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是這一年來慣熟的世家貴女,周靜舒、宋蓉、戴家姐妹,穆家小姑娘,林鶯娘,林頌娘姐妹。
都是相熟的人,便也都圍坐在扶風的屋子裏說著笑話。
周靜舒給的是一支蝶戀花的鑲綠寶石簪子,趁無人又偷偷給扶風道了喜。順便又對上次在侯府裏出的事又再一次道了歉,當日裏獨留了扶風一人在後頭,惹出這麽多事體。雖說後來也都寫了信道歉,到底不如麵對麵心誠。
扶風當日雖有有所芥蒂,如今也都釋然了,笑著推了。
宋蓉卻像真正喜歡上了扶風似的,送了兩隻冰種的翠玉貴妃鐲不算,還加了一對點翠的如意流蘇耳墜,道那是自己最喜歡的,就拿來送給扶風了。
扶風自是謝了又謝。
戴家姐妹也都送了玉佩等飾物。
林鶯娘手裏的一隻臂環就不太好意思拿出來,隻背了眾人偷偷給了扶風。
幾人都給了禮,便坐在一處說話,宋蓉聲音清脆,道:“往日我隻覺得你長得好看,如今越發覺得你不光是好看了,脾性也合我胃口,以後要多多走動。”
扶風聽了就覺得好笑,這個宋蓉,嘴裏說話總是不招人喜歡,卻是個直腸子的,也沒有壞心腸,笑著應了。
周靜舒便道:“哪裏會想到,你我這就要成了親戚了,往後少不得還叫你一身嫂子呢。”
扶風臉有些紅,道:“周姐姐如今說話越發沒有章程了。”
宋蓉便嗤笑,“這有什麽的,哪裏來的那麽多規矩,說的本就是實話。”
穆家姑娘便問宋蓉,“宋姐姐,宋世子的婚期可定了?”
宋蓉臉上的笑便垮了下來,道:“哪裏管得他們的,想想就心煩。”
穆姑娘見招了宋蓉的不快,便也閉了口,扯了其他的閑話。
說起這宋墨與文佳郡主的婚事,卻是把隆德伯宋成棟和宋夫人給氣著了,小定之日選了這侯府嫡女出嫁第二日便罷了,聽了侯府顧府請期是在二月初六,便去福郡王府也請在了二月初六。
這是能答應的嗎?福郡王府雖為王室,這侯府卻也是世代爵位,都算在同一日,這京裏有頭臉的人家是去哪一家好?熱鬧生生去了一半不說,之前在侯府辦的事都已經敗露,招了記恨。如今又頂著唱對台戲,豈是能行的?
當即這福郡王府便發了火,道是不行就去稟了皇後來處理,日子是萬萬不能選在二月初六的。
隆德伯府宋夫人自然是知道不能如願的,隻是先給了一個最高的期望,當下聽了福王妃的發火,才裝著避讓了,改到了二月十八。
宋墨自是沒有什麽意見,誰叫當日自己狠不下心,救了文佳郡主起來。
宋墨每每在閣樓裏喝悶酒之時,總是在想,如若當日沒有發生這閣樓裏的事體,自己到底有沒有希望。如若當時自己在侯府見死不救,是不是就躲過了這了亂七八糟的一切。
宋蓉更是對這文佳郡主沒有好感,來迴折騰自己的婚事,臨了還攤上了自己哥哥頭上。
滿京城誰不知道她那點心思,竟然貪上了永嘉候府的夫人位置,做出那等丟人現眼的事情來。
宋蓉不想提,大家也就不再問起,今日又是扶風添妝的日子,沒得引得大家不高興。
到了下晌,也就陸續辭了。
當日夜裏,顧母袖子裏攥了本小冊子就進了扶風的屋子。
司棋應是寡居身份,又是管事嬤嬤,便在安床那日便跟著陪嫁仆婦送到了侯府,此時的扶風正聽著司棋和木棉討論扶風的膏子要不要再敷一次,見顧母來了,二人閉了聲,退了出去。
顧母看著正在妝台前端坐的扶風,眼有點酸,雖說到了顧家不到兩年,到底是自己下了真心的,忙抬手擦了擦眼角。
扶風起身迎了顧母坐下,道:“母親怎麽這會子來了,今日忙了一日,早些歇下才是。”
顧母牽了扶風的手,道:“時候還早。明日我兒就要出門了,我再來看看你。”
扶風鼻酸,道:“離得又不遠,哪日母親想女兒了,差個人送信便是。”
顧母和扶風說了半晌的體己話,方才掏了袖子的冊子,遞給了扶風,尷尬的道:“靜兒,明日就是你大婚了,這圓房的時候,你少不得要忍著些,過了就好了。”
扶風聽得顧母有些結巴的說著圓房注意事項,卻又沒一句話到點子上,一時忍不住“噗嗤”笑了起來。
顧母一巴掌高高抬起,輕輕落在了扶風的肩頭,道:“好好兒跟你說正事,你還笑,我不管你了。”自己反倒紅著臉出了屋子。
扶風翻開那冊子,畫了個模模糊糊,卻倒是能看出個輪廓來,越發覺得好笑。
秋桐在顧母離開後進了屋,看著笑得前仰後合的扶風,一臉的詫異,道:“夫人說什麽了,笑成這個樣子。”
扶風聽得秋桐一問,這才開始不好意思起來,忙收了冊子,道:“沒說什麽?”
