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碰上袁益傑來尋母親。他看了看廚房,無奈搖了搖頭,轉身對趙蕤說:“趙姑娘別見笑,母親自生病以來,除了我與她解悶,幾乎沒人與她說話,她可能悶壞了,她很喜歡兩位姑娘,所以...”
趙蕤笑著搖頭,“我是覺得有趣,又想起以前的事,沒有怪她們,這樣很好。”
袁益傑看她不似作偽也放下心來,“對了,還沒問過姑娘是哪裏人氏?”
趙蕤抬頭看天空,聲音幽遠清冷,“很遠的地方,也許這一輩子都迴不去了。”
袁益傑驚訝,“有這麽遠的地方?姑娘是想家了?”
趙蕤微笑,“是也不是。現在挺好,我得好好享受生活!”說完拍拍袁益傑的肩,走了。
袁益傑僵住...
好深奧...
袁氏見兒子來了,叫了他進來商議。袁益傑甩甩頭,去陪母親。
半個月一晃就過。裁的新衣一人兩套,等新年就能上身。廚房裏,除夕夜要用的各色食材都準備妥當了,對聯福字也由袁益傑貼好了,門庭也收拾幹淨了。
除夕當晚,家家戶戶熱熱鬧鬧的。
顧瑾玉,王曉涵,袁氏在廚房忙活了一下午,整治出一大桌子菜。
五人同坐一桌。袁氏滿臉笑意,整個人精神了很多,一直勸大家多吃。顧瑾玉一會夾菜給袁氏,勸她吃這個,一會又夾塊肉給趙蕤,說這肉酥,整個人也忙的不行。
王曉涵一邊小口小口的吃,一邊輕聲細語和袁益傑說話,間或夾菜到他碗裏。
其樂融融。
這頓飯吃了一個時辰。中間大家都喝了酒。吃完飯,也不忙著收拾,坐一塊說說笑笑。
夜深了。袁氏要守歲,袁益傑勸不過,也隻好守著她。顧瑾玉幾人作為客人,不便早睡,也坐著不迴屋。
趙蕤可有可無。
半夜,袁氏年紀大了,撐不住困意,頭越垂越低。王曉涵都趴在桌上睡著了。顧瑾玉一看,連忙勸袁氏,道:“大娘,迴去歇息吧,天太涼,你身子剛好,別又病了。”
袁益傑趁機摻母親起身。袁氏歎道:“老了,不中用了。”
“母親,您才五十,老什麽,以後日子長著呢。”說完,對顧瑾玉點頭,扶著母親迴隔壁了。
顧瑾玉叫醒王曉涵讓她迴房睡。轉身看趙蕤,人已經不見了。
……
正月裏,在京沒有什麽親戚可走,顧瑾玉請出早早準備的,外祖母、舅舅侄兒的神龕牌位祭拜,整個正月早晚都是煙霧繚繞。袁母見了,不免過問幾句。倆人一交談,顧瑾玉方才知道,袁母本姓林,祖輩原是金陵人,後來遷到蘇杭一帶,就此定居在那裏。
“說不定,我和你外祖母同出一家呢。”袁母高興拍著顧瑾玉的手。
顧瑾玉的外祖母家原籍金陵。說不得,真的沾親帶故,隻是現在已不可考。不過,她仍然很開心,與袁母更加親密。
過了十五,天氣漸漸迴暖。院子裏牆角根下嫩草破土而出;街上行人多了起來,穿得不再厚重;空氣中吹過的風帶著暖暖的氣息,不再是徹骨的寒冷;通惠河麵的冰層慢慢融化,沉靜了許久的碼頭又漸漸熱鬧起來。
二月初。趙蕤與袁益傑商議下江南的事。按他以前推算,趙蕤的空間碎片在江南一帶,具體位置尚不清楚。
袁益傑的意思,不如在每個路過的碼頭停留幾天,經他測算,若東西不在那裏,再趕往下一個地方。這樣要多費一點時間。
趙蕤到是不在意。她也不趕時間,也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隻要能找到碎片。而顧瑾玉雖然去江南是為了查找滅門的兇手,但這種事能不能成是一迴事,急也急不來,隻能徐徐圖之。
袁益傑要在八月參加鄉試,時間還早。趙蕤心裏有了注意,就一邊找碎片,順便遊山玩水好了。
船的問題不好解決。一般小船坐不了這麽多人,何況還有一大堆東西。大型商船大多資本雄厚,很少載客,中型船也能租坐,但船上人員繁雜。想了想,這一行女子居多,還是單租一條船的好,雖然貴點,避免麻煩。
