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想來,那真是自己往日積福積德,如今得了福報了,若不是往日她對著這兩個孩子好,昨兒那樣關鍵的時候,阿珠那孩子能拚了命的拉扯自家兩個兒子?看看別家?遇上這性命交關的時候,哪一個不是先顧著自己?就是有餘力,那能顧著的也是自家人!要不然自家兩個兒子也不至於孤零零的落在了最後,差點送了命。那樣的天氣,那樣的險境,若不是遇上了阿珠,就是石頭命再好,能迴來,估計大樹那孩子也多半是沒了的。
在想想聽到石頭他們兄弟在家說起阿珠那時候救人的事兒的情景,劉白氏更是後怕不已,當時她真的是忍不住想要去謝菩薩,忍不住想去老白家的墳頭燒香磕頭去了,老白家的列祖列宗都在幫著自己啊!心下更是認定了,血親就是血親,關鍵時候,還是這樣的血親靠得住啊!
“這兩天你啥力氣活都別做,姑姑每天都會過來的,洗衣服做飯什麽的,都有姑姑呢,你好生把身子養養,放心,家裏有你嫂子在,你姑父也說了,這幾日實在不成,家裏做了送過來也是成的,免得將來落下什麽病症。”
劉木匠本就對兩個孩子不錯,如今更是將這兩個當成了自家孩子一樣,什麽都想的周全的緊,讓劉白氏也難得挺直了腰杆子,再不覺得自家娘家孩子是拖累了!
“那姑姑豈不是辛苦的很?不用這樣麻煩,最多歇上一天,我算計著明日估計就能好了,沒事兒的,這幾日天氣不好,我也不下海,閑著也是閑著。”
人家一家子人呢,石頭和大樹估計這幾日也要養身子,阿珠可不想太過麻煩他們。她可沒覺得自己救人什麽的就能比人家高人一等,等著人家伺候了,自己的日子還是要自己過才是。
“放心,姑姑家人多,忙的過來,姑姑也沒說一直這樣,隻是幫你幾日,不然阿貝一個孩子,那裏懂怎麽照顧人?就這麽定了。”
劉白氏是長輩,自然沒有要聽晚輩話的道理,自顧自的定下了,洗完了衣裳,立馬又去了廚房,看樣子是去做飯了,看的阿珠隻覺得自家好像自己都插不上手了。
☆、第45章 魚幹
往日裏忙碌慣了的阿珠不過是在家裏當了一日的米蟲,就開始覺得渾身不自在了,什麽事兒都不讓幹,不是劉白氏包了,就是阿貝在收拾,弄得阿珠除了躺著,吃飯,就在沒有別的事兒,這讓她實在是難受的緊,索性拿了兩人的衣裳出來,看看有沒有需要打補丁的地方,好歹讓自己有點事兒做。&樂&文&小說 {}.{}{}.{}
衣裳多是年頭上置辦的,單衣也好,夾衣也罷,雖說不如棉衣是過年前新作的,泰半是舊衣鋪子買來的,可到底時間短,都有七八成新,好幾件還都是厚實的粗布,耐磨的很,自然沒什麽需要補的,倒是家裏往日的舊衣裳,那補丁厚實的都有三件那麽厚了,眼見著是不會再穿,阿珠索性開始拆,準備做鞋子,海邊的人因為靠海和常年走在沙灘上,船板上的關係,習慣了光著腳,偶爾穿鞋出門,也不過是草鞋,正緊的鞋子,也就棉鞋有人要,單鞋幾乎不見。阿珠這會兒就想著是不是做上一人一雙的千層底單鞋,好讓阿貝出門的時候看著更齊整些。
“你怎麽又在做事兒了,阿珠啊,不是姑姑說你,真不是個會享福的,難得能空閑一天,還這麽到處的尋活計做,哪有你這樣的。”
才做了一會兒的功夫,正巧遇上劉白氏過來,阿珠又是被一頓的數落,好在這一次或許是看到阿珠真的不像是身子不成的樣子,所以劉白氏說歸說,並沒有真的阻止阿珠手裏的活計,反倒是走過來幫著將那些拆下來的布頭一層層的往板子上糊。
“這是要做鞋?千層底?怎麽想著做這個了?”
“阿貝總是跟著去城裏,還要去書鋪尋碎紙,總穿草鞋也不像個樣,他也大了,弄雙好些的鞋子,免得他出去讓人笑話,再有隔壁阿海,這一次冒著危險出海救人,怎麽也不能一點表示沒有,人家往日就夠照顧我們姐弟兩個了,做雙鞋子,好歹也能表示咱們沒有忘記人家人情的意思。”
阿珠一邊手裏不停,一邊說話,家裏的碎布不少,除了自己和阿貝的,還能湊出一雙來,阿珠不知怎麽下意識就選了阿海,可到了劉白氏這裏卻不能說這樣的話,好在理由總是尋的出來的,不過她這麽一說,劉白氏倒是有些犯難,忍不住問詢阿珠:
“說起來,這次咱們家是欠了大人請了,你姑父他們跟著阿海出去的時候,就他那個半殘廢,還有石頭媳婦,能有多少力氣?這船大半都是阿海出的力,如今人救迴來了,阿海這裏自然也不能不表示一二,隻是你也知道,姑姑這裏真是拿不出什麽好東西來,給銀錢也不合適,你幫著姑姑想想,有啥能送的?”
人情往來這東西最難處理了,她雖然是長輩,可也不能大大咧咧的光是受著而不付出,人家阿海雖然也是孤兒,可到底有兩個叔叔家呢,就是為了不被這兩家小看了去,也不能小氣,可這送東西真是不好送,海邊人家家裏能有什麽?就是有點好的,多半也是大家都有的,真心尋不出什麽一看就讓人歡喜的來。
就是能想到做鞋,這阿珠都已經在做了,想到了前頭,她也不好搶了自家侄女的主意,這樣一來越發的犯難了。
好在阿珠還是很給力的,想了想說道:
“不成就做一件衣裳給他唄,我這裏上次買布還剩下一塊粗麻布,姑你再添上一些,就能做一身了,這樣也算是重禮,送給阿海也合適,畢竟他就一個人,即使他家嬸子什麽的能幫著做衣裳,那總也是先緊著他那幾個兄弟的,他兄弟又多,輪到他自然少些,有這麽一身,都能穿出去長體麵了。”
劉白氏一聽也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狠狠的點頭,隻是想到還要占侄女便宜,她又有些老臉發紅。
“這,這怎麽好要你的布,留著給阿貝就是,姑姑自己去買。”
“不用這麽麻煩,家裏衣裳是盡夠的,就是留著,隻怕不到明年是不會動針做了,還不如姑姑先拿了用,大不了明年你在給做就是,阿貝如今正是張身子的時候,這一年比一年長得快,明年的時候,今年的衣裳隻怕是小了,到時候正好。”
這台階給的,劉白氏連推脫的理由都沒有了,忙點了點頭,隨即又說起了別的:
“今兒天又有些小雨,昨天好些人家做的魚幹,都沒法子拿出去曬了,這可好,一家家的都隻能在屋子裏用火熏,弄得全是魚腥味,屋子也熱的沒法子呆人,剛才我過來的時候村子裏大半的人都在院子裏呢,一路都是腥味,往年可沒有那麽多人做魚幹,你猜為什麽?”