秋桐詫異,卻不好追問,隻道:“姑娘早些歇了吧,明日起得早,要累上一日,早些歇了存點力氣。”
扶風隨秋桐服侍睡下了。
☆、第143章 合巹
扶風躺在床上卻開始覺得有些激動,明日便要成親了,自此就要和嚴箴一道生活了,扶風覺得心裏仿佛裝滿了熱水,滿得不能在滿,就要溢出來了。
二月初六、宜祭祀、齋醮、裁衣、合帳、訂盟、嫁娶、入宅、會親友、祈福、求嗣、上梁。是個再好不過的日子。
雞叫二遍,秋桐便來喚扶風起床,扶風卻是折騰了半夜才睡著,此時正懶著,閉著眼睛任秋桐和木棉折騰。
可今日卻是大喜之日,大意不得。顧母也大清早和慕娘趕了過來,帶來了絞麵的婆子,梳妝的婆子。
扶風看見那婆子抻著棉線就有些發怵,一時也感慨,自己人還未嫁,臉卻是開第二迴了。
這婆子手藝卻甚好,扶風隻覺得麻癢了一陣,便是好了,上了香露去靜臉,便開始梳頭。
今日梳的發髻卻是很繁複的,梳了百花綻放的發髻,雖說是要蓋著蓋頭,卻是在洞房裏要揭開的,少不得又插了細金簪,才戴了鳳冠,鳳冠很沉,扶風覺得脖子都有點撐不住,隻得生生忍了。
梳好了頭,天也已經大亮,顧母請的全福夫人和送嫁親戚也都來了。
顧母請來的全福夫人是戴夫人,父母俱在,兒女雙全,最是有福氣的人。
這梳頭卻是假式的,發髻已經梳好了,使著梳子便念叨一些祝福語便是。
戴夫人拿著鎏金的梳子,從頭上假式往下劃拉,嘴裏道:“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
扶風聽著戴氏的話,方才真真切切對未來生活憧憬了起來。
梳頭隻是個儀式,梳了頭,又招唿喜娘來上臉,抹了香露的臉此時被喜娘上了一層粉,喜娘一邊還要抹粉,一邊道:“周夫人,您家姑娘是我見過的最最俊的姑娘了,說起來我做喜娘也是二十幾年了,這還是頭一迴見著這麽好看的新娘,隻覺得我這粉抹上去反倒遮了一樣。”
周夫人捂了嘴笑,道:“你倒是嘴巴甜。”
喜娘上了臉,周夫人當即就給喜娘打賞了二十兩銀子,把喜娘樂得合不攏嘴。
衣裳穿了三四層,又是二月間,春寒料峭的時節,少不得多穿幾件,好在扶風身子纖細,裏麵穿了小夾襖,外麵就算套上喜服,也仍顯得窈窕。
那四角綴著東珠壓風的紅蓋頭此時卻是不用蓋的,需在出門之時方才迴蓋上。
萬事都拾掇好了,卻已經快到了中午,顧母等人都去用了飯食。卻隻給扶風端來了一碗湯圓,道是糯米頂餓,隻準吃了幾顆,還不讓喝湯,怕途中要用淨室遭人笑話。
有小廝兒前來報顧母,倒是迎親的隊伍出侯府了。
眾人隻笑鬧著等。
扶風一早上都在任人擺布,此時閑了下來,方才覺得心慌了起來,胸口裏咚咚的響。
小廝兒每一陣便前來報一遍。
過了青岩大街了。
過了貓眼胡同了。
到了羊耳朵胡同了。
越近扶風越發心慌,是嚴箴來了,親自來了嗎?騎著馬嗎?樣子肯定很好看。
顧母等人帶著扶風去祠堂磕了頭,又迴了閨房,隻等這嚴箴進了門,迎娶上轎便是。
木棉和秋桐也是扶風的陪嫁大丫頭,今日也都換上了新衣裳,拾掇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的隨侍在旁。
小廝兒報迎親隊伍到了門口的時候,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也響了起來。
扶風聽著門口傳來的聲響,心如擂鼓,到了。
家廟已經拜過了,此時便到了中堂去,顧衛中和顧母尋了主位坐了。聽得門口鬧哄哄的丫頭小廝婆子擠著門,得了許多紅包銀兩,方才開了門。
