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拉鉤
挽著武鬆的手, 推著嶽飛後背,好說歹說,把兩個人哄到旁邊的小哨亭裏。
兩人倒是都不好意思拂逆她。大約也知道,這麽大眼瞪小眼的不像迴事兒, 順水推舟的暫停了僵持。
武鬆左右看看,見亭子裏掛著塊不幹不淨的手巾,順手抽過來擦手。手上的那點泥塵翻來覆去的, 在手巾和皮膚之間來迴奔波,不見消停。
嶽飛餘光一瞥見哨亭裏扔著一把壞掉的弓, 揀起來拆拆裝裝的亂修,手上不閑著。
潘小園看著這兩位祖宗, 決定先敲打武鬆, 輕輕嗔怪一句:“這麽大人了,不知道讓著兄弟一點兒?”
武鬆無語。她當這是過家家呢!
倒也說不出責備的話。甩手走人的時候, 身後有人大膽的竊竊私語“女人家懂什麽”, 也無法流露出讚同的意思。好歹這條命賴她所救, 要是看輕她,不等於連帶著埋汰自己麽!
剛要藝術地反駁一句,又見她朝嶽飛說:“兄弟, 姐姐我不懂行軍打仗, 但你說說, 要是你們爭不出個結果,人家敵人又卷土重來,你們怎麽辦?”
嶽飛也不說話。但凡稍微有一點軍事素養的人都能看出來, 金兵攻城受挫,退卻二十裏紮營,那是準備好好喘一口氣了。隻要他們營中沒有諸葛亮,那麽基本可以斷定,入夜之前是無論如何不會“卷土重來”了。
但他也十分有禮貌,沒有反駁她這句明顯外行的推斷。
潘小園小心拿捏著語氣。兩人心中不服,但嘴上各自不吭聲。於是在對方看來,都成了垂頭喪氣,挨她的訓呢。
唯一不同的是,武鬆神色冷漠,眉頭微蹙,剛剛結束的一場廝殺,讓他眼中尚存壓迫性的冷冽之光;而嶽飛由於雙眼受傷,眼中一片通紅,臉上一道道淚痕未幹,讓人覺得他似乎有天大的委屈,又或者是被對麵這位兇悍大哥欺負得狠,下一刻就要哭出來了。
但潘小園知道人不可貌相,兩人都是倔強的性子,隻不過一個顯在外頭,一個藏在裏頭。這一次不能再裝神弄鬼的拋假硬幣了——話說迴來,就算故技重施,嶽飛也不一定買賬。
隻好擺事實講道理,溫柔說一句:“嶽兄弟,你也知道梁山、明教這些綠林大哥都是桀驁不馴慣了的。就算歸你指揮,人家也不一定聽。若是鬧僵,一股腦都走了,你的城怎麽守?”
嶽飛抹一把淚,這才嘟嘟囔囔說:“我不是要指揮他們!我……”
“我知道,就是要個名分,免得在外人看來,倒像是你通匪了——武二哥,你說是不是?”
嶽飛再嘟囔一句:“我也沒說他們是匪啊……”
武鬆冷冷道:“那便是心裏瞧不起我們,恥於跟我們這些粗糙莽漢為伍了?”
小屁孩簡直不可理喻。當初被張青忽悠兩句,差點就抄家夥去梁山入夥了;如今呢,遮莫是沾上了官場中的酸臭味,開始懂得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了?
嶽飛還沒辯白,話被小潘姐姐搶去了。
“二哥!不許你信不過嶽兄弟。”
武鬆再無語。這女人對嶽飛比對他都好,真是胳膊肘往外拐的典型。
誰知她下一句又自承其弱,嘻嘻賠笑兩聲:“我不懂排兵布陣,但咱們這三方聯軍,從來也沒個名義上的統帥,隻因誰都不服誰,選誰都讓人有意見,一路上鬧的別扭還少麽?如今有一個現成的‘局外人’擺在這兒,跟誰都沒什麽交情,也沒什麽利益往來,那是天上掉餡餅,你還不趕緊抓住了?又不是把命賣給他!”
武鬆忍不住笑了。讓嶽飛當聯軍統帥?她倒真信得過這小子!
