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老三便道:“是我們買下來的。”
張氏聰明一些,馬上插言:“四叔家孩子多大了?好些年沒見了?”
餘老四輕咳一聲,“我兩個閨女,一個十三,一個十歲。這是你家那個大的?”他指著餘鬆道。
餘鬆叫了聲四叔。
可餘老四不會這麽容易被岔開話題,“我想著咱們兄弟在一處住如何?我就在你們旁邊搭個茅草房?等兄弟掙了錢就還你。”
餘老三哪裏能做主?張氏肯定不同意的,“也不是我們不讓你住,可你看我家倆個兒子。我們鬆兒也到了年紀,我們這土屋也不是能住人的,我們明年出去做工掙錢想做房子。”
餘家三房可不是軟的,餘老四沒討到好就走了。因為餘老四並不是村子裏的人,所以買宅基地是很貴的,而且村裏不一定會劃地給你。就像林秀才能落戶在沙河村,都是買的宅基地,外加他秀才的身份,旁人投田到他名下可以免租子。
餘榕冷笑:“我們就過的這樣,四叔還能找來?不是爹你跟四叔說了什麽吧?”餘榕最不喜歡的就是餘老三的大嘴巴,舉凡有什麽事情他都藏不住話。
第12章
餘老三看眾人都看他,連忙澄清自己,“怎麽可能是我說的,我就是去坐一坐。”
那就肯定是老屋那邊的人出的主意了,隻是不知道是誰?張氏想了想索性又拋到一邊,畢竟幹正事要緊。
“我這裏有兩百個大子兒,鬆兒你跟你爹一齊去草埔買點白麵迴來吧,順便弄點菜籽油迴來,還有小爐子。我跟你爹過幾天趕集去賣煎餃。”張氏現在一門心思想著掙錢。
現在快過年了,一年到頭,手上有點閑錢的人也多了起來,張氏也想碰碰運氣。想起未來的生活,餘鬆早就躍躍欲試了,他把錢拿在手裏跟餘老三一起出門。餘樹這個小耳報神從外邊跑迴來,他氣踹籲籲的進來,“娘,不好了,五叔他跟大哥打架……說奶偏心,賣了十畝田呢?”
十畝田可不是個小數目,張氏嘀咕:“我說你五叔那個軟腳蝦敢跟大房的人吵架?”五叔是小兒子,這麽多年也隻有餘蓓一個女兒,偏生因為餘蓓的關係五房沒少跟著沾光,五房其實也是過的挺滋潤的。而且五房是最想靠著大房雞犬升天的,平時就對大房十分巴結,就是田氏也隻敢在餘老太麵前說趙氏跟張氏,卻不敢說大房的任意一人。
“這不會也是為了三哥讀書吧?”餘榕在這個地方生活許久,太知道她們這樣的農戶人家根本就不要想考科舉的事情,即便是林秀才家,人家家裏早年產業頗豐,考一場秀才下來也借了不少錢,更何況是餘家這樣的人家。
像餘奉這種靠著點兒天分能夠考上童生,可過三年下場,那還得去湖陽縣。而在這三年裏,餘奉還得要去書院讀書,這個時候讀書,比如好一點的書院就得一年二十兩銀子不說,平時筆墨紙硯還得一大筆錢。
平時應酬交際,那錢用的更是數不勝數,所以張氏也雖然也疼兒子,但是並沒有這種奢望。可餘老太跟餘家大房也是不甘心吧,餘榕也理解,但理解並不代表支持,“管他們怎麽樣?如今我們要做的還是自己的事。”
