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嘯占據南郡之後,穩定軍心,出榜安民,四處搜查袁術下落。??


    後來程咬金在袁術的臥室裏現了他的屍體,吊死了。


    袁術威風了一輩子,死的時候,身邊沒有一個人,而且他比曆史上死的更慘,曆史上他至少還當了一陣子皇帝,吃喝玩樂享受了好多年呢。


    尖嘯下令厚葬袁術,同時任命韓浩為南郡太守,袁胤、韓胤、陳紀、李豐、樂就、陳蘭、雷薄、橋蕤、張勳、閻象、梁綱這些人全都留下輔佐於他。


    韓浩沒想到尖嘯會如此重用,感激涕零,誓盡心竭力,把南郡給治理好。


    至此,玄武軍占據了南郡和南陽兩郡,荊襄九郡,已得其二,其實曆史上,三國時代曹操也隻多得了一個襄陽而已。


    此時,尖嘯手下的軍隊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八十萬,已經不需要禦林軍的幫助了,禦林軍暫時駐紮到了南陽郡,觀看形勢。


    玄武左軍,主將宇文成都,副將新文禮,擁軍十萬。


    玄武右軍,主將秦瓊,副將程咬金,尉遲恭,擁軍十萬。


    玄武弓箭營,主將王伯當,擁有弓箭手八千人。


    玄武虎狼騎,主將單雄信,擁有上等騎兵八千人。


    另外,公孫勝將木鹿大王給了尖嘯,以木鹿大王為主將,成立了玄武法師營,擁有法師三千人,此軍新創,還有待增強,建設。


    仍保留玄武七軍編製。


    玄武第一軍,主將關羽,副將於禁,徐榮,擁眾八萬,


    玄武第二軍,主將張飛,副將李典,樂進,擁眾八萬。


    玄武第三軍,主將張頜,副將高覽,郭援,帶兵七萬。


    玄武第四軍,主將徐晃,副將呂曠,呂翔,張顗,馬延,擁軍七萬。


    玄武第五軍:原本的主將徐盛留在了南陽郡當太守,副將周昂,蔣奇也一並留在了南陽郡,尖嘯任命上杉謙信為玄武第五軍主將,副將是他那一大幫倭國家臣武將,擁倭軍五萬。


    玄武第六軍:任尚師徒為主將,朱靈撤為副將,另配副將韓荀,高幹,馮禮,孟岱,擁軍七萬。


    玄武第七軍,主將甘寧,副將吳懿,吳班,張翼,冷苞,有兵馬五萬。


    宮本武藏則留在了尖嘯的中軍聽命。


    大軍休整了一個星期,尖嘯起軍八十萬,浩浩蕩蕩,征討襄陽,理由有二:第一,尖嘯是朝廷封授的荊州牧,既然任命了新的荊州牧,劉表就該下台了。第二,劉表殺了最愛夜空的結拜大哥孫堅,此仇不可不報。


    或許是係統在努力的配合,曆史上曹操征劉表時,劉表病重。現在尖嘯征伐襄陽,劉表又病倒了。


    唯一有點出入的是,曆史上劉表還能想著找劉備托孤,現在劉備的屍體都臭了,關羽張飛則跟隨了最愛,成了最愛玄武軍的大將。


    劉表生病,其實是當初孫堅跨江擊劉表時撂下的病根,嚇著了,後來又聽說尖嘯連續的打下南陽和南郡,覺得自己荊州根本抵擋不住最愛的虎狼之師,荊州之主的位置,恐怕要易主了。連帶著驚慌,劉表的病情加重,臥床不起,他自知要掛,便算計著要寫遺囑,令群臣輔佐長子劉琦為荊州之主。


    劉表的媳婦蔡夫人聽了大怒,心想劉琦當荊州牧,我兒子幹什麽去?於是關上內門,派蔡瑁、張允二人把守住外門。


    當時劉琦也是因為嫡庶之爭,不知聽了誰的建議,請求外調到江夏避禍。這個主意當然不是諸葛亮出的,論壇上一度猜測,是個玩家給出的餿主意。劉琦此時在江夏,知道父親病危,來到荊州探病,剛到外門,蔡瑁上前攔住,沉聲道:“公子奉父命鎮守江夏,其任至重;現在擅離職守,如果敵兵殺至,怎麽辦?公子要是執意入見主公,主公必定心生嗔怒,病情轉重,公子是不孝了,還是請公子迴江夏吧。”


    劉琦也沒辦法,也打不過蔡瑁,站立在門外,大哭一場,上馬迴江夏去了。


    劉表病勢危篤,苦等劉琦不來,不數日,吐血吐了好幾盆,再也熬不住,大叫數聲而死。


    劉表死後,蔡夫人與蔡瑁、張允商議,篡改遺囑,令次子劉琮為荊州之主,然後舉哀報喪。


    劉琮年才十四歲,是個很聰明的人,聚眾文武討論:“我父棄世,我兄劉琦現在江夏,汝等立我為主,如果我兄興兵問罪,要怎麽解釋?”


