,再送到他們跟前。
徐嫻悶聲不響,隻吃放在她前麵的兩道菜。趙菁觀察過幾日,幾乎每天放在她跟前的,都是不占一些葷腥的素菜,而且還不是那種時新的蔬菜,都是平日裏用來充數的。
放在老太太和孫玉娥跟前的可就不一樣了,一道清蒸鱸魚、一道銀針炒翅、一道花菇鴨掌、一道蠔油仔雞,那可都是上好的食材才能做出來的好菜色。
趙菁看了一眼,自己跟前放著的是一道南乳肉、一道明珠豆腐;兩個雙胞胎跟前放著的是三仙丸子、奶汁魚片,還有另一人一盅雞汁蛋羹。
很顯然,這菜盤子的放置,其中必定是有些貓膩的,丫鬟們也知道平常大家入座的順序,因此什麽菜放在什麽人跟前,都很是有講究。
趙菁不忍拂了慧姐兒的好意,夾了一塊南乳肉放到碗裏,慢悠悠的吃了起來。她前世養成的細嚼慢咽的習慣,如今即便到了這裏近十年了,也還是沒改掉。
徐老太太並不是高門大戶出生,吃飯大刀闊斧一樣,也唯獨她並不守著規矩,滿桌的菜想吃哪個夾哪個,也不用丫鬟們服侍。孫玉娥便和徐老太太一樣,在飯桌上很放得開,不過大約是因為她喜歡吃的都在自己的跟前,所以瞧著也算守規矩。
兩個雙胞胎還要奶娘喂飯,吃了一會兒便坐不住要走了,老太太也不拘著他們,隻讓奶娘捧著個飯碗,一路追著一路還喂他們。這種樣子趙菁已經看過了好幾迴了,也懶得說去,各家有各家養孩子的習慣,隻是這樣一來,未免太溺愛了些,也太不守規矩了一些。
趙菁吃了幾口,覺得有些飽了,正巧那邊老太太也吃的差不多了,也說飽了,便一起放下了筷子起身。徐嫻聽見老太太說飽,立時就放下了筷子來,再不敢吃什麽,隻有孫月娥要放下筷子的時候,徐老太太笑著對她道:“你不著急,再吃些吧,還正長身子呢!”
讓趙菁覺得出乎意料的是,孫玉娥居然應了一聲,仍舊大大方方的,還坐在那邊繼續吃。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
侯門繼室養兒經
作者:蘇芷
文案
作為能從宮裏順利退休的大齡宮女,趙菁頭上頂著福星高照四個大字,可自從去武安侯家當了女先生,這四個字就消失了。
麵對一群有人養沒人教的熊孩子,趙箐隻想說:我擦擦擦擦擦……
好不容易把熊孩子們搞定了,老侯夫人居然還想讓她當兒媳婦?
趙菁:趕緊收拾東西跑路……
武安侯兩眼放光:打仗迴家有老婆了!!!
本文又名:《姑姑人見人愛》《古代剩女不愁嫁》~
閱讀指南:
本文蘇文,女主貌美,所有男配都對她有些想法
內容標簽: 穿越時空 種田文 宅鬥 甜文
主角:趙菁 ┃ 配角: ┃ 其它:宅鬥、種田
===============
☆、第001章
武安侯府徐家這幾日正辦喪事。
月初的時候,武安侯老夫人親自進宮,向太後娘娘請了杜太醫替武安侯夫人診病,先說的是血虛之症,多加調養也不至於是要命的,可誰知道不過熬了半個多月,武安侯夫人就去了。
武安侯夫人原是太後娘娘的姨侄女,景國公府顧家的三姑娘,因素年幼時候身子骨不好,所以養到二十歲上頭,還沒有婚配。正值武安侯這些年為了大雍東征西戰,所以也耽誤了娶親的年歲,舊年邊關稍定的時候,武安侯迴京述職,太後娘娘便做主,將那侄女許配給了武安侯。
