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揭開簾子進來,就看見女兒一臉委屈的樣子,問了陳許,才知道是為哪般。
“若盼乖,你哥哥不去,可以後你還會有新的弟弟妹妹陪你。”張廷玉把女兒抱在懷裏道,“哥哥已經長大了,哪有弟弟妹妹好玩,你想,以後去了雲南,我們若盼就不怕冷了,那裏一年四季如春,有很多好看的花和鳥...”
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分散了,這會全是怎麽還不南下的期盼,早先惦記的哥哥地位岌岌可危。
張若靄表示,他不服。
到了張府,張老太太依舊是不死心的老生常談,陳許壓根就不接招,隻有她一個人在那裏唱獨角戲,頗有些淒涼的味道。不過這張老太太自己卻不覺得,見陳許不答話,那說的叫一個起勁,張若靄在一旁坐著,都覺得他家祖母當真是老糊塗了,這哪有在孫子孫女麵前老惦記著給他們父親找妾室的奶奶。
不過張若靄也知道,自己母親根本就不拿祖母這些話放在心上。這些年他雖然小,但是也能看明白,父親母親是真的很好,中間不會有第三人。
對於老太太這種行為,陳許已經麻木了,總歸都是一隻腳邁進棺材的人,她又何必跟她計較。這些事情,根子在男人身上,隻要她男人沒這個心,其他人說什麽都是白搭。
張廷玉夫妻攜女南下的那日,京城又飄雪了。張若靄看著距離城門越來越遠的馬車,這心裏著實難過。
胤禟和胤誐也來送行,這會見張若靄那麽難過,兩人便摟著他的肩膀,胤禟開口寬慰道:“走,舅舅們帶你去開心開心,你父親母親走了也沒啥不好,至少沒人管你了,不是。”
“我又不是舅舅,我不需要人管。”張若靄不客氣的把胤禟頂了迴去,“母親臨走時說了,讓我少和你胡鬧,也不要聽太子舅舅的混話。”
胤禟表示,他這是造的哪門子孽,大姐怎麽這麽詆毀自己。正要分辨幾句,卻見張若靄自己一個人進了馬車,壓根不給他開口的機會。而胤礽,那也是躺著也中槍。
陳許一行,從冬日走到了開春,這才到目的地。這一路上都在趕路,張若盼早就受不了了路途上的寂寞無趣,一進昆明城就拉著陳許要下馬車玩。
“去吧,多帶幾個人。我先迴去收拾府邸。”張廷玉道。
“那行。”陳許自己也是坐的渾身發軟,這會也想下去溜溜,更何況,她還聞到了一股特別香的的味道,這肚子裏的饞蟲都要被勾出來了。
第127章 不懼前進
“母親,母親,我喜歡這個。”
昆明是一個多民族匯聚的地方,不少東西都是張若盼沒有見到過的。這上了街,覺得眼睛都不夠用,看看這個摸摸那個,每一個都想要,這轉過頭來眼巴巴的看著陳許,那小眼神,把陳許的心看的軟的一塌糊塗。
低頭看著擺攤的老奶,陳許笑著把身上的零錢袋遞到女兒手上道:“喜歡什麽就自己買。”
“謝謝母親。”扯開錢袋,裏麵全是銅板,小若盼又不會數數目,隻是拿了東西讓賣貨的老奶自己數。
見老奶隻拿了二十個左右,張若盼看著手上繡的十分好看的人小衣服,總覺得老奶奶拿的好少。自己小手倒出來一小撮,硬是塞到老奶手裏。
“母親,好不好看?”這是一件繡花的小裙襖,張若盼覺得好看極了。
“很漂亮。”陳許拉著小若盼的手,看著攤子上還有一些民族特色的頭飾,便笑著又花錢買了不少。
