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綢忙道:“是我的不是,姐姐勿怪。”
香柳知道綠綢被分到主院去了,聽說很得器重,香柳很是羨慕。
香柳哪裏真會怪綠綢,笑著道:“你怎麽上這來了。”
綠綢道:“我來給夫人傳話,姐姐怎麽一個人在這兒發呆。”
香柳哪敢說起什麽太子逼宮的事,此時聽著綠綢提起夫人,反倒計上心來,不然先去夫人那裏打個招唿?也不知道夫人會不會見自己?
香柳想要給綠綢說上兩句,讓綠綢轉達算了,可是萬一綠綢在夫人麵前不得臉,自己人情豈不是沒有送出去。
香柳彎轉了幾個,笑著道:“我沒事兒閑逛呢,走,我跟你去主院轉轉去。”
綠綢笑著應了,熱情的攜了香柳的手往主院走去。
此時的扶風自然仍在酣睡,昨兒個熬了一夜不說,早上又與嚴箴胡鬧了一通,如今哪裏就起得來了。
香柳聽說扶風還在睡覺,有些失望。這個事兒,她還不敢輕易和人說。
可香柳知道秋桐,秋桐是夫人眼前第一得意的人。如若是能單獨和秋桐待上一會兒,微微透上幾句,自己的好處就受用不少。
之前那次給秋桐賣過人情,自己的娘老子便挪了個好缺。
隻是如今綠綢陪著自己,紅綺也陪坐著說笑,反倒是秋桐,坐在內室門口守著,眼睛耳朵都不在屋裏,都在聽著內室的動靜。
香柳不由得暗暗闔首,怪不得受夫人器重,這份兒精力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紅綺看著香柳眼神梭了好幾次門邊的秋桐,伸手拉起綠綢,道:“你與我去屋裏選個花樣,我想做個新鞋子,腳上這雙都快露腳趾頭了,香柳姐姐先在這兒和秋桐姐姐說會子話,我們得罪了。”
綠綢看了一眼紅綺,早上穿的時候看著還是一雙穿過幾次的新鞋,怎麽就露腳趾了?
綠綢心裏雖納悶,卻也笑著和香柳告了罪,和紅綺出門才道:“你搞什麽鬼?”
紅綺道:“我瞧著她似乎有什麽事要找秋桐姐姐,我們待著她不好說。”
綠綢道:“她既然沒有開口,隻怕不是什麽好事,何必要為難秋桐姐姐。”
紅綺道:“咱別管是不是好事,就算我們不避開,她也會另尋機會去說,還不如就此看是什麽事。”
綠綢和紅綺既然出了門,幹脆就真去屋裏一起挑個花樣給秋桐過眼了好給扶風做鞋。
等到迴屋的時候,果然看到了香柳如釋重負一般,正要笑著和秋桐告辭了。
香柳見到綠綢二人,笑著說了會子話,便道怕是太夫人尋她,忙不迭迴去了。
香柳在外逗留了許久才迴去,便有些忐忑,果不然一進屋,李氏桌上的一把團扇就砸了過來。
“你這個賤婢,連你都胳膊肘往外拐,叫你去尋你們老夫人,你往主院去幹什麽?”
香柳心裏一驚,猛一抬頭,就看到了香雪嘲弄的諷笑。
香柳知道定是被香雪察覺了,當下隻跪了下去,道:“奴婢到榮青院時,聽老夫人剛剛出了門,奴婢想著老祖宗著急尋老夫人,奴婢忙著追過去,追到主院時才被夫人屋裏的秋桐攔下了,說是老夫人已經出府了,讓奴婢不要追了。奴婢隻好迴來稟老祖宗。”
李氏斜眼看了一眼香雪,又問香柳,“出府了?可知道去哪裏了?”