潘小園心裏卻明鏡似的。要論這世上她信得過什麽,數來數去大約隻有三樣東西:武二哥的拳頭,嶽武穆的韜略,以及她自己的金子。
隻可惜跟武鬆解釋不清楚,也不能就此讓嶽飛得意忘形了。於是搜腸刮肚地遊說。
“譬如……嗯,譬如三國時期,大夥各自為政,可總得有個漢獻帝發聖旨不是?你就讓嶽兄弟當那個漢獻帝,那個……有了牽頭的,大夥才可以名正言順的割據打仗……”
嶽飛哭笑不得:“師姐……”
武鬆倒哈哈大笑:“那我是誰?我才不當曹操!——罷了罷了,便管他叫一聲大哥,我又不少塊肉!”
他本來就是出了名的淡泊名利。隻不過因著上次宋江招安的鬧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隻怕再糊裏糊塗把兄弟們賣了而已。
潘小園撲哧一笑,朝他投去一個親昵的眼光。就是喜歡他這份豁達。要是換個斤斤計較的,隻怕要內訌到明年。
再敲打嶽飛:“你呢,也莫要糾結什麽官啊匪的。你看我們這些人做的事兒,像是反賊的勾當麽?那個燕山府郭藥師倒是堂堂正正的大宋父母官,瞧他做的好事!”
嶽飛無言。心裏也明白,“忠奸”二字不能一刀切。事急從權,他這輩子和梁山的緣分還沒完。
潘小園再壓低聲音,在他耳邊小聲說一句:“你就當……暫時把這些人給招安了!”
嶽飛不再執拗,苦笑道:“師姐有命,小弟也隻好從了。”
武鬆耳朵尖,卻也聽到這句話了,心裏頭也苦笑一聲。這次的“招安”倒說得心安理得。進而想到,倘若當初宋大哥千辛萬苦促成的“招安”,能把梁山兄弟帶到此情此境,真的去保家衛國替天行道,那卻也值了。
潘小園見倆人都沒意見,高興得笑靨如花。這種半哄半勸近乎於耍賴的“調停”,換了任何兩個別的男人,都不一定會買她的帳。
自己再犧牲一把,朝嶽飛笑道:“武二哥他們自然不能真的屈尊做你的帳下小卒,那姐姐我就替他們拜見一下主帥。嶽將軍別瞧不起我們這群雜牌兵,要是敢亂怠慢、瞎指揮,小心挨揍。”
說畢,大大方方一個深深的萬福。嶽飛慌裏慌張的連忙扶起來。
“師姐,不必……”
她順手拉過嶽飛一隻手,再拉起武鬆一隻手,搭在一起。
“大丈夫一諾千金。拉勾。”
武、嶽兩人各自窘迫。都知道當年周老先生便是喜歡玩拉勾的。兩根小拇指輕輕一別,比任何江湖毒誓都要分量重。
兩人各限於身份,很多話不方便出口。身邊這位不偏不倚的純外行,倒是什麽話都敢說,莫名其妙和的一手好稀泥,不僅挑不出毛病,而且似乎還得謝謝她似的!
互相看一眼。還是沒有百分百的服氣。
一個說:“不許跟我們打官腔。”
一個說:“不許再提殺官造反。”
“拉勾。”
“拉勾。”
將韓世忠、方貌都叫過來,跟他們說了這個決定。
三方聯軍不是誰也不服誰麽?那正好,眼下這個毫無資曆的小嶽將軍,大夥暫時掛他的名!
