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爺笑道:“是他,路上還聽話的很,你媳婦照顧的也好。”
同知府邸也不小,吳榮夫妻住一個院子,餘榕跟吳襄住主院,吳老爺跟餘樹分別占一個院子。再有敬天兄弟幾個的屋子吳襄也準備好了,不過都沒整理完整。當家主母來了,又不同了,餘榕帶的下人盡夠了,畢竟排場太大容易讓別人以為自家腐敗。
學習方麵敬瑜直接到直隸官學讀書,吳襄唯恐不盡心,還請了一位舉子在家授學。吳榮便把寶玉送了過來,他這次卻不抗拒吳襄給他的官職了,吳襄也認為自己算是待他也不錯了,便推舉他做了臨縣的主簿。
而吳榮也感激的很,他能有所作為全部靠吳襄,可真的要幫吳襄就要自己也有所成績才行。他們一家子走了,吃穿用度少了不少,吳老爺閑著也是閑著,提前就過上了老年人的生活,出去外邊打漁或者種花養草,很是愜意。
餘娟一走,餘榕也鬆了一口氣,畢竟有這麽一個穿越者在身邊,餘榕隻能更規矩一些,生怕自己也被餘娟發現,好在她跟他隔得遠了一些。
“三奶奶,奴婢覺著四爺倒是謙虛多了,四奶奶就老是跟鴛鴦說要在任上怎麽樣的做大事,奴婢看她肯定辦不成。”平時秋桐在外人麵前對主子們都算恭敬,可私下跟餘榕說就會把心裏話說出來。
餘榕便道,“做的成那吳榮這個主簿也不用做了,你放心,四爺會壓住她的。”餘娟現在連內宅都沒有掌控住,內宅基本都是吳榮的人,唯一的一個鴛鴦嘴也不嚴,說實話,她地位其實岌岌可危,可幸好吳榮不寵妾滅妻,算是很拎得清的人,可長此以往,餘娟除了是吳榮的夫人之外,實質什麽都沒有。
第138章 二更奉上
“三奶奶, 馮家二夫人送了帖子過來, 邀您去馮家說話。”芳草拿了帖子進來, 又讓馮家的下人進來。
餘榕心道, 看來吳憐柔的日子過的還不錯,來的人正是她之前的丫頭杏花, 此時已經把頭梳上去了,看身上的打扮倒有幾分管事娘子的樣子。於是笑道:“這是杏花吧?你們小姐現在過的如何?還不知道你們在京裏。”
其實是知道的, 因為馮家就是靠揭發侯府才步步高升的,而吳憐柔怕吳劉氏怪罪在她身上,所以吳慈柔被流放後,吳憐柔幾乎是沒怎麽跟家裏人聯係。吳襄本來對家人感情淡薄,即便是家人也要常來往才會越走越近, 所以即便知道馮家現在是光祿寺卿了,也從未想過要攀附什麽。
杏花年紀也大上許多了, 人也成熟了, 她現在才明白身不由己的感覺。當時怪罪三爺跟三奶奶不伸出援手,可現在自家小姐不也是碰到同樣的問題了嗎?馮家要送小姐去王府做側室,自家小姐盡管同情也不管多說一句。
“迴三奶奶的話, 小姐現在好著呢, 膝下已經有一兒一女。我們二姑爺得知三爺正在直隸做同知,想著親戚們總該多來往才是,所以小姐就派了奴婢過來。”
原來是馮二爺先知道的,也有可能是吳憐柔看著兄長出息了,不管怎麽樣有娘家在總比沒娘家依靠要強。餘榕笑著答應:“這就好, 親戚們合該多走動,可你也知道大老爺現下來了,長輩在這裏,還是讓憐柔先拜見爹才是。”吳憐柔的爹跟嫂子都在這裏,自己貿然上門,好似有求於馮家一樣。
得了餘榕的準話,杏花便道:“我把您的話會轉給我們二夫人聽的。”
剛才還說小姐,現在就說二夫人,餘榕讓秋桐拿了錢打賞了她,杏花才走。