香柳目不斜視,態度一如既往的恭謹,道:“聽秋桐說是周府來人請老夫人去瞧瞧大姑娘,說是大姑娘身子不舒坦。”
嚴謙鬆了一口氣,道:“母親,兒子瞧著薑氏不像知道的樣子,不然今兒個也不敢出門。算她識相。”
李氏仍有些不信,隻是經這一撲空,怒火被這麽一拖,也就散了些許,嚴謙又是在李氏跟前長大,幾句話哄的李氏臉色沒那麽黑了,才讓香霞擺飯來用。
薑氏著實是被周夫人拍婆子來請的,一進周府,周夫人便迎了上來,薑氏麵色有些著慌,壓抑著驚急問到:“好好兒的是怎麽了,往日裏身子好得很,如今是哪裏不舒服?”
周夫人拍著薑氏的手,道:“你別慌,明月沒事。”
薑氏雙腳一軟,差點站不住。
周夫人滿臉歉意,道:“是我的不是,隻是實在是尋不著借口,再說也是明月有些不舒服,今兒早上就尋大夫看了,是喜脈。”
薑氏本是提著心來,如今知道嚴明月無礙就放了心,又得此喜訊,大喜過忘,道:“可是真的,可有哪裏不舒服?”
周氏道:“沒哪兒不舒服,就是早上吐了一迴,我遣人去請你,是老爺子的意思,今兒早上宮禁免了早朝,昨兒晚上的事,老爺子想請你過來問問。”
薑氏聽說嚴明月沒事,放了心,轉到了周夫人說的事兒上。
周夫人拉著薑氏進了門,退了下人,道:“老爺子昨兒晚上就得了消息,想問問侯爺可有什麽想法?明日早朝對太子的處置可要說什麽。”
薑氏知道周夫人的意思,周太傅和侯府幾代的交情,又連著親眷,同氣連枝,自然是要一同進退的。
太子失勢,皇帝的態度自然是嚴箴第一時間知曉,嚴箴不用按上朝時間進宮,周太傅卻是要去的,早些知曉皇帝的想法是好的,若是往日,周太傅自然是有自己的渠道去了解。可如今遇上這樣的大事,禁了宮,便擋住了耳目,不得已才想了這個法子。
薑氏道:“我出門時還沒有見過箴兒,如今事情還未傳出來,我也不知道是什麽情況。”
周夫人有些失望,她知曉薑氏說的實話,隻是有些失望罷了,笑著領薑氏去嚴明月屋裏看她。
一路上周夫人關切的問薑氏,“溫靜可有動靜了?說起來也有半年了,你看過幾天要不要帶她去相國寺上個香,明月上個月和芳蕤去上了一次,誰知今兒早上就診了出來。”
薑氏將信將疑,道:“真有這事?”
周夫人信佛,一臉嗔怪:“姐姐總是不信鬼神,當初我與你說溫靜的事你還不信,你瞧瞧多好的孩子,差點兒錯過了。”
薑氏確實很滿意扶風,便笑道:“那等事兒定下來了我帶她去轉一轉。”
周夫人沒能從薑氏這兒得到周太傅交代的消息,陪著和薑氏嚴明月坐了會子便送了薑氏出門。
薑氏坐著馬車,此時已經是下晌,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此時隻能偶爾聽到疾馳的馬蹄聲。
薑氏心裏暗歎,民眾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何事,可是卻知道有大事發生,輕易不敢出門,這倒也是一個避災禍的辦法。隻是對於自己這樣一個人家,卻不是關門閉戶便能避開的。
薑氏剛剛進侯府,一個丫頭便迎了上來,薑氏認得那是扶風院裏的二等丫頭綠綢。
綠綢行了禮,道:“老夫人,夫人說她有點不舒服,想請您去瞧一瞧。”
薑氏一愣,怎麽今兒都是不舒服的,這顧溫靜又在搞什麽鬼?
薑氏雖然納悶,卻因一向信重扶風,點了頭就先去了主院。
扶風剛剛醒,秋桐便低聲和扶風說起了香柳帶來的消息,扶風頭疼,李氏越發沒有章程,這樣的事算是朝事,後宅不得幹政,拿此事尋什麽晦氣。
至於自己不去請安,不就耽誤了兩天,前兒個是在薑氏屋裏時候,是她自己叫人來說她自己說不舒服,說不讓人去打攪的。
扶風想了想,遣了綠綢去二門守著,薑氏一迴府就先請到自己這兒來。
綠綢道:“二門人多眼雜,萬一太夫人知曉,又以為您報了信?”
