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幾日之後,雲熙正在練武功,就聽到薑嬤嬤新提上來的宮女玉笙過來報告道蕭淑妃求見她。


    第40章 唐李治皇後3


    蕭淑妃是典型的大唐貴女, 和原主憔悴不堪的麵容相比, 蕭淑妃麵如嬌花,這是長期受寵才有的麵貌。隻是最近她的眼底也有了黑青,想必武媚娘的獨寵讓她的日子也不好過起來。


    原主和蕭淑妃自潛邸開始就不和,後來李治登基,蕭氏進為淑妃,武媚娘進宮, 到如今永徽六年了,兩人一起失了寵。


    蕭氏先是規規矩矩行了一個禮,然後不等雲熙叫起, 就自行起身,上下打量著雲熙, 譏諷道:“皇後殿下, 氣色不錯嘛,難道是因為竟然從武媚娘手中逃出生天的緣故?”


    雲熙笑盈盈的說:“蕭淑妃還有空來清寧宮,看來是陛下好久沒有去承歡殿了。”


    承歡殿是蕭淑妃所住的宮殿。


    蕭淑妃臉色一黑, 隨即又笑道:“不能和殿下相比,陛下有大半年沒有在清寧宮過夜了吧。”


    雲熙端起茶杯燦爛一笑, 說:“蕭淑妃還真是關注本宮,不知道的還以為本宮和陛下在淑妃心中一樣重要呢。”


    蕭淑妃:………這話貌似不對勁?


    她果斷的不再糾纏, 轉移話題道:“殿下既然能救小公主, 也能教給太醫院救人的法子?怎麽都自己還病了這麽久?難道這是苦肉計嗎?”


    想到這裏,她心裏一陣發酸。本來皇後一直是她嘲笑的對象,可某天突然變成了她羨慕的對象了, 這落差她都已經幾天沒有睡好覺了。


    那個什麽急救法,太醫院竟然給起了一個賢後急救法,這群太醫不好好治病,竟然去拍馬屁了。關鍵是竟然用此法救了盧國公程咬金,這下子皇後一下子名聲就響亮起來。可明明以前她還被她及武媚娘壓製著。


    說起武媚娘,她也是一肚子氣,皇後為了削奪她的專寵,竟然引來了一頭狼,武媚娘手段實在厲害,陛下又寵她,皇後受了她的反噬,可是她也不好過好吧。


    雲熙慢慢說道:“醫人不自醫,蕭淑妃不知道嗎?蘭陵蕭氏也是世家大族,難道淑妃連這點道理都不懂?”再說她當初可是要宮裏內外都看看她被李治家暴的樣子呢,哪裏會一下子治好自己,讓李治逃脫了去呢?


    蕭淑妃一噎,皇後貌似說話越來越厲害了。可什麽世家大族,早就煙消雲散了,隻剩下一個名聲了。蕭家的好些藏書都不見了,當初知道皇後用王家的秘方救了小公主,洗脫了嫌疑,又賺了名聲,她就寫信問過蕭家,結果說蕭家貌似某本書上有這樣的記載,可是卻找不到了。她很想罵人好不好?


    心痛了好久,陛下又不到承歡殿,她沒有辦法就想道清寧宮談談皇後的想法,要是能一起對付武媚娘,她可以暫時放下成見。可皇後這張嘴怎麽這麽討厭。


    她也口不擇言的說:“皇後既然懂得這麽多道理,怎麽還讓武媚娘進宮,一家獨大呢?弄得現在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雲熙垂下了眼瞼。


    蕭淑妃不知道怎麽了,看到皇後這個樣子,她盡然犯怵了。她努力的揚起頭,想起以前皇後嫉妒卻無力的樣子,頓時覺得有了底氣,雖然皇後現在變了,可說不定又漏了原形呢。


    她驕傲的說:“皇後殿下,武媚娘是先帝的嬪妃,現在卻被陛下納入後宮,這會成為陛下英明之主的汙點的,所以我願意協助殿下改變這個錯誤。”


    雲熙抬起頭,麵無表情的說:“淑妃,本宮是先帝欽賜的皇後正宮,隻要你們不犯宮規,無論是你還是武昭儀,本宮一律會一視同仁。陛下如何,也不是一個妃子能非議的。今日念在你初犯,本宮就網開一麵,下次決不輕饒。”她一向覺得女人去為難另外一個女兒,反而放過始作俑者的男人是不好的做法,但如果女人非要為難她,她又何必為她著想?


