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玉環臉上略微有些不自然,“倒說不上夫妻伉儷,隻是王爺負傷,妾身即便不能侍奉在側, 也應親身過來探視,如此才算盡了分內之職。”
“甄側妃可真是有心了, 說來肅王原是為救甄貴妃而受傷的,甄貴妃反倒沒怎麽看過呢!”厲蘭妡假意咦道。
甄玉環不禁色變, “王爺是為救姐姐而負傷的?”
厲蘭妡忙掩著嘴, “是我失言了, 王爺自然是護持聖駕有功,隻是當時碰巧攔在甄貴妃前頭, 眾人背地裏便有些風言風語, 我一來二去地聽多了,不知怎的脫口而出, 甄妃切莫將此等話放在心上。”
她見甄玉環神色仍有些怔忪,勸道:“論理這話我不該講, 肅王雖是親眷, 行宮裏女眷眾多, 仆婢們也難保個個都是好的, 縱然王爺心無旁騖,難保沒有一兩個不甘寂寞的起了贓念,反而帶累了王爺, 待王爺病愈之後,甄妃還是盡早勸其迴宮吧。”
甄玉環勉強“哦”了一聲,厲蘭妡笑道:“本宮還得去見皇上,就不打攪甄妃了。”微微致意而去。行出數步,她悄悄迴頭,卻見甄玉環有心無意地踢踏著步子向前,知道她內心已有疑根種下。
也許是出來得太匆忙,時間也不甚充裕,甄玉環隻去見了蕭池——蕭池在遇襲的第二日就從太後居所搬到了荷花池畔的一起小齋,來往探視倒也方便,若非太後一定放心不下,他大約立刻就要迴去王府的——甄玉環這一迴卻未順道探視甄貴妃,她的親姊姊。
甄玉瑾不僅心中不滿,亦且納悶,她宮裏的宮人為了顧全顏麵隻說:“甄側妃大約事忙渾忘了,好在我們娘娘並不介意,都是親姊妹,哪裏用得著講這些虛客套呢!”還是稍稍帶有一點怨怪的意思。
背地裏卻在嚼舌根:“甄側妃這是不把娘娘放在眼裏哪?許多人看著她進來,聽說還跟厲昭儀說了話,獨獨不來見過娘娘,甄側妃也太大膽了!”
她們當然也不肯深怪,隻當甄玉環因為擔心丈夫病體,心事重重才忘這忘那,有了這一層幌子,什麽事都容易體諒。
厲蘭妡耳裏聽著這些流言,隻作沒聽到一般——本來也不關她的事。況且她現在有更重要的事需要留神。
韋令婉現在對她愈發親切厚密,好像從前的仇都忘得一幹二淨。如今她隔三差五必來一趟,滿嘴裏甜言蜜語地哄著,比從前柔順了十分,手裏也沒空著,不是給幾個孩子帶的禮物,就是有什麽新東西孝敬厲蘭妡。
譬如手邊這一幅花團錦簇的綢緞,深青色的布麵上繡著紫紅、淺緋、橙黃的各色花朵,式樣繁複且各不相同,一針一線皆由上好的繡娘挑繡而成,下了十足十的功夫,看去栩栩如生,真如長在枝頭一般。
蘭嫵皺眉將那幅綢緞展開,“這樣好的東西,韋更衣竟不知從哪兒弄來的,偏拿來送給咱們。”
厲蘭妡倒不甚在意,“她要奉承就由她去,橫豎吃虧的是她,不是咱們。”
蘭嫵因也笑道:“也是,光這麽短短一幅綢緞就花費不少呢,倒累得韋更衣折財,不過這樣東西真是好東西,不止質料精巧,聞上去仿佛還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呢。”
厲蘭妡心念一動,伸手在光滑的緞麵上輕輕摩挲著,又將其抱起,在鼻下深深嗅著,果然異香撲鼻。她的臉色不覺凝重起來,“蘭嫵,待會兒喚吳太醫過來一趟。”
三日後的清晨,厲蘭妡領著蕭慎在園中散步,可巧遇上賈柔鸞,兩人並肩行了一段,日頭漸漸毒起來,於是齊至一株槐樹下歇腳,沒有小杌子,侍女在地上鋪了幾張手帕,厲蘭妡毫不介意地坐下,倒是賈柔鸞自矜身份,稍稍遲疑,仍不肯就坐。
厲蘭妡仰麵笑問道:“姐姐做什麽呢,一大早就在園中閑逛?”
賈柔鸞矜持地笑著:“太後娘娘最近身子不大好,我聽太醫說收集花瓣上的露珠可以治病,所以胡亂積攢些。”她揚了揚手中一個小巧精致的葫蘆,“妹妹又是做什麽呢?”
“慎兒不愛出門,所以我領他出來走走,小孩子嘛,總得多活動活動才好。”厲蘭妡說著,伸手替蕭慎理了理衣襟,覺得最下邊的一顆紐子有點鬆了,又替他摁緊些。
賈柔鸞覺得自己有必要表現一下慈愛之心,於是俯身對著蕭慎的臉:“慎兒,認不認得我?我是你賈娘娘。”
蕭慎白白的小臉平靜得異常可怕,他看著賈柔鸞就像看著一堵牆。
厲蘭妡忙道:“認自然是認得的,隻是這孩子生來靦腆些,不愛喚人,我正為這個發愁呢!”