扶風靜靜的坐著,側耳聽著門外的動靜。
聽到有人驚唿,新郎官兒真俊呐。
有人叫,快讓開,新姑爺要迎新姑娘了。
扶風仍不得見人,便有人來催妝,催了頭一迴,顧母便眼眶紅了,那些個親眷都在笑,唯顧母紅著眼,用手擦著眼睛。
迎親隊伍見無動靜,又是第二遭催妝。顧母忍不住,拉了扶風的手,道:“我的兒,今兒一去,你便是嚴家的人了,娘實在是是舍不得。”
扶風一張臉今日襯著紅衣,臉上自帶喜色,顯得更是傾國傾城。聽了顧母的話,心裏也酸澀,眼淚就要滾出來。喜娘忙勸了又勸,隻道一會子妝化了。
屋裏林舅母看著臉如明月一般的扶風,暗暗歎氣,隻道自己當初還真是妄想了。這顧溫靜豈是自己的傻兒子能肖想的,雖心裏有些不甘,到底比起侯府的門第,就是不甘心也罷了。
此時聽了外頭的第三次催妝,林舅母忙道:“靜兒,快給你父親母親磕頭,要到時辰了。”
丫頭婆子此時也都有些亂哄哄的,門外仍在嘈雜的起哄,有婆子忙墊了軟墊,扶風跪了下來,結結實實真心實意的給顧衛中和顧母磕了三個頭。
顧母忙攙起了扶風,一邊抹著淚,一遍忍著心酸,和顧衛中一起叮囑了一通“以順為正,勿忘肅恭”之類的話語。
顧衛中能感覺到扶風的真心實意的心意,臉上也有些不舍之色。林舅母卻道是怕再不出去要誤了時辰了,忙和喜娘一同幫著扶風蓋上了紅蓋頭,攙扶了出門。
顧母已經哭了起來,扶風很想再安慰顧母一句,可是林舅母的手攙著自己一腳跨出了門檻。
扶風眼前是喜洋洋的紅色蓋頭,隻能看到自己的裙角和腳尖。
跨過了門檻,顧穀之的聲音響了起來,道:“妹妹,哥哥背你上轎。”
扶風聽到了慕娘的聲音,圓圓的聲音,圓圓聽了哪個親戚說了扶風要嫁人了再不是顧家人了,此時張大了嘴嗷嗷的哭喊。
慕娘伸手抱住了正要撲上去的圓圓,正在小聲的安慰,扶風眼淚就滾了下來。
顧穀之背著扶風上了院門口的八抬大轎,嚴箴騎在高頭大馬之上,卻是看不到扶風的臉。
扶風滿臉淚痕的由著喜娘幫忙上了轎子,稍稍平複了離別的傷感,便感覺到了轎子顫顫巍巍的抬了起來。
轎子外是亂糟糟的嬉鬧聲,小孩子的笑聲,偶爾炸開的鞭炮聲。
扶風心想,自己的成親的熱鬧,自己卻是看都看不到,這成親的規矩多得很,有那喜婆一早上就念叨了又念,蓋頭蓋上了,不是新郎官,誰也不許取了下來。坐上了轎子,屁股不能挪動,都是有講究的。
扶風一個人端坐著,懷裏抱著剛剛被誰塞過來的一柄玉如意,老老實實的一動不動。到底也是想承了喜娘的吉言,從此兒女興旺到白頭。
顧府和侯府路上約莫得花上差不多一個時辰,出門一刻多鍾,扶風聽得轎子外有人大聲議論這顧家的嫁妝隊伍還沒有出門,倒是也配的上那侯府的聘禮之類的話語。
轎子一顛一顛的,扶風昨夜又沒有睡好,此時便有些迷瞪,頭一點一點,突然撞到了轎子,便聽人在外麵喊。
“新娘子來了。”
在走了約莫十幾丈,轎子便顫顫巍巍的停了下來。
都是相熟的人,便也都圍坐在扶風的屋子裏說著笑話。
周靜舒給的是一支蝶戀花的鑲綠寶石簪子,趁無人又偷偷給扶風道了喜。順便又對上次在侯府裏出的事又再一次道了歉,當日裏獨留了扶風一人在後頭,惹出這麽多事體。雖說後來也都寫了信道歉,到底不如麵對麵心誠。
扶風當日雖有有所芥蒂,如今也都釋然了,笑著推了。
宋蓉卻像真正喜歡上了扶風似的,送了兩隻冰種的翠玉貴妃鐲不算,還加了一對點翠的如意流蘇耳墜,道那是自己最喜歡的,就拿來送給扶風了。
扶風自是謝了又謝。
戴家姐妹也都送了玉佩等飾物。