“秋桐,你去倉庫裏把文房四寶收拾出來,再有小女孩戴的首飾尋個幾套出來。廚上請了本地的廚娘,不過那天你來做些我們草埔的小菜。”對待客人餘榕還是很用心的,尤其是一別數年,餘榕還不知道現在的吳憐柔是什麽樣子。
---------------------------------------我是分割線
吳憐柔見杏花迴來轉述了餘榕的話,她歉意道:“也幸好嫂子提醒我,要不然被那個抓到了把柄又會說我不懂規矩了。”凡是妯娌之前總會有那麽點齷齪,吳憐柔嫁進來是填房,又隻是地主的女兒,關鍵是二爺跛了腿,連出仕都難,所以馮大爺的夫人很看不上她。
以前,她沒有援手,吳憐柔也隻能打碎牙往裏吞,可現在她哥哥可是五品同知了,又在直隸做官。比起馮大夫人的夫家地位還要高,她還怕什麽。
杏花心疼吳憐柔,便細細說了見餘榕的場景,“三奶奶這麽多年好似沒什麽變化。她們家下人倒是不多,可裏屋一片寂靜,連咳嗽聲都聽不到。奴婢有心多問些話,剛進去那些丫頭們的嘴可緊了,後來是見了三奶奶後,丫頭們才告訴我說三奶奶如今生了三個兒子。”
吳憐柔歎道:“三哥現在能混的這麽好,三嫂肯定也是賢內助不會差的。”她當時隻怪三哥三嫂不幫她,卻不想林氏跟吳通又何曾幫過她,讓三哥拚了前程不要去幫她,三哥也肯定不會的。
馮二爺從門口進來,看杏花迴來就問情況,吳憐柔伺候他把外衣脫下,又捧了熱茶在他手上才道:“我爹也來了,既如此,不如我們去直隸就是了。若不然旁人還會說我們不敬長輩的。”
“也好,帶著祿兒跟仙兒過去。”他握住妻子的手,他知道因為自己的原因妻子在後宅受苦,現在吳家也起來了,他去查過,不僅吳襄任直隸同知,就是吳榮也是主簿,不比馮家差。馮家老爺子現在是光祿寺卿,馮大爺在翰林院混日子,這麽多年根本沒什麽長進。
吳老爺早對那個女兒沒什麽印象了,可聽聞她現在過的不錯,也舒了一口氣。吳襄也特地等在家裏,再次見到吳憐柔,她看上去倒是挺養尊處優的,比先前在家裏衣服都是舊的要好許多,頭上戴著釵子也很氣派。再看馮二爺,從外形上看不出來跛了,隻有在走路的時候能看出一點,可說話行事也是很不錯的。
“走,我們去書房說話。”吳襄帶著馮二爺去了書房。
馮二爺再看吳襄,隻覺得他劍眉星目身材挺拔,說話卻客氣的很,也是心生好感。餘榕又讓秋桐把見麵禮準備了出來,吳憐柔的兒子不過七歲左右,跟吳老爺有點像,圓乎乎的。馮仙兒卻長的很漂亮,拿了見麵禮還知道說謝謝,看起來教養不錯。
吳憐柔這些年也攢了點私房,尤其是給娘家的人,給敬瑜一套價值不菲的禮物。就是正在睡覺的敬亭也送了如小手鐲或者項圈等東西,餘榕拉著她的手道:“來一趟不容易,今天就別迴去了,我把客房收拾出來了,今天就在我們這邊睡一覺。”直隸跟經常雖然隔的很近,可是也要走一天,好不容易來一趟餘榕也留下她們。
“哎,好,爹跟哥嫂身子可好?還有娘呢?”吳憐柔關心道。
餘榕先讓敬瑜把馮祿成帶出去玩,這才跟吳憐柔道:“娘迴舅舅家做了居士,爹身體好著呢,說你們要來出去捕魚了,等會兒就迴來。你哥哥跟我之前一直在窮鄉僻野,現在算是好一點了。你怎麽了?自從你嫁出去就不知道你的下落?我們也一直在外邊,聽杏花說你如今還好。”
一聽到吳劉氏做居士,吳憐柔下意識的鬆了一口氣,又跟餘榕道:“我最近還好,怎麽不見大侄子?”