“聽說小時候安靜的孩子長大後也會聰明些,妹妹無需憂心。”賈柔鸞為了掩飾尷尬,伸手拂了拂蕭慎的前襟,“園中霧氣濕重,別讓露水將這件衣裳打壞了。”
湊近了看,她不禁讚歎起來,“這衣裳料子真好,就是顏色豔了點,恐怕不適合男孩子穿呢。”
厲蘭妡露出曼妙的微笑,“小孩子的衣裳哪有分得這樣細的,況且慎兒生得白,壓得住顏色。其實這衣裳原是韋更衣送給我的,我因如今懷著身孕不想太惹眼,又怕放著擱壞了,所以催著她們給慎兒做了一件。”
賈柔鸞半是訝異半是不解,“韋更衣?她竟然這樣孝敬妹妹?”
“究竟我也不知何故,不過別人一片好心,再堅辭不受似有些虛偽,所以我也懶得推脫。”
賈柔鸞聽了固然點頭,眼中卻劃過一絲鄙夷,暗道這個厲蘭妡雖然成了昭儀,還是脫不了窮宮女的小家子氣,這樣眼皮子淺,見到一點好東西就忙不迭地收下,也不想想其中有什麽玄機。
她自然是不肯為厲蘭妡操心的,隻胡亂敷衍著,兩人又敘了一迴,忽見擁翠氣喘籲籲地跑來:“娘娘,不好了,小公主鬧著要摘禦河裏的荷花,奴婢們怎麽勸也勸不住。”
厲蘭妡嗔道:“她既要,你們就摘了給她,什麽大不了的事,還緊巴巴地趕來!”
擁翠苦著臉,“要如此倒好了,偏偏小公主定要自己坐船去摘,這叫奴婢們怎麽敢答應呢?還得娘娘過去勸一勸才是。”
賈柔鸞察知其情,早和顏悅色地笑起來,“孩子多了就是費事,既如此,妹妹就先過去吧,我替你看著慎兒就好。”
厲蘭妡隻得笑道:“那就勞煩淑妃姐姐了。”於是匆匆跟著擁翠過去。
這裏賈柔鸞便親切地牽起蕭慎的手,絮絮地問他許多話,蕭慎大約生來的寡言罕語,十句裏頂好迴答一句半句,賈柔鸞也覺得沒趣,一腔熱情漸漸熄滅,隻礙於禮數,必須負起照看的責任。
忽見半空中一顆石子飛來,險險擦著賈柔鸞的鬢邊而過,釘入樹身,差點兒打歪了頭上的一枚珠花。
侍女秋雁見她惱怒,忙也跟著左顧右盼,試圖找出罪魁,卻哪裏尋得見,隻能賠著笑道:“娘娘不要生氣,想必是哪個新來的小太監不知規矩,四處裏用彈弓打鳥玩……”
話音未落,忽然又有一枚石子全速飛來,這迴卻不是對準她們,而是沿著樹身斜斜上去,打入繁茂的丫杈枝葉間,不知碰著了什麽,一個碩大的暗黃色東西直直地落到地上。
賈柔鸞唬了一跳,忙倒退一步,捂著胸口,仿佛驚魂未定。
秋雁忙扶著她不使其跌倒,一麵大著膽子上前,卻是一個活生生的蜂窠,裏頭的蜂子正在一個接一個地往外竄,且有綿密的嗡嗡聲發出。
秋雁勃然變色,忙扶著賈柔鸞後退,口中道:“娘娘小心,別讓蜂子蟄了!”偏偏賈柔鸞養尊處優慣了,雖然驚惶,那腿腳也利索不起來,隻能蹣跚向前,秋雁隻好解下外裳,替賈柔鸞披在頭頂,自己則充當了人肉盾牌,任憑蜂子蟄咬。
這裏手忙腳亂,不知是哪一個先喚起來:“不好了,二皇子暈倒了!”
賈柔鸞吃了一驚,忙迴頭看時,果見地上伏著一個小小的身影,衣衫的裙幅四散攤開,上麵各色花朵灼灼盛開,無數金黃的蜂子棲在上麵,恰如蜜蜂取食花蜜一般。
☆、68.第68章
繼大皇子蕭忻出事後, 厲蘭妡的第二個孩子蕭慎也遭遇意外,上天雖然厚待她,予她多多生育的好福氣,卻也未曾格外體貼她,畢竟對一個母親而言, 孩子平安順遂才是最大的福報。
因此眾人來到臨湖水榭時,見到床上蕭慎慘白的小臉, 心中都不覺生出惻隱,紛紛勸道:“厲昭儀, 你別太難過了, 既然大皇子能平安度過難關, 二皇子一定也會沒事的,你這會子就忙著傷心, 反而不吉祥呢。”
厲蘭妡收了眼淚, 抽抽噎噎地道:“眾位姐姐的好意我並非不知,隻我生來是個卑微之人, 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已是萬幸,大約老天爺也覺得我不配承受這樣重的福氣, 所以接連折磨我可憐的孩子, 以此來懲罰我。”
眾人見她慘然, 亦覺愀然不樂, 心頭對她的敵意不覺去了幾分,反而有幾分真心的同情。
蕭越聞知消息亦趕了來,惶然如驚弓之鳥:“朕在太儀殿就聽得慎兒不好, 究竟出什麽事了?”