之後,趙蕤和袁益傑跑了幾天碼頭,尋找適合的船。袁益傑覺得既然都是短途,不用特意包下一條船,中途要停留一段時間,到時候再找去下一個地方的船就行。
趙蕤覺得麻煩,所有行李搬上搬下,而且還不止一次,又不能明目張膽放到空間去。還是包了一條船方便。
找了兩天,選了一條船,隻有客艙七八間。船上是一家四口,長年在運河上做客運生意,有時做短途,價錢好就做長途。
當家的姓張,四十歲,經年的風吹日曬讓他看起來像五十。妻子三十九歲,姓錢。一個兒子,十八,皮膚黝黑,高大壯實;女兒十六歲,眉目清秀。
定下他們,是因為袁益傑說他們不像狡猾之人。趙蕤心裏撇撇嘴:沒聽過人不可貌相嗎?
與張家約好出發的日子,付了定金,倆人往迴趕。
迴來後,趙蕤告訴顧瑾玉二月十六出發。顧瑾玉呆愣片刻,說了聲知道了。
之後幾天,顧瑾玉央袁益傑找一些人,讓趙蕤帶頭,去大興縣將外祖母、舅舅們的骨灰取出,又找到王曉慧的墳,取了骨灰一並帶走。
接著顧瑾玉和王曉涵收拾東西。衣服,被褥,吃得,用的,還有藥材,又是一大堆。
趙蕤再一次體會到:古代出門不易。不像現代方便,什麽都容易買到,而且自己有空間,有什麽往裏一裝就完。哪像顧瑾玉幾人大包小包收拾了一堆。
二月十六,天氣晴好,陽光普照,適宜出行。
袁益傑先去了渡口,找到張家的,將船劃到人少的地方等待。趙蕤在家雇了兩輛馬車,一車坐人,一車裝行李。
王曉涵顯得很興奮,她從來沒有出過這麽遠的門,一路上嘰嘰喳喳問東問西。
袁母一直耐心迴答。她自己也很喜悅,要迴故鄉了。
顧瑾玉有時有點心不在焉。要迴到那個噩夢開始地方了,既喜又憂:終於可以去找仇人,為父母,弟弟報仇。可是,現在一點頭緒也沒有,萬一遲遲找不到怎麽辦?
顧瑾玉重重吐了口氣。
趙蕤覷見她的神色,心裏明了。
渡口一會就到了。一眼望去,河麵上密密麻麻全是船隻,大大小小,一條緊挨一條;河岸上,人來人往,摩肩接踵。進來的,出去的,熙熙攘攘;吆喝聲,呐喊聲交織在一起,讓渡口顯得吵雜了幾分。
趙蕤下了車,一眼就見袁益傑等在路邊。顧瑾玉拿出準備好的帷帽,和王曉涵一起帶上,也下了車。
袁益傑趕忙上來扶袁母,帶頭往前走。
趙蕤叫了幾個挑夫挑了行李跟著走。
三人在最後。
遠遠的看見一條船泊在人少的地方。船上的人看見袁益傑,忙跳下船來搭手搬行李。
幾人上了船。
趙蕤徑直進了船頭的第一間。顧瑾玉和王曉涵緊挨趙蕤住了第二間。袁母住第三間,袁益傑最後。
袁益傑另一邊是張氏父子,後麵是張家母女倆,船尾是廚房。
收拾妥當,張船主詢問了袁益傑,袁益傑點點頭。張氏父子撐起船蒿,船緩緩遠離岸邊,匯入駛向遠方的船流。
☆、旅途
河麵寬廣,河水湍流向前。
兩岸風景時有變化。
有時是一片一片的田地,農人正在耕種,遠處有幾處房屋,屋前還能看見小小孩童身影;一會又到了沒有人煙地方,隻有一棵棵低垂的楊柳拂過河麵;漸漸地,岸邊出現一排排整齊林立的房屋,那熱鬧的聲音隨著風聲飄進眾人的耳中。
河裏。往來船隻絡繹不絕。有客船,有高大奢華的商船,也有載著沉重貨物的漕船,還有穿梭在船間兜售商品的小舟。船隻太多,若不注意,有時會發生海上的交通事故:撞船。
趙蕤就親眼看見兩艘相對的船,因為避讓不及,狠狠地撞在了一起。被撞的船立刻有人破口大罵起來。雙方一直糾纏,直到消失在趙蕤的視野裏。
張船主和兒子張安在船頭撐蒿。此時他正歇息,兒子接把手。抬眼看見兒子一邊撐船一邊偷窺趙蕤,張船主眉頭一皺,站起身來一巴掌打在他身上,低聲教訓道:“好好撐船,別東張西望的!”