誰知大婚當夜韃子就從邊關偷襲來了,武安侯隻享了半夜的洞房花燭,還不及天亮,就穿上了戰甲,連夜往邊關去了,隻留下那麽一個嬌嬌弱弱的侯夫人,獨守空閨。
那侯夫人卻也是一個有福的,不過隻那半夜的功夫,便有了身孕,真真是讓老侯夫人高興的無可無不可的。一應的規矩禮數全然都不顧了,隻巴望著她能平平安安的,為武安侯府開枝散葉。
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侯夫人自幼體弱,雖說這些年已養好了些,於生養上卻還是一大難關,孩子到四五個月成型的時候,也不知怎麽就摔了一跤,好好的男娃胎死腹中,侯夫人便從此染上了病根,一直沒能好過。
趙菁站在抱廈門外的青灰色廊簷下,看著外頭紛紛揚揚的又下起了雪來。今年的冬天特別冷,她前幾日在熬夜做針線的時候,小拇指上就起了丁點大的紅點子,怪癢癢的,撓一下又怕破了,不撓心裏頭又難受的緊。
廊下掛著舊年宮裏賞賜的新花樣蘆葦簾子,把整個抄手遊廊都蓋得密不透風的,幾個老媽媽從月洞門口進來,見著風雪大了,便折往一旁的抄手遊廊,寧走一段遠路,來到趙菁的跟前。
“菁姑娘,客人的午膳都預備好了,老太太說外頭天冷,姑娘一個人吃飯也沒個意思,請了姑娘往鬆鶴堂用午膳去。”來人是武安侯老夫人身邊的兩個管事媽媽,一個姓張,一個姓韓,在這府上也算體麵人,老太太怕遣個丫頭過來顯得不尊重,因此特特要讓她們兩人過來。
說起來趙菁在她們眼中那可是了不得的人呐!聽說以前是太後娘娘身邊的宮女,後來專服侍小皇帝,連小皇帝也要喊她一聲姑姑呢!而且這菁姑娘為人公道,心思又靈敏,口角又厲害,說是在十年前那場宮亂中立過大功的,因此連太後娘娘都倚重她幾分。原本太後是想留了她在宮中再服侍幾年的,可她也不知道為什麽偏是不肯,隻說是到了年紀,也要出來。因此大家都猜測著,也不知道這菁姑娘有個什麽造化,是給某個大臣直接當了貴妾呢?還是找個京中的小吏,堂堂正正的做個正頭夫妻。
但是不管如何,趙菁的將來必定是富貴的。
即便是有幾個性子孤僻的,出宮較晚,因為年紀大了,所以幹脆不嫁人的,也都有各家侯門公府的禮遇,教授一些宮裏的規矩,不管是什麽樣的金枝玉葉,都要規規矩矩的喊她們一聲先生。
但趙菁卻全然還沒有想到這些,她自一穿越就在宮裏頭待著,對外頭的事情可謂是一無所知,若不是這次太後娘娘體恤武安侯老夫人年紀大了,所以才遣了她出料理一下喪事,隻怕她也隻能等到出宮的那一日,才能唿吸到宮外的空氣了。
可不管如何,這也是她第一次走出了皇宮,走到了宮牆的外頭來。
“有勞兩位媽媽親自來請,這雪天路滑的,找個小丫鬟來說一聲也是一樣的。”趙菁清清淡淡的應了一聲,她是鵝蛋臉型,皮膚又雪白幹淨,一雙眼睛生的尤其大,黑亮晶瑩的,說話的時候嘴角微微上揚,看上去既溫和又招人喜歡。
兩位媽媽也是頭一次看見從宮裏出來的貴人,並不敢亂說什麽,隻心裏一個勁的讚歎:怪道人人都說宮裏的都是仙女兒,這菁姑娘聽說都有二十五了,怎麽就還能生得這樣好,看著和十五六七的小姑娘也沒什麽兩樣的?