厲蘭妡撲到他懷中,抽噎不住,卻一句話也說不出。
適逢賈柔鸞也在殿中,她捂著臉頰,緩緩道:“臣妾方才和厲妹妹及慎兒在樹下乘涼,厲妹妹有事出去,不知怎的有個蜂窠掉下來,湧出許多蜂子,都叮著二皇子不放,臣妾忙上前搭救,自己也受了傷。”她話裏頗有邀功之意,語罷款款放下手掌,隻見白皙的臉頰上果然有幾處紅腫。
厲蘭妡哭道:“早知如此,臣妾那時就不該離開,不止沒有看顧好慎兒,還牽累了淑妃姐姐……”
梅才人為人最為心軟的,聞言便勸道:“昭儀娘娘何必如此說呢,發生這樣的事誰都想不到,即便昭儀在旁,也隻是一齊受累,何況二皇子本就……”她本想說二皇子不祥,這是命裏注定的事,一轉眼看見蕭越冷冰冰的目光,忙噤了聲。
吳太醫一直在床榻前忙碌,又是為蕭慎擦洗身子——他幼白的身軀上有許多腫起的紅疙瘩,虧得現在昏睡,醒來一定會覺得又疼又癢;又掰開他的嘴將一丸藥用水化開灌進去,總算使其臉色平複了些。
吳太醫規規矩矩地行了個禮道:“啟稟陛下,二皇子隻是為尋常的蜜蜂蟄傷,並無……”他忽然發覺厲蘭妡使勁瞪了他一眼,恍然醒悟,忙轉了口:“隻是幼兒肌膚嬌嫩,加之二皇子一向孱弱,又受了驚嚇,恐怕仍得好大一段日子才能見好。”
蕭越的臉色才好轉些許,立刻又沉了下去。吳太醫伏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喘一聲:“有一事,微臣不知當不當說……”
“說。”蕭越簡單粗暴地吩咐。
吳太醫不敢抬頭,字斟句酌地道:“當時有多人在旁,為何蜂子獨獨認準二皇子叮咬,淑妃娘娘雖受了波及,究竟無甚大礙,微臣不才,以為……”
賈柔鸞唬了一跳,以為他要將火力引到自己身上,忙道:“吳太醫,本宮也受了難,何必自涉險境?”
吳太醫幹笑道:“娘娘會錯意了,微臣並非意指娘娘,而是指的這身衣裳。”他指了指撂在一旁的外裳,“微臣方才為二皇子解衣裳時,隱隱覺得不一般,所以暗地留了心。陛下試瞧,這衣裳上的圖案俱是鮮花紋樣,且有香味溢出,若微臣料得不錯,該是用花蜜熏蒸過,隻是這種蜜不似本地所有。”
蕭越眉心一跳,“你的意思是……”
“微臣也不敢確定,所以已請李公公和安公公幫忙去園中查證……”
話音未落,就見李忠和小安子提著一個黑色布袋進來,裏頭傳來一陣沉鬱的嗡嗡聲,聒噪無比,聽得人心煩意亂。
賈柔鸞不禁皺起眉頭,“這是什麽?”
李忠走到蕭越身前,弓著腰道:“迴稟陛下,這正是吳太醫讓奴才們找的東西。”他輕輕將布袋解開一個小口,“陛下請小心些看,這些野物不是好惹的。”
蕭越覷著一隻眼去瞧,但見裏頭集聚的仿佛是什麽蟲豸。這麽一愣神的當兒,險些便有一隻蜂子從空隙飛出,虧得李忠眼疾手快,重新將袋口係上。
蕭越臉上厭惡與驚懼交織,“是什麽?”
李忠的迴答簡單而幹脆,“是滇南產的一種毒蜂,若被其蟄中,三日內必死無疑。”他話裏也許有些誇張的成分,不過也充分展示出這種毒物的厲害之處。
蕭越極有悟性,立刻聯想到其中關竅,“那衣裳上的香味……”
吳太醫道:“那香味正來自滇南一種奇花的花蜜,可巧,毒蜂惟此花不食,若見了這身衣裳,定會不管不顧地撲過來,可以想見後果如何了。”
賈柔鸞聽得花容失色,連連擺手,“快將那衣裳拿去燒掉。”她忽然意識到什麽,看著厲蘭妡:“做這身衣裳的綢緞,仿佛是韋更衣送的……”
厲蘭妡仿若沒聽到一般,隻顧哀哀泣道:“臣妾本以為今日是一場災禍,如今才知僥幸躲過一劫,倘若真叫慎兒碰上那群毒蜂,那麽……”她以袖掩麵,已經說不下去了。
蕭越的麵色在她的眼淚中一分分變得僵冷,終於凝結為亙古不化的寒冰。
韋令婉作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結局自然是賜死,她倒沒什麽不甘心的,唯一不足的是沒能達到弄死厲蘭妡的目的,隻有等下輩子再來算賬。聽說她臨死前很說了一番咒詛之語,厲蘭妡聽了隻作沒聽見,似韋令婉這樣的蠢人,變了鬼也不見得能多幾分智慧,雖說她大概也是被甄玉瑾當槍使。
蕭慎身上麵上的創痕漸漸平複,唯獨屢犯不止的發熱令厲蘭妡等人頗為焦心,他整個人也是昏昏沉沉的,很少有清醒的時候。