    眾文武都無言以對,隻有幕官李珪說道:“公子之言甚善。今可急哀書至江夏,請大公子為荊州之主,尚可抗拒尖嘯,抵擋群賊,此是萬全之策。”


    蔡瑁大怒道:“你是何人,膽敢亂言逆主公的遺命!”


    李珪聞言大怒,破口大罵:“草泥馬,你內外奸謀,假稱遺命,廢長立幼,眼見荊襄九郡,送於你蔡氏之手!先主有靈,把你碎屍萬段,挫骨揚灰!”


    蔡瑁怒衝冠,罵了一通,喝令左右,將李珪推出去斬之,李珪至死大罵不絕。


    眾文武見了蔡瑁的威嚴,都不敢說話了,於是順順利利的立劉琮為主。蔡氏宗族,分領荊州之兵;命治中鄧義、別駕劉先把守荊州;蔡夫人自與劉琮前赴襄陽駐紮,以防劉琦。葬劉表之柩在襄陽城東漢陽之原,也不訃告給劉琦。


    劉琮到了襄陽,才歇息了沒兩個小時,忽有緊急軍情,傳報尖嘯引大軍八十萬,徑望襄陽而來。


    劉琮大驚,請蒯越、蔡瑁等人商議。


    東曹掾傅巽勸道:“不隻尖嘯兵來為可憂,今大公子在江夏,我未往報喪,若大公子也來興兵問罪,荊襄危矣。巽有一計,可使荊襄之民,安如泰山,又可保全主公的名爵。”


    劉琮大喜,問道:“計將安出?”


    傅巽道:“不如將荊襄九郡,獻給尖嘯,臣聞最愛以仁義為名,尖嘯頗遵從最愛夜空的軍紀,必定會重待主公的。”


    劉琮怒喝道:“胡說八道!孤受先君基業,坐還沒穩,怎能棄給他人?”


    蒯越道:“傅公悌之言十分有理,主公新立,外患強大,內憂將起。荊襄之民,聞尖嘯兵至,未戰,心膽先寒,我們的兵馬,怎能與最愛對敵?”


    劉琮歎道:“諸公善言,不是我不依從,但是先君留下的事業,一旦棄給他人,孤隻怕會貽笑天下。”


    王粲大笑,對劉琮說:“主公自料,比最愛夜空,尖嘯何如?”


    劉琮想了想,道:“不如。”


    王粲道:“最愛兵強將勇,高手如雲謀臣如雨,擒孟獲於益州,摧劉焉於成都,敗張魯於漢中,破袁術於南陽,梟除蕩定者,不可勝計。今尖嘯以八十萬大軍南下荊襄,勢難抵敵。傅、蒯二君之謀,實在是萬全之策啊。主公不可遲疑,到時玉石俱焚,後悔莫及。”


    劉琮點點頭,道:“先生見教極是。但我還是要先稟告母親知道。”


    這時,蔡夫人從屏後轉出,對劉琮說:“既然是仲宣、公悌、異度三人所見相同,不必告我,你自己作決斷吧。”


    於是劉琮下定決心,寫了降書,令宋忠暗暗前往尖嘯軍前投獻。宋忠領命,直至南陽郡,見了尖嘯,獻上降書。


    尖嘯本來還以為要大戰一場,見劉琮投降,大喜過望,便重賞宋忠,分付教劉琮出城迎接,決不虧待。


    尖嘯兵馬太多,到了樊城,搜尋到的船隻不夠,一麵令人趕造船隻,一麵派人渡江至襄陽,召劉琮來樊城相見。


    劉琮懼怕,不敢前往。蔡瑁、張允請行。


    王威暗地裏對劉琮說:“主公既降,尖嘯必懈弛無備。願主公整備奇兵,設在險處偷擊,尖嘯可獲!尖嘯如今聲震大漢,獲尖嘯主公則威震天下,中原雖廣,可傳檄而定。這是千載難遇之機,不可錯失啊。”


    劉琮把王威的話轉告給蔡瑁,蔡瑁大怒,斥責王威道:“你不知天命,自以為是,其實是害了主公,休得再妄言!”