    蕭淑妃見雲熙眼神堅定,半點不鬆口風,一跺腳轉身就走了。


    薑嬤嬤小心翼翼的說:“殿下,聽說武昭儀都住到宣政殿裏去了,皇上連批改奏折都不背著她。”


    雲熙用手指無意識的敲了敲桌子,好一會才道:“知道了。”


    武則天雖然是女子,但是卻是第一個女皇帝,且其政事上絕對不遜於唐總漢武的。她對她的這方麵才是是羨慕且敬畏的。管理一個公司她還行,但是管理一個國家,很明顯她比武則天差得太多。


    唐朝的女子的處境雖然比明清時好上許多,但卻到底不如男人。男權社會對女人不光嗤之以鼻,還時刻想著扣帽子呢。


    薑嬤嬤的擔心她也明了,但她卻不會去主動去對付。當然是前提武媚娘不要再想著她的皇後寶座。


    而宣政殿中,李治看著武媚娘對剛剛折子的批示,笑道:“媚娘果真是才女,不輸男兒,這批語正是朕想說的。”


    武媚娘輕輕的折上她剛剛在紙上寫的批語,羞澀道:“是奴逾矩了,奴隻是瞎寫罷了。”


    李治放下朱筆,一把拉過武媚娘,著迷的說:“媚娘,朕說你行你就行。”


    自從在先帝處見到媚娘,他的心裏就一直放不下。後來先帝駕崩,媚娘卻了感業寺,他還以為自此就見不到她了。誰知王氏竟然蠢得以為能用媚娘來固寵,哈哈,不過正和他心意。他就順手推舟的接了媚娘入宮。


    和媚娘在一起的日子,每天都很快樂,他恨不得給她最好的。可是媚娘卻總是不願,顧念王氏的知遇之恩,對王氏恭敬有加。嗬嗬,王氏算什麽?隻不過是目光短淺的後宮婦人,根本不知道他所憂所喜。而媚娘就不同了,和他如此的契合。他不寵愛她寵愛誰?


    想到這裏,李治皺著眉頭道:“媚娘,朕想廢後再封你為後,可是如今王氏竟然因為小公主得了名聲,隻怕朝臣更有得說了。”


    想到這裏,他就一陣頭疼,早知道王氏會變得如此難纏,他就早些準備了。本來他得到消息說柳奭會辭去中書令來試探他,到時候他隻要順手一推,王氏在朝中沒有了支持,廢後就會容易多了。


    但柳奭見了一趟王氏,竟然再也沒有了下文,反而和阿舅、李績、褚遂良等老臣打得火熱。他要是提出廢後,阿舅定會反對。隻能先等等了。


    武媚娘自是也知道現在不是好時機,而且她在清寧宮的釘子都被拔掉了,還被送到了蓬萊殿,這是皇後對她的警告,她不能不放在心上。皇後她相當,可是卻不想以性命相搏。


    於是立即向李治道:“聖人,皇後殿下賢德,視為婦人典範,奴不敢妄想。隻要聖人對奴好,奴別無所求。”


    李治自然一臉的感動,擁著武媚娘道:“媚娘,且等等,朕會為我們的孩兒考慮的。弘兒和賢兒可還調皮?”


    李弘和李賢是武媚娘生的兒子,分別三歲和半歲,卻被封了代王和雍王。可見李治對武媚娘的寵愛。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調劑品,很快李治和武媚娘就打得火熱了。


    永徽六年十二月,雲熙已經來了快一年了,而她隻見過李治三次,且這三次每次半句話都沒有說到。薑嬤嬤著急得頭發都白了一半,可是雲熙卻還是不緊不慢的。


    她知道以她目前的處境主動出招是行不通的,還不如積蓄力量等著李治發招。


    果然這日,李治來到清寧宮,道:“皇後,有人告發你與你母柳氏用詛咒厭勝之術。朕看在你的麵子上,日後不得柳氏進宮。”


    雲熙嗤笑一聲:“何人告發?陛下可否叫她來於我對峙?我母親本來就不常來宮中,陛下這是多此一舉嗎?”


    當初在她傷養好之後,就傳了柳氏進宮。柳氏果然不負慈母之稱,對她是全方位的信任。可她竟然出了一個餿點子,道可以用巫蠱術,詛咒蕭淑妃和武媚娘。當初在阿嬌的時候,她就對這個深惡痛絕,自然是不會用的,且這些本就是無稽之談。她好言相勸之後,柳氏也就答應不再進行此方麵的行動了。柳氏愛女如命,王氏家族對她這個皇後也是愛護有加,她說得話他們可是會執行的。且每隔一段時間,她也會著人去秘密調查。王家和柳氏可都規矩得很。


    李治這是無事找事了,看來是等不得了。


    李治惱怒道:“朕是天子,自然詳查了,且證據確鑿。”說完還呈上了一堆的布娃娃上來。


    雲熙走了過去,漫不經心的拿起了幾個,道:“陛下,就這些?”然後一臉同情的說:“陛下相信了?”天子就這智商?


