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跟他們再好,終究還是要送走阿沐的,這是餘榕跟吳襄的心聲,所以倆人盡管對阿沐很嚴厲,可他提出的要求都會盡量滿足。阿沐其實也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他漸漸大了,也知道自己的爹是京裏那個威風赫赫的鎮國公,他沒有娘,可他生下來就是跟著榕榕的,他覺得他娘就是榕榕,他還趁榕榕睡著了偷偷喊過娘。
端午劃龍舟,孫氏大著肚子不能去,但還是起身送餘榕出門。敬瑜跟吳襄在前邊開道,餘榕今天跟阿沐乘著一頂大轎子過去。敬亭因為要跟同窗一起參加書院的比賽,所以沒跟著來,阿沐對轎子很好奇,餘榕看轎子穩,也默許他掀簾子看外麵。
在湖廣本地,吳襄官位算得上高了,所以他們的看台的位置也極佳。甫一坐下,就見有下人已經上好茶點,吳襄帶著敬瑜出去跟其他官員寒暄,餘榕就跟阿沐在吃茶點。餘榕吃的是自家的茶點,她們家請了專門的糕點師傅,又因吳襄月俸上漲,又是肥缺,所以餘榕還了吳榮的錢後還是很寬裕的。
“少吃一點,你伯伯還說今兒帶我們去下館子。”餘榕道。
餘榕從來不會說孩子小就拘在家裏,反而讓孩子多接觸人,才能更能辨別人性。阿沐聽了果然高興:“我要吃好多東西,伯伯都會幫我點吧。”
“是啊,你想吃什麽,我就點什麽。”餘榕笑道。
倆人正看著,卻說總督李夫人請餘榕過去,餘榕不放心阿沐在,便把阿沐一起帶過去。湖廣總督是今年才調過來的,平日沒什麽走動,餘榕也沒有特意去打聽。今天請餘榕過去想來也是想認識一下。
餘榕囑咐阿沐:“不要亂吃東西,記得別離開我。”
阿沐死命點頭。
李夫人頭發白黑相間,年齡約莫六十上下,很是清瘦,穿著墨綠色的圓領衫子,手上的瑪瑙珠子串兒引人注目。餘榕連忙帶著阿沐行禮,李夫人對餘榕道:“快來我這裏坐著。”
阿沐挨著餘榕坐著,李夫人就笑著對餘榕說:“我家裏也有孩子,不如讓你家小子過去玩耍。”她說這話的時候明顯看了阿沐一眼。
餘榕也察覺到了,她不動聲色道:“就說這麽一會子話,免得我待會兒還要找他,且讓他在我身邊就是。”
沒想到被拒絕了,李夫人望向餘榕,餘榕也不甘示弱的看了迴去。李夫人才道:“說起來這孩子長的可真好,就是跟你不大像。”
餘榕笑道:“龍生九子,自然各有不同。”卻並不解釋,她又不怕這李夫人,可這般明目張膽,還真的以為自己是個人物了。
李夫人見餘榕這般強硬,而且說話還未有一盞茶的功夫就聽說吳襄來接了,李夫人眯了眯眼沒做聲。
餘榕一出來就覺得有些古怪,便把此事跟吳襄說了,吳襄冷笑:“李家?這個李家是江榆林大嫂的娘家,怎麽還想跟江榆林鬥不成?即便如此也不該對小孩起什麽心思。”
倆人看阿沐手裏拿著茶點,覺得說這些也不合適,餘榕便對吳襄道:“你抱著他,我們下館子去吧。”鹽運史自然也肩負皇上耳目,還有秘密通道,餘榕看吳襄很生氣,還跟他道:“外放了,果然這些牛鬼蛇神就跑出來了,在直隸那些人可是動都不敢動。可阿沐既然由我帶著就不會出什麽事。”
敬瑜過來聽說此事便主動跟吳襄道:“反正我最近在家裏準備也沒什麽事,讓我接阿沐吧。”
餘榕搖頭:“也不必興師動眾,反正我們多注意就好了,你照看好媳婦就行。”
阿沐對此一無所覺,看到好吃的,大夥兒才放鬆心情,餘榕拉著阿沐的手夾菜給他吃。不是因為江榆林,而是他們跟這個孩子都有很深的感情了,看他吃的開心,他們大人們也跟著高興。
幾人又帶阿沐出去街上玩,吳襄生怕自己的幾個孩子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特地還要他們學會怎麽花錢,知道當地民生物價,其實當官最重要的是你願不願意幹好。阿沐是最高興的,一時要吃這,一時要買那個,吳襄一一讓貴兒買了。
