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一點也不喜歡她那個孫女,算計太多的姑娘總是不討人喜歡的,特別是像她這樣經曆過太多的人,自己過於陰暗,總是更喜歡寶珠這樣單純的姑娘。
寶珠倒吸了一口涼氣,女扮男裝跑去全是男子的書院,這個老鄉到底是想做什麽?大慶雖然不像前朝那樣對女子束縛過多,年輕男女也能一起參加茶會詩社,但並不代表就能允許這種出格的行為。
女扮男裝的事都做了,下一步她該不會還想去什麽秦樓楚館見識一下吧。
******
“四公主,這位是......”嘉柔郡主是裕王府的嫡女,年芳十五,也是霍令儀的閨中密友,見到她身邊跟著一個陌生的少女,疑惑地問道,臉上帶著一絲驚豔。
京中何時有了這樣妍麗的姑娘。
“這位是榮國公府的小姐,也是父皇親封的榮慧縣主。”霍令儀開口向在場的小姐介紹到。
“哦,原來是她啊。”眼裏的驚豔瞬間變成了鄙夷,隻是掩藏的很好,一閃而過,沒有被人發現。
榮國公不就是太後那個失散多年的弟弟嗎,據說隻是鄉下來的泥腿子,他們家的姑娘長得再好又有什麽用,內裏肯定粗鄙不堪。
哼,好運的封了個縣主,也不知道有沒有那個本事守著,可別給皇族抹黑。
不僅是她,在場的大多數小姐心中都是這麽想的。
“楊蔓庭呐,她怎麽還沒來,她這個才女架子可夠大的,難不成還讓我們一群人等她一個。”
霍令儀掃視了一圈,也沒看見那個做作的女人。
“你呀,怎麽總是喜歡和她過不去,她爺爺是當朝左相,得罪她對你皇兄沒什麽好處。”嘉柔不明白四公主怎麽總是喜歡和楊蔓庭過不去,在她耳邊好意提醒道。
“楊姐姐可不是這麽不知禮數之人,人家早早就到了,現在正在老裕王妃的屋裏拜見呐。”一個穿著紅衣的小姑娘,手上拿著根鞭子,一臉驕縱。
四公主是陸貴妃的女兒,陸貴妃在後宮一直和顧皇後不對付,陸貴妃的子女自然就是他們顧家的敵人。
寶珠看著她的樣子,覺得有些眼熟,思索了一番,這不就是她第一次進京遇見的那個小姑娘嗎,真是冤家路窄,隻求她沒有認出她來吧,不然又是一場麻煩。
可惜,有時候麻煩不是你想躲就能躲的。
☆、第52章 賞梅(捉蟲)
“各位小姐,王妃已在倚梅園等候,請各位小姐移步。”一位穿著淡粉宮裝的女子進到屋中,行完禮說道。
“母妃估計都等急了,我們這就過去吧。”嘉柔郡主聽到丫鬟的稟報,開口說道。
眾女眷跟著她,三三兩兩的結伴朝梅園走去。
寶珠自然是跟在四公主後麵的,芳嬤嬤在她身邊小心的指點她。
“那是兵部尚書的嫡長女......”
