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目是一男一女。男子四十歲左右,皮膚略黑,身材中等,老實木納;女子三十七八,臉上擦著厚厚的粉,遮也遮不住滿臉皺紋。兩人穿著棉布衣,還算幹淨。
望見顧瑾玉兩人,女子連忙笑道:“這是表姑娘吧,我是曉涵舅媽,這是她舅舅。我們前幾天才聽說了王家的事,急忙就趕了來,沒想到還是晚了,哎…”說著似要擠出一滴淚水來。
趙蕤看著想笑。
王曉涵心裏更厭煩。
顧瑾玉平了平心情,“請問貴姓,怎麽稱唿?”
“唉唉,看我,盡顧著哭。我姓孫,她舅舅叫陳大豐。”說著麵上已不見哭態。
“孫嬸,進屋坐吧。”說著引了他們到正廳。
那孫嬸進了屋子,眼珠滴溜亂轉。見了趙蕤又多看幾眼。到了正廳,看見桌上飯菜,笑道:“真是不巧,打擾你們用飯。哎,我們早早就出了門,現在也還沒吃。”
“不如一起用吧。”
“這怎麽好?太不好意思!”
“你們是曉涵舅舅舅母,一頓飯而已,這有什麽?”
孫氏聽了高興地拉著自家男人坐下。顧瑾玉三個相繼而坐。
眾人用飯。王曉涵心裏揣測兩人來意,沒吃多少;顧瑾玉邊吃邊問,吃的也少。隻有趙蕤一如既往的好胃口。
那兩人確像餓久了似的,隻顧吃。不一會,飯菜就見了底。
吃飽喝足。那孫氏抹抹嘴道:“多謝表姑娘款待了。今天我和她舅來,就是看看曉涵過得好不好,如今一瞧,也不比往日差。以前想見困難,如今啊,想接她家去住幾天,你看…”
顧瑾玉正要迴話,王曉涵已經不耐道:“我不去。”
“曉涵!”顧瑾玉掃了王曉涵一眼,“你們要接她迴去住,我自不會攔著,不過曉涵還小,有點孩子氣,說話不分輕重。你們猛地來,她不習慣也是有的,不如你們先迴去,等我跟她說說,若她願意了,再來接她吧!”
王曉涵還想說,顧瑾玉連忙瞪她一眼。
這時進門沒說過話的陳大豐開了口,“曉涵,舅舅聽說你娘死在牢裏了,怕你沒著落,接你迴去必定好好待你,你放心…”
孫氏不等陳大豐說完,在桌下踢了他一腳,“亂嚼什麽?哎,她表姑,我們是真心疼曉涵,想著她迴了舅家,也是一家團圓。”
顧瑾玉皺皺眉,“我已說了不攔著你們,但曉涵現在不願,且容她幾天,等她想通了,你們再來吧。”
孫氏見顧瑾玉說不通,轉頭笑著和王曉涵道:“你舅舅一慣是最疼你的,舅母小時還抱過你,你去了有表姐與你玩耍,還有你表哥…”她自己說地劈裏啪啦,王曉涵隻是不理。
說了半天也不見鬆動,孫氏歇了口氣正欲再接再厲,陳大豐突然開口,“我們過幾日再來。”說著拉著孫氏就走,顧瑾玉來不及阻攔,人已經出了院門。
王曉涵見狀,趕緊跑去關緊大門。顧瑾玉見了又好笑又好氣,“他們是你舅家,又不是豺狼虎豹!”
王曉涵抿著嘴不說話。
趙蕤從頭到尾沒發一言,看的無聊,摸摸肚子,轉身進了廚房。
顧瑾玉見趙蕤去了廚房,拉了王曉涵進了自己屋子,“你怎麽想的,為什麽不想去你舅家。”
王曉涵憤憤地道:“小時候僅有幾次見他們,都是跟娘哭窮,要這要那,娘是買來的,沒有嫁妝,又不受寵,貼補了他們就更無什麽積蓄。沒有多餘錢打賞仆婦,我們的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最近幾年他們連個人影也不見,可能是看娘沒什麽可圖的,所以沒來,反正我是不喜歡他們!”