    王威知道大事難成,怒罵道:“賣國之賊,吾恨不得生吃你肉!”


    蔡瑁心中暗恨,欲殺了他,蒯越連忙勸住了。


    蔡瑁於是與張允同到樊城,拜見尖嘯。


    蔡瑁見玄武軍的軍容齊整,高手雲集,本來還有一點傲氣,這會兒全都沒了,辭色十分的諂佞。


    尖嘯笑問道:“荊州軍馬錢糧,今有多少?”


    蔡瑁道:“馬軍五十萬,步軍一百五十萬,水軍二十八萬,共一百二十八萬。錢糧大半在江陵;其餘各處,也足供給三年。”


    尖嘯又問道:“荊州戰船多少?原是何人管領?”


    蔡瑁答道:“大小戰船,共一萬七千餘隻,原是瑁等二人掌管。”


    尖嘯許諾,重用二人,當場封蔡瑁為水軍大都督,張允為水軍副都督。


    二人大喜拜謝。


    尖嘯又道:“劉景升既死,其子降順,我當表奏天子,荊州牧是不能讓他做了,可使其為襄陽太守。”


    二人大喜而退。


    沮授道:“蔡瑁,張允乃諂佞之徒,主帥何以教二人都督水軍?”


    尖嘯笑道:“我豈不識人!最愛雖有水戰高手,都不在我手上,我這邊水戰頻仍,沒有好的水戰將領卻是不行。先用著,等得到了更好的水軍大將,再做理會吧。”


    蔡瑁、張允迴到襄陽,見了劉琮,說道:“尖嘯準許,保奏主公為襄陽太守。”


    雖然不是荊州牧,能夠鎮守在老地方,不挪窩,劉琮已經心滿意足了。他能夠當上一個太守,總比什麽也沒有來得好。他現在就是想打,手下文武,十個有八個都是投降派的,根本也沒得打。劉表一死,人心全都散了。


    次日,劉琮母蔡夫人捧著印緩兵符,親自渡江拜迎尖嘯。


    尖嘯接見了兩人,好生撫慰了一番,引隨征軍將,進駐襄陽城外。


    蔡瑁、張允便令襄陽百姓焚香拜接。


    尖嘯一一用好言撫諭,隨即引軍入城,至州牧府中,尖嘯知道蒯越是個人才,想起曆史上曹操得了荊州後的所作所為,不及歇息,先召蒯越到近前,撫慰道:“吾不喜得荊州,喜得異度也。”當場封蒯越為江陵太守。蒯越見尖嘯如此器重,十分歡喜,也就沒有作亡國奴的哀歎了。


    尖嘯想了想,又封劉琮為上庸太守,讓他即刻起程。


    劉琮知道了,大驚,親去拜辭:“劉琮不願為官,隻願守父母鄉土。”


    尖嘯笑道:“上庸非四戰之地,最是安全,你去那邊做官,太平安穩,免得在荊襄被人謀害。”


    劉琮再三推辭,尖嘯本來也有點心軟,被郭圖審配等人一勸,鐵了心,堅持不準。


    劉琮無奈,隻得與蔡夫人同赴上庸,追隨左右的,隻有王威一員大將,其餘舊荊州官員,送到江口,就迴了。


    尖嘯在內府招來尚師徒,秘密囑咐道:“你可引輕騎追劉琮母子,一並殺了,永絕後患。”


    尚師徒得令,帶了三百輕騎,趕上了劉琮的車駕,喝道:“我奉州牧令,來殺你母子,還不上前受死!”


