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牛刀小試
第二日談判照常。除了談出一些糧草賠償方麵的細節以外, 基本上算是一無所獲。史文恭一改跟她獨處時的低聲下氣, 又變迴了兀術身邊的金牌智囊。當初京城朝廷裏集體製定的好幾樣迂迴戰略,都被他眼尖地識破提醒,掐滅在了萌芽之中。甚至還有意無意的透露出來,西路軍眼下正和武鬆的援軍在平遙左近膠著,雙方各有不小傷亡。因此東京城眼下可以算是孤島一座, 兀術有大把的時間決定對這塊肥肉從何下口。
兀術十分高興:“這是何時的消息, 我都不知道。”
史文恭微笑, 眼睛卻看著潘小園, 不顧她的臉色微變, “半個時辰前, 快馬哨探來報知的。當時四太子尚在更衣, 那小兵不敢進去。”
這話說得不避人, 金軍上下都喜形於色。而潘小園心裏一晃。不敢想象他說的“大批傷亡”, 到底能具象成什麽樣子。
連秦檜都有點失去信心了,覷個機會悄悄跟她說:“夫人, 照這麽下去……咱們進展堪憂啊。”
她迅速調整了狀態,倒是不慌,“還按原計劃,明日見機行事。”
派了騎快馬, 向東京城報平安, 同時匯報談判進展。
這一晚上,秦檜照例在營中轉悠“社交”,跟兀術套近乎。史文恭倒沒來找她, 睡了個安穩覺。
第三日,潘小園梳妝完畢,換一身寬鬆飄逸水玉色裙,飽飽吃了一頓早飯,讓親兵帶到中軍帳裏。一路上見到常勝軍集體晨練,號子喊得震天響。心中不禁暗暗生出比較之意,觀察了片刻,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這些兵馬的平均戰鬥水平,確實比東京城內的禁軍們高上那麽一點點。
士兵們見她走近,雖有軍法約束著,不敢多說多看,但引起她注意的心思很明顯。她腳下一會兒滾來一塊鉛彈,臉頰上一會兒甩來一陣拳頭揮來的風。要麽就是耳邊突然響起一聲“得令!”的大喝,明顯是掐著她走過來的時間開口的,嚇一大跳。一轉頭,一個滿臉橫肉的大漢衝她樂。
整個常勝軍中,多少人一輩子沒見過如此明豔動人的窈窕淑女,性子又親和,有些人看到她時,眼裏的異樣之光,她也不是注意不到。
但軍法嚴明,她又是使臣身份,再借一百個膽子也沒人敢造次,於是也隻限於對她友好而已。兩日下來,近身保護她的那些親兵尤其覺得臉上光彩,倒有些開始討好她的意思。
身邊帶路的親兵口中嗬嗬做聲,連聲嗬斥:“不得無禮!”
到了帳裏,秦檜已經提前到了,和兀術兩人一立一坐,不知在聊什麽,兩人都是麵帶微笑,其樂融融。
談判桌照例鋪開。帳子裏照樣熏的是蘇合玫瑰香。今日豔陽高照,陽光透過軍帳的縫隙裏射進來,再打在地圖上,頗有些普照四方的佛性。
按照計劃,今日便該做個了斷。要麽雙方各不相讓,城頭兵戎相見;要麽有人做出妥協,避免流血。前者一定是宋方吃虧,而後者……
多半也是宋方吃虧。
史文恭姍姍來遲,說是營裏兩撥軍士鬧矛盾,誰也不服誰,眼看要頭破血流,他趕緊跑去解圍,因此遲了些個,望四太子恕罪。
兀術皺了眉,問一句:“鬧事的人都消停了?”
“看在小人薄麵上,暫時止了衝突。但這些人來自遼東兩個敵對部族,積怨已久,隻怕以後需要用心安撫……”
兀術點點頭,淡淡來一句:“哦,他們倒是都聽你的。”
史文恭立刻住口。平日裏他幫著四太子分憂解難日理萬機,哪次不是換來衷心讚許,可今日怎麽聽他有些陰陽怪氣的意思呢?