餘家老屋現在一團亂,王氏原本是個養尊處優的婦人,可因為討債,身上穿的薄棉襖已經抵不住寒冷。王琳是長女,她個子比妹妹王雪更高一點,卻沒王雪懂事,她一個勁兒的嚷著要出去看熱鬧。
“娘,你讓我出去看看嘛!他們打起來才好玩……”王琳以前也是個小姐,身邊還有個丫頭伺候,尤其是王氏看重長女,還送她去女學讀了兩年。可家境突變,王琳覺得自己是落毛的鳳凰,迴老家還被窮親戚嫌棄,自然是巴不得旁人過的越不好她心裏才會滿足。
王氏把她扯住:“你想我們被趕出去啊?”王雪也在一旁勸道:“大姐,別出去了,反正她們鬧的響動大,我們也聽得到。”
王琳這才巴著窗子往外看起來,見她不再鬧著出去,王雪才輕鬆一些。有這麽個姐姐可真是鬧心,不過,王雪也還是一個小女孩,看外麵有個女人在地上滾,不禁捂住嘴,“娘,那個嫂嫂在地上滾,也不怕髒?”王氏最嫌棄別人村氣,其實她自家也是從村裏出去的,隻是多年在城裏生活,所以很看不慣這種婦人撒潑的場景。
小李氏在地上滾了一圈,然後對著田氏跟餘老五罵:“平時你家蓓蓓天天吃剩的留給我們綠豆吃,我們咋沒說什麽?現在這家還是爺和奶在當,五叔想跟三叔他們一樣想搬出去不成?”餘大郎也跟妻子道:“就是,五嬸每年給田家多少糧食,我們誰又說什麽了?這會子馬上要好了,您二位又來這一出?”不得不說小李氏跟餘大郎夫妻還真的是兩口子,餘大郎也很擅長胡攪蠻纏的。
餘老太啐了田氏一口,要不是看她懷孕的份上,可能還要上去踹兩腳,她插著腰指著田氏:“小賤人,要走,好啊,趕緊跟我滾。看你那熊樣,你敢什麽都不要就出去嗎?”不得不說餘老太這個人也有些佩服餘老三一家,至少人家硬氣,人家什麽都沒要就分家出去了。
她也料準了田氏不敢走,田家窮成什麽樣,誰不知道?
這場架很快就平息了。
到了很晚,餘榕家還亮著油燈,餘榕打了幾個哈欠,張氏催她去睡,“你小孩子家家的,熬不得,快去睡吧!”餘榕搖頭,“這又有什麽,爹他們說不定就快迴來了。”
她們倆母女在一起真的有說不完的話,而且餘榕的建議,張氏都很聽的進去。
“娘,我想著世人都說門當戶對,我們如今正是窮的。不如好好幹幾年,我也跟自己存點嫁妝,日後嫁妝豐厚,娘家又有依靠,要娶我的人自然也不差了。”這也是餘榕的想法,餘榕是沒怎麽做過農活的,若真的嫁個莊稼漢,大字不識兩個,說話都說不順。但是要嫁到城裏,必須自己有資本才行。
張氏一聽很是讚同,“我也覺得是。你看桃兒嫁的唐安,大夥都說她嫁的好。可連門都不迴,你奶她們又最看重錢了,有了錢,哪裏還管桃兒。她嫁妝又薄,娘家人就是要撐腰,可拿人還手短呢!這如今就看桃兒能不能生個兒子了?可你要是出嫁,娘可要讓你風風光光的嫁出去的?”