吳太醫的醫術高明也止於此,厲蘭妡無奈之下,又請了明華殿的妙殊師父來——妙殊自入駐明華殿後,接連做了幾場法事,竟頗靈驗,以此漸漸得眾人信賴。
妙殊自然不會開方救人,她所有的隻有一番玄妙的道理,道是蕭慎被些頑皮小鬼纏住,須得佛法淨化,宮中唯太後身份尊崇,信仰佛理甚深,有太後庇佑,方可保得無虞。
厲蘭妡顧不得許多,也不管自己懷著身孕,當即就去太後宮門前長跪叩首,請求將蕭慎安置在太後寢宮,以留住其一條性命。
大約是她哀戚誠懇的態度打動了太後,也可能擔心她腹中的孩子,怕萬一出了什麽事,自己擔不了幹係,在她足足跪了一個時辰後,太後終於答應下來——也虧得賈柔鸞沒在一旁吹耳邊風,她這幾天一直在自己屋裏養傷,沒怎麽出門。幾點紅疙瘩雖不是什麽大事,總歸影響市容。
厲蘭妡坐在秋千架邊,用鳳仙花汁細細染著指甲,耳裏聽蘭嫵匯報太後那邊的動向:“二皇子自挪去太後寢宮,太後娘娘一開始沒怎麽關心,每日隻敷衍著瞧上幾眼,後來卻漸漸熱切起來,又是請太醫院的妙手開方子,又指派了十來個宮人輪流服侍,甚至自己也親力親為,都說因了這個孩子,太後娘娘都沒怎麽睡好覺,人看著反而有精神了。”
厲蘭妡靜靜道:“哪有祖母不心疼自己孫兒的?之前見的麵少,所以生分些,若真日夜相見,我不信她忍得下心腸,看來咱們這一局擺對了。即便太後日後知道慎兒的病其實不如她想象中那般嚴重,想必她也能體諒。”
蘭嫵麵露不忍,“隻是可憐二皇子受此一番折磨。”
“他隻能如此,”厲蘭妡眼中有鋒利的決心,“這是一石二鳥的計劃,不止為了打倒韋令婉,更要緊的是打動太後的心腸,倘若太後還是這樣不冷不熱,難保日後她不會再拿慎兒不祥的事發難,隻有她親眼見到慎兒生病的苦況,她才會真心疼愛這個孫子,才會知道自己曾經所做的決定是多麽錯誤!”
“宮裏已經有閑語在傳,說二皇子受此劫難皆是命裏所招,不知太後聽了此話會作何感想。明明是她自己讓慎兒落到如今地步,如今她卻要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了。”蘭嫵覷著她,歎道:“可是我總覺得……”
“覺得我太過狠心,是麽?”厲蘭妡輕輕笑著,眼裏卻是一片蕭索枯意,“我的確狠心,你想的不錯,我本就是這樣的人,你第一天認識我麽?蘭嫵,你我所追求的從來都是不一樣的,我無法證明誰對誰錯,可是蘭嫵,我總還記得從前在雜役房的時候,咱們曾分吃過一隻冷冰冰、硬邦邦的饅頭,你還記得嗎?”
如果說之前蘭嫵有所動搖,那麽現在這句話重新將她的心拉迴來,同甘共苦的革命情誼是最難忘卻的,既然兩人從困苦的歲月一步步走來,一路相伴,如今眼看著境況好轉,又怎好離心呢?
蘭嫵看著厲蘭妡柔和麵容上剛毅的神情,心底的感覺非常奇異,她有時候覺得厲蘭妡行事果決、毫無感情,有時候又覺得她心底仍有一片柔軟的地方。
她想這個人實在很矛盾,她是讀不懂的,更無法理解。
所以她也就懶得去想了。
☆、69.第69章
成年男子的身軀終究要強健許多, 蕭池的傷勢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好轉。他不止能下床,能走路,甚至能唱能跳了。
行宮裏的娛樂不及內宮那般豐富,眾妃於是向太後討了旨意,請了一個京中的戲班子進來唱戲, 這戲班子每逢年節時也常進宮中表演的,雖然不甚新鮮, 用來消磨時間倒也正好。
唯一的新意在於蕭池。他不知怎的一時興起,定要登台獻唱, 眾人拗不過他, 隻得耐著性子看下去, 以為耳目定要受一番折磨,豈料看去之時, 蕭池唱作俱佳, 熟稔無比,毫無新手初登場的尷尬情態, 且他的戲路還頗廣,小生花旦樣樣來得, 幾乎可算得半個台柱子了。
梅才人與厲蘭妡坐得最近, 因竊竊私語道:“想不到肅親王這一行當倒頗拿手。”
厲蘭妡笑道:“肅親王一向身段風流, 每常也往那煙花地界去得多些, 這些事自然最熟悉不過。”
梅才人生來詼諧,且藏不住話,臉上的笑意簡直連豐厚的雙頰都遮擋不住, “那麽肅親王往後即便落魄也無需擔心了,有這一行絕技傍身,生計是不用愁的。”
“姐姐說笑話了,有太後在,肅親王哪裏會落魄潦倒呢,隻會一日更勝一日罷了。”
她兩人在這裏小聲談天,甄玉瑾偏偏將眼睛轉了過來,“兩位妹妹在談論什麽呢?”