張安吃了一巴掌,哎呦一聲,老實了。努力盯著船沿,雙手用力撐槳。
“船主!”趙蕤喊了一句。
張船主心裏驚了一下,連忙過去問道:“這位…公子,有什麽事?”
趙蕤手指著一艘船,“這船,為什麽其他船見了它都紛紛避讓?”
張船主鬆了口氣,順著她的手指方向。那裏一艘威風凜凜的船,橫行無忌,“哦!這是官船,擁有先行的權利,所遇者都要給它讓路。若不讓,會惹上麻煩。”
趙蕤點點頭表示懂了:特權階級。
張船主見她對此很有興趣的樣子,繼續說道:“不過,它若是遇到運銅的船,也是要讓其先行的。”
趙蕤聽後,想了下,明白了。
“離渡口還有多遠?”趙蕤看著越來越多的船隻。
“快了,再有半個時辰就到直沽了。”
趙蕤頷首,向船主道謝,迴了房間。
張船主見那著男裝的女子迴了房,轉身又找兒子麻煩,“你個兔崽子,叫你好好撐船,你眼珠亂瞟什麽!”
張安憨憨笑了笑,“我就覺得奇怪,怎麽女子穿了件男裝,還站在外麵看了半天,看她們也是有錢人,怎麽不計較這些?”而且她長又高,也挺好看。
張船主氣的跺腳,“管你屁事!咱們拿錢辦事,你管那麽多幹什麽!再讓我發現你不好好做事,打斷你的腿!”說完甩手去了船尾,告訴錢氏,要到碼頭了,快準備晚飯。
這一切發生的短,其他人都沒有注意。嗯,除了趙蕤。
應該說隻要她釋放精神力,附近大片範圍有什麽事,她都可以知道。
不過要24小時監視,不累死也得煩死。
趙蕤對剛發生事一笑置之。
剛剛站在外麵,是在釋放精神力。查探附近有沒有碎片的信息。可惜...
一會去問問袁益傑。
“你怎麽樣?有沒有好點?”顧瑾玉扶起王曉涵靠在床頭,輕聲問道。
王曉涵麵色蒼白,虛弱無力,“比早上好點了,可是還有點難受。”
“看你剛上船亂蹦亂跳的樣子,誰想到你竟然暈船。”顧瑾玉說完,抿嘴笑了一下。
王曉涵臉色羞惱,“表姑!我都這樣了,你還取笑我!我,我又沒出過遠門,更沒坐過這種船。”
顧瑾玉稍微收起嘴角,“是我不好。嗯,待會想吃什麽?”