“娘,看你說的……”餘榕害羞的低著頭。
門外傳來敲門聲,外麵傳來餘老三的聲音:“鬆兒他娘,快開門。”聽這聲音倒是高興的樣子,張氏跟餘榕連忙去開門。
餘老三跟餘鬆兩個人提著滿滿當當的東西迴來了,餘鬆心情不錯,他以前都隻跟他師傅一起出門,其實還是很閉塞的,餘老三也是個老實人。幸好餘鬆活泛一些,倆人找到舊貨市場,先買了幾張小桌子和小凳子,不過才六十個大錢就買好了。油和白麵倒是貴,餘老三倒是有經驗的人,又買了陳米。另草埔的碗也便宜,父子倆摸黑路迴來的。可即便是摸黑路也高興許多。
“鬆兒他娘,你看這桌子咋樣?都是好木頭做的,就是缺一點,等鬆兒整好咱們就可以用了。”餘老三滿臉高興。
第13章
張氏拉著餘榕道:“你說我跟你爹倆人自己開店行不?也不是開店,就是擺弄個小攤子,你大舅他們就是去許昌賣餛飩了,前幾年聽我娘家村裏的人說就是擺幾張桌子在外頭。”
餘榕一聽覺得也不錯,“這倒是好,隻是風吹日曬的倒是辛苦。”
餘老三連忙道:“這算什麽辛苦,比我跟旁人做活可是好多了。”餘老三說完還生怕張氏不同意,拉了拉張氏,張氏便點頭,“那便好,隻是天天這樣跑倒是辛苦,不如去草埔租賃房子。我們掙了錢也給榕榕買個織布機。”張氏本就是個有野心的婦人,為人也不迂腐,想起掙錢的事情,一家人興奮的不行。
就連平時不大愛笑的餘鬆都笑嗬嗬的,餘鬆還跟餘榕說:“妹妹,草埔那兒人來人往的也熱鬧,隻大部分都是去湖陽縣的,我看什麽時候咱們都去湖陽縣就好了?”
“哥哥,還是一步一步來吧!”
餘鬆撓了撓頭,也覺得自己說了大話,黑夜中餘樹說了兩句夢話,張氏就招唿大家去睡覺。餘榕自從迴家,起來的都很晚,等她起床後,才發現家裏人都起來了。張氏最終確定了要做鍋貼,餘榕笑道:“娘,你怎麽會做的?還挺好吃的。”
“那是,你姥姥以前還在世的時候就在渡口那邊賣鍋貼,我小時候沒少跟著幫忙。”張氏家裏都是在做小生意,隻是隔的太遠,張氏的兄長又去了許昌,所以張氏不大戀家。
可以前的張氏手裏哪有錢,張氏也不想累死累活的掙錢給侄子用,她還沒有那麽偉大。餘榕便道:“您既然賣鍋貼,也要弄點稀飯或者湯的在那兒賣才成?”
張氏便道:“你爹會磨豆漿,讓他弄便成。到時候等我們去草埔賃了屋子,就跟你買個織布機,你紡布便成。”張氏在家裏做了鍋貼,便打發餘榕給隔壁的秀才娘子家送過去,隻餘榕送過去的時候,先在門口喊了一聲,“秀才娘子……”餘榕不論身形如何,但是聲音還是很甜膩的。
隻見裏麵出來一少年,他聲音略微沙啞,“我娘出去了。”
餘榕猜到應該是秀才公的兒子,男女大防還是得注意的,她把手裏的盤子放下:“我娘正好做了些鍋貼,給你們嚐嚐,我就放這裏了。若是秀才娘子迴來了,你跟她說一聲罷了。”餘榕說完便走了。
等她走了,餘娟才從門後出來,她心道,原來四姐喜歡這個秀才的兒子,那可真是不害臊。她可是知道在本村,覬覦林秀才家兒子的人還是很多的。
可她麵上不帶一點情緒,仍作小兒狀,“子瑜哥哥,喲,桌上是什麽好吃的?”林子瑜寵溺一笑,“娟兒,快來吃,還是熱的。”
餘娟連忙推辭,“快別這樣,我是來找你識字的,哪能還要你的東西。”餘娟為了怕旁人知道她識字,便想找個托詞,正好她偶然和林子瑜關係不錯,所以便來這裏,為以後認字說個絕好的理由。
林子瑜也不知道為什麽,他每次看到餘娟都有一種新奇,這種新奇是他以前所沒有過的。餘娟一個小女孩卻了解那麽多,腦子裏有那麽多稀奇古怪的點子,他跟餘娟在一起非常輕鬆快樂。一聽到餘娟說這麽生分的話,他心裏微惱,“你還跟我客氣什麽,快吃吧,吃了我們開始認字。”
張氏聰明一些,馬上插言:“四叔家孩子多大了?好些年沒見了?”