躬身說道:“小人畢竟在常勝軍中久一些……”
還不知該如何措辭才顯得體,旁邊秦檜湊趣笑道:“這話倒是沒錯。誰不知道整個常勝軍全賴史參謀調教訓練,那是從幽州城就建立起來的情分,大夥自然買他的麵子。這叫做德高望重,我宋軍中就沒有這樣的將領。四太子可謂慧眼識人。有如此大將輔佐,羨煞旁人哪。”
史文恭麵色一黑,剛要接話,秦檜抬頭,小碎步殷勤踱過來:“喲嗬嗬,潘夫人來啦。”
又是一番寒暄。方才那點小小尷尬被擱置一邊。兀術緊盯她一刻,笑道:“潘娘子操勞了這兩日,眼見憔悴。說實話,我倒盼著咱們今日一事無成,好讓你早些迴城休息。你放心,我已傳下令去,到時我大軍進城,也必定優待於你,不讓你受半點驚嚇。”
三天了,順口占便宜的毛病還不改。史文恭對她起碼還有些尊敬禮貌,這四太子直接把她當囊中之物。
咬著嘴唇,現出惱怒之色,臉蛋氣出一抹紅,好似身邊香爐裏的玫瑰香餅。
史文恭立刻看不下去,也覺得自己主公在某些方麵太沒出息,忍不住再徒勞地勸諫一句:“四太子,咱們要從從容容的大軍進城,怕是沒那麽容易。還是今日談……”
兀術卻一下子火了:“你怎知道沒那麽容易!我是元帥,你是元帥?”
史文恭再一怔,退一步,手放胸前,深深行禮:“自然四太子是元帥。小人不過是個出主意的。”
這話說得無懈可擊。但他本是心高氣傲的底子,縱然城府極深,此時也忍不住露出些微的不以為然之色。
兀術懶得用心體察手下人的心思,聽他服軟,“哼”一聲,就算過去了。但這一瞬間的不服卻讓秦檜明察秋毫。秦檜立刻臉上堆笑,勸道:“史參謀何必說氣話。你的能耐大夥都看在眼裏,過去的征戰事跡,下官也聽人說得耳朵起繭了,如何隻能稱得上‘出主意的’?未免也太過謙啦——四太子,史參謀在軍中,一向是這麽低調?君子泰而不驕,下官佩服之至,真該學習學習。”
史文恭臉色一沉,“秦中丞,請你少說兩句!”
潘小園輕聲咳嗽,懵懂無知插一句:“諸位怎的聊上了,今日還談不談正事了?”
這才想起來把她忘了。史文恭看她一眼,麵色轉和了些,“娘子先請坐。”
秦檜殷勤給她拉椅子:“史參謀都發話了,娘子坐。”
兀術不由自主攥了攥拳頭。本來史文恭那句“娘子請坐”的客氣話平平無奇,他沒覺得怎樣;可偏偏秦檜又上趕著重複一遍,還說什麽“史參謀都發話了”——合著史參謀才是會麵的主導,他四太子呢?是旁邊端茶送水的?
氣鼓鼓坐下。史文恭待要落座,忽然斜裏伸來一隻粗壯的手臂,把他擋住了。
“史參謀,你連日勞累,今天的會議,你不必參加了。迴營休息休息,看看宋軍城頭有沒有動靜。去吧。”
史文恭一驚:“四太子,你……”
一反常態的沒稱他為“鬥兀溫”,而是隨著秦檜叫了他的職銜名,疏離之意躍然口中。
“叫你走,你就走!”
秦檜笑道:“四太子心直口快,原是體恤將官,語氣差了些個,史參謀別介意。”
史文恭自然不肯聽話滾蛋。平心靜氣說:“小人既為軍前參謀,今日如何能夠缺席。軍中情況,也是小人更熟悉些個。四太子但一切做主,小人在旁查漏補缺便是。”
兀術冷笑,剃光的額角上一道粗獷青筋現出一刻,隨即隱去。
“好,好,常勝軍畢竟是你一手帶出來的,軍中情況,原來是你更熟悉。缺了你,我完顏宗弼原來就成了睜眼瞎!”
一番怒氣完全不知從何而來。史文恭再一凜,完全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識時務者為俊傑,強笑道:“不敢!既然四太子吩咐,小人便告辭。若有需要我的時候……”
“不需要!”
此時兀術的其他親信也覺出氣氛不對,趕緊過來相勸。不管是耿直的、圓滑的、粗鹵的、細膩的,全都你一言我一語勸道:“史參謀為我軍忠心效力許久,我們都看在眼裏,四太子何必為著幾句外人無心之言,和自己人生出嫌隙?何況正是作戰之時,軍中缺他不得!”