顧瑾玉聽了唏噓不已,心裏也不大耐煩他們,不過還是勸道:“雖如此,可畢竟是你現在唯一的親人,又親自來接,想來是有誠意的。你也十四了,過幾年大了出嫁,沒有娘家依靠,會被婆家瞧不上。不如這樣,他們再來接,你隨他們去看看,若真如你舅舅所說,真心待你,再做打算,若不是,你再迴來。”
王曉涵不等顧瑾玉說完就眼淚汪汪,“表姑,你不要趕我走,我會聽你的話,會繡花掙錢,自己攢嫁妝,他們是什麽好人,能賣了我娘,焉知不會賣了我! ”
顧瑾玉哭笑不得,“我不是趕你走,想讓你以後有依靠。你和我住一起這些日子,也該知道趙公子與我並無男女之情,她能庇護我們,自有她的目的,卻不是長久之事。表姑沒什麽親人了,希望你能和他們和睦相處,若他們確實居心不良,我定會護你。別怕,你隻管去住幾天,到時候我去接你。”
王曉涵慢慢收住淚水,點點頭,“我聽表姑的。”嘴角說著,心裏卻想:先去看看,一來不能拂了表姑好意,二來看他們弄什麽幺蛾子,揭穿他們真麵目,這樣一來表姑再不會理會他們。
顧瑾玉又勸慰了一會,囑咐王曉涵收拾些要用的東西帶去,就出了屋。
正巧見趙蕤穿過院子要迴房,忙出聲,“等一等。”
趙蕤迴身看她。
顧瑾玉解釋道:“我跟曉涵說了,她願意去住幾天,到時煩你陪我們上街買點東西。”
趙蕤皺眉,“你可以自己一個人去,再自己迴來,你要學會獨自辦事,難道以後事事依靠別人?”
顧瑾玉聞言有點尷尬,“女子出門不便…”
趙蕤想了想,道:“以後日常瑣事如此多,除非你買了丫鬟婆子吩咐他們做,否則總不能事事躲在後麵。往後出了門,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楚!明天我帶你出門。”也不管顧瑾玉願不願意,就迴屋了。
顧瑾玉聽得發懵,迷迷糊糊迴了房。
☆、出門
次日三人用了早飯,趙蕤對顧瑾玉說:“走吧。”
王曉涵見她們要出門,搖著顧瑾玉胳膊撒嬌道:“表姑,帶我一塊去吧,我都沒上街逛過。”
“我們全走了,沒人看家,下次出門再帶你。”
“下次不知道什麽時候,帶我去吧!”
顧瑾玉還欲再說,趙蕤發話,“一起去吧!”
“可是…”顧瑾玉邊說邊瞄了眼趙蕤的房間。
“沒關係我已經鎖了門,到時把大門也鎖好。走吧!”
三人出了門。
趙蕤問了采買的種類,帶著二人走進一個路口。顧瑾玉頓覺不自在,畢竟以前帶外祖母迴縣城是在馬車上,不曾露麵,現在人來人往,不習慣。
王曉涵眼裏都是興奮,東看西瞧,什麽都好奇,跟著走了一段路,停在一家鋪子外,趙蕤率先走了進去。
“夥計,有細棉布嗎?”趙蕤問。
“客官這邊請,裏麵全是棉布,你看,要哪種?”夥計殷勤地介紹。
趙蕤眼神示意顧瑾玉,“你來看看。”
顧瑾玉低頭快步上前,仔細看了看,用手摸了摸,“就這種,這幾個顏色一樣一匹。”
“一匹九百六十文,一共二兩八錢八十文。”
顧瑾玉付了錢,趙蕤抱了布料,出了店門。
“其實買東西很簡單,有時候覺得價錢貴了,可以講價,我們去這家看看。”
兩人隨趙蕤進去,一看原來是賣首飾。沒有女子能夠抵擋對飾品的喜愛。
顧瑾玉和王曉涵唧唧咕咕討論哪種漂亮,哪種誰帶了合適,最後每人選了兩三樣,趙蕤也選了個古樸的手鐲。
問了價錢,趙蕤幫著還了價,花了二十兩。
從店裏出來,顧瑾玉沒了剛出門的拘謹,王曉涵更是脫了韁的野馬,兩人都興致勃勃。趙蕤告訴她們還價技巧,兩人逢店便試上一迴,講下價來,兩人嘻嘻相對而笑,又急急往下一家。倒把趙蕤拋在後麵。
幾人逛了糕點鋪,水粉鋪,米粉鋪,能去的都要進去瞧一瞧。還在城中拱橋上看了會風景,等雙腳發酸時已是末時,三人頓覺肌腸碌碌。
趙蕤心裏好笑,女人都愛逛街,果然是不分時代的。帶著她們去了一個安靜的飯館,要了間雅間。
小二上了菜,三人吃起來。
“今天真好玩,我從來沒在外麵待這麽久,原來外麵有那麽多好玩的,還有好吃的。”王曉涵邊吃邊高興地說。
顧瑾玉微笑看著她,心裏很認同她的說法,自己也很開心。
兩人在飯桌上聊起了今天所見所聞。
趙蕤安靜的吃飯。
吃完飯,三人打道迴府。遊了一天,累得不行,各自迴屋休息不提。
之後兩天三人又過起宅居日子。第三天上午,王曉涵舅舅來接。顧瑾玉幫她收拾要帶去的禮物。
據陳大豐說,他們住在陳家村,離城隻有五十裏路,快的話一個半時辰就到,因為陳大豐是步行而來。
古代女子上哪兒都是諸多不便,顧瑾玉央趙蕤去租了輛車,付了車錢。
到了辰時,王曉涵隨陳大豐坐馬車迴陳家村。
顧瑾玉看著馬車消失在視野,才迴了屋。
徒然一個人在家,顧瑾玉覺得有些無趣,找出前日裁的布,繼續做起衣裳。
大概一個時辰,門外響起敲門聲。顧瑾玉詫異,仍起身去開了門。開門一看,是隔壁王婆子和一女子。
顧瑾玉也不忙著請人進屋,隻在門邊問:“不知王婆婆有什麽事?”
