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重重點頭。
餘榕笑道:“那就好,我可就指望著瘦點兒了。”餘榕減肥沒像剛開始那麽激進了,她的目標是每個月兩斤,這過了三個月,差不多也少了六七斤了,看起來臉自然瘦了一點兒。
餘榕才剛迴到家,就看到小魚跑過來,她奇怪道:“怎麽又有事,你方才又不說?”
“榕姐,是你的衣裳被看中了,說是吳家的人看中的。問您能不能多做些時興的樣子?”小魚跑累了,上氣不接下氣的。
餘榕篩了一杯茶給小魚,“你先喝幾口水,緩一緩。”
等小魚喝完水,餘榕才跟他一起去餘鬆的店裏。餘榕在平江府待過,一看人就知道這是個積年的老媽媽,穿著青綢布的坎肩,裏邊是雪白的長裙,頭發全部挽上去,生的卻細皮嫩肉,臉圓圓的。
“這位媽媽,可是有事要找我?”餘榕問道,還屈膝行了一禮。
劉媽媽心中略有不屑,她還以為有這樣靈巧心思的會是個水靈的姑娘家,卻沒想到是個胖乎乎的姑娘,可一看餘榕行禮已然有三分滿意了。
“餘姑娘好,我姓劉。方才進你們小店裏看這衣服做的巧。聽你哥哥說你是平江府迴來的繡娘,可巧了,我們家裏的有一個巧宗兒。”
餘榕請劉媽媽坐下,又讓小魚在後邊端茶,“是什麽巧宗兒?”
劉媽媽喝了一口茶,點了點頭,“是這樣的,我家大姑娘說了鳳安縣的人家,是再好不過的親事。可這嫁衣本是繡好了的,可中間出了點問題,可隻有三個月的時間了,我怕是來不及了,若是可以餘姑娘看能不能?”
吳家的家事餘榕不感興趣,餘榕也沒有一口應承,“這衣裳還得跟人配才是,若是可以我先去看看,再考慮一下。若不然,這樣大的喜事被我弄砸了,我也承擔不起。”
劉媽媽本是吳劉氏的心腹,如今更是為了嫁衣而來,早先就知道餘榕的手藝。特別是餘榕跟餘桃繡的那個蓋頭,可謂十分精美了。吳家不過是個普通的地主家庭,承擔不起到臨安府或者平江府采買的錢。但也不希望女兒出嫁太寒酸,所以才找到餘榕。
“價格先說定,若是可以,價錢十五兩。”
聽到這個價格,餘榕也放了心,若是出價太高,餘榕恐怕也要更兢兢業業才可,十五兩雖說不多,但在張氏等人聽起來也很多了。
餘榕迴了一趟家跟張氏等人交代了,又跟著劉媽媽一起坐螺車到吳家,吳家是土地主,家裏田地頗多,佃戶也多,當然也是人丁興旺的。劉媽媽先帶餘榕去見吳劉氏,吳劉氏是家裏的當家主婦,她說話也是說的官話,聽口音倒像是北方人,隻是為何嫁到這個地方,就無從得知了。
“這是餘姑娘吧?我叫我大姑娘出來,你們年輕女孩兒,總是好說話一些。”吳劉氏看起來像個和氣人。
餘榕常年跟著師傅去大戶人家做衣服,倒也不怵,坐在那兒,也不喝茶,也不東張西望。等裏屋出來一個女孩,隻見她穿著鵝黃衫子,下邊穿著白色湖水百褶裙,胸前掛著一枚如意鎖,富貴的很。
餘榕連忙起來行平禮,“這是吳小姐吧,我這裏有一本圖冊,你先看看樣子吧!”這繡冊還是餘榕迴來之後整理的,顏料還是餘榕自己作的,關於繡衣就有不同價位的。像吳家出的這個價位,餘榕拿來的都是不那麽繁瑣的,又有一二心意的。
吳小姐細細的翻了起來,她越翻越覺得不錯,餘榕再道:“您這個時間有些短,有這兩款所需時間短一些,又不那麽的簡單。”吳小姐是個十分靜得住的女孩兒,她年齡約莫和餘榕相仿,可她身形苗條,鵝蛋臉,是個標準的美人兒。
聽餘榕的話她仔細看了看圖冊中餘榕指的那兩樣,又拿給吳劉氏看,吳劉氏細細翻了一下餘榕的圖冊,也覺得確實如餘榕所說,便道:“既如此我們選了這一件吧!”餘榕看了看,誇道:“還是您眼光毒。”
選定了,吳劉氏讓劉媽媽拿了定金過來,餘榕接過。兩相確定好之後,餘榕坐上吳家的螺車迴了草埔,一下車,餘榕就讓小魚過來搬布匹以及絲線。張氏看餘榕麵帶喜色,就知道事情成了,一直誇餘榕能幹。
“我就說榕榕最行了。”
餘鬆在一旁道:“我們這賣來賣去的,還沒有榕榕三個月掙的多。”
餘榕不好意思道:“你們都是做的細水長流的生意,我這個就這麽一處,日後可就沒這麽好的事情了。”
家裏還沒一畝田,也沒有房子,說出來壓力也大的很。張氏則對餘榕道:“榕榕掙的錢自個兒先放著吧!”