明眼人也看出是秦檜在其中興風作浪,瞥一眼兩位“宋使”,也知道家醜不可外揚,低聲勸道:“眼下尚有旁人在側,咱們且不要爭吵。”
這些人都是軍中的左膀右臂,兀術總不能全得罪了,哼一聲,“我心裏有數!”
心中卻想:為什麽所有人都在替他說話?
潘小園聽得幾個大男人嗆起來,坐立不安不知所措,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花容失色底下,朝秦檜給了個“請繼續”的眼神。
秦檜立刻接話:“幾位將軍說得對。四太子千萬消氣。下官方才說話若有疏漏處,還請恕下官嘴笨,一切錯處在我。誰不知你倆歃血為盟,情若兄弟,千萬莫要因為我們傷了和氣。”
史文恭朝他看一眼。這狗腿子總算說了句人話。
隨後表情一僵。人話裏雜了兩顆狗屎。“歃血為盟、情若兄弟”四個字,明明白白的是在提醒兀術,他四太子和史文恭眼下關係,並非主公與奴才,而更像是平等的盟友——一個有聲望和地位,一個有武力和謀略。如此清晰的各取所需,連秦檜這種初來乍到的“外人”都瞧出來了。
他要是真乖乖滾蛋了,恐怕就沒機會再進這頂帳子!
麵色陰沉一刻,咬牙道:“我看該走的是秦中丞你!來人!請秦中丞出去休息。”
“宋使”不能輕動。隻能先把這條毒蛇安置別處,談判之事,不怕耽擱。
立刻有兩個常勝軍小校跑步進來,“參謀,什麽事?”
秦檜大驚,可憐兮兮地看兀術:“這,這……我們是使節……”
“秦中丞,請你少說兩句!”
而兀術更是聽得虎軀一震。這兩晚的歡樂宴飲,秦檜跟他講了半夜的故事,什麽劉邦立漢,什麽三國爭霸,直至宋太祖陳橋兵變的光榮曆史,讓他大開眼界之餘,深感漢人的狡黠與權謀之可怕。此時一聽“兄弟”二字,腦海裏驟然想到:當年劉備投奔曹操的時候,曹操說什麽來著?“玄德與吾,兄弟也”!周世宗柴榮,當年和趙匡胤不也是曾經兄弟相稱麽!
大步迎上去截住,眼睛通紅,一指史文恭,沒頭沒尾問那兩個小校:“你們是聽我的,還是聽他的?”
偏那兩個小校不知前情,無措答道:“是參謀喚末將們進來的啊,不知史參謀有何吩咐?”
兀術大怒,一手一用力,將兩個常勝軍小校推個跟頭,朝史文恭傲然道:“早有人跟我說,常勝軍隻知你史文恭之名,不知我四太子之尊,我還不信!這幾日你頻頻插手和談,正著反著跟我過不去,到底存著什麽心思!”
四太子剛愎自用,平時覺得史文恭“忠言逆耳”,自己“虛心納諫”,得以不斷進步成長,因此對他還是感激居多。可被秦檜灌了這幾日的迷魂湯,當真稱得上是醍醐灌頂,猛然開竅:敢情這姓史的一直把自己當猢猻耍呢!
迴想起史文恭的每一句話,越想越覺得別有用心。
“為什麽不讓我直接攻城?說什麽時機未到?為什麽收買人心,讓所有人都敬你服你?還有……還有攻幽州那次,你為什麽不聽我調度,單獨率軍去打西城門?早該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虧我還叫過你鬥兀溫!”
饒是史文恭涵養再好,聽得這句汙蔑,也怫然怒道:“那次我若聽你調度,咱們早就進了唿延灼的埋伏陣,至少要折五萬人!”
也知道再頂撞下去,自己討不得好去,朝兀術一拱手。
拂袖而走,袍角帶過一陣風,餘光正瞟見縮在角落裏的嬌豔少婦,看似不知所措地攥著簾子一角,眼神裏卻沒一絲慌亂,安安靜靜的看戲。
深深看她一眼,眼神裏明明白白八個字:事已至此,我不怪你。
兀術猶如挨了當頭一棒,須發戟張,牙齒咬得格格響:“‘和談結束之前絕不出兵’?小美人,你過來!這話是誰說的!何時說的!我怎麽不知道!”