“甄側妃可真是有心了, 說來肅王原是為救甄貴妃而受傷的,甄貴妃反倒沒怎麽看過呢!”厲蘭妡假意咦道。
甄玉環不禁色變, “王爺是為救姐姐而負傷的?”
厲蘭妡忙掩著嘴, “是我失言了, 王爺自然是護持聖駕有功,隻是當時碰巧攔在甄貴妃前頭, 眾人背地裏便有些風言風語, 我一來二去地聽多了,不知怎的脫口而出, 甄妃切莫將此等話放在心上。”
她見甄玉環神色仍有些怔忪,勸道:“論理這話我不該講, 肅王雖是親眷, 行宮裏女眷眾多, 仆婢們也難保個個都是好的, 縱然王爺心無旁騖,難保沒有一兩個不甘寂寞的起了贓念,反而帶累了王爺, 待王爺病愈之後,甄妃還是盡早勸其迴宮吧。”
甄玉環勉強“哦”了一聲,厲蘭妡笑道:“本宮還得去見皇上,就不打攪甄妃了。”微微致意而去。行出數步,她悄悄迴頭,卻見甄玉環有心無意地踢踏著步子向前,知道她內心已有疑根種下。
也許是出來得太匆忙,時間也不甚充裕,甄玉環隻去見了蕭池——蕭池在遇襲的第二日就從太後居所搬到了荷花池畔的一起小齋,來往探視倒也方便,若非太後一定放心不下,他大約立刻就要迴去王府的——甄玉環這一迴卻未順道探視甄貴妃,她的親姊姊。
甄玉瑾不僅心中不滿,亦且納悶,她宮裏的宮人為了顧全顏麵隻說:“甄側妃大約事忙渾忘了,好在我們娘娘並不介意,都是親姊妹,哪裏用得著講這些虛客套呢!”還是稍稍帶有一點怨怪的意思。
背地裏卻在嚼舌根:“甄側妃這是不把娘娘放在眼裏哪?許多人看著她進來,聽說還跟厲昭儀說了話,獨獨不來見過娘娘,甄側妃也太大膽了!”
她們當然也不肯深怪,隻當甄玉環因為擔心丈夫病體,心事重重才忘這忘那,有了這一層幌子,什麽事都容易體諒。
厲蘭妡耳裏聽著這些流言,隻作沒聽到一般——本來也不關她的事。況且她現在有更重要的事需要留神。
韋令婉現在對她愈發親切厚密,好像從前的仇都忘得一幹二淨。如今她隔三差五必來一趟,滿嘴裏甜言蜜語地哄著,比從前柔順了十分,手裏也沒空著,不是給幾個孩子帶的禮物,就是有什麽新東西孝敬厲蘭妡。
譬如手邊這一幅花團錦簇的綢緞,深青色的布麵上繡著紫紅、淺緋、橙黃的各色花朵,式樣繁複且各不相同,一針一線皆由上好的繡娘挑繡而成,下了十足十的功夫,看去栩栩如生,真如長在枝頭一般。
蘭嫵皺眉將那幅綢緞展開,“這樣好的東西,韋更衣竟不知從哪兒弄來的,偏拿來送給咱們。”
厲蘭妡倒不甚在意,“她要奉承就由她去,橫豎吃虧的是她,不是咱們。”
蘭嫵因也笑道:“也是,光這麽短短一幅綢緞就花費不少呢,倒累得韋更衣折財,不過這樣東西真是好東西,不止質料精巧,聞上去仿佛還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呢。”
厲蘭妡心念一動,伸手在光滑的緞麵上輕輕摩挲著,又將其抱起,在鼻下深深嗅著,果然異香撲鼻。她的臉色不覺凝重起來,“蘭嫵,待會兒喚吳太醫過來一趟。”
三日後的清晨,厲蘭妡領著蕭慎在園中散步,可巧遇上賈柔鸞,兩人並肩行了一段,日頭漸漸毒起來,於是齊至一株槐樹下歇腳,沒有小杌子,侍女在地上鋪了幾張手帕,厲蘭妡毫不介意地坐下,倒是賈柔鸞自矜身份,稍稍遲疑,仍不肯就坐。
厲蘭妡仰麵笑問道:“姐姐做什麽呢,一大早就在園中閑逛?”
賈柔鸞矜持地笑著:“太後娘娘最近身子不大好,我聽太醫說收集花瓣上的露珠可以治病,所以胡亂積攢些。”她揚了揚手中一個小巧精致的葫蘆,“妹妹又是做什麽呢?”
“慎兒不愛出門,所以我領他出來走走,小孩子嘛,總得多活動活動才好。”厲蘭妡說著,伸手替蕭慎理了理衣襟,覺得最下邊的一顆紐子有點鬆了,又替他摁緊些。
賈柔鸞覺得自己有必要表現一下慈愛之心,於是俯身對著蕭慎的臉:“慎兒,認不認得我?我是你賈娘娘。”
蕭慎白白的小臉平靜得異常可怕,他看著賈柔鸞就像看著一堵牆。
厲蘭妡忙道:“認自然是認得的,隻是這孩子生來靦腆些,不愛喚人,我正為這個發愁呢!”