    李治確信自己看到她眼中的嘲笑,更是惱羞成怒:“這些就足夠了,皇後好自為之吧。”然後拂袖而去。


    雲熙眯著眼睛看著李治的背影,對著秦嬤嬤道:“去召見武昭儀來見本宮。”


    第41章 唐李治皇後4


    武媚娘倒是沒有故意拖延, 跟著秦嬤嬤就到了清寧宮。


    雲熙看著她越發嫵媚的武媚娘, 和剛見她的時候相比,她多了上位的氣勢。看來這大半年,李治可沒有少把她帶在身邊教導。武媚娘即便再天才,也是不如李治學的帝王心術的。


    說起來李治政事包括後麵對武則天的包容,算起來確實是一個明君。可是從原主的角度來看,未免就過於殘忍了。


    她沉默了一會, 才問:“武昭儀知道柳大人已經被陛下貶斥了嗎?”


    武媚娘臉色半分沒有變,恭敬道:“剛剛知道的。”心中卻在暗喜,前幾日陛下說找到機會讓柳奭滾出中書省, 果然今日就聽到柳奭被貶為差州刺史。王家和柳家目前隻有柳奭身居高位,其他的大多不成器, 不足為懼。柳奭被貶鏑出長安, 皇後就在朝中就沒有有力的後盾了。皇上廢後的阻力自然小了許多。


    雲熙不再說了,反而示意武則天坐下來,緩緩的說:“武昭儀想得到什麽呢?是本宮的皇後之位嗎?”


    武媚娘手一抖, 差點把杯子的茶杯扔了出去,忙跪下俯身, 急忙道:“奴不敢,殿下明鑒。”現在還沒有成事, 朝中大臣大多數也都是先帝時期的臣子, 那些老東西絕對不會同意廢除先帝親自賜婚的皇後的。正如陛下所說還需要忍耐。


    雲熙淡淡一笑,道:“算了,今日就到這裏了, 本宮有些累了,武昭儀請迴吧。”


    雲熙看見武媚娘遠去的聲音,眼睛微冷。


    玉笙抿抿下唇,一咬牙,上前道:“殿下,婢子聽說武昭儀其實是住在宣政殿偏殿。”但陛下去封了消息。


    雲熙定定的看著她。


    玉笙一下子跪下來,細密的汗水從額頭滴了下來。她說這話是堵上了以後的前途和身家性命的。與其默默老死,還不如搏一把。且皇後殿下近一年來,貌似失寵,可是她卻看得明白,皇後這根本就是在蟄伏。蕭淑妃和武昭儀,甚至是陛下已經很久沒有能讓皇後吃暗虧了。


    她使勁了磕了一個頭,道:“婢子的表姐在宣政殿裏伺候茶水。”


    雲熙叫起了之後,微微一笑:“做得不錯,薑嬤嬤,給玉笙賜十兩銀錢。”


    玉笙驚喜萬分,又磕了一個頭,才美滋滋的說:“謝殿下恩典。”果然殿下賞罰分明,她賭對了。


    等玉笙下去了,薑嬤嬤小聲的說:“殿下,宮外送來消息,說已經準備好了。”


    雲熙點點頭,道:“叫阿舅耐心點,很快他會再迴來長安。”柳奭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不宜再外出奔波了,說到底是受到了她的牽累。


    “是,大人心裏明白呢,但大人讓殿下保重自己,不需要為他惹怒陛下。”薑嬤嬤偏頭抹了一下眼淚。王家和柳家以前的世家被打壓得厲害,子孫又不爭氣,以至於兩家現在也隻有柳家舅爺能在朝堂上給皇後助力。


    雲熙笑了笑,才說:“那就好,我隻想讓阿舅長命百歲,其他的倒是無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治是不可能讓老臣一直占據他的朝廷了,尤其是有些桀驁不馴的大唐開國功臣。可她現在卻要利用這種矛盾。


    擺擺頭,讓自己的思維不要太發散。她可是麵臨生死存亡了。


    承歡殿。


    蕭淑妃已經甩了第三個花瓶,才坐在地上大哭,道:“怎麽辦?皇後之後肯定就是我了,武媚娘不會放過我的。”柳奭被貶了之後,柳氏也被禁止入宮,這是要孤立皇後啊。且她家比王家還不如了,武媚娘更是輕易就能處置了她。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斃,對,去找陛下,陛下一定是被武媚娘那個賤人蒙蔽了。