林鶯娘手裏的一隻臂環就不太好意思拿出來,隻背了眾人偷偷給了扶風。
幾人都給了禮,便坐在一處說話,宋蓉聲音清脆,道:“往日我隻覺得你長得好看,如今越發覺得你不光是好看了,脾性也合我胃口,以後要多多走動。”
扶風聽了就覺得好笑,這個宋蓉,嘴裏說話總是不招人喜歡,卻是個直腸子的,也沒有壞心腸,笑著應了。
周靜舒便道:“哪裏會想到,你我這就要成了親戚了,往後少不得還叫你一身嫂子呢。”
扶風臉有些紅,道:“周姐姐如今說話越發沒有章程了。”
宋蓉便嗤笑,“這有什麽的,哪裏來的那麽多規矩,說的本就是實話。”
穆家姑娘便問宋蓉,“宋姐姐,宋世子的婚期可定了?”
宋蓉臉上的笑便垮了下來,道:“哪裏管得他們的,想想就心煩。”
穆姑娘見招了宋蓉的不快,便也閉了口,扯了其他的閑話。
說起這宋墨與文佳郡主的婚事,卻是把隆德伯宋成棟和宋夫人給氣著了,小定之日選了這侯府嫡女出嫁第二日便罷了,聽了侯府顧府請期是在二月初六,便去福郡王府也請在了二月初六。
這是能答應的嗎?福郡王府雖為王室,這侯府卻也是世代爵位,都算在同一日,這京裏有頭臉的人家是去哪一家好?熱鬧生生去了一半不說,之前在侯府辦的事都已經敗露,招了記恨。如今又頂著唱對台戲,豈是能行的?
當即這福郡王府便發了火,道是不行就去稟了皇後來處理,日子是萬萬不能選在二月初六的。
隆德伯府宋夫人自然是知道不能如願的,隻是先給了一個最高的期望,當下聽了福王妃的發火,才裝著避讓了,改到了二月十八。
宋墨自是沒有什麽意見,誰叫當日自己狠不下心,救了文佳郡主起來。
宋墨每每在閣樓裏喝悶酒之時,總是在想,如若當日沒有發生這閣樓裏的事體,自己到底有沒有希望。如若當時自己在侯府見死不救,是不是就躲過了這了亂七八糟的一切。
宋蓉更是對這文佳郡主沒有好感,來迴折騰自己的婚事,臨了還攤上了自己哥哥頭上。
滿京城誰不知道她那點心思,竟然貪上了永嘉候府的夫人位置,做出那等丟人現眼的事情來。
宋蓉不想提,大家也就不再問起,今日又是扶風添妝的日子,沒得引得大家不高興。
到了下晌,也就陸續辭了。
當日夜裏,顧母袖子裏攥了本小冊子就進了扶風的屋子。
司棋應是寡居身份,又是管事嬤嬤,便在安床那日便跟著陪嫁仆婦送到了侯府,此時的扶風正聽著司棋和木棉討論扶風的膏子要不要再敷一次,見顧母來了,二人閉了聲,退了出去。
顧母看著正在妝台前端坐的扶風,眼有點酸,雖說到了顧家不到兩年,到底是自己下了真心的,忙抬手擦了擦眼角。
扶風起身迎了顧母坐下,道:“母親怎麽這會子來了,今日忙了一日,早些歇下才是。”
顧母牽了扶風的手,道:“時候還早。明日我兒就要出門了,我再來看看你。”
扶風鼻酸,道:“離得又不遠,哪日母親想女兒了,差個人送信便是。”
顧母和扶風說了半晌的體己話,方才掏了袖子的冊子,遞給了扶風,尷尬的道:“靜兒,明日就是你大婚了,這圓房的時候,你少不得要忍著些,過了就好了。”
扶風聽得顧母有些結巴的說著圓房注意事項,卻又沒一句話到點子上,一時忍不住“噗嗤”笑了起來。
顧母一巴掌高高抬起,輕輕落在了扶風的肩頭,道:“好好兒跟你說正事,你還笑,我不管你了。”自己反倒紅著臉出了屋子。
扶風翻開那冊子,畫了個模模糊糊,卻倒是能看出個輪廓來,越發覺得好笑。
秋桐在顧母離開後進了屋,看著笑得前仰後合的扶風,一臉的詫異,道:“夫人說什麽了,笑成這個樣子。”
扶風聽得秋桐一問,這才開始不好意思起來,忙收了冊子,道:“沒說什麽?”