“聽說小時候安靜的孩子長大後也會聰明些,妹妹無需憂心。”賈柔鸞為了掩飾尷尬,伸手拂了拂蕭慎的前襟,“園中霧氣濕重,別讓露水將這件衣裳打壞了。”
湊近了看,她不禁讚歎起來,“這衣裳料子真好,就是顏色豔了點,恐怕不適合男孩子穿呢。”
厲蘭妡露出曼妙的微笑,“小孩子的衣裳哪有分得這樣細的,況且慎兒生得白,壓得住顏色。其實這衣裳原是韋更衣送給我的,我因如今懷著身孕不想太惹眼,又怕放著擱壞了,所以催著她們給慎兒做了一件。”
賈柔鸞半是訝異半是不解,“韋更衣?她竟然這樣孝敬妹妹?”
“究竟我也不知何故,不過別人一片好心,再堅辭不受似有些虛偽,所以我也懶得推脫。”
賈柔鸞聽了固然點頭,眼中卻劃過一絲鄙夷,暗道這個厲蘭妡雖然成了昭儀,還是脫不了窮宮女的小家子氣,這樣眼皮子淺,見到一點好東西就忙不迭地收下,也不想想其中有什麽玄機。
她自然是不肯為厲蘭妡操心的,隻胡亂敷衍著,兩人又敘了一迴,忽見擁翠氣喘籲籲地跑來:“娘娘,不好了,小公主鬧著要摘禦河裏的荷花,奴婢們怎麽勸也勸不住。”
厲蘭妡嗔道:“她既要,你們就摘了給她,什麽大不了的事,還緊巴巴地趕來!”
擁翠苦著臉,“要如此倒好了,偏偏小公主定要自己坐船去摘,這叫奴婢們怎麽敢答應呢?還得娘娘過去勸一勸才是。”
賈柔鸞察知其情,早和顏悅色地笑起來,“孩子多了就是費事,既如此,妹妹就先過去吧,我替你看著慎兒就好。”
厲蘭妡隻得笑道:“那就勞煩淑妃姐姐了。”於是匆匆跟著擁翠過去。
這裏賈柔鸞便親切地牽起蕭慎的手,絮絮地問他許多話,蕭慎大約生來的寡言罕語,十句裏頂好迴答一句半句,賈柔鸞也覺得沒趣,一腔熱情漸漸熄滅,隻礙於禮數,必須負起照看的責任。
忽見半空中一顆石子飛來,險險擦著賈柔鸞的鬢邊而過,釘入樹身,差點兒打歪了頭上的一枚珠花。
侍女秋雁見她惱怒,忙也跟著左顧右盼,試圖找出罪魁,卻哪裏尋得見,隻能賠著笑道:“娘娘不要生氣,想必是哪個新來的小太監不知規矩,四處裏用彈弓打鳥玩……”
話音未落,忽然又有一枚石子全速飛來,這迴卻不是對準她們,而是沿著樹身斜斜上去,打入繁茂的丫杈枝葉間,不知碰著了什麽,一個碩大的暗黃色東西直直地落到地上。
賈柔鸞唬了一跳,忙倒退一步,捂著胸口,仿佛驚魂未定。
秋雁忙扶著她不使其跌倒,一麵大著膽子上前,卻是一個活生生的蜂窠,裏頭的蜂子正在一個接一個地往外竄,且有綿密的嗡嗡聲發出。
秋雁勃然變色,忙扶著賈柔鸞後退,口中道:“娘娘小心,別讓蜂子蟄了!”偏偏賈柔鸞養尊處優慣了,雖然驚惶,那腿腳也利索不起來,隻能蹣跚向前,秋雁隻好解下外裳,替賈柔鸞披在頭頂,自己則充當了人肉盾牌,任憑蜂子蟄咬。
這裏手忙腳亂,不知是哪一個先喚起來:“不好了,二皇子暈倒了!”
賈柔鸞吃了一驚,忙迴頭看時,果見地上伏著一個小小的身影,衣衫的裙幅四散攤開,上麵各色花朵灼灼盛開,無數金黃的蜂子棲在上麵,恰如蜜蜂取食花蜜一般。
☆、68.第68章
繼大皇子蕭忻出事後, 厲蘭妡的第二個孩子蕭慎也遭遇意外,上天雖然厚待她,予她多多生育的好福氣,卻也未曾格外體貼她,畢竟對一個母親而言, 孩子平安順遂才是最大的福報。
因此眾人來到臨湖水榭時,見到床上蕭慎慘白的小臉, 心中都不覺生出惻隱,紛紛勸道:“厲昭儀, 你別太難過了, 既然大皇子能平安度過難關, 二皇子一定也會沒事的,你這會子就忙著傷心, 反而不吉祥呢。”
厲蘭妡收了眼淚, 抽抽噎噎地道:“眾位姐姐的好意我並非不知,隻我生來是個卑微之人, 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已是萬幸,大約老天爺也覺得我不配承受這樣重的福氣, 所以接連折磨我可憐的孩子, 以此來懲罰我。”
眾人見她慘然, 亦覺愀然不樂, 心頭對她的敵意不覺去了幾分,反而有幾分真心的同情。
蕭越聞知消息亦趕了來,惶然如驚弓之鳥:“朕在太儀殿就聽得慎兒不好, 究竟出什麽事了?”