“沒什麽胃口。”
“怎麽都得吃點,胃裏有了東西,再吃點藥,睡一覺,說不定明天就好了。”
“那,就喝點粥吧。”
顧瑾玉撫了撫她耳邊的碎發,“我去廚房看看有沒有。”正說著,腳下的船微微晃了晃,又慢慢地平穩下來,最後不動了。顧瑾玉算算時間,可能是到渡口了。
趙蕤笑著搖頭,“我是覺得有趣,又想起以前的事,沒有怪她們,這樣很好。”
袁益傑看她不似作偽也放下心來,“對了,還沒問過姑娘是哪裏人氏?”
趙蕤抬頭看天空,聲音幽遠清冷,“很遠的地方,也許這一輩子都迴不去了。”
袁益傑驚訝,“有這麽遠的地方?姑娘是想家了?”
趙蕤微笑,“是也不是。現在挺好,我得好好享受生活!”說完拍拍袁益傑的肩,走了。
袁益傑僵住...
好深奧...
袁氏見兒子來了,叫了他進來商議。袁益傑甩甩頭,去陪母親。
半個月一晃就過。裁的新衣一人兩套,等新年就能上身。廚房裏,除夕夜要用的各色食材都準備妥當了,對聯福字也由袁益傑貼好了,門庭也收拾幹淨了。
除夕當晚,家家戶戶熱熱鬧鬧的。
顧瑾玉,王曉涵,袁氏在廚房忙活了一下午,整治出一大桌子菜。
五人同坐一桌。袁氏滿臉笑意,整個人精神了很多,一直勸大家多吃。顧瑾玉一會夾菜給袁氏,勸她吃這個,一會又夾塊肉給趙蕤,說這肉酥,整個人也忙的不行。
王曉涵一邊小口小口的吃,一邊輕聲細語和袁益傑說話,間或夾菜到他碗裏。
其樂融融。
這頓飯吃了一個時辰。中間大家都喝了酒。吃完飯,也不忙著收拾,坐一塊說說笑笑。
夜深了。袁氏要守歲,袁益傑勸不過,也隻好守著她。顧瑾玉幾人作為客人,不便早睡,也坐著不迴屋。
趙蕤可有可無。
半夜,袁氏年紀大了,撐不住困意,頭越垂越低。王曉涵都趴在桌上睡著了。顧瑾玉一看,連忙勸袁氏,道:“大娘,迴去歇息吧,天太涼,你身子剛好,別又病了。”
袁益傑趁機摻母親起身。袁氏歎道:“老了,不中用了。”
“母親,您才五十,老什麽,以後日子長著呢。”說完,對顧瑾玉點頭,扶著母親迴隔壁了。
顧瑾玉叫醒王曉涵讓她迴房睡。轉身看趙蕤,人已經不見了。
……
正月裏,在京沒有什麽親戚可走,顧瑾玉請出早早準備的,外祖母、舅舅侄兒的神龕牌位祭拜,整個正月早晚都是煙霧繚繞。袁母見了,不免過問幾句。倆人一交談,顧瑾玉方才知道,袁母本姓林,祖輩原是金陵人,後來遷到蘇杭一帶,就此定居在那裏。
“說不定,我和你外祖母同出一家呢。”袁母高興拍著顧瑾玉的手。
顧瑾玉的外祖母家原籍金陵。說不得,真的沾親帶故,隻是現在已不可考。不過,她仍然很開心,與袁母更加親密。
過了十五,天氣漸漸迴暖。院子裏牆角根下嫩草破土而出;街上行人多了起來,穿得不再厚重;空氣中吹過的風帶著暖暖的氣息,不再是徹骨的寒冷;通惠河麵的冰層慢慢融化,沉靜了許久的碼頭又漸漸熱鬧起來。
二月初。趙蕤與袁益傑商議下江南的事。按他以前推算,趙蕤的空間碎片在江南一帶,具體位置尚不清楚。
袁益傑的意思,不如在每個路過的碼頭停留幾天,經他測算,若東西不在那裏,再趕往下一個地方。這樣要多費一點時間。
趙蕤到是不在意。她也不趕時間,也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隻要能找到碎片。而顧瑾玉雖然去江南是為了查找滅門的兇手,但這種事能不能成是一迴事,急也急不來,隻能徐徐圖之。
袁益傑要在八月參加鄉試,時間還早。趙蕤心裏有了注意,就一邊找碎片,順便遊山玩水好了。
船的問題不好解決。一般小船坐不了這麽多人,何況還有一大堆東西。大型商船大多資本雄厚,很少載客,中型船也能租坐,但船上人員繁雜。想了想,這一行女子居多,還是單租一條船的好,雖然貴點,避免麻煩。