還賣關子?阿珠都想笑了,你想說就說唄,這姑姑,怎麽一下子變得促狹起來?阿珠是不知道啊,自打石頭和大樹躲過了一劫,劉白氏就難得揣著幾個銅錢去了隔壁村有名的神婆那裏,想著問問好歹,不想人家神婆說了,這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以後有的劉白氏的好日子過,可不就把她樂著了嘛,這兩天就沒有正常過,一天天的精神百倍,樂嗬嗬的。
到底是長輩,阿珠也願意配合一下自家姑姑難得的興致,微微側著頭問道:
“姑姑可是聽說了什麽?”
“可不是嘛,聽人說,昨兒那幾個去縣城的人不知怎麽搭上了一個南北貨鋪子的掌櫃的,那掌櫃的正要往內陸去,就準備收魚幹呢,什麽魚幹都要,說是如今不知道哪裏出來一種吃法,用魚幹燉肉,很是受歡迎,這樣一來,這魚幹難得比往年價錢也好些,有三文一斤,比往年的兩文比起來,一百斤那可就多了一百文錢呢,這樣一來,誰家還想著磨粉啊!都鼓足了勁做魚幹了,一船漁獲怎麽都能掙出三百文呢,若是多的,有個四五百文,那感情好,一家子一兩個月的稠粥就有了。”
海邊的人家,若是閑時能有稠粥喝,那日子就已經很不錯了,自然這樣的價錢吸引了不少人,畢竟這做魚幹可占不了什麽壯勞力的時間,就是老人孩子也一樣能幹,誰不想多掙點。就是阿珠聽了都有些心動,可惜了,她家沒有漁船出海,也得不到這樣的收獲,隻能聽聽而已。
“難得有這樣的好事兒,若是這菜譜真的火起來,那以後咱們日子也能好過些,年前蠔貝就讓各家多了點活錢,如今有了這事兒,我瞧著咱們村子如今運勢估計是起來了。”
“可不是,不單是咱們的運勢,就是這沿海漁民的運勢看著也比往年好些。”
劉白氏跟著點頭讚同,她想的更細,想想如今能賣錢的東西,想想今年的收入,確實比以前好,日子也鬆快些,若是再想想隔壁漁村的事兒,心裏也覺得自家這村子似乎是比旁的村子好些,最起碼這次沒死人,至於這掙錢的事兒,他們村尋摸到了,別家漁村也跟著分潤的事兒,雖然感覺有些利益被分潤的糾結,卻也善良的不去計較,隻是把自家的優勢好處多想了幾迴,自然又是高高興興的了,說的話也好聽的很。
阿珠不知道劉白氏心裏那些個彎彎繞繞,隻顧著自己手裏的活計,聽劉白氏說什麽都往下接。
“若是都能好那更好,咱們這周邊幾個村子大多都是有姻親的,他們好了,咱們自然也一樣能好些。”
本是無意中說的閑話,不想這一說,劉白氏倒是一愣,隨即立馬狠狠的點了點頭。
“可不是,百年來嫁出去的,娶進來的,算算那些村子和咱們還真都算的上是親戚,轉上一圈,估計都能沾上五代以內的關係。”
說道這裏,劉白氏忍不住想,若是這樣算,自家這裏,是不是也該把這魚幹的事兒告訴一下其他村子?趁著人家正好高價收的時候,讓其他人也跟著掙上一筆多些的錢?
若是不往這裏想,劉白氏還沒怎麽樣,這往深處想了想,她就怎麽也坐不住了,忙不迭的起身,準備迴去,和自家男人,兒子好生商量商量,若是真的可行,那晚做不如早做,好歹讓人家也多見點情。
“得了,你既然沒事兒,姑就先迴去了,一會兒別做飯啊,姑姑給你們送來,再歇歇,明兒在忙就是了。”
說完人就風風火火的走了,阿珠一時倒是有些愣神,怎麽說走就走了?那今兒她到底是為了什麽來的?
“阿姐,姑姑怎麽走了?”
“啊?哦!姑姑說讓我們別做飯,一會兒她一起做了拿來,對了阿貝,你也別忙了,有功夫幫阿姐去找阿海一趟,把他鞋子大小量了拿來,我給他做雙鞋穿。”
“做鞋?我的呢?“
”放心,你的最先做。小醋壇子。“
☆、第46章 烤魚
即使是一直隻在自己圈子裏轉悠,不怎麽往外尋摸的漁民,真的八卦起來其實也是挺厲害的,更不用說還是牽扯到掙錢這樣的事兒的時候了,消息傳的一樣飛快。劉白氏不過是剛在家中說起要不要告訴其他村子的人,另一邊已經有周邊幾個村子過來走親戚了。很顯然,他們對於這一次這邊一股腦做魚幹的事兒很有些疑惑。
當然一開始必定隻是覺得奇怪,帶著好奇過來問問罷了,可當最近魚幹漲價的事兒一出來,哪裏還顧得上什麽走親戚,立馬就轉身迴去準備掙錢了,沒法子,邊上幾個漁村有幾個比阿珠他們這裏還不如些。
像是北麵的一個漁村,雖然環境比這邊好,不但村子因為正好卡在一處岸邊岩石後頭,少了好些風浪的襲擊,出海後因為水深的緣故,也能有好幾條大些的漁船,打漁收獲更容易些,在近處就能遇上魚群,可同樣也因為這樣,那些能趕海的沙灘也小了好些,近海水裏的海藻什麽的也不容易得到,若不是好歹還有一些薄地能稍微補充些口糧,這日子隻怕早就過不下去了。誰讓海魚難打不說,價錢還大半都便宜的不像樣呢!
如今有了魚幹漲價的事兒,他們能不激動?每次出海他們船大,收獲的魚自然也更多,若是能用魚幹的方式將一些不值錢的魚類賣上好價錢,那他們村子能富裕多少人家?
