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叔,你這是要散盡家財不成?”陳許打趣道。
康熙雖然沒看,但也知道自己五弟這會已經是在安排後事,明麵上的家產自是要留給嫡子,可是暗地裏的,康熙估摸著怕大頭都給了陳許。
“五叔家財萬貫,怎麽就能散盡了。”常寧玩笑道,“五叔的一點心意,你可不能拒絕。”
陳許合上木盒,笑著道:“既然五叔這麽有錢,那我就不客氣啦。”
長者賜不敢辭。
陳許讓夏蘭把東西收好,自己親自去廚房做了幾個清淡的小菜,陪著常寧和康熙用了午飯。康熙用完飯,刻意提早離開把空間留給兩人說些心裏話。
“李德全,你說朕當年是不是不應該把大公主過繼來?”看常寧對女兒的心思,康熙突然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了。
李德全也不知道這個問題怎麽迴答,隻能中規中矩道:“迴皇上的話,很多事情都是老天爺安排的,興許就是因為大公主不在身邊,王爺才越發稀罕大公主。”
“就你會說話。”其實康熙自己知道,當年他子嗣單薄,三藩和前明餘孽都在對他的江山虎視眈眈,在聽到欽天監說五弟的長女命格奇特,福氣多,他怎麽能不動點別的心思。
如今五弟這般,他也不過是因為傷感而開始有了些情緒罷了。
“煒彤,這些年你可怨過我把你送進宮?”常寧任由陳許蹲下給他按摩膝蓋,雖然她的力道遠不如婢女來的恰到好處,可常寧就是覺得她比婢女按摩弟弟要舒服百倍。
“阿瑪怎麽會這麽說。”陳許知道康熙不會跟一個即將要入土的人在意稱唿,可是她卻知道,常寧在乎這一聲阿瑪。
果不其然,常寧聽到她那一聲阿瑪,整個人都有些緊繃,過了很久,陳許才聽他笑著說了一句:“女兒再叫一句。”
“阿瑪。”陳許仰起頭笑道,“您如今越發多愁善感了,當年的事情誰又說的準,再說了,不過是一個稱唿的改變而已,我始終是您的女兒,在我心裏,這血緣是不會變的。”
“阿瑪盼了多少年,還以為再也聽不到了。”常寧老淚縱橫道。
“阿瑪想聽,女兒日後日日來看你,一直叫到你煩為止。”
陳許知道常寧的日子不多了,這一點太醫和柏錦溪都說過了。所以她不想在常寧最後的日子裏讓他留有遺憾,這才有了今日的這一出。
不過她也是說到做到,接下來日日都迴來陪常寧,跟他說說話。想讓他走的安心一些。
常寧府上隻住著即將要襲爵的嫡子一家,陳許日日來,也難免會碰到,不過對於常寧的孩子,陳許還真的跟他們沒多少感情。如今不過是暗地裏照顧著她同父同母的兩個妹妹,其他的她倒是都不怎麽有交集。
這一天來的很快,春天剛過完,常寧就走了。他最後隻留了一句話給陳許,希望她能照看恭親王一脈不要凋零。對自己的嫡子,常寧並不看好,那是個喜歡鑽營耳根又軟的孩子,對他,常寧是不放心的。
陳許是個守信用的人,在接下來幾年朝廷站隊的洪流之中,她提點了不少這個血緣上的弟弟。他雖然不那麽出色,但也不是蠢笨的什麽話都聽不進去。陳許看著他,倒是沒有讓他卷入不該卷入的麻煩之中,壞了常寧的名聲。
常寧走了,活著的人生活還得繼續。這陳許的生母一輩子也隻生了三個女兒,如今女兒出嫁後,常寧又不在了,這住在王府裏,始終不是很妥當。最後還是陳許出麵,買了一個宅子把生母安頓好,替她養老送終……
第148章 兩代帝王番外
『愛新覺羅玄燁』
一個帝王一生的追求是什麽?
疆土遼闊、百姓安居樂業、國強民強。
康熙八歲登基, 擒鼇拜,平三藩,收準噶爾,掃清沙沙俄和附屬小國的挑釁和不安分。
除此之外,重置國家機構, 設立義學, 醫館……
在位六十一年, 他自問做到這一步, 已經無愧於天下。
康熙在麵對國家大事上從不含糊,可他就是有些納悶,這個關起門來再看自己的私人事情,不得不說, 他個人感覺, 自己也算是比較悲劇了 。
幾歲就沒了阿瑪額娘, 這還是一個小不點的時候就要承擔起江山社稷的責任。他家皇祖母日日記掛的都是讓他扛起江山社稷的責任,他那個時候其實特別疑惑,那明明就是他家阿瑪的責任, 幹他何事?他阿瑪那麽大人都知道關鍵時刻掉鏈子,怎麽到了他一個小不點身上,就得自己抗住?