寶珠仔細地記著芳嬤嬤的話,以防到時候鬧出笑話。
“那位是驃騎大將軍家的小姐,性子有些刁蠻,為人不好相處。”
寶珠順著她的話看過去,一襲耀眼的紅衣晃人眼球,似乎感覺到了她的目光,眼神淩厲地向她看來,眉毛上挑,帶著一絲探究。
寶珠被人抓包,雙頰微紅,朝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那女子怔了怔神,微眯了一下眼睛,麵無表情的轉過頭,讓寶珠鬆了一口氣。
一群人來到梅園,走過一條長廊,視線豁然開朗,一群貴婦人坐在園中親熱交談著。
“那位就是裕王妃了。”芳嬤嬤指著人群中心,對寶珠說道。
裕王妃皮膚白皙,穿著一襲淡青色石榴裙,披著白狐滾邊披風,三千青絲用幾支鸞鳳青鳥簪綰起,雅致風流。
“母妃。”嘉柔郡主小步向裕王妃走去。
“四公主也來了。”裕王妃親熱的看向霍令儀。
“臣婦給四公主請安。”眾女眷齊齊起身向霍令儀行了半禮,在場的,除了裕王妃,就屬她的品級最高。
“大家快起來,本就是遊玩賞樂的活動,不需要拘泥於這些俗禮。”霍令儀嘴上這麽說著,心裏卻很是得意別人對她的臣服。
“四公主請坐上首。”裕王妃指了指她身邊的位置,讓她過去。
霍令儀歉意的看了一眼寶珠,撇下她,走到了裕王妃身邊坐下。
“請王妃和諸位夫人恕罪,臣女來遲一步。”
一聲悅耳的聲音傳入耳中。
來人一襲淡粉色華服,裙擺拖曳在地上,隨著她的步伐,柔美擺動,黑黝黝的雙眸一眼望不到底,白皙秀致的小臉略施粉黛,氣質如蘭。
好一個如玉佳人。
“老太妃喜愛楊小姐,所以把人拘在屋裏不肯放出來,哪裏能怪罪於你。”裕王妃笑著替她解圍。
寶珠若有所思,原來這人就是四公主剛剛提起的那個小姐啊,不知道兩人有什麽過節,讓霍令儀一直逮著她不放。
“早就聽聞左相府的姑娘一手丹青冠絕群芳,今日賞梅,不知是否有幸欣賞。”一位婦人在一旁說笑道。
楊蔓庭宛然一笑,“這隻是別人的謬讚罷了,裕王妃的牡丹圖天下一絕,我的技藝隻作閨中之樂,不敢在眾位夫人麵前獻醜。”
她的謙遜讓在場的眾位夫人心中稱讚,其中不著痕跡的吹捧讓裕王妃也開懷不少。
“楊小姐過謙了,今天賞梅宴,我可是準備了三件彩頭,諸位小姐皆可表演才藝,我與眾夫人做評審,選出前三名獲勝者,楊小姐不妨畫一幅梅花圖讓大家品鑒一番。”
裕王妃的話讓在場的小姐都有所心動,她們當然不是為了王妃口中的那三件彩頭,而是為了能在各位夫人心中掛個號,於自己的名聲也有益。
寶珠安安穩穩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這種出風頭的是還是留給別人吧。
“既然如此,臣女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楊蔓庭思索了一番,點頭應下。
丫鬟很快準備好了桌案和畫紙,楊蔓庭踱步到案前,提起筆揮灑墨水。
梅花枝幹勁健,繁而不亂,疏密有序,寥寥數筆,將梅花傲雪淩霜的孤傲氣質描繪於之上。
“妙極,妙極。”
兩個丫鬟將畫從桌案上拿起,一眾女眷上前細細觀摩,嘴上嘖嘖稱讚。
饒是楊蔓庭再穩重,臉上也忍不住帶上了一絲得色。
“這麽大一張紙上就畫了幾朵梅花,未免有些單調,不如由我在畫上題詩一首吧。”霍令儀怎麽可能看著她風光,見眾人都圍著她的畫,開口說道。
“既然四公主有此雅興,臣女自然卻之不恭。”楊蔓庭並沒有因為她話語中的挑釁而生氣,依舊麵帶微笑,言語包容。
兩廂對比,高下立判,隻是霍令儀是當朝公主,也沒有哪個不長眼的會指出來。
寶珠到是很好奇,她這個老鄉會寫些什麽。
霍令儀執筆就寫: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這估計是現代人都知道的一首詩,當初甄環傳紅遍大江南北,裏麵男女主初識的場景更是為人津津樂道,霍令儀也因此記住了那首詩。
裕王妃仔細研讀了好幾遍,不禁對她這個皇侄女刮目相看,能寫出如此氣韻錚錚的詩詞,絕非常人。
在場的夫人也忍不住對她改觀。
霍令儀得意的看向楊蔓庭,發現她仿佛陷入了沉思,根本沒理會她的挑釁,有種出氣沒出對地方的感覺,心中有些鬱卒。
“我們果然是老了,比不上她們年輕人。”裕王妃讚賞地點點頭,“不知還有哪位小姐上場一試。”
有楊蔓庭和四公主珠玉在前,剩下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想現在上場。
“聽聞榮慧縣主的父親是當年的狀元,想必榮慧縣主家學淵源,定能做出一首好詩吧。”顧明珠早就認出了寶珠就是當年害她出醜的人,不懷好意的將矛頭直指向她。
寶珠心裏苦笑,果然還是躲不過。
眾人的目光也隨著她的話轉了過來。
“榮慧縣主?”