秋桐詫異,卻不好追問,隻道:“姑娘早些歇了吧,明日起得早,要累上一日,早些歇了存點力氣。”
扶風隨秋桐服侍睡下了。
☆、第143章 合巹
扶風躺在床上卻開始覺得有些激動,明日便要成親了,自此就要和嚴箴一道生活了,扶風覺得心裏仿佛裝滿了熱水,滿得不能在滿,就要溢出來了。
二月初六、宜祭祀、齋醮、裁衣、合帳、訂盟、嫁娶、入宅、會親友、祈福、求嗣、上梁。是個再好不過的日子。
雞叫二遍,秋桐便來喚扶風起床,扶風卻是折騰了半夜才睡著,此時正懶著,閉著眼睛任秋桐和木棉折騰。
可今日卻是大喜之日,大意不得。顧母也大清早和慕娘趕了過來,帶來了絞麵的婆子,梳妝的婆子。
扶風看見那婆子抻著棉線就有些發怵,一時也感慨,自己人還未嫁,臉卻是開第二迴了。
這婆子手藝卻甚好,扶風隻覺得麻癢了一陣,便是好了,上了香露去靜臉,便開始梳頭。
今日梳的發髻卻是很繁複的,梳了百花綻放的發髻,雖說是要蓋著蓋頭,卻是在洞房裏要揭開的,少不得又插了細金簪,才戴了鳳冠,鳳冠很沉,扶風覺得脖子都有點撐不住,隻得生生忍了。
梳好了頭,天也已經大亮,顧母請的全福夫人和送嫁親戚也都來了。
顧母請來的全福夫人是戴夫人,父母俱在,兒女雙全,最是有福氣的人。
這梳頭卻是假式的,發髻已經梳好了,使著梳子便念叨一些祝福語便是。
戴夫人拿著鎏金的梳子,從頭上假式往下劃拉,嘴裏道:“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
扶風聽著戴氏的話,方才真真切切對未來生活憧憬了起來。
梳頭隻是個儀式,梳了頭,又招唿喜娘來上臉,抹了香露的臉此時被喜娘上了一層粉,喜娘一邊還要抹粉,一邊道:“周夫人,您家姑娘是我見過的最最俊的姑娘了,說起來我做喜娘也是二十幾年了,這還是頭一迴見著這麽好看的新娘,隻覺得我這粉抹上去反倒遮了一樣。”
周夫人捂了嘴笑,道:“你倒是嘴巴甜。”
喜娘上了臉,周夫人當即就給喜娘打賞了二十兩銀子,把喜娘樂得合不攏嘴。
衣裳穿了三四層,又是二月間,春寒料峭的時節,少不得多穿幾件,好在扶風身子纖細,裏麵穿了小夾襖,外麵就算套上喜服,也仍顯得窈窕。
那四角綴著東珠壓風的紅蓋頭此時卻是不用蓋的,需在出門之時方才迴蓋上。
萬事都拾掇好了,卻已經快到了中午,顧母等人都去用了飯食。卻隻給扶風端來了一碗湯圓,道是糯米頂餓,隻準吃了幾顆,還不讓喝湯,怕途中要用淨室遭人笑話。
有小廝兒前來報顧母,倒是迎親的隊伍出侯府了。
眾人隻笑鬧著等。
扶風一早上都在任人擺布,此時閑了下來,方才覺得心慌了起來,胸口裏咚咚的響。
小廝兒每一陣便前來報一遍。
過了青岩大街了。
過了貓眼胡同了。
到了羊耳朵胡同了。
越近扶風越發心慌,是嚴箴來了,親自來了嗎?騎著馬嗎?樣子肯定很好看。
顧母等人帶著扶風去祠堂磕了頭,又迴了閨房,隻等這嚴箴進了門,迎娶上轎便是。
木棉和秋桐也是扶風的陪嫁大丫頭,今日也都換上了新衣裳,拾掇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的隨侍在旁。
小廝兒報迎親隊伍到了門口的時候,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也響了起來。