第25章
餘鬆很支持妹妹做繡活,還親自花時間專門做了一個繡架,有了這個繡架,餘榕做起事情來是事半功倍。吳小姐因為繡嫁衣的事情,也可能想出來外麵來看一看,便時不時的過來餘家小院。吳小姐坐螺車過來的,下車的時候已經是正午了,餘榕便對吳小姐道:“我們家裏都是粗茶淡飯,你且不要嫌棄才是。”
吳小姐知道餘家也隻是普通的商戶人家,她坐下來笑道:“你們家還有野味,可比我們家好。”隻見餘榕家有一道紅燒兔肉,一盤炒雞蛋,另加一碟花生米,俱是很下飯的菜,餘榕則道:“那咱們先吃飯。”
吳慈柔吃的很少,也吃的很慢,她這樣的做派根本就不像是鄉間地主家才能培養出來的。餘榕不由得好奇問一句,“我看小慈你這樣吃飯規矩活似我以前在平江府的那些大戶人家的太太奶奶們。”
跟吳慈柔熟悉了,餘榕跟她也互稱小名,倆人性情還頗為相投,所以說話之間也更為大膽一點。
“什麽大家子做派,都是我外祖母家那邊來了個嬤嬤,我不過是跟著她學了一段時間。想必你也知道我嫁的那戶人家,是鳳安縣的大戶,家裏是有名的鄉紳,聽說跟京裏的侯爺還有關係。這不,我爹跟娘就怕我被別人笑村,特地去外祖母家請了人學。”
餘榕笑道:“你這就是大家小姐的做派了。”吳慈柔的話語中無不透露出高嫁的一種得意,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對餘榕來說也是如此,能高嫁都不會選擇低嫁。
吳慈柔看餘榕做繡活,很快一隻並蒂花的模子就出來了,餘榕幫別人繡還會加一些自己做的小配飾,這些相當於是白送的,質量也不算很差。正所謂慢工出細活,但餘榕本身速度上就很快,吳慈柔幾乎是每天去都可以看到她的那件嫁衣的變化。也因此對餘榕印象好了許多。
張氏讓陳月香揉麵,她手很快,一下一籠就做上了,生意並不算特別好,畢竟草埔也隻是一個鎮上,收益也有限,但比起在家來說那是要好太多了。陳月香不想妞妞也過來幫忙,就讓妞妞去找餘榕,誰知道妞妞剛走到門口就遇到一個男孩帶著兩個女孩過來,為首的正是餘娟。
“三嬸在嗎?我來找她。”
餘老三端包子出來,一下就看到餘娟跟餘柳還有餘二郎了,他一貫是個老好人。以前在家裏對待侄子都很不錯,因此招唿餘娟她們,“二郎,你帶娟兒跟柳兒到這裏坐坐。我讓你嬸嬸跟你弄點煎包過來。”
正好張氏端包子出來,張氏對孩子們倒是沒有什麽偏見,餘娟一看到張氏就湊過來道:“我爹在附近做短工,我想著來還錢就先把錢拿過來了。”
她這樣的誠懇,張氏倒不好說什麽了,反倒招唿她們吃早點,又跟妞妞說,“你等一會兒帶她們去找你鬆哥那裏。”餘鬆那個雜貨鋪是應有盡有的,所以妞妞也喜歡去。張氏又拉著餘二郎道:“你如今在做什麽?”
餘二郎道:“跟著爹佃了幾畝地,今天娘說讓我們幾個跟著爹過來,順便把錢還了。”餘二郎是趙氏最大的兒子,因為長年累月做事,已經被壓彎了腰,他也隻比餘鬆大兩三歲,但看上去卻很大了。村裏很少有二十多都娶不上媳婦的,這餘二郎就是其中一個。
“你娘現在可好一點了?”