裕王妃對這個封號有些陌生,嘉柔在她耳旁輕聲解釋到。
“芳嬤嬤也來了。”裕王妃這時候才注意到一直站在寶珠身後的身影。
“太後怕縣主初到京城,對京城的一些禮節還不習慣,讓我在一旁提醒。”芳嬤嬤向裕王妃行了一個禮,解釋道。
裕王妃若有所思,看來這個新封的縣主在太後心裏的地位不低啊,連芳嬤嬤都派出來了。
“怎麽,榮慧縣主難道膽怯了,還是你們傅家家學不足,不想丟人現眼。”顧明珠明顯不肯放過她,言辭咄咄逼人,讓在場的眾人都忍不住皺了眉。
芳嬤嬤正要上前,被寶珠攔了下來。
“我從小愚笨,對詩詞並不精通。”寶珠本不想與她計較,但是現在她得寸進尺,還牽扯上了她的家人,若是現在退步,豈不是連累爹爹一起被人恥笑。
“剛才品鑒四公主的詩詞,臣女欽佩不已,隻是想提一個小小的建議。”
霍令儀心中不屑,這首詩可是流傳千年的巨作,哪是她想改就能改的。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若將“逆風”改為“朔風”恐怕更恰當些,“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更能凸顯素潔高雅,傲骨錚錚的氣韻。
寶珠早在看到她寫下那首詩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其實那首詩的原文就是“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可是隨著甄環傳的熱播,大家都習慣將其讀成“逆風”,其實也沒錯,的確有那個用法,隻是寶珠自己覺得還是“朔”字更恰當罷了。
霍令儀心中不屑,什麽朔風,有什麽區別嗎,該不會是想不出寫什麽詩,隨意糊弄的吧。
裕王妃越想越妙,拍了拍手,“榮慧縣主果然好巧思,這個朔字改的極妙。”
霍令儀聽了裕王妃的話,心中十分不忿。
“四公主文采斐然,我遠不如她,這首詠梅猶如神來之筆,讓人迴味無窮。”寶珠一點也不想得罪這個老鄉。
霍令儀聽了她的誇讚果然麵色緩和。
“的確,這首詠梅意境幽遠,的確是上上之作。”裕王妃當然也不會蠢笨到那個地步,接過寶珠的話,開始誇讚道。
雖然如此,在場的夫人也看到了她靈慧的一麵,對這個初到京城的縣主有了一絲好感,連開頭在心中嘲笑她的出生的幾個小姐也忍不住對她有所改觀。
顧明珠看自己的刁難被輕鬆化解,心裏的鬱氣越積越深,打定主意,一定要找到機會好好教訓她。
“王妃,老太妃聽說太後身邊的芳嬤嬤來了,請人過去。”一個宮女走入園中說道。