還有南麵,也有個不小的村子,日子一樣不怎麽樣,別看那個地理位置更好些,在一條河流入海口邊上,河灘泥地裏總能出產好些蛤蜊之類的東西,讓他們總能比旁的村子多些產出,可也因為泥灘地的關係,周邊樹木稀少的比阿珠他們都不如,建房子更是隻能建石頭的,不然不知道哪天就塌了,還因為常年要在泥灘地裏做活,老寒腿的病症更明顯,弄得他們日常消耗更多,不說老薑幾乎每日不能斷,不是擦就是吃,就是每到了冬日,幾乎沒有人能出來做活,這就要了命了,你說,要不趕著天暖和的時候多掙點,冬天怎麽過?為了這,這魚幹的事兒他們也絕對不能錯過了。
這樣的村子周邊很多很多,這個世上,有錢人總是少數,苦哈哈占了七成,而苦人裏頭,漁民更是在最底層,所以即使隻是一文錢的漲價,對他們來說,那也像是天一樣的大事兒。
從阿珠家這個珊瑚礁村得到魚幹的消息開始,不過是兩天的功夫,周邊四五個漁村都得到了消息,一下子這做魚幹的腥味布滿了整個海岸,甚至還有人為了多做點,多賣點,這樣危險的暴風雨天氣裏也冒險出海,就為了多弄點魚迴來,可見他們有多瘋狂。
”這樣下去,這魚幹隻怕價格又該下來了,本就不過是幾個地方需要罷了,收魚幹的人也不多,量在這麽一下子上去這麽多,誰能吃的下來?哎,估計幾天之後,這魚幹就該賣不出去,或者不值錢了。“
過來試新鞋的阿海,一邊摸著那千層底傻樂,一邊對著阿珠難得說出了自己的擔憂,那種歡喜和擔憂的表情結合在一處,讓人看著就想發笑,阿珠這會兒就有這樣的感覺,不過她沒能笑出來,因為阿海說的話讓她也感覺到了一陣的不安,若是魚幹不值錢了,那這些忙乎著做魚幹的人怎麽辦?他們付出了多少勞動?帶著怎麽樣的期待,旁人或許看不懂,可作為漁民中的一員,她怎麽能不明白?
”那可怎麽好?好幾家為了這魚幹,可是冒著雨出海的,那可真是搏命一樣了,若是賣不出去,那豈不是要絕望?“
”我也這麽想,所以啊,這幾日我就在想,咱們的魚是不是隻有這一條路可走,是不是能想點別的法子,你還別說,今兒早上我過來的時候還真是想到了一個,隻是還不知道成不成呢!“
要說阿海,雖然年紀不怎麽大,可這腦子真是好使,就是太公都稱讚說是讀書的好苗子,若是在大戶人家,能從小培養,說不得都能科舉成個秀才舉人呢,可惜了,命裏是個苦人,生在這漁村,還是個父母雙亡的孤兒,打小就隻能靠著親戚養活,哪裏還有讀書的可能!就是如今能有空閑時間去太公那裏認字,都是他如今本事大了,能掙錢,能養活自己了,才能有這樣的閑工夫。
當然這樣的事兒旁人知道的不多,也就是阿貝,因為常常和阿海在一起,連著去學習認字也在一處,這才能知道的這樣詳細,太公的誇獎可是當著阿貝的麵說的,阿珠能不知道?
也因為知道,所以對於阿海剛才說的事兒才這樣的相信,沒有半分的遲疑就跟著擔心起來,阿珠這樣的信任讓阿海心裏高興的,隻覺得心花都開了,自打明白自己的心思,阿海對於阿珠那真是關注度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很是小心的在阿珠和阿貝的麵前刷存在感,刷好感度,看,這不是,連著鞋子都有了,可見這一陣子的心思沒有白花。
將新鞋試著穿了走上幾步,隨即又小心的脫了下來,用布包上塞到懷裏,還小心的摸了摸,感受了一下東西的存在感,阿海這才繼續開口說道:
”你的手藝越發的好了,這鞋子做的,一點都不隔腳,可惜了,這樣的好東西,平日裏可舍不得穿,還是要好生藏著才是,對了阿貝的可做了?“
這關心的,好像阿珠是外人,就他和阿貝親一樣,聽得阿珠忍不住都想要翻白眼了,沒好氣的說道:
”他能沒有?若是沒有,這會兒估計都該鬧上了,那家夥如今越發的鬧騰了,昨兒我想出去海邊轉轉都敢和我鬧上了,死活不讓我出門,當我是紙糊的不成?居然還說怕我淋雨!“
阿珠自己都沒有發覺,如今對著阿海比起以前少了客氣,多了好些的親近,什麽話都能說上幾句了,當然旁人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這才是阿珠這樣改變都沒有察覺不妥的原因。在旁人看來,這兩家都是孤兒,又是鄰居,多走動也是常理。
既然都這樣想了,自然不會沒有盯著死勁關注的,而不緊盯著,又有誰知道他們到底有多親近?就是劉白氏偶爾看到阿海在阿珠家出現,最多不過是以為阿海和阿貝關係不錯,可能常來幫著做些重活罷了。
隻有阿海自己,心下對於如今的局麵萬分的歡喜,覺得自己已經開始慢慢的走進了阿珠和阿貝的生活,在這個家裏也有些像是親人一樣的自在了,所以也跟著說話隨便起來,像是這會兒,聽到阿珠這樣帶著幾分幽怨的語氣,也能調侃幾句:
”你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是不知道,當時阿貝嚇成了什麽樣,那小臉都白了,手腳都在發抖,我瞧著若不是我先站出來,阿貝那小子,估計也在岸邊呆不住,就是我出海的時候,他也想衝上來跟著出去呢,好在有人拉著,不然這麽一個孩子,真上船了,還要分心照顧他,我當時可真是沒有那麽多精力,所以啊,你也多體諒他一下,對他來說,什麽都沒有你重要。“
阿珠能不明白這個?隻是憋得很了,說幾句泄瀉火罷了,聽到阿海這麽說,倒是也有些不好意思,忙轉了個話題問道:
”不說這個了,倒是你,到底想了個什麽主意?說出來我也參詳一二。“
”哦,我想著這魚做魚幹,魚粉的且不去說,那魷魚做魚幹其實並不怎麽實在,曬幹了實在是太硬,正好昨兒二叔哪兒做辣醬炒魷魚,我吃著不錯,所以今兒就想著若是支個架子,將這魷魚用辣醬裹了直接烤是不是也一樣好吃?若是真的能,那咱們要是子啊縣城支個攤子,直接賣這樣的東西,是不是能賣的出去?要是能賣,那最起碼咱們這做魚幹的量就能少好些,不但能減少這魚幹降價的可能,還能給大家夥兒多一條出路。“