潘小園輕輕掩住嘴,故作驚疑地望了兀術一眼,意思是你難道不知?
她也知自己害人不淺,畢竟有那麽一兩分的過意不去,輕輕垂下頭,然後狠心迎上去,抓住他袖口。
“史將軍別走……那日你不是向我保證過,和談結束之前絕不出兵?你……你別甩手不管,好不好?”
秦檜湊在兀術耳邊,輕聲道:“四太子難道不知,史參謀和我們潘夫人……嗯,是多年的舊相識了。”
隻一句話,暗示無數。潘小園猝不及防,心頭突突跳。秦檜這迴超綱發揮,為了抹黑史文恭不遺餘力,居然連帶著把自己也拉下水了!
史文恭在人前隻是對她稍微客氣些而已。但以秦檜鑒貌辨色的能耐,這幾日下來,足夠瞧出些蛛絲馬跡了。“多年的舊相識”既可以是兩三年,也可以是十年二十年,怎麽說都不會有破綻。
兀術怒不可遏,突然想起來,“原來如此!前日中軍宴飲,旁人都到了,你半途離席,去做什麽來?左右,去叫他身邊親兵過來問,他去做什麽來!”
其實已經不用審親兵。史文恭的“半途離席”,放在任何其他時刻,並非什麽值得注目之事;偏偏撞上兀術疑心最盛的時刻,再如何辯解也是枉然。
史文恭怫然道:“左右我不曾逢迎拍馬、趨炎附勢,喝酒喝到醜態百出!”
兀術完全昏頭,一記重拳甩過去,讓身邊幾個親兵冒著生命危險拉住了。難怪姓史的為了維護這女人,一次次的拂逆他的意!還編出那麽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沒告訴他倆人認識!
秦檜也是頭一次發現自己的挑撥離間天賦,牛刀小試之下,居然鋒銳無匹。不顧潘小園一個勁使眼色,一發而不可收,繼續乘勝追擊:“這又不稀奇,江湖中人嘛,那個……惺惺相惜,純屬尋常……私交又不影響公事……隻是下官那個、鬥膽提議……現在事關要緊,不能按照江湖規矩來……還是軍法為上……”
兀術點頭,“是了,軍法……”
秦檜立刻接話:“幾位將軍說得對。四太子千萬消氣。下官方才說話若有疏漏處,還請恕下官嘴笨,一切錯處在我。誰不知你倆歃血為盟,情若兄弟,千萬莫要因為我們傷了和氣。”
史文恭朝他看一眼。這狗腿子總算說了句人話。
隨後表情一僵。人話裏雜了兩顆狗屎。“歃血為盟、情若兄弟”四個字,明明白白的是在提醒兀術,他四太子和史文恭眼下關係,並非主公與奴才,而更像是平等的盟友——一個有聲望和地位,一個有武力和謀略。如此清晰的各取所需,連秦檜這種初來乍到的“外人”都瞧出來了。
他要是真乖乖滾蛋了,恐怕就沒機會再進這頂帳子!
鐵青著臉,一字一字道:“史文恭,你擁兵跋扈,目無軍法,多次違抗主帥指令,我忍你已非一日兩日。再放任下去,整個常勝軍,便沒人認得我完顏宗弼!從現在起,你不用掌兵了!來人,去給我把他的兵牌收了來!”
一圈親信同時慌了,連忙伏身諫道:“四太子不可意氣用事!”
也有想反駁秦檜的,馬上想起前幾日已收了宋使的巨額“禮金”,這會子萬萬不好意思翻臉。已見識到了此人的唇舌之利,萬一這奸人一個惱怒,把自己也帶一身泥呢?
更有人早就被秦檜的金子“統戰”,也有早就妒忌史文恭才幹的,此時遲疑著幫腔:“史參謀確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但……”
秦檜慌忙勸道:“都是我等不好,不識禮數,反倒壞了你們主從的情分。四太子是賢德之人,寬宏大量,史參謀一定不會記恨——可不要做鳥盡弓藏、誅殺功臣之事啊!”
對他這樣的貴族主公來說,“鳥盡弓藏”算不上什麽罪惡。昨天不是還聽秦檜洋洋講史,劉邦若不殺異姓王,趙匡胤若不“杯酒釋兵權”,如何能坐穩皇位?