“這......”芳嬤嬤看了一眼寶珠,麵露猶色。
“嬤嬤,我沒事,有春香和秋香陪我就可以了。”寶珠說道。
“你們兩個可要跟緊縣主,若是有什麽閃失,小心你們的皮。”芳嬤嬤厲聲叮囑幾句,跟著那個宮女離開。
“聽說裕王府暖閣裏四季如春,不如我們一起去賞花吧。”冬季裏除了梅花就沒什麽花可以欣賞,一些姑娘在那興致衝衝的提議道。
寶珠倒吸了一口涼氣,女扮男裝跑去全是男子的書院,這個老鄉到底是想做什麽?大慶雖然不像前朝那樣對女子束縛過多,年輕男女也能一起參加茶會詩社,但並不代表就能允許這種出格的行為。
女扮男裝的事都做了,下一步她該不會還想去什麽秦樓楚館見識一下吧。
******
“四公主,這位是......”嘉柔郡主是裕王府的嫡女,年芳十五,也是霍令儀的閨中密友,見到她身邊跟著一個陌生的少女,疑惑地問道,臉上帶著一絲驚豔。
京中何時有了這樣妍麗的姑娘。
“這位是榮國公府的小姐,也是父皇親封的榮慧縣主。”霍令儀開口向在場的小姐介紹到。
“哦,原來是她啊。”眼裏的驚豔瞬間變成了鄙夷,隻是掩藏的很好,一閃而過,沒有被人發現。
榮國公不就是太後那個失散多年的弟弟嗎,據說隻是鄉下來的泥腿子,他們家的姑娘長得再好又有什麽用,內裏肯定粗鄙不堪。
哼,好運的封了個縣主,也不知道有沒有那個本事守著,可別給皇族抹黑。
不僅是她,在場的大多數小姐心中都是這麽想的。
“楊蔓庭呐,她怎麽還沒來,她這個才女架子可夠大的,難不成還讓我們一群人等她一個。”
霍令儀掃視了一圈,也沒看見那個做作的女人。
“你呀,怎麽總是喜歡和她過不去,她爺爺是當朝左相,得罪她對你皇兄沒什麽好處。”嘉柔不明白四公主怎麽總是喜歡和楊蔓庭過不去,在她耳邊好意提醒道。
“楊姐姐可不是這麽不知禮數之人,人家早早就到了,現在正在老裕王妃的屋裏拜見呐。”一個穿著紅衣的小姑娘,手上拿著根鞭子,一臉驕縱。
四公主是陸貴妃的女兒,陸貴妃在後宮一直和顧皇後不對付,陸貴妃的子女自然就是他們顧家的敵人。
寶珠看著她的樣子,覺得有些眼熟,思索了一番,這不就是她第一次進京遇見的那個小姑娘嗎,真是冤家路窄,隻求她沒有認出她來吧,不然又是一場麻煩。
可惜,有時候麻煩不是你想躲就能躲的。
☆、第52章 賞梅(捉蟲)
“各位小姐,王妃已在倚梅園等候,請各位小姐移步。”一位穿著淡粉宮裝的女子進到屋中,行完禮說道。
“母妃估計都等急了,我們這就過去吧。”嘉柔郡主聽到丫鬟的稟報,開口說道。
眾女眷跟著她,三三兩兩的結伴朝梅園走去。
寶珠自然是跟在四公主後麵的,芳嬤嬤在她身邊小心的指點她。
“那是兵部尚書的嫡長女......”