扶風道:“那就說我不舒服?”
綠綢抬頭,道:“夫人?”
這古代,病死率極高,輕易不會說自己病了。
扶風哪裏會計較這些,揮揮手讓綠綢去了。
☆、第159章 敲打
薑氏昨兒也未曾歇好,早上早膳也沒有好好用,心情起伏就有些大,本就是疲累到了極點,隻因是扶風請,才撐著不適到了主院。
扶風早上和嚴箴一番糾纏,下晌歇了過來,因著年輕,保養又好,看著自是桃色滿麵,薑氏進屋就看到這一張美顏。
薑氏不由得羨慕,就算自己年輕時,也是遠不及顧溫靜的,這孩子是真正長得好。
扶風抬頭看了薑氏一眼,雖說頭發紋絲不亂,衣裳上也揪不出什麽錯,隻是卻穿了湘妃色的馬麵裙配了一隻點翠的金簪。想是出門急,沒有注意,什麽事這麽急,扶風不好打探。
又見薑氏眼底下有青黑,一邊給薑氏行了禮,又遣了秋桐去給薑氏端一碗燕窩粥來。
秋桐出門順便拽了立在門邊的綠綢一道出了去。
扶風這才開口,“母親,您出門之後出了點事,媳婦怕母親不清楚,先請了母親來,母親不要見怪。”
薑氏有些心煩,一樣事接著一樣事,沒個消停,先不說太子逼宮之事還沒有結論,隻怕今日明日湘王府要來給湘王妃報喪。若是府裏真再出什麽事,難免磨不過來。
薑氏著實有些累了,扶風攙著薑氏坐在貴妃椅上,又取了個大迎枕給薑氏半靠了,才立起來給薑氏揉肩膀。
薑氏很是愜意,顧溫靜這眼力見兒,真不是一般女孩子能做出來的。是個真心孝順的。
薑氏道:“快別按了,費力氣,等會子迴去讓冬青捶上兩捶就是了。”
扶風笑道:“母親操持偌大的侯府,辛苦了。兒媳這會子歇好了並不累,兒媳尋母親來是為著一事。昨兒個的事情,說起來滿府也就是我們二人知曉,並著前院季勻等人......”
薑氏一驚,道:“怎的?出什麽紕漏了?箴兒這邊還沒有消息?”
扶風道:“母親別急,侯爺早上迴來一趟,得知府內無事才又趕著出去了,兒媳尋人去給母親傳話才知道母親出去了。”
扶風頓了一頓,果然薑氏就開了口,“你姨母借著明月的由頭請我過去,想要打探一下消息。”
扶風心裏很自豪,薑氏看著竟是很信重自己,扶風並不期望薑氏會把她今日行程告訴自己,沒想動薑氏竟給扶風說了起來。
扶風心裏有些熱,眼眶也有些潤,道:“小姑可好?”