“敬天在臨安讀書,過年了才迴來,不過也快了。”這已然是冬月了,再過倆個月大兒子也要過來了,想到這兒餘榕還是很高興的。
倆人敘舊還哭了一場,吳憐柔就道:“過陣子嫂子也去我那裏玩玩,我們二爺雖然無官無職,可現在喜歡養花,每年寒冬臘月總會有好些人過來賞花。”其實馮二爺也是有能力的,就是不慎跛了腿,當時吳慈柔也是想著把妹妹嫁過去籠絡住馮家。吳憐柔剛嫁進去的時候,跟馮二爺感情並不好,是後來生了倆個孩子又漸漸好起來。
“行,我一定去。你在家也不容易,若有難處派杏花過來說一聲就是。”餘榕直接給出了承諾。
吳憐柔心道,她三哥果真聰慧,三嫂直奔主題看上去也是真心的,便說出了自己的難處,“樹大要分枝,人大要分家。我們老爺子心疼我們二爺,所以想趁著他還在的時候讓我們不吃虧。”馮大爺是個妻管嚴,根本不敢發表什麽看法,日後老爺子百年後,馮二爺不奢望靠著馮大爺一家,可也不會把該得的家財拱手讓人。
餘榕便痛快答應了:“應該的,即便你三哥不去,爹也會去的。”她們也剛分完家,對於分家的流程算是清楚一些。
馮仙兒也自覺有麵子,畢竟她舅舅現在也是當官的了,不比幾個堂姐的外家差,所以馮仙兒在舅舅過的很舒服。餘榕自己沒有女兒,家裏別人送的鮮亮的布匹很多,便揀了一些給吳憐柔跟馮仙兒。再有吳憐柔吃著秋桐的菜,一口氣吃了兩碗,見馮仙兒看著她,吳憐柔不好意思道:“許久沒吃家裏的東西了,嫂子別見笑。”
馮家現在還是大廚房,馮大嫂又是京城人,吃的鹹口,吳憐柔即便吃不慣也沒辦法改變,現在到娘家才算吃的好。倆人聊天又說起餘樹的婚事,餘榕便道:“你若是有認識的人也介紹給小樹,他現在跟著你三哥辦事,雖然無品無職。可是我娘家人說了願意捐官,補個出身,還望你多費心。”
因為馮二爺養花的緣故,馮家熱鬧的緊,吳憐柔每年也在那一天出出風頭。可她認識的人也比餘榕多多了,遂應承下來。
“應該的。”她又提起京裏的大事,“我們住內城,有時候出去來往,認得的人也多一些。皇上現在最寵幸的人是鎮國公江家,那江大人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六部之人了,而且殺伐果斷,不過有小話傳說他說他要休妻,也不知道真假。”
江瑜林?餘榕疑惑:“這事你是怎麽知道的?”
吳憐柔神秘笑笑:“我嫂子是陸家的旁支,又跟嫡支走的很近,所以知道江夫人跑迴娘家的事情了。”
可江瑜林看上去不是那樣的人啊?冷靜自持,殺伐果斷,對陸家也算不錯了,之前跟吳襄交情算不錯,可他大舅哥要來還不是直接把吳襄往西北調。
“這種事情難說。”有些事情最容易以訛傳訛了,餘榕不大相信。
吳憐柔便道:“嫂子說的也是,我就聽我那位大嫂這麽一說,誰知道是真是假。”果然當了官夫人就是不一樣,即便是餘榕這樣的商戶人家敏感性也很強。
第139章
馮二爺跟吳襄交談也很愉快, 吳襄也是進士出身, 並不比他哥哥官職低,而且走過許多地方,見解也不俗。馮二爺沒瘸腿之前也曾是馮家的希望,所以倆人很意外的十分合拍, 隻是吳襄公務還挺繁忙的,說了一會兒話便要去處理,讓餘樹出來作陪。
餘樹說話也是妙語連珠的, 馮二爺又聽吳憐柔說餘榕留他, 便也留下來住了一晚。這當中要數孩子們最為高興,馮仙兒就不用說,馮祿成跟敬瑜二人年紀差不多,敬瑜也大方, 還把自己的木劍什麽的拿出來一起玩。