餘老四輕咳一聲,“我兩個閨女,一個十三,一個十歲。這是你家那個大的?”他指著餘鬆道。
餘鬆叫了聲四叔。
可餘老四不會這麽容易被岔開話題,“我想著咱們兄弟在一處住如何?我就在你們旁邊搭個茅草房?等兄弟掙了錢就還你。”
餘老三哪裏能做主?張氏肯定不同意的,“也不是我們不讓你住,可你看我家倆個兒子。我們鬆兒也到了年紀,我們這土屋也不是能住人的,我們明年出去做工掙錢想做房子。”
餘家三房可不是軟的,餘老四沒討到好就走了。因為餘老四並不是村子裏的人,所以買宅基地是很貴的,而且村裏不一定會劃地給你。就像林秀才能落戶在沙河村,都是買的宅基地,外加他秀才的身份,旁人投田到他名下可以免租子。
餘榕冷笑:“我們就過的這樣,四叔還能找來?不是爹你跟四叔說了什麽吧?”餘榕最不喜歡的就是餘老三的大嘴巴,舉凡有什麽事情他都藏不住話。
第12章
餘老三看眾人都看他,連忙澄清自己,“怎麽可能是我說的,我就是去坐一坐。”
那就肯定是老屋那邊的人出的主意了,隻是不知道是誰?張氏想了想索性又拋到一邊,畢竟幹正事要緊。
“我這裏有兩百個大子兒,鬆兒你跟你爹一齊去草埔買點白麵迴來吧,順便弄點菜籽油迴來,還有小爐子。我跟你爹過幾天趕集去賣煎餃。”張氏現在一門心思想著掙錢。
現在快過年了,一年到頭,手上有點閑錢的人也多了起來,張氏也想碰碰運氣。想起未來的生活,餘鬆早就躍躍欲試了,他把錢拿在手裏跟餘老三一起出門。餘樹這個小耳報神從外邊跑迴來,他氣踹籲籲的進來,“娘,不好了,五叔他跟大哥打架……說奶偏心,賣了十畝田呢?”
十畝田可不是個小數目,張氏嘀咕:“我說你五叔那個軟腳蝦敢跟大房的人吵架?”五叔是小兒子,這麽多年也隻有餘蓓一個女兒,偏生因為餘蓓的關係五房沒少跟著沾光,五房其實也是過的挺滋潤的。而且五房是最想靠著大房雞犬升天的,平時就對大房十分巴結,就是田氏也隻敢在餘老太麵前說趙氏跟張氏,卻不敢說大房的任意一人。
“這不會也是為了三哥讀書吧?”餘榕在這個地方生活許久,太知道她們這樣的農戶人家根本就不要想考科舉的事情,即便是林秀才家,人家家裏早年產業頗豐,考一場秀才下來也借了不少錢,更何況是餘家這樣的人家。
像餘奉這種靠著點兒天分能夠考上童生,可過三年下場,那還得去湖陽縣。而在這三年裏,餘奉還得要去書院讀書,這個時候讀書,比如好一點的書院就得一年二十兩銀子不說,平時筆墨紙硯還得一大筆錢。
平時應酬交際,那錢用的更是數不勝數,所以張氏也雖然也疼兒子,但是並沒有這種奢望。可餘老太跟餘家大房也是不甘心吧,餘榕也理解,但理解並不代表支持,“管他們怎麽樣?如今我們要做的還是自己的事。”