薑氏微微笑起來,“到底是孩子,什麽都不上心,這都快兩月的身孕了,竟是一點沒察覺,迴頭給她送個穩妥的嬤嬤過去。”
古時女子出嫁,聽聞有身孕,娘家是最最欣慰了,這說明自家孩子爭氣。
扶風跟著應和了,才接著說事,“昨兒個我們本意是不給老祖宗知曉,一是怕她心焦,二是這事兒還沒有個定論,也不好說。誰料今兒個父親給老祖宗說漏了嘴,老祖宗怨怪母親昨兒個故意欺瞞於她,您出門之後老祖宗遣了香柳來尋您過去。我那會兒正在補覺,秋桐便打發了香柳迴去,隻說未曾追上您。”
薑氏越聽臉越黑,自己這個婆婆,一向在自己身上尋不是,真有個什麽錯處,便在棲福堂院子裏拿著個戒尺罰站。
薑氏主掌著侯府中簣,往日裏遷就著李氏,虧在老侯爺嚴鐸在,總是給攔住了,不然薑氏如何在府裏立起來威儀。
如今事多,薑氏哪裏有時間去和李氏掰扯這些個雞毛蒜皮的事。
扶風見薑氏臉色不好,也知曉李氏的胡攪蠻纏,又道:“想必您迴來老祖宗也知道了,今早香柳的意思是說老祖宗很是發火,兒媳的意思是待會子母親幹脆直接說不知曉太子逼宮一事,老祖宗想必也尋不著母親的不是了。”
薑氏有些訕訕,成個什麽體統,自己兒媳婦兒教著自己如何應對婆婆。
扶風仿若未見,道:“兒媳方才請母親來時托的是身子不舒坦,到底也不能不去請安,母親暫且用了這碗粥,我們一道去老祖宗院裏。”
恰逢秋桐送上了燕窩,薑氏心裏很是舒坦,接過燕窩用了,便與扶風一道往棲福堂走去。
扶風穿了家常半舊衣裳,額上圍了一條額帕,隻是滿麵桃粉,哪裏像是不舒服的人。
扶風攙著薑氏,率著一眾丫頭婆子,前去給李氏請安。
李氏憋了一天的火,在聽說薑氏迴府時已經到了臨界點。
薑氏迴府不先來棲福堂請安,竟然被那顧氏請去了。李氏不知道顧氏搞的什麽名堂,好好兒說什麽身子不舒坦,是想要為這幾日不來請安尋借口不是?
李氏一張臉氣得有些扭曲,嚴謙哄了李氏一千多兩銀子,說是要給嚴綜尋好缺活動用,李氏有些心疼銀子,可是更心疼兒子。
嚴謙拿走了銀子,李氏的怒火便都轉移到了薑氏身上。
薑氏和扶風在院門口等著丫頭通報,李氏存心晾她婆媳二人,半晌不讓丫頭出去傳話。
香柳知道綠綢被分到主院去了,聽說很得器重,香柳很是羨慕。
香柳哪裏真會怪綠綢,笑著道:“你怎麽上這來了。”
綠綢道:“我來給夫人傳話,姐姐怎麽一個人在這兒發呆。”
香柳哪敢說起什麽太子逼宮的事,此時聽著綠綢提起夫人,反倒計上心來,不然先去夫人那裏打個招唿?也不知道夫人會不會見自己?
香柳想要給綠綢說上兩句,讓綠綢轉達算了,可是萬一綠綢在夫人麵前不得臉,自己人情豈不是沒有送出去。
香柳彎轉了幾個,笑著道:“我沒事兒閑逛呢,走,我跟你去主院轉轉去。”
綠綢笑著應了,熱情的攜了香柳的手往主院走去。
此時的扶風自然仍在酣睡,昨兒個熬了一夜不說,早上又與嚴箴胡鬧了一通,如今哪裏就起得來了。
香柳聽說扶風還在睡覺,有些失望。這個事兒,她還不敢輕易和人說。
可香柳知道秋桐,秋桐是夫人眼前第一得意的人。如若是能單獨和秋桐待上一會兒,微微透上幾句,自己的好處就受用不少。
之前那次給秋桐賣過人情,自己的娘老子便挪了個好缺。
隻是如今綠綢陪著自己,紅綺也陪坐著說笑,反倒是秋桐,坐在內室門口守著,眼睛耳朵都不在屋裏,都在聽著內室的動靜。
香柳不由得暗暗闔首,怪不得受夫人器重,這份兒精力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紅綺看著香柳眼神梭了好幾次門邊的秋桐,伸手拉起綠綢,道:“你與我去屋裏選個花樣,我想做個新鞋子,腳上這雙都快露腳趾頭了,香柳姐姐先在這兒和秋桐姐姐說會子話,我們得罪了。”
綠綢看了一眼紅綺,早上穿的時候看著還是一雙穿過幾次的新鞋,怎麽就露腳趾了?