“聯軍”部隊算作“義軍”,由嶽飛暫時授予番號,統一接受調度。
簡直異想天開。但細想下來,也是唯一一個能讓所有人都暫時團結一致的法子。更何況,武鬆和嶽飛都沒意見了;韓世忠自然是站在嶽飛這邊;明教方麵,方貌孤掌難鳴。
嶽飛更是收起了倔強,非常禮貌地解釋一句:“日後有人問起來……若是天可憐見,有人知曉今日之事,就當是左近的官兵和民間義軍聞訊趕來救援,也算是師出有名。不然,倒像是嶽飛把城丟給別人了。我倒不在乎,但若是別有用心之人知曉了,我……我今日就算一死,也不得清白。”
再配合他那副似哭非哭的可憐模樣兒,大夥也隻得點頭。都知道大宋朝廷裏不乏“別有用心”之人。這位年輕的孤膽小將,智勇雙全有目共睹,自然不能讓他難做人,毀他的前程。
況且嶽飛也不是真要兵權。再商議的時候,虛心聽取所有人的提議,飛快地從中汲取經驗。
一帳子的老兵油子很快達成了一致:
女真人不同於任何以往所見的對手。遊牧民族生長遼東苦寒之地,身軀驚人的強壯,戰陣上人馬俱披重型盔甲,北人口語叫做“鐵浮圖”。他們長於弓矢遠射、騎兵突襲,卻短於白刃近戰。此番金軍閃電南下,迴避州縣,孤軍深入,本是兵家大忌。若是能突襲截斷,讓他們前後不得相顧,腹背受敵,則不得不退兵返北。
嶽飛更是補充一句:“我懷疑,他們有奪自遼軍的火炮,在後麵慢行,馬上便能運過來……”
韓世忠連連拍桌子:“那還等什麽!他們遠道而來,糧草輜重跟不上,今晚就去劫營,挫他們銳氣!先發製人!殺他們個痛快!”
嶽飛立刻請纓:“我帶人去。可以換上金人的裝束,趁夜潛入。”滿城的死屍身上都是現成的女真甲胄。
韓世忠沒話說。平心而論,他身後那十萬宋軍,還真沒有嶽飛手底下那一兩千人精銳善戰。
然而哪能放心他一個人帶隊。武鬆可還記得這小子當年是怎麽被他狼狽打趴下一次又一次的。
“我和你一道。”
嶽飛不跟他推辭,笑道:“若得大哥相助,那是最好。”
魯智深也嚷嚷:“灑家也去!灑家也去!”
眾人看他一眼,齊聲說:“北人都瘦,沒有適合你穿的兵甲。”
盧俊義忽然發話:“我也隨你去。”
武鬆差異地轉頭看一眼。國字臉,八字眉,滄桑的臉上終於有了一抹似有似無的熱忱。
盧員外被賺上梁山後一向低調,能不說話就憋著,能不動手就歇著。縱然武力高超罕有人敵,卻經常讓人簡直忘記他的存在。
然而盧俊義終於漸漸意識到,低調並不能萬事大吉。在家坐著,禍從天降;清靜避世,麻煩找上門。此時見到金兵大舉南下,幽州城若破,下一個就是他的老家大名府。刀子紮在自己身上才覺出疼。抑或是覺得讓旁邊這個年紀小他一半的小師弟比下去了,終於下定決心,主動了一迴。
忽然聽到旁邊潘六娘俏聲讚同:“好!那不如讓小乙哥一起去吧。”
盧俊義不便給她白眼。這是九死一生的勾當,稍不順利就讓人一鍋端。非要讓他主仆倆一起擔這個風險麽!她這麽一位拿刀都姿勢不標準的小娘子,自然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然而她下一句話卻說得順理成章:“你們要混進金營,是不是得順口說點女真話?”
劍走偏鋒。所有人齊聲稱是。
武鬆立刻吩咐:“把燕青叫來。”
隨後嶽飛又點了自己手下幾個得力部將,聚集了五百死士。突襲小隊的名單既定,明教就不便加入了,免得相互不熟悉,再出內訌。方貌主動承擔了接應掩護的工作。
直到一隊人整裝完畢,身上藏滿兵器暗器,生氣勃勃地準備出發時,潘小園才覺出心虛來。方才被這些大哥們的輕鬆神態給影響了,竟沒意識到,他們這一去,便是相當於把腦袋栓在褲腰帶上。
五百人去劫幾萬人的大營!
