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玉道:“我去看看。”說完洗洗手,跟著解大叔出去。錦繡連忙跟上。
到了前院客廳,領頭的人見了顧瑾玉,起身行禮道:“姑娘好。奴婢是劉家派來給姑娘送節禮的,請笑納。”說完揮手示意後麵的人拿上來。
顧瑾玉一看,是些綢緞,月餅之類,也不貴重,“恕我孤陋寡聞,不知貴府是?”
那人笑道:“我們府上就在這條街上,主家是做綢緞生意的,早就想來拜訪姑娘,一直沒有機會,這次趁著中秋節,送些薄禮給姑娘,望姑娘不要推辭。”
顧瑾玉想了想,明白了:新胰子大賣,引起別人注意,自然會有人想要結交。
“原來如此,真是破費了。請代我向你主家問好,今日不便,改日定上門謝過。”
那人行禮道:“那就不打擾姑娘了,奴婢先告退。”說完帶著人走了。
正準備迴後院,門外又響起咚咚地敲門聲。
作者有話要說: 古代文人都有字,但是我懶得取了~取了也懶得記。
☆、舞弊(一)
後麵陸續來了四家。皆是趁著中秋送禮結交。全是這條街上的商人。
有賣皮貨的,胭脂水粉的,珠寶首飾,還有賣藥材的。
顧瑾玉一一收下。等送走了人,央解大叔去沁膚坊找柳伯,讓他遣夥計送上好的新胰子來,自己迴後院整理迴禮。
等迴禮收拾妥當了,顧瑾玉犯了愁,這誰去送合適?現在才覺得都是小姑娘家,不太方便。得再買幾個人。不過,這以後再說,先顧了眼下。
想了想,還是找了解大叔說了此事。解軍一口答應了,他在家閑的都發黴了。
讓解大叔陪錦繡,小春倆走一趟。
一直到未時,迴禮才全部送完。
錦繡迴來後對顧瑾玉道:“主家都見了我們,讓我們轉告姑娘,‘請姑娘常來玩,都是街坊四鄰,不要見外,家裏也有幾位姑娘’。”
“辛苦你們了。”
錦繡笑道:“這是好差事啊,怎麽會苦,讓奴婢竄了好幾迴門呢。”
顧瑾玉笑道:“你這丫頭。”
正說著,解學芳、王曉涵走了進來。
解學芳對顧瑾玉說:“今晚街上有燈會,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表姑,一起去吧。”
顧瑾玉正猶豫,剛巧趙蕤經過聽到,就進來說道:“一起去吧,我也想看看。”
顧瑾玉才點頭答應,突然記起明天是王曉涵的生辰,笑著對王曉涵道:“差點忘了,明天是你生辰,馬上就是大姑娘了。”
眾人聽了都向她道賀。
王曉涵低著頭似有點害羞。
解學芳見了稀奇道:“真沒想到,你也會害羞!”
王曉涵沒好氣得瞪了她一眼。
解學芳隻是笑。
到了傍晚,吃過了飯,家裏的人全部出動了。浩浩蕩蕩走在街上很是壯觀。
出了門,隻見路上遊人如織,熙熙攘攘。沒走幾步,遠遠就看見街道兩旁掛滿了各色各樣的花燈。
這些花燈俱都點上了火,亮澄澄的,將整個街市照得亮如白晝。
除了袁母麵帶笑容,趙蕤神色如常,解軍也頗覺有趣四處觀看,其他人都興奮起來,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猜燈謎。
顧瑾玉和錦繡猜對的最多,得了三盞花燈;王曉涵,解學芳也不甘示弱,鉚足了勁,一人也得了一盞;小春和紅兒兩個皺著眉苦思。
顧瑾玉見趙蕤也不猜謎,隻看著人群,想了想,把自己手裏的荷花燈塞在她手裏,又轉過頭去看燈了。
趙蕤望著手裏燈笑了一下。
猜了一會燈,王曉涵瞥見路邊小吃,忙讓琉璃買了幾種不同的吃食,大家分著嚐了點。眾人都說好。
路邊有雜耍的,眾人也駐足觀看。看到精彩處,眾人拍手叫好,猶以解軍聲音最是響亮。
逛了大半個街市,袁母有點吃不消,對眾人說和紅兒先迴去,她們接著玩。
顧瑾玉看天色不早,征詢了大家意見,索性一起迴了三福街。
次日。