隻可惜,老奶說的話陳許一行也聽不懂,這雞同鴨講也寒暄不出來什麽,錢收沒收夠,陳許也不好判斷,她覺得這些東西應該值不少錢,可老人家又隻拿了些銅板,那數量也沒多少。
不過看著老人笑眯眯的樣子,陳許心道怕是沒少收,客氣的打了招唿,便帶著女兒去了下一家買東西。
這一轉下來,母女兩看見張廷玉身邊的侍衛楊黎才發現,這時候竟然已經不早了。
這一次,陳許把已經梳頭做嬤嬤的青筠留在了京城的公主府照看若靄,她自己帶了嫁給黃卓的夏蘭和新提拔上來的綺羅和雲煙。黃卓依舊管著府裏的安保,夏蘭帶著綺羅照顧陳許,而若盼身邊就由雲煙和一個叫雪秀的婢女照顧。
這會若盼玩累了,窩在雲煙懷裏就睡了。
“主子,這裏的人當真和京城不太一樣。”夏蘭上了馬車,才開口道,“我看他們穿金戴銀都是整個頭飾上都是,普通百姓還真是富足。”
“那你當吳三桂傻啊,這裏要是真那麽差,吳三桂至於在這裏為王那麽多年。”陳許低頭笑道,“你看著繡活,跟咱們府裏繡娘做的可不一樣。”
接過陳許手裏的東西,夏蘭仔細翻看一翻道:“這顏色比以往的繡線要豔麗幾分,在光底下可真漂亮。這種繡線要是傳到京城,怕是炙手可熱呢。”
陳許嗯了一聲,她剛剛買東西也不是心血來潮買的,看上的就是這上色的工藝。隻是當下還是要先在這裏站住腳再謀別的才好。
用了晚飯,陳許讓人把若盼抱下去休息,自己則和張廷玉在臥室說說話。
“衡臣,皇阿瑪教給我們的任務,你覺得難度怎麽樣?”
“難度不小。我之前也了解過,雲南這地方不是每個地域都是一年如春的,再者,要種植糧食,這裏大部分都是山地,根本難度就非常大。”
“東北那邊我看皇阿瑪是打算交給胤禛去負責的,那裏土壤肥沃,地勢平坦,遲早都能成為產量高的糧食大省。這邊氣候雖然好,但地形和多民族圍繞又是個缺點。”
“東北那邊肯定比這裏先做出成績。”張廷玉道,“今天在府衙裏才發現這裏的衙役,一大半都是其他民族的,漢人有幾個,滿人沒一個。”
“正常不是。”陳許沉默了一會,想起年前收到徐仁的信,輕聲開口道,“衡臣,你可有想過我們日後該何去何從?”
“你什麽意思?”張廷玉有些不懂媳婦的話。
“皇阿瑪的意思,很有可能以後會培養胤礽的嫡子,這到了孩子那一代都已經是第三代了,他們的感情肯定沒有父輩的好,我就怕,日後我們在朝影響過大,會不會引起過多的猜忌。”
“你是不是自己知道些什麽?”張廷玉臉色凝重,起身坐在床上道。
“什麽都瞞不過你。”陳許也起身坐起來,這才道,“臨離京之前,霍思瑤跟我說了一句話。”
“什麽話?”
“皇家的風平浪靜隻保二十七年。”
“二十七年?”今年是康熙三十四年,二十七年後那就是六十一年。不對,皇上也不一定能活到那個時候,那意味著可能是在他們這一代人或者下一代人身上都波折。
“衡臣,我想過了,胤礽胤禛不可能會內鬥的,拋開他倆,其他人沒那麽個腦子。”
“你這話可不對。”張廷玉道,“皇家人沒幾個腦子不好的。你看到的隻是大家願意讓你看到的。自古以來,為了那把椅子,鬥的頭破血流的還少嗎?”
“肯定是,下一代。霍思瑤說,待到時機成熟,她們一家人會出海。她說不走,她膝下的三子就保不住。”
“她肯定還說了我們家的事情吧?”