趙菁這些日子早就習慣了這些人好奇的眼神了,便也見怪不怪,一旁的小宮女將一件鴉青色銀緄邊的夾棉氅衣替她披上了,趙菁迴頭看了一眼房裏幾個候著的小宮女太監,低聲吩咐道:“你們也各自吃飯去吧,留一個人在這裏守著就好。”
兩個媽媽聽了這話,忙笑道:“老太太吩咐了,叫跟著姑娘的人就在這邊吃,一會兒廚房就有人送來。”
趙菁稍稍點了點頭,輕道了一聲“有勞了”,便跟著兩個婆子,一起往鬆鶴堂去了。
大雍立國至今,不過二十來年,這武安侯府也並非根基深厚,乃是前朝一處權臣在京城的府邸。□□進京的時候,封賞有功之臣,武安侯便得了這一處。聽說那權臣原是江南人士,因此園林布景、亭台安置,都仿了江南一帶的模樣,所以這院子雖小,景致卻很不錯。
不過此時的趙菁,卻也沒有什麽心情賞這雪後的美景。
再過兩個月,她就可以出宮了,一想起這些年來她在宮裏的如履薄冰,趙菁知道,她的心必定是沒有外表看上去這般年輕的。
皇帝年少、太後仁慈,對於這兩個人來說,趙菁應付起來也算是遊刃有餘的,可唯獨有一人,如今大雍朝權傾天下的攝政王,趙菁看見他就覺得心裏發怵。
雖然對於這個原身子的記憶支離破碎,但趙菁也依稀從宮裏一些老人的傳言中得知,自己這個原身子,似乎和攝政王有過一些什麽過節。以至於別的姐妹們但凡要出宮,這太後娘娘的恩典還沒下呢,早有求親的人先來了。可唯獨自己,到如今也沒個什麽人,敢來求娶的。
不過這倒是合了趙菁自己的心意,她並不想嫁人,更不想在古代,以二十五的高齡嫁人。
過了前後院的夾道,轉過一處角門,正前方一個三進的大院落,便是武安侯了老夫人徐老太太住的鬆鶴堂了。趙菁還沒進垂花門,就聽見裏頭隱隱約約傳來了女孩子清脆的笑聲。趙菁的眉頭幾不可見的皺了皺,雖然喪事已經辦了十多天了,這傷心勁兒也過去的差不多了,但這樣關著門哈哈大笑,實在不應該是這種人家的做派。
正門口守著兩個小丫鬟,見趙菁來了,忙不急就上前打了簾子,一麵往裏頭迴話道:“老太太,菁姑姑來了。”
裏頭的笑聲這才停了下來,趙菁低頭矮身子進去,才進屋差點兒就被這裏頭薰得暖暖的熱氣給嗆著了。用的雖是銀霜炭,可多了一樣會有一股子煙火氣。她剛從外頭進來,更是嗆的鼻子裏癢癢的。
趙菁抬起頭的時候,便瞧見武安侯府的幾個孩子都在呢。
如今的武安侯雖然已經有了二十五六,奈何膝下並無所出。這大廳裏頭的這幾位哥兒姐兒,卻也各有各的來頭。趙菁來了也有十來日了,因此也都弄清楚了。
穿著月白色孝衣,頭上梳著雙垂髻,身量瘦小約莫十二三歲的姑娘是武安侯先去的兄長留下來的。
那位死去的準武安侯世子聽說是因為十年前皇權更迭的時候站錯了隊,因此被老侯爺親手所戮。連帶著他那苦命的世子夫人,也因為這個消息嚇得難產了,一屍兩命,連一個根都沒留下。而此時站在跟前看上去一副謹小慎微、有些縮肩駝背的這個姑娘,便是當時世子爺跟一個外室所生的,據說老侯夫人原先是不肯認她的,但後來世子爺去了,想著連一個親骨肉也沒有,因此才派人將她抱了迴來。
可想而知,這姑娘在武安侯府的處境,隻怕也是怎一個慘字了得。
同她對比之下,另外一個身量高挑、眉眼精致、已長出幾分女子美豔的姑娘,便是剛才趙菁還沒進門,就已先聽聞她笑聲的那個。
這一位說起來身世還不如方才那一個硬正,乃是老侯夫人年輕時候,一同逃難的老姐妹的孫女,她老姐妹年輕守寡,膝下有三個兒子,一個跟隨著大爺,十年前死了;一個又跟隨著如今的侯爺,三年前也戰死了。這姑娘便是跟隨著侯爺戰死的那一位留下的獨生女。徐老太太念在她們一家為侯府做出的貢獻,所以讓武安侯收了她當義女,如此便成了這侯府的大小姐。