迴到家他就累的睡著了,餘榕把他抱到自己床上,親了他一口。可沒想到阿沐卻睜開眼睛,他壞笑:“榕榕,你親我了。”
餘榕用手指頭點了他一下:“是啊,你太可愛了,好了快睡吧,你伯伯去跟你拿書本了,等會兒還要你背書的。”
阿沐一幅小大人的樣子,“伯伯考我,我不怕。”
-------------------------------------------------------我是分割線
餘蓓時隔幾年被殺的消息傳到草埔,田氏一聽就暈過去了,餘老五也不可置信,“隔了肚皮的就不是好東西。”餘蓓發達後給了田氏一筆錢,卻再也沒有親近過田氏,田氏盡管不是什麽好人,卻也把餘蓓當做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張氏嗬斥道:“行了,老五,蓓蓓還把人家的孩子給賣了,聽說賣的當天就被捂死了,把人家婆娘灌啞了,命債命償,說這些胡話還以為你們也是同黨。”
這倆口子立馬停住了罵聲,餘老五還小心跟張氏道:“這事我們可沒參與啊三嫂,你也知道我膽子不大,而且蓓蓓嫁出去後就把她奶帶在身邊,我們又沒有得到什麽好處。”
張氏嗤道:“行了,行了,我就來告訴你們一聲,反正這事就跟你們做爹娘的說一聲。你們可別到處說,還有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知道娘已經過世了,雖說屍骨無存,可衣冠塚總得建一個吧。”
餘老五連忙擺手:“三嫂,這事你們看著辦吧,我們哪有錢啊?蓓蓓出嫁的錢都用的差不多了,家裏孩子多地少,這錢我們可出不起。”
“行了,這事我跟你三哥商量了,我們辦,前幾年老爺子走是大房辦的,這次我去找二房看吧。”
第166章
張氏一到二房就看到秦雪梅在家, 她才放下心來, 並跟她把來意說明,正說完就看到趙氏出來了。趙氏怯怯的看了看秦雪梅一眼,秦雪梅壓根沒有理會,直接跟張氏道:“三嬸,我去拿錢, 奶要建衣冠塚這是家族大事, 我們雖然窮, 可這大事也不能袖手旁觀。”
張氏連忙道:“也不要多的, 拿個幾百文就行。”張氏知道秦雪梅跟餘老二兩口子沒日沒夜做事, 現在她家老大做了賬房, 這日子才好過一些, 可由著趙氏聖母心泛濫, 現在秦雪梅也是做了祖母的人, 直接掌權,根本不管趙氏, 所以趙氏出來故作姿態,想要博取別人同情,張氏了解內情,根本不鳥。
秦雪梅卻道:“平日還多虧三嬸照顧, 現在又是建衣冠塚的大事, 我們出一兩。”秦雪梅現在這個年紀都還帶著兩個兒媳婦開店,手裏也不是沒點錢,雖然跟張氏家裏比是差多了, 可在村裏已經不算窮了。
張氏滿意的走了,趁秦雪梅送她出來的時候對她道:“你們家也辛苦你了,你娘是個糊塗人,別跟她計較,該怎麽過就怎麽過。”
秦雪梅苦笑:“您知道我的處境就好。”還能怎麽辦呢?這日子還得過下去,她再能幹可攤上這麽個婆婆,也難做。那年她跟餘娟借了錢把店開起來,把倆個兒子送去讀書,可婆婆卻答應村裏人讓自己的兒子教村裏人免費讀書,本來兒子讀書就很累了,還要如此就漸漸生了不想讀書的心,再堅持了幾年就不想讀了,家裏也確實條件不好,大兒子做小工到賬房不知道受了多少苦。
二兒子讀的書更少,現在在家裏幫忙做生意,也跟自己一樣賣苦力。秦雪梅還能怎麽樣,以後隻能讓自家的孫子們變的更好了。
趙氏畏縮的拄著棍子在村子裏走著,她真是可憐,年輕的時候生孩子壞了身子,老了還被嫌棄,她有什麽錯。