陳許點了點頭:“若靄日後會被卷進去,他的子孫也會被卷進去。”
“隻用了卷嗎?”
“若盼乖,你哥哥不去,可以後你還會有新的弟弟妹妹陪你。”張廷玉把女兒抱在懷裏道,“哥哥已經長大了,哪有弟弟妹妹好玩,你想,以後去了雲南,我們若盼就不怕冷了,那裏一年四季如春,有很多好看的花和鳥...”
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分散了,這會全是怎麽還不南下的期盼,早先惦記的哥哥地位岌岌可危。
張若靄表示,他不服。
到了張府,張老太太依舊是不死心的老生常談,陳許壓根就不接招,隻有她一個人在那裏唱獨角戲,頗有些淒涼的味道。不過這張老太太自己卻不覺得,見陳許不答話,那說的叫一個起勁,張若靄在一旁坐著,都覺得他家祖母當真是老糊塗了,這哪有在孫子孫女麵前老惦記著給他們父親找妾室的奶奶。
不過張若靄也知道,自己母親根本就不拿祖母這些話放在心上。這些年他雖然小,但是也能看明白,父親母親是真的很好,中間不會有第三人。
對於老太太這種行為,陳許已經麻木了,總歸都是一隻腳邁進棺材的人,她又何必跟她計較。這些事情,根子在男人身上,隻要她男人沒這個心,其他人說什麽都是白搭。
張廷玉夫妻攜女南下的那日,京城又飄雪了。張若靄看著距離城門越來越遠的馬車,這心裏著實難過。
胤禟和胤誐也來送行,這會見張若靄那麽難過,兩人便摟著他的肩膀,胤禟開口寬慰道:“走,舅舅們帶你去開心開心,你父親母親走了也沒啥不好,至少沒人管你了,不是。”
“我又不是舅舅,我不需要人管。”張若靄不客氣的把胤禟頂了迴去,“母親臨走時說了,讓我少和你胡鬧,也不要聽太子舅舅的混話。”
胤禟表示,他這是造的哪門子孽,大姐怎麽這麽詆毀自己。正要分辨幾句,卻見張若靄自己一個人進了馬車,壓根不給他開口的機會。而胤礽,那也是躺著也中槍。
陳許一行,從冬日走到了開春,這才到目的地。這一路上都在趕路,張若盼早就受不了了路途上的寂寞無趣,一進昆明城就拉著陳許要下馬車玩。
“去吧,多帶幾個人。我先迴去收拾府邸。”張廷玉道。
“那行。”陳許自己也是坐的渾身發軟,這會也想下去溜溜,更何況,她還聞到了一股特別香的的味道,這肚子裏的饞蟲都要被勾出來了。
第127章 不懼前進
“母親,母親,我喜歡這個。”
昆明是一個多民族匯聚的地方,不少東西都是張若盼沒有見到過的。這上了街,覺得眼睛都不夠用,看看這個摸摸那個,每一個都想要,這轉過頭來眼巴巴的看著陳許,那小眼神,把陳許的心看的軟的一塌糊塗。
低頭看著擺攤的老奶,陳許笑著把身上的零錢袋遞到女兒手上道:“喜歡什麽就自己買。”
“謝謝母親。”扯開錢袋,裏麵全是銅板,小若盼又不會數數目,隻是拿了東西讓賣貨的老奶自己數。
見老奶隻拿了二十個左右,張若盼看著手上繡的十分好看的人小衣服,總覺得老奶奶拿的好少。自己小手倒出來一小撮,硬是塞到老奶手裏。
“母親,好不好看?”這是一件繡花的小裙襖,張若盼覺得好看極了。
“很漂亮。”陳許拉著小若盼的手,看著攤子上還有一些民族特色的頭飾,便笑著又花錢買了不少。
隻可惜,老奶說的話陳許一行也聽不懂,這雞同鴨講也寒暄不出來什麽,錢收沒收夠,陳許也不好判斷,她覺得這些東西應該值不少錢,可老人家又隻拿了些銅板,那數量也沒多少。