顧瑾玉對王曉涵道:“你想要什麽禮物,想好了,表姑都買給你。這次是你及笄之年,雖不能和以前相比,但我們也要熱鬧過一場。”
王曉涵嘴角蠕蠕,半天也沒說個字。
到底還是小姑娘。
“行了,我知道了,你迴房休息吧。”顧瑾玉笑道。
王曉涵急忙迴了房。
到了晚上,顧瑾玉置辦了兩桌席麵,請來眾人。
趙蕤和解軍坐了一桌,其他人坐了一桌。
解學芳奉上自己的禮物,說道:“你可別嫌棄。”
王曉涵接過來白了她一眼,“多謝。”
袁母也準備了禮物,“這下是大姑娘了。”
眾人陸續送上禮物。
除了解軍不好送外,連趙蕤都送了一件特別的東西。
是個水鑽發夾,趙蕤前幾天翻空間時找到的,恰巧遇上王曉涵生日,順手就送了。
眾人不知道是什麽,隻覺得製作精美,又閃閃發亮,真是別致。
王曉涵驚喜極了,沒想到大表姑居然會送這麽好的東西。
送了禮物,眾人吃菜喝酒,又時不時調笑王曉涵幾句,灌了她十幾杯酒,喝得王曉涵昏昏沉沉的。
鬧了一個多時辰,王曉涵喝醉了,眾人就笑嘻嘻散了。
過了幾天,到了八月十八,袁母高興地對顧瑾玉道:“今天你哥哥該迴來了。”
顧瑾玉也很高興,“我已經叫她們打掃屋子了,也備好了東西,哥哥迴來都是一應俱全的。”
袁母點點頭,“辛苦你了。”
但過了十八,袁益傑卻沒有迴來,隻遣了伴鶴來迴話。
“公子與趙公子一見如故,應試前都是同吃同進。試考完了,因為趙公子迴家不便,公子就邀他住下,兩人時常談天說地,我來之前,公子和趙公子一起去遊玩金陵附近的景色。”
“公子說,‘讓母親,妹妹不必擔心,我和好友作伴等侯放榜,放榜之後即刻就迴’。”
袁母聽後,心下有點失望,不過還是打起精神吩咐伴鶴好好服侍。
顧瑾玉私下裏問了伴鶴趙公子的情況。
伴鶴說:“趙公子十分俊俏,才學又高,對人謙和有禮,隻是家境不好。”
顧瑾玉囑咐了他幾句,就讓他下去休息。
第二天,伴鶴動身迴金陵。
袁母每日在房中念經祈福。
又過了十幾天,到了九月初,正是放榜的日子。
袁母在家翹首以待。
幾人在顧瑾玉屋裏說著話,都盼著袁益傑能高中。
突然解大叔一臉嚴肅地帶著個人來。眾人愉悅地氣氛徒然一靜,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仔細一看,原來是伴鶴。此時雙眼紅腫,滿臉焦急。
見了袁母、顧瑾玉,一下跪在地上,急聲道:“夫人,姑娘,不好了,公子被官差抓進大牢了!”
袁母‘啊’了一聲,頓覺頭‘嗡嗡’作響。
顧瑾玉心裏一緊,“怎麽迴事?說清楚!”
伴鶴順了口氣道:“前天放榜,公子和趙公子一起去看。公子中了十八名,趙公子中了第一名,兩人之後一起吃酒慶祝。”
“公子打算參加完第二天的鹿鳴宴就迴揚州。”
“誰想到有人告發了張安,梅子韜。”
王曉涵打斷道:“怎麽又扯上其他人了?”
顧瑾玉瞅了她一眼,對伴鶴道:“接著說。”
“那張安,梅子韜不知從何處得來的幾道題竟和官府的一模一樣,靠著這些題也得個末尾。”
“有人知道他們底細就告發了。官府立刻差人拿了。又用了刑讓他們招供,誰想到他們竟然汙蔑公子是同夥。”
“官府信了,把公子抓進大牢,又革了功名。”
“趙公子讓我趕迴來告訴夫人,姑娘一聲。”
袁母聽了,身體軟了軟,頭一歪就暈了。屋裏亂做一團。
顧瑾玉連忙讓解學芳和紅兒扶袁母迴房。又讓解軍去請大夫來。自己低頭想了想,問道:“哥哥的堂弟呢?”
伴鶴憤憤道:“也被抓進去!都是他害的,是先他認識這兩人,帶迴來介紹給公子的!”
“他考了第幾?”
“就他那樣怎麽可能上榜,名落孫山了。”伴鶴恨道。
“那趙公子為什麽沒被牽扯進來?”
伴鶴疑惑道:“我也不知。事發後趙公子東奔西走,又是打點牢裏,又是找主考官?”