阿珠一聽這話果然眼睛都亮了,她怎麽就沒有想到呢,這烤魚什麽的他們以前也是常吃的,除了海鮮粥和魚湯,燉魚,漁民人家想要翻新點花樣,不至於吃的嘴裏沒味,也曾用過這樣那樣的方式,烤魚就是一種,甚至還有鹹魚,醃菜魚等等,都是換口味的好法子,隻是這樣吃多半都隻是在漁民中流行,還真是沒有人想過是不是能在外頭擺攤子賣錢的。
”外頭的人能喜歡?“
”不知道,所以說要試試,我想著這幾日做上個架子,和阿貝去縣城擺個攤看看,要是真成,那到時候村子裏再找幾個人一起做,都不用我們嘴巴說,估計立馬其他人就能反應過來了。看看這魚幹的事兒就知道,大家夥兒都聰明著呢,眼睛也亮的很。“
聽說還帶著阿貝,阿珠狠狠的點了點頭,且不說是不是能成,光是阿海願意帶著阿貝,阿珠覺得就該記得阿海的好,好歹給阿貝多了見世麵的機會,也給了阿貝曆練人情世故的場麵,這對阿貝來說真的很好很需要,在沒有了親爹帶領之後,有這麽一個人帶著他出去見識,阿珠就要見情。
若不是他記得阿貝,他怎麽就不帶著自家堂兄弟,隻是帶著阿貝?還不是因為和阿貝親?還不是知道即使不成,阿貝也不會多說什麽!反正就是兩家人好就是了。
”阿貝,阿貝,趕緊來,你阿海哥找你有事兒呢。“
阿珠精神的高聲喊著阿貝,想著立馬將這事兒給定下,也好安自己的心。今兒這鞋子送的真是太值了!
☆、第47章
很多時候,打開一扇門就能發現另一個世界,阿海就是那個打開門的人。當他帶著阿貝兩個,用從各家收來的各色小魚,在縣城搭起了一個攤子,開始現做現賣辣醬烤魚,並生意不錯之後,周邊的漁民們也開始將視線往這個方向轉移,一個個都開始忙碌起來。
每家的婦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己的拿手絕活,有的魚片粥做的分外的好,有的做薑汁魚特別有一套,還有人對幹燒魚別有技巧,甚至還有人想出了瓦罐悶魚這樣從沒有見過的法子。
一時間整個縣城好像到處都在彌漫著魚肉的香氣,甚至還引來了隔著一個縣城的府城一處書院學子集體過來大餐的風雅美事。這樣的海魚盛宴,不僅僅是帶動了漁民的生活方式轉變,與此同時這附近人吃魚的次數也在不斷的上升,讓漁民的收入也在不斷的增加。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魚幹的事兒上,最終掙了大錢的人幾乎沒有,各家都多多少少有些遺憾,可與此同時因為這樣那樣的熟食銷售,讓漁民們意外發現,這收入不減反增了。
像是南邊那盛產蛤蜊等貝殼類的村子,一個碳烤的攤子,就能比以往多賣出去兩倍多的海貨,北麵一處盛產海腸的海鮮粥鋪子,也明顯掙了大錢,一來二去的,這一個小小的縣城,似乎有了區別於別處的亮點,連著府城的人都知道,要吃海味,來這裏才是最全最多的,讓這個縣城時不時的總有些外來的美食家貢獻銅板銀錢,使得各個行業都沾了光。不說旁的,最起碼那些客棧很高興!
就是縣令也高興啊,因為自己這裏美食出了名可是能影響到他民生上的政績的,沒看到那些上級衙門也有人特意子啊休假時候過來吃美食嘛,這說明啥?說明這名聲真的是傳出去了。
巡街的衙役更高興,這擺攤的多了,自然他們能收的攤位錢就多了,甚至偶爾遇上兩個認識的,還能免費吃上一口好的,讓他們也有吹噓的本錢,能不高興?就是邊上兵營都高興,沒說的,來縣城的人多了,自然這城門口能收的進城費也多了,他們的福利一樣得到了保證。
還有世麵上的商人們也高興,油鹽醬醋的生意好了不說,就是米糧布匹生意也上去了一二層,沒說的,這些漁民們掙了錢,頭一個要才買的可不就是這些個東西嗎,這生意能不好?
最奇怪的是,本來該因為被影響了生意應該不高興的飯館老板居然也一樣歡喜。這讓無數人跌碎了眼睛!其實看的深些,真心不奇怪,因為各色海鮮被做出無數種花樣來,飯店老板們精明的開始各處收購菜譜,準備將這些放到自己其他城市的飯莊裏,好用來吸引食客,再一個,人們也不可能頓頓都吃這些個小吃一般的東西,對他們的生意影響能有多少?和買了菜譜後,在外地其他城市的收入比起來,這裏的一點子差額真心不算什麽了。
整個夏季,似乎沿海的漁民們都變得有些瘋狂,就是石頭兄弟,在自家老爹修好了船之後,也像是完全沒有之前的陰影一般,不住的往海裏奔達。其他村子的人也一樣好像忘記了海裏的風險,忘記了前些日子,還有人喪命在海中,隻是一心趁著這樣的好機會好生的掙上一次錢。
甚至有眼紅阿珠他們村子今年開春好幾家翻修新屋的人,不住的給自己打氣,下定了決心,要拚命掙上一陣,讓自家也住上翻新後牢固保暖的屋子,讓別人來眼氣自己。
借著他們的東風,阿貝好像也被激起了鬥誌,日日的往縣城走,守著那個小小的攤子,忙乎的不亦樂乎,更是在阿海出海後,牢牢的看顧住了他們兩個合夥的鋪子,有時候還要帶著阿帆和阿船那兩個一樣小的孩子,在縣城一群大人中間搶生意。弄到後來,這村子裏一棒子十歲上下的孩子,居然結成了團夥,徹底接過了村子裏大人們的手,在成年男丁往海裏劃拉的時候,他們則負責在縣城擺攤賣錢,除了幾個婦人跟著去當廚子,在沒有讓旁人擔心過,可見他們的能幹。
阿珠也趁機往海裏多去了幾迴。夏季的海底物種繁複,不趁機多弄點,實在是有些浪費,像是那種手掌般長的海蝦,因為漁網捕捉不易,導致隻能靠著人下水撈,所以即使這個時節多的像是數不盡一般,一迴就能帶迴來十來斤,卻依然價格很不錯,能賣上五文一斤,不管是做蝦幹,還是直接賣,都能讓漁民們樂開了花。
在想想聽到石頭他們兄弟在家說起阿珠那時候救人的事兒的情景,劉白氏更是後怕不已,當時她真的是忍不住想要去謝菩薩,忍不住想去老白家的墳頭燒香磕頭去了,老白家的列祖列宗都在幫著自己啊!心下更是認定了,血親就是血親,關鍵時候,還是這樣的血親靠得住啊!