之後,趙蕤和袁益傑跑了幾天碼頭,尋找適合的船。袁益傑覺得既然都是短途,不用特意包下一條船,中途要停留一段時間,到時候再找去下一個地方的船就行。
趙蕤覺得麻煩,所有行李搬上搬下,而且還不止一次,又不能明目張膽放到空間去。還是包了一條船方便。
找了兩天,選了一條船,隻有客艙七八間。船上是一家四口,長年在運河上做客運生意,有時做短途,價錢好就做長途。
當家的姓張,四十歲,經年的風吹日曬讓他看起來像五十。妻子三十九歲,姓錢。一個兒子,十八,皮膚黝黑,高大壯實;女兒十六歲,眉目清秀。
定下他們,是因為袁益傑說他們不像狡猾之人。趙蕤心裏撇撇嘴:沒聽過人不可貌相嗎?
與張家約好出發的日子,付了定金,倆人往迴趕。
迴來後,趙蕤告訴顧瑾玉二月十六出發。顧瑾玉呆愣片刻,說了聲知道了。
之後幾天,顧瑾玉央袁益傑找一些人,讓趙蕤帶頭,去大興縣將外祖母、舅舅們的骨灰取出,又找到王曉慧的墳,取了骨灰一並帶走。
接著顧瑾玉和王曉涵收拾東西。衣服,被褥,吃得,用的,還有藥材,又是一大堆。
趙蕤再一次體會到:古代出門不易。不像現代方便,什麽都容易買到,而且自己有空間,有什麽往裏一裝就完。哪像顧瑾玉幾人大包小包收拾了一堆。
二月十六,天氣晴好,陽光普照,適宜出行。
袁益傑先去了渡口,找到張家的,將船劃到人少的地方等待。趙蕤在家雇了兩輛馬車,一車坐人,一車裝行李。
王曉涵顯得很興奮,她從來沒有出過這麽遠的門,一路上嘰嘰喳喳問東問西。
袁母一直耐心迴答。她自己也很喜悅,要迴故鄉了。
顧瑾玉有時有點心不在焉。要迴到那個噩夢開始地方了,既喜又憂:終於可以去找仇人,為父母,弟弟報仇。可是,現在一點頭緒也沒有,萬一遲遲找不到怎麽辦?
顧瑾玉重重吐了口氣。
趙蕤覷見她的神色,心裏明了。
渡口一會就到了。一眼望去,河麵上密密麻麻全是船隻,大大小小,一條緊挨一條;河岸上,人來人往,摩肩接踵。進來的,出去的,熙熙攘攘;吆喝聲,呐喊聲交織在一起,讓渡口顯得吵雜了幾分。
趙蕤下了車,一眼就見袁益傑等在路邊。顧瑾玉拿出準備好的帷帽,和王曉涵一起帶上,也下了車。
袁益傑趕忙上來扶袁母,帶頭往前走。
趙蕤叫了幾個挑夫挑了行李跟著走。
三人在最後。
遠遠的看見一條船泊在人少的地方。船上的人看見袁益傑,忙跳下船來搭手搬行李。
幾人上了船。
趙蕤徑直進了船頭的第一間。顧瑾玉和王曉涵緊挨趙蕤住了第二間。袁母住第三間,袁益傑最後。
袁益傑另一邊是張氏父子,後麵是張家母女倆,船尾是廚房。
收拾妥當,張船主詢問了袁益傑,袁益傑點點頭。張氏父子撐起船蒿,船緩緩遠離岸邊,匯入駛向遠方的船流。
☆、旅途
河麵寬廣,河水湍流向前。
兩岸風景時有變化。
有時是一片一片的田地,農人正在耕種,遠處有幾處房屋,屋前還能看見小小孩童身影;一會又到了沒有人煙地方,隻有一棵棵低垂的楊柳拂過河麵;漸漸地,岸邊出現一排排整齊林立的房屋,那熱鬧的聲音隨著風聲飄進眾人的耳中。
河裏。往來船隻絡繹不絕。有客船,有高大奢華的商船,也有載著沉重貨物的漕船,還有穿梭在船間兜售商品的小舟。船隻太多,若不注意,有時會發生海上的交通事故:撞船。
趙蕤就親眼看見兩艘相對的船,因為避讓不及,狠狠地撞在了一起。被撞的船立刻有人破口大罵起來。雙方一直糾纏,直到消失在趙蕤的視野裏。
張船主和兒子張安在船頭撐蒿。此時他正歇息,兒子接把手。抬眼看見兒子一邊撐船一邊偷窺趙蕤,張船主眉頭一皺,站起身來一巴掌打在他身上,低聲教訓道:“好好撐船,別東張西望的!”