顧瑾玉揮手打斷,“等等,趙公子找主考官做什麽?”
到了前院客廳,領頭的人見了顧瑾玉,起身行禮道:“姑娘好。奴婢是劉家派來給姑娘送節禮的,請笑納。”說完揮手示意後麵的人拿上來。
顧瑾玉一看,是些綢緞,月餅之類,也不貴重,“恕我孤陋寡聞,不知貴府是?”
那人笑道:“我們府上就在這條街上,主家是做綢緞生意的,早就想來拜訪姑娘,一直沒有機會,這次趁著中秋節,送些薄禮給姑娘,望姑娘不要推辭。”
顧瑾玉想了想,明白了:新胰子大賣,引起別人注意,自然會有人想要結交。
“原來如此,真是破費了。請代我向你主家問好,今日不便,改日定上門謝過。”
那人行禮道:“那就不打擾姑娘了,奴婢先告退。”說完帶著人走了。
正準備迴後院,門外又響起咚咚地敲門聲。
作者有話要說: 古代文人都有字,但是我懶得取了~取了也懶得記。
☆、舞弊(一)
後麵陸續來了四家。皆是趁著中秋送禮結交。全是這條街上的商人。
有賣皮貨的,胭脂水粉的,珠寶首飾,還有賣藥材的。
顧瑾玉一一收下。等送走了人,央解大叔去沁膚坊找柳伯,讓他遣夥計送上好的新胰子來,自己迴後院整理迴禮。
等迴禮收拾妥當了,顧瑾玉犯了愁,這誰去送合適?現在才覺得都是小姑娘家,不太方便。得再買幾個人。不過,這以後再說,先顧了眼下。
想了想,還是找了解大叔說了此事。解軍一口答應了,他在家閑的都發黴了。
讓解大叔陪錦繡,小春倆走一趟。
一直到未時,迴禮才全部送完。
錦繡迴來後對顧瑾玉道:“主家都見了我們,讓我們轉告姑娘,‘請姑娘常來玩,都是街坊四鄰,不要見外,家裏也有幾位姑娘’。”
“辛苦你們了。”
錦繡笑道:“這是好差事啊,怎麽會苦,讓奴婢竄了好幾迴門呢。”
顧瑾玉笑道:“你這丫頭。”
正說著,解學芳、王曉涵走了進來。
解學芳對顧瑾玉說:“今晚街上有燈會,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表姑,一起去吧。”
顧瑾玉正猶豫,剛巧趙蕤經過聽到,就進來說道:“一起去吧,我也想看看。”
顧瑾玉才點頭答應,突然記起明天是王曉涵的生辰,笑著對王曉涵道:“差點忘了,明天是你生辰,馬上就是大姑娘了。”
眾人聽了都向她道賀。
王曉涵低著頭似有點害羞。
解學芳見了稀奇道:“真沒想到,你也會害羞!”
王曉涵沒好氣得瞪了她一眼。
解學芳隻是笑。
到了傍晚,吃過了飯,家裏的人全部出動了。浩浩蕩蕩走在街上很是壯觀。
出了門,隻見路上遊人如織,熙熙攘攘。沒走幾步,遠遠就看見街道兩旁掛滿了各色各樣的花燈。
這些花燈俱都點上了火,亮澄澄的,將整個街市照得亮如白晝。
除了袁母麵帶笑容,趙蕤神色如常,解軍也頗覺有趣四處觀看,其他人都興奮起來,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猜燈謎。
顧瑾玉和錦繡猜對的最多,得了三盞花燈;王曉涵,解學芳也不甘示弱,鉚足了勁,一人也得了一盞;小春和紅兒兩個皺著眉苦思。
顧瑾玉見趙蕤也不猜謎,隻看著人群,想了想,把自己手裏的荷花燈塞在她手裏,又轉過頭去看燈了。
趙蕤望著手裏燈笑了一下。
猜了一會燈,王曉涵瞥見路邊小吃,忙讓琉璃買了幾種不同的吃食,大家分著嚐了點。眾人都說好。
路邊有雜耍的,眾人也駐足觀看。看到精彩處,眾人拍手叫好,猶以解軍聲音最是響亮。
逛了大半個街市,袁母有點吃不消,對眾人說和紅兒先迴去,她們接著玩。
顧瑾玉看天色不早,征詢了大家意見,索性一起迴了三福街。
次日。
顧瑾玉對王曉涵道:“你想要什麽禮物,想好了,表姑都買給你。這次是你及笄之年,雖不能和以前相比,但我們也要熱鬧過一場。”