寶珠仔細地記著芳嬤嬤的話,以防到時候鬧出笑話。
“那位是驃騎大將軍家的小姐,性子有些刁蠻,為人不好相處。”
寶珠順著她的話看過去,一襲耀眼的紅衣晃人眼球,似乎感覺到了她的目光,眼神淩厲地向她看來,眉毛上挑,帶著一絲探究。
寶珠被人抓包,雙頰微紅,朝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那女子怔了怔神,微眯了一下眼睛,麵無表情的轉過頭,讓寶珠鬆了一口氣。
一群人來到梅園,走過一條長廊,視線豁然開朗,一群貴婦人坐在園中親熱交談著。
“那位就是裕王妃了。”芳嬤嬤指著人群中心,對寶珠說道。
裕王妃皮膚白皙,穿著一襲淡青色石榴裙,披著白狐滾邊披風,三千青絲用幾支鸞鳳青鳥簪綰起,雅致風流。
“母妃。”嘉柔郡主小步向裕王妃走去。
“四公主也來了。”裕王妃親熱的看向霍令儀。
“臣婦給四公主請安。”眾女眷齊齊起身向霍令儀行了半禮,在場的,除了裕王妃,就屬她的品級最高。
“大家快起來,本就是遊玩賞樂的活動,不需要拘泥於這些俗禮。”霍令儀嘴上這麽說著,心裏卻很是得意別人對她的臣服。
“四公主請坐上首。”裕王妃指了指她身邊的位置,讓她過去。
霍令儀歉意的看了一眼寶珠,撇下她,走到了裕王妃身邊坐下。
“請王妃和諸位夫人恕罪,臣女來遲一步。”
一聲悅耳的聲音傳入耳中。
來人一襲淡粉色華服,裙擺拖曳在地上,隨著她的步伐,柔美擺動,黑黝黝的雙眸一眼望不到底,白皙秀致的小臉略施粉黛,氣質如蘭。
好一個如玉佳人。
“老太妃喜愛楊小姐,所以把人拘在屋裏不肯放出來,哪裏能怪罪於你。”裕王妃笑著替她解圍。
寶珠若有所思,原來這人就是四公主剛剛提起的那個小姐啊,不知道兩人有什麽過節,讓霍令儀一直逮著她不放。
“早就聽聞左相府的姑娘一手丹青冠絕群芳,今日賞梅,不知是否有幸欣賞。”一位婦人在一旁說笑道。
楊蔓庭宛然一笑,“這隻是別人的謬讚罷了,裕王妃的牡丹圖天下一絕,我的技藝隻作閨中之樂,不敢在眾位夫人麵前獻醜。”
她的謙遜讓在場的眾位夫人心中稱讚,其中不著痕跡的吹捧讓裕王妃也開懷不少。
“楊小姐過謙了,今天賞梅宴,我可是準備了三件彩頭,諸位小姐皆可表演才藝,我與眾夫人做評審,選出前三名獲勝者,楊小姐不妨畫一幅梅花圖讓大家品鑒一番。”
裕王妃的話讓在場的小姐都有所心動,她們當然不是為了王妃口中的那三件彩頭,而是為了能在各位夫人心中掛個號,於自己的名聲也有益。
寶珠安安穩穩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這種出風頭的是還是留給別人吧。
“既然如此,臣女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楊蔓庭思索了一番,點頭應下。
丫鬟很快準備好了桌案和畫紙,楊蔓庭踱步到案前,提起筆揮灑墨水。
梅花枝幹勁健,繁而不亂,疏密有序,寥寥數筆,將梅花傲雪淩霜的孤傲氣質描繪於之上。
“妙極,妙極。”
兩個丫鬟將畫從桌案上拿起,一眾女眷上前細細觀摩,嘴上嘖嘖稱讚。
饒是楊蔓庭再穩重,臉上也忍不住帶上了一絲得色。
“這麽大一張紙上就畫了幾朵梅花,未免有些單調,不如由我在畫上題詩一首吧。”霍令儀怎麽可能看著她風光,見眾人都圍著她的畫,開口說道。
“既然四公主有此雅興,臣女自然卻之不恭。”楊蔓庭並沒有因為她話語中的挑釁而生氣,依舊麵帶微笑,言語包容。
兩廂對比,高下立判,隻是霍令儀是當朝公主,也沒有哪個不長眼的會指出來。
寶珠到是很好奇,她這個老鄉會寫些什麽。
霍令儀執筆就寫: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這估計是現代人都知道的一首詩,當初甄環傳紅遍大江南北,裏麵男女主初識的場景更是為人津津樂道,霍令儀也因此記住了那首詩。
裕王妃仔細研讀了好幾遍,不禁對她這個皇侄女刮目相看,能寫出如此氣韻錚錚的詩詞,絕非常人。
在場的夫人也忍不住對她改觀。
霍令儀得意的看向楊蔓庭,發現她仿佛陷入了沉思,根本沒理會她的挑釁,有種出氣沒出對地方的感覺,心中有些鬱卒。
“我們果然是老了,比不上她們年輕人。”裕王妃讚賞地點點頭,“不知還有哪位小姐上場一試。”
有楊蔓庭和四公主珠玉在前,剩下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想現在上場。
“聽聞榮慧縣主的父親是當年的狀元,想必榮慧縣主家學淵源,定能做出一首好詩吧。”顧明珠早就認出了寶珠就是當年害她出醜的人,不懷好意的將矛頭直指向她。
寶珠心裏苦笑,果然還是躲不過。
眾人的目光也隨著她的話轉了過來。
“榮慧縣主?”