吳憐柔足足在娘家過了三天才走,走的時候餘榕也大方,給她們送了兩馬車的儀程, 給足了吳憐柔的麵子。其實按照吳憐柔給的東西, 就一套就值這兩馬車的東西了, 可吳憐柔很高興的樣子在某一種程度也是想讓別人看看她也是有依靠的。
吳憐柔走後, 餘榕又要出去赴宴, 直隸不像偏遠地區, 沒什麽活動。這裏的夫人們走動很勤,可大多都是聽戲或者說話,大多數時候餘榕都會去的, 隻是融入不大好融入。能在直隸做官的,基本家世都很不錯,可吳襄是空降過來的,連帶著餘榕也一樣。人家當麵對你笑,可能背後暗算你,這個道理餘榕懂。
同知府邸也不小,吳榮夫妻住一個院子,餘榕跟吳襄住主院,吳老爺跟餘樹分別占一個院子。再有敬天兄弟幾個的屋子吳襄也準備好了,不過都沒整理完整。當家主母來了,又不同了,餘榕帶的下人盡夠了,畢竟排場太大容易讓別人以為自家腐敗。
學習方麵敬瑜直接到直隸官學讀書,吳襄唯恐不盡心,還請了一位舉子在家授學。吳榮便把寶玉送了過來,他這次卻不抗拒吳襄給他的官職了,吳襄也認為自己算是待他也不錯了,便推舉他做了臨縣的主簿。
而吳榮也感激的很,他能有所作為全部靠吳襄,可真的要幫吳襄就要自己也有所成績才行。他們一家子走了,吃穿用度少了不少,吳老爺閑著也是閑著,提前就過上了老年人的生活,出去外邊打漁或者種花養草,很是愜意。
餘娟一走,餘榕也鬆了一口氣,畢竟有這麽一個穿越者在身邊,餘榕隻能更規矩一些,生怕自己也被餘娟發現,好在她跟他隔得遠了一些。
“三奶奶,奴婢覺著四爺倒是謙虛多了,四奶奶就老是跟鴛鴦說要在任上怎麽樣的做大事,奴婢看她肯定辦不成。”平時秋桐在外人麵前對主子們都算恭敬,可私下跟餘榕說就會把心裏話說出來。
餘榕便道,“做的成那吳榮這個主簿也不用做了,你放心,四爺會壓住她的。”餘娟現在連內宅都沒有掌控住,內宅基本都是吳榮的人,唯一的一個鴛鴦嘴也不嚴,說實話,她地位其實岌岌可危,可幸好吳榮不寵妾滅妻,算是很拎得清的人,可長此以往,餘娟除了是吳榮的夫人之外,實質什麽都沒有。
第138章 二更奉上
“三奶奶, 馮家二夫人送了帖子過來, 邀您去馮家說話。”芳草拿了帖子進來, 又讓馮家的下人進來。
餘榕心道, 看來吳憐柔的日子過的還不錯,來的人正是她之前的丫頭杏花, 此時已經把頭梳上去了,看身上的打扮倒有幾分管事娘子的樣子。於是笑道:“這是杏花吧?你們小姐現在過的如何?還不知道你們在京裏。”
其實是知道的, 因為馮家就是靠揭發侯府才步步高升的,而吳憐柔怕吳劉氏怪罪在她身上,所以吳慈柔被流放後,吳憐柔幾乎是沒怎麽跟家裏人聯係。吳襄本來對家人感情淡薄,即便是家人也要常來往才會越走越近, 所以即便知道馮家現在是光祿寺卿了,也從未想過要攀附什麽。
杏花年紀也大上許多了, 人也成熟了, 她現在才明白身不由己的感覺。當時怪罪三爺跟三奶奶不伸出援手,可現在自家小姐不也是碰到同樣的問題了嗎?馮家要送小姐去王府做側室,自家小姐盡管同情也不管多說一句。
“迴三奶奶的話, 小姐現在好著呢, 膝下已經有一兒一女。我們二姑爺得知三爺正在直隸做同知,想著親戚們總該多來往才是,所以小姐就派了奴婢過來。”
原來是馮二爺先知道的,也有可能是吳憐柔看著兄長出息了,不管怎麽樣有娘家在總比沒娘家依靠要強。餘榕笑著答應:“這就好, 親戚們合該多走動,可你也知道大老爺現下來了,長輩在這裏,還是讓憐柔先拜見爹才是。”吳憐柔的爹跟嫂子都在這裏,自己貿然上門,好似有求於馮家一樣。