餘娟笑道:“那可是好多了,現在娘在家帶小弟。我哥好厲害的,對了,三嬸,跟您商量個事。我聽奶說鬆哥開了個鋪子,我在家裏做了香胰子,不知道鬆哥有沒有興趣?”餘娟知道在三房,大家還是聽張氏的話多。
張氏知道餘娟是個最不安分的,便跟她道:“我讓妞妞帶你們去鬆兒的鋪子吧!”
餘娟一路走一路看,餘柳誇起餘娟,“娟兒,你剛才還敢跟三嬸說話,我都不大敢跟三嬸說話的。娘說三嬸太兇了。”可這樣兇的三嬸卻讓餘老太都高看一眼,反而是長房這幾天的雞飛狗跳,餘娟都看在眼裏,她並不是地道的農民,所以隻是想著多掙錢,對於一切能掙錢的機會她都想試一試。
餘鬆因為要去湖陽縣進貨,也讓餘榕過來參考參考,畢竟餘榕是見過大世麵的人。餘鬆也願意聽餘榕的意見,而讓餘榕高興的是她上次做的幾件配飾都賣了出去,“不過是五文錢的成本,竟然賣了二十五文,看來這珠子哥哥幫我多進一些迴來。”
小魚就把餘鬆所需要的東西一筆筆記下來,餘榕在一旁笑道:“咱們有了小魚就什麽都不愁了。”小魚臭屁的笑了笑。
餘榕看他衣裳變小了,“小魚等會兒我幫你再做一身,你長的倒是快。”
餘鬆正準備跟妹妹說什麽,卻看到餘二郎過來,餘鬆連忙上前喊了一聲,“二哥來了。”餘二郎抬眼見餘鬆落落大方,心中就生出一些自卑感,他隻訕訕點頭。
“小魚你去前麵忙,我先弄點茶水過來。”因為雜貨鋪後麵有個外間,也有一套小屋子在裏間。外間是專門用來接待客人的,餘鬆把她們請進來坐下。餘娟卻煞有其事的逛起了雜貨鋪,她看著琳琅滿目的鋪子,仿若身處現代商店一樣。
“鬆哥,我這裏有比澡豆更好用的東西,你要不要瞧一下?”
餘榕笑道:“那就好,我可就指望著瘦點兒了。”餘榕減肥沒像剛開始那麽激進了,她的目標是每個月兩斤,這過了三個月,差不多也少了六七斤了,看起來臉自然瘦了一點兒。
餘榕才剛迴到家,就看到小魚跑過來,她奇怪道:“怎麽又有事,你方才又不說?”
“榕姐,是你的衣裳被看中了,說是吳家的人看中的。問您能不能多做些時興的樣子?”小魚跑累了,上氣不接下氣的。
餘榕篩了一杯茶給小魚,“你先喝幾口水,緩一緩。”
等小魚喝完水,餘榕才跟他一起去餘鬆的店裏。餘榕在平江府待過,一看人就知道這是個積年的老媽媽,穿著青綢布的坎肩,裏邊是雪白的長裙,頭發全部挽上去,生的卻細皮嫩肉,臉圓圓的。
“這位媽媽,可是有事要找我?”餘榕問道,還屈膝行了一禮。
劉媽媽心中略有不屑,她還以為有這樣靈巧心思的會是個水靈的姑娘家,卻沒想到是個胖乎乎的姑娘,可一看餘榕行禮已然有三分滿意了。
“餘姑娘好,我姓劉。方才進你們小店裏看這衣服做的巧。聽你哥哥說你是平江府迴來的繡娘,可巧了,我們家裏的有一個巧宗兒。”
餘榕請劉媽媽坐下,又讓小魚在後邊端茶,“是什麽巧宗兒?”
劉媽媽喝了一口茶,點了點頭,“是這樣的,我家大姑娘說了鳳安縣的人家,是再好不過的親事。可這嫁衣本是繡好了的,可中間出了點問題,可隻有三個月的時間了,我怕是來不及了,若是可以餘姑娘看能不能?”