裕王妃對這個封號有些陌生,嘉柔在她耳旁輕聲解釋到。
“芳嬤嬤也來了。”裕王妃這時候才注意到一直站在寶珠身後的身影。
“太後怕縣主初到京城,對京城的一些禮節還不習慣,讓我在一旁提醒。”芳嬤嬤向裕王妃行了一個禮,解釋道。
裕王妃若有所思,看來這個新封的縣主在太後心裏的地位不低啊,連芳嬤嬤都派出來了。
“怎麽,榮慧縣主難道膽怯了,還是你們傅家家學不足,不想丟人現眼。”顧明珠明顯不肯放過她,言辭咄咄逼人,讓在場的眾人都忍不住皺了眉。
芳嬤嬤正要上前,被寶珠攔了下來。
“我從小愚笨,對詩詞並不精通。”寶珠本不想與她計較,但是現在她得寸進尺,還牽扯上了她的家人,若是現在退步,豈不是連累爹爹一起被人恥笑。
“剛才品鑒四公主的詩詞,臣女欽佩不已,隻是想提一個小小的建議。”
霍令儀心中不屑,這首詩可是流傳千年的巨作,哪是她想改就能改的。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若將“逆風”改為“朔風”恐怕更恰當些,“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更能凸顯素潔高雅,傲骨錚錚的氣韻。
寶珠早在看到她寫下那首詩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其實那首詩的原文就是“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可是隨著甄環傳的熱播,大家都習慣將其讀成“逆風”,其實也沒錯,的確有那個用法,隻是寶珠自己覺得還是“朔”字更恰當罷了。
霍令儀心中不屑,什麽朔風,有什麽區別嗎,該不會是想不出寫什麽詩,隨意糊弄的吧。
裕王妃越想越妙,拍了拍手,“榮慧縣主果然好巧思,這個朔字改的極妙。”
霍令儀聽了裕王妃的話,心中十分不忿。
“四公主文采斐然,我遠不如她,這首詠梅猶如神來之筆,讓人迴味無窮。”寶珠一點也不想得罪這個老鄉。
霍令儀聽了她的誇讚果然麵色緩和。
“的確,這首詠梅意境幽遠,的確是上上之作。”裕王妃當然也不會蠢笨到那個地步,接過寶珠的話,開始誇讚道。
雖然如此,在場的夫人也看到了她靈慧的一麵,對這個初到京城的縣主有了一絲好感,連開頭在心中嘲笑她的出生的幾個小姐也忍不住對她有所改觀。
顧明珠看自己的刁難被輕鬆化解,心裏的鬱氣越積越深,打定主意,一定要找到機會好好教訓她。
“王妃,老太妃聽說太後身邊的芳嬤嬤來了,請人過去。”一個宮女走入園中說道。
“這......”芳嬤嬤看了一眼寶珠,麵露猶色。
“嬤嬤,我沒事,有春香和秋香陪我就可以了。”寶珠說道。
“你們兩個可要跟緊縣主,若是有什麽閃失,小心你們的皮。”芳嬤嬤厲聲叮囑幾句,跟著那個宮女離開。
“聽說裕王府暖閣裏四季如春,不如我們一起去賞花吧。”冬季裏除了梅花就沒什麽花可以欣賞,一些姑娘在那興致衝衝的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