但也知道貴精不貴多。人多了反而容易首尾不得相顧,本事弱的徒然拖後腿。當年甘寧百騎劫四十萬曹營,不折一人一騎,那才叫真本事。
但架不住無數不詳的畫麵在腦海中翻騰。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愁眉苦臉扁著嘴,腦門上似乎掛著一個大寫的“慫”字。
“你們……你們小心……要是打不過,就、就逃迴來……”
一群人哈哈大笑。土匪自然是不要命的。嶽飛手下的這些兵,和土匪一樣的不要命。
嶽飛微笑道:“姐姐放心。這種事我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武鬆笑著囑咐她一句:“城裏的酒給我留著點兒,別讓他們都喝光了。”
燕青罕見的沒耍貧嘴,而是安慰她一句:“武二哥老虎都打得,辮子兵再兇悍,比得上真猛獸麽?”
語氣誠懇不做作,有些討好她的意思,她也不是聽不出來。幾個月來頭一次,沒覺得燕青討厭。
嶽飛手下的年輕部將齊聲呐喊:“看我們割韃子的人頭下來!”
她咬牙點頭,心中掠過一些奇怪的想法。在這些大小兄弟眼裏,北方那群茹毛飲血、剃發留辮的女真人,其實和兇惡的猛虎也沒什麽區別。與其說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不如說是一群掙脫韁繩、跨過了長城的怪獸。
可是在某個遙遠的上輩子,她所接受的論調,什麽文化融合,什麽民族內戰,什麽曆史陣痛,什麽北宋王朝軍事羸弱滅亡是必然……輕描淡寫,仿佛根本沒有抵抗的必要。
隻有自己真正身處旋渦的中心,才驟然發現,一頁頁的曆史突然鮮活起來。而使它變得鮮活的,是一抹抹人的鮮血。
倘若不戰,倘若戰敗,這些她愛的、她在乎的人,免不得盡歸黃土,再看不到他們的笑顏。而自己呢,倘若運氣好,
也隻能淪為一頭和牲口等價的畜!
當然要打。當然要贏。管他什麽民族融合曆史陣痛,她還就目光短淺了。她要自己周圍的人都平平安安的,她要汴京城永遠是花團錦簇的,她還想跟她家武二哥沒羞沒臊好多年,她藏在京城各地的一萬兩金子還沒來得及花呢!
深吸一口氣,捧起沉重的酒壇,親手滿上一碗碗壯行酒,笑道:“都給我好好的迴來!”
第240章 話本
挽著武鬆的手, 推著嶽飛後背,好說歹說,把兩個人哄到旁邊的小哨亭裏。
兩人倒是都不好意思拂逆她。大約也知道,這麽大眼瞪小眼的不像迴事兒, 順水推舟的暫停了僵持。
武鬆左右看看,見亭子裏掛著塊不幹不淨的手巾,順手抽過來擦手。手上的那點泥塵翻來覆去的, 在手巾和皮膚之間來迴奔波,不見消停。
嶽飛餘光一瞥見哨亭裏扔著一把壞掉的弓, 揀起來拆拆裝裝的亂修,手上不閑著。
潘小園看著這兩位祖宗, 決定先敲打武鬆, 輕輕嗔怪一句:“這麽大人了,不知道讓著兄弟一點兒?”
武鬆無語。她當這是過家家呢!
倒也說不出責備的話。甩手走人的時候, 身後有人大膽的竊竊私語“女人家懂什麽”, 也無法流露出讚同的意思。好歹這條命賴她所救, 要是看輕她,不等於連帶著埋汰自己麽!
剛要藝術地反駁一句,又見她朝嶽飛說:“兄弟, 姐姐我不懂行軍打仗, 但你說說, 要是你們爭不出個結果,人家敵人又卷土重來,你們怎麽辦?”
嶽飛也不說話。但凡稍微有一點軍事素養的人都能看出來, 金兵攻城受挫,退卻二十裏紮營,那是準備好好喘一口氣了。隻要他們營中沒有諸葛亮,那麽基本可以斷定,入夜之前是無論如何不會“卷土重來”了。
但他也十分有禮貌,沒有反駁她這句明顯外行的推斷。
潘小園小心拿捏著語氣。兩人心中不服,但嘴上各自不吭聲。於是在對方看來,都成了垂頭喪氣,挨她的訓呢。
唯一不同的是,武鬆神色冷漠,眉頭微蹙,剛剛結束的一場廝殺,讓他眼中尚存壓迫性的冷冽之光;而嶽飛由於雙眼受傷,眼中一片通紅,臉上一道道淚痕未幹,讓人覺得他似乎有天大的委屈,又或者是被對麵這位兇悍大哥欺負得狠,下一刻就要哭出來了。
但潘小園知道人不可貌相,兩人都是倔強的性子,隻不過一個顯在外頭,一個藏在裏頭。這一次不能再裝神弄鬼的拋假硬幣了——話說迴來,就算故技重施,嶽飛也不一定買賬。
隻好擺事實講道理,溫柔說一句:“嶽兄弟,你也知道梁山、明教這些綠林大哥都是桀驁不馴慣了的。就算歸你指揮,人家也不一定聽。若是鬧僵,一股腦都走了,你的城怎麽守?”