    雲熙在得到蕭淑妃被李治以窺視帝蹤扣押起來,立即吩咐薑嬤嬤開始準備。


    果然第二日,李治就召見了長孫無忌,坦言廢後事宜,長孫無忌以皇後乃先帝所賜,無大過錯,不同意廢後。李治對親舅的表態很無奈,隻好暫且閣下。


    武媚娘暗恨,卻又不敢得罪。隻好私底下叫母親楊氏多對重臣送禮,並多拉攏不是開國老臣集團的人。


    轉機終於出現了,中書舍人李義府昨夜在中書省值夜時,乘機扣閣上表建議廢王皇後,立武昭儀為皇後。李治得表後非常高興,立即召他麵談,並賜給他珠寶一鬥,並扣下原本長孫無忌彈劾貶鏑李義府的折子,不再出貶,官複原職,繼續作中書舍人。武則天自然也喜出望外,秘密派人致謝。


    一石激起千重浪。李義府的一紙奏文,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軒然大波。擁王派的的元老重臣和擁武派的新政客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為了震懾反對派,達到目的武媚娘建議唐高宗采取高壓政策:先將長安令裴行儉出貶,然後宣召長孫無忌、李績、於誌寧、褚遂良等人,讓他們對廢立之事表態。


    重臣到了宣政殿之後,雲熙立即坐上馬車前往宣政殿。


    在馬車上,薑嬤嬤小心的說:“殿下,宮外傳來消息,李績托病請假,來朝見的隻有長孫無忌、於誌寧、褚遂良。


    雲熙悄聲進去的時候,正聽到李治直截了當地說:“王皇後無子,武昭儀有子,朕想立武昭儀為皇後,你們看如何?”


    三人麵麵相覷,


    長孫無忌首先出列,道:“陛下,皇後廢立乃國事,輕易不可開言,防傷國體啊。”


    宰相於誌寧也道:“微臣附和,且民間已經在議論道武昭儀竟然常住宣政殿,且插手朝廷諸事。自然,臣等是不相信的。但如果現下陛下要廢皇後立武昭儀,隻怕難以堵悠悠之口。”


    李治臉已經沉下來了,半個月前有關媚娘的事情就開始流傳,甚至有人編造了童謠傳唱,什麽有女武代李,國祚盡昌明,金作掃帚玉作把,淨掃殿屋迎西家。直指媚娘,這詞何其歹毒?


    褚遂良說得更明白說:“王皇後係出名門,先帝欽賜,且無大過錯,陛下不宜輕言廢立。而武氏出身寒微,怎配中宮之位?並武氏曾是先帝妃嬪,眾所皆知。陛下將其接入宮中,立為昭儀,倍受恩寵,已是皇恩浩蕩。但陛下竟要立她為皇後,萬代以後,史書何如?百姓何議?”


    李治的臉更黑了,這些大臣嘴上說著不相信,心裏卻還是把媚娘當做妖孽,他雖比不上太/祖太宗,可是卻也是想讓大唐千秋萬代的。媚娘有才,卻也隻是為他分憂,什麽時候想取代大唐了?簡直是荒謬。


    武媚娘再也聽不下去了,再讓這幾人說下去,她隻怕要被千刀萬剮了,也不知道是哪個人那麽恨她,編造她的謠言,甚至一夜之間傳遍了全長安。現在隻怕沒有人不知道這歌謠了,宗室都已經開始坐不住暗示陛下了,不行,不能再讓這幫人得逞。也幸好陛下對這幫臣子指手畫腳很不耐煩了。


    她在簾子後麵大喊:“來人,把這不把陛下放在眼裏的狗東西打死。”


    侍衛們竟然上前架住了褚遂良,可見武媚娘在宣政殿的權力地位。長孫無忌皺起了眉頭,正要求情。


    雲熙終於出聲,道:“住手,來人,抓住武昭儀。陛下朝事,武昭儀沒有官職,怎可插口?是要陷陛下於不義嗎?”


    李治猛的掀開簾子,就看到本來守在宣政殿的侍衛竟然不在,換上的是清寧宮的太監。他一驚,道:“皇後,你大膽!”


    雲熙不慌不忙的跪坐下,直視陛下,道:“沒有陛下大膽,俗話說孝為百行之首,先帝才去了幾年,陛下就準備全換了,全改了。陛下,您可知我想起了誰?隋煬帝楊廣,難道陛下想學楊廣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皇後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亮上的葉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亮上的葉子並收藏快穿之皇後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