張氏迴到家就休息了一會兒,她年紀也不輕了,不能像年輕的時候那麽風風火火的。宣氏帶了兒媳婦雲氏過來伺候,雲氏是由吳達牽線,嫁給餘蕭的。雲氏父親是湖陽主簿,她也是識字明理,所以宣氏很快就為兒子定下了這個兒媳婦。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餘蕭畢竟是個年輕人,在直隸那樣的地方讀書。來往的都是官家子弟,去的宴會都是很優雅的人,人人都有禮,可迴到草埔,家裏來往的都是生意人,心裏當然有落差。所以跟餘蕭定的兒媳婦都沒有定商戶女,定的是主簿的女兒,靠的還是因為他姑姑是轉運使夫人。
“你們過來了,我先起來。”張氏要起來。
宣氏跟雲氏在一旁拿衣服拿鞋子,宣氏跟張氏道:“前兒我們去湖陽,說是三叔家的那個孩子可憐的很。”餘奉早先典了妾,生了一兒一女,女兒被鍾小姐帶著,說是伶俐非常,讀書也是過目不忘,就連雲氏都說她是有名的才女,可兒子就難過了,兒子資質不大好,餘奉天天喝酒也不管,就跟個孤兒一樣。
後來鍾小姐找機會帶著女兒跑了,不知道怎麽又半路丟下那個女兒,那女兒現在半路也跟人跑了,後來迴來,男孩就去找自己的姐姐,那個女孩子再也不管了。
“那有什麽辦法,上次不是說我們家裏缺夥計,總歸是自家人,也放心一些。”倒不是張氏多麽慈愛,隻是張氏一直都覺得餘奉都很可憐,小時候餘奉就是個寬厚的孩子,別人搶了他的東西他也不生氣,後來讀書也是常常很謙恭的對她們這些長輩,這麽好的孩子就因為娶了這麽個媳婦過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宣氏點頭:“您說的是,積善之家該幫族人才是。”
餘蕭現在剛接手生意,培養自己人尤為重要,宣氏當然也不反對。說實話,小姑子一家人已經在京城買了宅子,姑爺又不是長子,以後定居京城是肯定的。親戚們長久不走動,可靠著姑爺的名義她們家也會長久下去,隻是關係難免會疏遠。
雲氏布菜的同時,宣氏把餘榕寄過來的信開始讀給張氏聽,張氏一聽就樂了:“早說敬天媳婦沒喜信,可因為她媳婦是姑爺的朋友,我家阿榕人也好,不在意這些。敬瑜媳婦倒是好命,她公公剛升任就有喜了。”
宣氏的兒媳婦雲氏聽了默默縮小自己的存在,她進門也有段時間了,肚子現在還沒有消息。宣氏跟張氏閑話:“敬瑜這個兒媳婦娶的也不錯,聽說她祖父說不準要入閣。”
端午劃龍舟,孫氏大著肚子不能去,但還是起身送餘榕出門。敬瑜跟吳襄在前邊開道,餘榕今天跟阿沐乘著一頂大轎子過去。敬亭因為要跟同窗一起參加書院的比賽,所以沒跟著來,阿沐對轎子很好奇,餘榕看轎子穩,也默許他掀簾子看外麵。
在湖廣本地,吳襄官位算得上高了,所以他們的看台的位置也極佳。甫一坐下,就見有下人已經上好茶點,吳襄帶著敬瑜出去跟其他官員寒暄,餘榕就跟阿沐在吃茶點。餘榕吃的是自家的茶點,她們家請了專門的糕點師傅,又因吳襄月俸上漲,又是肥缺,所以餘榕還了吳榮的錢後還是很寬裕的。
“少吃一點,你伯伯還說今兒帶我們去下館子。”餘榕道。
餘榕從來不會說孩子小就拘在家裏,反而讓孩子多接觸人,才能更能辨別人性。阿沐聽了果然高興:“我要吃好多東西,伯伯都會幫我點吧。”
“是啊,你想吃什麽,我就點什麽。”餘榕笑道。
倆人正看著,卻說總督李夫人請餘榕過去,餘榕不放心阿沐在,便把阿沐一起帶過去。湖廣總督是今年才調過來的,平日沒什麽走動,餘榕也沒有特意去打聽。今天請餘榕過去想來也是想認識一下。
餘榕囑咐阿沐:“不要亂吃東西,記得別離開我。”
阿沐死命點頭。
李夫人頭發白黑相間,年齡約莫六十上下,很是清瘦,穿著墨綠色的圓領衫子,手上的瑪瑙珠子串兒引人注目。餘榕連忙帶著阿沐行禮,李夫人對餘榕道:“快來我這裏坐著。”
阿沐挨著餘榕坐著,李夫人就笑著對餘榕說:“我家裏也有孩子,不如讓你家小子過去玩耍。”她說這話的時候明顯看了阿沐一眼。
餘榕也察覺到了,她不動聲色道:“就說這麽一會子話,免得我待會兒還要找他,且讓他在我身邊就是。”