王曉涵嘴角蠕蠕,半天也沒說個字。
到底還是小姑娘。
“行了,我知道了,你迴房休息吧。”顧瑾玉笑道。
王曉涵急忙迴了房。
到了晚上,顧瑾玉置辦了兩桌席麵,請來眾人。
趙蕤和解軍坐了一桌,其他人坐了一桌。
解學芳奉上自己的禮物,說道:“你可別嫌棄。”
王曉涵接過來白了她一眼,“多謝。”
袁母也準備了禮物,“這下是大姑娘了。”
眾人陸續送上禮物。
除了解軍不好送外,連趙蕤都送了一件特別的東西。
是個水鑽發夾,趙蕤前幾天翻空間時找到的,恰巧遇上王曉涵生日,順手就送了。
眾人不知道是什麽,隻覺得製作精美,又閃閃發亮,真是別致。
王曉涵驚喜極了,沒想到大表姑居然會送這麽好的東西。
送了禮物,眾人吃菜喝酒,又時不時調笑王曉涵幾句,灌了她十幾杯酒,喝得王曉涵昏昏沉沉的。
鬧了一個多時辰,王曉涵喝醉了,眾人就笑嘻嘻散了。
過了幾天,到了八月十八,袁母高興地對顧瑾玉道:“今天你哥哥該迴來了。”
顧瑾玉也很高興,“我已經叫她們打掃屋子了,也備好了東西,哥哥迴來都是一應俱全的。”
袁母點點頭,“辛苦你了。”
但過了十八,袁益傑卻沒有迴來,隻遣了伴鶴來迴話。
“公子與趙公子一見如故,應試前都是同吃同進。試考完了,因為趙公子迴家不便,公子就邀他住下,兩人時常談天說地,我來之前,公子和趙公子一起去遊玩金陵附近的景色。”
“公子說,‘讓母親,妹妹不必擔心,我和好友作伴等侯放榜,放榜之後即刻就迴’。”
袁母聽後,心下有點失望,不過還是打起精神吩咐伴鶴好好服侍。
顧瑾玉私下裏問了伴鶴趙公子的情況。
伴鶴說:“趙公子十分俊俏,才學又高,對人謙和有禮,隻是家境不好。”
顧瑾玉囑咐了他幾句,就讓他下去休息。
第二天,伴鶴動身迴金陵。
袁母每日在房中念經祈福。
又過了十幾天,到了九月初,正是放榜的日子。
袁母在家翹首以待。
幾人在顧瑾玉屋裏說著話,都盼著袁益傑能高中。
突然解大叔一臉嚴肅地帶著個人來。眾人愉悅地氣氛徒然一靜,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仔細一看,原來是伴鶴。此時雙眼紅腫,滿臉焦急。
見了袁母、顧瑾玉,一下跪在地上,急聲道:“夫人,姑娘,不好了,公子被官差抓進大牢了!”
袁母‘啊’了一聲,頓覺頭‘嗡嗡’作響。
顧瑾玉心裏一緊,“怎麽迴事?說清楚!”
伴鶴順了口氣道:“前天放榜,公子和趙公子一起去看。公子中了十八名,趙公子中了第一名,兩人之後一起吃酒慶祝。”
“公子打算參加完第二天的鹿鳴宴就迴揚州。”
“誰想到有人告發了張安,梅子韜。”
王曉涵打斷道:“怎麽又扯上其他人了?”
顧瑾玉瞅了她一眼,對伴鶴道:“接著說。”
“那張安,梅子韜不知從何處得來的幾道題竟和官府的一模一樣,靠著這些題也得個末尾。”
“有人知道他們底細就告發了。官府立刻差人拿了。又用了刑讓他們招供,誰想到他們竟然汙蔑公子是同夥。”
“官府信了,把公子抓進大牢,又革了功名。”
“趙公子讓我趕迴來告訴夫人,姑娘一聲。”
袁母聽了,身體軟了軟,頭一歪就暈了。屋裏亂做一團。
顧瑾玉連忙讓解學芳和紅兒扶袁母迴房。又讓解軍去請大夫來。自己低頭想了想,問道:“哥哥的堂弟呢?”
伴鶴憤憤道:“也被抓進去!都是他害的,是先他認識這兩人,帶迴來介紹給公子的!”
“他考了第幾?”
“就他那樣怎麽可能上榜,名落孫山了。”伴鶴恨道。
“那趙公子為什麽沒被牽扯進來?”
伴鶴疑惑道:“我也不知。事發後趙公子東奔西走,又是打點牢裏,又是找主考官?”
顧瑾玉揮手打斷,“等等,趙公子找主考官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