第二日談判照常。除了談出一些糧草賠償方麵的細節以外, 基本上算是一無所獲。史文恭一改跟她獨處時的低聲下氣, 又變迴了兀術身邊的金牌智囊。當初京城朝廷裏集體製定的好幾樣迂迴戰略,都被他眼尖地識破提醒,掐滅在了萌芽之中。甚至還有意無意的透露出來,西路軍眼下正和武鬆的援軍在平遙左近膠著,雙方各有不小傷亡。因此東京城眼下可以算是孤島一座, 兀術有大把的時間決定對這塊肥肉從何下口。
兀術十分高興:“這是何時的消息, 我都不知道。”
史文恭微笑, 眼睛卻看著潘小園, 不顧她的臉色微變, “半個時辰前, 快馬哨探來報知的。當時四太子尚在更衣, 那小兵不敢進去。”
這話說得不避人, 金軍上下都喜形於色。而潘小園心裏一晃。不敢想象他說的“大批傷亡”, 到底能具象成什麽樣子。
連秦檜都有點失去信心了,覷個機會悄悄跟她說:“夫人, 照這麽下去……咱們進展堪憂啊。”
她迅速調整了狀態,倒是不慌,“還按原計劃,明日見機行事。”
派了騎快馬, 向東京城報平安, 同時匯報談判進展。
這一晚上,秦檜照例在營中轉悠“社交”,跟兀術套近乎。史文恭倒沒來找她, 睡了個安穩覺。
第三日,潘小園梳妝完畢,換一身寬鬆飄逸水玉色裙,飽飽吃了一頓早飯,讓親兵帶到中軍帳裏。一路上見到常勝軍集體晨練,號子喊得震天響。心中不禁暗暗生出比較之意,觀察了片刻,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這些兵馬的平均戰鬥水平,確實比東京城內的禁軍們高上那麽一點點。
士兵們見她走近,雖有軍法約束著,不敢多說多看,但引起她注意的心思很明顯。她腳下一會兒滾來一塊鉛彈,臉頰上一會兒甩來一陣拳頭揮來的風。要麽就是耳邊突然響起一聲“得令!”的大喝,明顯是掐著她走過來的時間開口的,嚇一大跳。一轉頭,一個滿臉橫肉的大漢衝她樂。
整個常勝軍中,多少人一輩子沒見過如此明豔動人的窈窕淑女,性子又親和,有些人看到她時,眼裏的異樣之光,她也不是注意不到。
但軍法嚴明,她又是使臣身份,再借一百個膽子也沒人敢造次,於是也隻限於對她友好而已。兩日下來,近身保護她的那些親兵尤其覺得臉上光彩,倒有些開始討好她的意思。
身邊帶路的親兵口中嗬嗬做聲,連聲嗬斥:“不得無禮!”
到了帳裏,秦檜已經提前到了,和兀術兩人一立一坐,不知在聊什麽,兩人都是麵帶微笑,其樂融融。
談判桌照例鋪開。帳子裏照樣熏的是蘇合玫瑰香。今日豔陽高照,陽光透過軍帳的縫隙裏射進來,再打在地圖上,頗有些普照四方的佛性。
按照計劃,今日便該做個了斷。要麽雙方各不相讓,城頭兵戎相見;要麽有人做出妥協,避免流血。前者一定是宋方吃虧,而後者……
多半也是宋方吃虧。
史文恭姍姍來遲,說是營裏兩撥軍士鬧矛盾,誰也不服誰,眼看要頭破血流,他趕緊跑去解圍,因此遲了些個,望四太子恕罪。
兀術皺了眉,問一句:“鬧事的人都消停了?”
“看在小人薄麵上,暫時止了衝突。但這些人來自遼東兩個敵對部族,積怨已久,隻怕以後需要用心安撫……”
兀術點點頭,淡淡來一句:“哦,他們倒是都聽你的。”
史文恭立刻住口。平日裏他幫著四太子分憂解難日理萬機,哪次不是換來衷心讚許,可今日怎麽聽他有些陰陽怪氣的意思呢?