吳家的家事餘榕不感興趣,餘榕也沒有一口應承,“這衣裳還得跟人配才是,若是可以我先去看看,再考慮一下。若不然,這樣大的喜事被我弄砸了,我也承擔不起。”
劉媽媽本是吳劉氏的心腹,如今更是為了嫁衣而來,早先就知道餘榕的手藝。特別是餘榕跟餘桃繡的那個蓋頭,可謂十分精美了。吳家不過是個普通的地主家庭,承擔不起到臨安府或者平江府采買的錢。但也不希望女兒出嫁太寒酸,所以才找到餘榕。
“價格先說定,若是可以,價錢十五兩。”
聽到這個價格,餘榕也放了心,若是出價太高,餘榕恐怕也要更兢兢業業才可,十五兩雖說不多,但在張氏等人聽起來也很多了。
餘榕迴了一趟家跟張氏等人交代了,又跟著劉媽媽一起坐螺車到吳家,吳家是土地主,家裏田地頗多,佃戶也多,當然也是人丁興旺的。劉媽媽先帶餘榕去見吳劉氏,吳劉氏是家裏的當家主婦,她說話也是說的官話,聽口音倒像是北方人,隻是為何嫁到這個地方,就無從得知了。
“這是餘姑娘吧?我叫我大姑娘出來,你們年輕女孩兒,總是好說話一些。”吳劉氏看起來像個和氣人。
餘榕常年跟著師傅去大戶人家做衣服,倒也不怵,坐在那兒,也不喝茶,也不東張西望。等裏屋出來一個女孩,隻見她穿著鵝黃衫子,下邊穿著白色湖水百褶裙,胸前掛著一枚如意鎖,富貴的很。
餘榕連忙起來行平禮,“這是吳小姐吧,我這裏有一本圖冊,你先看看樣子吧!”這繡冊還是餘榕迴來之後整理的,顏料還是餘榕自己作的,關於繡衣就有不同價位的。像吳家出的這個價位,餘榕拿來的都是不那麽繁瑣的,又有一二心意的。
吳小姐細細的翻了起來,她越翻越覺得不錯,餘榕再道:“您這個時間有些短,有這兩款所需時間短一些,又不那麽的簡單。”吳小姐是個十分靜得住的女孩兒,她年齡約莫和餘榕相仿,可她身形苗條,鵝蛋臉,是個標準的美人兒。
聽餘榕的話她仔細看了看圖冊中餘榕指的那兩樣,又拿給吳劉氏看,吳劉氏細細翻了一下餘榕的圖冊,也覺得確實如餘榕所說,便道:“既如此我們選了這一件吧!”餘榕看了看,誇道:“還是您眼光毒。”
選定了,吳劉氏讓劉媽媽拿了定金過來,餘榕接過。兩相確定好之後,餘榕坐上吳家的螺車迴了草埔,一下車,餘榕就讓小魚過來搬布匹以及絲線。張氏看餘榕麵帶喜色,就知道事情成了,一直誇餘榕能幹。
“我就說榕榕最行了。”
餘鬆在一旁道:“我們這賣來賣去的,還沒有榕榕三個月掙的多。”
餘榕不好意思道:“你們都是做的細水長流的生意,我這個就這麽一處,日後可就沒這麽好的事情了。”
家裏還沒一畝田,也沒有房子,說出來壓力也大的很。張氏則對餘榕道:“榕榕掙的錢自個兒先放著吧!”
第25章
餘鬆很支持妹妹做繡活,還親自花時間專門做了一個繡架,有了這個繡架,餘榕做起事情來是事半功倍。吳小姐因為繡嫁衣的事情,也可能想出來外麵來看一看,便時不時的過來餘家小院。吳小姐坐螺車過來的,下車的時候已經是正午了,餘榕便對吳小姐道:“我們家裏都是粗茶淡飯,你且不要嫌棄才是。”
吳小姐知道餘家也隻是普通的商戶人家,她坐下來笑道:“你們家還有野味,可比我們家好。”隻見餘榕家有一道紅燒兔肉,一盤炒雞蛋,另加一碟花生米,俱是很下飯的菜,餘榕則道:“那咱們先吃飯。”
吳慈柔吃的很少,也吃的很慢,她這樣的做派根本就不像是鄉間地主家才能培養出來的。餘榕不由得好奇問一句,“我看小慈你這樣吃飯規矩活似我以前在平江府的那些大戶人家的太太奶奶們。”
跟吳慈柔熟悉了,餘榕跟她也互稱小名,倆人性情還頗為相投,所以說話之間也更為大膽一點。
“什麽大家子做派,都是我外祖母家那邊來了個嬤嬤,我不過是跟著她學了一段時間。想必你也知道我嫁的那戶人家,是鳳安縣的大戶,家裏是有名的鄉紳,聽說跟京裏的侯爺還有關係。這不,我爹跟娘就怕我被別人笑村,特地去外祖母家請了人學。”