王婆子笑得殷勤,“前幾日過來,你那外甥女說你病了,連麵都不曾見。今日想著再來看看你。現下可好了?”
顧瑾玉笑道:“多謝惦記,好多了,隻是還有乏軟,不能久站。”
“哎呀呀,那還不快迴屋!來來,我扶你迴去坐著,邊說雙手邊抱住她一手臂,那女子扶了另一隻。”兩人連扶帶推將顧瑾玉帶到正廳。
顧瑾玉措手不及,人已經坐在椅子上了。王婆兩人也自顧自的找了位置坐下。顧瑾玉有些氣急,這兩人臉皮也太厚,不過不好發火,因此仍笑道:“不知王嬸有什麽事?”
“瞧你說的,我們是真心實意來看你呢。哎,順道求你件事。這是我女兒,李彩兒,她呢,聽得你識字,想著能跟你學幾個字。她今年十八,以後找婆家,說出去也好聽。彩兒,來,見過顧姑娘。”
李彩兒聽了,站起來,姿態嫵媚的行了個禮,“見過妹妹。”
顧瑾玉忙道:“先別這樣,我隻識得幾個字,也教不了她什麽,她要學不如正經請個先生,免得耽誤了。”
王婆子笑道:“識得幾個字就行,不要什麽大學問,再說,我們兩個婦道人家,請個先生來家,要遭人閑話。顧姑娘一向和善,就幫幫我們這一迴吧。”
顧瑾玉還要推脫,李彩兒走上前拉住她的手,“妹妹莫非嫌我蠢笨,不值得教。看在我可憐的份上,就教教我,也隻求會寫自己的名字吧!”
看著眼前滋然欲淚的李彩兒,明知道其未必真心,一時也不知說什麽好。王婆子覷見顧瑾玉的猶豫,以為她已經鬆了口,“那就說定了,每日巳時來這裏跟你學認字,飯食在家吃,明日就奉上束修。 ”
李彩兒又行了個禮。顧瑾玉連忙阻止,“束修就不必了,鄰裏之間不需如此。也不用時刻行禮,畢竟彩兒姑娘比我還大兩歲,若她真心要學,每日學一個時辰就行了。”
“那好,那好。這樣說定,明日我們準時來,今天就先迴去了,顧姐就歇著吧。”王婆子說完拉了李彩兒就離開。路過庭院,李彩兒瞄了西廂一眼。
兩人走後,顧瑾玉揉揉眉心,有些心煩,以後該怎麽辦?要想個辦法讓她們自己知難而退。關了院門,迴屋繼續做衣服不提。
西廂房裏。
趙蕤對於剛剛發生的事心知肚明。這母女倆別有用心是肯定的,既然想方設法的要來,就讓她在眼皮底下,看到底要耍什麽花樣。
趙蕤剛剛決定從明天起,將附近踩一遍,也許碎片就在某個角落,若附近沒有,要計劃遠行的事了。注意打定,繼續修煉。
晚飯顧瑾玉提了李彩兒的事,趙蕤也隻“恩”了一聲表示知道了。隻對顧瑾玉說,“明日起我每天都會出門辦事,若別人問起就說作買賣去了。”
顧瑾玉晗首,“知道了。”
次日,李彩兒按約定時間來了院子。
望見顧瑾玉兩人,女子連忙笑道:“這是表姑娘吧,我是曉涵舅媽,這是她舅舅。我們前幾天才聽說了王家的事,急忙就趕了來,沒想到還是晚了,哎…”說著似要擠出一滴淚水來。
趙蕤看著想笑。
王曉涵心裏更厭煩。
顧瑾玉平了平心情,“請問貴姓,怎麽稱唿?”