嶽飛抹一把淚,這才嘟嘟囔囔說:“我不是要指揮他們!我……”
“我知道,就是要個名分,免得在外人看來,倒像是你通匪了——武二哥,你說是不是?”
嶽飛再嘟囔一句:“我也沒說他們是匪啊……”
武鬆冷冷道:“那便是心裏瞧不起我們,恥於跟我們這些粗糙莽漢為伍了?”
小屁孩簡直不可理喻。當初被張青忽悠兩句,差點就抄家夥去梁山入夥了;如今呢,遮莫是沾上了官場中的酸臭味,開始懂得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了?
嶽飛還沒辯白,話被小潘姐姐搶去了。
“二哥!不許你信不過嶽兄弟。”
武鬆再無語。這女人對嶽飛比對他都好,真是胳膊肘往外拐的典型。
誰知她下一句又自承其弱,嘻嘻賠笑兩聲:“我不懂排兵布陣,但咱們這三方聯軍,從來也沒個名義上的統帥,隻因誰都不服誰,選誰都讓人有意見,一路上鬧的別扭還少麽?如今有一個現成的‘局外人’擺在這兒,跟誰都沒什麽交情,也沒什麽利益往來,那是天上掉餡餅,你還不趕緊抓住了?又不是把命賣給他!”
武鬆忍不住笑了。讓嶽飛當聯軍統帥?她倒真信得過這小子!
潘小園心裏卻明鏡似的。要論這世上她信得過什麽,數來數去大約隻有三樣東西:武二哥的拳頭,嶽武穆的韜略,以及她自己的金子。
隻可惜跟武鬆解釋不清楚,也不能就此讓嶽飛得意忘形了。於是搜腸刮肚地遊說。
“譬如……嗯,譬如三國時期,大夥各自為政,可總得有個漢獻帝發聖旨不是?你就讓嶽兄弟當那個漢獻帝,那個……有了牽頭的,大夥才可以名正言順的割據打仗……”
嶽飛哭笑不得:“師姐……”
武鬆倒哈哈大笑:“那我是誰?我才不當曹操!——罷了罷了,便管他叫一聲大哥,我又不少塊肉!”
他本來就是出了名的淡泊名利。隻不過因著上次宋江招安的鬧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隻怕再糊裏糊塗把兄弟們賣了而已。
潘小園撲哧一笑,朝他投去一個親昵的眼光。就是喜歡他這份豁達。要是換個斤斤計較的,隻怕要內訌到明年。
再敲打嶽飛:“你呢,也莫要糾結什麽官啊匪的。你看我們這些人做的事兒,像是反賊的勾當麽?那個燕山府郭藥師倒是堂堂正正的大宋父母官,瞧他做的好事!”
嶽飛無言。心裏也明白,“忠奸”二字不能一刀切。事急從權,他這輩子和梁山的緣分還沒完。
潘小園再壓低聲音,在他耳邊小聲說一句:“你就當……暫時把這些人給招安了!”