綠綢心裏雖納悶,卻也笑著和香柳告了罪,和紅綺出門才道:“你搞什麽鬼?”
紅綺道:“我瞧著她似乎有什麽事要找秋桐姐姐,我們待著她不好說。”
綠綢道:“她既然沒有開口,隻怕不是什麽好事,何必要為難秋桐姐姐。”
紅綺道:“咱別管是不是好事,就算我們不避開,她也會另尋機會去說,還不如就此看是什麽事。”
綠綢和紅綺既然出了門,幹脆就真去屋裏一起挑個花樣給秋桐過眼了好給扶風做鞋。
等到迴屋的時候,果然看到了香柳如釋重負一般,正要笑著和秋桐告辭了。
香柳見到綠綢二人,笑著說了會子話,便道怕是太夫人尋她,忙不迭迴去了。
香柳在外逗留了許久才迴去,便有些忐忑,果不然一進屋,李氏桌上的一把團扇就砸了過來。
“你這個賤婢,連你都胳膊肘往外拐,叫你去尋你們老夫人,你往主院去幹什麽?”
香柳心裏一驚,猛一抬頭,就看到了香雪嘲弄的諷笑。
香柳知道定是被香雪察覺了,當下隻跪了下去,道:“奴婢到榮青院時,聽老夫人剛剛出了門,奴婢想著老祖宗著急尋老夫人,奴婢忙著追過去,追到主院時才被夫人屋裏的秋桐攔下了,說是老夫人已經出府了,讓奴婢不要追了。奴婢隻好迴來稟老祖宗。”
李氏斜眼看了一眼香雪,又問香柳,“出府了?可知道去哪裏了?”
香柳目不斜視,態度一如既往的恭謹,道:“聽秋桐說是周府來人請老夫人去瞧瞧大姑娘,說是大姑娘身子不舒坦。”
嚴謙鬆了一口氣,道:“母親,兒子瞧著薑氏不像知道的樣子,不然今兒個也不敢出門。算她識相。”
李氏仍有些不信,隻是經這一撲空,怒火被這麽一拖,也就散了些許,嚴謙又是在李氏跟前長大,幾句話哄的李氏臉色沒那麽黑了,才讓香霞擺飯來用。
薑氏著實是被周夫人拍婆子來請的,一進周府,周夫人便迎了上來,薑氏麵色有些著慌,壓抑著驚急問到:“好好兒的是怎麽了,往日裏身子好得很,如今是哪裏不舒服?”
周夫人拍著薑氏的手,道:“你別慌,明月沒事。”
薑氏雙腳一軟,差點站不住。
周夫人滿臉歉意,道:“是我的不是,隻是實在是尋不著借口,再說也是明月有些不舒服,今兒早上就尋大夫看了,是喜脈。”
薑氏本是提著心來,如今知道嚴明月無礙就放了心,又得此喜訊,大喜過忘,道:“可是真的,可有哪裏不舒服?”
周氏道:“沒哪兒不舒服,就是早上吐了一迴,我遣人去請你,是老爺子的意思,今兒早上宮禁免了早朝,昨兒晚上的事,老爺子想請你過來問問。”
薑氏聽說嚴明月沒事,放了心,轉到了周夫人說的事兒上。
周夫人拉著薑氏進了門,退了下人,道:“老爺子昨兒晚上就得了消息,想問問侯爺可有什麽想法?明日早朝對太子的處置可要說什麽。”
薑氏知道周夫人的意思,周太傅和侯府幾代的交情,又連著親眷,同氣連枝,自然是要一同進退的。
太子失勢,皇帝的態度自然是嚴箴第一時間知曉,嚴箴不用按上朝時間進宮,周太傅卻是要去的,早些知曉皇帝的想法是好的,若是往日,周太傅自然是有自己的渠道去了解。可如今遇上這樣的大事,禁了宮,便擋住了耳目,不得已才想了這個法子。
薑氏道:“我出門時還沒有見過箴兒,如今事情還未傳出來,我也不知道是什麽情況。”
周夫人有些失望,她知曉薑氏說的實話,隻是有些失望罷了,笑著領薑氏去嚴明月屋裏看她。
一路上周夫人關切的問薑氏,“溫靜可有動靜了?說起來也有半年了,你看過幾天要不要帶她去相國寺上個香,明月上個月和芳蕤去上了一次,誰知今兒早上就診了出來。”
薑氏將信將疑,道:“真有這事?”