另外兩個看上去不過四五歲模樣,長得肉嘟嘟團子一樣,雪白可愛,又一模一樣的小孩子,則是姑奶奶家的一對龍鳳胎。姑奶奶嫁得也是武將,年輕輕就殉國了。在古代這種都是要守節的,姑奶奶守了沒兩年,就生病死了,隻留了這兩個孩子下來,那邊的長輩也死絕了,便接到了侯府來養了。
除了這四人,武安侯府還有兩個少爺,一個是族裏過繼給死去的大爺的。還有一個則是武安侯一個戰死的下屬家的,武安侯收了他當義子的,雖說如此,卻不像方才那個義女一樣,記入宗譜,隻說等他成家立室之後,還讓他認祖歸宗,如今隻是養著他而已。
☆、第002章
“菁姑娘來了,讓偏廳的丫鬟們擺飯吧!”徐老太太瞧見趙菁進來,正低垂的眉宇抬了一下,趕緊吩咐了站在一旁的丫鬟。
早有懂眼色的小丫鬟上前為趙菁解下了大氅,抖幹淨了上頭的雪珠子,掛到裏間的衣帽架上頭。趙菁臉頰被凍得通紅的,遇到了這裏頭的熱氣,臉就更紅了。
“老太太以後不用客氣,我在前頭吃也是一樣的,白的讓哥兒姐兒等著我來,倒是不好意思了。”趙菁一壁說一壁恭恭敬敬的朝著老徐太太見禮。
這時候幾個坐著的姑娘們也都站了起來,朝著趙菁福了福身子。
大姑娘因是義女,還隨了原來姓孫,名喚玉娥;二姑娘倒是正兒八經姓徐的,單名一個嫻字,一對龍鳳胎一個叫齊嘉寶,一個叫齊慧寶。武安侯常年在外頭征戰,若不是有這些人陪著徐老太太,老太太一個人在家的日子確實冷清。
“我隻怕你不肯來,嫌這裏路遠,外頭過來少不得要走一盞茶的時辰,這會子又下了雪,路又滑,明兒若雪更大了,我就讓丫鬟們給你送過去,你是我們府上的貴客,哪能讓你隻在外頭隨便吃呢!”
徐老太太說起話來的時候一團和氣,看上去身子骨倒是還算硬朗,隻是年輕時候窮苦慣了,並不懂如何操持家務,趙菁這幾日閑著的時候隨便翻了翻書房的賬目,竟是亂七八糟,毫無頭緒。幸好太後娘娘有吩咐,此次武安侯夫人喪葬上的一切用度,由戶部支銀子,並不用這府上一分一厘,要不然的話,光是給她整理賬務,隻怕趙菁也要忙破頭了。
趙菁淡淡的笑了笑,坐到了一旁的靠背椅上,丫鬟捧了熱茶上來,她就著喝了一口,身上的涼氣算是散了些。
“我不過就是一個奴才,老太太真是太客氣了,太後娘娘讓奴婢過來,也是幫著老太太理事兒的,並不是給老太太添亂的。如今老太太這麽說,我越發當不起了。”
雖然知道自己的身份在別人眼中自是不一般,但她出宮的時候,太後娘娘就已經囑咐過了,武安侯如今正在北疆和韃子對陣,家中出了這樣的事情,作為朝廷一定要體恤臣下,讓他無絲毫後顧之憂。也要竭力讓武安侯府的上下人等,感受到皇恩浩蕩。
這些話在趙菁的耳中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可她私以為再怎樣皇恩浩蕩,隻怕也難以彌補武安侯心中的創傷。新婚半日就上了戰場,好好的兒子沒了,還沒能凱旋迴歸,隻睡了半宿的老婆也沒了。而身為朝廷武將,武安侯卻連迴來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一夜夫妻還百日恩呢!趙菁心裏還真有些為這個武安侯夫人不值呢。
更不值的是,她才死了沒多久,身為武安侯義女的孫玉娥姑娘,便已經又開始在老太太麵前討好撒嬌了。趙菁掃了一眼孫玉娥,又垂下了眼皮,她方才雖然也曾給自己行禮,可那種態度,趙菁不說也罷。若是在宮裏,讓她瞧見有這樣行禮的,早就扒了褲子,動了刑了。隻是她是來辦喪事的,別的家的家事,還是少管為好。
正這時候,丫鬟們從偏廳過來,迴了武安侯老夫人道:“老太太,午膳已經擺好了。”