厲蘭妡撲到他懷中,抽噎不住,卻一句話也說不出。
適逢賈柔鸞也在殿中,她捂著臉頰,緩緩道:“臣妾方才和厲妹妹及慎兒在樹下乘涼,厲妹妹有事出去,不知怎的有個蜂窠掉下來,湧出許多蜂子,都叮著二皇子不放,臣妾忙上前搭救,自己也受了傷。”她話裏頗有邀功之意,語罷款款放下手掌,隻見白皙的臉頰上果然有幾處紅腫。
厲蘭妡哭道:“早知如此,臣妾那時就不該離開,不止沒有看顧好慎兒,還牽累了淑妃姐姐……”
梅才人為人最為心軟的,聞言便勸道:“昭儀娘娘何必如此說呢,發生這樣的事誰都想不到,即便昭儀在旁,也隻是一齊受累,何況二皇子本就……”她本想說二皇子不祥,這是命裏注定的事,一轉眼看見蕭越冷冰冰的目光,忙噤了聲。
吳太醫一直在床榻前忙碌,又是為蕭慎擦洗身子——他幼白的身軀上有許多腫起的紅疙瘩,虧得現在昏睡,醒來一定會覺得又疼又癢;又掰開他的嘴將一丸藥用水化開灌進去,總算使其臉色平複了些。
吳太醫規規矩矩地行了個禮道:“啟稟陛下,二皇子隻是為尋常的蜜蜂蟄傷,並無……”他忽然發覺厲蘭妡使勁瞪了他一眼,恍然醒悟,忙轉了口:“隻是幼兒肌膚嬌嫩,加之二皇子一向孱弱,又受了驚嚇,恐怕仍得好大一段日子才能見好。”
蕭越的臉色才好轉些許,立刻又沉了下去。吳太醫伏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喘一聲:“有一事,微臣不知當不當說……”
“說。”蕭越簡單粗暴地吩咐。
吳太醫不敢抬頭,字斟句酌地道:“當時有多人在旁,為何蜂子獨獨認準二皇子叮咬,淑妃娘娘雖受了波及,究竟無甚大礙,微臣不才,以為……”
賈柔鸞唬了一跳,以為他要將火力引到自己身上,忙道:“吳太醫,本宮也受了難,何必自涉險境?”
吳太醫幹笑道:“娘娘會錯意了,微臣並非意指娘娘,而是指的這身衣裳。”他指了指撂在一旁的外裳,“微臣方才為二皇子解衣裳時,隱隱覺得不一般,所以暗地留了心。陛下試瞧,這衣裳上的圖案俱是鮮花紋樣,且有香味溢出,若微臣料得不錯,該是用花蜜熏蒸過,隻是這種蜜不似本地所有。”
蕭越眉心一跳,“你的意思是……”
“微臣也不敢確定,所以已請李公公和安公公幫忙去園中查證……”
話音未落,就見李忠和小安子提著一個黑色布袋進來,裏頭傳來一陣沉鬱的嗡嗡聲,聒噪無比,聽得人心煩意亂。
賈柔鸞不禁皺起眉頭,“這是什麽?”
李忠走到蕭越身前,弓著腰道:“迴稟陛下,這正是吳太醫讓奴才們找的東西。”他輕輕將布袋解開一個小口,“陛下請小心些看,這些野物不是好惹的。”
蕭越覷著一隻眼去瞧,但見裏頭集聚的仿佛是什麽蟲豸。這麽一愣神的當兒,險些便有一隻蜂子從空隙飛出,虧得李忠眼疾手快,重新將袋口係上。
蕭越臉上厭惡與驚懼交織,“是什麽?”
李忠的迴答簡單而幹脆,“是滇南產的一種毒蜂,若被其蟄中,三日內必死無疑。”他話裏也許有些誇張的成分,不過也充分展示出這種毒物的厲害之處。
蕭越極有悟性,立刻聯想到其中關竅,“那衣裳上的香味……”
吳太醫道:“那香味正來自滇南一種奇花的花蜜,可巧,毒蜂惟此花不食,若見了這身衣裳,定會不管不顧地撲過來,可以想見後果如何了。”
賈柔鸞聽得花容失色,連連擺手,“快將那衣裳拿去燒掉。”她忽然意識到什麽,看著厲蘭妡:“做這身衣裳的綢緞,仿佛是韋更衣送的……”
厲蘭妡仿若沒聽到一般,隻顧哀哀泣道:“臣妾本以為今日是一場災禍,如今才知僥幸躲過一劫,倘若真叫慎兒碰上那群毒蜂,那麽……”她以袖掩麵,已經說不下去了。
蕭越的麵色在她的眼淚中一分分變得僵冷,終於凝結為亙古不化的寒冰。
韋令婉作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結局自然是賜死,她倒沒什麽不甘心的,唯一不足的是沒能達到弄死厲蘭妡的目的,隻有等下輩子再來算賬。聽說她臨死前很說了一番咒詛之語,厲蘭妡聽了隻作沒聽見,似韋令婉這樣的蠢人,變了鬼也不見得能多幾分智慧,雖說她大概也是被甄玉瑾當槍使。
蕭慎身上麵上的創痕漸漸平複,唯獨屢犯不止的發熱令厲蘭妡等人頗為焦心,他整個人也是昏昏沉沉的,很少有清醒的時候。
吳太醫的醫術高明也止於此,厲蘭妡無奈之下,又請了明華殿的妙殊師父來——妙殊自入駐明華殿後,接連做了幾場法事,竟頗靈驗,以此漸漸得眾人信賴。