躬身說道:“小人畢竟在常勝軍中久一些……”
還不知該如何措辭才顯得體,旁邊秦檜湊趣笑道:“這話倒是沒錯。誰不知道整個常勝軍全賴史參謀調教訓練,那是從幽州城就建立起來的情分,大夥自然買他的麵子。這叫做德高望重,我宋軍中就沒有這樣的將領。四太子可謂慧眼識人。有如此大將輔佐,羨煞旁人哪。”
史文恭麵色一黑,剛要接話,秦檜抬頭,小碎步殷勤踱過來:“喲嗬嗬,潘夫人來啦。”
又是一番寒暄。方才那點小小尷尬被擱置一邊。兀術緊盯她一刻,笑道:“潘娘子操勞了這兩日,眼見憔悴。說實話,我倒盼著咱們今日一事無成,好讓你早些迴城休息。你放心,我已傳下令去,到時我大軍進城,也必定優待於你,不讓你受半點驚嚇。”
三天了,順口占便宜的毛病還不改。史文恭對她起碼還有些尊敬禮貌,這四太子直接把她當囊中之物。
咬著嘴唇,現出惱怒之色,臉蛋氣出一抹紅,好似身邊香爐裏的玫瑰香餅。
史文恭立刻看不下去,也覺得自己主公在某些方麵太沒出息,忍不住再徒勞地勸諫一句:“四太子,咱們要從從容容的大軍進城,怕是沒那麽容易。還是今日談……”
兀術卻一下子火了:“你怎知道沒那麽容易!我是元帥,你是元帥?”
史文恭再一怔,退一步,手放胸前,深深行禮:“自然四太子是元帥。小人不過是個出主意的。”
這話說得無懈可擊。但他本是心高氣傲的底子,縱然城府極深,此時也忍不住露出些微的不以為然之色。
兀術懶得用心體察手下人的心思,聽他服軟,“哼”一聲,就算過去了。但這一瞬間的不服卻讓秦檜明察秋毫。秦檜立刻臉上堆笑,勸道:“史參謀何必說氣話。你的能耐大夥都看在眼裏,過去的征戰事跡,下官也聽人說得耳朵起繭了,如何隻能稱得上‘出主意的’?未免也太過謙啦——四太子,史參謀在軍中,一向是這麽低調?君子泰而不驕,下官佩服之至,真該學習學習。”
史文恭臉色一沉,“秦中丞,請你少說兩句!”
潘小園輕聲咳嗽,懵懂無知插一句:“諸位怎的聊上了,今日還談不談正事了?”
這才想起來把她忘了。史文恭看她一眼,麵色轉和了些,“娘子先請坐。”
秦檜殷勤給她拉椅子:“史參謀都發話了,娘子坐。”
兀術不由自主攥了攥拳頭。本來史文恭那句“娘子請坐”的客氣話平平無奇,他沒覺得怎樣;可偏偏秦檜又上趕著重複一遍,還說什麽“史參謀都發話了”——合著史參謀才是會麵的主導,他四太子呢?是旁邊端茶送水的?
氣鼓鼓坐下。史文恭待要落座,忽然斜裏伸來一隻粗壯的手臂,把他擋住了。
“史參謀,你連日勞累,今天的會議,你不必參加了。迴營休息休息,看看宋軍城頭有沒有動靜。去吧。”
史文恭一驚:“四太子,你……”
一反常態的沒稱他為“鬥兀溫”,而是隨著秦檜叫了他的職銜名,疏離之意躍然口中。
“叫你走,你就走!”
秦檜笑道:“四太子心直口快,原是體恤將官,語氣差了些個,史參謀別介意。”
史文恭自然不肯聽話滾蛋。平心靜氣說:“小人既為軍前參謀,今日如何能夠缺席。軍中情況,也是小人更熟悉些個。四太子但一切做主,小人在旁查漏補缺便是。”
兀術冷笑,剃光的額角上一道粗獷青筋現出一刻,隨即隱去。
“好,好,常勝軍畢竟是你一手帶出來的,軍中情況,原來是你更熟悉。缺了你,我完顏宗弼原來就成了睜眼瞎!”
一番怒氣完全不知從何而來。史文恭再一凜,完全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識時務者為俊傑,強笑道:“不敢!既然四太子吩咐,小人便告辭。若有需要我的時候……”
“不需要!”
此時兀術的其他親信也覺出氣氛不對,趕緊過來相勸。不管是耿直的、圓滑的、粗鹵的、細膩的,全都你一言我一語勸道:“史參謀為我軍忠心效力許久,我們都看在眼裏,四太子何必為著幾句外人無心之言,和自己人生出嫌隙?何況正是作戰之時,軍中缺他不得!”