餘榕笑道:“你這就是大家小姐的做派了。”吳慈柔的話語中無不透露出高嫁的一種得意,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對餘榕來說也是如此,能高嫁都不會選擇低嫁。
吳慈柔看餘榕做繡活,很快一隻並蒂花的模子就出來了,餘榕幫別人繡還會加一些自己做的小配飾,這些相當於是白送的,質量也不算很差。正所謂慢工出細活,但餘榕本身速度上就很快,吳慈柔幾乎是每天去都可以看到她的那件嫁衣的變化。也因此對餘榕印象好了許多。
張氏讓陳月香揉麵,她手很快,一下一籠就做上了,生意並不算特別好,畢竟草埔也隻是一個鎮上,收益也有限,但比起在家來說那是要好太多了。陳月香不想妞妞也過來幫忙,就讓妞妞去找餘榕,誰知道妞妞剛走到門口就遇到一個男孩帶著兩個女孩過來,為首的正是餘娟。
“三嬸在嗎?我來找她。”
餘老三端包子出來,一下就看到餘娟跟餘柳還有餘二郎了,他一貫是個老好人。以前在家裏對待侄子都很不錯,因此招唿餘娟她們,“二郎,你帶娟兒跟柳兒到這裏坐坐。我讓你嬸嬸跟你弄點煎包過來。”
正好張氏端包子出來,張氏對孩子們倒是沒有什麽偏見,餘娟一看到張氏就湊過來道:“我爹在附近做短工,我想著來還錢就先把錢拿過來了。”
她這樣的誠懇,張氏倒不好說什麽了,反倒招唿她們吃早點,又跟妞妞說,“你等一會兒帶她們去找你鬆哥那裏。”餘鬆那個雜貨鋪是應有盡有的,所以妞妞也喜歡去。張氏又拉著餘二郎道:“你如今在做什麽?”
餘二郎道:“跟著爹佃了幾畝地,今天娘說讓我們幾個跟著爹過來,順便把錢還了。”餘二郎是趙氏最大的兒子,因為長年累月做事,已經被壓彎了腰,他也隻比餘鬆大兩三歲,但看上去卻很大了。村裏很少有二十多都娶不上媳婦的,這餘二郎就是其中一個。
“你娘現在可好一點了?”
餘娟笑道:“那可是好多了,現在娘在家帶小弟。我哥好厲害的,對了,三嬸,跟您商量個事。我聽奶說鬆哥開了個鋪子,我在家裏做了香胰子,不知道鬆哥有沒有興趣?”餘娟知道在三房,大家還是聽張氏的話多。
張氏知道餘娟是個最不安分的,便跟她道:“我讓妞妞帶你們去鬆兒的鋪子吧!”
餘娟一路走一路看,餘柳誇起餘娟,“娟兒,你剛才還敢跟三嬸說話,我都不大敢跟三嬸說話的。娘說三嬸太兇了。”可這樣兇的三嬸卻讓餘老太都高看一眼,反而是長房這幾天的雞飛狗跳,餘娟都看在眼裏,她並不是地道的農民,所以隻是想著多掙錢,對於一切能掙錢的機會她都想試一試。
餘鬆因為要去湖陽縣進貨,也讓餘榕過來參考參考,畢竟餘榕是見過大世麵的人。餘鬆也願意聽餘榕的意見,而讓餘榕高興的是她上次做的幾件配飾都賣了出去,“不過是五文錢的成本,竟然賣了二十五文,看來這珠子哥哥幫我多進一些迴來。”
小魚就把餘鬆所需要的東西一筆筆記下來,餘榕在一旁笑道:“咱們有了小魚就什麽都不愁了。”小魚臭屁的笑了笑。
餘榕看他衣裳變小了,“小魚等會兒我幫你再做一身,你長的倒是快。”
餘鬆正準備跟妹妹說什麽,卻看到餘二郎過來,餘鬆連忙上前喊了一聲,“二哥來了。”餘二郎抬眼見餘鬆落落大方,心中就生出一些自卑感,他隻訕訕點頭。
“小魚你去前麵忙,我先弄點茶水過來。”因為雜貨鋪後麵有個外間,也有一套小屋子在裏間。外間是專門用來接待客人的,餘鬆把她們請進來坐下。餘娟卻煞有其事的逛起了雜貨鋪,她看著琳琅滿目的鋪子,仿若身處現代商店一樣。
“鬆哥,我這裏有比澡豆更好用的東西,你要不要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