不過對皇位, 他本身也並不抗拒就是了。那個時候自己多天真啊,覺得當皇上好啊,唿風喚雨,想要什麽就要什麽。
可是當上了, 才發現,自己的想法就隻能是把它當個屁放了。朝堂上虎視眈眈的鼇拜就把他弄得焦頭爛額。
為了解決鼇拜,他費勁了心思,暗地裏培養自己的勢力,明麵上把他寵愛的義女抬進宮當妃子,雖然靜妃長的的確還不錯,但好像腦子不怎麽在線,他對她是起不了一點別的心思的。隻能象征性的寵愛,至於心裏,他是決計不敢對感情認真的。
這輩子,康熙自忖,他似乎當真沒有用過真感情。說句心裏話,他不是不想,隻是他自小見到了自家皇阿瑪用了情之後理智全無的樣子。他想做一個明君,一個被後人和天下百姓認可的帝王。他不想在曆史的洪流之中,留給後人的隻有那些隻言片語、可供調侃的話語。
感情隻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對他來說可有可無……
要是這輩子他有什麽值得心塞的事情,那麽這件事絕對要算一件。
他引以為傲的江山,竟然看好的接班人接二連三的不上道,這著實讓他覺得心塞苦惱。
他記得當初立太子的時候,胤禛就問過他。
皇阿瑪,您何必一定要在這個時候立太子。如今江山穩固,根本不需要太子。
他當時是這麽說的。
胤禛,這是對赫舍裏氏一族的迴饋。
迴饋什麽?
迴饋赫舍裏氏一族索尼在數年前助他順利親政,這是當年皇瑪麽私下裏對赫舍裏氏索尼的承諾。
再者,他三個嫡子,他那個時候還不知道孩子們上輩子的事情,隻能盡快按照長幼有序把太子定下,他不想孩子們長大的時候為了皇位奪一個你死我活。
至於胤礽胤禛兩人互相推辭的事情,他也隻當他們不懂事而已。
試問,這皇家的後代,又有誰會抗拒權位?
當初他那麽信誓旦旦,可最後,卻被人把臉打的啪啪響,自己的孩子孫子輩竟然把他的皇位當皮球踢,想想都氣人。
不過還好,他最終還是有了一個很完美的繼承人,他相信,大清在他的手裏,隻會越來越好。
康熙雖然沒看,但也知道自己五弟這會已經是在安排後事,明麵上的家產自是要留給嫡子,可是暗地裏的,康熙估摸著怕大頭都給了陳許。
“五叔家財萬貫,怎麽就能散盡了。”常寧玩笑道,“五叔的一點心意,你可不能拒絕。”
陳許合上木盒,笑著道:“既然五叔這麽有錢,那我就不客氣啦。”
長者賜不敢辭。
陳許讓夏蘭把東西收好,自己親自去廚房做了幾個清淡的小菜,陪著常寧和康熙用了午飯。康熙用完飯,刻意提早離開把空間留給兩人說些心裏話。
“李德全,你說朕當年是不是不應該把大公主過繼來?”看常寧對女兒的心思,康熙突然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了。
李德全也不知道這個問題怎麽迴答,隻能中規中矩道:“迴皇上的話,很多事情都是老天爺安排的,興許就是因為大公主不在身邊,王爺才越發稀罕大公主。”
“就你會說話。”其實康熙自己知道,當年他子嗣單薄,三藩和前明餘孽都在對他的江山虎視眈眈,在聽到欽天監說五弟的長女命格奇特,福氣多,他怎麽能不動點別的心思。
如今五弟這般,他也不過是因為傷感而開始有了些情緒罷了。
“煒彤,這些年你可怨過我把你送進宮?”常寧任由陳許蹲下給他按摩膝蓋,雖然她的力道遠不如婢女來的恰到好處,可常寧就是覺得她比婢女按摩弟弟要舒服百倍。
“阿瑪怎麽會這麽說。”陳許知道康熙不會跟一個即將要入土的人在意稱唿,可是她卻知道,常寧在乎這一聲阿瑪。
果不其然,常寧聽到她那一聲阿瑪,整個人都有些緊繃,過了很久,陳許才聽他笑著說了一句:“女兒再叫一句。”
“阿瑪。”陳許仰起頭笑道,“您如今越發多愁善感了,當年的事情誰又說的準,再說了,不過是一個稱唿的改變而已,我始終是您的女兒,在我心裏,這血緣是不會變的。”
“阿瑪盼了多少年,還以為再也聽不到了。”常寧老淚縱橫道。
“阿瑪想聽,女兒日後日日來看你,一直叫到你煩為止。”
陳許知道常寧的日子不多了,這一點太醫和柏錦溪都說過了。所以她不想在常寧最後的日子裏讓他留有遺憾,這才有了今日的這一出。