得了餘榕的準話,杏花便道:“我把您的話會轉給我們二夫人聽的。”
剛才還說小姐,現在就說二夫人,餘榕讓秋桐拿了錢打賞了她,杏花才走。
“秋桐,你去倉庫裏把文房四寶收拾出來,再有小女孩戴的首飾尋個幾套出來。廚上請了本地的廚娘,不過那天你來做些我們草埔的小菜。”對待客人餘榕還是很用心的,尤其是一別數年,餘榕還不知道現在的吳憐柔是什麽樣子。
---------------------------------------我是分割線
吳憐柔見杏花迴來轉述了餘榕的話,她歉意道:“也幸好嫂子提醒我,要不然被那個抓到了把柄又會說我不懂規矩了。”凡是妯娌之前總會有那麽點齷齪,吳憐柔嫁進來是填房,又隻是地主的女兒,關鍵是二爺跛了腿,連出仕都難,所以馮大爺的夫人很看不上她。
以前,她沒有援手,吳憐柔也隻能打碎牙往裏吞,可現在她哥哥可是五品同知了,又在直隸做官。比起馮大夫人的夫家地位還要高,她還怕什麽。
杏花心疼吳憐柔,便細細說了見餘榕的場景,“三奶奶這麽多年好似沒什麽變化。她們家下人倒是不多,可裏屋一片寂靜,連咳嗽聲都聽不到。奴婢有心多問些話,剛進去那些丫頭們的嘴可緊了,後來是見了三奶奶後,丫頭們才告訴我說三奶奶如今生了三個兒子。”
吳憐柔歎道:“三哥現在能混的這麽好,三嫂肯定也是賢內助不會差的。”她當時隻怪三哥三嫂不幫她,卻不想林氏跟吳通又何曾幫過她,讓三哥拚了前程不要去幫她,三哥也肯定不會的。
馮二爺從門口進來,看杏花迴來就問情況,吳憐柔伺候他把外衣脫下,又捧了熱茶在他手上才道:“我爹也來了,既如此,不如我們去直隸就是了。若不然旁人還會說我們不敬長輩的。”
“也好,帶著祿兒跟仙兒過去。”他握住妻子的手,他知道因為自己的原因妻子在後宅受苦,現在吳家也起來了,他去查過,不僅吳襄任直隸同知,就是吳榮也是主簿,不比馮家差。馮家老爺子現在是光祿寺卿,馮大爺在翰林院混日子,這麽多年根本沒什麽長進。
吳老爺早對那個女兒沒什麽印象了,可聽聞她現在過的不錯,也舒了一口氣。吳襄也特地等在家裏,再次見到吳憐柔,她看上去倒是挺養尊處優的,比先前在家裏衣服都是舊的要好許多,頭上戴著釵子也很氣派。再看馮二爺,從外形上看不出來跛了,隻有在走路的時候能看出一點,可說話行事也是很不錯的。
“走,我們去書房說話。”吳襄帶著馮二爺去了書房。
馮二爺再看吳襄,隻覺得他劍眉星目身材挺拔,說話卻客氣的很,也是心生好感。餘榕又讓秋桐把見麵禮準備了出來,吳憐柔的兒子不過七歲左右,跟吳老爺有點像,圓乎乎的。馮仙兒卻長的很漂亮,拿了見麵禮還知道說謝謝,看起來教養不錯。
吳憐柔這些年也攢了點私房,尤其是給娘家的人,給敬瑜一套價值不菲的禮物。就是正在睡覺的敬亭也送了如小手鐲或者項圈等東西,餘榕拉著她的手道:“來一趟不容易,今天就別迴去了,我把客房收拾出來了,今天就在我們這邊睡一覺。”直隸跟經常雖然隔的很近,可是也要走一天,好不容易來一趟餘榕也留下她們。
“哎,好,爹跟哥嫂身子可好?還有娘呢?”吳憐柔關心道。
餘榕先讓敬瑜把馮祿成帶出去玩,這才跟吳憐柔道:“娘迴舅舅家做了居士,爹身體好著呢,說你們要來出去捕魚了,等會兒就迴來。你哥哥跟我之前一直在窮鄉僻野,現在算是好一點了。你怎麽了?自從你嫁出去就不知道你的下落?我們也一直在外邊,聽杏花說你如今還好。”
一聽到吳劉氏做居士,吳憐柔下意識的鬆了一口氣,又跟餘榕道:“我最近還好,怎麽不見大侄子?”