明眼人也看出是秦檜在其中興風作浪,瞥一眼兩位“宋使”,也知道家醜不可外揚,低聲勸道:“眼下尚有旁人在側,咱們且不要爭吵。”
這些人都是軍中的左膀右臂,兀術總不能全得罪了,哼一聲,“我心裏有數!”
心中卻想:為什麽所有人都在替他說話?
潘小園聽得幾個大男人嗆起來,坐立不安不知所措,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花容失色底下,朝秦檜給了個“請繼續”的眼神。
秦檜立刻接話:“幾位將軍說得對。四太子千萬消氣。下官方才說話若有疏漏處,還請恕下官嘴笨,一切錯處在我。誰不知你倆歃血為盟,情若兄弟,千萬莫要因為我們傷了和氣。”
史文恭朝他看一眼。這狗腿子總算說了句人話。
隨後表情一僵。人話裏雜了兩顆狗屎。“歃血為盟、情若兄弟”四個字,明明白白的是在提醒兀術,他四太子和史文恭眼下關係,並非主公與奴才,而更像是平等的盟友——一個有聲望和地位,一個有武力和謀略。如此清晰的各取所需,連秦檜這種初來乍到的“外人”都瞧出來了。
他要是真乖乖滾蛋了,恐怕就沒機會再進這頂帳子!
麵色陰沉一刻,咬牙道:“我看該走的是秦中丞你!來人!請秦中丞出去休息。”
“宋使”不能輕動。隻能先把這條毒蛇安置別處,談判之事,不怕耽擱。
立刻有兩個常勝軍小校跑步進來,“參謀,什麽事?”
秦檜大驚,可憐兮兮地看兀術:“這,這……我們是使節……”
“秦中丞,請你少說兩句!”
而兀術更是聽得虎軀一震。這兩晚的歡樂宴飲,秦檜跟他講了半夜的故事,什麽劉邦立漢,什麽三國爭霸,直至宋太祖陳橋兵變的光榮曆史,讓他大開眼界之餘,深感漢人的狡黠與權謀之可怕。此時一聽“兄弟”二字,腦海裏驟然想到:當年劉備投奔曹操的時候,曹操說什麽來著?“玄德與吾,兄弟也”!周世宗柴榮,當年和趙匡胤不也是曾經兄弟相稱麽!
大步迎上去截住,眼睛通紅,一指史文恭,沒頭沒尾問那兩個小校:“你們是聽我的,還是聽他的?”
偏那兩個小校不知前情,無措答道:“是參謀喚末將們進來的啊,不知史參謀有何吩咐?”
兀術大怒,一手一用力,將兩個常勝軍小校推個跟頭,朝史文恭傲然道:“早有人跟我說,常勝軍隻知你史文恭之名,不知我四太子之尊,我還不信!這幾日你頻頻插手和談,正著反著跟我過不去,到底存著什麽心思!”
四太子剛愎自用,平時覺得史文恭“忠言逆耳”,自己“虛心納諫”,得以不斷進步成長,因此對他還是感激居多。可被秦檜灌了這幾日的迷魂湯,當真稱得上是醍醐灌頂,猛然開竅:敢情這姓史的一直把自己當猢猻耍呢!
迴想起史文恭的每一句話,越想越覺得別有用心。
“為什麽不讓我直接攻城?說什麽時機未到?為什麽收買人心,讓所有人都敬你服你?還有……還有攻幽州那次,你為什麽不聽我調度,單獨率軍去打西城門?早該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虧我還叫過你鬥兀溫!”
饒是史文恭涵養再好,聽得這句汙蔑,也怫然怒道:“那次我若聽你調度,咱們早就進了唿延灼的埋伏陣,至少要折五萬人!”
也知道再頂撞下去,自己討不得好去,朝兀術一拱手。
拂袖而走,袍角帶過一陣風,餘光正瞟見縮在角落裏的嬌豔少婦,看似不知所措地攥著簾子一角,眼神裏卻沒一絲慌亂,安安靜靜的看戲。
深深看她一眼,眼神裏明明白白八個字:事已至此,我不怪你。
兀術猶如挨了當頭一棒,須發戟張,牙齒咬得格格響:“‘和談結束之前絕不出兵’?小美人,你過來!這話是誰說的!何時說的!我怎麽不知道!”