“唉唉,看我,盡顧著哭。我姓孫,她舅舅叫陳大豐。”說著麵上已不見哭態。
“孫嬸,進屋坐吧。”說著引了他們到正廳。
那孫嬸進了屋子,眼珠滴溜亂轉。見了趙蕤又多看幾眼。到了正廳,看見桌上飯菜,笑道:“真是不巧,打擾你們用飯。哎,我們早早就出了門,現在也還沒吃。”
“不如一起用吧。”
“這怎麽好?太不好意思!”
“你們是曉涵舅舅舅母,一頓飯而已,這有什麽?”
孫氏聽了高興地拉著自家男人坐下。顧瑾玉三個相繼而坐。
眾人用飯。王曉涵心裏揣測兩人來意,沒吃多少;顧瑾玉邊吃邊問,吃的也少。隻有趙蕤一如既往的好胃口。
那兩人確像餓久了似的,隻顧吃。不一會,飯菜就見了底。
吃飽喝足。那孫氏抹抹嘴道:“多謝表姑娘款待了。今天我和她舅來,就是看看曉涵過得好不好,如今一瞧,也不比往日差。以前想見困難,如今啊,想接她家去住幾天,你看…”
顧瑾玉正要迴話,王曉涵已經不耐道:“我不去。”
“曉涵!”顧瑾玉掃了王曉涵一眼,“你們要接她迴去住,我自不會攔著,不過曉涵還小,有點孩子氣,說話不分輕重。你們猛地來,她不習慣也是有的,不如你們先迴去,等我跟她說說,若她願意了,再來接她吧!”
王曉涵還想說,顧瑾玉連忙瞪她一眼。
這時進門沒說過話的陳大豐開了口,“曉涵,舅舅聽說你娘死在牢裏了,怕你沒著落,接你迴去必定好好待你,你放心…”
孫氏不等陳大豐說完,在桌下踢了他一腳,“亂嚼什麽?哎,她表姑,我們是真心疼曉涵,想著她迴了舅家,也是一家團圓。”
顧瑾玉皺皺眉,“我已說了不攔著你們,但曉涵現在不願,且容她幾天,等她想通了,你們再來吧。”
孫氏見顧瑾玉說不通,轉頭笑著和王曉涵道:“你舅舅一慣是最疼你的,舅母小時還抱過你,你去了有表姐與你玩耍,還有你表哥…”她自己說地劈裏啪啦,王曉涵隻是不理。
說了半天也不見鬆動,孫氏歇了口氣正欲再接再厲,陳大豐突然開口,“我們過幾日再來。”說著拉著孫氏就走,顧瑾玉來不及阻攔,人已經出了院門。
王曉涵見狀,趕緊跑去關緊大門。顧瑾玉見了又好笑又好氣,“他們是你舅家,又不是豺狼虎豹!”
王曉涵抿著嘴不說話。
趙蕤從頭到尾沒發一言,看的無聊,摸摸肚子,轉身進了廚房。
顧瑾玉見趙蕤去了廚房,拉了王曉涵進了自己屋子,“你怎麽想的,為什麽不想去你舅家。”
王曉涵憤憤地道:“小時候僅有幾次見他們,都是跟娘哭窮,要這要那,娘是買來的,沒有嫁妝,又不受寵,貼補了他們就更無什麽積蓄。沒有多餘錢打賞仆婦,我們的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最近幾年他們連個人影也不見,可能是看娘沒什麽可圖的,所以沒來,反正我是不喜歡他們!”