沒想到被拒絕了,李夫人望向餘榕,餘榕也不甘示弱的看了迴去。李夫人才道:“說起來這孩子長的可真好,就是跟你不大像。”
餘榕笑道:“龍生九子,自然各有不同。”卻並不解釋,她又不怕這李夫人,可這般明目張膽,還真的以為自己是個人物了。
李夫人見餘榕這般強硬,而且說話還未有一盞茶的功夫就聽說吳襄來接了,李夫人眯了眯眼沒做聲。
餘榕一出來就覺得有些古怪,便把此事跟吳襄說了,吳襄冷笑:“李家?這個李家是江榆林大嫂的娘家,怎麽還想跟江榆林鬥不成?即便如此也不該對小孩起什麽心思。”
倆人看阿沐手裏拿著茶點,覺得說這些也不合適,餘榕便對吳襄道:“你抱著他,我們下館子去吧。”鹽運史自然也肩負皇上耳目,還有秘密通道,餘榕看吳襄很生氣,還跟他道:“外放了,果然這些牛鬼蛇神就跑出來了,在直隸那些人可是動都不敢動。可阿沐既然由我帶著就不會出什麽事。”
敬瑜過來聽說此事便主動跟吳襄道:“反正我最近在家裏準備也沒什麽事,讓我接阿沐吧。”
餘榕搖頭:“也不必興師動眾,反正我們多注意就好了,你照看好媳婦就行。”
阿沐對此一無所覺,看到好吃的,大夥兒才放鬆心情,餘榕拉著阿沐的手夾菜給他吃。不是因為江榆林,而是他們跟這個孩子都有很深的感情了,看他吃的開心,他們大人們也跟著高興。
幾人又帶阿沐出去街上玩,吳襄生怕自己的幾個孩子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特地還要他們學會怎麽花錢,知道當地民生物價,其實當官最重要的是你願不願意幹好。阿沐是最高興的,一時要吃這,一時要買那個,吳襄一一讓貴兒買了。
迴到家他就累的睡著了,餘榕把他抱到自己床上,親了他一口。可沒想到阿沐卻睜開眼睛,他壞笑:“榕榕,你親我了。”
餘榕用手指頭點了他一下:“是啊,你太可愛了,好了快睡吧,你伯伯去跟你拿書本了,等會兒還要你背書的。”
阿沐一幅小大人的樣子,“伯伯考我,我不怕。”
-------------------------------------------------------我是分割線
餘蓓時隔幾年被殺的消息傳到草埔,田氏一聽就暈過去了,餘老五也不可置信,“隔了肚皮的就不是好東西。”餘蓓發達後給了田氏一筆錢,卻再也沒有親近過田氏,田氏盡管不是什麽好人,卻也把餘蓓當做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張氏嗬斥道:“行了,老五,蓓蓓還把人家的孩子給賣了,聽說賣的當天就被捂死了,把人家婆娘灌啞了,命債命償,說這些胡話還以為你們也是同黨。”
這倆口子立馬停住了罵聲,餘老五還小心跟張氏道:“這事我們可沒參與啊三嫂,你也知道我膽子不大,而且蓓蓓嫁出去後就把她奶帶在身邊,我們又沒有得到什麽好處。”
張氏嗤道:“行了,行了,我就來告訴你們一聲,反正這事就跟你們做爹娘的說一聲。你們可別到處說,還有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知道娘已經過世了,雖說屍骨無存,可衣冠塚總得建一個吧。”
餘老五連忙擺手:“三嫂,這事你們看著辦吧,我們哪有錢啊?蓓蓓出嫁的錢都用的差不多了,家裏孩子多地少,這錢我們可出不起。”
“行了,這事我跟你三哥商量了,我們辦,前幾年老爺子走是大房辦的,這次我去找二房看吧。”
第166章
張氏一到二房就看到秦雪梅在家, 她才放下心來, 並跟她把來意說明,正說完就看到趙氏出來了。趙氏怯怯的看了看秦雪梅一眼,秦雪梅壓根沒有理會,直接跟張氏道:“三嬸,我去拿錢, 奶要建衣冠塚這是家族大事, 我們雖然窮, 可這大事也不能袖手旁觀。”