徐老太太便笑著起身要過去,趙菁跟著站起來,就瞧見孫玉娥端著笑已經迎了上去,相反的,身為徐家正經閨女的徐嫻,反倒呆呆的站在一旁,看著孫玉娥扶著徐老太太走了,隻低著腦袋,無精打采的跟在後麵。
兩個雙胞胎還小,由奶娘牽著過去,趙菁便跟在她們後麵,忽然間齊慧寶轉過頭來,黑葡萄一樣的大眼睛眨了兩下,笑著對趙菁道:“菁姑姑,我今兒讓奶娘告訴廚房,又做了南乳肉吃了。”
趙菁聞言,倒是愣了一下,她這才記得,前兩日有一道南乳肉放在自己的跟前,她在宮裏守足了規矩,吃飯都隻夾跟前盤子裏的菜,因此什麽菜放在跟前,她便吃什麽而已,沒想到卻被這小丫頭給注意到了。
想著她也是一片好意,趙菁自然不會說自己並不喜歡吃肉,隻衝著她笑了笑道:“那就多謝慧姐兒了。”
慧姐兒看見趙菁微微一笑,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臉上的小酒窩都陷了進去,剛留了頭的小辮兒一甩一甩的,甩開奶娘的手,跑到趙菁的跟前牽起了她的手來。
趙菁的手指上有一處凍瘡,被慧姐兒暖融融的手握著,心裏癢癢得難受。
好在一會兒就到了偏廳,眾人都落座了下來,徐老太太自然是坐在主位上的,孫姑娘坐在她的右手邊,徐嫻則坐在孫玉娥的下手,兩個雙胞胎坐在老太太右手邊,接著便是趙菁的座位,正好在老太太的對麵頭。
飯菜早已經都布置好了,雖然比起宮裏的算不得精美,卻也是請了上好的廚子做的。兩個雙胞胎因為年紀尚小,身後都有奶娘服侍著,一人一個,便是有什麽喜歡吃的菜色,也不自己伸筷子,隻告訴了奶娘們,奶娘便繞過一頭,用公筷夾到盤子裏,再送到他們跟前。
徐嫻悶聲不響,隻吃放在她前麵的兩道菜。趙菁觀察過幾日,幾乎每天放在她跟前的,都是不占一些葷腥的素菜,而且還不是那種時新的蔬菜,都是平日裏用來充數的。
放在老太太和孫玉娥跟前的可就不一樣了,一道清蒸鱸魚、一道銀針炒翅、一道花菇鴨掌、一道蠔油仔雞,那可都是上好的食材才能做出來的好菜色。
趙菁看了一眼,自己跟前放著的是一道南乳肉、一道明珠豆腐;兩個雙胞胎跟前放著的是三仙丸子、奶汁魚片,還有另一人一盅雞汁蛋羹。
很顯然,這菜盤子的放置,其中必定是有些貓膩的,丫鬟們也知道平常大家入座的順序,因此什麽菜放在什麽人跟前,都很是有講究。
趙菁不忍拂了慧姐兒的好意,夾了一塊南乳肉放到碗裏,慢悠悠的吃了起來。她前世養成的細嚼慢咽的習慣,如今即便到了這裏近十年了,也還是沒改掉。
徐老太太並不是高門大戶出生,吃飯大刀闊斧一樣,也唯獨她並不守著規矩,滿桌的菜想吃哪個夾哪個,也不用丫鬟們服侍。孫玉娥便和徐老太太一樣,在飯桌上很放得開,不過大約是因為她喜歡吃的都在自己的跟前,所以瞧著也算守規矩。
兩個雙胞胎還要奶娘喂飯,吃了一會兒便坐不住要走了,老太太也不拘著他們,隻讓奶娘捧著個飯碗,一路追著一路還喂他們。這種樣子趙菁已經看過了好幾迴了,也懶得說去,各家有各家養孩子的習慣,隻是這樣一來,未免太溺愛了些,也太不守規矩了一些。
趙菁吃了幾口,覺得有些飽了,正巧那邊老太太也吃的差不多了,也說飽了,便一起放下了筷子起身。徐嫻聽見老太太說飽,立時就放下了筷子來,再不敢吃什麽,隻有孫月娥要放下筷子的時候,徐老太太笑著對她道:“你不著急,再吃些吧,還正長身子呢!”
讓趙菁覺得出乎意料的是,孫玉娥居然應了一聲,仍舊大大方方的,還坐在那邊繼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