張安吃了一巴掌,哎呦一聲,老實了。努力盯著船沿,雙手用力撐槳。
“船主!”趙蕤喊了一句。
張船主心裏驚了一下,連忙過去問道:“這位…公子,有什麽事?”
趙蕤手指著一艘船,“這船,為什麽其他船見了它都紛紛避讓?”
張船主鬆了口氣,順著她的手指方向。那裏一艘威風凜凜的船,橫行無忌,“哦!這是官船,擁有先行的權利,所遇者都要給它讓路。若不讓,會惹上麻煩。”
趙蕤點點頭表示懂了:特權階級。
張船主見她對此很有興趣的樣子,繼續說道:“不過,它若是遇到運銅的船,也是要讓其先行的。”
趙蕤聽後,想了下,明白了。
“離渡口還有多遠?”趙蕤看著越來越多的船隻。
“快了,再有半個時辰就到直沽了。”
趙蕤頷首,向船主道謝,迴了房間。
張船主見那著男裝的女子迴了房,轉身又找兒子麻煩,“你個兔崽子,叫你好好撐船,你眼珠亂瞟什麽!”
張安憨憨笑了笑,“我就覺得奇怪,怎麽女子穿了件男裝,還站在外麵看了半天,看她們也是有錢人,怎麽不計較這些?”而且她長又高,也挺好看。
張船主氣的跺腳,“管你屁事!咱們拿錢辦事,你管那麽多幹什麽!再讓我發現你不好好做事,打斷你的腿!”說完甩手去了船尾,告訴錢氏,要到碼頭了,快準備晚飯。
這一切發生的短,其他人都沒有注意。嗯,除了趙蕤。
應該說隻要她釋放精神力,附近大片範圍有什麽事,她都可以知道。
不過要24小時監視,不累死也得煩死。
趙蕤對剛發生事一笑置之。
剛剛站在外麵,是在釋放精神力。查探附近有沒有碎片的信息。可惜...
一會去問問袁益傑。
“你怎麽樣?有沒有好點?”顧瑾玉扶起王曉涵靠在床頭,輕聲問道。
王曉涵麵色蒼白,虛弱無力,“比早上好點了,可是還有點難受。”
“看你剛上船亂蹦亂跳的樣子,誰想到你竟然暈船。”顧瑾玉說完,抿嘴笑了一下。
王曉涵臉色羞惱,“表姑!我都這樣了,你還取笑我!我,我又沒出過遠門,更沒坐過這種船。”
顧瑾玉稍微收起嘴角,“是我不好。嗯,待會想吃什麽?”
“沒什麽胃口。”
“怎麽都得吃點,胃裏有了東西,再吃點藥,睡一覺,說不定明天就好了。”
“那,就喝點粥吧。”
顧瑾玉撫了撫她耳邊的碎發,“我去廚房看看有沒有。”正說著,腳下的船微微晃了晃,又慢慢地平穩下來,最後不動了。顧瑾玉算算時間,可能是到渡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