餘家老屋現在一團亂,王氏原本是個養尊處優的婦人,可因為討債,身上穿的薄棉襖已經抵不住寒冷。王琳是長女,她個子比妹妹王雪更高一點,卻沒王雪懂事,她一個勁兒的嚷著要出去看熱鬧。
“娘,你讓我出去看看嘛!他們打起來才好玩……”王琳以前也是個小姐,身邊還有個丫頭伺候,尤其是王氏看重長女,還送她去女學讀了兩年。可家境突變,王琳覺得自己是落毛的鳳凰,迴老家還被窮親戚嫌棄,自然是巴不得旁人過的越不好她心裏才會滿足。
王氏把她扯住:“你想我們被趕出去啊?”王雪也在一旁勸道:“大姐,別出去了,反正她們鬧的響動大,我們也聽得到。”
王琳這才巴著窗子往外看起來,見她不再鬧著出去,王雪才輕鬆一些。有這麽個姐姐可真是鬧心,不過,王雪也還是一個小女孩,看外麵有個女人在地上滾,不禁捂住嘴,“娘,那個嫂嫂在地上滾,也不怕髒?”王氏最嫌棄別人村氣,其實她自家也是從村裏出去的,隻是多年在城裏生活,所以很看不慣這種婦人撒潑的場景。
小李氏在地上滾了一圈,然後對著田氏跟餘老五罵:“平時你家蓓蓓天天吃剩的留給我們綠豆吃,我們咋沒說什麽?現在這家還是爺和奶在當,五叔想跟三叔他們一樣想搬出去不成?”餘大郎也跟妻子道:“就是,五嬸每年給田家多少糧食,我們誰又說什麽了?這會子馬上要好了,您二位又來這一出?”不得不說小李氏跟餘大郎夫妻還真的是兩口子,餘大郎也很擅長胡攪蠻纏的。
餘老太啐了田氏一口,要不是看她懷孕的份上,可能還要上去踹兩腳,她插著腰指著田氏:“小賤人,要走,好啊,趕緊跟我滾。看你那熊樣,你敢什麽都不要就出去嗎?”不得不說餘老太這個人也有些佩服餘老三一家,至少人家硬氣,人家什麽都沒要就分家出去了。
她也料準了田氏不敢走,田家窮成什麽樣,誰不知道?
這場架很快就平息了。
到了很晚,餘榕家還亮著油燈,餘榕打了幾個哈欠,張氏催她去睡,“你小孩子家家的,熬不得,快去睡吧!”餘榕搖頭,“這又有什麽,爹他們說不定就快迴來了。”
她們倆母女在一起真的有說不完的話,而且餘榕的建議,張氏都很聽的進去。
“娘,我想著世人都說門當戶對,我們如今正是窮的。不如好好幹幾年,我也跟自己存點嫁妝,日後嫁妝豐厚,娘家又有依靠,要娶我的人自然也不差了。”這也是餘榕的想法,餘榕是沒怎麽做過農活的,若真的嫁個莊稼漢,大字不識兩個,說話都說不順。但是要嫁到城裏,必須自己有資本才行。
張氏一聽很是讚同,“我也覺得是。你看桃兒嫁的唐安,大夥都說她嫁的好。可連門都不迴,你奶她們又最看重錢了,有了錢,哪裏還管桃兒。她嫁妝又薄,娘家人就是要撐腰,可拿人還手短呢!這如今就看桃兒能不能生個兒子了?可你要是出嫁,娘可要讓你風風光光的嫁出去的?”