不過她也是說到做到,接下來日日都迴來陪常寧,跟他說說話。想讓他走的安心一些。
常寧府上隻住著即將要襲爵的嫡子一家,陳許日日來,也難免會碰到,不過對於常寧的孩子,陳許還真的跟他們沒多少感情。如今不過是暗地裏照顧著她同父同母的兩個妹妹,其他的她倒是都不怎麽有交集。
這一天來的很快,春天剛過完,常寧就走了。他最後隻留了一句話給陳許,希望她能照看恭親王一脈不要凋零。對自己的嫡子,常寧並不看好,那是個喜歡鑽營耳根又軟的孩子,對他,常寧是不放心的。
陳許是個守信用的人,在接下來幾年朝廷站隊的洪流之中,她提點了不少這個血緣上的弟弟。他雖然不那麽出色,但也不是蠢笨的什麽話都聽不進去。陳許看著他,倒是沒有讓他卷入不該卷入的麻煩之中,壞了常寧的名聲。
常寧走了,活著的人生活還得繼續。這陳許的生母一輩子也隻生了三個女兒,如今女兒出嫁後,常寧又不在了,這住在王府裏,始終不是很妥當。最後還是陳許出麵,買了一個宅子把生母安頓好,替她養老送終……
第148章 兩代帝王番外
『愛新覺羅玄燁』
一個帝王一生的追求是什麽?
疆土遼闊、百姓安居樂業、國強民強。
康熙八歲登基, 擒鼇拜,平三藩,收準噶爾,掃清沙沙俄和附屬小國的挑釁和不安分。
除此之外,重置國家機構, 設立義學, 醫館……
在位六十一年, 他自問做到這一步, 已經無愧於天下。
康熙在麵對國家大事上從不含糊,可他就是有些納悶,這個關起門來再看自己的私人事情,不得不說, 他個人感覺, 自己也算是比較悲劇了 。
幾歲就沒了阿瑪額娘, 這還是一個小不點的時候就要承擔起江山社稷的責任。他家皇祖母日日記掛的都是讓他扛起江山社稷的責任,他那個時候其實特別疑惑,那明明就是他家阿瑪的責任, 幹他何事?他阿瑪那麽大人都知道關鍵時刻掉鏈子,怎麽到了他一個小不點身上,就得自己抗住?
不過對皇位, 他本身也並不抗拒就是了。那個時候自己多天真啊,覺得當皇上好啊,唿風喚雨,想要什麽就要什麽。
可是當上了, 才發現,自己的想法就隻能是把它當個屁放了。朝堂上虎視眈眈的鼇拜就把他弄得焦頭爛額。
為了解決鼇拜,他費勁了心思,暗地裏培養自己的勢力,明麵上把他寵愛的義女抬進宮當妃子,雖然靜妃長的的確還不錯,但好像腦子不怎麽在線,他對她是起不了一點別的心思的。隻能象征性的寵愛,至於心裏,他是決計不敢對感情認真的。
這輩子,康熙自忖,他似乎當真沒有用過真感情。說句心裏話,他不是不想,隻是他自小見到了自家皇阿瑪用了情之後理智全無的樣子。他想做一個明君,一個被後人和天下百姓認可的帝王。他不想在曆史的洪流之中,留給後人的隻有那些隻言片語、可供調侃的話語。
感情隻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對他來說可有可無……
要是這輩子他有什麽值得心塞的事情,那麽這件事絕對要算一件。
他引以為傲的江山,竟然看好的接班人接二連三的不上道,這著實讓他覺得心塞苦惱。
他記得當初立太子的時候,胤禛就問過他。
皇阿瑪,您何必一定要在這個時候立太子。如今江山穩固,根本不需要太子。
他當時是這麽說的。
胤禛,這是對赫舍裏氏一族的迴饋。
迴饋什麽?
迴饋赫舍裏氏一族索尼在數年前助他順利親政,這是當年皇瑪麽私下裏對赫舍裏氏索尼的承諾。
再者,他三個嫡子,他那個時候還不知道孩子們上輩子的事情,隻能盡快按照長幼有序把太子定下,他不想孩子們長大的時候為了皇位奪一個你死我活。
至於胤礽胤禛兩人互相推辭的事情,他也隻當他們不懂事而已。
試問,這皇家的後代,又有誰會抗拒權位?
當初他那麽信誓旦旦,可最後,卻被人把臉打的啪啪響,自己的孩子孫子輩竟然把他的皇位當皮球踢,想想都氣人。
不過還好,他最終還是有了一個很完美的繼承人,他相信,大清在他的手裏,隻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