嶽飛不再執拗,苦笑道:“師姐有命,小弟也隻好從了。”
武鬆耳朵尖,卻也聽到這句話了,心裏頭也苦笑一聲。這次的“招安”倒說得心安理得。進而想到,倘若當初宋大哥千辛萬苦促成的“招安”,能把梁山兄弟帶到此情此境,真的去保家衛國替天行道,那卻也值了。
潘小園見倆人都沒意見,高興得笑靨如花。這種半哄半勸近乎於耍賴的“調停”,換了任何兩個別的男人,都不一定會買她的帳。
自己再犧牲一把,朝嶽飛笑道:“武二哥他們自然不能真的屈尊做你的帳下小卒,那姐姐我就替他們拜見一下主帥。嶽將軍別瞧不起我們這群雜牌兵,要是敢亂怠慢、瞎指揮,小心挨揍。”
說畢,大大方方一個深深的萬福。嶽飛慌裏慌張的連忙扶起來。
“師姐,不必……”
她順手拉過嶽飛一隻手,再拉起武鬆一隻手,搭在一起。
“大丈夫一諾千金。拉勾。”
武、嶽兩人各自窘迫。都知道當年周老先生便是喜歡玩拉勾的。兩根小拇指輕輕一別,比任何江湖毒誓都要分量重。
兩人各限於身份,很多話不方便出口。身邊這位不偏不倚的純外行,倒是什麽話都敢說,莫名其妙和的一手好稀泥,不僅挑不出毛病,而且似乎還得謝謝她似的!
互相看一眼。還是沒有百分百的服氣。
一個說:“不許跟我們打官腔。”
一個說:“不許再提殺官造反。”
“拉勾。”
“拉勾。”
將韓世忠、方貌都叫過來,跟他們說了這個決定。
三方聯軍不是誰也不服誰麽?那正好,眼下這個毫無資曆的小嶽將軍,大夥暫時掛他的名!
“聯軍”部隊算作“義軍”,由嶽飛暫時授予番號,統一接受調度。
簡直異想天開。但細想下來,也是唯一一個能讓所有人都暫時團結一致的法子。更何況,武鬆和嶽飛都沒意見了;韓世忠自然是站在嶽飛這邊;明教方麵,方貌孤掌難鳴。
嶽飛更是收起了倔強,非常禮貌地解釋一句:“日後有人問起來……若是天可憐見,有人知曉今日之事,就當是左近的官兵和民間義軍聞訊趕來救援,也算是師出有名。不然,倒像是嶽飛把城丟給別人了。我倒不在乎,但若是別有用心之人知曉了,我……我今日就算一死,也不得清白。”
再配合他那副似哭非哭的可憐模樣兒,大夥也隻得點頭。都知道大宋朝廷裏不乏“別有用心”之人。這位年輕的孤膽小將,智勇雙全有目共睹,自然不能讓他難做人,毀他的前程。
況且嶽飛也不是真要兵權。再商議的時候,虛心聽取所有人的提議,飛快地從中汲取經驗。
一帳子的老兵油子很快達成了一致:
女真人不同於任何以往所見的對手。遊牧民族生長遼東苦寒之地,身軀驚人的強壯,戰陣上人馬俱披重型盔甲,北人口語叫做“鐵浮圖”。他們長於弓矢遠射、騎兵突襲,卻短於白刃近戰。此番金軍閃電南下,迴避州縣,孤軍深入,本是兵家大忌。若是能突襲截斷,讓他們前後不得相顧,腹背受敵,則不得不退兵返北。
嶽飛更是補充一句:“我懷疑,他們有奪自遼軍的火炮,在後麵慢行,馬上便能運過來……”
韓世忠連連拍桌子:“那還等什麽!他們遠道而來,糧草輜重跟不上,今晚就去劫營,挫他們銳氣!先發製人!殺他們個痛快!”
嶽飛立刻請纓:“我帶人去。可以換上金人的裝束,趁夜潛入。”滿城的死屍身上都是現成的女真甲胄。
韓世忠沒話說。平心而論,他身後那十萬宋軍,還真沒有嶽飛手底下那一兩千人精銳善戰。
然而哪能放心他一個人帶隊。武鬆可還記得這小子當年是怎麽被他狼狽打趴下一次又一次的。
“我和你一道。”
嶽飛不跟他推辭,笑道:“若得大哥相助,那是最好。”
魯智深也嚷嚷:“灑家也去!灑家也去!”
