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襄脾氣本身不大好,有時候發脾氣,餘榕都不大跟他爭執,反而默默的給他做好吃的,或者開解他。吳襄緩過來了就覺得對餘榕愧疚,餘榕倒也不生氣,知道他的壓力其實也很大,她在家能這麽無憂無慮的,都是吳襄在外奔波。


    -------------我是分割線


    王雪跟餘榕都勸餘娟:“這地方有些動蕩,反正你也有個兒子了,還是不要冒這個險。”王雪是沒辦法,她跟連子凱成婚也快兩載,而且以後打算在這邊定居的,所以生孩子是一定要的。但餘娟完全可以再緩緩,因為吳榮不一定老是要跟著吳襄的,還不如等安定了再做打算。


    而且餘娟的年紀也輕,二十多歲生孩子都完全可以,像餘榕就不打算在這邊生孩子。專門做了避子丸藥,吳襄在吃,所以就這樣勸餘娟。


    可餘娟呢?她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也沒這個想法,而且還很厭惡趙氏生那麽多的孩子。但是她現在的想法卻不一樣了,她每多生一個孩子,二房的錢就給的多,她現在又不能做生意也不能做其他的。


    在家也隻能找餘榕說話,可她跟餘榕也不大說一起去,因為餘榕大部分時間要不就在看書,要不就做針線照顧孩子,處理家務,無趣的很。


    她唯有生一個血脈相連的骨肉才好,受窮的日子她已經過夠了。吳榮現在把錢基本不過她的手,外人看她是吳家四奶奶,又有一兒一女,可她呢?每個月就隻有餘榕給她發的月例,拿在手裏麵隨便買點東西就沒了。


    上次準備做生意,也是婆婆鍾氏托人帶錢過來,吳榮這才手指頭裏漏了點給自己。要不然她也不會想去自己掙錢。


    她前世在的地方有計劃生育,不是你想生幾個就能生幾個,餘娟突然想通了,生孩子後等孩子長大了,吳榮為了前程考慮肯定會對孩子投資更多,她手裏也有錢了,到時候她一定會給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未來的。


    “謝謝你們關心,我會考慮一下的。”


    王雪跟餘榕對視一眼,沒做聲。


    餘娟現在才知道古代的男的精明的很,不會讓你占一分一厘的便宜。在古代又不能出去工作,完全靠男人,所以地位才低下。


    可餘榕她還真的是嫁的好,吳襄的月俸全部都是交在她的手上由她來分配,所以她就故意勸自己。而王雪呢?她現在是老板娘了,不用擔心錢的問題。隻有她什麽都沒有。


    這就是很偏執的想法了,餘娟本身出月子沒多久就跟著她們一起來西北。餘榕跟王雪跟她關係也一般,不會開解她,偏生吳榮性格也不算太成熟,若是餘榕知道餘娟的想法,恐怕也會認為她是產後抑鬱了。


    人很容易想不開,餘榕還是勸了一句:“你養好身子是正經吧。現在黛玉還小,你那個小的也是一樣,還沒一歲。”


    餘娟胡亂點頭,並不想繼續這個話題。


    第117章


    隴西李氏是關隴巨族, 曆經這麽多年能經久不衰, 吳襄對這種前朝的門閥士族還是很敬仰的, 之所以上門求學,也是看中李氏巨大的人脈。餘榕幫敬天理好衣服:“怎麽樣?怕不怕?”


    敬天心裏雖然有點緊張,但是表現出來給娘看:“娘, 我不害怕,爹爹說我去做學問的, 而且這些天我把爹爹教我的,我都寫好了。”


    吳襄跟餘榕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 而吳襄本人是進士出身,尤其是敬天還非常聰明, 所以吳襄隻要有空閑就一定會跟敬天講解。所以吳襄不大擔心敬天的學習情況,隻是學習條件也未免太差了,吳襄自己可以將就,可是不能害了孩子的前途。


    敬天穿的是餘榕特地跟他準備的一套紫色圓領繡葵花的衣裳,顯得朝氣蓬勃。吳襄此次就帶了貴兒夫妻跟清風在身邊, 清風雖然不是自家的仆人,但江瑜林既然給了他, 而且契約也在吳襄手上,吳襄就不擔心他反水。


    他們一行人走了快半個月才到了李家聚居地,吳襄看著一排排的屋子,心道,也許這就是世族吧。不管經過多少代的皇帝,但世族依舊是中堅力量, 雖然說科舉出仕已經很大程度的削弱了世族的權利,但是現今在朝中混的還不錯的還是這些世族。


    貴兒彈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褶皺,秋桐站在一旁,看著吳襄跟敬天都下了馬車。很快就有人來開門,貴兒連忙遞上拜帖:“我們老爺是武威縣縣令,特來拜訪。”


    那小廝客客氣氣的並沒有因為吳襄官位低就擺架子,他笑道:“小的去通報一聲。”


    吳襄站的筆直,他手裏牽著兒子,等了許久才有人出來,說是家主有請。吳襄也並未太過欣喜,他知道像這種老世族很喜歡擺架子,很瞧不起他們這些寒門出身的,可吳襄覺得受點氣也沒什麽,反正都是為了兒子。