潘小園輕輕掩住嘴,故作驚疑地望了兀術一眼,意思是你難道不知?
她也知自己害人不淺,畢竟有那麽一兩分的過意不去,輕輕垂下頭,然後狠心迎上去,抓住他袖口。
“史將軍別走……那日你不是向我保證過,和談結束之前絕不出兵?你……你別甩手不管,好不好?”
秦檜湊在兀術耳邊,輕聲道:“四太子難道不知,史參謀和我們潘夫人……嗯,是多年的舊相識了。”
隻一句話,暗示無數。潘小園猝不及防,心頭突突跳。秦檜這迴超綱發揮,為了抹黑史文恭不遺餘力,居然連帶著把自己也拉下水了!
史文恭在人前隻是對她稍微客氣些而已。但以秦檜鑒貌辨色的能耐,這幾日下來,足夠瞧出些蛛絲馬跡了。“多年的舊相識”既可以是兩三年,也可以是十年二十年,怎麽說都不會有破綻。
兀術怒不可遏,突然想起來,“原來如此!前日中軍宴飲,旁人都到了,你半途離席,去做什麽來?左右,去叫他身邊親兵過來問,他去做什麽來!”
其實已經不用審親兵。史文恭的“半途離席”,放在任何其他時刻,並非什麽值得注目之事;偏偏撞上兀術疑心最盛的時刻,再如何辯解也是枉然。
史文恭怫然道:“左右我不曾逢迎拍馬、趨炎附勢,喝酒喝到醜態百出!”
兀術完全昏頭,一記重拳甩過去,讓身邊幾個親兵冒著生命危險拉住了。難怪姓史的為了維護這女人,一次次的拂逆他的意!還編出那麽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沒告訴他倆人認識!
秦檜也是頭一次發現自己的挑撥離間天賦,牛刀小試之下,居然鋒銳無匹。不顧潘小園一個勁使眼色,一發而不可收,繼續乘勝追擊:“這又不稀奇,江湖中人嘛,那個……惺惺相惜,純屬尋常……私交又不影響公事……隻是下官那個、鬥膽提議……現在事關要緊,不能按照江湖規矩來……還是軍法為上……”
兀術點頭,“是了,軍法……”
秦檜立刻接話:“幾位將軍說得對。四太子千萬消氣。下官方才說話若有疏漏處,還請恕下官嘴笨,一切錯處在我。誰不知你倆歃血為盟,情若兄弟,千萬莫要因為我們傷了和氣。”
史文恭朝他看一眼。這狗腿子總算說了句人話。
隨後表情一僵。人話裏雜了兩顆狗屎。“歃血為盟、情若兄弟”四個字,明明白白的是在提醒兀術,他四太子和史文恭眼下關係,並非主公與奴才,而更像是平等的盟友——一個有聲望和地位,一個有武力和謀略。如此清晰的各取所需,連秦檜這種初來乍到的“外人”都瞧出來了。
他要是真乖乖滾蛋了,恐怕就沒機會再進這頂帳子!
鐵青著臉,一字一字道:“史文恭,你擁兵跋扈,目無軍法,多次違抗主帥指令,我忍你已非一日兩日。再放任下去,整個常勝軍,便沒人認得我完顏宗弼!從現在起,你不用掌兵了!來人,去給我把他的兵牌收了來!”
一圈親信同時慌了,連忙伏身諫道:“四太子不可意氣用事!”
也有想反駁秦檜的,馬上想起前幾日已收了宋使的巨額“禮金”,這會子萬萬不好意思翻臉。已見識到了此人的唇舌之利,萬一這奸人一個惱怒,把自己也帶一身泥呢?
更有人早就被秦檜的金子“統戰”,也有早就妒忌史文恭才幹的,此時遲疑著幫腔:“史參謀確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但……”
秦檜慌忙勸道:“都是我等不好,不識禮數,反倒壞了你們主從的情分。四太子是賢德之人,寬宏大量,史參謀一定不會記恨——可不要做鳥盡弓藏、誅殺功臣之事啊!”
對他這樣的貴族主公來說,“鳥盡弓藏”算不上什麽罪惡。昨天不是還聽秦檜洋洋講史,劉邦若不殺異姓王,趙匡胤若不“杯酒釋兵權”,如何能坐穩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