眾人看他一眼,齊聲說:“北人都瘦,沒有適合你穿的兵甲。”
盧俊義忽然發話:“我也隨你去。”
武鬆差異地轉頭看一眼。國字臉,八字眉,滄桑的臉上終於有了一抹似有似無的熱忱。
盧員外被賺上梁山後一向低調,能不說話就憋著,能不動手就歇著。縱然武力高超罕有人敵,卻經常讓人簡直忘記他的存在。
然而盧俊義終於漸漸意識到,低調並不能萬事大吉。在家坐著,禍從天降;清靜避世,麻煩找上門。此時見到金兵大舉南下,幽州城若破,下一個就是他的老家大名府。刀子紮在自己身上才覺出疼。抑或是覺得讓旁邊這個年紀小他一半的小師弟比下去了,終於下定決心,主動了一迴。
忽然聽到旁邊潘六娘俏聲讚同:“好!那不如讓小乙哥一起去吧。”
盧俊義不便給她白眼。這是九死一生的勾當,稍不順利就讓人一鍋端。非要讓他主仆倆一起擔這個風險麽!她這麽一位拿刀都姿勢不標準的小娘子,自然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然而她下一句話卻說得順理成章:“你們要混進金營,是不是得順口說點女真話?”
劍走偏鋒。所有人齊聲稱是。
武鬆立刻吩咐:“把燕青叫來。”
隨後嶽飛又點了自己手下幾個得力部將,聚集了五百死士。突襲小隊的名單既定,明教就不便加入了,免得相互不熟悉,再出內訌。方貌主動承擔了接應掩護的工作。
直到一隊人整裝完畢,身上藏滿兵器暗器,生氣勃勃地準備出發時,潘小園才覺出心虛來。方才被這些大哥們的輕鬆神態給影響了,竟沒意識到,他們這一去,便是相當於把腦袋栓在褲腰帶上。
五百人去劫幾萬人的大營!
但也知道貴精不貴多。人多了反而容易首尾不得相顧,本事弱的徒然拖後腿。當年甘寧百騎劫四十萬曹營,不折一人一騎,那才叫真本事。
但架不住無數不詳的畫麵在腦海中翻騰。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愁眉苦臉扁著嘴,腦門上似乎掛著一個大寫的“慫”字。
“你們……你們小心……要是打不過,就、就逃迴來……”
一群人哈哈大笑。土匪自然是不要命的。嶽飛手下的這些兵,和土匪一樣的不要命。
嶽飛微笑道:“姐姐放心。這種事我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武鬆笑著囑咐她一句:“城裏的酒給我留著點兒,別讓他們都喝光了。”
燕青罕見的沒耍貧嘴,而是安慰她一句:“武二哥老虎都打得,辮子兵再兇悍,比得上真猛獸麽?”
語氣誠懇不做作,有些討好她的意思,她也不是聽不出來。幾個月來頭一次,沒覺得燕青討厭。
嶽飛手下的年輕部將齊聲呐喊:“看我們割韃子的人頭下來!”
她咬牙點頭,心中掠過一些奇怪的想法。在這些大小兄弟眼裏,北方那群茹毛飲血、剃發留辮的女真人,其實和兇惡的猛虎也沒什麽區別。與其說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不如說是一群掙脫韁繩、跨過了長城的怪獸。
可是在某個遙遠的上輩子,她所接受的論調,什麽文化融合,什麽民族內戰,什麽曆史陣痛,什麽北宋王朝軍事羸弱滅亡是必然……輕描淡寫,仿佛根本沒有抵抗的必要。
隻有自己真正身處旋渦的中心,才驟然發現,一頁頁的曆史突然鮮活起來。而使它變得鮮活的,是一抹抹人的鮮血。
倘若不戰,倘若戰敗,這些她愛的、她在乎的人,免不得盡歸黃土,再看不到他們的笑顏。而自己呢,倘若運氣好,
也隻能淪為一頭和牲口等價的畜!
當然要打。當然要贏。管他什麽民族融合曆史陣痛,她還就目光短淺了。她要自己周圍的人都平平安安的,她要汴京城永遠是花團錦簇的,她還想跟她家武二哥沒羞沒臊好多年,她藏在京城各地的一萬兩金子還沒來得及花呢!
深吸一口氣,捧起沉重的酒壇,親手滿上一碗碗壯行酒,笑道:“都給我好好的迴來!”
第240章 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