周夫人信佛,一臉嗔怪:“姐姐總是不信鬼神,當初我與你說溫靜的事你還不信,你瞧瞧多好的孩子,差點兒錯過了。”
薑氏確實很滿意扶風,便笑道:“那等事兒定下來了我帶她去轉一轉。”
周夫人沒能從薑氏這兒得到周太傅交代的消息,陪著和薑氏嚴明月坐了會子便送了薑氏出門。
薑氏坐著馬車,此時已經是下晌,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此時隻能偶爾聽到疾馳的馬蹄聲。
薑氏心裏暗歎,民眾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何事,可是卻知道有大事發生,輕易不敢出門,這倒也是一個避災禍的辦法。隻是對於自己這樣一個人家,卻不是關門閉戶便能避開的。
薑氏剛剛進侯府,一個丫頭便迎了上來,薑氏認得那是扶風院裏的二等丫頭綠綢。
綠綢行了禮,道:“老夫人,夫人說她有點不舒服,想請您去瞧一瞧。”
薑氏一愣,怎麽今兒都是不舒服的,這顧溫靜又在搞什麽鬼?
薑氏雖然納悶,卻因一向信重扶風,點了頭就先去了主院。
扶風剛剛醒,秋桐便低聲和扶風說起了香柳帶來的消息,扶風頭疼,李氏越發沒有章程,這樣的事算是朝事,後宅不得幹政,拿此事尋什麽晦氣。
至於自己不去請安,不就耽誤了兩天,前兒個是在薑氏屋裏時候,是她自己叫人來說她自己說不舒服,說不讓人去打攪的。
扶風想了想,遣了綠綢去二門守著,薑氏一迴府就先請到自己這兒來。
綠綢道:“二門人多眼雜,萬一太夫人知曉,又以為您報了信?”
扶風道:“那就說我不舒服?”
綠綢抬頭,道:“夫人?”
這古代,病死率極高,輕易不會說自己病了。
扶風哪裏會計較這些,揮揮手讓綠綢去了。
☆、第159章 敲打
薑氏昨兒也未曾歇好,早上早膳也沒有好好用,心情起伏就有些大,本就是疲累到了極點,隻因是扶風請,才撐著不適到了主院。
扶風早上和嚴箴一番糾纏,下晌歇了過來,因著年輕,保養又好,看著自是桃色滿麵,薑氏進屋就看到這一張美顏。
薑氏不由得羨慕,就算自己年輕時,也是遠不及顧溫靜的,這孩子是真正長得好。
扶風抬頭看了薑氏一眼,雖說頭發紋絲不亂,衣裳上也揪不出什麽錯,隻是卻穿了湘妃色的馬麵裙配了一隻點翠的金簪。想是出門急,沒有注意,什麽事這麽急,扶風不好打探。
又見薑氏眼底下有青黑,一邊給薑氏行了禮,又遣了秋桐去給薑氏端一碗燕窩粥來。
秋桐出門順便拽了立在門邊的綠綢一道出了去。
扶風這才開口,“母親,您出門之後出了點事,媳婦怕母親不清楚,先請了母親來,母親不要見怪。”
薑氏有些心煩,一樣事接著一樣事,沒個消停,先不說太子逼宮之事還沒有結論,隻怕今日明日湘王府要來給湘王妃報喪。若是府裏真再出什麽事,難免磨不過來。
薑氏著實有些累了,扶風攙著薑氏坐在貴妃椅上,又取了個大迎枕給薑氏半靠了,才立起來給薑氏揉肩膀。
薑氏很是愜意,顧溫靜這眼力見兒,真不是一般女孩子能做出來的。是個真心孝順的。
薑氏道:“快別按了,費力氣,等會子迴去讓冬青捶上兩捶就是了。”
扶風笑道:“母親操持偌大的侯府,辛苦了。兒媳這會子歇好了並不累,兒媳尋母親來是為著一事。昨兒個的事情,說起來滿府也就是我們二人知曉,並著前院季勻等人......”