扶風聽著門口傳來的聲響,心如擂鼓,到了。
家廟已經拜過了,此時便到了中堂去,顧衛中和顧母尋了主位坐了。聽得門口鬧哄哄的丫頭小廝婆子擠著門,得了許多紅包銀兩,方才開了門。
扶風靜靜的坐著,側耳聽著門外的動靜。
聽到有人驚唿,新郎官兒真俊呐。
有人叫,快讓開,新姑爺要迎新姑娘了。
扶風仍不得見人,便有人來催妝,催了頭一迴,顧母便眼眶紅了,那些個親眷都在笑,唯顧母紅著眼,用手擦著眼睛。
迎親隊伍見無動靜,又是第二遭催妝。顧母忍不住,拉了扶風的手,道:“我的兒,今兒一去,你便是嚴家的人了,娘實在是是舍不得。”
扶風一張臉今日襯著紅衣,臉上自帶喜色,顯得更是傾國傾城。聽了顧母的話,心裏也酸澀,眼淚就要滾出來。喜娘忙勸了又勸,隻道一會子妝化了。
屋裏林舅母看著臉如明月一般的扶風,暗暗歎氣,隻道自己當初還真是妄想了。這顧溫靜豈是自己的傻兒子能肖想的,雖心裏有些不甘,到底比起侯府的門第,就是不甘心也罷了。
此時聽了外頭的第三次催妝,林舅母忙道:“靜兒,快給你父親母親磕頭,要到時辰了。”
丫頭婆子此時也都有些亂哄哄的,門外仍在嘈雜的起哄,有婆子忙墊了軟墊,扶風跪了下來,結結實實真心實意的給顧衛中和顧母磕了三個頭。
顧母忙攙起了扶風,一邊抹著淚,一遍忍著心酸,和顧衛中一起叮囑了一通“以順為正,勿忘肅恭”之類的話語。
顧衛中能感覺到扶風的真心實意的心意,臉上也有些不舍之色。林舅母卻道是怕再不出去要誤了時辰了,忙和喜娘一同幫著扶風蓋上了紅蓋頭,攙扶了出門。
顧母已經哭了起來,扶風很想再安慰顧母一句,可是林舅母的手攙著自己一腳跨出了門檻。
扶風眼前是喜洋洋的紅色蓋頭,隻能看到自己的裙角和腳尖。
跨過了門檻,顧穀之的聲音響了起來,道:“妹妹,哥哥背你上轎。”
扶風聽到了慕娘的聲音,圓圓的聲音,圓圓聽了哪個親戚說了扶風要嫁人了再不是顧家人了,此時張大了嘴嗷嗷的哭喊。
慕娘伸手抱住了正要撲上去的圓圓,正在小聲的安慰,扶風眼淚就滾了下來。
顧穀之背著扶風上了院門口的八抬大轎,嚴箴騎在高頭大馬之上,卻是看不到扶風的臉。
扶風滿臉淚痕的由著喜娘幫忙上了轎子,稍稍平複了離別的傷感,便感覺到了轎子顫顫巍巍的抬了起來。
轎子外是亂糟糟的嬉鬧聲,小孩子的笑聲,偶爾炸開的鞭炮聲。
扶風心想,自己的成親的熱鬧,自己卻是看都看不到,這成親的規矩多得很,有那喜婆一早上就念叨了又念,蓋頭蓋上了,不是新郎官,誰也不許取了下來。坐上了轎子,屁股不能挪動,都是有講究的。
扶風一個人端坐著,懷裏抱著剛剛被誰塞過來的一柄玉如意,老老實實的一動不動。到底也是想承了喜娘的吉言,從此兒女興旺到白頭。
顧府和侯府路上約莫得花上差不多一個時辰,出門一刻多鍾,扶風聽得轎子外有人大聲議論這顧家的嫁妝隊伍還沒有出門,倒是也配的上那侯府的聘禮之類的話語。
轎子一顛一顛的,扶風昨夜又沒有睡好,此時便有些迷瞪,頭一點一點,突然撞到了轎子,便聽人在外麵喊。
“新娘子來了。”
在走了約莫十幾丈,轎子便顫顫巍巍的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