“這兩天你啥力氣活都別做,姑姑每天都會過來的,洗衣服做飯什麽的,都有姑姑呢,你好生把身子養養,放心,家裏有你嫂子在,你姑父也說了,這幾日實在不成,家裏做了送過來也是成的,免得將來落下什麽病症。”
劉木匠本就對兩個孩子不錯,如今更是將這兩個當成了自家孩子一樣,什麽都想的周全的緊,讓劉白氏也難得挺直了腰杆子,再不覺得自家娘家孩子是拖累了!
“那姑姑豈不是辛苦的很?不用這樣麻煩,最多歇上一天,我算計著明日估計就能好了,沒事兒的,這幾日天氣不好,我也不下海,閑著也是閑著。”
人家一家子人呢,石頭和大樹估計這幾日也要養身子,阿珠可不想太過麻煩他們。她可沒覺得自己救人什麽的就能比人家高人一等,等著人家伺候了,自己的日子還是要自己過才是。
“放心,姑姑家人多,忙的過來,姑姑也沒說一直這樣,隻是幫你幾日,不然阿貝一個孩子,那裏懂怎麽照顧人?就這麽定了。”
劉白氏是長輩,自然沒有要聽晚輩話的道理,自顧自的定下了,洗完了衣裳,立馬又去了廚房,看樣子是去做飯了,看的阿珠隻覺得自家好像自己都插不上手了。
☆、第45章 魚幹
往日裏忙碌慣了的阿珠不過是在家裏當了一日的米蟲,就開始覺得渾身不自在了,什麽事兒都不讓幹,不是劉白氏包了,就是阿貝在收拾,弄得阿珠除了躺著,吃飯,就在沒有別的事兒,這讓她實在是難受的緊,索性拿了兩人的衣裳出來,看看有沒有需要打補丁的地方,好歹讓自己有點事兒做。&樂&文&小說 {}.{}{}.{}
衣裳多是年頭上置辦的,單衣也好,夾衣也罷,雖說不如棉衣是過年前新作的,泰半是舊衣鋪子買來的,可到底時間短,都有七八成新,好幾件還都是厚實的粗布,耐磨的很,自然沒什麽需要補的,倒是家裏往日的舊衣裳,那補丁厚實的都有三件那麽厚了,眼見著是不會再穿,阿珠索性開始拆,準備做鞋子,海邊的人因為靠海和常年走在沙灘上,船板上的關係,習慣了光著腳,偶爾穿鞋出門,也不過是草鞋,正緊的鞋子,也就棉鞋有人要,單鞋幾乎不見。阿珠這會兒就想著是不是做上一人一雙的千層底單鞋,好讓阿貝出門的時候看著更齊整些。
“你怎麽又在做事兒了,阿珠啊,不是姑姑說你,真不是個會享福的,難得能空閑一天,還這麽到處的尋活計做,哪有你這樣的。”
才做了一會兒的功夫,正巧遇上劉白氏過來,阿珠又是被一頓的數落,好在這一次或許是看到阿珠真的不像是身子不成的樣子,所以劉白氏說歸說,並沒有真的阻止阿珠手裏的活計,反倒是走過來幫著將那些拆下來的布頭一層層的往板子上糊。
“這是要做鞋?千層底?怎麽想著做這個了?”
“阿貝總是跟著去城裏,還要去書鋪尋碎紙,總穿草鞋也不像個樣,他也大了,弄雙好些的鞋子,免得他出去讓人笑話,再有隔壁阿海,這一次冒著危險出海救人,怎麽也不能一點表示沒有,人家往日就夠照顧我們姐弟兩個了,做雙鞋子,好歹也能表示咱們沒有忘記人家人情的意思。”
阿珠一邊手裏不停,一邊說話,家裏的碎布不少,除了自己和阿貝的,還能湊出一雙來,阿珠不知怎麽下意識就選了阿海,可到了劉白氏這裏卻不能說這樣的話,好在理由總是尋的出來的,不過她這麽一說,劉白氏倒是有些犯難,忍不住問詢阿珠:
“說起來,這次咱們家是欠了大人請了,你姑父他們跟著阿海出去的時候,就他那個半殘廢,還有石頭媳婦,能有多少力氣?這船大半都是阿海出的力,如今人救迴來了,阿海這裏自然也不能不表示一二,隻是你也知道,姑姑這裏真是拿不出什麽好東西來,給銀錢也不合適,你幫著姑姑想想,有啥能送的?”
人情往來這東西最難處理了,她雖然是長輩,可也不能大大咧咧的光是受著而不付出,人家阿海雖然也是孤兒,可到底有兩個叔叔家呢,就是為了不被這兩家小看了去,也不能小氣,可這送東西真是不好送,海邊人家家裏能有什麽?就是有點好的,多半也是大家都有的,真心尋不出什麽一看就讓人歡喜的來。
就是能想到做鞋,這阿珠都已經在做了,想到了前頭,她也不好搶了自家侄女的主意,這樣一來越發的犯難了。
好在阿珠還是很給力的,想了想說道:
“不成就做一件衣裳給他唄,我這裏上次買布還剩下一塊粗麻布,姑你再添上一些,就能做一身了,這樣也算是重禮,送給阿海也合適,畢竟他就一個人,即使他家嬸子什麽的能幫著做衣裳,那總也是先緊著他那幾個兄弟的,他兄弟又多,輪到他自然少些,有這麽一身,都能穿出去長體麵了。”
劉白氏一聽也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狠狠的點頭,隻是想到還要占侄女便宜,她又有些老臉發紅。
“這,這怎麽好要你的布,留著給阿貝就是,姑姑自己去買。”
“不用這麽麻煩,家裏衣裳是盡夠的,就是留著,隻怕不到明年是不會動針做了,還不如姑姑先拿了用,大不了明年你在給做就是,阿貝如今正是張身子的時候,這一年比一年長得快,明年的時候,今年的衣裳隻怕是小了,到時候正好。”
這台階給的,劉白氏連推脫的理由都沒有了,忙點了點頭,隨即又說起了別的:
“今兒天又有些小雨,昨天好些人家做的魚幹,都沒法子拿出去曬了,這可好,一家家的都隻能在屋子裏用火熏,弄得全是魚腥味,屋子也熱的沒法子呆人,剛才我過來的時候村子裏大半的人都在院子裏呢,一路都是腥味,往年可沒有那麽多人做魚幹,你猜為什麽?”