薑氏一驚,道:“怎的?出什麽紕漏了?箴兒這邊還沒有消息?”
扶風道:“母親別急,侯爺早上迴來一趟,得知府內無事才又趕著出去了,兒媳尋人去給母親傳話才知道母親出去了。”
扶風頓了一頓,果然薑氏就開了口,“你姨母借著明月的由頭請我過去,想要打探一下消息。”
扶風心裏很自豪,薑氏看著竟是很信重自己,扶風並不期望薑氏會把她今日行程告訴自己,沒想動薑氏竟給扶風說了起來。
扶風心裏有些熱,眼眶也有些潤,道:“小姑可好?”
薑氏微微笑起來,“到底是孩子,什麽都不上心,這都快兩月的身孕了,竟是一點沒察覺,迴頭給她送個穩妥的嬤嬤過去。”
古時女子出嫁,聽聞有身孕,娘家是最最欣慰了,這說明自家孩子爭氣。
扶風跟著應和了,才接著說事,“昨兒個我們本意是不給老祖宗知曉,一是怕她心焦,二是這事兒還沒有個定論,也不好說。誰料今兒個父親給老祖宗說漏了嘴,老祖宗怨怪母親昨兒個故意欺瞞於她,您出門之後老祖宗遣了香柳來尋您過去。我那會兒正在補覺,秋桐便打發了香柳迴去,隻說未曾追上您。”
薑氏越聽臉越黑,自己這個婆婆,一向在自己身上尋不是,真有個什麽錯處,便在棲福堂院子裏拿著個戒尺罰站。
薑氏主掌著侯府中簣,往日裏遷就著李氏,虧在老侯爺嚴鐸在,總是給攔住了,不然薑氏如何在府裏立起來威儀。
如今事多,薑氏哪裏有時間去和李氏掰扯這些個雞毛蒜皮的事。
扶風見薑氏臉色不好,也知曉李氏的胡攪蠻纏,又道:“想必您迴來老祖宗也知道了,今早香柳的意思是說老祖宗很是發火,兒媳的意思是待會子母親幹脆直接說不知曉太子逼宮一事,老祖宗想必也尋不著母親的不是了。”
薑氏有些訕訕,成個什麽體統,自己兒媳婦兒教著自己如何應對婆婆。
扶風仿若未見,道:“兒媳方才請母親來時托的是身子不舒坦,到底也不能不去請安,母親暫且用了這碗粥,我們一道去老祖宗院裏。”
恰逢秋桐送上了燕窩,薑氏心裏很是舒坦,接過燕窩用了,便與扶風一道往棲福堂走去。
扶風穿了家常半舊衣裳,額上圍了一條額帕,隻是滿麵桃粉,哪裏像是不舒服的人。
扶風攙著薑氏,率著一眾丫頭婆子,前去給李氏請安。
李氏憋了一天的火,在聽說薑氏迴府時已經到了臨界點。
薑氏迴府不先來棲福堂請安,竟然被那顧氏請去了。李氏不知道顧氏搞的什麽名堂,好好兒說什麽身子不舒坦,是想要為這幾日不來請安尋借口不是?
李氏一張臉氣得有些扭曲,嚴謙哄了李氏一千多兩銀子,說是要給嚴綜尋好缺活動用,李氏有些心疼銀子,可是更心疼兒子。
嚴謙拿走了銀子,李氏的怒火便都轉移到了薑氏身上。
薑氏和扶風在院門口等著丫頭通報,李氏存心晾她婆媳二人,半晌不讓丫頭出去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