    蔡夫人抱著劉琮大哭,不知所措。


    尚師徒本是冷血之人,不為所動,便令手下軍士出手殺人。


    王威大怒,挺槍直刺尚師徒,尚師徒對他都不屑用忽雷豹的技能,挺槍迎住,二將大戰了三十個迴合,尚師徒一槍刺王威於馬下。


    尚師徒殺了王威,又引兵士殺死了劉琮及蔡夫人,便迴報尖嘯告知,尖嘯鬆了口氣,重賞了尚師徒。


    尖嘯處理完了這些事,便一一的接見襄陽投降的文武官員,忙個不停。


    文聘,字仲業,南陽宛人,劉表大將,防禦北方。曆史上,文聘受到曹操重用,守禦荊城之際,多次引兵阻遏關羽之師,攻其輜重,燒其戰船,立下莫大之功,成為曹公倚為屏障的大將之一,威名遠遠播。是一員悍將。


    鄧羲: 字子孝,章陵人,任治中,勸劉表不要與袁紹結盟不成,辭官。後被尖嘯找到,厚待之,遂出仕。


    蒯越:字異度, 為人深中足智,魁傑而有雄姿。當初,大將軍何進聞其名,辟其為東曹掾。後蒯越知何進不能成事,求出為汝陽令,再歸劉表。蒯越為劉表定下安撫荊楚的戰略,佐其成業,被劉表譽為臼犯之謀。江夏賊張虎、陳生擁眾據守襄陽,蒯越與龐季單騎往說降之,江南悉平,拜章陵太守,封樊亭侯。曆史上曹操曾說過不喜得荊州,喜得蒯異度的話。這話已經剛剛被尖嘯盜用了。


    龐季:曾經說服盜賊張虎,陳生投降劉表,很有膽略。


    傅巽:字公悌,北地泥陽人。瑰偉博達,有知人之鑒。初辟於公府,拜尚書郎,後作客於荊州,曆史上他評龐統為“不完全的英雄”,評裴潛為“品行清風亮節名揚四方”,評魏諷為“謀反為早晚之事”,全都一言命中。


    韓嵩:韓嵩,生卒年不詳,字德高,義陽人。少好學,貧不改誌。因見天下將大亂,遂與好友數人隱居酈西山中。後事劉表為別駕,轉從事中郎。是個正直的諫臣,也是個不錯的文官。


    劉先:字始宗,零陵郡人。博聞強記,明典故。初為劉表別駕,曆史上曾勸劉表依附曹操,劉表疑慮不決。後出使許都,於大庭廣眾之下駁斥曹操對劉表的責難,使曹操無言以對。劉先歸附尖嘯,還帶著他著名的外甥周不疑,尖嘯見他資質果然奇佳,便送去益州郡桃花源,交給水鏡先生他們教導了。


    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文章寫得好,勉強算是個好文官。


    伊籍:字伯機,山陽人。曆史上劉表死後投靠了劉備,是劉備早期文官的中流砥柱,現在落到了尖嘯手中。


    蒯良:字子柔,南郡中廬人,是蒯越之兄,足智多謀。蒯良精通天文,極善相馬,劉表譽為“雍季之論”。


    綦毋闓:字廣明,文官,大儒,官至主簿。


    宋忠:字仲子,南陽章陵人。東漢末年大儒。學者尹默、王肅、李撰、潘濬都曾師從於他,像尖嘯遞降表的就是他。


    潘濬:字承明,武陵漢壽人,師事於宋忠,不到三十歲就被劉表任命為江夏從事。當時沙羨縣長貪汙**,被潘濬審查處死,使得全郡震驚恐懼。後來擔任湘鄉縣令,治理頗有名聲。但是,他後期在東吳時的名氣更大,可為政,可帶兵,是尖嘯重點觀察的對象。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兄霍篤曾在故鄉聚集起部曲數百人。後來霍篤逝世,劉表命令霍峻繼承部曲。霍峻在劉表手下碌碌無為,曆史上轉投劉備之後,則大放異彩,為一代名將,隻是可惜死得早了。


    襄陽並非隻有這幾個人,如果全都說一遍,就沒完沒了了,這些隻是傑出一些的罷了。尖嘯得到襄陽,不但得了一大塊地盤,還大量補充了玄武軍的中下層軍官,以及大把大把的頂級文官。尖嘯的玄武軍,也終於可以脫離最愛本軍的支持,獨當一麵了。


    襄陽既定,審配進言道:“江陵乃荊襄重地,錢糧極廣。今當取”


    尖嘯深以為然,在襄陽諸將中,選一人引軍開道。


    諸將都到了,獨不見文聘。尖嘯派人尋問,才趕來相見。


    尖嘯怒道:“為何來遲?”


    文聘道:“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中悲傷慚愧,無顏早見。”說完,淚如泉湧。尖嘯讚道:“真忠臣也!”便令文聘引軍開道,直取江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福星道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裂肺亮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裂肺亮哥並收藏重生之福星道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