還賣關子?阿珠都想笑了,你想說就說唄,這姑姑,怎麽一下子變得促狹起來?阿珠是不知道啊,自打石頭和大樹躲過了一劫,劉白氏就難得揣著幾個銅錢去了隔壁村有名的神婆那裏,想著問問好歹,不想人家神婆說了,這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以後有的劉白氏的好日子過,可不就把她樂著了嘛,這兩天就沒有正常過,一天天的精神百倍,樂嗬嗬的。
到底是長輩,阿珠也願意配合一下自家姑姑難得的興致,微微側著頭問道:
“姑姑可是聽說了什麽?”
“可不是嘛,聽人說,昨兒那幾個去縣城的人不知怎麽搭上了一個南北貨鋪子的掌櫃的,那掌櫃的正要往內陸去,就準備收魚幹呢,什麽魚幹都要,說是如今不知道哪裏出來一種吃法,用魚幹燉肉,很是受歡迎,這樣一來,這魚幹難得比往年價錢也好些,有三文一斤,比往年的兩文比起來,一百斤那可就多了一百文錢呢,這樣一來,誰家還想著磨粉啊!都鼓足了勁做魚幹了,一船漁獲怎麽都能掙出三百文呢,若是多的,有個四五百文,那感情好,一家子一兩個月的稠粥就有了。”
海邊的人家,若是閑時能有稠粥喝,那日子就已經很不錯了,自然這樣的價錢吸引了不少人,畢竟這做魚幹可占不了什麽壯勞力的時間,就是老人孩子也一樣能幹,誰不想多掙點。就是阿珠聽了都有些心動,可惜了,她家沒有漁船出海,也得不到這樣的收獲,隻能聽聽而已。
“難得有這樣的好事兒,若是這菜譜真的火起來,那以後咱們日子也能好過些,年前蠔貝就讓各家多了點活錢,如今有了這事兒,我瞧著咱們村子如今運勢估計是起來了。”
“可不是,不單是咱們的運勢,就是這沿海漁民的運勢看著也比往年好些。”
劉白氏跟著點頭讚同,她想的更細,想想如今能賣錢的東西,想想今年的收入,確實比以前好,日子也鬆快些,若是再想想隔壁漁村的事兒,心裏也覺得自家這村子似乎是比旁的村子好些,最起碼這次沒死人,至於這掙錢的事兒,他們村尋摸到了,別家漁村也跟著分潤的事兒,雖然感覺有些利益被分潤的糾結,卻也善良的不去計較,隻是把自家的優勢好處多想了幾迴,自然又是高高興興的了,說的話也好聽的很。
阿珠不知道劉白氏心裏那些個彎彎繞繞,隻顧著自己手裏的活計,聽劉白氏說什麽都往下接。
“若是都能好那更好,咱們這周邊幾個村子大多都是有姻親的,他們好了,咱們自然也一樣能好些。”
本是無意中說的閑話,不想這一說,劉白氏倒是一愣,隨即立馬狠狠的點了點頭。
“可不是,百年來嫁出去的,娶進來的,算算那些村子和咱們還真都算的上是親戚,轉上一圈,估計都能沾上五代以內的關係。”
說道這裏,劉白氏忍不住想,若是這樣算,自家這裏,是不是也該把這魚幹的事兒告訴一下其他村子?趁著人家正好高價收的時候,讓其他人也跟著掙上一筆多些的錢?
若是不往這裏想,劉白氏還沒怎麽樣,這往深處想了想,她就怎麽也坐不住了,忙不迭的起身,準備迴去,和自家男人,兒子好生商量商量,若是真的可行,那晚做不如早做,好歹讓人家也多見點情。
“得了,你既然沒事兒,姑就先迴去了,一會兒別做飯啊,姑姑給你們送來,再歇歇,明兒在忙就是了。”
說完人就風風火火的走了,阿珠一時倒是有些愣神,怎麽說走就走了?那今兒她到底是為了什麽來的?
“阿姐,姑姑怎麽走了?”
“啊?哦!姑姑說讓我們別做飯,一會兒她一起做了拿來,對了阿貝,你也別忙了,有功夫幫阿姐去找阿海一趟,把他鞋子大小量了拿來,我給他做雙鞋穿。”
“做鞋?我的呢?“
”放心,你的最先做。小醋壇子。“
☆、第46章 烤魚
即使是一直隻在自己圈子裏轉悠,不怎麽往外尋摸的漁民,真的八卦起來其實也是挺厲害的,更不用說還是牽扯到掙錢這樣的事兒的時候了,消息傳的一樣飛快。劉白氏不過是剛在家中說起要不要告訴其他村子的人,另一邊已經有周邊幾個村子過來走親戚了。很顯然,他們對於這一次這邊一股腦做魚幹的事兒很有些疑惑。
當然一開始必定隻是覺得奇怪,帶著好奇過來問問罷了,可當最近魚幹漲價的事兒一出來,哪裏還顧得上什麽走親戚,立馬就轉身迴去準備掙錢了,沒法子,邊上幾個漁村有幾個比阿珠他們這裏還不如些。
像是北麵的一個漁村,雖然環境比這邊好,不但村子因為正好卡在一處岸邊岩石後頭,少了好些風浪的襲擊,出海後因為水深的緣故,也能有好幾條大些的漁船,打漁收獲更容易些,在近處就能遇上魚群,可同樣也因為這樣,那些能趕海的沙灘也小了好些,近海水裏的海藻什麽的也不容易得到,若不是好歹還有一些薄地能稍微補充些口糧,這日子隻怕早就過不下去了。誰讓海魚難打不說,價錢還大半都便宜的不像樣呢!
如今有了魚幹漲價的事兒,他們能不激動?每次出海他們船大,收獲的魚自然也更多,若是能用魚幹的方式將一些不值錢的魚類賣上好價錢,那他們村子能富裕多少人家?