    李家從外麵看不出什麽,可一進去還真是別有洞天,他們經過一個園子,院子裏竟有吐水的石頭,盡管敬天也很想來看,但是記得他娘教的不要在別人家交頭接耳,所以目不斜視。吳襄很高興兒子年紀這樣小就有他的風範了,到了李灝那裏的時候,李灝已然起身。


    吳襄道:“冒昧來訪,還請您不要怪罪。”


    李灝年方四十,在家守孝,因此現在穿著的也很簡樸,看上去跟普通的夫子沒兩樣。他摸了摸美須,點點頭:“請坐。”


    吳襄寒暄一陣才說明來意:“在我們武威也沒有像樣的學堂,正好聽說了您族裏的族學辦的很好,所以厚著臉皮帶小犬過來。”


    李灝對敬天招招手,敬天抱拳了一下,才過去,李灝心中猶生一絲好感。他隨口問了幾句論語和告子語錄,他本來以為一個窮縣令的兒子應該沒多大的學問,可小孩僅僅隻想了一下就胸有成竹背了出來。


    吳襄在旁邊與有榮焉,不愧是他的兒子。


    李灝當即決定收下敬天,他讓李夫人直接安排住宿,這下更是免了敬天住宿的費用。吳襄也送了許多武威特產和一百兩奉送過來,留了清風在一旁伺候。吳襄本人也是縣太爺,俗務很多,但怕兒子不適應,還是特地留了兩三天看敬天習慣了才走。


    秋桐一迴來就被餘榕叫了過去,餘榕問道:“是好事嗎?”


    秋桐喜道:“是好事,李家那裏讀書風氣很盛。李夫人也是難得的和氣人,而且畢竟我們少爺也是官家子,他們還算客氣。”


    餘榕笑道:“這就好,可我還是很擔心他。咱們這些日子準備些節禮,等端午的時候送過去給李家。”越是邊塞,要用到錢的地方並不太多,所以很多東西都能省了。像餘榕在家穿半舊不新的棉襖反而覺得更舒服,這一來一去的節省了不少,餘榕也不是個愛花錢的人,她每個月存的錢不少,但餘榕明白以後要用的錢可能越來越多。


    敬瑜也不小了,但是他是次子,吳襄相對對他的要求並不高,而且他看上去也對讀書興致缺缺的。不像敬天幾乎是多讀幾遍就能記住大概,吳襄晚上跟餘榕就有些憂心:“不知道這孩子將來要做什麽好。”


    “他還小,你也不必太放在心上了,若是文的不行就來武的。”餘榕倒是很樂觀,不是每個人都讀書很厲害的,就是吳襄也是因為處境不好才奮發圖強。敬天出生的時候,吳襄還在念書,家裏境況並不是太好,可敬瑜一出生吳襄就已經是官了,家裏的下人或者長輩都不敢說他,自然向上的心就淡了。


    吳襄卻搖頭:“刻不容緩了,阿榕。我草莽寒門出身,在外漂泊也不知道多少年才是個頭。我爹娘你也知道,差不多跟仇人差不多了,如果萬一我們倆不在身邊,這個小的怎麽辦?你和我畢竟不能時時刻刻的跟在他身邊。”


    一聽這話,餘榕有些亂:“怎麽突然說這個話,是有什麽事情要發生了嗎?”


    吳襄苦笑:“大將軍親征,你說有沒有事?像我們這樣在前線的人,說不定就被推出去做替死鬼了。”


    餘榕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麽了,她們這樣的人,熬得出來就算是命大,熬不出來那就活該了。


    次日,夫妻二人決定跟敬瑜請個教武藝的師傅,餘榕直接去了陳夫人那裏。陳夫人家裏打掃的非常幹淨,餘榕一去就受到了熱情的對待,餘榕也說明來意。


    陳夫人拍手:“倒真有這麽個人,是我哥哥以前的部下,我哥哥送給我作為陪嫁的。現下可好,正好教敬瑜,他眇了一目,但功夫是極好的。”


    “這就好,我們太爺常說大的那個還讀的進去書,小的那個卻不是讀書的料子,所以還麻煩您了。”她這話說的極為誠懇。


    陳夫人不在意,反而勸餘榕:“你們別把孩子逼的太緊,要我看敬瑜還小呢。”


    餘榕又謙虛幾句,奇道:“怎麽今天沒看到櫻兒?我還讓秋桐做了梅子糕帶給她的。”


    陳夫人心裏極為高興,畢竟餘榕這麽重視陳櫻兒,哪次來沒空手,還專門想到櫻兒,心裏又胸有成竹幾分。


    “她出去玩去了,要知道你來我就讓她現在家裏。”


    餘榕嗔怪:“孩子嘛,喜歡玩是天性,就是我們敬天偶爾都有調皮的一麵。現在不玩,等到我們這麽大的時候,家裏一大攤事,想玩也玩不起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種田文之女配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未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未綠並收藏種田文之女配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