“敬天在臨安讀書,過年了才迴來,不過也快了。”這已然是冬月了,再過倆個月大兒子也要過來了,想到這兒餘榕還是很高興的。
倆人敘舊還哭了一場,吳憐柔就道:“過陣子嫂子也去我那裏玩玩,我們二爺雖然無官無職,可現在喜歡養花,每年寒冬臘月總會有好些人過來賞花。”其實馮二爺也是有能力的,就是不慎跛了腿,當時吳慈柔也是想著把妹妹嫁過去籠絡住馮家。吳憐柔剛嫁進去的時候,跟馮二爺感情並不好,是後來生了倆個孩子又漸漸好起來。
“行,我一定去。你在家也不容易,若有難處派杏花過來說一聲就是。”餘榕直接給出了承諾。
吳憐柔心道,她三哥果真聰慧,三嫂直奔主題看上去也是真心的,便說出了自己的難處,“樹大要分枝,人大要分家。我們老爺子心疼我們二爺,所以想趁著他還在的時候讓我們不吃虧。”馮大爺是個妻管嚴,根本不敢發表什麽看法,日後老爺子百年後,馮二爺不奢望靠著馮大爺一家,可也不會把該得的家財拱手讓人。
餘榕便痛快答應了:“應該的,即便你三哥不去,爹也會去的。”她們也剛分完家,對於分家的流程算是清楚一些。
馮仙兒也自覺有麵子,畢竟她舅舅現在也是當官的了,不比幾個堂姐的外家差,所以馮仙兒在舅舅過的很舒服。餘榕自己沒有女兒,家裏別人送的鮮亮的布匹很多,便揀了一些給吳憐柔跟馮仙兒。再有吳憐柔吃著秋桐的菜,一口氣吃了兩碗,見馮仙兒看著她,吳憐柔不好意思道:“許久沒吃家裏的東西了,嫂子別見笑。”
馮家現在還是大廚房,馮大嫂又是京城人,吃的鹹口,吳憐柔即便吃不慣也沒辦法改變,現在到娘家才算吃的好。倆人聊天又說起餘樹的婚事,餘榕便道:“你若是有認識的人也介紹給小樹,他現在跟著你三哥辦事,雖然無品無職。可是我娘家人說了願意捐官,補個出身,還望你多費心。”
因為馮二爺養花的緣故,馮家熱鬧的緊,吳憐柔每年也在那一天出出風頭。可她認識的人也比餘榕多多了,遂應承下來。
“應該的。”她又提起京裏的大事,“我們住內城,有時候出去來往,認得的人也多一些。皇上現在最寵幸的人是鎮國公江家,那江大人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六部之人了,而且殺伐果斷,不過有小話傳說他說他要休妻,也不知道真假。”
江瑜林?餘榕疑惑:“這事你是怎麽知道的?”
吳憐柔神秘笑笑:“我嫂子是陸家的旁支,又跟嫡支走的很近,所以知道江夫人跑迴娘家的事情了。”
可江瑜林看上去不是那樣的人啊?冷靜自持,殺伐果斷,對陸家也算不錯了,之前跟吳襄交情算不錯,可他大舅哥要來還不是直接把吳襄往西北調。
“這種事情難說。”有些事情最容易以訛傳訛了,餘榕不大相信。
吳憐柔便道:“嫂子說的也是,我就聽我那位大嫂這麽一說,誰知道是真是假。”果然當了官夫人就是不一樣,即便是餘榕這樣的商戶人家敏感性也很強。
第139章
馮二爺跟吳襄交談也很愉快, 吳襄也是進士出身, 並不比他哥哥官職低,而且走過許多地方,見解也不俗。馮二爺沒瘸腿之前也曾是馮家的希望,所以倆人很意外的十分合拍, 隻是吳襄公務還挺繁忙的,說了一會兒話便要去處理,讓餘樹出來作陪。
餘樹說話也是妙語連珠的, 馮二爺又聽吳憐柔說餘榕留他, 便也留下來住了一晚。這當中要數孩子們最為高興,馮仙兒就不用說,馮祿成跟敬瑜二人年紀差不多,敬瑜也大方, 還把自己的木劍什麽的拿出來一起玩。
吳憐柔足足在娘家過了三天才走,走的時候餘榕也大方,給她們送了兩馬車的儀程, 給足了吳憐柔的麵子。其實按照吳憐柔給的東西, 就一套就值這兩馬車的東西了, 可吳憐柔很高興的樣子在某一種程度也是想讓別人看看她也是有依靠的。
吳憐柔走後, 餘榕又要出去赴宴, 直隸不像偏遠地區, 沒什麽活動。這裏的夫人們走動很勤,可大多都是聽戲或者說話,大多數時候餘榕都會去的, 隻是融入不大好融入。能在直隸做官的,基本家世都很不錯,可吳襄是空降過來的,連帶著餘榕也一樣。人家當麵對你笑,可能背後暗算你,這個道理餘榕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