還有南麵,也有個不小的村子,日子一樣不怎麽樣,別看那個地理位置更好些,在一條河流入海口邊上,河灘泥地裏總能出產好些蛤蜊之類的東西,讓他們總能比旁的村子多些產出,可也因為泥灘地的關係,周邊樹木稀少的比阿珠他們都不如,建房子更是隻能建石頭的,不然不知道哪天就塌了,還因為常年要在泥灘地裏做活,老寒腿的病症更明顯,弄得他們日常消耗更多,不說老薑幾乎每日不能斷,不是擦就是吃,就是每到了冬日,幾乎沒有人能出來做活,這就要了命了,你說,要不趕著天暖和的時候多掙點,冬天怎麽過?為了這,這魚幹的事兒他們也絕對不能錯過了。
這樣的村子周邊很多很多,這個世上,有錢人總是少數,苦哈哈占了七成,而苦人裏頭,漁民更是在最底層,所以即使隻是一文錢的漲價,對他們來說,那也像是天一樣的大事兒。
從阿珠家這個珊瑚礁村得到魚幹的消息開始,不過是兩天的功夫,周邊四五個漁村都得到了消息,一下子這做魚幹的腥味布滿了整個海岸,甚至還有人為了多做點,多賣點,這樣危險的暴風雨天氣裏也冒險出海,就為了多弄點魚迴來,可見他們有多瘋狂。
”這樣下去,這魚幹隻怕價格又該下來了,本就不過是幾個地方需要罷了,收魚幹的人也不多,量在這麽一下子上去這麽多,誰能吃的下來?哎,估計幾天之後,這魚幹就該賣不出去,或者不值錢了。“
過來試新鞋的阿海,一邊摸著那千層底傻樂,一邊對著阿珠難得說出了自己的擔憂,那種歡喜和擔憂的表情結合在一處,讓人看著就想發笑,阿珠這會兒就有這樣的感覺,不過她沒能笑出來,因為阿海說的話讓她也感覺到了一陣的不安,若是魚幹不值錢了,那這些忙乎著做魚幹的人怎麽辦?他們付出了多少勞動?帶著怎麽樣的期待,旁人或許看不懂,可作為漁民中的一員,她怎麽能不明白?
”那可怎麽好?好幾家為了這魚幹,可是冒著雨出海的,那可真是搏命一樣了,若是賣不出去,那豈不是要絕望?“
”我也這麽想,所以啊,這幾日我就在想,咱們的魚是不是隻有這一條路可走,是不是能想點別的法子,你還別說,今兒早上我過來的時候還真是想到了一個,隻是還不知道成不成呢!“
要說阿海,雖然年紀不怎麽大,可這腦子真是好使,就是太公都稱讚說是讀書的好苗子,若是在大戶人家,能從小培養,說不得都能科舉成個秀才舉人呢,可惜了,命裏是個苦人,生在這漁村,還是個父母雙亡的孤兒,打小就隻能靠著親戚養活,哪裏還有讀書的可能!就是如今能有空閑時間去太公那裏認字,都是他如今本事大了,能掙錢,能養活自己了,才能有這樣的閑工夫。
當然這樣的事兒旁人知道的不多,也就是阿貝,因為常常和阿海在一起,連著去學習認字也在一處,這才能知道的這樣詳細,太公的誇獎可是當著阿貝的麵說的,阿珠能不知道?
也因為知道,所以對於阿海剛才說的事兒才這樣的相信,沒有半分的遲疑就跟著擔心起來,阿珠這樣的信任讓阿海心裏高興的,隻覺得心花都開了,自打明白自己的心思,阿海對於阿珠那真是關注度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很是小心的在阿珠和阿貝的麵前刷存在感,刷好感度,看,這不是,連著鞋子都有了,可見這一陣子的心思沒有白花。
將新鞋試著穿了走上幾步,隨即又小心的脫了下來,用布包上塞到懷裏,還小心的摸了摸,感受了一下東西的存在感,阿海這才繼續開口說道:
”你的手藝越發的好了,這鞋子做的,一點都不隔腳,可惜了,這樣的好東西,平日裏可舍不得穿,還是要好生藏著才是,對了阿貝的可做了?“
這關心的,好像阿珠是外人,就他和阿貝親一樣,聽得阿珠忍不住都想要翻白眼了,沒好氣的說道:
”他能沒有?若是沒有,這會兒估計都該鬧上了,那家夥如今越發的鬧騰了,昨兒我想出去海邊轉轉都敢和我鬧上了,死活不讓我出門,當我是紙糊的不成?居然還說怕我淋雨!“
阿珠自己都沒有發覺,如今對著阿海比起以前少了客氣,多了好些的親近,什麽話都能說上幾句了,當然旁人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這才是阿珠這樣改變都沒有察覺不妥的原因。在旁人看來,這兩家都是孤兒,又是鄰居,多走動也是常理。
既然都這樣想了,自然不會沒有盯著死勁關注的,而不緊盯著,又有誰知道他們到底有多親近?就是劉白氏偶爾看到阿海在阿珠家出現,最多不過是以為阿海和阿貝關係不錯,可能常來幫著做些重活罷了。
隻有阿海自己,心下對於如今的局麵萬分的歡喜,覺得自己已經開始慢慢的走進了阿珠和阿貝的生活,在這個家裏也有些像是親人一樣的自在了,所以也跟著說話隨便起來,像是這會兒,聽到阿珠這樣帶著幾分幽怨的語氣,也能調侃幾句:
”你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是不知道,當時阿貝嚇成了什麽樣,那小臉都白了,手腳都在發抖,我瞧著若不是我先站出來,阿貝那小子,估計也在岸邊呆不住,就是我出海的時候,他也想衝上來跟著出去呢,好在有人拉著,不然這麽一個孩子,真上船了,還要分心照顧他,我當時可真是沒有那麽多精力,所以啊,你也多體諒他一下,對他來說,什麽都沒有你重要。“
阿珠能不明白這個?隻是憋得很了,說幾句泄瀉火罷了,聽到阿海這麽說,倒是也有些不好意思,忙轉了個話題問道:
”不說這個了,倒是你,到底想了個什麽主意?說出來我也參詳一二。“
”哦,我想著這魚做魚幹,魚粉的且不去說,那魷魚做魚幹其實並不怎麽實在,曬幹了實在是太硬,正好昨兒二叔哪兒做辣醬炒魷魚,我吃著不錯,所以今兒就想著若是支個架子,將這魷魚用辣醬裹了直接烤是不是也一樣好吃?若是真的能,那咱們要是子啊縣城支個攤子,直接賣這樣的東西,是不是能賣的出去?要是能賣,那最起碼咱們這做魚幹的量就能少好些,不但能減少這魚幹降價的可能,還能給大家夥兒多一條出路。“
阿珠一聽這話果然眼睛都亮了,她怎麽就沒有想到呢,這烤魚什麽的他們以前也是常吃的,除了海鮮粥和魚湯,燉魚,漁民人家想要翻新點花樣,不至於吃的嘴裏沒味,也曾用過這樣那樣的方式,烤魚就是一種,甚至還有鹹魚,醃菜魚等等,都是換口味的好法子,隻是這樣吃多半都隻是在漁民中流行,還真是沒有人想過是不是能在外頭擺攤子賣錢的。
”外頭的人能喜歡?“
”不知道,所以說要試試,我想著這幾日做上個架子,和阿貝去縣城擺個攤看看,要是真成,那到時候村子裏再找幾個人一起做,都不用我們嘴巴說,估計立馬其他人就能反應過來了。看看這魚幹的事兒就知道,大家夥兒都聰明著呢,眼睛也亮的很。“
聽說還帶著阿貝,阿珠狠狠的點了點頭,且不說是不是能成,光是阿海願意帶著阿貝,阿珠覺得就該記得阿海的好,好歹給阿貝多了見世麵的機會,也給了阿貝曆練人情世故的場麵,這對阿貝來說真的很好很需要,在沒有了親爹帶領之後,有這麽一個人帶著他出去見識,阿珠就要見情。
若不是他記得阿貝,他怎麽就不帶著自家堂兄弟,隻是帶著阿貝?還不是因為和阿貝親?還不是知道即使不成,阿貝也不會多說什麽!反正就是兩家人好就是了。
”阿貝,阿貝,趕緊來,你阿海哥找你有事兒呢。“
阿珠精神的高聲喊著阿貝,想著立馬將這事兒給定下,也好安自己的心。今兒這鞋子送的真是太值了!