張氏連忙道:“也不要多的, 拿個幾百文就行。”張氏知道秦雪梅跟餘老二兩口子沒日沒夜做事, 現在她家老大做了賬房, 這日子才好過一些, 可由著趙氏聖母心泛濫, 現在秦雪梅也是做了祖母的人, 直接掌權,根本不管趙氏, 所以趙氏出來故作姿態,想要博取別人同情,張氏了解內情,根本不鳥。
秦雪梅卻道:“平日還多虧三嬸照顧, 現在又是建衣冠塚的大事, 我們出一兩。”秦雪梅現在這個年紀都還帶著兩個兒媳婦開店,手裏也不是沒點錢,雖然跟張氏家裏比是差多了, 可在村裏已經不算窮了。
張氏滿意的走了,趁秦雪梅送她出來的時候對她道:“你們家也辛苦你了,你娘是個糊塗人,別跟她計較,該怎麽過就怎麽過。”
秦雪梅苦笑:“您知道我的處境就好。”還能怎麽辦呢?這日子還得過下去,她再能幹可攤上這麽個婆婆,也難做。那年她跟餘娟借了錢把店開起來,把倆個兒子送去讀書,可婆婆卻答應村裏人讓自己的兒子教村裏人免費讀書,本來兒子讀書就很累了,還要如此就漸漸生了不想讀書的心,再堅持了幾年就不想讀了,家裏也確實條件不好,大兒子做小工到賬房不知道受了多少苦。
二兒子讀的書更少,現在在家裏幫忙做生意,也跟自己一樣賣苦力。秦雪梅還能怎麽樣,以後隻能讓自家的孫子們變的更好了。
趙氏畏縮的拄著棍子在村子裏走著,她真是可憐,年輕的時候生孩子壞了身子,老了還被嫌棄,她有什麽錯。
張氏迴到家就休息了一會兒,她年紀也不輕了,不能像年輕的時候那麽風風火火的。宣氏帶了兒媳婦雲氏過來伺候,雲氏是由吳達牽線,嫁給餘蕭的。雲氏父親是湖陽主簿,她也是識字明理,所以宣氏很快就為兒子定下了這個兒媳婦。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餘蕭畢竟是個年輕人,在直隸那樣的地方讀書。來往的都是官家子弟,去的宴會都是很優雅的人,人人都有禮,可迴到草埔,家裏來往的都是生意人,心裏當然有落差。所以跟餘蕭定的兒媳婦都沒有定商戶女,定的是主簿的女兒,靠的還是因為他姑姑是轉運使夫人。
“你們過來了,我先起來。”張氏要起來。
宣氏跟雲氏在一旁拿衣服拿鞋子,宣氏跟張氏道:“前兒我們去湖陽,說是三叔家的那個孩子可憐的很。”餘奉早先典了妾,生了一兒一女,女兒被鍾小姐帶著,說是伶俐非常,讀書也是過目不忘,就連雲氏都說她是有名的才女,可兒子就難過了,兒子資質不大好,餘奉天天喝酒也不管,就跟個孤兒一樣。
後來鍾小姐找機會帶著女兒跑了,不知道怎麽又半路丟下那個女兒,那女兒現在半路也跟人跑了,後來迴來,男孩就去找自己的姐姐,那個女孩子再也不管了。
“那有什麽辦法,上次不是說我們家裏缺夥計,總歸是自家人,也放心一些。”倒不是張氏多麽慈愛,隻是張氏一直都覺得餘奉都很可憐,小時候餘奉就是個寬厚的孩子,別人搶了他的東西他也不生氣,後來讀書也是常常很謙恭的對她們這些長輩,這麽好的孩子就因為娶了這麽個媳婦過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宣氏點頭:“您說的是,積善之家該幫族人才是。”
餘蕭現在剛接手生意,培養自己人尤為重要,宣氏當然也不反對。說實話,小姑子一家人已經在京城買了宅子,姑爺又不是長子,以後定居京城是肯定的。親戚們長久不走動,可靠著姑爺的名義她們家也會長久下去,隻是關係難免會疏遠。
雲氏布菜的同時,宣氏把餘榕寄過來的信開始讀給張氏聽,張氏一聽就樂了:“早說敬天媳婦沒喜信,可因為她媳婦是姑爺的朋友,我家阿榕人也好,不在意這些。敬瑜媳婦倒是好命,她公公剛升任就有喜了。”
宣氏的兒媳婦雲氏聽了默默縮小自己的存在,她進門也有段時間了,肚子現在還沒有消息。宣氏跟張氏閑話:“敬瑜這個兒媳婦娶的也不錯,聽說她祖父說不準要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