“娘,看你說的……”餘榕害羞的低著頭。
門外傳來敲門聲,外麵傳來餘老三的聲音:“鬆兒他娘,快開門。”聽這聲音倒是高興的樣子,張氏跟餘榕連忙去開門。
餘老三跟餘鬆兩個人提著滿滿當當的東西迴來了,餘鬆心情不錯,他以前都隻跟他師傅一起出門,其實還是很閉塞的,餘老三也是個老實人。幸好餘鬆活泛一些,倆人找到舊貨市場,先買了幾張小桌子和小凳子,不過才六十個大錢就買好了。油和白麵倒是貴,餘老三倒是有經驗的人,又買了陳米。另草埔的碗也便宜,父子倆摸黑路迴來的。可即便是摸黑路也高興許多。
“鬆兒他娘,你看這桌子咋樣?都是好木頭做的,就是缺一點,等鬆兒整好咱們就可以用了。”餘老三滿臉高興。
第13章
張氏拉著餘榕道:“你說我跟你爹倆人自己開店行不?也不是開店,就是擺弄個小攤子,你大舅他們就是去許昌賣餛飩了,前幾年聽我娘家村裏的人說就是擺幾張桌子在外頭。”
餘榕一聽覺得也不錯,“這倒是好,隻是風吹日曬的倒是辛苦。”
餘老三連忙道:“這算什麽辛苦,比我跟旁人做活可是好多了。”餘老三說完還生怕張氏不同意,拉了拉張氏,張氏便點頭,“那便好,隻是天天這樣跑倒是辛苦,不如去草埔租賃房子。我們掙了錢也給榕榕買個織布機。”張氏本就是個有野心的婦人,為人也不迂腐,想起掙錢的事情,一家人興奮的不行。
就連平時不大愛笑的餘鬆都笑嗬嗬的,餘鬆還跟餘榕說:“妹妹,草埔那兒人來人往的也熱鬧,隻大部分都是去湖陽縣的,我看什麽時候咱們都去湖陽縣就好了?”
“哥哥,還是一步一步來吧!”
餘鬆撓了撓頭,也覺得自己說了大話,黑夜中餘樹說了兩句夢話,張氏就招唿大家去睡覺。餘榕自從迴家,起來的都很晚,等她起床後,才發現家裏人都起來了。張氏最終確定了要做鍋貼,餘榕笑道:“娘,你怎麽會做的?還挺好吃的。”
“那是,你姥姥以前還在世的時候就在渡口那邊賣鍋貼,我小時候沒少跟著幫忙。”張氏家裏都是在做小生意,隻是隔的太遠,張氏的兄長又去了許昌,所以張氏不大戀家。
可以前的張氏手裏哪有錢,張氏也不想累死累活的掙錢給侄子用,她還沒有那麽偉大。餘榕便道:“您既然賣鍋貼,也要弄點稀飯或者湯的在那兒賣才成?”
張氏便道:“你爹會磨豆漿,讓他弄便成。到時候等我們去草埔賃了屋子,就跟你買個織布機,你紡布便成。”張氏在家裏做了鍋貼,便打發餘榕給隔壁的秀才娘子家送過去,隻餘榕送過去的時候,先在門口喊了一聲,“秀才娘子……”餘榕不論身形如何,但是聲音還是很甜膩的。
隻見裏麵出來一少年,他聲音略微沙啞,“我娘出去了。”
餘榕猜到應該是秀才公的兒子,男女大防還是得注意的,她把手裏的盤子放下:“我娘正好做了些鍋貼,給你們嚐嚐,我就放這裏了。若是秀才娘子迴來了,你跟她說一聲罷了。”餘榕說完便走了。
等她走了,餘娟才從門後出來,她心道,原來四姐喜歡這個秀才的兒子,那可真是不害臊。她可是知道在本村,覬覦林秀才家兒子的人還是很多的。
可她麵上不帶一點情緒,仍作小兒狀,“子瑜哥哥,喲,桌上是什麽好吃的?”林子瑜寵溺一笑,“娟兒,快來吃,還是熱的。”
餘娟連忙推辭,“快別這樣,我是來找你識字的,哪能還要你的東西。”餘娟為了怕旁人知道她識字,便想找個托詞,正好她偶然和林子瑜關係不錯,所以便來這裏,為以後認字說個絕好的理由。
林子瑜也不知道為什麽,他每次看到餘娟都有一種新奇,這種新奇是他以前所沒有過的。餘娟一個小女孩卻了解那麽多,腦子裏有那麽多稀奇古怪的點子,他跟餘娟在一起非常輕鬆快樂。一聽到餘娟說這麽生分的話,他心裏微惱,“你還跟我客氣什麽,快吃吧,吃了我們開始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