妙殊自然不會開方救人,她所有的隻有一番玄妙的道理,道是蕭慎被些頑皮小鬼纏住,須得佛法淨化,宮中唯太後身份尊崇,信仰佛理甚深,有太後庇佑,方可保得無虞。
厲蘭妡顧不得許多,也不管自己懷著身孕,當即就去太後宮門前長跪叩首,請求將蕭慎安置在太後寢宮,以留住其一條性命。
大約是她哀戚誠懇的態度打動了太後,也可能擔心她腹中的孩子,怕萬一出了什麽事,自己擔不了幹係,在她足足跪了一個時辰後,太後終於答應下來——也虧得賈柔鸞沒在一旁吹耳邊風,她這幾天一直在自己屋裏養傷,沒怎麽出門。幾點紅疙瘩雖不是什麽大事,總歸影響市容。
厲蘭妡坐在秋千架邊,用鳳仙花汁細細染著指甲,耳裏聽蘭嫵匯報太後那邊的動向:“二皇子自挪去太後寢宮,太後娘娘一開始沒怎麽關心,每日隻敷衍著瞧上幾眼,後來卻漸漸熱切起來,又是請太醫院的妙手開方子,又指派了十來個宮人輪流服侍,甚至自己也親力親為,都說因了這個孩子,太後娘娘都沒怎麽睡好覺,人看著反而有精神了。”
厲蘭妡靜靜道:“哪有祖母不心疼自己孫兒的?之前見的麵少,所以生分些,若真日夜相見,我不信她忍得下心腸,看來咱們這一局擺對了。即便太後日後知道慎兒的病其實不如她想象中那般嚴重,想必她也能體諒。”
蘭嫵麵露不忍,“隻是可憐二皇子受此一番折磨。”
“他隻能如此,”厲蘭妡眼中有鋒利的決心,“這是一石二鳥的計劃,不止為了打倒韋令婉,更要緊的是打動太後的心腸,倘若太後還是這樣不冷不熱,難保日後她不會再拿慎兒不祥的事發難,隻有她親眼見到慎兒生病的苦況,她才會真心疼愛這個孫子,才會知道自己曾經所做的決定是多麽錯誤!”
“宮裏已經有閑語在傳,說二皇子受此劫難皆是命裏所招,不知太後聽了此話會作何感想。明明是她自己讓慎兒落到如今地步,如今她卻要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了。”蘭嫵覷著她,歎道:“可是我總覺得……”
“覺得我太過狠心,是麽?”厲蘭妡輕輕笑著,眼裏卻是一片蕭索枯意,“我的確狠心,你想的不錯,我本就是這樣的人,你第一天認識我麽?蘭嫵,你我所追求的從來都是不一樣的,我無法證明誰對誰錯,可是蘭嫵,我總還記得從前在雜役房的時候,咱們曾分吃過一隻冷冰冰、硬邦邦的饅頭,你還記得嗎?”
如果說之前蘭嫵有所動搖,那麽現在這句話重新將她的心拉迴來,同甘共苦的革命情誼是最難忘卻的,既然兩人從困苦的歲月一步步走來,一路相伴,如今眼看著境況好轉,又怎好離心呢?
蘭嫵看著厲蘭妡柔和麵容上剛毅的神情,心底的感覺非常奇異,她有時候覺得厲蘭妡行事果決、毫無感情,有時候又覺得她心底仍有一片柔軟的地方。
她想這個人實在很矛盾,她是讀不懂的,更無法理解。
所以她也就懶得去想了。
☆、69.第69章
成年男子的身軀終究要強健許多, 蕭池的傷勢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好轉。他不止能下床,能走路,甚至能唱能跳了。
行宮裏的娛樂不及內宮那般豐富,眾妃於是向太後討了旨意,請了一個京中的戲班子進來唱戲, 這戲班子每逢年節時也常進宮中表演的,雖然不甚新鮮, 用來消磨時間倒也正好。
唯一的新意在於蕭池。他不知怎的一時興起,定要登台獻唱, 眾人拗不過他, 隻得耐著性子看下去, 以為耳目定要受一番折磨,豈料看去之時, 蕭池唱作俱佳, 熟稔無比,毫無新手初登場的尷尬情態, 且他的戲路還頗廣,小生花旦樣樣來得, 幾乎可算得半個台柱子了。
梅才人與厲蘭妡坐得最近, 因竊竊私語道:“想不到肅親王這一行當倒頗拿手。”
厲蘭妡笑道:“肅親王一向身段風流, 每常也往那煙花地界去得多些, 這些事自然最熟悉不過。”
梅才人生來詼諧,且藏不住話,臉上的笑意簡直連豐厚的雙頰都遮擋不住, “那麽肅親王往後即便落魄也無需擔心了,有這一行絕技傍身,生計是不用愁的。”
“姐姐說笑話了,有太後在,肅親王哪裏會落魄潦倒呢,隻會一日更勝一日罷了。”
她兩人在這裏小聲談天,甄玉瑾偏偏將眼睛轉了過來,“兩位妹妹在談論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