☆、第47章
很多時候,打開一扇門就能發現另一個世界,阿海就是那個打開門的人。當他帶著阿貝兩個,用從各家收來的各色小魚,在縣城搭起了一個攤子,開始現做現賣辣醬烤魚,並生意不錯之後,周邊的漁民們也開始將視線往這個方向轉移,一個個都開始忙碌起來。
每家的婦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己的拿手絕活,有的魚片粥做的分外的好,有的做薑汁魚特別有一套,還有人對幹燒魚別有技巧,甚至還有人想出了瓦罐悶魚這樣從沒有見過的法子。
一時間整個縣城好像到處都在彌漫著魚肉的香氣,甚至還引來了隔著一個縣城的府城一處書院學子集體過來大餐的風雅美事。這樣的海魚盛宴,不僅僅是帶動了漁民的生活方式轉變,與此同時這附近人吃魚的次數也在不斷的上升,讓漁民的收入也在不斷的增加。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魚幹的事兒上,最終掙了大錢的人幾乎沒有,各家都多多少少有些遺憾,可與此同時因為這樣那樣的熟食銷售,讓漁民們意外發現,這收入不減反增了。
像是南邊那盛產蛤蜊等貝殼類的村子,一個碳烤的攤子,就能比以往多賣出去兩倍多的海貨,北麵一處盛產海腸的海鮮粥鋪子,也明顯掙了大錢,一來二去的,這一個小小的縣城,似乎有了區別於別處的亮點,連著府城的人都知道,要吃海味,來這裏才是最全最多的,讓這個縣城時不時的總有些外來的美食家貢獻銅板銀錢,使得各個行業都沾了光。不說旁的,最起碼那些客棧很高興!
就是縣令也高興啊,因為自己這裏美食出了名可是能影響到他民生上的政績的,沒看到那些上級衙門也有人特意子啊休假時候過來吃美食嘛,這說明啥?說明這名聲真的是傳出去了。
巡街的衙役更高興,這擺攤的多了,自然他們能收的攤位錢就多了,甚至偶爾遇上兩個認識的,還能免費吃上一口好的,讓他們也有吹噓的本錢,能不高興?就是邊上兵營都高興,沒說的,來縣城的人多了,自然這城門口能收的進城費也多了,他們的福利一樣得到了保證。
還有世麵上的商人們也高興,油鹽醬醋的生意好了不說,就是米糧布匹生意也上去了一二層,沒說的,這些漁民們掙了錢,頭一個要才買的可不就是這些個東西嗎,這生意能不好?
最奇怪的是,本來該因為被影響了生意應該不高興的飯館老板居然也一樣歡喜。這讓無數人跌碎了眼睛!其實看的深些,真心不奇怪,因為各色海鮮被做出無數種花樣來,飯店老板們精明的開始各處收購菜譜,準備將這些放到自己其他城市的飯莊裏,好用來吸引食客,再一個,人們也不可能頓頓都吃這些個小吃一般的東西,對他們的生意影響能有多少?和買了菜譜後,在外地其他城市的收入比起來,這裏的一點子差額真心不算什麽了。
整個夏季,似乎沿海的漁民們都變得有些瘋狂,就是石頭兄弟,在自家老爹修好了船之後,也像是完全沒有之前的陰影一般,不住的往海裏奔達。其他村子的人也一樣好像忘記了海裏的風險,忘記了前些日子,還有人喪命在海中,隻是一心趁著這樣的好機會好生的掙上一次錢。
甚至有眼紅阿珠他們村子今年開春好幾家翻修新屋的人,不住的給自己打氣,下定了決心,要拚命掙上一陣,讓自家也住上翻新後牢固保暖的屋子,讓別人來眼氣自己。
借著他們的東風,阿貝好像也被激起了鬥誌,日日的往縣城走,守著那個小小的攤子,忙乎的不亦樂乎,更是在阿海出海後,牢牢的看顧住了他們兩個合夥的鋪子,有時候還要帶著阿帆和阿船那兩個一樣小的孩子,在縣城一群大人中間搶生意。弄到後來,這村子裏一棒子十歲上下的孩子,居然結成了團夥,徹底接過了村子裏大人們的手,在成年男丁往海裏劃拉的時候,他們則負責在縣城擺攤賣錢,除了幾個婦人跟著去當廚子,在沒有讓旁人擔心過,可見他們的能幹。
阿珠也趁機往海裏多去了幾迴。夏季的海底物種繁複,不趁機多弄點,實在是有些浪費,像是那種手掌般長的海蝦,因為漁網捕捉不易,導致隻能靠著人下水撈,所以即使這個時節多的像是數不盡一般,一迴就能帶迴來十來斤,卻依然價格很不錯,能賣上五文一斤,不管是做蝦幹,還是直接賣,都能讓漁民們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