不過看著老人笑眯眯的樣子,陳許心道怕是沒少收,客氣的打了招唿,便帶著女兒去了下一家買東西。
這一轉下來,母女兩看見張廷玉身邊的侍衛楊黎才發現,這時候竟然已經不早了。
這一次,陳許把已經梳頭做嬤嬤的青筠留在了京城的公主府照看若靄,她自己帶了嫁給黃卓的夏蘭和新提拔上來的綺羅和雲煙。黃卓依舊管著府裏的安保,夏蘭帶著綺羅照顧陳許,而若盼身邊就由雲煙和一個叫雪秀的婢女照顧。
這會若盼玩累了,窩在雲煙懷裏就睡了。
“主子,這裏的人當真和京城不太一樣。”夏蘭上了馬車,才開口道,“我看他們穿金戴銀都是整個頭飾上都是,普通百姓還真是富足。”
“那你當吳三桂傻啊,這裏要是真那麽差,吳三桂至於在這裏為王那麽多年。”陳許低頭笑道,“你看著繡活,跟咱們府裏繡娘做的可不一樣。”
接過陳許手裏的東西,夏蘭仔細翻看一翻道:“這顏色比以往的繡線要豔麗幾分,在光底下可真漂亮。這種繡線要是傳到京城,怕是炙手可熱呢。”
陳許嗯了一聲,她剛剛買東西也不是心血來潮買的,看上的就是這上色的工藝。隻是當下還是要先在這裏站住腳再謀別的才好。
用了晚飯,陳許讓人把若盼抱下去休息,自己則和張廷玉在臥室說說話。
“衡臣,皇阿瑪教給我們的任務,你覺得難度怎麽樣?”
“難度不小。我之前也了解過,雲南這地方不是每個地域都是一年如春的,再者,要種植糧食,這裏大部分都是山地,根本難度就非常大。”
“東北那邊我看皇阿瑪是打算交給胤禛去負責的,那裏土壤肥沃,地勢平坦,遲早都能成為產量高的糧食大省。這邊氣候雖然好,但地形和多民族圍繞又是個缺點。”
“東北那邊肯定比這裏先做出成績。”張廷玉道,“今天在府衙裏才發現這裏的衙役,一大半都是其他民族的,漢人有幾個,滿人沒一個。”
“正常不是。”陳許沉默了一會,想起年前收到徐仁的信,輕聲開口道,“衡臣,你可有想過我們日後該何去何從?”
“你什麽意思?”張廷玉有些不懂媳婦的話。
“皇阿瑪的意思,很有可能以後會培養胤礽的嫡子,這到了孩子那一代都已經是第三代了,他們的感情肯定沒有父輩的好,我就怕,日後我們在朝影響過大,會不會引起過多的猜忌。”
“你是不是自己知道些什麽?”張廷玉臉色凝重,起身坐在床上道。
“什麽都瞞不過你。”陳許也起身坐起來,這才道,“臨離京之前,霍思瑤跟我說了一句話。”
“什麽話?”
“皇家的風平浪靜隻保二十七年。”
“二十七年?”今年是康熙三十四年,二十七年後那就是六十一年。不對,皇上也不一定能活到那個時候,那意味著可能是在他們這一代人或者下一代人身上都波折。
“衡臣,我想過了,胤礽胤禛不可能會內鬥的,拋開他倆,其他人沒那麽個腦子。”
“你這話可不對。”張廷玉道,“皇家人沒幾個腦子不好的。你看到的隻是大家願意讓你看到的。自古以來,為了那把椅子,鬥的頭破血流的還少嗎?”
“肯定是,下一代。霍思瑤說,待到時機成熟,她們一家人會出海。她說不走,她膝下的三子就保不住。”
“她肯定還說了我們家的事情吧?”
陳許點了點頭:“若靄日後會被卷進去,他的子孫也會被卷進去。”
“隻用了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