顧瑾玉聽了唏噓不已,心裏也不大耐煩他們,不過還是勸道:“雖如此,可畢竟是你現在唯一的親人,又親自來接,想來是有誠意的。你也十四了,過幾年大了出嫁,沒有娘家依靠,會被婆家瞧不上。不如這樣,他們再來接,你隨他們去看看,若真如你舅舅所說,真心待你,再做打算,若不是,你再迴來。”
王曉涵不等顧瑾玉說完就眼淚汪汪,“表姑,你不要趕我走,我會聽你的話,會繡花掙錢,自己攢嫁妝,他們是什麽好人,能賣了我娘,焉知不會賣了我! ”
顧瑾玉哭笑不得,“我不是趕你走,想讓你以後有依靠。你和我住一起這些日子,也該知道趙公子與我並無男女之情,她能庇護我們,自有她的目的,卻不是長久之事。表姑沒什麽親人了,希望你能和他們和睦相處,若他們確實居心不良,我定會護你。別怕,你隻管去住幾天,到時候我去接你。”
王曉涵慢慢收住淚水,點點頭,“我聽表姑的。”嘴角說著,心裏卻想:先去看看,一來不能拂了表姑好意,二來看他們弄什麽幺蛾子,揭穿他們真麵目,這樣一來表姑再不會理會他們。
顧瑾玉又勸慰了一會,囑咐王曉涵收拾些要用的東西帶去,就出了屋。
正巧見趙蕤穿過院子要迴房,忙出聲,“等一等。”
趙蕤迴身看她。
顧瑾玉解釋道:“我跟曉涵說了,她願意去住幾天,到時煩你陪我們上街買點東西。”
趙蕤皺眉,“你可以自己一個人去,再自己迴來,你要學會獨自辦事,難道以後事事依靠別人?”
顧瑾玉聞言有點尷尬,“女子出門不便…”
趙蕤想了想,道:“以後日常瑣事如此多,除非你買了丫鬟婆子吩咐他們做,否則總不能事事躲在後麵。往後出了門,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楚!明天我帶你出門。”也不管顧瑾玉願不願意,就迴屋了。
顧瑾玉聽得發懵,迷迷糊糊迴了房。
☆、出門
次日三人用了早飯,趙蕤對顧瑾玉說:“走吧。”
王曉涵見她們要出門,搖著顧瑾玉胳膊撒嬌道:“表姑,帶我一塊去吧,我都沒上街逛過。”
“我們全走了,沒人看家,下次出門再帶你。”
“下次不知道什麽時候,帶我去吧!”
顧瑾玉還欲再說,趙蕤發話,“一起去吧!”
“可是…”顧瑾玉邊說邊瞄了眼趙蕤的房間。
“沒關係我已經鎖了門,到時把大門也鎖好。走吧!”
三人出了門。
趙蕤問了采買的種類,帶著二人走進一個路口。顧瑾玉頓覺不自在,畢竟以前帶外祖母迴縣城是在馬車上,不曾露麵,現在人來人往,不習慣。
王曉涵眼裏都是興奮,東看西瞧,什麽都好奇,跟著走了一段路,停在一家鋪子外,趙蕤率先走了進去。
“夥計,有細棉布嗎?”趙蕤問。
“客官這邊請,裏麵全是棉布,你看,要哪種?”夥計殷勤地介紹。
趙蕤眼神示意顧瑾玉,“你來看看。”
顧瑾玉低頭快步上前,仔細看了看,用手摸了摸,“就這種,這幾個顏色一樣一匹。”
“一匹九百六十文,一共二兩八錢八十文。”
顧瑾玉付了錢,趙蕤抱了布料,出了店門。
“其實買東西很簡單,有時候覺得價錢貴了,可以講價,我們去這家看看。”
兩人隨趙蕤進去,一看原來是賣首飾。沒有女子能夠抵擋對飾品的喜愛。
顧瑾玉和王曉涵唧唧咕咕討論哪種漂亮,哪種誰帶了合適,最後每人選了兩三樣,趙蕤也選了個古樸的手鐲。
問了價錢,趙蕤幫著還了價,花了二十兩。
從店裏出來,顧瑾玉沒了剛出門的拘謹,王曉涵更是脫了韁的野馬,兩人都興致勃勃。趙蕤告訴她們還價技巧,兩人逢店便試上一迴,講下價來,兩人嘻嘻相對而笑,又急急往下一家。倒把趙蕤拋在後麵。
幾人逛了糕點鋪,水粉鋪,米粉鋪,能去的都要進去瞧一瞧。還在城中拱橋上看了會風景,等雙腳發酸時已是末時,三人頓覺肌腸碌碌。
趙蕤心裏好笑,女人都愛逛街,果然是不分時代的。帶著她們去了一個安靜的飯館,要了間雅間。
小二上了菜,三人吃起來。
“今天真好玩,我從來沒在外麵待這麽久,原來外麵有那麽多好玩的,還有好吃的。”王曉涵邊吃邊高興地說。
顧瑾玉微笑看著她,心裏很認同她的說法,自己也很開心。
兩人在飯桌上聊起了今天所見所聞。
趙蕤安靜的吃飯。
吃完飯,三人打道迴府。遊了一天,累得不行,各自迴屋休息不提。
之後兩天三人又過起宅居日子。第三天上午,王曉涵舅舅來接。顧瑾玉幫她收拾要帶去的禮物。
據陳大豐說,他們住在陳家村,離城隻有五十裏路,快的話一個半時辰就到,因為陳大豐是步行而來。
古代女子上哪兒都是諸多不便,顧瑾玉央趙蕤去租了輛車,付了車錢。
到了辰時,王曉涵隨陳大豐坐馬車迴陳家村。
顧瑾玉看著馬車消失在視野,才迴了屋。
徒然一個人在家,顧瑾玉覺得有些無趣,找出前日裁的布,繼續做起衣裳。
大概一個時辰,門外響起敲門聲。顧瑾玉詫異,仍起身去開了門。開門一看,是隔壁王婆子和一女子。
顧瑾玉也不忙著請人進屋,隻在門邊問:“不知王婆婆有什麽事?”
王婆子笑得殷勤,“前幾日過來,你那外甥女說你病了,連麵都不曾見。今日想著再來看看你。現下可好了?”
顧瑾玉笑道:“多謝惦記,好多了,隻是還有乏軟,不能久站。”
“哎呀呀,那還不快迴屋!來來,我扶你迴去坐著,邊說雙手邊抱住她一手臂,那女子扶了另一隻。”兩人連扶帶推將顧瑾玉帶到正廳。
顧瑾玉措手不及,人已經坐在椅子上了。王婆兩人也自顧自的找了位置坐下。顧瑾玉有些氣急,這兩人臉皮也太厚,不過不好發火,因此仍笑道:“不知王嬸有什麽事?”
“瞧你說的,我們是真心實意來看你呢。哎,順道求你件事。這是我女兒,李彩兒,她呢,聽得你識字,想著能跟你學幾個字。她今年十八,以後找婆家,說出去也好聽。彩兒,來,見過顧姑娘。”
李彩兒聽了,站起來,姿態嫵媚的行了個禮,“見過妹妹。”
顧瑾玉忙道:“先別這樣,我隻識得幾個字,也教不了她什麽,她要學不如正經請個先生,免得耽誤了。”
王婆子笑道:“識得幾個字就行,不要什麽大學問,再說,我們兩個婦道人家,請個先生來家,要遭人閑話。顧姑娘一向和善,就幫幫我們這一迴吧。”
顧瑾玉還要推脫,李彩兒走上前拉住她的手,“妹妹莫非嫌我蠢笨,不值得教。看在我可憐的份上,就教教我,也隻求會寫自己的名字吧!”
看著眼前滋然欲淚的李彩兒,明知道其未必真心,一時也不知說什麽好。王婆子覷見顧瑾玉的猶豫,以為她已經鬆了口,“那就說定了,每日巳時來這裏跟你學認字,飯食在家吃,明日就奉上束修。 ”
李彩兒又行了個禮。顧瑾玉連忙阻止,“束修就不必了,鄰裏之間不需如此。也不用時刻行禮,畢竟彩兒姑娘比我還大兩歲,若她真心要學,每日學一個時辰就行了。”
“那好,那好。這樣說定,明日我們準時來,今天就先迴去了,顧姐就歇著吧。”王婆子說完拉了李彩兒就離開。路過庭院,李彩兒瞄了西廂一眼。
兩人走後,顧瑾玉揉揉眉心,有些心煩,以後該怎麽辦?要想個辦法讓她們自己知難而退。關了院門,迴屋繼續做衣服不提。
西廂房裏。
趙蕤對於剛剛發生的事心知肚明。這母女倆別有用心是肯定的,既然想方設法的要來,就讓她在眼皮底下,看到底要耍什麽花樣。
趙蕤剛剛決定從明天起,將附近踩一遍,也許碎片就在某個角落,若附近沒有,要計劃遠行的事了。注意打定,繼續修煉。
晚飯顧瑾玉提了李彩兒的事,趙蕤也隻“恩”了一聲表示知道了。隻對顧瑾玉說,“明日起我每天都會出門辦事,若別人問起就說作買賣去了。”
顧瑾玉晗首,“知道了。”
次日,李彩兒按約定時間來了院子。